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如何提高我國制造水平 [打印本頁]

作者: 楊傳家    時間: 2013-11-1 16:56
標題: 如何提高我國制造水平
制約我國制造水平的一個主要原因是裝配技工的能力水平低下。但是這種能力水平主要體現在他們的態度和素質上,他們工作圖多快好省,不會完全按照工藝要求水平去做。比如配合公差與精度,國外的技工會嚴格按照最合適的配合公差來安裝,如果不合格就會來回調整,雖然效率不高,但是裝出來產品絕對質量最好!但是中國技工就不會管這些,他們會囫圇吞棗地裝上,而不管好不好用,也不管他們的裝配的部件對整機的影響,也就是他們不會完全按照工藝和規范去做。+ f. k/ b, f% u3 d
' C2 E+ B9 X: E
       針對這個問題,我建議采用以下措施解決。
* H6 ^0 {, n; n. N: v& t- ?% C, G* [# ?  S# R
       第一、研制相關的檢測設備,輔助裝配工人進行公差尺寸的測量,確保裝配省時省力。8 d4 G* k9 n# z7 v

! m! [3 Z# k* T) k! I8 w6 Z      第二、建立隔離機制,讓優秀的技工能夠做優秀的工作,而不是混在一起浪費他們的才能,采用激勵措施給優秀技工團體輸送血液,壯大優秀技工的力量消弱現有技工的數量。讓那些裝配經驗豐富而且態度認真負責的技工,單獨抽出來形成新的生產線,按照嚴格的工藝要求去裝配,確保他們能夠裝配出最好的產品。而且要制定嚴格的檢測檢驗程序,使每一個裝配環節都過關。對于這些抽調出來的骨干,會給予高工資和獎勵。同時恢復工人等級制度,建立嚴格的科學技工等級制度,使高級技工有榮譽感,使他們不僅有物質上的滿足而且還有精神上的滿足。
- A, `* }) _) T! O  Z0 i) R( f9 f( m% r
       第三,每年舉辦技工大賽,大賽一方面評定技工的等級,另一方面選拔優秀的技工,贊助企業可以優先選拔優秀的參賽技工,選拔那些取得一定等級的優秀技工。
作者: 624272884    時間: 2013-11-1 17:00
說的好
作者: 愛貓人士薛定諤    時間: 2013-11-1 17:20
還是個態度問題
作者: 天路客向東    時間: 2013-11-1 17:27
主要還是需要的問題,國產的目標是什么,市場對國貨的期待是什么。
作者: 馮霜杰    時間: 2013-11-1 17:41
這只是一個方面,還有其他環節也一樣。
作者: 楊傳家    時間: 2013-11-1 17:44
馮霜杰 發表于 2013-11-1 17:41
7 K5 D. }; @5 W+ m- f- w這只是一個方面,還有其他環節也一樣。
9 N1 p8 T/ H3 ^/ r( W' D& g8 z
還有什么方面,說出來,大家討論一下,或許能創造出很好的解決方案,
; e! d0 i+ ]  D+ `- Z# S
作者: 楊傳家    時間: 2013-11-1 17:47
天路客向東 發表于 2013-11-1 17:27 7 G1 j: x2 q  \. W- D5 \+ b; v
主要還是需要的問題,國產的目標是什么,市場對國貨的期待是什么。

4 u6 L  F4 Q1 t/ N7 F+ Y由于市場對國產的質量認識是一個長期形成的歷史問題,不可能一下子改變,可是如果任憑這種現狀發展,不去改變,那么結果是什么,結果我國永遠淪為世界加工。要想改變,總有一個企業一個人首先做出改變,這不是暫時的利益問題,是長遠的發展問題
作者: 楊傳家    時間: 2013-11-1 17:57
楊傳家 發表于 2013-11-1 17:44
; O+ `# q1 j- c還有什么方面,說出來,大家討論一下,或許能創造出很好的解決方案,
8 A2 J: G8 o3 s! z7 {7 z! l
這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一個系統的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但是反過來要想解決系統問題還得從動一發開始,總要有一個開始,能做的就開始做,雖然涉及各個行業部門,但是或許我們真誠的行動能夠帶動其他部門作出改變。事情總是這樣發生量變最后質變的,最怕不變,只要各個行業都做好自己的事情,那么中國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做好自己的事,中國也能變得更好。
作者: 楊傳家    時間: 2013-11-1 18:12
問題復雜重重,所有中國的問題都是這樣的復雜,都會牽連其他的各個部門行業政府國企等等各個方面,如果只看這復雜的難題,要解決我的問題就必須解決其他方面的問題,而我有解決不了其他方面的問題,于是只能坐等其他方面問題的解決,當所有人都這樣想的時候,這就會陷入一個死循環,這樣想的人就很容易陷入失望消極的絕境,對前途和未來失望悲觀。! v8 t5 x' K) k4 p
但是社會不是這樣的,總有人會不甘平庸寂寞,不愿做簡單低級的工作,他們會努力從自身做起,從自己能做的做起,努力做好,讓自己從沙子中脫穎而出成為閃亮的珍珠,他們會激起浪花,讓同樣不甘寂寞的人效仿他,于是他就會開啟量變,最后形成巨大的力量流以改變社會,是社會發生質變。$ I, b; ]- z) h& Z
開創者所做的就是這樣的事,開創者不能改變社會,所以他要做他能改變的小事。我們現在能夠做的也就是做可以改變的,能做多少就做多少。0 H& V" u3 i  h4 s- f
所以希望大家都積極一點,盡力想法設法做自己能做的,想企業能做的辦法。希望大家多說說
作者: _Lee    時間: 2013-11-1 18:13
最根本的還是觀念問題吧。尤其是國人不要在這個行業里“靈活”,如果按照規矩來規規矩矩辦事,結果會好的多。4 U5 X1 O, U/ Z) H2 Z9 r
有一個經歷跟大家分享下,算是中外之間的對比了。都是同樣的產品,德國人的要求是嚴格控制過程,強烈要求你按照他的步驟來。而我們的現實是,只要結果符合標準,中間七搞八搞都不管,管你中間什么步驟。這兩個的理念差異很說明東西:德國人的要求側重過程,其實想想也有道理,只要你嚴格遵守這步驟,最終的結果會不好嗎?而中國人都顯得靈活一點,將種種規矩拋于腦后,結果,一切為了結果,管它什么過程,只要結果能符合就好……
作者: 楊傳家    時間: 2013-11-1 18:19
_Lee 發表于 2013-11-1 18:13
# ~9 m5 M5 {6 N5 q最根本的還是觀念問題吧。尤其是國人不要在這個行業里“靈活”,如果按照規矩來規規矩矩辦事,結果會好的多 ...
% _5 V( _& s( o& h
這是國人的通病,是沒有經過工業化長時間的洗禮,只是經過幾十年的學習速成的結果,標準化規范化的意識需要長時間的教育。這個教育主要通過工廠教育為主。! f6 f" m+ v9 C2 X' @
現在社會的大環境下,企業唯一能做的就是選拔那些具備標準化意識的工人單獨工作,做一個隔離,并通過利益偏向來教育工人,這樣慢慢培養篩選優秀的技工,培養企業文化# l; b3 Q" ~9 \1 ~/ d

作者: 西山向日葵    時間: 2013-11-1 19:52
你給工人發4000的月薪,管理嚴格點,質量馬上上去! d! j, H. m0 f3 j8 D: p* K

作者: 天路客向東    時間: 2013-11-1 19:58
楊傳家 發表于 2013-11-1 17:47 & g3 M! k! L; u3 c% Y% u" f
由于市場對國產的質量認識是一個長期形成的歷史問題,不可能一下子改變,可是如果任憑這種現狀發展,不去 ...
- |  i) C, L% F% r1 g1 V" c* g+ J1 L
市場的需求才是導向性的,你做的好,但賣不出也沒有啊
1 _% S9 E8 r6 O! c2 c& O
作者: mfka    時間: 2013-11-1 20:24
不能只強調某方面,比如技工、技術人員該怎樣做。$ ^' b, T+ T5 g" A! J8 h; [% o1 t5 |

作者: civiling    時間: 2013-11-1 22:30
閣下靠公務員去工業和信息產業部吧,應該有人考慮并落實措施解決這個問題。8 _8 W" a: A% V/ O( U
說到技能大賽,我不到5歲的時候,父親曾經拿回來一個車工技能全縣100強回來,20多年后,我父親眼看著要退休了,時隔多年我們當地在此舉行“高級技工”的評定工作,結果我老爸靠考前晚上值班的時間突擊了半個晚上,第二天考試,理論考試居然是第一名!實際操作都已經看不清刻度盤了,靠感覺操作,高了個全縣28名。被評“高級技工”,退休工資每月多出高達90元。哈哈
8 _/ L$ l. l7 W2 d/ G突擊一晚可以拿第一,那剩下的人們怎么搞的?
作者: 冷月梧桐    時間: 2013-11-1 22:56
鉗工??這不帶這么玩的,應了前段時間流行的“凡事出事的崗位或人,都是臨時工”。其實我覺得這個根本問題是:人家德國的工程師待遇如何好,而我們國家的待遇給了GWY。本已如此何以質變??
作者: 鹽拌番茄    時間: 2013-11-1 23:25
其實我覺得中國是沒有傳承的。撇開國有企業,因為國有企業是特殊的一小部分,絕大多數的是民企,他們沒有這種傳承。1 }0 T, E3 ?. R$ u+ i! Y
我所在的企業就是這樣,當訂單多的時候,巴不得立馬從外面招一個人能做事。訂單少的時候巴不得大家都請假回去休息。
+ \, Y8 o! F: a: |+ i; L人員流動如此頻繁,能把產品做得更“專”么?
! j9 R; u$ I) B, h' i0 u' `% {( x# q  v. W0 b" |% u$ |

作者: Cavalier_Ricky    時間: 2013-11-2 01:36
更務實的,還是想想怎么說服老板多掏錢把自家的制造水平提高起來。
作者: 楊傳家    時間: 2013-11-2 10:01
Cavalier_Ricky 發表于 2013-11-2 01:36
6 {' K+ ^; N8 H2 j7 W0 c! f更務實的,還是想想怎么說服老板多掏錢把自家的制造水平提高起來。

0 l" c/ T2 `9 A& b2 N! {這是個關鍵問題,為什么中國的老板不知道要提高技工的待遇呢?
) c5 W4 ^3 u1 B. \, y- Y, n這個問題需要討論一下,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t0 W7 @7 j0 t
一是中國制造業的老板素質整體不行。好多國企廠長大多具有官僚氣息,對生產加工本身不在行,而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權謀上面了;而私企的老板大多是創業打出來的天下,從作坊開始的,企業主本身知識水平不高,對生產也不了解,尤其是技術含量高的環節。管理者對生產加工的忽視或者不了解是他們在管理當中不注重生產,他們想到提高企業效益往往想不到要提高產品質量,提高技工待遇。不過這種狀況正在改善,國家大力扶持創新,以及激烈的市場競爭,慢慢就會是他們明白,或許很多企業主都在尋找如何提高產品質量的方法,只是長期以來工人的素質低下使他們很失望,他們不了解工人之所以干活不賣力不好好干只是因為工資太低,雙方都需要理解與支持,但至少有一方得先打開愿意了解對方的大門。
. K# _. o; `2 ?/ O5 i第二是中國產品長期處于中低端水平,質量不高,利潤也不高,企業不賺錢,自然也不會像賺錢的行業那樣慷慨。這一點需要企業主明白,如若想生存發展,必須壯士扼腕,重視投資高技術人才,加強研發和質量管理,提高工資待遇,不惜虧本來投資技術和人才,制造行業本身就是一個提供低成本產品的行業,要降低成本就必須通過技術,尤其是激烈的競爭當中,要提供產品必須靠研發。如果企業主明白了前一點,那么制造業的工資就有希望提高了,由市場驅動使然,因為工資低就會有人嫌棄,有人離開這個行業,于是就會出現企業招工難,然后就會提高工資。
2 {+ [; V0 W; s7 j& M- T第三國家的重視和支持,這一點國家已經開始做了,支持高端制造業,支持企業的研發投資并提供資金和稅收優惠,同時大力提倡創新和實現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5 E# U: v5 k6 Z2 N" O9 z
不過這一切都需要時間,整個中國社會經歷工業化才短短幾十年,整個社會還沒有形成工業文化,國人沒有工業生產素質,企業主沒有工業管理意識,這是中國現如今工業企業出現這么多問題的總根源,文化問題不是一兩代人就能解決的,需要時間,大家應該理解并且積極行動,做好自己的事就是為國家做貢獻,就是在改變現狀。
作者: 楊傳家    時間: 2013-11-2 10:10
愛貓人士薛定諤 發表于 2013-11-1 17:20
6 W: M; A4 Y. I6 G2 x3 E, X還是個態度問題

, B2 ]7 b" }. ?8 I8 j  S* O: w9 h一部分原因是態度問題,可是人都是有理性的,國人不會平白無故地要這樣做。首先是社會變革太劇烈,貧富差距迅速拉大,讓很多人眼紅,所以社會變得異常浮躁,制造業工資低,工人技工的社會地位急劇下降使得很多人心里不平衡,物價上漲太快,工資漲幅不抵物價漲幅,生存變得艱難,企業只注重賺錢不注重生產,管理缺乏人性化等等,所有這些都是造成工人態度不好的客觀原因。主觀原因我們不好控制,所以只能靠改善客觀問題以改善主觀問題。
作者: 楊傳家    時間: 2013-11-2 10:20
鹽拌番茄 發表于 2013-11-1 23:25 0 Y$ a  J( X& y! t  k
其實我覺得中國是沒有傳承的。撇開國有企業,因為國有企業是特殊的一小部分,絕大多數的是民企,他們沒有這 ...
. V# Q& f5 U0 N
這是中國企業發展時間太短的緣故,沒有形成西方企業的價值認識,也就是企業文化,工業文化。西方企業經過幾百年的歷練,經歷那么多的企業產生消亡的歷史教訓,所以整個企業界都形成了一種工業文化,他們知道企業生存發展靠什么應該重視什么,而且這種文化形成了企業制度和社會的文化以及國家法律。這些東西是我們無法短時間內學會的,只有通過激烈的競爭,通過一個有一個企業消亡的血淋淋的教訓使幸存的企業認識到應該怎么做。好在經濟危機之后這種教訓正在發生,國家也重視起來開始采取措施。
  v4 V! ?$ O8 L) r6 L現在我們應該做的就是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幫助企業主和工人認識到自己應該怎么做,做什么。
作者: 楊傳家    時間: 2013-11-2 10:24
西山向日葵 發表于 2013-11-1 19:52
1 m6 Y0 }# ?$ [1 ~9 `你給工人發4000的月薪,管理嚴格點,質量馬上上去

  F% m4 O- s8 z- G2 q5 \: ]1 t是這么個道理,但是不能如此簡單,還需要做很多輔助工作。最起碼如果你要想讓這項改革措施做好,那么你必須說說為什么要這樣改,你得讓老板和員工都明白為什么這樣改,這樣改有什么好處,只有大家統一認識才能把改革做好,否則改革出不了多少成果,因為這樣簡單的做法形成不了文化。
作者: 楊傳家    時間: 2013-11-2 10:34
civiling 發表于 2013-11-1 22:30
. F0 c* f$ Q7 u, d0 n閣下靠公務員去工業和信息產業部吧,應該有人考慮并落實措施解決這個問題。/ a9 f6 G* H4 v0 z& B9 U. \, j. N: w
說到技能大賽,我不到5歲的時候 ...

( ^  ^% i# m; u  R$ k我去了也沒用,從小職員熬到一把手不知得多少年呢。其實主要還是得有企業愿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如果這個企業做得好,工業信息化部自然會研究推廣措施的。* m# W7 D* f( E; E. r
如何讓第一個企業愿意付諸實施呢?首先得有完備的理論準備,也就是能夠提出合理可行的實施方案,并論證其對有什么好處;其次必須有支持理解這個改革措施的車間主任或者部門經理,他們才是實施的得力干將,成敗與否主要看他們了;第三有愿意做出改革示范的一線工人,他們帶頭起到很大的鼓舞作用。3 y" S0 e+ a+ H5 E
所以現在最好的辦法是通過論壇與大家交流,形成好的實施方案,同時散播這個思想,讓更多的人知道該怎么做,如何做,并愿意去做。
作者: 楊傳家    時間: 2013-11-2 10:37
天路客向東 發表于 2013-11-1 19:58 ( k% W6 V9 O2 f1 T6 |% K$ I6 _; x
市場的需求才是導向性的,你做的好,但賣不出也沒有啊

) R' z, X' d4 J5 J- U" Q3 c- y4 E賣不出去那就要學會大力宣傳營銷,我國的企業真不會宣傳自己。你到會展上會看到,國外企業制作的宣傳視頻非常好看,給人以親切信任的感覺,看看國內企業制作的視頻,看兩眼就不想再看下去了
作者: 楊傳家    時間: 2013-11-2 10:38
mfka 發表于 2013-11-1 20:24 " i3 g, p2 S2 L$ ?$ j3 v
不能只強調某方面,比如技工、技術人員該怎樣做。
/ S8 h" Q3 L* v! K1 g
這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希望大家多發表意見,以完善辦法措施
作者: 楊傳家    時間: 2013-11-2 11:12
天路客向東 發表于 2013-11-1 17:27 5 n$ F/ f& @5 \2 @& n# l
主要還是需要的問題,國產的目標是什么,市場對國貨的期待是什么。
. R# b, L7 M; O( f+ S# C3 w) c( H9 [
這真是一個大問題,目標決定行動。國內很多企業的目標大多停留在生產和賺錢的層面上,沒有做企業的使命感,自然不會想到要發展技術提高科研的。這個問題只能通過國家或者行業協會的宣傳來解決,讓更多的企業樹立做一流的高精尖企業或者做強大的企業集團,力爭進入價值鏈的上下游而不是簡單的加工組裝。
7 A* R4 S4 P: E& Z( _市場對國貨的期待,怎么說呢?就是缺乏信任,國人很多都沒有多少錢,所以還是希望買到質優價廉的產品的,可是就是因為國貨假冒低劣的太多,使大家深深滴傷害了,不敢再買國貨了。所以企業必須想方設法提高自己的信譽度,如果一個企業能夠讓客戶相信,那么這個企業一定能夠在中國脫穎而出做大做強。
- G- Z0 n. `) j# G" y! j. d提高的辦法只有首先提高產品質量,其次加強售后服務及其承諾來打開市場,然后逐漸取得信任,此時再加大宣傳和營銷,必能做大做強。
作者: 面包出爐    時間: 2013-11-6 08:58
我覺得這是個觀念的問題,之前在一家日資數碼相機公司任職技術,發現完全相同的部件,一部分產品在中國組裝另一部分在日本組裝;結果市場價格相差30%左右!當初我也以為是瞧不起中國,但我隨便拿了雙方的20個產品作測試,看到結果后我無話可說,各種數據來看,國內組裝的普遍在品質的中下線,而日本的普遍在中上水平!究其原因,一個日本朋友告訴我說:在中國,大家的觀念就是“能不能過”,就是只要可以過就OK了;但在日本,大家普遍的觀念就是“我怎么把這個產品做到最好”,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導致產品的品質相差很大!5 U# A  T/ P: h/ t# l* g

作者: 楊傳家    時間: 2013-11-8 23:11
面包出爐 發表于 2013-11-6 08:58
- ^: k- s, ^$ g2 Z我覺得這是個觀念的問題,之前在一家日資數碼相機公司任職技術,發現完全相同的部件,一部分產品在中國組裝 ...
0 |! r! B4 Y( p4 ~: a
這好像是一個普遍的問題,或者說是文化的問題,看看大學生都是怎么讀的就知道了。文化問題,中國整個國家還停留在傳統文化的巨大影響之下,沒有工業文化,沒有質量概念 ,沒有工作的責任心和敬業感,這是普遍的現象。但是不是說所有的人都是這樣的,而且還有客觀的原因。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需要隔離,把那些有敬業精神,工作認真的人單獨整合起來,生產新產品,并給以較高的工資,以此培養員工的良好 的工作態度和文化。
8 n* b  b9 d( R' |  S這是一種換血的方法,在一潭死水的提取活水的辦法,不是往里面添加活水,杯水車薪的慢慢添加只能是把活水污染了,最好的辦法是在旁邊挖一個坑,讓死水潭的水滲透過來,讓活水進入新水潭中,這樣逐漸使死水因為沒有活水而逐漸干枯。8 K; W$ i1 g( O( ?
我能想到的只有這一種辦法,文化問題,不知道大家有什么高招嗎?/ a3 I6 A( D+ ^) g6 {- m8 b9 n' k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