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一個簡單的考題考倒一大片! ---- 續IV [打印本頁]

作者: 動靜之機    時間: 2013-7-19 15:50
標題: 一個簡單的考題考倒一大片! ---- 續IV
本帖最后由 動靜之機 于 2013-7-19 16:28 編輯
4 P4 j8 e3 b0 R. @- V6 k" w2 v* b1 Z1 u( n' x
名字叫得響,才吸引眼球,呵呵4 |8 W' v; J( V2 V
9 X0 T" T# w1 S6 b" ?
抽象出來的一個問題:- b% y8 [( q8 |
[attach]290557[/attach]
/ x- Y1 Q) m) g, d# s% z# ~2 v; G# f2 M0 y' V& Z
連桿之間為鉸接,摩擦輪位于鉸接點,可以自由轉動,輪緣各處為純滾。 0 @9 n4 p6 Y9 h! g5 v# m' B$ O" u
1 m2 `% l6 |0 S2 `* b
問:當此機構的θ從零開始逐漸變為60度時(即再也不: J4 |4 X4 L% r" {- ^+ e
能前進了),摩擦輪3轉過了多少度,精確到1度即可。* L" }* u- U& j2 Z$ x: c

作者: angel1399793    時間: 2013-7-19 15:54
so easy
作者: angel1399793    時間: 2013-7-19 16:01
設滾輪的半徑為R,1與3的初始距離為L(最大為6R)* o3 ^& V% z+ ]5 R) o4 N
則轉動3圈后S=2πRX3顯然已經超出了最大的運動距離。故此時角度為60度
作者: angel1399793    時間: 2013-7-19 16:06
額,看錯題目了
作者: cq0932    時間: 2013-7-19 16:20
angel1399793 好像已經說出答案了。
! x2 U: X( s' G2 j7 q我來說一下我的算法,算是拋磚引玉吧。
/ N* `+ `2 A" q: p* ~: b- @; O) T/ R  b3 K& L9 |0 [
因為是純滾動,無相對滑動,所以三個輪的轉動角度是一樣的。
; L. S+ J5 Z( a0 d+ [) b( g假設三個輪的半徑都為R(題意應該是三個輪一樣大吧),輪1在整個過程中向左移動了2R(移動的距離即轉過的弧長),因此轉動的角度就是2R/2πR*360°=114.65°
作者: 米米hu    時間: 2013-7-19 16:34
樓主 樓上都是大俠 要加大難度 讓我們屌絲學習學習
作者: 一2三    時間: 2013-7-19 16:39
同意樓上觀點   
作者: LIAOYAO    時間: 2013-7-19 16:48
  0° 長度 4R
% r3 E3 P$ W- T0 I60° 長度 2R
. e9 K9 n7 ^1 u1號輪滾動的長度 = 2R1 m9 X  ]4 N+ I! ]4 y' }
pi * 2R = 圓周長 L = 1 圈- R" h( }8 {  L% L  g
設 L = 1 ,所以,2R = L / pi   = 1/3.1416; d6 M" C' V. U2 e
換算成角度 =360 *  1/3.1416  = 114.6°  ---  摩擦輪3轉過的度數
, D2 T- B; B; P" t2 D
6 e1 S! N5 A5 I, X% j$ T- y5 K" t
' O5 D$ h! U; f, u! X
: ~2 G5 D3 T" l. }$ i4 Q4 T2 |- n) c4 T, K6 p

作者: das13    時間: 2013-7-19 16:54
是不是360/3.1415926度
作者: 動靜之機    時間: 2013-7-19 18:01
感謝老鷹慷慨授予精華榮譽!
作者: chenqibin    時間: 2013-7-19 18:36
輪子正好走過了一個直徑的距離,如果沒算錯360/pi
作者: shong66    時間: 2013-7-19 19:20
由題知1號輪為主動輪,且三輪半徑相等.
* _  B/ O7 L1 H7 t+ ^/ c. ?, @" c) Z經計算3號輪逆時針轉動41.9465度.
! |* B- o# N4 G& T  U* B期待樓主鑒定
0 z* T. C5 m& X+ X5 Z3 ~: \
作者: 信客    時間: 2013-7-19 19:54
shong66 發表于 2013-7-19 19:20 ! M( J9 l0 M1 L, v
由題知1號輪為主動輪,且三輪半徑相等.
/ I# W5 C  c* ]3 I" g經計算3號輪逆時針轉動41.9465度.5 s& k& B1 f  K. i
期待樓主鑒定

) N1 {' t+ Z9 w桿都轉了60度,輪子怎么可能41.
6 e* j( c" H. f9 y
作者: 洋貨國產化    時間: 2013-7-19 21:56
下面能動嗎
作者: zerowing    時間: 2013-7-19 22:42
本帖最后由 zerowing 于 2013-7-19 22:52 編輯
, J1 K; A3 l& p( T8 _8 b
# p) M( D) L7 ^3 t  ]( u& g編輯! L6 V7 V- c( M6 R1 ?5 [: B
輪3轉過的角度=輪2相對輪3轉過的角度+輪2的地面轉角
! d: a1 Y8 b  P4 ~$ t輪2地面轉角=輪1地面轉角=114.59度。* V7 S; T7 V/ o
輪2相對輪3轉角=60度
3 r4 d4 M& c, Z5 w0 |- O則,輪3轉角=174.59度=0.485圈。
" ^' S" r- V0 l+ [) U9 B& R+ C% q1 C6 E/ X: Y( e
好一個坑。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3-7-20 00:32
114.6+60=174.6
作者: ljm7219486    時間: 2013-7-20 08:17
354.6
作者: 螺旋線    時間: 2013-7-20 08:18
5度
作者: 寂靜天花板    時間: 2013-7-20 08:44
運動學基本常識 點的絕對運動等于點的相對運動加上點所在參考系的牽引運動。基于此,摩擦輪3的相對轉角可以用弧長與圓心角的關系,得出為114.59度,但這沒完,在桿牽引摩擦輪2轉60度時,因為摩擦輪之間無相對滑動,所以摩擦輪3也被牽引,轉了60度,所以摩擦輪3總的轉角應為二者之和,即114.59+60=174.59。
1 T3 u0 }: b! ], S& D$ N0 P說到底,大學教材不能扔,扔了的可以上網找大學教材電子版,沒事翻翻,有益身心。
作者: 891154223    時間: 2013-7-20 09:31
差一分發帖
作者: Ghostbeing    時間: 2013-7-20 09:32
114.649681528度
作者: Ghostbeing    時間: 2013-7-20 09:43
Ghostbeing 發表于 2013-7-20 09:32
  _' v; u& H+ E) p- B114.649681528度

! K6 x2 D2 q  @' ~4 h' y! c錯了,114.6+60=174.6才是正解,請好好翻翻機械原理,做錯了慚愧,學習了,說明學的不扎實,沒有體會到運動學之精髓
作者: cq0932    時間: 2013-7-20 10:15
慚愧慚愧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3-7-20 11:14
本帖最后由 子子61961 于 2013-7-20 12:16 編輯
$ n- d6 s8 M% d) w0 N
: \( ]1 g3 p- G8 q4 |唉,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時代,是一個金錢主宰一切的時代。' E* `2 k) v- H- \! I" Y8 i6 y
關鍵時刻,還是得靠錢來解決問題。
7 p' A' P, }  U" Y3 o
# [5 @( @! q$ b' T+ d  v' P   ---  教導我們,實踐出真知,用量角器量一下就出來了。
% \3 A3 m' X' n2 x# s6 e請參考下圖,俺的第二次答案是114.6*2=229.2度。
, e, Z* ?& S* W[attach]290611[/attach]
作者: 星火燎原1992    時間: 2013-7-20 11:40
  敢問樓主,此機構從何處抽象而來,能舉一應用實例么
作者: 螺旋線    時間: 2013-7-20 14:39
同意zerowing 的234.6
作者: 陸友峰1314    時間: 2013-7-20 15:17
zerowing 發表于 2013-7-19 22:42
) c9 I. \" ~/ A9 m8 v編輯
! z; r2 _& M& t! X$ n, b! R輪3轉過的角度=輪2相對輪3轉過的角度+輪2的地面轉角
1 R8 x  A, s) S$ m輪2地面轉角=輪1地面轉角=114.59度。

& {3 i1 o8 Y+ [" z; _: K佩服 佩服 思路清晰明了6 S5 F) U# |" S9 o3 p* O& R

作者: c620    時間: 2013-7-20 15:24
本帖最后由 c620 于 2013-7-20 15:37 編輯
0 }. P6 p+ B; m
- X1 ]9 z! y1 q" f114.64968度
作者: 鏡月    時間: 2013-7-20 16:36
234.59493872353971032946044883018
作者: 鏡月    時間: 2013-7-20 16:39
這個題可以分三步考慮:第一步考慮輪子自轉那么轉角為114.59493872353971032946044883018第二步第一個輪子的公轉60第三步第二個輪子的公轉60,這三個角度對于第三個輪子而言方向是一致的三者相加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3-7-20 18:17
再次修改:- t; N9 j! C2 ^" I0 X- h$ U* T! \  g
1號輪轉角:114.6
# `) ~$ }( Y* `0 ~2號輪轉角:114.6+60& b8 j' o( R7 {5 F
3號輪轉角:114.6+180=294.6度6 `% Z' @# v! F( U( m
  p; R6 E8 t; P- Q) c. M  ~' s
用兩只手同時轉動三枚硬幣還要精確配合是件很困難的事,所以前面的照片有點偏差在所難免。. g3 j6 C# m5 c  T+ {- I* Z
這次是兩個兩個轉出來的,應該問題不大。
( R% F) i% l# Z: \+ [5 i3 Q
  F, Z' R' m* m) p* d7 K1 T/ J$ ]話說,大家看到那么多的一分硬幣,不覺得驚訝么?以前同事給的,估計是他們在銀行兌換時給的。
作者: 北0極0熊    時間: 2013-7-20 20:21
2弧度
作者: ljm7219486    時間: 2013-7-20 20:34
樓主快說答案吧
作者: minfu51    時間: 2013-7-20 21:03
真心求答案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3-7-20 21:49
本帖最后由 子子61961 于 2013-7-20 23:13 編輯
/ L3 o* ~1 J/ g- \" o: _% i, o
. l2 e9 I' g' ^2 o5 C2 }. R第四次交卷:
! P1 a# D$ \! f8 P) W1號輪轉角:114.6
2 @! k/ u4 W/ I  I2號輪轉角:114.6+120
, E. R0 \& A7 K0 u  F3號輪轉角:(114.6+120)+120=354.6度4 W# P, v- W/ M% ?# V) K

7 O% U( s! ?: W6 c我是看明白了,樓主的題目,不是讓你做個除法做個加法轉身就走,非得讓你學點什么東西才能出去。
7 ^3 \6 Q9 X$ a第二次用硬幣來轉的時候,還在想,幸虧樓主題目滾輪半徑相同,要是不同還真沒法找硬幣。5 B6 m# i. o9 _( l' d! B
不過現在總算從原理上了解一些了,即使半徑不同也會計算了,算是學了點東西了。
, u( H/ c1 H$ d6 |3 h& X
  {9 o9 I/ X& h話說前面樓主每次都說 差一點,那哪是 差一點兒 啊,你說 “差一些”,我們也能往多了想想。
) ^' v2 o' ~$ d7 O$ K# C' R7 u
! z/ y* V6 I5 Y# M( b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3-7-20 22:12
昨晚第一次交卷;
( J# ^+ O4 ]2 q* L3 F今天早晨起來擺硬幣,第二次交卷;+ E; u0 p& s6 g( ?5 C; y
下午睡覺起來,第三次交卷;
  _  I7 u. o0 U. h2 l- U吃晚飯回來,第四次交卷。3 Y( I" v5 n# ^8 Q. L

" s8 F$ ]' b9 \. @* u獲獎感言:這一天啥也沒干。
% o! ]( A9 B, E% Z+ D+ I
* _  [' p9 l0 |8 X也別說啥也沒干,俺也出題了,是關于螺栓計算的。7 l6 L7 q4 |! N2 U
在下面鏈接里,歡迎大家移步,從一個坑里出來,再去另一個坑看看。
4 T# E  R2 M5 e8 Ghttp://bbs.cmiw.cn/forum.php?mod ... p;page=1#pid2483970
作者: shaokuang    時間: 2013-7-21 06:38
84度
作者: jaychan19891    時間: 2013-7-21 10:22
學習了
作者: zerowing    時間: 2013-7-21 10:53
好吧,動靜大俠,我得打破你的結論了。1 f6 \& m* \1 W2 J, P
輪2相對不轉輪1的公轉角: 2*R*sin(pi/3)/R=99.23度。) Q% I: Q5 w! B; N
輪2相對轉動輪1的公轉角: 99.23*2=198.46度。% q* r& E4 |' [4 q% h3 I
輪2相對輪3的公轉角:2*R*pi/3/R=120度。) F/ p; U. Q* w9 n& N4 P( _
輪2自轉角:輪1自轉角=114.59度。
- ^8 U/ H( [0 I# t1 ]則輪3轉角:198.46+120+114.59=433.05度。
4 J/ Y* X  x% ~. p! ?; ?  J  v下面附運動仿真圖。
+ B" ~; b) h. `& H* L起始位置。+ r$ E+ S2 f3 x" b: B- f
[attach]290662[/attach]
$ C  ]; Y# Y3 R0 _; ^2 s. H2 g( t終止位置。6 C6 Q) z' c3 ^) J, D: J. N# h' g
[attach]290663[/attach]
  Y+ \2 W5 q8 S很明顯一圈多。2 N8 q2 b/ X/ @5 {# u- G
而433度=360+73。基本符合模擬。
作者: 繁星ian    時間: 2013-7-21 10:59
子子61961 發表于 2013-7-20 21:49 + M4 w  Q- F# h, m7 }
第四次交卷:
' P7 F( o! b" v6 }! H1號輪轉角:114.6# k: F0 k) n/ l+ A
2號輪轉角:114.6+120

3 N- g* a5 W4 B2 z9 r1 H用ADAMS模擬仿真應該也能做出來吧?很好奇子子大俠怎么用兩只手轉硬幣的,感覺好高的難度!另外,想求證下,子子大俠用硬幣是不是看它大概轉過的角度,然后尋找可能正確的思路通過計算求出轉出的角度?
作者: 星火燎原1992    時間: 2013-7-21 11:02
本帖最后由 星火燎原1992 于 2013-7-21 11:29 編輯
7 m" a5 e! D/ H7 f9 j, r& {
星火燎原1992 發表于 2013-7-20 11:40
9 j* y! r1 V5 c8 w敢問樓主,此機構從何處抽象而來,能舉一應用實例么

% ^1 \* O; D0 A# T 3 q+ P  a1 K  G0 c* Z% [9 w  O. F

2 f4 i: w3 W% ^. V3 ?5 {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3-7-21 11:06
本帖最后由 子子61961 于 2013-7-21 12:30 編輯
5 W0 E1 E# S' o' K
繁星ian 發表于 2013-7-21 11:59 8 A: ^7 ^. l! Q
用ADAMS模擬仿真應該也能做出來吧?很好奇子子大俠怎么用兩只手轉硬幣的,感覺好高的難度!另外,想求證下 ...

3 E3 z& l' ]" j- ~* Z
7 q5 k! P4 K3 S" L4 Q- U7 q謝謝回復。你您所述,轉硬幣只是獲得思路的一個途徑。并沒有真的拿量角器去量。
4 x' y# |, q3 d) F1 W5 I在紙上畫已經畫不出啥了,手邊正好有硬幣,就拿來試驗了。
9 l' @- k. G' Q; I" I
6 D$ q& _' [6 ^+ {6 B$ M% f第一次轉硬幣是用左手壓住輪2和輪3,右手轉輪1,( f+ w( s! q5 S, V) ]/ r4 U
然后發現輪3轉得比想象要快很多,所以有了第二次的答案,也就是貼圖那張。
% W1 \9 A+ `) }% v要注意,俺用的是一分硬幣,邊緣有鋸齒的可以相互嚙合轉動。- l, r- Z& U( p' ?" h
如果用一元錢的硬幣,是不容易模仿的。- K: _2 U3 l. |! l

8 O% [0 W9 B7 ~# B1 N3 j& m第二次轉硬幣,是只旋轉兩枚硬幣,看他們的動作關系。
) y. H" A' v. C  `  M/ Y發現的問題是:兩個一分硬幣,一左一右接觸放置,都是1字朝上,% X- e7 o: H5 L. j. l: G# H/ Z
然后讓右邊的硬幣,保持1字朝上,移動之,移動到左邊硬幣的正上方,) _5 P3 N+ n2 r- H. |$ z! i% e
這時候左邊硬幣的1字是指向哪里?試試便知。# G# j4 k! c' \5 i$ ^. y
有了這次理論基礎,才得到的第四次答案。5 W- j' D5 C# |( V+ Y  Z
; b$ B2 n* ~* N) c0 k8 n2 I/ x
感謝樓主動靜之機大俠的帖子。
3 l; M1 k; X5 t" c8 Y# Z$ m9 _. d" Y3 `

作者: zerowing    時間: 2013-7-21 11:35
好,感謝子子大俠的指證,做一個修正。
# Y% {/ l3 r: d& P5 {上次模擬的時候,齒輪齒條配合的直徑輸入小了一半,導致出現輪1轉角出錯。抱歉。
' S5 B3 |! Y5 D- t# V9 x* k這次更正完畢。4 o: [. r& j$ L6 h
同時修正推理: (紅色為上次錯誤點)$ |; W' e- ~2 n0 A* c
輪2相對不轉輪1的公轉角: 2*R*sin(pi/3)/R=99.23度。6 Z3 ?* z7 j1 u" T. p- y
輪2相對轉動輪1的公轉角: 99.23*2=198.46度。( j3 G; @! u7 ~1 A, T
輪2相對輪3的公轉角:2*R*pi/3/R=120度。(因為輪2的公轉同輪3自轉相同,故實際公轉角為計算值一般,即120/2=60度)$ n9 v: T' q2 N0 j' I4 t. \
輪2自轉角:輪1自轉角=114.59度。, y& }. J3 |3 n6 [; V: o9 E8 N
則輪3轉角:198.46+120+114.59=433.05度。(修正結果:198.46+60+114.59=373.05度)
2 w" ]# c/ Y4 v
下面附運動仿真圖。(輪1逆時針轉)+ u1 p0 ^% A/ B# V6 l- q
起始位置。1 U3 t, K4 O0 r# n, [
[attach]290665[/attach]& t9 ^/ d- u6 }; k
終止位置
* p/ [0 F* \5 o4 S8 `[attach]290666[/attach]
作者: zerowing    時間: 2013-7-21 12:22
PS,訂正,請按354.6作為結果。找到問題了。
作者: 星火燎原1992    時間: 2013-7-21 13:01
zerowing 發表于 2013-7-21 11:35 ; c( Y( Y( e) `7 H; t1 m
好,感謝子子大俠的指證,做一個修正。" e' J0 K* \7 x
上次模擬的時候,齒輪齒條配合的直徑輸入小了一半,導致出現輪1轉角 ...

2 D3 C0 u& X  P& u: b. { 連桿怎么沒加上呢,我把連桿加上后感覺相差太多了,越來越迷惑了。, t/ r  [1 q$ ^* ?, f

作者: 星火燎原1992    時間: 2013-7-21 13:13
星火燎原1992 發表于 2013-7-21 13:01 6 ~$ b* L! X5 E2 \7 B
連桿怎么沒加上呢,我把連桿加上后感覺相差太多了,越來越迷惑了。
3 Y5 j0 g8 H% _: {6 x8 ~1 [1 V* K
連桿2相當于行星架,怎么能不考慮呢
# v) \8 j- |( g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3-7-21 13:27
zerowing 發表于 2013-7-21 13:22 8 l/ o7 Q3 E- L. b2 q9 p* x/ i
PS,訂正,請按354.6作為結果。找到問題了。

- X! ?/ v& E# u, B2 p6 ]2 \找到問題所在,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兒。俺在第四次交卷時也體驗到了。
$ C$ v; U4 h: O8 Q
# ^! Y# d6 Z# {% ^+ Q前面有朋友問轉硬幣的事情。俺在想,如果有臺3D打印機,畫個圖,打印出來實物,嘩嘩一轉,結果就出來了。
5 G+ ^5 t1 P7 @$ A結論:科技使人變懶。
* o* j+ p5 _7 d# g
4 P! V- L) }, @當然了打印實物也不會告訴你角度2倍的關系的,況且如果打印三個齒輪的話,最后輪1和輪3接觸的時候,也會干涉的。
作者: 鏡月    時間: 2013-7-21 15:25
今天看了一下帖子發現昨天考慮不周啊,這個題目的關鍵就在三個輪子間的純滾動,這道題我的思路是:先以第二輪為研究對象以它為參照物,那么我們首先可以讓第一個輪子順時針公轉60°但是轉的時候要保證第一個輪子的接地點不變,那么第一個輪子本身得逆時針自轉60°。然后以第三個輪子為參照物那么另外兩個輪子順時針公轉60°同樣要保證第一輪接地點不變,那么第一個輪子本身又要逆時針自轉60°。所以答案應該是。昨天的結論再加120°
作者: 翔夢隨風    時間: 2013-7-21 18:54
[attach]290696[/attach]
+ V# `' l. a: W. M: M[attach]290697[/attach]" L8 C& }8 H( a7 E3 M8 ]4 \5 b
[attach]290698[/attach]0 n* |( c3 a! q$ ^* i+ Y
[attach]290699[/attach]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3-7-21 21:12
翔夢隨風 發表于 2013-7-21 19:54
1 w% X" h+ o" r$ H+ u% q/ l
翔夢你好,看了你的回復,畫圖辛苦了,圖片挺漂亮,就是字小了點兒,下回寫大點,自己和別人都好閱讀。! f' y3 p( `5 Z2 N5 t4 q  S
5 C1 X- I. ?& T, a- h% f
然后就是,樓主的題目,是板子不動,輪1轉動,也就是你畫的最后一幅圖的樣子。
- W$ \" I( U, s' f: }7 I
  U2 C9 p6 ~% h之后就是,下面圖片里,倒數第三行,輪2應該是旋轉120度,這也是此帖的難點之一。& o" a- H" _9 [7 }
7 F( w- N4 ]. Z$ m
最后就是,最好用足夠的說明性文字能夠明確地表達出你想做什么,別讓別人產生誤解,
) l# h3 H( u* b  s* o; _說實話你想干什么我也沒太懂,只能是猜。工作中如果報告寫成這樣,是要被減分的。
; S7 l& \+ B6 d, P
* i% v1 y" b& Z+ Z
作者: 翔夢隨風    時間: 2013-7-21 21:21
本帖最后由 翔夢隨風 于 2013-7-21 21:26 編輯 / ^' F% f' u6 o! ?: h
子子61961 發表于 2013-7-21 21:12 ( e, U' D9 b( `) _* W6 N& u
翔夢你好,看了你的回復,畫圖辛苦了,圖片挺漂亮,就是字小了點兒,下回寫大點,自己和別人都好閱讀。
- j% a- [, R5 k* A  W3 d5 E ...

9 u: {5 r. D3 f回子子大俠,俺這里想表達的是一種思考問題的方法,即分段考慮。
' Q1 {& j2 n; }4 h! a2 u( O) m在此題中就是先考慮右邊兩個輪的相對運動情況,暫不考慮最左邊的輪,因為它是被中間的輪帶動的,即被動輪,不會對右邊兩個輪的運動產生影響。然后再考慮左邊兩個輪的相對運動情況。
% \  U# K7 I% s0 c另外就是當θ角為0度時,需要在兩連桿鉸接處加向上的推力,輪子才能運動,否則應該會自鎖。
1 k+ W2 g0 P  |) ^8 i看完大俠的回復,俺發現了俺的回答里問題的所在,學習了。( ^+ j/ J( l- H
再次感謝!
作者: wo645561666    時間: 2013-7-21 21:40
頂樓主
作者: 極目窮語    時間: 2013-7-21 22:41
60+114.6=174.6
作者: 星火燎原1992    時間: 2013-7-21 23:13
    還是不太明白,到底哪個答案才是正解?
作者: itwotwo    時間: 2013-7-22 11:22
2/pi x 180 - 120 = -5.4deg
作者: 天元龍一    時間: 2013-7-22 11:58
首先,一輪與二輪,二輪與三輪的相對角位移都是60度。其中一輪的角位移根據移動距離可以算出來是180L/3.14r,這樣子再根據一輪二輪相對角位移為60度,剛可以得出二輪角位移為180L/3.14r-60,現根據三輪二輪相對角位移為60,可以得出三輪的實際角位移為60-(180L/3.14r-60),即120-180l/3.14r.求指教。
作者: 天元龍一    時間: 2013-7-22 12:03
順便說一下,是5.35度左右
作者: 天元龍一    時間: 2013-7-22 12:07
其實用腦子想想也不會有那么大的數據啊,二輪基本上是沿著三輪的弧線在轉,三輪轉動的很少。。
作者: boa65432    時間: 2013-7-22 16:14
本帖最后由 boa65432 于 2013-7-22 16:53 編輯 7 L, m9 Z# }8 E4 h: r

# c( D  G0 [' C! I應該加120度,錯了!
# x! d: Q1 d1 @" s- n) Z  Y# {& u
作者: 藍夢    時間: 2013-7-22 19:03
328.585987261147°
作者: 感恩的心ZQF    時間: 2013-7-22 21:51
學習了,樓主多發一些這樣的知識,讓我們多學學。非常感謝。
作者: yuexueyuexue    時間: 2013-7-22 22:19
[attach]290828[/attach]4 ?; g& S3 _) W/ ]6 H
[attach]290829[/attach]
4 X/ h. p2 K* G* B0 ~! ~0 L畫圖仿真,354.6度
作者: 夕陽書生    時間: 2013-7-23 08:55
這個直徑是一樣的嗎?還是隨機的?
作者: ghongshun    時間: 2013-7-23 09:04
本帖最后由 ghongshun 于 2013-7-23 09:05 編輯 ( ^8 B, J8 _( H8 U$ H

! e/ ^; q2 I( A. q" x* i( [/ |, ~1.2輪,2.3輪分別相對之間的桿的轉角不變,用筆簡單畫下兩兩轉動情形可知& r5 }0 S& A. n( l: H' I4 z# W
1相對地 114.6  
" t+ l" y3 Z6 z1 p- g; A, L3 C' J1對桿=  2對桿 = 114.6+60
% H8 z) L& h+ P2對地   =2對桿+60/ ]! o8 y0 k- S5 W5 o0 F; e
2對桿=  3 對桿=2對地+60
7 o9 d. w& f7 g3對地 =3對桿+60=354.6
作者: 扁鏟    時間: 2013-7-23 10:35
180
作者: 雷__明    時間: 2013-7-23 22:36
應該是120-θ   吧
作者: 24881442    時間: 2013-7-24 08:37
好玩,多出點這種題,大家多活動活動過腦子。別管他難不難的
作者: 天元龍一    時間: 2013-7-24 09:59
boa65432 發表于 2013-7-22 16:14
9 x& x2 A8 g' I$ {2 T應該加120度,錯了!
  r4 ~! Z7 M; }. i7 e! t! {
發完帖子我又想了一下,是加120度,可是不知道怎么刪除自己的回復,呵呵6 _- Y% n# F3 Y5 H) ^/ V

作者: yinzengguang    時間: 2013-7-24 13:12
本帖最后由 yinzengguang 于 2013-7-24 13:20 編輯 6 i3 @# j+ h6 Y' P
2 c) Y1 I2 @3 w; J9 ~# Z5 M
典型的周轉輪系問題,可以簡化,不就是計算傳動比嗎,怎么會難道一大片,這一大片一定是畢業了的,這個可以讓在校正在學習機械原理的同學解決
作者: 祭奠那歲月    時間: 2013-7-24 19:52
好像有正確答案了吧   57.3248407643度
作者: pp2580    時間: 2013-7-25 10:06
得看輪子的大小吧,如果是一樣大的就是60度,否剛就要按輪子的大小來算,比如直徑分別為1、2、3,那么三個角的大小比例就是1:2:3,如此類推,這個只是個很簡單的小學數學題罷了!
作者: hnsddm    時間: 2013-7-25 15:41
有意思~
作者: huangyan-1    時間: 2013-7-25 15:55
仔細研究研究
作者: 祭奠那歲月    時間: 2013-7-25 19:13
應該是177度
作者: 雷__明    時間: 2013-7-26 00:08
雷__明 發表于 2013-7-23 22:36 ( }" i, Z) [" ~
應該是120-θ   吧

& n& R2 U" V2 G9 I+ ], r不對啊,再努力
作者: 快樂的海綿    時間: 2013-7-26 08:59
344度
作者: 滾刀魚    時間: 2013-7-26 09:59
最近這都是怎么了,都喜歡出題考工程師,工程師本身活的夠難的了,還在這跟自己過不去,沒事還要給自己挖坑!算出來就有水平?算不出來就沒水平了?要是這樣,我看見的社區的題,我基本都不會算,我的承認我這一點水平也沒有,但是沒水平,俺也得靠這個混飯吃,不也在做項目,做設計,設計完的機器不也一年賣幾百臺,不也在醫院里24小時天天運轉。看看那個叫什么JIUDUAN的出的那個干翻1000%的工程師的題,社區里那些被奉為大師的人物們有參與回復的嗎?不都是天天哇哇叫的,我們這些無聊人在回復那個帖子嗎?既然出來了,我沒水平,我不會算,我覺得工程師應該習慣于應用,而不是天天出題玩,我就想知道這個機構在什么地方應用了?解決了什么實際的問題?
作者: 滾刀魚    時間: 2013-7-26 10:01
你這個題,應該考慮打滑嗎?
作者: tntk    時間: 2013-7-26 10:25
125度
作者: 沸沸    時間: 2013-7-26 15:56
建立二元函數方程。; |2 g! c: _: X" r$ n) Q
已知R1 R2 R3 ,(我是根據樓主圖紙上的1輪和3輪全在同一水平面算的,不在一個平面也可以算,不過咧,我懶)[attach]291323[/attach]0 r8 W" v3 w" O( ^
- j/ K1 m( L% e  E" z$ |% h
不考慮打滑,摩擦輪123 齊步走,走過的弧長相等,相當于自傳的角度相等設為θ。4 U  P" A2 e. V. G3 r/ t# a- M
a=R1+R2
, @# p$ T0 v$ [2 H( m" wb=2R2
* C" P5 {; V- E  r  W& uc=R1+2R2+R3-S    S=θΠ/180
9 z3 h% A8 F2 [- c然后吧 我記得高中數學學過余弦定理 cosα=(a平方+c平方-b平方)/2ac      
' y! T3 u) J9 {& d- ^公式帶入 處理一下 得出個函數關系式,再帶入α為60°,算出θ ,我懶 ,我就不想算撒!
& x9 ?9 \' O. r- I9 V1 G1 H# w簡單點就讓R1=R2=R3   不想簡單么 自己去CAD畫畫圖設定下R1 R2 R3 值。
( Y: q: V; F" R5 g我數學老師死的不算早額, 我估計這問題拿給一面臨高考的孩子,他們可能都手到擒來!
3 x7 x" J0 Q: r% p1 V  b4 N
" {: @- B- C) y! w& U- \& q8 |+ P* D7 X* M: @

作者: lampard123    時間: 2013-7-26 19:34
學習了不少
作者: jiuduan    時間: 2013-7-26 22:57
本帖最后由 jiuduan 于 2013-7-27 01:38 編輯 ! M  C6 C7 @/ n0 b" B/ y

$ f3 O3 r( p: x! l3 b/ j* b原題未說明,假定三圓相同,試解如下:
0 R- _$ U# M" R! Q
8 p. R8 x- a: J) }) G& L8 B[attach]291353[/attach]; W/ P8 Z& O% R0 B! w0 |% l% p
- [  g, ?4 n1 X3 ?  o
圖1:初始狀態:O1O3= 4R
- ~, r: m9 r! p( R8 B圖中虛線箭頭:方向,用于判定轉動角度的基準方向9 j* l2 K/ w# _' }$ y5 f
A,B兩點,分別是:兩個起始參考點- }, m7 h. e- t+ \4 Q" A$ R  m$ J
A點為O3 O2的中點,在連桿上,同時,有兩個點A1,A2分別在圓O3,O2上,此時,三點重合
$ i0 u0 \" Z$ D( m) U1 M- lB點同理!7 n0 L$ B! h# C

' p( M1 ~$ I, T開始轉動2 i0 K5 r2 r1 x3 C% }: m) Y% ?6 [' ]
5 t4 A. g7 ?( K& f4 K

6 e/ m+ w' a8 e( K1 I- U5 j/ L
( ^  a- t( O% j! I6 p [attach]291352[/attach]
+ L4 ?( r$ y5 n
0 o2 L) G; f4 V* Y4 {9 l圖2:終止狀態:
; f3 s/ j' C( b* Z圓O1轉過角度 = 2弧度 = 114.6度
$ F* ?& Q1 y' h( `) U% e+ `. p) b/ J, o+ F' |" j6 t
------------------------------------------------------------------------/ K+ w4 f' U6 L: t% n5 E' c
圓O2的轉動角度分兩部分:
" Z% G6 l5 _" d     從連桿O1O2看,角B2 O2 B2’ = 角B2 O1 B1' = - 174.6 度' F+ D+ n6 k! _( X9 ]/ C! r
       連桿O1O2 與基準方向的夾角為: -60度4 h6 W5 R2 ^* Q& q7 B/ l0 Y$ I
即:圓O2轉動角度為: - 234.6度
7 y) }1 C/ U1 l9 |1 y( n7 ~5 A* A, e' q1 `! p% ~
----------------------------------------------------------------------------------------------! D- z( ]9 m7 v% e
圓O3轉動角度:
+ y0 N1 l5 s4 |5 [5 e6 d( ]1 i在圓O2上:8 K' o, g( R- |! C% O
B2' 與 O2 A 的角度為 -114.6度,A2' 與 O2 A 的角度為:-294.6度,與B2' 剛好差180度,見圖1,在圓O2上,A點與B點差180度,圓O2不管如何轉動,這個180度差不會變化,B點轉到B2'位置,則,A2'在其對面; L7 B" Z9 p  [- Y+ J+ T1 a4 Y

. X+ m5 d( ~/ _4 a& D: e在圓O3上: 角 A O3 A1 為 : 294.6度
+ d  H9 k+ n  g( Z4 T; ]' e再加上60度( y1 g0 K/ e0 s, r& S9 y/ O
0 W# T2 z) t* c
圓O3的轉動角度為: 354.6度3 V8 |6 ~' k! I% q
, c8 S2 `; I/ S5 H( q: L
延伸:1 F& c! k0 ]7 m! t7 T+ K- l* ^
任何中間狀態時,根據角O1 O3 O2 的角度,用余弦定理先求出圓O1的直線位移量,再求出圓O1的轉動角度,后續過程一樣!: [+ I. }+ C  E# V# T0 q
$ Z- L" k: \8 _3 x% ~

/ e  x& Q9 n. L8 P' {3 q' j+ B1 L$ _/ A8 L2 Q& p8 D6 r- C
若:3個圓的半徑不一致,計算過程變得復雜,過程如下:
! \3 v8 U3 T' [3 p以圓心O3為原點建直角坐標系,參考圖19 c/ ^/ d9 |) e0 P+ E7 o0 L: K

( Z* A$ j" ^7 x9 c根據原題的角O1 O3 O2,及半徑R3,R2,求出圓心O2的坐標,得出圓O2的方程,再求出圓2與X軸的交點坐標,可得圓1的位移量,再用余弦定理,可以求出三角形O1 O2 O3的三個內角,后續的計算與上基本相同。

5 L* K0 c! M# n' c$ @7 b; t# N9 L' ?6 d# E

9 w# L8 d/ m3 R/ _$ J! b
$ z* R) O1 q  z5 ?4 H1 d/ a: o
作者: masternum1    時間: 2013-7-30 14:33
算出來是114.59
作者: 枂的溦笑    時間: 2013-7-30 14:39
有點難度。還沒看懂呢- -
作者: 良生    時間: 2015-7-11 16:26
老帖不錯,溫顧一下,64#樓的大俠邏輯很清晰。機構運動分析是機械專業基本功。
5 x* t+ a' J/ Y9 R如今,搞技術的基本功確實都不扎實,學校沒練好啊。
作者: gw777    時間: 2015-7-12 12:24
個人認為除非輪1半徑較小,否則這個問題從力學上分析不會發生,因為角度為零時輪2不會向上運動
作者: lglabc2008    時間: 2015-7-14 19:07
怎么算都是295°! o8 g; M/ s4 k4 @, I
那60°哪去了呢?
作者: lglabc2008    時間: 2015-7-14 19:48
lglabc2008 發表于 2015-7-14 19:07
, \* J/ N* n4 E* ?怎么算都是295°
9 [' w: J2 X. P, H4 p那60°哪去了呢?

' n6 X2 ?& J. Q  S% u總算得出355°了
作者: 小黃工    時間: 2015-7-16 11:57
54.592°?
作者: huisheng_zhfc    時間: 2015-7-16 13:49
好貼  學些了
作者: 機小妖    時間: 2015-7-17 14:55
摩擦輪1自轉2rad;% Q. x* W" |8 Q1 n  `2 X0 ]$ D
摩擦輪2自轉2rad+60°,繞摩擦輪1公轉60°;
" v: G1 u: M1 @摩擦輪3自轉2rad+180°,饒摩擦輪2公轉60°;
0 u$ y' H; q9 w& [& {9 u! @所以摩擦輪3轉的角度為2rad+240°。" c% k! U( t& ^4 t" D: x: G
這個知識在機械原理,行星輪系那一節有說明
作者: seth4034667    時間: 2015-8-4 16:33
學習學習
作者: 王奮斗    時間: 2015-8-11 23:15
學習了!
作者: 無敵老大    時間: 2015-8-12 08:42
180/3.14=57.32
% e$ B9 W' [* O( K( K
作者: 小菜89    時間: 2015-8-12 16:24
為什么這種提問知識貼,樓主不給出最終正確答案,這讓我們菜鳥也能漲點知識。
作者: 騰訊qq    時間: 2015-8-13 22:50
學習了哈
作者: 滿塵青衫染雪    時間: 2015-8-14 11:33
cq0932 發表于 2013-7-19 16:20
4 d$ }- l6 Q" P7 y5 U: u1 uangel1399793 好像已經說出答案了。  U- {+ s+ Y( |- @. B
我來說一下我的算法,算是拋磚引玉吧。
4 v! p/ }0 h" C! J8 v. L
我覺得這位前輩說的有道理
7 e3 [, ~5 S, g" y' x5 R& W
作者: 小菜89    時間: 2015-8-14 14:11
小菜89 發表于 2015-8-12 16:24
3 m3 a! @" Y& ?1 l* i: h  f" }為什么這種提問知識貼,樓主不給出最終正確答案,這讓我們菜鳥也能漲點知識。

9 m" j6 j! Z1 T- h+ J; g9 v7 J% |明白了,多謝* t4 h& \, k1 L$ t

作者: 盜版小朝    時間: 2015-8-16 23:03
本帖最后由 盜版小朝 于 2015-8-16 23:09 編輯
3 v' F  {# _5 y+ r
8 g5 P5 a5 J# K2 d( L疊加算法
6 H! O% ~1 Z5 C- E* [1,三輪半徑相同且全部設為1,如果三個輪相對位置保持不變,即連桿角度未改變,摩擦輪1相對于平面走過的距離a~1.464(二倍的根三減一),帶動輪3轉動的弧度為1.4641約84°(這個結果是口算估算的,除法我不怎么會口算,可能會差一到兩度,大家幫我驗證一下)
3 u( Z6 C8 q. Q& B. Z; Y% S0 m- p9 ^
$ Z) B5 k- L1 z1 @2,如果摩擦輪位置固定,即假定輪3上任意兩點的連線在二維平面上保持平移,由于連桿角度的變化,輪1轉動的角度為120°
- m" N6 J5 E9 y& Q1 L" x8 o
2 a1 F3 D- r3 `4 G( j輪一總的轉過角度為204°$ J; k- \  q$ y$ u& Y( b! B* K
( V0 t0 T3 D; u' w

) U1 p5 t  D/ n- U: L- h3 N( v修改,條目2中輪1轉過的角度應為240°,口算弄錯了,總結果為324°
作者: 米開尼扣    時間: 2015-8-21 17:07
這樣的題目見過類似的,感覺就是要考慮自轉和公轉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