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LIAOYAO PK mfka (PK題之三) [打印本頁]

作者: LIAOYAO    時間: 2013-12-8 21:27
標題: LIAOYAO PK mfka (PK題之三)
      在天朝仿冒是屢見不鮮,雖然俺也是山寨一族,但總也是想自己是最后的山寨者,而事實總與愿違。
5 L4 H$ `0 c" v! u在這題就搞點小保護來減緩仿冒的速度,材料就先放這兒,未經允許擅自取用者后果自負。 ^_^
) P. }( n: r0 l5 J: p2 y  d
+ r2 N- @. ?8 a+ x# W# v
/ C% a% V3 ^  H' s+ h
該交代的已經明說了,現在可以談談正題。
3 o6 w7 _! H2 m這個例子該計算的在前兩題就概略說明過,這次就先省略不提,那么來談談工藝吧!; l/ J( Q: k8 U7 E! {
俺用四種工藝來完成這個零件,當然咯,俺的方案肯定不是唯一的一種,有興趣的評審們可以來猜猜談談是哪四種。或者談談先前那兩題也可以。
- E2 a) N* i2 a) z) [2 M) R; ]) V- H- Y& V0 ~2 p) K
這次這三題有個共同的特征,都是圓形的,這是為簡單的說明規則輪廓拉深件的計算實際并不是很難,相關參數也能參考書籍資料,然而理想很美滿現實卻是很骨感,模具的設定和生產條件與被加工材料的特性會在實際試模中折騰人。
' A3 M/ m4 ]1 E5 `
% g5 ^, j) V$ ?; s" w% j
; d: h6 R/ t2 Q* t# S/ X' {

8 Q: E- Q) h. s+ r1 G, h0 q5 P) t9 e7 S9 x
[attach]305414[/attach]
作者: 迷茫的維修    時間: 2013-12-8 21:30
呵呵,坐等學習9 h4 j# t3 Y" `

作者: LIAOYAO    時間: 2013-12-8 21:38
先前兩題是露天表演,結果就有對臺戲開演,這次俺就在棚里表演,先敲鑼打鼓招攬客人。
$ X" c* W" o- H( g: x* l6 m
% ?+ e  F# D3 |4 A8 ^說這對臺戲用自己的劇本也還吸引人,搞同樣的戲碼就無趣多多咯。9 y  ^& O) l) `( ?& J9 G' a8 u: x

3 ]) a# g9 }0 C戲已開演,俺們就邊聊邊等朋友的到來,人多了后一起進場。
作者: 上進的娃    時間: 2013-12-8 21:48
聽課!
作者: LIAOYAO    時間: 2013-12-8 22:55
閑著也是閑著,就來談談 PK題之一 的問題。
1 C+ ]9 q; S; y/ T3 x材料: H65  (黃銅合金)  N; J7 R2 n2 e3 D
先說說胚料的決定,先通過計算得出成品的體積或面積,也可以通過磅秤稱得重量來計算。- t, p/ z2 D" \7 K9 V
再加上修邊余量后就可以定出開模用的胚料徑。修邊余量的決定和模具形態有直接關聯,例如用工序模、級進模、傳遞模等等都各有不同的修邊余量,尤其是級進模的余量一般是給的最多,工序模一般是給的最少的。所以,胚料的大小有最小值的要求,在用料成本和試模經驗的互動后會適當的給出一個較大徑的胚料。因此,實際使用的胚料徑并不是一定值,而是在最小值到一定范圍數值內均可。- H) n4 X; D" ?/ o0 ~( \; [
如果爭執胚料徑小或大,你大的才對俺小的就是錯的,在實務上是木有啥意義的。" A# d- a3 L3 E# y/ F' ?, [' n
, ^' y4 E6 c! W5 p! g9 u
這層樓就先說胚料這事,這樣要討論也比較有針對性的話題。
5 w$ y5 i$ @" V5 O0 E1 i$ d/ s

作者: 張聾子    時間: 2013-12-8 23:13
拿點風干牛肉和小酒簍進來,6號俺占了。
作者: LIAOYAO    時間: 2013-12-8 23:33
      接著說拉深次數的決定,一般按書籍資料上來選用也就可以有七七八八的效果,就怕是選錯數據而不去或不懂校誤,拿個錯誤數據還自我陶醉的干下去。0 U7 s# R7 p) W- L; ?: G
給出幾個精品課程網址,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 v  v' D5 `0 i( o3 b% A
以下截屏內容來自國外 wisetool 的資料,原文尺寸單位是英寸,黃色部分是換算后的數據。9 C* t" E5 Z: @5 C9 N& h$ Z- l
從這些材料中可以找到黃銅的拉深系數,并可以從多數材料的比對而達到校誤的目的。
3 e2 K; T0 p2 v9 W
  Q, V6 _: m  _- T
h ttp://211.83.32.106/jpkc/cygysj/top_all/w_kecheng/k_jieshao/4.5/weadang/4.2.htm
2 f- Q/ ?6 c- `0 Z9 W/ I. i% g/ b h ttp://jpkc.cec.edu.cn/jpkc/cygysj/top_all/w_ziyuanku/shouce/shouce/main/4.3.htm
& c: u2 N% I) b) Q h ttp://jd.hnkjxy.net.cn/muju/index24_15.asp/ h! p6 a5 [  G3 ^- h
h ttp://jpk.lncc.edu.cn/jpk08/cymj/site_photos/other_pic/2008519102857607.ppt, ^6 E0 |+ l4 r- Q$ H$ L
h ttp://202.121.124.150/ec/C296/kc_24.htm9 s0 X& M4 ^9 w' n* i: W: C3 S

4 H& K! z) `1 N: o, E2 d[attach]305433[/attach]
作者: LIAOYAO    時間: 2013-12-8 23:52
拿這個例子來說明,逐站來說明,0 J. A$ E  X: e9 }* K
首次拉深選用木有啥問題,1 R2 D& o$ F* Y
二次拉深就有些問題,在實務中要盡可能避免使用極限拉深數據,這樣容易招致拉深破裂或斷裂而使模具改模或報廢。  t+ G' ?, U0 `! e0 a' l5 t4 ?2 Q
三次拉深問題更大,這樣搞肯定是要拉破、拉斷,不能完成拉深作業,
% M' D. Y, Y/ ?四次拉深問題和三次拉深是一樣的,其原因就是在上樓說的,拿錯誤數據而不自知,更不去校誤的結果。
, w; M8 r% M6 V5 Y& U
! E+ q. J: Y( `: u, ]3 W
3 V& \) t, `3 y9 ]+ T

作者: LIAOYAO    時間: 2013-12-9 00:42
      有實務經驗者就曉得哪幾種材料在拉深時不好玩,黃銅料就是其中一種,因此,為避免開模失敗通常都會比較保守的來決定,同時也因工站增加而緩和加工劇烈度,這樣才更能夠保障拉深成功率。從這點就可以概略判定設計者的經驗多寡。
$ A! z" n: K' v: @/ k" O$ r; y5 j* J0 W0 A/ S$ E3 A8 z9 J
     有興趣的評審們,可以去查查H62、H65、H70 的材料n值是在哪個范圍,這個n值是干啥用的,在拉深中會有啥影響。9 y9 @; a( M- w* j+ {

) C' L1 ~3 x/ H& y: x8 r) O      再來談談凹模R角,書籍給出的有2種方案,一種是四分之一圓弧(最常用的),另外是帶斜度的,兩種方式是各有優劣處。
: P8 K1 b' k7 G" y( F" X" v( f先岔個話題,為什么國人山寨貨會被唾棄的多,這里也有個實例,在這圖里俺留了一手其結果就是未被山寨貨拿走,具體點就留給各位去找出來咯。5 D$ `1 W. {/ x8 G7 S
; L4 R8 I/ D$ Q) M; |
5 b4 k# N- |  W0 x- V" L3 s) m
先說到這里,未完待續。

$ a5 w2 b2 ^! c5 @1 m$ O
作者: xlf63    時間: 2013-12-9 07:43
半夜也不消停哪。& @9 {' l3 I& K$ w
多鬧成夜半歌聲了。嘿嘿$ n& W4 G; H7 g
頂一個,學了。
作者: ~~Believe~~    時間: 2013-12-9 14:47
坐等學習,汲取精華
作者: whzh00    時間: 2013-12-9 16:38
真理越辯越明,兩位大俠不要太急,慢慢的多抖出一些干貨,我等可以多多受益
作者: 黃海是我    時間: 2013-12-9 22:05
MFKA你倒是接招呀,就在下面唧唧歪歪。丟人!樓主不要理他,這么大年紀,白活了!
作者: LIAOYAO    時間: 2013-12-9 23:49
來看看 銅鋅相圖 ,從圖里可以看出H62是(α+β)相,H65是(α)相,冷加工會使黃銅硬化,(α+β)黃銅比α黃銅更易于加工硬化,即H62比H65更不利于拉深作業。
! I4 C' w2 f2 C1 ~3 E  ~0 V- e* ]# E
% ?4 I5 d; }) K5 b一般相同牌號的黃銅板也有不同硬度可以選擇,就是在制程中控制變形產生的加工硬化量以達到不同硬度值。2 F) U0 a1 F/ I; B) \1 \
" w9 b# y9 ]1 I) a
同理,深拉深是屬于高加工量的范疇,因此在選定拉深率時,就應該盡可能的選縮徑比小的數值,拉深率0.5的縮徑是加工前的50%,拉深率0.8的縮徑是加工前的80%,所以首次拉深可以用加工量大的拉深率0.48~0.5,二次拉深只能用加工量較小的0.73~0.75,三次拉深就得比二次拉深還要小的加工量,這個道理是淺而易見的。" J* h3 p$ ~" ]2 T. n: O$ `; p8 ~

! q! Q9 M# o  F7 X6 t( y對同一胚料而言,越往外側材料在拉深中之加工變形量越大,加工硬化量也是最大的,在必要時得先去除外側過硬化部分的材料才能夠繼續拉深作業;或是在拉深過程中有效利用動態退火的機理以減少加工硬化度,這些措施都有利于深拉深加工。
4 u6 U9 k/ o. m2 r

: n( x# w+ U. Q8 d[attach]305580[/attach]
作者: 一直被虐    時間: 2013-12-10 08:28
第一次看人干架干的這么和諧。
作者: LIAOYAO    時間: 2013-12-10 13:07
      為什么要強調 n值在拉深的重要性,忽視這個參數就可能招致失敗的結果,尤其是深拉深件更是要將 n值考量在內,這樣在拉深站數設定時自然會趨向保守態度,寧可多拉深道數也不會去減少拉深道數。
$ x- T1 H) M- A8 U" T( Y$ ^' V: C: e
      凹模R角的選用也要考量硬化效應,要用大R角或帶斜度的凹模使材料容易流動,減少非必要的阻力也就是減少硬化程度以利于拉深。) g  ~- l& L& I  x5 y

# T- r; @& a9 E6 j' K7 ~  [* n# X       從以下截屏數據中可以看出黃銅比純鋁的硬化值大,而反PK題之一未提硬化效應的影響,反PK題之二卻強調擠壓成型的高度上鋸齒形或傾斜的結果,這是材料特性的負面教材。
' G4 d% D8 X) O5 R0 L" P       一路說到這兒,無非是說明金屬冷塑性加工是要以被加工材料特性出發,再去計算和設定加工過程中所需的工藝工站。因設計者思維考量因素不同,材料取得選擇不同,其結果工藝工站就會不同,只要能正確完成零件拉深的方案都是可接受的。
* o- ^. s# A# {' r" ?# H6 G% l
+ X; `; N* i; X+ h金屬材料的形變硬化指數n值可按 GB/T 5028-2008 金屬材料 薄板和薄帶 拉伸應變硬化指數(n值)測定。
8 S, }0 N+ e6 e: s0 U6 f
- D' Q* ?3 W6 ?, K
[attach]305705[/attach]
作者: LIAOYAO    時間: 2013-12-10 13:48
        說過了材料形變硬化后再來說明拉深破裂,在不同區位的破裂各有其原因,例如在筒底破裂,則是凸模R角小了,要加大R角;在筒身破裂,則是材料流動阻力過大,要適當的加大凹模R角或減低壓料力;在筒口R角破裂,則是明顯凹模R角小了,要加大R值或改有斜度的入口。這些失效的例子在某些拉深書籍里都有詳細說明,只要去讀就可以在短時間成為“拉深專家”,至少忽悠一般程度的拉深技術員還是可以的。  ^_^
% J" \3 ]5 _$ w! u
3 Z0 k0 x  w) J* ^* J      球形件拉深的特點是在開始拉深時,凸模與毛胚的接觸面積很小,接觸面要承受全部拉深力,使得該處的材料發生嚴重變薄,因此在允許的情況下是要避免球形凸模,通常是會盡量留大平面(保留原始材料軟態特性);且因接觸面附近的板材未被壓邊圈壓住,容易起皺。因此,球形件的拉深相對難一些。在反PK題之一的2#說的 “因為半球型圓筒比平底型圓筒,拉深要容易一些。” 就是負面教材。6 `" Z1 g' K3 ]6 d- H( d
( p* w) _3 d2 ~! ^& [" C
      PK題之三也是球形件,和PK題之一的差別是一個淺拉深一個是深拉深,兩種零件的拉深工藝安排就不會一樣。以下截屏是淺拉深的工藝之一,在往下的樓層中會逐步的說明PK題之三的方案做法。( F0 l9 p& R$ ~- f, T

  n! ]$ k* v: h: l& K/ X" O! C  e4 `' A- `, T* o" s
[attach]305708[/attach]
作者: LIAOYAO    時間: 2013-12-13 23:00
再續前述。  h  B# f+ h4 v/ {! h

$ f0 ?3 M8 H7 a6 H! W       這種2/3球形產品是要先拉深后再縮口,一般是不會選用漲形的工藝,原因很簡單,漲形是先拉口徑后再漲肚子,要從42的直徑漲到55的球徑,一次漲形是有困難的,二次漲形工序就多一次,因此本例就不采用漲形工藝。
" Q$ U; N% a1 @# M9 R6 ~9 s5 ~3 b; z4 c; v+ U
       在PK題一已經說明胚料的計算,在這里就不贅述,直接用3D取得體積后再給予修緣量就可以暫定胚料直徑,再考慮是淺拉深和H70的材料,可以選較小修緣量,又縮口前要修筒口長度,因此又不可選過小修緣量,就按資料上的大值來決定。
( Z8 z2 R2 z/ k+ `  ?( o0 z9 A/ j3 U/ j4 k; j" r9 U' W. a; W
       拉深次數在胚料決定后便可計算之,算得兩次拉深就足夠滿足產品所需。接著是修筒口長度,從R/t 比高達53倍便可大膽用 t/2 當中立軸線算展開,用2D CAD直接測縮口區弧形展開長,這長度就是半球以上的筒口長度。修緣的方式有多種,可以車修(PK題二錄像中使用)可以旋切(Trim)也可以擠切(成本最低,筒口端質量也最低)。0 l# \  D0 n! M" Z3 T; K
- T+ F) a7 p( m. H
       最后就是縮口,縮口系數m愈小,變形程度愈大。表5.4.1是不同材料、不同厚度的平均縮口系數。表5.4.2是不同材料、不同支承方式下縮口的允許極限縮口系數參考數值。從表中可以確定一次縮口就能完成產品。 8 u5 r# W8 N' f# I  \

  V9 [8 i* \$ z- c       總結,PK題三使用了落料、拉深、修緣、縮口等四種工藝。

$ S1 l) m- s6 e  D: m, m0 H" D2 d; J0 I8 C. @3 i

/ J5 @$ ~) v( @5 g6 U/ W
. _9 K8 v+ y; N* m" P/ ~- _0 V
1 j3 Y/ y7 H' p0 b; p; Z, I
2 s* s$ E1 \' C8 m: }! b; Oa)無支承  b)外支承 c)內外支承
作者: threetigher    時間: 2014-2-7 22:27
LIAOYAO 發表于 2013-12-13 23:00 2 ^' `8 _1 v/ t' h( I1 p
再續前述。* f* Z& u9 c% C/ m% a7 E1 I& F
& W1 F# J* X# w2 y4 f
       這種2/3球形產品是要先拉深后再縮口,一般是不會選用漲形的工藝,原因很簡單,漲形是 ...
" j6 [  _  U& q' s7 h; ?* L. t3 U
精華好貼頂起!$ y; V- B7 ~# {6 @% F; U
說到縮口,我有一個外圓(蓋子的外圓)需要向里翻邊,壓實。這也應該需要縮口,否則容易起皺。$ v: {* X  p3 v  Z0 V
詳情看移步這個帖子: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49168) y8 ^1 W2 z3 Q- D( A

, D/ b  W, Y/ i. c" L  w! P) a雖然這非拉深,但是感覺冷作成型原理差不多。它山之石可以攻玉。0 N3 W& v) l' F7 h, a0 D' u; w0 m
感謝LZ無私分享!
( Q9 L% M, I8 ]8 k5 P; h- j" N) E6 z1 b' D  T
8 v! i4 H& r  G2 a" k# i2 U

6 M$ R9 _% J5 N
! N7 E- ^& w& R/ K2 h4 {1 y) F: s9 c8 r* M1 t

作者: 624272884    時間: 2014-2-8 12:39
可惜這邊都是搞機械的,這要是放到模具論壇里,可能早就蓋棺定論了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