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工科教育的實習
[打印本頁]
作者:
civiling
時間:
2013-8-11 15:30
標題:
工科教育的實習
本帖最后由 civiling 于 2013-8-11 15:32 編輯
在這個社區里看到很多前輩在這里思索和吶喊。在此討論工科教育當中,可能迷失的實習環節,希望可以拋磚引玉,有所裨益。
多年來,對于教育體制的批評不絕于耳,個人不提倡泛泛的批評體制問題。因為不說明白,為了批評而批評,就可能成為逃避個人努力的借口。
但作為
學生進入工作之前的實踐學習活動,筆者認為當前是存在問題的。
和學校老師和校辦工廠高工聊天
,
據說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一群本科生,三到五個人,經組織安排去一個工廠實習,整個過程幾個月到半年。實習期間,這些人幫助工廠設計了一條流水生產線。由于工作強度大,過度困頓,一個學生在高速轉動的立銑旁邊伸了個懶腰,一節手指瞬間就沒了。實習完,工廠領導非常滿意,派出單位文工團,給學生帶上大紅花,敲鑼打鼓把他們送回了學校。這是那個時代大學生的畢業課題……
如今學校對學生也有實習的要求。我上學時實習的必修部分是老師帶著去鋼鐵工廠參觀。另一部分是要求學生自己找工廠實習。找工廠實習存在兩方面問題。首先是工廠不接受。機械工廠,學生上手就意味著材料的耗費;帶徒師傅的工時耗費;學生多是嬌貴的獨生子女,安全是個問題;當然,人家來總得管吃管住管工資……對這些麻煩,很多工廠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些工廠得交錢過去學徒……社區里干企業的,估計對這些應該有體會。另一個問題是,學生對付事兒。坦白的講,本人四年幾乎玩了三年,只是最后玩了一年技術。高中老師鼓勵大伙拼命的時候,常說“考上大學就解放了”。可不,大學的時間要自由很多,現在的誘惑那么多,看看各個學校旁邊多少“日”租房就知道了。找實習那么麻煩,有的地方去實習居然要學生交學徒費,干脆不找。沒實習怎么辦?北京街頭最多的廣告是什么,刻章辦證!另外我父母都是搞機械的,家里有廠里的章數枚,開個實習證明啥的還是比較順手的,好幾個小伙伴的證明,都有我蓋的章哈。
對于當前工科教育的實習環節,我認為有如下三個問題:
1.現在一些學校課程安排值得推敲。為了體現人性化,學生入學以后可以在一年后申請調到自己喜歡的專業,在整個大一不開設專業課。這樣一來的優點確實是讓不少報考填錯方向的學生多了一次選擇調整的機會。但另一方面卻把機械專業課程往后積壓,大二學制圖,大三才開始學機原機設,大三下和大四上才學力學,趕鴨子上架式的,莫名其妙就剩一點時間準備畢業了。在信息閉塞的年代,學生能上大學就很不錯了,填錯了情有可原,現在網絡年代,學生入學前不能結合自己興趣,再問問“度娘”么?為了幾個人能調專業,導致整個系的課程都往后積壓,哪個更劃算?專業課滯后,學生抱著高數英語政治課本去實習?
2.老師不是師傅。老師是教授書本知識的主體,實踐知識按照教學大綱也教。對工科生來說,我們稱之為教技術。事實上技術只有做出來才叫技術,沒做出來,寫在書本上的,專利上的,應該都只能叫做理論。我們常說的懂技術,說白了只是懂理論。教懂了,如何做技術?沒有項目的老師就交不了。這時候,老師要么選擇讓學生去實習要么自找項目,否則到交論文,學生只是在“學理論”,而不是在“做技術”。仔細品味前面六個字……談到“學技術”我總能想到當年玩比賽,有那么幾個211或者985的挫隊。學生能考上那么好的學校當然智商沒有問題,可上場就是被虐,被各種職業技術學院虐到死。原因很簡單,懂技術和懂“做技術”是兩碼事。現在很多老師本身的精神面貌也是有問題的,可以有毅力啃下博士的學歷,為的只是有一個社會地位高的輕松工作。這樣的老師估計也弄不出什么項目來,當然不會懂得告訴學生,職場是艱辛的,有很多困難需要去克服,別人能客服的你也能客服……如此就不必奇怪網上動輒有人抱怨,我曾經計算過,有時加班,外企的工作時間一天就能干出某些研究所員工一周的工時來!那些人依然抱怨,還不如去外企兼職或實習試試
3.國家的創新項目費用缺乏有效監督檢驗手段。有些政策比較好的學校,舍得每年花費數百萬人民幣來給學生做創新項目,平均分配到數十個項目上。雖然每個項目只有1~5W,但已經很不錯了。遺憾的是,學校花這錢是為了花錢而花錢,為了噱頭而花錢。我見過有指導老師和學生搞好關系,項目一點沒干,開滿發票。從網上找照片做PPT,謊稱做出的機器人被某中學借去展覽而蒙混過關的。和一些機械加工廠的關系比較好,當然也知道很多學生在這環節就學會了吃回扣……
這里也呼吁一個,希望各干機械企業的,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給高校學生提供實習機會。
這里面有兩方面的考量,一個是企業的社會責任。說到社會責任,日本在上世紀8、90年代的時候,工業機器人大發展的年代。日本的機器人公司可以停掉一個項目組一周的工作,為來參觀的幼兒園小朋友準備機器人方面知識的展板和漫畫。問他們為什么,他們會告訴你“這些小孩是日本的未來”。那么20年以后的我們呢?
另一方面也可以是實際利益的考慮。
我曾經在外企實習,實習期限兩個月,實習簽訂正式的實習勞務合同,實習第一天按照正式員工要求做新員工培訓,工資按上班天數結算。實習期到1/3時,HR組織一次培訓,培訓結束時告知在實習期2/3時會有對各自工作的總結報告;實習期2/3時,每個人按照自己一個多月來的工作寫出PPT,當著HR的面和實習伙伴分享;實習期結束的時候,有個最終面試。通過這個面試的,就可以拿到offer。這個過程中,公司發給實習生的工資不到正式員工的1/4,,最終錄取人數就是實習總人數的1/4。簡單計算就知道,公司這么干,通過實習期的兩個月,已經篩查出靠譜的員工。
在這個社區里,對于年輕人工作沒幾個月就顛兒了的聲音此起彼伏,對于畢業生眼高手低的批評也不絕于耳,甚至有的擔憂已經上升一定政治高度。如果已經決定招人,為什么不提前招些實習生過來篩選?在不是整天網吧打游戲就是整天“日”租房打炮的學生中,真心出來找實習的,總不會是最差的。
HR一兩天靠簡歷看人,總不比靠項目幾個月看人。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3-8-11 15:47
其實問題也不簡單,有許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1,現在組織學生到工廠去,學生都嫌臟,許多不愿意進車間,躲在樹下用手機打游戲,根本沒有興趣看設備,
2,你看論壇上許多找實習的學生,你跟蹤一下就知道了,真有人接納了,你再問問后續怎么樣了,能堅持的,鳳毛麟角,比例非常低
3,分配到國營大廠,多好的機會,你看有多少能堅持3年的,再看看他們都抱怨的是什么問題?根本就不該是年輕人抱怨的東西,年輕,就是安心做孫子,現在有這個心理狀態的嗎?
4,年輕人到公司實習,什么樣子?你讓他畫圖,他說累,上班上網玩一會,打點游戲,中午吃的工作餐,下午2點多,找個理由就顛兒了,而你要對他所有的安全負責,一旦有點磕到碰到的傷害,后果非常嚴重的,他父母會沒完沒了的,
我在好多地方說過這個問題,怎么解決這個‘安心’的問題,假如解決了安心這個問題,很多問題迎刃而解,不解決這個,心里長的草,坐不住,隨時要走,你就是揍他,他也學不進去,
作者:
growupart
時間:
2013-8-11 17:08
以前在學校的時候實習機會自己沒法珍惜,現在學校安排的這類實習也就是走走過場,一兩個星期,很難靜下來實習。能到企業自己去實習的這一類,我感覺很少能有好師傅帶,在車間里面逛游幾天后,未能深入進去就覺得索然無味了,當然有的基礎好,思維靈活,再加上喜歡問問題善于交流的這類人倒是很能學到東西,對于有些想學而這方面能力欠缺的人來說,真的是沒人引導,畢業幾年回頭,當自己知道時為時已晚,后悔當初沒能珍惜!
作者:
changkongceyi
時間:
2013-8-11 17:17
本帖最后由 changkongceyi 于 2013-8-11 17:24 編輯
俺來坐板凳:在學校那會兒聽俺師父說過之前的實習——58年空軍第三技術學校成立后一直承擔航空產業的新人實習任務,不過來的都是孫將軍的校友,他們首先要聽各個工種的課,然后進車間一一實習,最后考核是上臺講課,沒個幾年時間也下不來...師父的老領導告訴俺——他最得意的學生已經是成飛一大領導了,他當年去出差還被款待過,不過他們這代人(跟俺師父,他是隨日本戰俘學的技術,師父是58年沈陽技校畢業)有軟肋——基礎不好,還瞧不起知識分子...
成了4樓,就不是板凳了...再多嘴來一句:俺師父跟俺說過一句話——人年輕時要把有限的精力用到有意義的事上,俺當年就把寶貴的青春在無產階級的大革命中耗盡了...
作者:
fywsch
時間:
2013-8-11 18:14
路過,看了下。
作者:
新鮮的發條橙
時間:
2013-8-11 18:39
樓書說得對~但是沒有改變的方法
作者:
國運昌久
時間:
2013-8-11 21:21
其實應該靠自己。我到大二下學期開始去圖書館看書,機械上各個方面的書籍,后來,金工實習,去工廠參觀,去車間一線踏實干
作者:
有恒
時間:
2013-8-11 21:25
現在許多學機械的學生在畢業的時候都轉行了,所以實習的時候也是混的。作為實習單位,不但影響單位的效益效率,而且學生安全也沒有保障,很多廠家都是持排斥的態度。以學生生產實習為例,像定點的實習單位(比如某托廠),已經形成了一個產業鏈,進一個門都是需要錢的,實習條件和環境不好,但壟斷經營,要實習必須到指定的地方住宿,在指定地方消費一部分,學生都怨聲載道的。加上有些學校經費緊張,把所有的實習費用都加到學生頭上,什么費用都必須自己出,學生很委屈;學校為了完成實習任務,就隨便抓老師去帶隊,在實習過程中并不能指導學生參觀指導,學生只能走馬觀花的看,不能起到實際效果,所以學生也輕視了。多種原因造成了實習效果不盡人意。但這個問題要根治很困難。
作者:
不愛韓雪的歌
時間:
2013-8-12 10:42
是的 現在的學校只是為了賺錢 現在學生只是為了一張畢業證而畢業證
作者:
品豐-程
時間:
2013-8-12 12:50
前排圍觀,來瞅瞅
作者:
yu351204507
時間:
2013-8-12 15:07
前輩,看完你發的廣播,收獲很大,我開學后就大四了,不過現在我正在一個工廠里實習呢,這是我自己找的,開學后我也不打算去了,去了也沒什么事,還不如在廠里學點東西呢 ,求指導
作者:
咸Yu菋
時間:
2013-8-12 19:20
確實有弊端
作者:
天水藍
時間:
2013-8-12 21:01
大環境影響了小環境,我覺得真的沒辦法。
作者:
一重科技
時間:
2013-8-13 09:13
其實只要有興趣的人,還是可以干好的,主要看有沒有興趣!
作者:
憨老馬
時間:
2013-8-13 10:25
文章很好,寓意也很好,但怎么做呢?一直看下來,好象沒有路可走!
作者:
wangqing1
時間:
2013-8-13 13:52
我個人感覺說教育體制,就是在說社會體制,教育都是為社會提供人才,有什么樣的社會就有什么樣的教育體制,呵呵,不知說的對不對?別的學校我說不著,我們學校就是拉學生,收學費,就是為了錢。至于教育嗎,全理論,老師能會啥實際,能明白啥工廠里的事?當初還讓我們用土豆削車刀,真是見笑了。
所以社會不變,教育不變。
作者:
對苦衷扯謊
時間:
2013-8-13 16:54
說的好有道理哦
作者:
tmouse416
時間:
2013-8-13 17:27
難啊!現在的實習生心不定啊。前幾天收了2個實習生,學校的知識沒學到多少,讓他們學習個軟件和基礎知識,出去抽個煙的功夫,回來看到在聊QQ,算球,沒興趣我也不伺候了。
作者:
ansolar
時間:
2013-8-13 19:27
學習了 不過現在有的已經有所改變了,比如說機械的課程安排
作者:
鐵未銷
時間:
2013-8-14 13:11
2266998 發表于 2013-8-11 15:47
其實問題也不簡單,有許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1,現在組織學生到工廠去,學生都嫌臟,許多不愿意進車間,躲 ...
5000塊錢在北京,其實也可以生存,只不過要被大俠們視為慘兮兮了,這倒也不怕,關鍵是父母們、對象們、對象的父母們如果也視其為慘兮兮的生存狀態,并且認為這世上可以來快錢,可以快速成功,那此人真的很難待下去了,因為這人會活在無處不在的“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對象”、“別人家的女婿”等等一系列優秀的人才里面,而且,對誰充耳不聞都可以,但巨額不能也無法對這樣的父母們、對象們、對象的父母們充耳不聞;在中國,面子尤其是家人的面子可以比自己的發展、興趣更重要,更強勢
作者:
anthony1989
時間:
2013-8-14 13:55
恩,現在本科工科通識教育為先,缺少實踐這塊主要成分……
作者:
活得精神
時間:
2015-12-15 21:50
如果每一個HR能像樓主這樣就好。
他們就是要985,211,就是看那張紙,紙上的東西會不會還是個未知數。
作者:
lbcgh123
時間:
2015-12-16 15:13
圍觀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