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
標題: 在中國的企業里如何創新 , 雜感 [打印本頁]
作者: 781995655 時間: 2013-11-29 23:14
標題: 在中國的企業里如何創新 , 雜感
最近在看我愛發明的節目,看到的多為某些農民或者一些其他商販或者不知道在做什么的人在搞發明。反正他們都沒有在做機械,或者沒有做過機械的人,憑著自己的一腔熱情,經歷無數次失敗,甚至妻離子散(發明自動殺魚機的那個)后,終于完成了自己的發明。
作為做機械設計的我當時就想,要是我去搞,應該不至于要經歷那么多的失敗,不用花那么多時間,也不至于搞的外形那么丑。冷靜之后,我又問了一個問題:我為什么沒有一個發明,像他們的發明那樣,在思維上有那么深的創造性(一些零散無規律的條件用簡單的機構就能完成);在效率上有那么高的提升(人機大戰中機器戰勝過40人)?
是啊,為何我一個像樣的發明都沒有?
其實,工作中給過我無數次答案了。
企業都是以營利為目的的,風險大的事,老板都不會做的。有幾次客戶來找,做幾個非標設備,難度有點大的。我都很想做做的。老板說,算了吧,不做了。
接著我回答:算了吧,弄了也沒有錢。
在模仿成風,專利不太受保護的大環境下,搞創新,確實少了動力。這等于種了樹,接了果,大家都來摘。這樣的事,少有人做。
記得電視劇中展昭被冤枉后發了一通牢騷,準備報復的時候,問了旁邊默默傾聽的包三,要是他遇到這樣的情況怎么辦。包三說,要是是他遇到,他會把事情調查清楚,去和冤枉他的人說清楚。這雖然是演義虛構的成分多,但在渾噩的大環境下其積極的人生態度和處事方法確實值得我輩共勉。
那么在大政策咱匹夫無法染指,大環境無法改變的情況下。如何在一個團體中做好創新呢?
最主要的還是老板創新的決心。這個決定了在創新上投入的人力和財力,直接決定創新的成敗。沒有這個決心,即使是個人,其余的也就免談了,創新也就無從談起。
其次就是要有實質性的獎勵。很多企業都只是在喊創新,喊著喊著,口號都舊了。也許口號新的時候能忽悠上幾個人來搞,但時間長了,人沒有那么傻的,也沒有那么多傻子。說實在的,即使是有實質性的獎勵,員工大多也還只是將信將疑。鄙人在搞TPS的時候,公司對改善也有獎金的,但是三個月后,獎金放在那里無人問津。最先拿到的卻是公司食堂的員工。因為他們的改善只需要提提建議。而車間的改善是要做工裝夾具的,是要有投入的,不是說說就好的,即使當時那些改善可以在工作時間內做。這無疑讓那些笑強秦的改革,居然是從一個平民抬根爛木頭獲賞開始的人,冷靜下來好好想想。
再次就是獎金合理分配。這個是難以平衡和調節的。以什么樣的標準來給予?給予多少?就是你完全按這個標準來給予的,多少也會有人不平衡。這個不平衡,多多少少會影響到創新的積極性的。再說,有多少人會完全按標準來給予。估計剛開始的時候還好,后來就走灰色地帶,多報點,下來后我也要分點。再后來干脆我全拿。古代的貪官污吏大多就是這樣貪污銀子的了。搞TPS那次,剛開始的時候都是200、300的拿,突然有個家伙忽然拿了1500的銀子。車間忽然就平靜了,好像忽然車間的人都成了富翁,不屑去拿工資以外的錢了。車間也難得的平靜下來。
最后就是對待失敗的態度。論壇上,我曾經留語:搞新設備的,向國外靠攏;搞非標的向標準靠攏。
有設備做參考來做的非標難免有錯,更不要說完全沒有參考的玩意。但是不能說有這個理由了就可以胡來。在做方案,確認方案的時候,要大家都要去從分去理解、評估。這可以省下不少銀子。設備出來后不能用,也不得胡亂泄憤。見過最好的老板就是不能用后,臉色不好,還好,沒有罵人。最差的就是按他的意思去畫圖后,不能用,就罵畫圖的沒有用,這點東西都搞不好,還準備罰點銀子。呵呵。所謂寬松的創新環境,大抵就是充分評估方案,失敗后不罵人的了。
作者: 張聾子 時間: 2013-11-30 00:04
本帖最后由 張聾子 于 2013-11-30 18:55 編輯
占一樓明天下班班看。
作者: zerowing 時間: 2013-11-30 01:46
哈哈,大俠,俺問你一個問題。假如,給你一個好老板,人家支持你搞創新,你能不能搞出來?哈哈。你有多大把握搞出來?
說這些,不是搞人身攻擊,只是說點實事。為啥我們看到很多不玩機械的人在搞發明,顯得我們的作用如此低下?哈哈,因為外行看的是熱鬧,內行看得是門道。
舉個例子,生活中很多會唱歌的,模仿起誰的歌也很棒,但你能說這些人是歌手嗎?哈哈,怕是多半給個譜都唱不出來了。這就是專業和非專業的區別。
所以,回到開始的話題。為啥我們很少“發明”。其實俺跟你說,不是我們發明少,而是方向不同。一個老技術,能把一個產品的成品率提高3成,這就是他的“發明”。“發明”不但是一種視覺上的沖擊,如果只是這么簡單的話,那工業設計的作品都可以說是發明了。《我愛發明”的節目我看過,說實話,充其量那些只能叫作品,還遠不夠發明的程度。因為“發明者”自己都說不清其發明的依據。無論是核桃機,蓮子機,栗子機等等,說白了,這些都只屬于機械設計中的結構設計,而且是結構的粗略設計。比如說,俺提一個問題,為啥蓮子脫皮機最后依舊有失敗幾率,產生這個幾率的原因是啥?哈哈,“發明者”怕是無從得知了。而這些,是我們從事機械這個行業的“狗吃屎”們要面對的問題。
再舉個例子,娘娘的造型模樣很多人都見過,為啥民間沒有人造出一個娘娘呢?為啥要專門的機構來玩這些?為啥即便有了專門的機構也依舊玩到一個層次就玩不動了?哈哈。這才是機械的內容。
可能有些人會問,為啥搞機械得不發明那些“紅”的設備呢。這里還有一個很可觀的原因,就是你的行業限制。一個沒有剝過栗子的人,他是不會知道是否需要一臺設備來提高生產力的,同樣,他也不知道該如何去設計這個設備來真正替代原始勞動力。哈哈,這就是行業限制。這是一個客觀事實,雖然可以靠主觀行動彌補,但是絕大多數的“機械從業者”沒有這個機會去做這些。哈哈,不是嗎?
所以,不用扯那么多太遠的東西。不用扯什么老板,什么獎金,什么專利。你有真有那個想法,有那個能力,有那個決心,你自然會去擠時間做這些。你可以在家里做,可以在休息的時候搞,搞完了自己“上市”,哈哈,不可能嗎?至少俺見過很多牛人都是這么擠時間去創造的。哈哈
作者: 781995655 時間: 2013-11-30 08:39
zerowing 發表于 2013-11-30 01:46 
哈哈,大俠,俺問你一個問題。假如,給你一個好老板,人家支持你搞創新,你能不能搞出來?哈哈。你有多大把 ...
如果是做機械設計的來搞,不至于要經歷那么多的失敗,不用花那么多時間,也不至于搞的外形那么丑。這個我是想得到的,開篇就說了的。沒看完我都先想到。這里不是多貶低搞機械的,尤其是搞機械設計的。樓主問我真有那個想法,有那個能力,有那個決心,你自然會去擠時間做這些。但是我還真沒有那個決心,那個能力和想法。只是看了節目后想想而已,在這里也只是給那些有想法、能力和決心的人一個建議。寫帖子,也是因為上次看到有個帖子上說到他老板想搞,開會的時候讓員工給意見。但是沒有什么好的意見,也沒有行動。在這里給那些有決心去搞的人的建議。
節目里有很多機器或是機構還是值得稱道的。節目剛開始的時候,有很多設計資料。但是我還是沒有想到,不僅如此,工作中也還是有很多困難的。所以從專業角度出發,還是佩服那些完全沒有搞過機械設計的人的。只是不知道自詡為專業唱歌明星的你,在自己的舞臺上唱得怎樣?
作者: 玻璃杯wxyzhjx 時間: 2013-11-30 09:14
這跟中國館的現狀不矛盾,和我們每個人自身現狀,企業現狀也不矛盾。
不管是創新還是發明這一類,只要每個人都真正搞技術并且盡力而為,中國不愁沒發展
作者: 一重科技 時間: 2013-11-30 09:48
企業肯定以賺錢為主的,才不會給你那么多時間和金錢去讓你搞創新和發明呢!!
作者: 嗜血Viscount 時間: 2013-11-30 10:15
zerowing 發表于 2013-11-30 01:46 
哈哈,大俠,俺問你一個問題。假如,給你一個好老板,人家支持你搞創新,你能不能搞出來?哈哈。你有多大把 ...
說得真好,但是創新確實不如國外,尤其重機方面的,基本靠模仿抄襲國外
作者: 狙擊手 時間: 2013-11-30 12:24
單位又要把俺的幾個玩具申請專利,全給頂回去了---那不是推廣說明書嗎?
難道要白白送給企業的競爭對手?于是那玩意還是一個本單位的高級玩具。
作者: 781995655 時間: 2013-11-30 12:45
本帖最后由 781995655 于 2013-11-30 12:46 編輯
一重科技 發表于 2013-11-30 09:48 
企業肯定以賺錢為主的,才不會給你那么多時間和金錢去讓你搞創新和發明呢!!
但是任何產品都有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興盛到衰竭的過程。沒有實時的跟上步伐,最終只有消亡,連公司一起。柯達就是這樣的犧牲品。
作者: iqmzy 時間: 2013-11-30 14:19
學習了!
作者: 一重科技 時間: 2013-11-30 15:37
781995655 發表于 2013-11-30 12:45 
但是任何產品都有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興盛到衰竭的過程。沒有實時的跟上步伐,最終只有消亡,連 ...
這個也是很多企業最終敗亡的原因啊!
作者: wuhongqi 時間: 2013-12-2 09:06
創新不一定意味著多花錢,但一定意味著多賺錢。創新的思維一定是這樣的才能成,誰愿意花錢買個沒結果呢?
作者: zh39204128 時間: 2013-12-2 10:44
很明顯樓主在說普遍現象,這個不需要爭論
舉個例子,經過激烈的競爭,與過去賣東西的相比,現在淘寶的服務態度普遍轉好。制度上的變革造成了這樣,比如買完及用過之后的評論。沒有淘寶之前,好的服務態度難道就沒有?目前這種工業環境中,大力搞創新的人或公司難道沒有?當然有,從中獲益的也肯定有。但是大環境造成了這個比較少,知識產權保護不夠是其中一個原因。當然肯定還有其它原因。人都要趨利避害,如果搞創新像炒房子一樣普遍有錢收,大家都去了,老板們可不傻
作者: 簡力 時間: 2013-12-2 11:29
其實樓主還是把機械看成一份工作而已...所有的發明創造都不是在工作中的八小時發明出來的....
作者: 781995655 時間: 2013-12-2 13:59
本帖最后由 781995655 于 2013-12-2 14:08 編輯
zh39204128 發表于 2013-12-2 10:44 
很明顯樓主在說普遍現象,這個不需要爭論
舉個例子,經過激烈的競爭,與過去賣東西的相比,現在淘寶的服務 ...
是啊,誠如樓主所說,趨利避害造就了這樣的局面。從大環境來看,搞創新賺不到錢,所以沒有人搞;小環境來說,在公司里只喊口號,是沒有人搞的;就個人而言,大多數人首要考慮的還是養家糊口。哈哈。
不過從長遠來看,個人永遠原地踏步;公司在主打產品遭到淘汰后,也會隨流而逝;國家也會因為因為落后而挨打。
作者: 781995655 時間: 2013-12-2 14:17
簡力 發表于 2013-12-2 11:29 
其實樓主還是把機械看成一份工作而已...所有的發明創造都不是在工作中的八小時發明出來的....
哈哈,像我這等蟻民,只得為生活奔波。工作之外的設計,也都直指銀子。
作者: 瘋一般的男子 時間: 2013-12-2 14:59
怎么說呢,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經過中國式填鴨教學,我們已經忘了如何創新和創造,只會仿造和加工!
為什么外行能搞這些發明? 我覺得有這么幾點:
1.有需求才有創造!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中發現那樣干活效率低下,然后開始想方法,咱們一般搞機械的接觸不到,所以想不到,導致了沒有機械專才去發明那個!
2.發明是趨利的!你可能偶爾接觸,知道發明這么個機器能提高某一種農活的工作效率,但是問題也來了,制造這個東西的成本怎么樣,市場反應怎么樣,出成品之后的防偽怎么做?技術含量少的太容易被模仿,沒什么利潤,技術含量太高,造價又上去了,市場連個水坑都起不來,誰去發明啊!
3.經過中國式教育和現實生活的擠壓,我們已經缺乏了創造力和創造動力!
僅是個人愚見,希望大神們不要和我計較,有不同見解歡迎交流!
作者: NL35° 時間: 2013-12-2 16:59
zerowing 發表于 2013-11-30 01:46 
哈哈,大俠,俺問你一個問題。假如,給你一個好老板,人家支持你搞創新,你能不能搞出來?哈哈。你有多大把 ...
成本、風險、技術、等等,一句話如果沒有較大把握,誰愿意做,放做你你也不愿意。如果成功的幾率都沒有買彩票中500萬的幾率高,還做那就是傻子。新項目都有風險評估的,不然倒下的企業一片一片的。
作者: 小一克sheng 時間: 2013-12-3 00:06
創新是在原有的設備上進行更改或者是結合,發明是需要接受99%的失敗才換來1%的成功。
作者: 杰克阿里 時間: 2013-12-3 11:48
呵呵!創新的卻是在于個人態度(有信心,有決心,有毅力,當然要有“能力”),而企業與國家的機制只是一種鼓勵措施,讓人們看到一種直接價值,鼓舞人們在多種選擇中去選擇創新這條路(畢竟他是有很大風險的)。現狀是:國家喊了很久的口號了,也有獎勵了,但還是很少人去選擇。原因是什么:1、社會機制環境問題?2、獎勵少了?回報少了?3、能力差了?這是個人意見!僅供參考!謝謝!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