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
標題: “螺栓問題滑絲脫落問題”爭論的焦點 [打印本頁]
作者: mfka 時間: 2013-12-12 13:01
標題: “螺栓問題滑絲脫落問題”爭論的焦點
本帖最后由 mfka 于 2013-12-12 14:19 編輯
4 h0 [6 w" j' v; }# ?
/ ]# L2 s l' H2 B9 v7 G 為了大家查證方便,先將給出爭論相關帖子的名稱、網址和引用文字的樓層。
- P: d: L, ~- |: U/ D9 [ http://bbs.cmiw.cn/forum.php?mod ... 4&page=1#pid2627788 / N- r% K4 w0 S; n
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43912
" U q/ e" [8 c! g- W6 `' m 3、《說說橫梁》簡稱《申2帖》
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44049
* w+ D# |2 m5 |; O 4、《哈哈,再說說螺栓》簡稱《申3帖》
http://bbs.cmiw.cn/forum.php?mod ... 44246&extra=&page=1
o" e+ ~, J; w& `+ X
6 W* v; D/ M, J" B5 }+ W- L& A4 m3 s
先給大家來兩段笑話,輕松一下!
一、女浴室起火,里面人亂作一團,赤身往外跑,只見大街上白花花一大群,一老者大喊“快捂住”,眾裸女突然醒悟,但身上要緊部位有三處,手忙腳亂捂不過來,不知所措。這時老者又大喊:“捂臉就行,下面都一樣!”
; t: ~ ]$ @8 V, {" C4 Q6 {6 f) [/ ]【此事的重要啟示:在特殊情況下抓工作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抓住重點。】
$ y0 m5 Y+ \2 d! Q% z Q 二、某日,女秘書神色凝重地說:王總,我懷孕了。 王繼續低頭看文件,然后淡淡一笑:我早結扎了。 女秘書楞了一會媚笑道:我和您開玩笑呢!王抬起頭看了她一眼,喝了口茶說:我也是。: [( W2 y' p$ f
【此事的重要啟示:在江湖上混的人,遇事不要慌,先讓子彈飛一會。】
- ?6 s$ N8 _% t* [8 S5 f- a+ u6 v$ q E- A6 Q- L4 t9 A4 v, _
爭論的起點來自《爭論帖》中1樓:
情況是:4個M24 8.8級的螺栓受到50t左右的拉緊力,螺紋破壞而發生滑落,從而使拉緊橫梁沿著導軌下滑脫落,并非發生斷裂,而是螺紋受到破壞,所以我想問下怎么查找計算螺紋破壞時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理論上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 x1 v4 \; _. S; H& z1 ozerowing在《爭論帖》中6樓跟帖:
簡單給你校核下。8.8級螺紋表示抗拉強度800MPa,屈強比0.8,即屈服強度640MPa,按0.5倍取剪切強度有320MPa。校核螺紋抗剪能力。取M24X3螺紋,則小徑為20.752,螺紋牙根寬度為3*0.75=2.25。則單圈剪切面積為146.687mm^2。則有單圈抗剪力為46940N,即4694kg*f=4.694T*f。按照第一牙螺紋承載35%計算總承載力,有13.41T*f。則4個螺栓總承載能力為53.6T*f。滿足50噸要求,但要求4螺栓承載均勻。當出現單個螺栓承載超過額定時,出現螺紋損壞,其余3個會相繼損壞。
注:以上計算均不考慮傾翻,如果出現傾翻,則,可能單個螺栓強度亦不夠。另,如果使用細牙螺紋,則同樣出現強度不夠的情況。請根據實際情況再行校核。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n$ D% }! V2 L: Imfka評論:
zerowing按美標計算方式簡稱35%理論。有一些數據我們不去管它,只看結果。
“4個螺栓總承載能力為53.6T*f,滿足50噸要求”。這個結果與實際結果是不符合。zerowing也覺得矛盾,于是zerowing提出了幾項假設:
zerowing假設之一:但要求4螺栓承載均勻。當出現單個螺栓承載超過額定時,出現螺紋損壞,其余3個會相繼損壞。
這個假設是不成立的。一顆螺栓的保證載荷約212KN(21.6噸),占50噸總載荷43.3%,雖然4個螺栓在實際操作受力不絕對均勻,但也4顆中不至于出現某顆螺栓獨占43.3%的總載荷。如果有這種情況出現,基本上就是歪拉斜吊造成的,有事故現場存在,是安全故事而非正常現象,是沒有討論的意義。
Zerowing假設之二:以上計算均不考慮傾翻,如果出現傾翻,則,可能單個螺栓強度亦不夠。
“4個M24 8.8級的螺栓受到50t左右的拉緊力,螺紋破壞而發生滑落,從而使拉緊橫梁沿著導軌下滑脫落,并非發生斷裂,而是螺紋受到破壞”。
我們從上段文字中能讀出有“傾翻”的一點點含義嗎?這個假設也是不成立的。
zerowing在《申2帖》假設之三:
[attach]305957[/attach]
; x. L1 A' B" j* a; ]在《爭論帖》中原樓主的敘述:“4個M24 8.8級的螺栓受到50t左右的拉緊力,螺紋破壞而發生滑落,從而使拉緊橫梁沿著導軌下滑脫落,并非發生斷裂,而是螺紋受到破壞” 。
如果是這種安裝方式,螺栓未斷裂(是螺紋受到破壞),螺栓會卡在橫梁和立柱之間,不會出現“橫梁沿著導軌下滑脫落”。
顯然zerowing在《申2帖》中關于不需要預緊力,且把預緊力當成拉緊力(工作力)解釋是錯誤的!
/ [/ R$ p; ^3 g# e& a/ _% Q
& I* o8 H) v( w- E, j) P. K, p( ~; {0 k% k* a& f* }9 R0 r9 B
+ q2 w* Z9 S# i" L+ Y# V
作者: mfka 時間: 2013-12-12 13:01
本帖最后由 mfka 于 2013-12-12 13:44 編輯
7 T5 F! ^/ s/ q& V! n6 ?/ G
+ p% G" P$ T5 d 下面三幅圖片來自《機械設計手冊》(成大先編著,第5版,5-66頁),zerowing在《申1帖》也是從這本手冊截圖。這三幅圖片在同一頁上。
[attach]305959[/attach]
9 t2 K- ~4 F6 G% d6 v/ A2 J2 L 我按上圖這個計算方法,如果安全系數取1.4(安全系數問題在后面說明),傳統計算可承受總純拉力約60噸。
zerowing按美標“35%理論”計算為:“4個螺栓總承載能力為53.6T*f,滿足50噸要求”。
zerowing是按照上圖只受軸力的松連接受力方式,用“35%理論”計算出來的結果。但zerowing不會承認的。一直辯解到底。
zerowing請把你“35%”理論計算的依據資料和詳細過程,向社友公示。
( D8 d3 C, s# D: T
) Z3 X# @. V" h K
[attach]305960[/attach]
' B- e- u, e" K2 W& bzerowing認為:要有橫向載荷的情況下,才考慮預緊力。
' L% `. `$ u) V# D8 r- u[attach]305961[/attach]
$ Q! x2 x- P8 |; z! y# F- u+ z2 { zerowing為什么不帖出在手冊同一頁上的此圖?
zerowing認為:這種受力在本次分析不存在。恰恰是我們爭論的焦點!
z erowing不承認有預緊力,片面認為是偏載造成的損壞,大家從《爭論帖》1樓中,能讀出有偏載理解嗎?。
我們不知道美標“35%理論” 的單個螺栓連接受力方式和強度計算是怎樣的(國內沒有資料和網絡介紹,zerowing有機會介紹給社友們。我不需要,看不透徹英文)。
在中國的設計資料中,單個螺栓連接受力方式和強度計算就這三種方式,組合螺栓連接受力方式和強度計算以此為基礎進行的。
按國內資料理解,計算中不需要加預緊力只有一種:只受軸力的松連接受力方式。
總之,zerowing既不認為有預緊力存在,也不承認是按松連接方式計算的,把預緊力和拉緊力(工作力)混為一談。
沒有考慮預緊力,計算結果是“總承載能力為53.6T*f,滿足50噸要求”。
如果考慮了預緊力,豈不是與“總承載能力為53.6T*f,滿足50噸要求”矛盾嗎?。因為稍加預緊力這個結果就不對了。
zerowing要始終不渝堅持“總承載能力為53.6T*f,滿足50噸要求”的正確性??梢哉尹c別的歪歪扭扭的理由來搪塞與實際結果不符合的矛盾。
: i4 q$ y0 z! @ zerowing核算是安全的,實際是螺紋滑絲完全失效,問題出在哪里?
大家平時進行螺紋連接,誰不把螺母擰緊?擰緊螺栓已成了工作習慣性動作,擰緊螺母,螺栓就產生了預緊力。如果不需要擰緊的螺栓連接,需要給工人特別打招呼,否則常規或潛意識動作是把螺栓擰緊。
至于 “35%”理論怎樣處理預緊力,其實國內好多人都有不知道,zerowing在國內網站上討論問題,就要按國內資料出發去討論,避免大家產生誤解。不能以我那個是先進理論,你們不懂為由來說事。
7 E3 j+ i6 ~' t/ G x2 Z9 F9 m5 Q9 w
zerowing對預緊力認識如下:
zerowing 你自己拿個螺紋去擰擰,還預緊呢!每個上面多擰2噸當時就滑絲,還等著使用中掉落?哈哈,告訴你,先回去學語文,再回來吵吵!LZ說拉緊力,到你這兒成了松連接,你說說你還明白啥?。ㄒ姟稜幷撎?樓)。
評論:zerowing意思是螺紋不需要預緊,預緊要造成滑絲。大多數螺紋是需要預緊的,滑絲是螺紋過度預緊的結果。
哈哈,啥叫拉緊力?啥叫拉緊橫梁?人家都拉緊橫梁上產生拉緊力了,某人在后面還不停的說“松連接”,還要用1.4倍的安全系數算預緊!附帶的,俺這里跟你說明白,俺原貼里說的很清楚了,如果偏載,那么是一定要壞的。樓主這拉緊橫梁上用螺栓拉緊,哈哈,你說不能偏載嗎?那俺的結論哪兒錯了?(《申1帖》1樓)
) d. i( J+ [9 u/ X. s8 y8 ] p! ~4 V9 B
作者: mfka 時間: 2013-12-12 13:02
本帖最后由 mfka 于 2013-12-12 13:58 編輯
& }& J( `' @" z) ]: H& U) Y* D5 L
這是《爭論帖》4樓中跟帖和點評
mfka 跟帖:
1顆M24 8.8級的螺栓的保證載荷約28噸。
1 L2 y7 z0 U i3 F 4樓中點評 7 W0 v) B6 h: a+ ^( n, u
, {9 z% g+ r- |8 v0 }$ E
zerowing : 大俠,首先,一刻顆24的8.8螺栓粗牙是21噸,細牙(2)是23噸。其次,螺栓的保證載荷校核的是螺桿強度,不是螺紋強度。 發表于 2013-11-16 11:34
評論:zerowing提出疑問,是正常的!
3 i- d8 R) ]; u+ u& w: U
8 F) u5 Y! t0 u
mfka :歡迎提出疑問!剛才查了GB/T3098-2000,M24、8.8級螺栓最小拉力載荷是293KN,保證載荷是212KN,兩者的受力計算面積相同,計算應力取值不同。機械設計手冊2008軟件版,保證載荷是275000N,不良手冊害人不淺! 發表于 2013-11-16 12:11
評論:我是以友好的態度承認有誤,并說明了出錯的原因,是正常的!
" W6 y$ y0 c. i8 N( G8 {
& T m9 M1 g: d1 i zerowing : 還是用紙制的吧。雖然成先生的手冊也有問題,但不至于這么不著調。 發表于 2013-11-16 12:21
評論:手冊出錯誰也無法預料,不該來這樣“不著調”的點評。后來我在《申1帖》17樓出示手冊載圖。
9 U+ H8 Z4 V( q8 \, P$ j3 p0 f5 T1 A* {) |
# L9 W `( D; g- W( s9 h2 `4 {4 h( V' ]
(第一點評)mfka : 計算沒有考慮預緊力,按受軸向載荷--松連接計算方式。因為“螺栓受到50t左右的拉緊”,實際使用中,很難有松連接工作狀況。不能以安全系數代替預緊力。如果不控制預緊力,照樣會出問題。 發表于 2013-11-16 13:10
評論:好心提醒zerowing分析存在不當:不能以松連接方式計算,會得出錯誤結論。這是我忋人憂天!
8 {* g8 t1 ]7 b6 W& Q
G+ w4 d A/ }% ?
( 第二點評)zerowing : 大俠還是回回爐吧。俺計算中是沒有安全系數的。如果你看成是安全系數,那就說明你沒搞明白俺在校核啥。 發表于 2013-11-16 13:22
評論:大家看看zerowing對討論問題態度!是不是以怨報德?
/ H. @6 |$ K0 m# a" x! s6 J7 [) P" X- i( l | `
(第三點評)mfka ; “按照第一牙螺紋承載35%計算總承載力”,是理論分析螺紋受力狀況,不能以此為計算依據,自己建立計算方法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實際計算前人有經驗總結。如果安全系數取1.4,傳統計算可承受總純拉力約60噸。 發表于 2013-11-16 13:23
評論: 螺紋各圈螺紋受力不均勻現象,人們早就認識了,國內教材、手冊遲遲不見按各圈螺紋受力不均勻理論建立的計算方法,甚至雜志、網絡資料也難見介紹。不但我,可能好多人都有不知道美國“35%”理論詳細計算方法。
好心提醒zerowing分析計算要謹慎。如果按松連接方式計算應該是總純拉力約60噸。不應該是為53.6T*f。
大家認為是不是這樣理解的?
- V# d, d O% J/ r1 G+ _
$ A0 c% w% w" Y (第四點評)mfka : 看來你有點生氣了! 發表于 2013-11-16 13:25
評論:大家看看第二點評與第三點評發表時間是不是13:22與13:23。
實際上我寫第三點評時沒有看到第二點評,我發表了第三點評時才看到第三點評,當時感覺是:好心得不到好報,真的有點生氣。好心提醒他注意態度。
9 T7 z. n+ I& N7 ^7 S- l
+ w; K/ l% m' Y7 g9 y- T. k1 I# ~/ m. K% Q. B0 _0 l
(第五點評)zerowing :大俠,您最好查查我為啥說第一牙是35%。最好查查螺紋受力的分布情況。周向65-67,軸向30-40,都是實際情況。針對不同螺距,不同牙型,分載亦有差別。這不是安全系數,曉得? 發表于 2013-11-16 13:26
評論:馬上來教訓我了,我不申訴該行吧!
* m7 O8 s* ^4 [2 L8 Z7 c (第六點評)zerowing : 哈哈,犯不著生氣,你沒看懂而已。 發表于 2013-11-16 13:26
評論:態度不變,又來教訓我了,我也不申訴該行吧!
9 B2 j0 x$ {9 X+ ^/ S8 a3 o# n' ? \) D (第七點評)LIAOYAO : 看到這里,俺真的笑暈了。難怪社區里會有人發帖在笑一些老革命老工程師進了私企就一無是處。 發表于 2013-11-17 11:41
評論:時間將近過了一天,我也不發言!就讓不愉快的事過去時!
LIAOYAO這個搗蛋+扯淡,無理攻擊我,大家說說:這種情況有幾個人不生氣?后面唇槍舌戰就開始了,這個過程我們三人都有失去了理智,誰也不會全部正確。但是zerowing在后來申訴帖子中,老是挑出我不對之處,而隱藏他自己的過錯,贏得不少同情。大家可看《爭論帖》6樓跟帖和全部點評。2 P( d5 h; P+ ^+ Q6 \" i* _
, z. A& y9 C d' N- [6 l9 e1 I$ Q
4 g& i; h% F7 u- s
9 Z' Z+ m/ _% T$ Y& z
: P- `* j' I* v l
作者: mfka 時間: 2013-12-12 13:03
本帖最后由 mfka 于 2013-12-12 14:17 編輯
& b4 C: L# r$ J- \* g! u8 K1 D6 ^0 Y! f/ j
zerowing不承認用了安全系數,請看下面點評:
mfka : 你的4*21.2/53.6=1.58,你說1.58叫啥子系數?我的4*21.2/1.4=60.5(KN),1.4在國內傳統叫安全系數。不管你的西式算法,還是我的傳統算法,往往一項受力,有多種分析和計算方法,應該殊途同歸結果相差很小。 發表于 2013-11-17 14:07(zerowing在《爭論帖》6樓 中點評)
2 F7 x. K6 P9 B6 u
3 O# `7 o L# j: G$ ^ zerowing不承認用了安全系數,請看下面他自己文字的不確定或變化莫測的數字,工況不同選擇也是不同數字,是不是?
大俠,您最好查查我為啥說第一牙是35%。最好查查螺紋受力的分布情況。周向65-67,軸向30-40,都是實際情況。針對不同螺距,不同牙型,分載亦有差別。這不是安全系數,曉得? 發表于 2013-11-16 13:26(zerowing在《申1帖》6樓 中點評)
再說說螺紋,說說首牙承載。哈哈,某人到現在還是不明白為啥俺用的35。人家后面大俠貼了個帖子說37,他就不知所以然了。哈哈。說啥牙型問題。俺問問你,牙型如何影響承載的?哈哈。
/ d8 _; q: U. a" q* H6 N- B+ `俺告訴你,同樣是三角牙,實際使用中,首牙承載也是從30-40不等。你玩剛性連接,首牙能玩到64-67(zerowing《申2帖》1樓 )
) n8 ]6 ]$ Z; B4 R0 a; P1 D0 ` I+ p' A a
3 |1 L1 w9 I6 x/ b# F. xzerowing是不是沒有把“35%”理論搞透徹?
《申2帖》9樓跟帖:
這個問題,好像歐標設計規范上有。
zerowing : 歐標,美標都有闡述。不過說得比較概括。俺目前也還在繼續學習中。 發表于 2013-11-21 10:47(zerowing在《申2帖》9樓 中點評)
mfka :zerowing:“說得比較概括”,是不是自己都不怎么明白?對嗎? 發表于 2013-11-21 11:28(zerowing在《申2帖》9樓 中點評)
! M, j0 O7 Y/ ?# v
在中國土地上討論技術問題,不要摻雜著大家都不太清楚國外理論,更不能中、外理論混合起來討論技術問題。 zerowing 千方百計想證明他的35%理論沒錯,高級,你們不懂。洋槍洋炮再好用,也要瞄準了點,才打得準。35%理論再好,也只有大家都有熟悉了,才有討論氛圍。+ h+ b3 y3 O( X
1 I' \9 u( S. o% X& g3 z一枝獨秀不是春,
8 h! z+ k7 v. H' j% |; c
" [6 F) Q5 d; I% _5 g1 y3 E) V( L百花齊放春滿園,
4 ~) O' ~9 h; c
3 F4 Y( {+ y& _ I& E/ O% r4 W
雙槳單舟總爭渡,
5 ^2 T) v. S" r0 x
) @. R! x( ^* t( W& |# g# D 千帆競發渡江海。
0 g2 s' X1 k! P; `$ d
作者: 1600545011 時間: 2013-12-12 13:10
這是什么情況???
作者: zerowing 時間: 2013-12-12 13:25
這個假設是不成立的。一顆螺栓的保證載荷約212KN(21.6噸),占50噸總載荷43.3%,雖然4個螺栓在實際操作受力不絕對均勻,但也4顆中不至于出現某顆螺栓獨占43.3%的總載荷。
3 L8 v3 l8 X0 l- _0 b8 G! `2 I* P哈哈,不用費心了,有啥可駁的,開口就是胡話!人家螺紋屈服了都,這還校核保證載荷呢。你還說個啥?那玩藝還用等到你獨占43%拉斷螺桿?哈哈!; P8 b5 L) I/ M9 r) [- d
“4個M24 8.8級的螺栓受到50t左右的拉緊力,螺紋破壞而發生滑落,從而使拉緊橫梁沿著導軌下滑脫落,并非發生斷裂,而是螺紋受到破壞”。我們從上段文字中能讀出有“傾翻”的一點點含義嗎?這個假設也是不成立的。
3 z# v L C* X! v$ z俺快笑死了,儂懂啥時候會傾翻嗎?儂說這段話沒有一點“傾翻”的含義,俺問你,你給俺舉個適合這種情況發生的例子出來!哈哈,還說你的氣缸蓋?笑死人了
作者: zerowing 時間: 2013-12-12 13:27
唉,寫個駁帖,還要先占樓,然后一點點擠。一個問題沉了半拉月了,憋這么久才想起來反駁,俺是該說你反射弧超長,還是壓根就找不到合適的憑據?
* A* H$ S) b8 s" L" G4 G
作者: zerowing 時間: 2013-12-12 13:31
在《爭論帖》中原樓主的敘述:“4個M24 8.8級的螺栓受到50t左右的拉緊力,螺紋破壞而發生滑落,從而使拉緊橫梁沿著導軌下滑脫落,并非發生斷裂,而是螺紋受到破壞” 。
$ w: k* V; f& d- r1 E" [* U1 B' E% m4 s. ?
如果是這種安裝方式,螺栓未斷裂(是螺紋受到破壞),螺栓會卡在橫梁和立柱之間,不會出現“橫梁沿著導軌下滑脫落”。
, X+ ^ J+ d9 ?( \9 n* x+ ^
: g8 ~) D9 l! S9 r哈哈,儂告訴俺,啥情況一個滑了絲的螺栓光靠摩擦力就能掛住一個50噸的衡梁?俺說了,不用費那么多話,儂把能滿足LZ情況的例子表出來,哈哈!
作者: 茉莉素馨 時間: 2013-12-12 13:35
不要總抓著過去的不放,如果能有些新內容學習下也好1 P3 P4 `: X. l& b" X, G& N
樓主也可以出題啊,讓我們這些晚輩多學點
作者: 浪跡天涯的潘潘 時間: 2013-12-12 13:38
開戰了?
作者: zerowing 時間: 2013-12-12 13:53
哈哈,一段段來!/ _2 I- d5 K# C) w `$ D
[attach]305963[/attach]; B/ B) Y' c8 G4 h& H5 V# V
哈哈,自己看看自己說得啥?1.4倍難道是我取得?
s: T* M: |; X! n[attach]305964[/attach]/ j4 }+ c% e6 a% {* k
# z" N6 ?6 v& Y7 N哈哈,要俺貼資料。儂先說好,俺帖出來又如何?資料俺給一些網友發過,俺是不是在胡說自由公斷。俺也不用匡你,只要你先說個前提出來。" F4 B7 N' ^" @: H* ^ u3 B% A! J
“俺貼出來,你當如何?”
7 Z/ N8 Z# j9 ~. U* o
作者: zerowing 時間: 2013-12-12 13:58
[attach]305965[/attach]
5 _5 G/ d5 Z8 [; ]' V) s1 h$ _% r哈哈,還“zerowing認為”。俺啥時候被代表了?
2 |) O, @+ @, r5 N( H! [2 M哈哈!
# v/ ?* t8 x3 G( m+ ^- u: Izerowing 你自己拿個螺紋去擰擰,還預緊呢!
要不俺給你補補語文?6 j( i$ ]3 V4 D* q3 t
“還預緊呢!” 啥意思?
' \$ q2 `% b1 d3 ~! o# d1 z0 S
5 w6 ]% G5 |# q" t1 a[attach]305966[/attach]6 j h. R! L: P9 J" z" S
哈哈,能看懂不?明白啥叫維持動作不變不?儂說說,俺哪句話說不考慮預緊了?
作者: zerowing 時間: 2013-12-12 14:04
[attach]305967[/attach]& o2 Q2 U- O& a/ y' @( c6 [
哈哈,俺又被“代表"了。
& S7 v4 s* B. ]" ]& s! Q4 Z俺說了,儂自感不服,那就貼個例子出來?你那寶貝”氣缸蓋“嗎?哈哈,那叫橫梁?* Y2 B: U: C- M2 m3 H0 s+ m
作者: zerowing 時間: 2013-12-12 14:07
大家平時進行螺紋連接,誰不把螺母擰緊?擰緊螺栓已成了工作習慣性動作,擰緊螺母,螺栓就產生了預緊力。如果不需要擰緊的螺栓連接,需要給工人特別打招呼,否則常規或潛意識動作是把螺栓擰緊。
8 V/ w" ` p# f再看看這句話,儂告訴俺,啥情況叫“擰緊”?擰到啥程度叫“擰緊”。咋擰的情況下,你能告訴俺“俺上了10噸預緊,外加承受50噸工作力!”哈哈,儂告訴俺,你那50噸咋來的?
作者: zerowing 時間: 2013-12-12 14:11
外帶一句,老同志速度點。俺還著急睡覺。儂能不能不擠牙膏?!就算是擠牙膏,這點功夫兩三管也該擠完了!唉!11點了。睡覺去!您老慢慢擠!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3-12-12 14:20
只要有技術爭論,大家都應該高興。如果你對技術之外的東西感興趣,說明你不適合在機械行業繼續干
作者: zyz4190 時間: 2013-12-12 14:21
兩位大俠,只要文中沒有臟話,挺喜歡您們辯的,希望別太計較輸贏,共同提高!哈哈!
作者: zerowing 時間: 2013-12-12 14:24
一支獨秀不是春,
3 _7 `; [+ H/ h1 i雪梅獨香把春報!! }% U% g# Q/ S b/ T$ H
白花齊放春滿園,
8 F6 J$ [; m; `" X不知芒種早已到!
/ i# i. R$ j% q7 J雙槳單舟總爭渡,) W5 ?' A# Z7 k
單人獨木兩槳搖!
4 L& o9 }9 U# a3 A! s) a) e1 k千帆競發渡江海,
5 J4 A F6 u( G8 f1 d! Z4 d/ R不知哪河寬如許!6 J, j1 [& ` W. r7 T& d. Y4 E
1 Z" b+ y5 ~$ [ L* i" {0 `8 @8 @& p哈哈,可笑,可笑!
作者: 孫建si 時間: 2013-12-12 14:43
坐個板凳學習學習。
作者: icegoods 時間: 2013-12-12 16:15
又聞火藥味!觀望學習!
作者: 茉莉素馨 時間: 2013-12-12 17:09
各位前輩,這又討論上螺栓了,有個帖子里面的問題,還請各位前輩幫忙解解惑~
" G8 P0 m" }9 U) \"請問一下,滾絲和搓絲中的螺紋雙峰是怎樣產生的,有什么辦法可以避免"' ~# _3 r3 Y1 q3 n, z6 }
原帖在這: http://bbs.cmiw.cn/forum.php?mod ... p;page=1#pid2652372
作者: 周文強 時間: 2013-12-12 17:12
看高手過招?。?!
作者: 米米hu 時間: 2013-12-12 18:27
認真看帖,學技術
作者: 黃昏2002 時間: 2013-12-12 19:20
好像都沒考慮溫度的影響吧
作者: MELO2108 時間: 2013-12-12 20:08
新手開不太懂,學習
作者: 夜鷹1988 時間: 2013-12-13 09:13
學學技術
作者: 李澤 時間: 2013-12-13 09:34
真熱鬧,呵呵。江山代有才人出。
作者: 年羔clt 時間: 2013-12-13 10:28
這笑話不錯
作者: sivlerduck 時間: 2013-12-13 11:06
不看舌戰,看技術討論,相關的討論帖子非常好,值得我們學習總結
作者: 依維斯 時間: 2013-12-13 11:50
技術爭論時好事 向兩位前輩致敬
作者: 小一克sheng 時間: 2013-12-13 13:36
我沒玩這個,要不然我也加入“戰斗”了。是否戰出了更多未知技術的東西?呵呵。
作者: 希傲 時間: 2013-12-14 09:11
看爭論貼比看書更管用。
作者: 狙擊手 時間: 2013-12-14 22:29
偶爾看看此類半技術貼,有時會感到詫異,“彈道”偏移的太厲害了!, Q6 a Z- I- E, N$ i5 a2 |
; X6 I v. K& O9 H( ?
今天聽東吳相對論,了解到:
% Q( |9 v5 v2 z8 C$ _3 Q 曬照片上微博是一種心理健康問題(雖然我就是拍照片多的那種,還好曬的不多,基本都是技術討論照);
$ B1 \/ f5 _6 L& Z8 h3 J1 o; Y 說笑話的人是看不起對方的一種表示,(心理學是有點奧妙的玩意);% R; p0 u" K2 ~4 j" t
QQ里“呵呵”是另一種意思,估計大家都知道就不說了;' o2 B7 _/ x: p9 P! G
如果大家都沒有那個“哈哈”二字,估計感覺會好很多!1 z1 Q- f2 ~. V
有些時候“哈哈”就是鄙視的感受,幾位在不恰當的敏感時刻就不要“哈哈”了罷!要不我在這也“xx”一下?
$ F9 O4 |* c# O* @
7 g1 Z; P2 X2 Y/ ]; o4 } 幾位都有自己的看法,(我是不懂所以不好說什么,畢竟隔行如隔山),認真的態度是真的很好!
6 E1 ^/ i! ~8 y$ I$ q: V也許不久你們也可能成為真的朋友。
作者: 月yueniao 時間: 2013-12-25 17:14
感謝樓主分享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