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在日本做機械設計的感受(十)—— 浦東機場被問路 [打印本頁]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4-2-6 05:39
標題: 在日本做機械設計的感受(十)—— 浦東機場被問路
本帖最后由 子子61961 于 2014-2-8 11:53 編輯 ( \$ j( V6 c' N$ H" {

: |& l2 h" G: i5 I3 D9 w! jChapter 1.
( ]9 j9 B" a8 [  G$ H2 C
有一次,我在浦東機場1號航站樓下了飛機。然后為了轉機,需要去2號航站樓。/ t& R) v- u: A4 \+ d
當時同事為了抽煙而走到了候機樓外面,我也就跟著出來,在吸煙處聊了一會兒。
$ G- |" o: W1 h& A. h, [$ D* {2 }然后同事因為要去上海市里辦事,所以直接叫車就先走了。
6 @" E2 a& g; ?+ F$ _2 @& i& g我在航站樓外面,要么回樓里走路去2號航站樓,要么在外面等車去2號航站樓。0 s1 W' h  Z* d$ E
因為當時我的位置距離擺渡巴士的候車牌不太遠,于是我就走到巴士站,在那里等車準備乘擺渡車去2號航站樓。2 J+ s. P7 o5 J* c: m2 e

& u: H4 h. }7 {  c. l等車的時候,我看到遠處有一位女士。
* U; x9 h! A$ }- k/ B- J高高的個子穿著風衣,長長的頭發還帶有一些卷,她拉著一個大大的拉桿箱,朝巴士站牌這邊走過來。7 `" a9 o( m6 @8 N7 Y
走近之后,她對我說:“問一下你在這里等車是去哪里?”。
! f! ]2 A+ T3 r/ v# v7 V- V/ w我看了看她,確定一下她問的是我。然后我對她說:“一號航站樓”。7 {& J! _* P& D  |
考慮到周圍車多比較嘈雜,為了避免我的回答她聽不清,我在回答的同時也伸出食指比劃了一下。
$ Y4 z% G* B+ u$ a( {& @5 t$ R她看了看我,說“是去二號航站樓吧”。
4 L( Z( z2 N$ y. F* l我想了想,知道自己說錯了,自己現在所在的就是一號航站樓。
" H; E4 M. I1 W& J+ @$ W我回答說是的,應該是要去二號航站樓。
% A5 h3 }( g5 a. U# V2 Q, ]. i" j然后我問她要去哪里,她說也是要去二號,我說那在這里等車就可以,她說謝謝。* i' i6 f. R/ U0 |. m4 ~" P# `0 l

. p. Z& l7 H0 e9 P, e2 u9 u過了一會兒,巴士還沒有來。
8 q' N9 o2 f' a+ Z& }她說,這樣弄兩個航站樓也太麻煩了,還要乘巴士,要是轉機時間緊的話就容易耽誤了。8 {( |) y1 w; {" ?, p- q" P
我說,您是著急去轉機么,您下一段路的飛機是幾點,她說12點多,: P" f3 z7 V4 y2 q9 V. A! N
我一看這時間是稍微有點緊,反正不是很寬松,明白了她確實是擔心時間。
& Z4 z4 m' Y, O1 p5 D1 ?于是我對她說,其實兩個航站樓相隔并不太遠。我指了指對面,說就是對面那個樓,其實這下面有走廊有自動水平扶梯,也可以走過去的,走過去大概十多分鐘吧。) D. s3 X, G# P( |8 Z8 D
她說,那要不咱們走路過去吧,這巴士也不知道什么時候來。
" R+ W% i& n8 r5 i* V8 T我說好吧,然后往候機樓里面走。" C0 R  l* s, V8 z9 ]. e) M
走進候機樓大門時,她問我,“你確定那邊的樓是二號航站樓吧?”,9 l$ k, C) R5 R7 [0 t4 e; f
我想了一下,然后回答說:“下面的通路那里有指示牌,到那里你看到指示牌就能夠確認了。”
6 H7 P6 z8 W+ `% ?7 o
1 l" W3 @7 |; f/ x! j
Chapter 2.8 {; K4 B4 W. {% {! ~$ ]1 l4 S
這里有兩次問答,是這段話里的point。; ?. W6 I# V9 b% ^
# n( C  t  u3 N: d
第一次是她問我去哪里,我回答是一號航站樓。) {, r1 t$ E6 F$ s$ w
實際上我站在一號樓,還說是去一號樓,實際是做出了一個錯誤并且可笑的回答,
9 F- z/ [! @# p# F/ K8 U" ?她完全可以當時指出,這里就是一號航站樓,
. p* W. O: W# M6 d4 F; }但是她沒有,連嘲笑都沒有,這樣可以為我保住一點面子。5 ?9 Q5 L! q9 H6 q. _% v9 l
從她的角度來看,一種考慮方式是這樣的:1 \) l$ W5 z' s, i
在預計需要向對方征求信息的時候,如果既嘲笑對方還想讓對方幫你,并不是一件理想的事,2 U7 S2 q# T5 ^6 S* s
她看到了我犯了一個明顯的錯誤,
* |& m  r7 Q+ t. }. |9 ~: R9 N但是她覺得用普通的方式指出就好了,沒必要為了這點小事兒而嘲笑,而耽誤后面的正事。
+ K$ R( y/ i" ?+ k3 l6 @3 I  E" v
而且另一方面,從我的角度來看,犯錯之后,受到兩種對待方式,會有兩種結果:- G& j3 j+ _9 o6 x. T" W
如果被人糾錯,會使我變得窘迫,面子上過不去,算了離你遠點兒吧;) r! \: V0 P% E% j. E$ ?
如果對方沒有嘲笑,我保住了一點面子,反而可以有一點感激,你想知道什么,我可以再告訴你一點兒。
9 f8 K% }$ a, b# C0 B! t對方失誤的時候,嘲笑是一件容易去做的事,也會有微小的優越感,但是目光稍微長遠一些,或許并不利。+ I0 r7 K3 k/ n: e; L
不去嘲笑而是平和地指出,放棄一個嘲笑的機會,有時卻會為后面帶來些益處。
/ u9 w+ o7 m4 [" N% d" P在我看來,在對方有錯誤時不去輕易地嘲笑對方,這就是communication的靠譜point之一。3 B/ |/ u. K: E0 O# x

: m& C. l& n3 \2 s  Z" j. S2 V第二次問答是,她問我“是否確認那邊就是二號航站樓”,
, J8 Q# ?" [; `3 _1 V: u, C6 Z" h我聽到問題后,第一反應是對她說,“浦東機場我來過好幾次了,肯定沒錯。”2 M4 D" j5 d& R' J* x7 D' a
但是我想起了一些以往的經歷,7 k5 Y% F4 h9 M9 |0 M
所以我的回答是,讓她看客觀的指示牌。
0 ~# v9 f$ Q' h& G! n這里的意思是,/ v& V# D6 I( h' v2 J
不是讓她去相信陌生人的“我”所說的話,
# ]; r$ p# Z/ _而是讓她去自己看到“客觀的東西”去驗證她要的信息,
% ~1 `: i, O* g6 e3 O這樣對方會更安心一些。
" `0 }/ E1 m  x  @3 L  Y  t  }
1 V1 m6 u- g7 \! X. a1 F
這里說的以往經歷是指,以前我留學時,在大學研究室里的事情。
' l( q7 I9 G. }" `: A  A有一次我到打印機前面,看到那里放著一些打印紙,
4 k: K, @9 D& |3 u/ l1 I當時研究室里的教授助手也在旁邊,我說我想要A4的紙,他對我說這紙就是A4的,7 ~# @! E3 e' Z4 v3 s- A
但那紙放在A3的旁邊,顯得很小,我覺得像是B5的,
- Q& I& I% L9 I于是就反問他“這紙是A4的么?”。
- U4 n/ B( r  N# }(幾年以后我逐漸意識到,這種反問實際是一種愚蠢的交流方式)。
) p) r% V0 L& `/ g& ]這時助手沒有對我說“是”或者“不是”,
& h5 v' m( J' k4 E* Z而是把那摞紙下面的包裝紙找到,把標簽的那一面給我看,: W' t: h6 a0 x/ P
那里明確寫著“A4”,我無話可說。, @& K2 h$ j5 ?# a# n* h

' X' N6 h0 v) Y7 }1 J. p; @' h就是說,回答別人問題的時候,有以下兩種方式可以選擇。' p% V: }) }7 y( o/ X
一種是“單純地把自己的主觀判斷‘說’給對方”,9 E# X0 i  a* [; _
一種是“把一個客觀的表示找出來‘show’ 給對方”,
3 ?! r# E& ]# c1 A/ R' @" D相比之下,后者更具有說服力,也會更有效地建立信賴關系。這就是第二個point。
2 k4 @8 G* \  Q* L: E
' \2 b# ^6 W( Z+ t不是單純地說如何如何,而是擺出一些客觀事實,擺出邏輯關系,因為這樣所以這樣,
4 }. t1 A8 ]6 |. V6 R& n然后讓對方自己經過確認客觀事實,然后進行邏輯思考,從而對結果表示接受。: k6 f" V4 H. n% ^1 x8 z( L
這樣或許是更為有效的方式。; s1 B8 j) b5 V, {+ i
$ d; w7 @' ]3 D% V  }, @/ u9 D
Chapter 2.  added.- K: H7 N2 Q* l
順便再說一下反問句之弊。
& K3 ?. M" O8 {1 H前面我說到,當時覺得那些紙不是A4的,就反問“那紙是A4的么”,3 ?, X! j8 f: a9 p
這種反問句,沒說出來的后半句話就是“You are wrong”。是一種否定,是一種指出對方錯誤的語氣。
/ R! U5 ?" i  z% L& G所以這并不是一種很好的交流方式。
/ A: h, i6 f/ u! _" i4 s即使是想確認,也會有其他更為柔軟的表達方式,比如說“我覺得它好像比A4小一些”等等。6 d. ~. u) `9 u9 w; G6 O" _
加上“好像”二字,意思就變得柔和多了,進可攻退可守,對方從正反兩個方面接話都沒有違和感。
, c( Z& A9 }7 v$ ^+ W, z  N; h8 U% z: q
日語里更有趣,他們說話在陳述一個評價之后,句尾有時會加上“kedo”,相當于英語里的“but”。: S7 P5 B; d! E  D# |; J- T
就是說,“我覺得事情是這樣的,但是(可能會有其他的可能性)”
/ I4 d  u: C  r* f5 k7 u括號里的話他不說出來,句尾留一個“但是”,: u0 G9 v8 R, z  E- |. v$ \$ R
這樣就把話頭柔軟地拋給對方,意思就是,我是這么想的,你看呢。
/ @. w7 m$ I. R8 w" F% I一方面,對方從正反兩個方面接都不會顯得生硬,這樣就沒有說話者把內容強加于人的感覺。& ?- e8 y3 B* ?  q0 I5 g5 O
另一方面,自己的內容,無論是對是錯,也都不會顯得很生硬,因為話沒有說得絕對,留下了回旋的余地。2 C; r! H( A4 D( F  g5 P' n
所以說這種表達方式有一種柔軟的感覺。( ~" ~$ y" S# y& j3 M4 v3 G
這種說法的副作用是,有時候也就不知道他到底想說哪個意思。4 g$ \8 B4 z, V6 C- H+ ?; X# G: r
所以說日語的表達有時會很曖昧,不知道他到底想說什么。
/ k5 D& O" [0 p$ L3 n; Q, w7 A% X當然,大部分情況下根據上下文的語氣。是可以判斷的。$ Z2 M- U8 `8 x2 ~& A: |. E: i! Z
這個kedo,在日本的日常會話里,每天要出現幾十次。8 b0 @1 n- @0 ^+ y) S
這個特有的語言習慣,維系著他們特有的communication。
; [$ @. h/ z, h* X6 ~% L, q& A2 e$ O
) ?( ^& K' B' i( J繼續說一下研究室里的另一件事。也是促使我反思表達方式的一個incident。  \& K6 ]" L) a
有一次正在研究室里看書,外面逐漸下起了雨,助手看了看窗外,隨口說了一句:“雨下的挺大的”。
9 T% t3 j# U7 h5 D- M1 {* U我聽到之后,當時就接了一句:“雨很大么?”因為我看了一眼外面覺得那雨也就是淅淅瀝瀝的。5 U" J4 F5 G/ Q+ U) {1 b
助手聽到我的話,笑了笑,盯著我的眼睛,對我說“不太大。”! l4 b6 y+ R" P- E' d" ^/ C: C/ g
那個場景我至今仍未忘記,事后反省時,意識到自己當時的問句,很傻很無聊。
  \7 C- n- Z' o2 N- y2 J無所謂的事兒,指出對方的錯誤就那么有意思么。% A. F, ^! u1 v0 U# S4 l! [
但當時我剛到日本時間不長,就是有那樣的一點“指出對方錯誤”的思維傾向。
. P7 q  T" s( W8 {" D7 K6 `) R& H8 Z+ X2 _/ Q! P. Z7 }
后來逐漸改了一些。盡量模仿他們的“柔軟”的表達方式。
, }3 B* [+ ]' Y7 W- K9 \直到四年之后,我在松下公司食堂吃午飯時,有一次遇到了廣州松下公司過來研修的同胞,' r  P' |) Y# E) r6 S
寒暄之后,我隨口說了一句“這天真冷啊”,. u, E. l" j! \, Z
對方回了一句“冷么?冬天也就這樣吧。”% ~% f2 V8 s/ G6 k$ Q6 F- Z
我當時一愣,居然感到了一種culture shock。
! I- w7 N: C* G因為我在平時工作時在與日本同事的交流中,很少在回話中遇到這種直接突然的否定,更何況這是無所謂的事兒。  U& C& U4 r" V( ~# Y8 ?3 q  F9 n
于是我微微一笑,對他說“是的,冬天也就應該是這個樣子吧。”- X+ l5 N+ Y! n: `
勿論此情此景,居然似曾相識。
  J) _( n2 q0 [- B: |
2 {  A% k$ R$ T+ f: _. A' p
來吧,把話題扯回來,回到空港里。
1 L* \& ^# x' f8 i, c) q給那位女士回答之后,我引路,帶著她一起乘自動水平扶梯,走向二號航站樓。
" H, F+ q1 N6 D% _3 }0 x  @; [一路上聊了幾句。她說她的兒子在美國讀書,她剛從那里回來,說那里學校里有好多華人學生。
. ^( M  |7 `; |8 Q0 D7 L我問她孩子是讀碩士還是本科,她說她孩子是去那里讀高中。5 B4 y7 l) H* F) n* X
然后我詢問她的職業,她說是做電氣方面的工作,
( B  u: p# s1 C9 a/ O3 S我想說“搞電氣的女人不太多”,結果說這句話的時候說串詞了,6 X5 {6 o- @3 C7 N( ]9 c
還好對方根本沒在意,算是我自己的一個小烏龍。! x+ o4 H  g8 B3 t! B
人家對這樣的小錯誤根本不會在意,不會拿著對方的小失誤而取笑或是不屑。
7 N3 \6 H4 D5 N" s+ z7 o交談的目的是將交談繼續下去,不是為了在交談中抓住對方的失誤去打擊對方而獲得微小的成就感,# \6 ^- `1 A1 s1 W0 V
與其相比,減少“不必要的”“不利交談的因素”,才可以使交談繼續下去,從而得到更多的信息,
6 u6 a! d: P, g4 {: N- |后者才是更為必要的,也是靠譜的表達方式之一。
, Y, @$ j7 g) u. J7 [5 y0 Y% D# Y1 T+ r1 ?/ _3 u& O( H/ d
我想起了以前在機場遇到銷售的經歷,于是問她,具體做電氣的哪方面的工作,) p8 C- m5 f9 y+ {; p4 ]
她說比如這個走廊,天花板里墻里都有很多的布線,都是電氣要做的工作。9 U  |( \% F+ K. t, {
聊了一會兒,走到了二號航站樓,我帶她乘扶梯到三樓出發大廳,告訴她這里就可以辦票了。% {0 b6 J6 ^) J' x
她向我道謝后就告辭了。+ y2 h% n1 I0 F, x; P1 h0 I
這件小事,之后再到浦東機場走那段水平扶梯的時候都會想起來。! |) ~2 C" `( N$ J$ p
靠譜的表達,似乎也成了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c) C* _% H- B8 O3 r: R7 @
2 H) I3 T! O) Y% g8 i6 [; u
Chapter 3.
. K5 Y6 @* x2 n" F8 p放在技術論壇寫這樣的東西,或許有一點另類。
% w# i5 f* P6 s$ r不過自己在海外做事時在另一種文化氛圍中體會到的一種感覺是這樣的:
; e2 D6 [4 J4 E# x- J自己在工作中有時會對手頭工作的處理方式不甚了解,想要去獲得某種技術方面的指導,$ u& c" I% N; t; n7 P1 Q( [; y
往往是身邊的人做這份工作時間長了他們會擁有這些信息,( N9 @- S7 X- J, q
而這時,你想要知道A,對方就給你解釋A,有時不是這樣一個直接的過程,
& A8 g  P/ y9 h* r這個過程有一個鋪墊就是,你在當次或者平時交流的過程中給對方一個印象,/ a9 b# C) i3 ^# c! i9 A
你的交流中,不一定需要你有多少“出彩”的地方,但是必要要減少一些“減分”的地方,
- z- y+ j7 b; H* @然后才能將交流繼續下去,然后在需要得到信息的時候才會順利得到信息。; t# d" z. `& O8 G( _! ^2 N
: c+ d( i  @( S1 N2 L
也就是說,所謂追求技術,不是簡單的技術的問題,
% t: o( ~9 R1 ^7 N* ?9 [; `技術是在人與人之間傳遞的,而人與人之間的傳遞,首先是一個communication的過程,
# M9 Q% |/ Y/ g* R; _往往不是一個“你給我得”的簡單過程,而是有一些communication為鋪墊,最后才會goal。
! X/ i7 m$ F) G) G而在現場或者生活中的交談過程,反省自己的談話,或者看周圍一些年輕人的談話的時候,
; q" ~) b- {' N  r+ M; f往往會發現存在著一些“減分”的地方,
% ~) U  S% N8 c8 V2 ]3 O這樣會對communication產生不利的影響,最終也會影響信息的傳遞與交換。9 B/ c* R; v# F% s4 B6 Q6 w# v' [
有時候事情結果不是很理想,不能單獨只看這一個結果,# |* f; t4 p/ U/ B: S( A
在那之前的communication如果更到位一些,結果或許會更好一點。6 r8 U# X- |$ b; i& R- J
* y. s& q- @$ n8 p. F. d$ P
我們都是從校園里走出來的,在校園里可以嘻嘻哈哈,同學朋友之間有點什么事情就取笑一番。4 G$ R  y5 h0 ~3 @+ f
但是到了社會里,在不同的場合里如果繼續沿用以往的做法,就有可能會導致自己“被減分”。
5 S  s9 d" B/ n8 H. L( G$ O減分多了,自己有些事情做不好也就是自然的了。
4 T! e5 l2 o. r: B* a3 ^2 S這個時候反思一下,改善一下,一些事情或許自然就會變好一些了。
( [# J" `- b; \7 u  v這也就是一個成長的過程,keypoint是要有一個意識,去觀察去反省去改善的一個意識。& h/ z  t% }0 r
每天與各色人等接觸的過程中,每次的交流每次的來往,
5 |: Q3 G% f$ \- H) c/ P去反思一下的話都會有一些point,自己的不足之處或者對方的優秀之處就會遇到。( G3 p. q0 D" Z2 C- h
有意識地去捕捉這些point,好的地方拿來模仿,不好的地方下次避免,這樣就會讓自己有些點滴的提高。. z  m; q8 Q; w7 m
3 O1 q7 q9 o5 g
說到communication這個詞,日本把這個詞的英文拿過來直接在他們的語言里使用。
" b% t3 S7 `8 r" F9 s# p; g在日常生活以及企業中也會經常提及,. A! b  [6 A: v% w# N
給人的感受是,communication這個東西似乎是一個基本技能,
- W# n, g# Y1 h6 ~8 A- k是進行工作的一個基礎,和加減乘除三角函數Excel操作一樣必要。
. }2 Z0 L, [. a" T  L: u聽到的多了,再提到這個詞,在頭腦中的概念,就不只是一個單純的交流談話的過程,* [: [$ f* i" D% j
而是一個“像是一張大網一樣”的感覺," y+ V3 ~: m8 d7 R' d1 |
在每個節點與節點之間的網線上,有互動,有打分,有不同方式,有下一次相互對待方式的考慮。7 q3 o& Q4 ~9 Q- J% u0 g2 ]
所以有時在論壇回帖的時候,這個詞我也直接用英文來寫。
3 w& t8 W3 W6 Y" m; N0 J1 m4 x當然如果因此而招致減分,也不是理想的事情,只能萬望見諒。
  B3 ~1 w2 Y, S0 Z& c" V; j
; k% H4 Z  S5 J" `& V
Communication的能力,招聘簡章里不會多寫,但確實是一個被期望擁有希望做好的一種能力。; @4 _8 f" }! B! `# Z7 b' i, \
每位面試者都會被要求做自我介紹,然后提問互動,就是對communication能力進行確認的一個過程。; @8 P; O1 V$ i" w7 s' `# G
通過這個過程,來看起表達方式中有沒有加分或者減分的地方,4 T# j. Y, ?- u1 e) b7 ^
從而預測如果被面試者將來進入團隊之后的樣子,7 W. M2 E1 f$ H9 n# d% _
暫且不談技術,最基本的一般communication是否可以較好地進行。
9 T, M, w: c- w6 a. ]. c6 J9 J  p
3 D' u6 o8 G9 y
Chapter 4.
( m$ w0 h$ B  R接下來的感受就是,有一種想法是“說個話也要考慮那么多,累不累”。
/ c1 _# t- r8 [$ i' A/ H2 f每次多考慮一些事情,多注意一些事情,然后做得好一些,然后得到自己想要的知識,實現自己的目的。或許這是一個普通的過程吧。* c$ y5 W' _* w; s0 Z
又想不累,不去多動腦,不去多注意,又想獲得東西,
3 h1 @7 I; ]- B6 x6 L1 o( S或許有些人可以做到,但是貌似不是每個人都有那么好的運氣。
! ]8 V- E: S- |  O7 |至少從自己的經驗來看,自己不是那種類型。- E& P8 ?# y/ }; j5 X( a
那么怎么辦,就只能老老實實地,多考慮些事情,多注意些事情,斟酌一下,然后去和別人交流,從別人那里獲取一些知識,來做自己的事情。就是這樣一個笨笨的過程。

; v) L: k1 j" a9 o7 p. {: R* i
0 `0 m- x7 Q# t8 d" K& N4 k9 H: N% j這東西,就像是足球比賽,都想著要射門,但是沒有誰會從中圈開球就直接起腳射門,除非功夫足球里的星爺,如果你有那樣的本事,可以一試。如果沒有,那就只能像現實中那樣,一腳一腳地傳球,減少自己的失誤,自己思考尋找一個好的跑位,然后機會來了,并且讓別人覺得把球傳給你也不壞,才能臨門一腳達到目標。
; n( X, p4 ~: C9 W
2 p, F+ X3 s- v" s
這東西又像是電子游戲,都想著要到關底打boss或者是跳起來摘旗,但是一般沒有哪個游戲會上來直接就是關底,都得有個鋪墊的過程,打怪升級積累經驗加人加槍,想想買什么樣的裝備更好一些,還得減少扣分掉血誤操作的事情,然后才能到關底出大招。
8 }1 a8 e: v/ B& E7 r6 \: Q1 a
! B/ P7 R9 `7 j: B
這東西又像是爬山,目標當然是山頂或是山里的宿營地,但是沒有人會一步跨到山頂。除非有直升飛機或者纜車,沒有的話就得自己一步一步邁上去,思考尋找一個合適的呼吸方式和休息節拍,還得減少滑倒受傷的事情,每一步升高幾厘米,有時還得往下坡走兩步,最后才能到達山頂。
3 s' m5 w1 b+ a8 J6 Q- \

/ r- ^: g# t; s. F' J( R: m3 k( j工作中也是一樣,都想著當上高級工程師,對不起換個說法吧,都想著掙高工資,但是一畢業就拿高工資的人終究是少數。在那之前要干大活兒,創造那么多價值之后才能變現,那之前要做一堆的事兒,在那之前要掌握一系列的技能。(當然了價值觀有好多種,至少我寫這段話時候的價值觀是這樣)。那么就得平時多注意,多考慮一些事情,然后和周圍的人去communication,減少扣分的事情,去考慮怎樣的表達方式才能更好一些,然后去從周圍獲得需要的知識,最后才能積累多了,把事擺平。從而提高自己,即使能力在這家公司不會變現,去下一家你也有自己的資本。
1 U5 Q! n. L& n* K# y5 k# |0 z: u
, |0 P: O9 e; F& s9 l0 c# c- H, y
Summary
6 g! ?! {6 _$ i- a0 D
總算湊夠了三千字,可以總結了。其實前半篇早在去年7月就在電腦里打字了。最近有了點時間,又把這篇文檔翻出來,加工了一下。嫌字數太少,就洋洋灑灑地加了后半篇,后面是自己的一些感受,也知道把話說到這樣,肯定會有挨罵的地方,畢竟每個人看了會有不同的看法。或許會有朋友看了之后有一點點心得,以后工作時說話辦事時如果多花點心思,得到點好的結果,那就說明這打字的時間沒有浪費。其實這些東西也不是只針對工作的,在朋友之間把communication做好,也會改善生活質量并且有新的收獲的,或許吧。
3 [# T' s& J/ R/ x! i+ h; t1 D1 Z& G% d

5 ?% S9 a, x0 |% W貌似已經到了正月初六了,國外沒有春節的休息日,還得早起上班。國內的各位朋友好好享受悠閑的春節假期吧。謹以此文作為新年寄語,到不了那個級別,作為新年隨筆,放在這里一起分享吧。一年的時間又過去了,感謝在過去一年里在論壇里各位朋友各位大俠的幫助和交流,感謝老鷹版主的辛勤勞動。辭舊迎新,在新的一年里繼續做點什么吧,在平凡的生活之余,多做一點點一點點努力,實現一點點一點點的提高,豐富我們的玫瑰人生。謹祝各位新春快樂,馬年吉祥,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 n0 A' {4 C& `

) z) O2 N) W8 Q% T" B* A8 J7 e' fBy 子子+ S: k4 R" ~. H" v6 o
' b. I3 X8 X0 m. S4 a
2014.2.5
/ Q  [; @' \) p: U% L. E
; ]& C  q% y( W  n$ f
作者: 隨意飛翔    時間: 2014-2-6 06:02
讀了樓主的文章,收獲頗多。反觀自己,發現有時候自己回答別人的問題,太帶有主觀色彩,以后得多多思考,如何讓自己回答別人問題,通過客觀的描述,讓對方更好的信服。尤其在與陌生人交流或在工作時,可能將問題基于客觀條件來進行描述(如前往航站2樓的告示牌),這樣有利于雙方更好的理解吧,避免無謂的交流。
: f. e! @4 S  s, G/ D8 Q0 P關于Communication的話,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或多或少會有思想上的碰撞。在這里Communication就相當重要了,因為人畢竟是個群居的動物,個體不太可能與這個世界獨立開來。我的理解,掌握Communication屬于現代人被要求具備的一種基本素質吧。7 @1 R" W' P, l9 q( H
ps: 德語寫慣了,老是想把Communication打成die Kommunikation,感覺英語君已經離我遠去了。。。
; w6 E% `6 k* N  z8 u" C) K9 a* Q4 H: L0 n8 B5 e8 k, {2 @
祝新年快樂,馬上精彩
作者: shaod    時間: 2014-2-6 07:21
遙祝朋友身體健康,工作順利。7 t- c. }3 h6 E4 N9 e, H
細節很重要。
作者: 樵薪    時間: 2014-2-6 08:56
謝謝你,你的感受也是我的收獲。
作者: 一重科技    時間: 2014-2-6 09:26
心思太真縝密了,另祝新年快樂啊!!
作者: wwfs    時間: 2014-2-6 09:59
這是不是屬于傳說中的 職業素養?謝謝分享
作者: icegoods    時間: 2014-2-6 10:26
大俠 的文章最后寫的日期是否有誤?“2013.2.5”
- j( i: z* h! V我在文章中看到了對待問題處理問題時不同文化背景下思維方式的差異,值得借鑒
作者: threetigher    時間: 2014-2-6 11:21
朋友是一個特別有心的人!祝新年快樂!
作者: liushaobo1989    時間: 2014-2-6 11:28
受教!
作者: 不僅僅是左手    時間: 2014-2-6 11:45

5 Y- S, u/ I7 k6 s0 x    很嚴謹的邏輯啊
' }" J$ V& n% u5 Y1 _8 D0 T
3 q: p# L9 J6 [ 平常說話聊天也是這樣么        比如朋友之間 ?
( P, ]  V3 [7 }' L  P# u; G
作者: qeuun    時間: 2014-2-6 14:02
大俠跟那個妹紙后來沒發生些什么。。。
作者: orc_roll    時間: 2014-2-6 14:43
大俠,新年好!祝春節快樂,事業興旺!拜讀閣下文章,精品帖。% ~  f* D+ u) m7 t, [5 ^( f% U$ ?
說點題外話。最近一直鬧得中國要跟日本干仗,說中國登記了所有旅日的僑胞,方便戰時及時撤離。您在那邊,有動靜嗎?
作者: zyz4190    時間: 2014-2-6 17:32
大俠心思慎密,善于總結,也善于交流!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4-2-6 23:30
qeuun 發表于 2014-2-6 15:02 $ e2 k" [) f# I8 k! Q- d$ M8 i% Z4 @
大俠跟那個妹紙后來沒發生些什么。。。
1 h0 r' f7 [8 Q0 n/ f( B
大哥,人家孩子都高中了,哪有那么多閑事兒。最后她說一聲謝謝你,我說一聲沒事沒事,就告辭了。
7 `: E' Z: d3 I' ~6 ~7 P' }, U$ W
從一個人那里可以得到什么東西,是人生中每次遇到陌生人時都會考慮的一個命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解釋。話說從她那里,我得到了一些感想,看到了靠譜,這些就足夠了。
: v9 c7 F. n- p$ B, K% ?7 t+ l( f; ?
幫助他人是件好事,但是如果不想同時給自己添堵,那么最好的心態就是不去考慮任何回報。“以前我是開大奔的”,吃過這么多虧,該長點記性了,呵呵。
作者: Ricardo719    時間: 2014-2-7 00:39
的確,在走上社會之前,我們接觸最多的還是家人、朋友等熟悉的人,如果不是有心人,在剛進入社會的時候恐怕很難領悟到這一點。
0 x  V* @1 e( \. E8 c3 T7 Z* t" j7 M謝謝子子你的這一番話。
作者: qeuun    時間: 2014-2-7 08:19
子子61961 發表于 2014-2-6 23:30
4 T- r5 Y. q3 g, E. U1 E大哥,人家孩子都高中了,哪有那么多閑事兒。最后她說一聲謝謝你,我說一聲沒事沒事,就告辭了。4 ]( M' X) D( }5 w* c. `3 L

) c* i0 s. S/ B& c; [- H從一 ...
4 r/ c# _/ W: L1 i* X
大俠  見多識廣1 M6 T6 W5 ?3 N# r+ L& l

作者: xlf63    時間: 2014-2-7 11:23
新年歡樂。9 ~$ Y' `6 g- [* Z

作者: universal    時間: 2014-2-7 12:17
謝謝分享,受教頗多。
作者: 藍徽龍騎士    時間: 2014-2-7 13:53
國內到初七也基本開工了,讀大俠的文章總是有平易近人的感覺,受益匪淺
作者: 中國小鄭    時間: 2014-2-7 14:32
謝謝,我剛入職,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讀了你的文章,受益匪淺) {3 b$ f# p* G1 u5 U/ P

作者: alonely2344    時間: 2014-2-7 15:35
話說這種待人接物的素養,我初中時候的班主任教了我很多,但是當初不自知,現在回想起來現在多多少少也是受到小時候的一些潛移默化的吧。
作者: hzhuang    時間: 2014-2-7 15:59
看完了,兩個關鍵點。隨時隨地留心提高自己
作者: 番茄蓋澆fqgj    時間: 2014-2-7 17:01
樓主說的好呀。待人接物是需要長時間學習的呀
作者: aini1314    時間: 2014-2-7 19:35
讀了樓主的文章,感受頗多,成長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總結的過程。
作者: andyany    時間: 2014-2-8 09:53
國內技術人員的交流能力,是被教育害的。只教知識,其余都不交,也不考。幾十年下來,后果你懂的。
& q  K% f8 ~* Q0 f大學階段的公共課,對各種工作崗位的基本知識教育又沒有。全靠自己領悟。
作者: yenguang    時間: 2014-2-8 10:49
呵呵!!學習了!!
作者: 桂花暗香    時間: 2014-2-8 11:42
本帖最后由 桂花暗香 于 2014-2-8 11:43 編輯 ( d- D, p3 j4 U' W
/ R* R( y0 m0 W3 o5 f; P
每次仔仔發的文章,不論是技術貼還是這類貼,都值得把玩,說的是啊:溝通不是為了指出對方的錯誤,就是指出錯誤也要講究方式方法,也不是抬杠,也不是面子,而是為了事情的繼續。
作者: 孫建si    時間: 2014-2-8 14:11
心思細膩,眼光獨到。" R  K3 x; W- V9 l/ w- J5 b" C

- w% E; H0 a& z! [5 T子子大俠在30歲左右吧?這個年紀能這樣思考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那么世界觀的建立一定比大部分人都早。) E+ J; t9 }& }
% H7 g( y$ _/ p5 P4 K
做事做人的原則業早已確立。
& h- f  Q, f/ o2 e6 V
$ F5 y/ w' W* f4 m! r     在和同事們聊天時,同事們總是喜歡以肯定的語氣說某些人或事“好”或者“不好”,說是直覺或者說成是個性,其實大部分情況是屬于個性未成熟的體現。男人成熟的魅力就在于這里,他有建立自己較完善的世界觀,并能夠接納并思考,尊重事實,尊重他人。
! y: U+ `& a) N5 I$ h) b& a. `) |

作者: zhanghao1120    時間: 2014-2-8 16:51
學習了。謝謝樓主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4-2-8 19:43
孫建si 發表于 2014-2-8 15:11
, z" ?7 j: t4 p) j- P! Y心思細膩,眼光獨到。( r1 _7 N- E- E8 y) J
4 r' g3 R/ X) `) y! Q, E3 J
子子大俠在30歲左右吧?這個年紀能這樣思考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那么世界觀的建立一 ...
6 H* m  m9 K' n9 T3 D% _
謝謝回帖,我比您說的年齡還要稍微大一點。世界觀的建立確實是個奇妙的事情。記得自己印象中第一次提及這個詞是在初中一年級,當時課本里提到了要建立人生觀世界觀,不過當時光看這六個字,誰也不知道是具體什么意思。后來不斷有新的感悟。不過自己以前讀書的時候生活里只有讀書考試,自己考的不錯,也就沒什么特別的感悟。回憶起來最初的感悟應該是在大學里,有一天午睡醒來,突然導員過來給我安排了一個公開課的組長,當時很shock,同時也是一次plus,然后經歷過一些辦事失誤之后,成長一些。畢業后第一份工作時,初出校園,在社會里摸爬滾打受到挫折后反省自己,反思自己大學時的幼稚,后來離開那個單位的時候還向公司鞠躬。到日本后開始打工,在研究室里讀書,勤工儉學,在一個完全不同的環境里做事,很鍛煉人,又開始反思之前的一些想法做法。畢業后就職,又回憶研究室時候的失敗。每過個兩三年,就會回憶之前那個階段里自己減分的言行。再過個三年,或許也會現在發帖時候的想法發出感慨吧。感覺一直在不斷地建立世界觀,不過這東西,每個階段建立的不一樣,每次都在反省上一次的成果。不過關鍵是在于要有反省,反省的關鍵是在于要有契機。往往是被安排到一個讓你負責的地方,然后有成功有失誤,就會有反省。如果生活總是平平淡淡按部就班,或許也就沒啥進步了,也許吧。
作者: 倚劍踏破亂紅塵    時間: 2014-2-8 23:59
贊啊大贊
作者: 之水    時間: 2014-2-9 10:34
讀了大俠的帖子,深有體會,自己就經常做出此類稍顯失禮的事情,與人交流不夠委婉,雖然覺得有些不當,但一直沒有放在心上,也就懶得動腦去改善,直到看到這篇帖子,聯系之前遭遇的一些莫名的拒絕,或許可以解釋的通了,謝謝大俠無私地分享。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4-2-9 10:52
之水 發表于 2014-2-9 11:34 ' H3 F2 J, u2 q2 d* W" C. K
讀了大俠的帖子,深有體會,自己就經常做出此類稍顯失禮的事情,與人交流不夠委婉,雖然覺得有些不當,但一 ...

; R( B5 J, d  t8 E4 t謝謝您的回帖及提供的事例。“莫名的拒絕”看來是客觀存在的,有時候稍微改善一些前期的communication方式,或許會有好一點的結果。祝好運。
作者: 周趙    時間: 2014-2-9 11:36
看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在社會上我吃虧太多了
作者: rogerxqz    時間: 2014-2-9 14:21
經常被女朋友說“你順著我的話說會死啊”
$ A% b4 h4 V1 B$ D我會辯解“我不過是陳述客觀事實罷了”6 @3 y: E( q/ f  `9 Z0 t/ f
從理論上說 我贏了 但是實際上我做得很失敗& c2 T) i7 l! }  E: R
相戀4年沒離我而去 應該能夠安心娶回家了吧 哈哈# f+ c( l' H! a# x- ]5 }% j

* E2 W, h" j2 V9 [% B+ H8 V于是我開始反省 自從入了這行 說話的語氣變得很尖銳
5 I; H+ f' b8 e7 z6 o& C; k3 x對陌生人還好 對熟人和同事常用最簡單的句子給出“結論” 毫無轉折 毫無鋪墊) J: F, T; f& N7 u
壓力 性格 追求效率 等多方面因素導致這種現象越發嚴重; o7 m- j* z* e* ?
于是人際交流中舉足輕重的“廢話”最終被我舍棄
$ p6 ^8 @+ e7 e2 g, H- M吐出的字 完全是為了結論而服務+ e* _. H+ W- m. z7 J6 v

9 M& c1 ~, K- n5 e今天又見大俠感悟帖 不禁想到了自己的陋習 好吧 放平心態 慢慢改變
作者: 劍南春17385    時間: 2014-2-9 16:01
挺好的,樓主對那女工印象不錯!
; k+ X) a, Z  N4 h7 M. R9 L
作者: 談小生    時間: 2014-2-9 19:18
關注您很久了,發的帖子也總給人一種接地氣的感覺,生活中應該是一個腳踏實地,謙虛卑躬的人吧!養成這樣的生活態度主要原因是因為日本的社會風氣嗎?小弟今年七月畢業,先簽了份工作,以后也想著去日本發展,是怕自己為了適應社會變成滿嘴跑火車的人,能心平氣和,腳踏實地的生活是我的理想。請前輩指出條能去日本工作的明路,我家里情況不太好,只能靠自己努力,但最近幾年應該還能離家在外打拼。日語我就寒假里才剛學完初級上下冊,完全自學,感覺不是很靠譜,但語言的問題應該不大,我能解決。就是沒有找到一條能把我指引到日本工作的路,還望大俠指點,感激不盡。
作者: Nstart2012    時間: 2014-2-9 20:35
再次欣賞子子前輩文筆
: A4 w7 h7 \4 c! x兩點感受頗深:
2 W! a$ n; [9 ~$ p) I; qthe first:"不是單純地說如何如何,而是擺出一些客觀事實,擺出邏輯關系,因為這樣所以這樣,9 F" _9 t+ r. c
然后讓對方自己經過確認客觀事實,然后進行邏輯思考,從而對結果表示接受"% d7 `7 x9 D; V
客觀事實來闡述,表達效果毋庸置疑,值得深思與運用。, o6 l, ^( C3 F, `
second :由于工作的關系去年一年與日本人的接觸機會多了很多,kedo很是經常聽說,剛開始很不習慣,還覺得有點羅嗦,感覺很多都是在重復,慢慢的理解了如前輩所說的那種柔軟的感覺,委婉的提出自己的看法,表達效果甚好。
4 j' Y* u6 c; }( V1 t  X8 f提出自己的小觀點,感覺日本人把工作與生活分的比我們徹底,沒有那種像我們私底下大家吃吃飯,工作多幫忙照顧照顧之類的,說話不會那么直接。所以“說個話也要考慮那么多,累不累”自然的形成于我們的腦海之中。but他們把這種思維帶入了工作,于是很多工作的細節考慮較為全面,這也應該是我們很需要學習的point。
, k( Q. @: q4 Y( i5 W+ ~* J9 w最后還是感謝子子前輩在communication方面的論述,勉強!謝謝。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4-2-9 21:15
本帖最后由 子子61961 于 2014-2-9 22:19 編輯 . K2 N0 s( N  R+ q1 E9 ?+ g
Nstart2012 發表于 2014-2-9 21:35
$ o+ B* z7 g) f再次欣賞子子前輩文筆
9 Q" u, Y( W7 k3 C4 [3 g兩點感受頗深:
( [: w7 Q( I. X7 r8 d; d- Gthe first:"不是單純地說如何如何,而是擺出一些客觀事實,擺出邏 ...

  j+ w# _) ^% g! }" C2 j
# R; o; F7 n# m4 D$ t* t感謝您的認真回帖。那兩點確實是我想表達的意思,你能夠有些收獲就好。頑張please~8 \3 h* G1 q9 Z9 w9 x  P

6 ?" d. v: p" i+ ~. R% {7 ncommunication的過程,從每個個體來看就是一個表達觀點的動作,一個動作是有各種方式的,有強有弱有軟有硬。
2 v$ F5 J: A/ S* g用一種合適的方式將這個過程進行下去,是一個需要摸索的課題。
- D7 ~4 l% }, l4 e處理得好一些,才會更多地得到對方的表達觀點,成為自己的收獲。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4-2-9 21:25
rogerxqz 發表于 2014-2-9 15:21 4 Y8 \3 U0 Q# \$ K- q$ l# t# O
經常被女朋友說“你順著我的話說會死啊”. Z- ?( {; p- W+ k* \2 [& N
我會辯解“我不過是陳述客觀事實罷了”
! \3 B! O/ |1 W/ a從理論上說 我贏了 但是 ...

5 i. g" C2 n' E$ D8 B# I/ y- ]謝謝你的認真回復。
9 L% ?6 T. H) l  j7 e; n6 E9 e+ E! d0 S5 O8 I  F) q
看到你的第一句話,我不得不再說一下自己在日語學習的一個故事。
! \4 S) O* r- N4 S有一次上課的時候老師放錄音機,讓我們聽一段對話練習聽力。# Q/ l7 S1 _" k4 m6 u, U
對話是關于一個社會現象,在街頭采訪路人,看路人對此有什么觀點。
& k5 X/ V$ B( K/ Q( Y結果讓我注意到的是,一共三個回答者,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2 N( m. V1 ]7 `- H9 o! m每個人聽完問題之后在回答的時候,不是一開始就說出自己的看法,而是先說一句 sou de s ne。- W7 `5 X; y. H4 e# E3 g3 v
就是說“是這樣的。”就是先把對方的話題接過來,接過來之后,再陳述自己的看法。
9 t5 p4 g, C( ^連續三個人,全都是這樣。后來注意到生活中他們也是這樣的,也許對communication有幫助吧。, v6 c+ L  E- x3 M' q
像是一種打太極拳的功夫,把對方的拳勢先拽過來,然后再予以反擊,挺有趣的。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4-2-9 21:31
談小生 發表于 2014-2-9 20:18 , X4 E2 B! n8 e5 j' Q
關注您很久了,發的帖子也總給人一種接地氣的感覺,生活中應該是一個腳踏實地,謙虛卑躬的人吧!養成這樣的 ...

/ Y8 }  w, o$ B; ]) C9 k9 U# z謝謝回帖。最近日本經濟也不怎么景氣了,日元也在跌。不過作為開闊眼界的方式,去看看還是可以的。至于具體方式,我那時候是過來讀語言學校,然后考大學,然后再工作的。也有直接過來工作的,但是現在那種機會少了。社會上有一些中介是辦這個的,要么辦學語言,要么辦研修生(對于你的情況這個不太推薦),有一些是直接辦過來工作,但是一般都是IT行業,具體只能你自己在所在城市找一找了。
作者: 談小生    時間: 2014-2-9 21:42
子子61961 發表于 2014-2-9 21:31 9 p5 N, G) `4 i! y5 [
謝謝回帖。最近日本經濟也不怎么景氣了,日元也在跌。不過作為開闊眼界的方式,去看看還是可以的。至于具 ...

2 T, V. `. E5 u! {( Y7 ~! H# ^* ~9 O謝謝您的解答。就是感覺自己對待生活的態度還沒完全沉淀下來,不想著基礎打的太浮躁,所以想去日本。既然這樣的話,我還是先努力進日企,然后再找機會。畢竟目前最重要的還是成長到日企愿意接納我,具體怎么去現在還不急。
  d- O& D9 ?, ~3 G& h謝謝啦!大俠。
$ b7 ?* A" s+ x- Z& ^% a% r
作者: 猛龍C    時間: 2014-2-10 01:31
首先,多謝子子大俠的文章。
. ?! m5 j0 [7 x$ q! R" O, f; D8 W% b然后,祝您新年好。
2 V  `2 ~6 O1 H  C3 e9 n這個communication,真的是個大學問。看了您說的話以及大家的回復,真的給了我好多珍貴的提點。把這個做好了,是做事情的根本,無法和周邊的人,也就是身邊的世界進行有效地communicate,何來進步和發展呢,不論工作也好,生活也好,哪里不需要communication呢?* L! Z- a" U& W+ d7 Z' {- j$ }
謝謝!
作者: 心結    時間: 2014-2-10 11:02
溝通能力也是需要培養的。。。
( M0 o# B+ F0 Y! r8 Q$ }畢竟沒有兩個人的思路是完全相同的,尤其不同文化下的溝通,- A' ^8 f, a3 @' @3 H
最簡單的比如一個文化的“笑點”在另一個文化看來根本就不知所謂。。
作者: xiao_9802    時間: 2014-2-10 11:26
以氣勢壓人,人人敬而遠之,循循善誘,如飲甘露
作者: 郭某    時間: 2014-2-10 22:17
交談的目的是將交談繼續下去,這句話有點感悟,就像最近在微信上搖到一個美女,為了能將話繼續下去,首先得設套,讓她有興趣聊下去,最后聊了幾個小時。就像我喜歡的籃球運動員詹姆斯,為了總冠軍,舍棄了常規賽的數據等。工作上也發現了,自己老是被一些旁枝末節羈絆,為一些不必要的事心煩。說到最后就是做事目的性要強* x" H( k0 T7 N. K' I5 ]
6 i. Q! i1 E2 f3 J- E6 D" S

作者: 風_靈    時間: 2014-2-11 01:10
挺不錯的文章,謝謝分享
作者: 邁克爾_毅    時間: 2014-2-11 12:29
好文~~ 以后多來來這個論壇。。
作者: 三叉河    時間: 2014-2-11 14:02
總結的真好樓主,受教。
作者: lsq726    時間: 2014-2-11 17:20
LZ是處女座吧?* e: p) u; R: F. Y6 t
% J1 N! `, Y0 @: `; R( G2 `
補充內容 (2014-2-24 12:20):
1 J1 o. R  M' T' k& {% o追求完美,
作者: 生而為贏    時間: 2014-2-11 22:00
一口氣讀完全文,反思一下日常工作生活中,我的確用了很多反問句,減分太多.......
作者: rshg    時間: 2014-2-12 10:24
本帖最后由 rshg 于 2014-2-12 10:47 編輯 ' {7 d, a7 q8 S* i8 U6 L3 H9 O

7 k$ o+ ?  H8 L0 J7 T交流與文化環境和個人有很大關系,樓主能吸取兩種文化的互補,把感悟總結寫得好,給我們國內國人更多的提醒。我們平時交流中的反問句、否定別人的時常存在。學習了借鑒了。
作者: chenbeihuan    時間: 2014-2-12 12:59
學習
作者: 淬火之鐵    時間: 2014-2-12 21:26
值得反思,值得學習。
作者: 天地人123    時間: 2014-2-13 13:59
引人入勝的故事,又闡述了深刻的道理!標題是十,請問有1-9嗎?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4-2-13 18:48
天地人123 發表于 2014-2-13 14:59 2 ]+ f" C+ V) _0 N% C4 b0 \, L
引人入勝的故事,又闡述了深刻的道理!標題是十,請問有1-9嗎?

  z9 ?' i% u1 I主帖的下面有 相關帖子 這一項。里面有前幾篇。. V6 Q9 K' e7 F& Y
如果用手機上網,可能看不到那一項。$ T2 W# @% \; A0 {
如果用手機上網,給你回復了也不會有自動通知,給你回答了你也不知道。。。. M% e3 @' t. {7 n& e, y. u% |

作者: 飛鳥2013    時間: 2014-2-13 21:07
受教,非常感謝,祝元宵節快樂!
作者: 天地人123    時間: 2014-2-14 13:31
子子61961 發表于 2014-2-13 18:48
/ \, J( Z% z9 ~+ O1 ]' Q8 W主帖的下面有 相關帖子 這一項。里面有前幾篇。
, H- c7 S: L; v6 |. o* z; U, {如果用手機上網,可能看不到那一項。
. C" Y& d# p0 d' V: I如果用手機上網, ...
2 q5 T, r9 h0 C
謝謝回復!是我粗心了,我去看看去!(幸好不是手機上網)4 E# l) H3 X4 s. _$ b# w9 [; a: Z

作者: 好方案    時間: 2014-2-14 23:27
不錯的心得。
作者: 韓章    時間: 2014-2-15 10:03
受教,感謝樓主的分享。
作者: 一生☆有你    時間: 2014-2-15 17:24
精彩 原來我自己還不會溝通···受教
作者: hduzj    時間: 2014-2-15 22:09
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少不了交流。做技術性的工作雖說沒有必要擁有演講家那樣的口才,但是確實需要一定的溝通與交流技巧的,這樣大家彼此協作起來才能把產品做得更好。若真有更好的交流與溝通技巧的話,這自然是更好了,這也是日后能走上管理層,領導崗位的必備基本功之一。
作者: qq358957602    時間: 2014-2-16 22:32
受教了
作者: 慧息    時間: 2014-2-17 21:36
謝謝子子大俠的文章,字里行間總讓我體會到大能量!
作者: 苦書苦茶    時間: 2014-2-18 22:27
張知識了
作者: 天天吃面條    時間: 2014-2-19 10:34
小的細節的確會影響到人的心情。不過凡事考慮太細致了,是不是會很累啊
作者: 福文日月    時間: 2014-2-19 19:01
恩,語言的表達方式也是很重要的。
$ z8 I/ g# s. m& M+ G0 T
作者: 千里駿    時間: 2014-2-19 19:13
思考無處不在哈。。。
作者: 長江漂流    時間: 2014-2-19 23:02
這樣的思考方法感覺是提高情商的途徑
作者: 路哥bushuai    時間: 2014-2-20 11:40
LZ 講的太好了。 感覺我現在就像隨波逐流。需要從新認識和約束一下自身了。
作者: 小白龍闖仙界    時間: 2014-2-20 14:42
你是一個觀察很仔細,思考全位的大仙,祝新年快樂。
作者: 7989026    時間: 2014-4-23 11: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tansiying    時間: 2014-4-23 12:47
受益匪淺!生活中其實有很多細節需要注意,是的該養成好習慣!
作者: 再見,    時間: 2014-4-25 15:58
以前還小的時候對心儀的妹子來了一句粗口。那個瞬間我就意識到了嚴重性,從此以后每每說話就會注意自己的表達方式!不過工科男還是不善于交際,,,
作者: 金牛座513    時間: 2014-4-30 23:34
我就感覺我情商低,總是喜歡反問句。受教了
作者: 夏日茶香    時間: 2014-5-7 01:01
關注
作者: 囧囧囧俠    時間: 2014-12-2 21:32
謝謝樓主分享
作者: m-人來人往    時間: 2015-1-8 16:47
世事洞明皆學問!學習了。
9 m; }! Z) j/ L+ d* p謝謝子子桑!
作者: 倚竹凌霄    時間: 2015-1-12 11:31
看了大俠的帖子,也讓我想起了自己的一個經歷。
/ f% g. d$ Y$ A; \有次坐動車,旁邊是為60多歲的女士,我自己一個人,也正好沒什么事,就打算和這位阿姨聊聊,于是問候了她一聲,她看了我一下,毛頭小子一個,倒也挺有禮貌的,于是也回應了幾句,就這樣我們聊了起來。聊天過程中,知道阿姨現住在香港,于是我們聊了一些關于香港方面的話題(樓主沒去過香港),比如香港的環境怎么樣?香港的社會保障好么?等等,整個過程主要以聆聽為主。最后我們又互相留了電話,阿姨說:以后如果來香港,記得給我打電話!我連忙點頭回應。
: h4 X4 t( ~( v" D" c2 P之前看到許多關于人與人之間冷漠的新聞,真的很痛心,但是,自己有時也想:如果我們都懷著一個感恩、謙虛、禮貌的心態去對待周圍的人,即使是陌生人,就像子子大俠說的,多注意一些說話的方式,多替別人著想,應該還是可以避免很多無謂的摩擦的。
作者: 加工部    時間: 2015-8-10 07:30
多慮了。平常心就好,能幫多少就幫多少吧。
作者: 火車司機1667    時間: 2016-2-18 11:01
收獲頗深,只恨遲看到。感謝樓主
作者: 八一鋤頭RAN    時間: 2016-3-4 22:08
為什么帖子總是分享不出去
作者: 不染°    時間: 2019-1-10 11:45
說話的藝術本身可能比技術更重要,畢竟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而語言的魅力卻是無限的。人類的偉大之處便在于會反思,會總結。反思的多,總結的多,個人的能力也就提升的越多,提升得越快。7 L% z- o" y, i% t. v
但是,反思也要有度,不然容易顛覆最自己的認知。或者膨脹松懈,過去自負;或者喪失自信,失去自我。
作者: 月桂    時間: 2019-6-28 11:50
遙祝朋友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作者: 0811030192    時間: 2019-7-12 14:37
禮貌是溝通的潤滑劑
作者: LHCA2020    時間: 2020-7-3 14:56
感覺環境特別重要。樓主提到的交流問題,在我剛入職上家的公司的時候,培訓的時候有專門講過,而且部門經理還讓我這邊負責整理一份《溝通規范》所以對溝通的重要性認識很深刻(不自己寫過是不可能深刻的,所以寫文章或者文件真的有助于個人對一個概念的深入理解),一開始我在工作的過程中都是貫徹有效溝通的方法的,但是后面忙起來,各種挑事的推責任的人讓我最后還是失去理性,變得跟他們一樣了,唉,今天我看到樓主的這篇才又想起以前我也是這樣想的,后面還是沒有在現實中完全做到,因為確實有的人是那種你跟他客氣他以為你是軟蛋
1 [, J! g- U+ a# x' r
作者: andylicorice    時間: 2021-2-18 16:34
你可以嘗試一下寫書!
作者: 鈑金準專家    時間: 2021-8-3 10:00
處處留心皆學問
8 c  j) ^' _8 k* K9 D1 a. X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