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請大家談談農業機械的未來 [打印本頁]

作者: zhuxiaohua    時間: 2014-1-28 15:37
標題: 請大家談談農業機械的未來
本帖最后由 zhuxiaohua 于 2014-1-28 15:39 編輯

10月份,一家農業機械公司找到俺去做農業機械的液壓部分,不是因為錢的事情,因為手上的項目還沒有做完,我拒絕了這家公司。后來那個老外過來找我,叫我推薦一個人,我推薦一個師弟。哈哈,前天師弟給我電話,很高興,說老外給了稅后40萬。
1.其實我也關注過農業機械,現在國家政策也在向農業方面傾斜,不過國家的政策就像一陣風一樣。
2.俺出生在農村,老家的年輕人都出來做生意和打工,剩下老人在家種一點地帶孩子。很多地都不種了,即使有種也是把雙季變成單季了。
3.按照成本和糧價去種田,小面積種植基本上沒有多少銀子,大面積還有利潤空間,再加上國家補貼,總的收入還可以。既然大面積,我想農業機械還是有前途。
4.如果國家真是實現農業機械化,那么多剩余農民都進城,進城后他們能找到工作嗎?其他行業那么蕭條。
請大家多多交流。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4-1-28 16:12
5年前還看不清楚,現在非常清晰,就是‘大兼并’,

大兼并帶來大設備,鬼子看懂了,這是世界唯一一條路,沒有其它可以選擇的,

拒絕這種‘大兼并’,土地就會逐漸‘拋荒’,或者改頭換面去玩其它東西,比如為了0.5%的某些極低品位的特殊礦物而徹底毀掉土地,

但這種‘大兼并’我們沒有準備好,

把農民轟進城去,巴西,阿根廷走過,徹底失敗了,把農民留在地里,自生自滅,成了印度,也沒有出路,但一‘大兼并’就會導致革命,中國5000年來的革命,每次都是土地革命,我們的悲劇就在此,這是無解的一道數學題,

國人的悲哀,在于知識水平過低,而不承認這個東西,內心又懼怕外部世界,既不妥協,也不進步,

說一個特逗樂的事情,

20多年前,北京大設計院或大公司的圖紙,是送到河北鄉下去描圖的,用卡車送去,全村描圖,非常興旺,

俺開過一個玩笑,說:他們會進化成‘畫圖工’的,而現在的畫圖工會走向世界的,但可惜沒有,現在描圖這個行業沒有了,當年的‘畫圖工’依然是畫圖工,而描圖的農民,成了‘農民工’,

所有的一切都未曾改變,
作者: davids9722210    時間: 2014-1-28 16:27
農業機械面臨和數控機床一樣被歐美日轉控制市場的局面。所以國家在兩個行業都實行了補貼。目的也是為了能爭得一部分市場話語權。這種補貼在短期內不會有什么收益。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這種補貼對于中國在工業基礎設備領域能夠保持一部分比較完整的產業鏈有著異常重要的作用。當有一天面臨工業基礎設備完全被歐美日掌控并壟斷的局面時,回過頭來就會發現現在的補貼對行業發展的重要性。雖然這種補貼對國內市場的影響微乎其微,但是對農業機械走出國門,走向亞非拉等發展中國家起了決定性作用。也只有在這個陣地,中國的機械產品能夠與歐美日抗衡。未來中國必然面臨大幅度進口工業母機,然后生產中等價格中等質量的各行業基礎工業品。這個是可以預見的。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4-1-28 16:37
談到補貼,米國,德國,法國,包括以色列,是用‘高利潤’產品的利潤補貼農業,小鼻子也是,這種補貼是可持續的,

而我們是用低利潤產品補貼低利潤的農業,最根本問題是在這里,

舉例說,法國農業有巨額補貼,但他們有‘達索’,有‘法電’,有索菲,

米國也如此,有洛馬,有諾格,有西屋,因為有高利潤,自然可以補貼農業,

中國是一個沒有高利潤行業的國家,所謂高利潤,是國內高利潤,假如把他們的利潤補貼了農業,比如石油利潤補貼了農業,反而會導致農業無以為繼,因為農機本身是燒油的,就像一個人俄了,把自己手吃掉了,其后果更加嚴重,

俺是能見到各種各樣家伙的,遇到那些家伙就談這個,但一個有辦法的都沒有,全都束手無策 
作者: solomoon    時間: 2014-1-28 16:41
農業機械化是未來的趨勢,樓主農村的,應該知道農活的艱苦,付出多收獲少,這不可能持續的
作者: zhuxiaohua    時間: 2014-1-28 17:14
本帖最后由 zhuxiaohua 于 2014-1-28 17:16 編輯
solomoon 發表于 2014-1-28 16:41
農業機械化是未來的趨勢,樓主農村的,應該知道農活的艱苦,付出多收獲少,這不可能持續的

我是農村出來的,農活:插秧、割稻、平田 挑稻谷等基本上都做過,特別是夏天那時敢晚稻,基本上早上5點之前就起來拔秧;那個時候父母靠種10畝天供我們兄妹3個人讀書。想想那個時候,真的辛苦。
我和妹妹拿到大學通知書那個夏天,我的父母很幸福!
從那個時候,我就在學校學習機械,立志為祖國、家人奉獻一份力量,出來社會也有十幾年了,現實的東西與本人內心常常碰撞,有時候覺得自己太渺小。

作者: 562079301    時間: 2014-1-28 17:41
機械化顯然是大趨勢,目前農村的機械化比十多年前有很大進展了。小麥、水稻等農作物叢播種到收割都有機械化。當然現在還不是全自動化,相應的機械設備需要相應的種植技術,需要相應的操作技術人員。
農村目前還缺少相關的
作者: solomoon    時間: 2014-1-28 17:53
zhuxiaohua 發表于 2014-1-28 17:14
我是農村出來的,農活:插秧、割稻、平田 挑稻谷等基本上都做過,特別是夏天那時敢晚稻,基本上早上5點之 ...

我也是農村的,大俠說的話感同深受。
農業機械現在很多國內外公司都在做,
國外的大公司這兩年基本都在國內建廠了,國內的,三一中聯東風北汽也打算進入,可以遇見,農機要大發展了。
大發展的原因很多,補貼是一個,城市需要勞動力是一個,小農經濟生產效率底,而國內的生活成本大幅上漲也是一個,總體說就是讓農民進城是解決當前這么多問題的好方案。
大俠液壓行業專家,起點這么高,可以試試農機行業啊,也不算轉行。不過國內的低端農機液壓使用不是很多,高端的農機都是國外把持著。
不過隨著技術發展,農機使用液壓也會越來越多吧。

作者: linqingshan    時間: 2014-1-28 20:52
再有這樣的好事能不能推薦我?
作者: 2436    時間: 2014-1-28 22:50
未來這個行業會有很大的經濟效益,但是技術上有很大革新就別指望了,農業機械在發達國家的設計已經成熟了,最多是復制改進
作者: 號碼容易忘記    時間: 2014-1-29 00:28
主要還是要自主創新
作者: 孫啟明    時間: 2014-1-29 09:45
davids9722210 發表于 2014-1-28 16:27
農業機械面臨和數控機床一樣被歐美日轉控制市場的局面。所以國家在兩個行業都實行了補貼。目的也是為了能爭 ...

國家在農業機械方面的補貼政策初衷是好的,但是實施起來就變味了。第一,農民并沒有得到什么好處,如果沒有補貼,純走市場,也可以用這些錢買到同樣的產品,而且質量比現在要好得多。比如,沒有補貼的話我的產品可以賣5000元,有了補貼,我就得賣7000元。然后國家補貼給購買者2100元。第二,企業也沒有得到多少好處。你想上補貼目錄嗎?產品鑒定、推廣鑒定、申報支持推廣目錄、申報補貼目錄,那一關都不好過。還有你想把你的產品賣出去嗎?你得知道該給誰拿勁,否則,嘿嘿,暗地里給你使個絆兒就夠你受的。所以,企業的利潤也沒有增加多少。但是企業是要賺錢的,費了這么大的勁利潤沒增加怎么辦?質量上找啊。那位說了,質量不好就不怕消費者告嗎?哈哈,俺的關系都打點好了,這點小事自然有人給兜著。這也是補貼農機產品質量不好的根本原因之一。所以,綜上所述,農機補貼政策在國內的實施,恰恰是損害了農機行業,限制了農機行業的發展。
作者: 北國小熊    時間: 2014-1-29 10:32
記得很早時候聽過,中國完全有能力實現農業機械化,問題是農民沒地種了之后去干什么,問題不是有沒有能力,而是 農民太多,中國還是一個農業國家。所以現在國家先提倡城鎮化,城市居民沒有地權,等城市化的差不多了就是大農場式農業出現的時候
作者: 東海fyh126    時間: 2014-1-29 11:00
小農機沒出路,大農機沒量,,,,,
作者: 北緯30°    時間: 2014-1-31 20:36
現在中央的政策基本上逆轉了之前政策,總之不在推動農民進城和土地兼并了。我給你貼兩段,lz自己多琢磨琢磨吧。
第一,重新定義農業現代化。擯棄了以產業化、大集中為特征,追求“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的所謂“現代化規律”,明確承認了以家庭經營、精耕細作、生態永續和政府保護為特征的傳統小農模式作為現代化的基礎形式;以解決好“地怎么種”為導向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終結了長久以來以“誰來種地”為導向的構建模式,這是重大轉變,不片面追求經營主體的現代化,而是追求生產方式的現代化,回歸農民的本體地位,取消了183決議中“扶持規模化、專業化、現代化經營”和“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到農村發展”的意見,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要尊重農民意愿,不能強制推動;以解決好地少水缺的資源環境約束為導向深入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基本上宣告了以產出為導向資源消耗型的大農業模式不再是未來的方向。
第二,重建農村生產關系。重建農村產權主體,提出“在落實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的基礎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熟悉來龍去脈的人應該知道這個提法基本否決了此前激進的農民賦權方案,明確了賦權必須以集體產權重建為基礎,這就回到我們所講的重建“統分結合雙層經營體制”中“統”的部分,統分以股份化為結合帶。重建農村自組織,引導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鼓勵發展混合所有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重建農村供銷社和農村金融合作組織;構建支持符合小農多樣化生產的服務體系,如以精準裝備為重點發展機械化技術、加大農業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和農民技術培訓力度。
2014年的一號文件內容龐雜,但它沒有提“三農問題”,沒有提“新型城鎮化”、沒有提“城鄉一體化”,沒有提“以工促農”、沒有提“規模化”,它更務實,更扎實,更誠實。從1988年的土地管理法開始,中國農村走上了25年的衰退路,歷經漫長的等待,中國的農村政策終于回到了重建基礎關系的原點。
原文鏈接:http://www.guancha.cn/MFIJinRongYanJiu/2014_01_24_201822_2.shtml
作者: 陸南    時間: 2014-1-31 21:37
樓上引用的,我覺得可能存在一定的問題。
農村的問題,一號文件怎么說是一回事,更多的要考慮到中國的國情,農村的現狀。
為什么要改變思路,是因為他看到了失控、拉美化的危險。所以才要改變。
但是事物的發展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人要走什么路,更多是看環境給他什么路走。
就現狀的形式,農村不小城鎮化,現狀的鋼鐵、土建、水泥這些行業全部要垮。
事實是經過四萬億的泡沫,中國在這些方面的產能被人為放大成為一個畸形兒。
現在又無法手術,只能緩慢治療,現在僅剩下的空間就是農民進城、小城鎮以及土地集中。
只有這條路,才可以給現狀一個喘息的機會,那空間來換時間。
作者: icegoods    時間: 2014-1-31 21:38
干嘛和錢過不去,別管什么行業價高就去,這種方向性的問題和個人打工實在都沒啥關系,個人的力量無法改變
作者: kingcylgod    時間: 2014-2-1 08:37
那就要改革像富士康這樣的企業了,改成5天8小時的,改革稅收,要改的東西太多了
雖然農業機械化是大方向
但當一個農民挺好,最其碼經濟再蕭條,餓不死自己。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大老板們在下什么棋,就是不是我們能了解的了,禁忌。
但是無可爭議的,土地以后絕對是稀缺資源。
作者: mrplplplpl    時間: 2014-2-1 18:44
北緯30° 發表于 2014-1-31 20:36
現在中央的政策基本上逆轉了之前政策,總之不在推動農民進城和土地兼并了。我給你貼兩段,lz自己多琢磨琢磨 ...

說得很有水平,學習 了
作者: 624272884    時間: 2014-2-1 20:04
我倒覺得土地歸個人,可以交易,這是農業未來發展的方向,愿意種地的讓他種更多的地,不愿意種肯定是有別的出路了
作者: solomoon    時間: 2014-2-3 09:41
不管怎么樣,要實現國家的現代化,人口城鎮化水平要到70%,這個不是誰要規定的,是發展規律。中國還會持續的農民進城。中國條件復雜,不可能出現全部的土地兼并,但是大規模的生產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這個不能否認。市場經濟按市場走,不以個人意志轉移。樓主去農村看看,凡是過的好些的,能有多少是靠土地的?農村里面,想脫離農村的,比例小于90%嗎
作者: 朕君3721    時間: 2014-2-3 12:31
我們這里是旋耕機之鄉,旋耕機廠倒閉很多啊,利潤太低啊。經銷商得到最大利益,補貼弄虛作假。
作者: 東海fyh126    時間: 2014-2-3 17:33
手扶拖拉機就是例子,,,,,能有多大奔頭,,,,,
作者: threetigher    時間: 2014-2-6 12:01
發展農機,要看新疆了。
作者: liushaobo1989    時間: 2014-2-6 12:27
2266998 發表于 2014-1-28 16:12
5年前還看不清楚,現在非常清晰,就是‘大兼并’,

大兼并帶來大設備,鬼子看懂了,這是世界唯一一條路, ...

中國要養活中國的眾多人,個人覺得必須擺脫靠天,對石油的依賴!實現農業機械化是遠遠不夠的!提高能源利用率,發展工廠化農業!
作者: popianoplayer    時間: 2014-2-9 18:09
      農機行業絕對有大潛力的:
               1、農業機械化與自動化是大趨勢--這是國家一直堅持的發展方向;
               2、在中國愿意干機械的人才本來就比較少,農業機械的人才就更少;
      至于樓主擔心的農村人口的問題國家會解決的,高效化后的農業需要的農民很少,而其它非務農的農民會從事其它工作,比如機械、電子、服務業。 到時候國家會出臺相應的政策,而非務農人員也不會自己坐以待斃的,是吧?
作者: tianxl2003    時間: 2014-2-9 18:29
朕君3721 發表于 2014-2-3 12:31
我們這里是旋耕機之鄉,旋耕機廠倒閉很多啊,利潤太低啊。經銷商得到最大利益,補貼弄虛作假。

大俠哪里的?濰坊?

作者: 迷茫的維修    時間: 2014-2-9 19:17
我老家
就在建社區
四層小樓
讓農民搬進來
再將整個村夷為平地
填土,當耕地
樓下該放轎車的停車位
放的是拖拉機
農具無處放
就房子樓上的家里
不能養雞,養鴨,養牛
好像就逼迫農民把地交出來

作者: A單挑☆你的☆吻    時間: 2014-2-9 20:25
小弟80后,也打算做農業機械部分創業
作者: 天天向上12    時間: 2014-2-10 10:53
農機是大趨勢

作者: 無名LYC    時間: 2014-2-10 20:15
我也是農村的,南方跟北方地區不一樣,北方的土地望不到邊,可以農業現代生產,南方的就是阡陌交通,不合適大生產.
作者: zeakin    時間: 2014-2-11 10:45
各位有哪些做農機的好企業推薦的嗎?不一定要很好的,作為跳板的也行
作者: 自由人的    時間: 2014-2-11 16:23
本帖最后由 自由人的 于 2014-2-11 16:26 編輯

農機也不好干啦,我一直生活在農村,現在干的就是農機件加工。往年初七初八干活兒了,今年活還沒定下來!不過土地是有良心的,能給人們有真實的產出。無論農民還是農場都離不開農機,只是這些機器一用經常變成機氣。從設計上就沒打算然你用長了。加上保管不當,大件沒用壞小件銹爛了。想買它改型了。沒件。制造就別提了。就是價格決定的。加上孫啟明大俠說的那些事。我想就是小農機廠多數的現狀。其實都想搞好,998大俠說得好,我自己感覺可能怕是干不長了。
作者: G`先生    時間: 2014-2-11 20:27
我很看好農機,而且我國的農機水平還不行,現在搞機械液壓,一直想轉行做農機,
作者: 夏天clover    時間: 2014-2-11 23:55
請問你說這個農業機械單位全稱是什么?謝謝樓主

作者: 夏天clover    時間: 2014-2-11 23:57
樓主,請問你的那個單位叫什么?跪求樓主告知
作者: 孫啟明    時間: 2014-2-12 13:48
無名LYC 發表于 2014-2-10 20:15
我也是農村的,南方跟北方地區不一樣,北方的土地望不到邊,可以農業現代生產,南方的就是阡陌交通,不合適大生產 ...

丘陵地區成片的土地很少,水澆地更少。所以,大型機械化的普遍實施還需要數百年的時間。好多人對農機行業一知半解,所以得出的結論也不準確。另外,國家領導人最主要的是考慮穩定,大踏步的農村改革不現實。沒有強大的經濟基礎做后盾,農村城鎮化只能是等同于共產主義。
作者: 維恩0614    時間: 2014-2-13 18:31
大力發展農機,石油柴油耗不起,太陽能靠不住,看來得靠開發新能源了
作者: 黑夜陽光    時間: 2014-2-14 22:55
我在農村,種田?,F在我們面臨的,不是農民進城沒事做,而是,農民進城去了,工廠搶著要。他們做一個月的工資,能頂一畝地兩年的糧食產值。村里只有老弱病殘,地沒人種了。所以不得不使用農機,隨著勞動力的減少,就要使用大型的農機,先進的農機,盡量減少人力的使用同時效率更高。我現在的收割機,用到液壓件的比較多,行走是液壓的,也就是自動變速箱,還有自動卸糧等等,這個機器只要一個人,就能輕松把水稻割了,并且把谷子送到田邊。
     現在在農村種田的,處境困難,因為現在隨便打個工,工資就在兩三千,想想看,在農村,一畝地一年產值多少?要么種多一點,要么是種一點點,種多的一點的是專業戶,必須用大機器,先進的機器,不然就難以生存。種少的,是種一點自己吃,他在農村有其它主業,比如建筑,養殖。如果丘陵地區要數百年才能用大機器,那么,這數百年來,這些地區的農民只能放棄這些土地。但是這是不可能的,處理這些土地的方法,一個是土地整改,平整。另一個,就是要你們這些大俠設計出更靈活高效的機器,讓少量的人,種大量的地。
作者: 黑夜陽光    時間: 2014-2-14 23:01
我試過,即使是在丘陵地區,相當梯田的地方,一臺好的機器,一天下來,也能耕作個三十畝,這已經是人力的60倍左右了。
作者: hduzj    時間: 2014-2-15 22:22
中國的農村問題關系到國家的穩定,要想發展到像歐美國家那樣的城鎮化還有幾十年的路要走。強制讓農民上樓,上城,一旦這些農民在城市呆不下去就會出問題,若是全國都這樣,到時候將是一場新的革命。

但是所幸現在小農經營正在向大戶精英轉變,農村現在很多地方都開始了承包大片土地種地的。未來隨著城鎮化進展,會有更多的農民把自己的土地租出去,屆時將形成大戶種植為主的局面。再過數十年,這些大戶相互兼并,會形成歐洲那樣的農場主經營方式。天朝這個過程會很緩慢的進行,急不得。

農業機械也會迎來新的機遇的。
作者: 好方案    時間: 2014-2-16 00:29
中國農業機械化的問題是“聯產承包”后的小塊土地和機械化需要的大塊土地的矛盾。十幾年之前俺關注過這個問題,但是,到專業的政府的農機院發現他們已經有這樣的設想的產物,再經過些現年的持續觀察,這一類責備的使用并不普及。個人的趕腳是目前農產品的價格與勞動力投入并不能成正比。
作者: 楓風coco    時間: 2014-2-16 15:12
本帖最后由 楓風coco 于 2014-2-16 15:24 編輯

說到農業機械化的未來,講一件過年回家聽到的小事,也許可以以小見大,管中窺豹。
回家過年時和家里的小叔談起種油菜的事情,他說現在他種的幾畝油菜子都用機械化收割了,雖然機械化收割會造成一定浪費,產量會低一點,但是如果算起賬來就太劃算了。
他算了一筆賬:家里種的幾畝油菜,如果光他和嬸嬸去收割要2-3天時間,算兩天,那么因為他是木匠,在外面做工一天有200收入,嬸嬸一天100的收入,那么兩天人工的成本就是600元,而請人機械收割只要200元,1-2個小時就完成。而且機械化收割的油菜子會干凈很多,一點不累,時間和資金的成本都大大節約。
從這筆賬算起來看,農業機械化是大有可為的。


前面看很多人談到由于現在由于承包,土地面積小很分散,不適用大機械化展開。事實情況是,現在出現了專業的農機服務人員,上門替這樣的小田小戶做服務,而且農民也很歡迎這樣的服務。在我老家現在種田收割基本都是機械化,就是通過這樣的一種服務方式實現的,農戶自己不需要專門去購買各種現代農業機械,只需要打個電話,聯系這些服務人員,就會來上門服務。實踐證明,土地的大小不是決定機械化生產的根本因素,市場經濟下,有需求就會有市場。

另外感覺一些人對農民的觀念也比較老,現在農村里的農民不是簡單的就可以分為進行務工的農民工,和整體下地的純農民這樣幾個狀態,有很大的一部分是介于中間地帶的,很多的農民都是閑時打工,或者自己開個工廠,經商,忙時照看一下地里的活計,由于有前面所說的專業的服務人員,讓現在務農的生產率大大提高,使得這樣的一種生產模式可以實現。純粹在田里的農民在現在是無法生存的。





作者: taxiangguoke    時間: 2014-2-17 16:49
若有國家的政策支持,農業機械仍是值得期待的。
作者: 竹隱    時間: 2014-2-18 22:19
將來農業會朝著機械化發展肯定沒有錯,但是也要看地方,像南方土地大多為梯田,丘陵,實現機械化不大現實,因為成本太高了。
作者: 苦書苦茶    時間: 2014-2-18 22:25
學習了。
作者: 號碼容易忘記    時間: 2014-2-19 13:29
農業機械化人就比較輕松
作者: 云摧123    時間: 2014-2-19 13:41
東海fyh126 發表于 2014-1-29 11:00
小農機沒出路,大農機沒量,,,,,

做小農機在中部和中西部都有很大的出路,關鍵是現在做小農機的公司不管質量,只要能賣出去就好了。小農機在山區是很有用處的,現在各處都有公路修通,農機運輸沒有問題了,只要投點資對山區農村的田地進行修整,小農機是很容易起到作用的。

作者: 中國的小鐵匠    時間: 2014-2-19 17:43
農用機械真心是要重視一下了,土地不能慌啊
作者: kyfilter    時間: 2014-2-28 15:05
按規模來說農業機械化這一定的!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