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qū)

標題: 用具體案例,說說計算的重要性 [打印本頁]

作者: jiuduan    時間: 2013-7-9 10:03
標題: 用具體案例,說說計算的重要性
本帖最后由 jiuduan 于 2013-7-9 12:56 編輯
* }" C! s2 l* a( r( O9 z
( X( ~: w) O( ?: G4 B本人是機械門外漢,只因捅了“馬蜂窩”,就有很多“大神”使用很多精妙絕倫的“語言文學”來解答機械問題,堅決不用機械專業(yè)知識。
$ i0 z0 ?4 ]+ n
8 m9 n, P, l+ R" N4 L* w: E' I: G盡管本人不是“大神”,但這畢竟是機械壇,也只好硬著頭皮,用機械知識解題!  G9 g1 Z# K7 y+ R- \
$ n2 H# h3 L& @
本題原址: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30968
8 A# i* W2 D: T6 a5 H/ I; k8 _  V! r
現原文復制:
! h7 C3 e, Z! q3 C0 g, v8 b  e8 ?7 v/ ]# E$ C) d
本帖最后由 yinzengguang 于 2013-7-9 07:41 編輯
$ |5 I) g- n: v' M- b% E3 p
! z, C/ X$ _, R5 |7 S* I 題目可能有些。。。,新人,提的問題大家可能都會覺得很簡單,可是這些對新人來說很重要的,比如:我知道了關于軸上鍵槽的各種標準及注意事項(對稱度、底面及側面粗糙度、對軸線對稱度、及軸尺寸公差及粗糙度、),覺得很有收獲,但是對老工程師老說,這太基礎啦,有經驗,有國標。下面說一下,對于電機座(小心非標設備上的,步進、伺服電機的,和線性模組上的類似),自己思考的問題(如果您帶徒弟,希望徒弟思考些啥呢,從單純電機座來說),這些問題問同事好些,還是網絡搜索好些,還是直接照著別人的圖紙模仿(這時會猜測別人的用途,不合理的有時也能貼個漂亮的理由,這難道就是閉門造車)?
& A4 E8 r5 t/ n: I+ Q6 `. F  O4 u! @. U# W: Q  M
疑問不解:  J- d. p# V* \! f! m9 O2 }

! E1 o4 n9 R# h! T; H1、底面和側面(藍色面)的垂直度一般取多少或者取幾級?, o) o" j. y% ~: @+ h

* w1 F/ x+ m) E( ]5 L% w  a9 {. Y2、底面和側面對平面度有要求嗎?出圖要標嗎?表面粗糙度一般取多少及其依據?: s: S& S2 n- ^* t9 x8 ^, [( i

- \+ N1 a7 N2 d/ B; ]; b4 Y3、電機座的厚度(可以理解為單純L型的線厚)要計算嗎?憑經驗?如取這樣的厚度其底座上的定位沉孔一般去多大(或者對應螺釘為多少的)?要根據扭矩計算嗎?還是側面上是個螺紋孔大小一樣?一樣的話,兩個沉孔夠不夠,大家一般用幾個螺釘固定,孔間距要標對稱“公差”嗎?* f$ A9 p( P$ ]9 v# K2 L0 {4 P8 {
, \. [2 Q) P& R  L! @+ f9 O8 {
4、電機軸向定位是靠側面(藍色孔),徑向定位靠孔(綠色孔)軸配合還是四個螺釘孔,還是根據場合選用(剛性:直接連接減速器或者負載,此時減速器和負載直接安裝在電機座另一側,此圖沒有;柔性:通過聯(lián)軸器聯(lián)接,徑向容許誤差,此時對制造要求也會降低);9 Z. ]0 u7 W7 t  R* F; h3 e
剛性聯(lián)接時(徑向定位為圓孔,綠色孔),孔中心到最底面的距離的公差標注查表還是簡單的對稱值?距離如何檢測呢?由于距離是在側面(藍色面),加工時要“轉換尺寸”(不是很標準,大概就是基準轉換:設計基準-工藝基準,對嗎?不是很清晰),或者就這樣裝夾,先加工孔,還是先加工成L型,這樣的話用的板材會很厚,焊接成L型可以嗎?對啦,材料用A3嗎?表面做何處理(比如:鍍鋅、鍍鉻)?  B5 R$ ^6 D; o, o; B) H) ^
3 V" v; J2 o% x$ x) x
5、L型電機座各棱邊要倒角嗎?圖紙標注(比如:2mm,以前看過一個帖子,沒有必要)?還是技術要求說下,怎么說,貌似手工倒角刀刮的很是不好看,一般情況下,工人會主動刮嗎?如果設計者不想讓刮,技術要求該如何說?
* [/ C+ `# m1 n# c
& v- J5 k; n5 M: V- _* ?1 L; A6、個人感覺電機座和帶法蘭軸承的軸承座有些相似,可否借鑒?) t7 M4 Q! M5 `/ s, n
6 Z% S; C9 P/ g/ J
7、有人用有限元分析電機座的剛度問題嗎?有必要嗎?
- m$ O2 r2 N% o8 g% A
8 F* ?$ p  `9 ?5 b2 d2 V8、數量少(幾個、十來個)時加工上什么床子,L型是銑出來的嗎?還是刨(插)出來的?幾件一起加工嗎?側面的另一面沒有配合要求,可以很粗糙,粗糙度標注多少,痕跡很明顯!
+ ?- V) N- S- X) ?2 ]
+ J8 [  |3 L& b2 e9、電機安裝、電機座固定時,要放松,加平墊、彈墊嗎?沉孔里能加嗎?考慮電機座固定底面不用沉孔(前提不干涉)
  S; @3 D( Y9 s9 K$ R, y) ~3 A) j6 w
10、以前看圖覺得很簡單,比如這個電機座,但是不同時期看同一個東西會有不同的體會,剛開始覺得很簡單,后來發(fā)現啥都不會。看別人模型覺得很簡單,而自己做時卻無處下手,必須親自做后,才會,難道這就是經驗?剛工作時,覺得有些圖紙不是很好,常識性的問題一堆,但是最近看別人出圖,連續(xù)加班出,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出錯是否情有可原?還是自己眼高手低呢,自己出圖時,出的錯可能比這多的多?也出過圖,簡單的四五張,整整出一天,考慮的東西很多,可能第一次出吧,和看別人的不一樣,不能想當然。還有自己出圖時,老同志的意見要聽嗎?我出的圖里有一個凸臺和凹坑“配合”在一起的(靠螺釘固定),我問項目里的人這個配合公差怎么定,答曰:這個不用,直接標尺寸就行,我標了尺寸,孔(凹)軸(凸)一樣,結果回來只能裝進去一半,下面不行,難道是垂直度問題?還是沒有清根角,還是表面處理(本色氧化)影響?后來想了下,尺寸就不該一樣,就該小些,又不是什么配合,就和鈑金面板上安裝儀器儀表、開關按鈕一樣,尺寸差個一二mm就行。4 W. ]( |, T" o& D3 k
2 N- d, s5 t/ d7 T7 [
-------------------------------------------------------------------------------
6 z$ S* v' @) T) W 小弟就想到這些,應該還有別的注意事項,希望有經驗的前輩指出,不要說電機座和電機一起買的。
) Q4 p) i& g+ o 這么晚啦,睡了,估計錯別字很多,但是希望各位工程師幫我回答一下。真誠請教,謝謝
5 r9 j0 Z% [! Q" n' \" X, g4 E9 i
% Y) V2 v- j) W* J* v) G  e
" j6 B8 X& w5 K: M( J
2013-07-08_235526.jpg (12.58 KB, 下載次數: 0)
昨天 23:58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 w; o+ ^/ |8 R# H+ j " Q' Y2 v! c& N2 A5 }7 W

8 ?# r1 W+ j. c+ x( G! e
; p+ W9 r9 Z8 q" o1 D
' f' K( g1 Y2 }+ W3 g0 ^
+ I  x; U8 n" h: C$ w% p
: n) |8 r( W8 C* `( O8 J  P

  A' Q! Z& m% d) ~2 l以上為原題復制的。4 V8 @4 D' g1 _( A& r4 B
; H: G7 C  h* O3 T) ^" u
作點補充說明:& p5 F+ F* ?! n& n, q
/ I2 }8 T* U  K
  1.  此結構設計是不是合理?不要妄加評判,我們只解此零件的尺寸標注,結構設計是否合理,待原貼作者補上工況需求后,通過計算,自然會很清楚。7 j+ L: a' F1 R- i, J

9 z; W3 H1 B$ }5 U, g, Q% Y' ]     沒有任何計算論證,就妄言此零件結構有問題,是極草率的!7 ?, c% \( E' }9 F) I5 ^
1 K& \( r. w4 B, K3 }6 n
2. 本人用此題解一下尺寸公差分配,至于此零件結構是否有問題,暫且不論,希望大家不要將問題復雜化,否則,有“胡攪蠻纏”之嫌!
; L! Z3 F- G: D  d1 L3 |
作者: jiuduan    時間: 2013-7-9 10:13
本帖最后由 jiuduan 于 2013-7-9 10:20 編輯
! n" Y: ]3 m% c; ], o
9 @5 j: K% ?6 s* o. A任何設計參數的確定,都要根據應用要求計算取得
# T9 W  ]5 R4 z$ `& S8 p- M# P4 I6 [: O4 v* X! _/ U% q: Y+ f
原題中,缺少以下內容:+ E, y% t2 `7 @! p
; X0 [. p( j' e# j
1. 基本尺寸;. I, Z( J; X/ {' P  `  `% n
2. 電機類型,法蘭尺寸及精度,電機參數;
2 p7 p( c- ]  F- x* @3. 裝配主式,即:這個底座裝在什么上面?電機在這個電機座上是如何安裝的,是直接裝讓電機軸伸出方式嗎?
( y) i5 n! n" I4. 裝配要求:裝配與其它部件的配合要求?比如:對垂直度,電機軸的相應安裝位置及精度要求、電機軸指向角度及精度要求等
: ~' t! `9 {7 d/ J* f; G一概缺失
# @2 _) `6 J+ D- y3 Z6 d: F3 ]2 W; q' X% L' O3 N! I! Z
所以,無法標注,原貼樓主的問題,無法回答。7 B! d8 O5 K) }' b: ~8 X0 J- n2 C

4 {  r6 d' t) [* X3 U) `4 x% F! s現我假設一種用途,作個簡單的分析,假設裝的是一臺普通的交流電機,通過一條長長的三角皮帶帶動1米之外的水泵
# c% o5 `+ v1 r, Z8 \" h  p4 _" v: m) y6 `& c4 m
對于這種需求,作個簡單回答:
! M! I* |0 N/ h4 Q1 y. |+ o, U2 K) [/ O/ q
1. 電機座剛性一定要計算,根據水泵需要的電機大小,計算出皮帶的拉力及運轉振動,折算電機座的剛性要求,選擇合適的厚度;
( g+ @0 f5 b  n1 d8 k
* R6 i6 p' ?8 O+ j9 {/ b! S2. 其它的,只要標上基本尺寸即可,圖紙上不需要標公差,即:采用自由公差即可。
) E' X, @1 o0 D& E
* |/ j) q1 h1 O* _  @  @& c  p$ g+ T3. 關于倒角,從技術角度看,倒角僅用于“美觀”,或者防止“刮手”,對使用沒有要求,因此,倒角,可以1~2mm隨意,倒角角度30~60度,隨意,當然,最常用的,可以取45度。
作者: 小白丶經典    時間: 2013-7-9 10:26
給你一個案子像你這樣計算一個月能出來么?! V- H2 U8 O) U7 ?% U
就倒角來說你那么計算怎么不考慮某些零件的應力集中呢。
作者: solo0352    時間: 2013-7-9 10:42
你要是到非標設備老板那里去面試,人家先給你屁股來一腳,再屌你:等你做出完美的設備,客戶早就跑了,老子還要陪訂單合同違約金!
作者: 米米hu    時間: 2013-7-9 10:51
普通電機座外形跟電機齒輪箱差不多大,安裝孔沒錯,厚度按照經驗去定,倒角美觀。5 F, `8 l2 g' i" D/ W( F7 k
重要的地方才算算,電腦幫忙分析一下,這是我們公司的做法。
作者: 徐_燦    時間: 2013-7-9 11:33
個人感覺焊接比較好!
作者: 徐_燦    時間: 2013-7-9 12:11
徐_燦 發(fā)表于 2013-7-9 11:33 - @% m" H( J. \
個人感覺焊接比較好!
! M6 s# G5 D' h" a! ]5 ]
焊接工時及效率并不比機加工低,而且本來就是幾件!而且焊接處理得當,變形沒有想象的那么大!
作者: 天天喝水啊    時間: 2013-7-9 12:40
l看起來LZ更像是在慪氣。如果是我設計的話肯定不會設計像上面那個工件,上圖的工件好像固定工件的兩個螺絲孔會與馬達干涉(安裝的時候),至少會有一些倒角,這樣不僅美觀,也消除了應力。至于計算呢也不會有那么多,如果是精度很高的話,達到μ級的話我也許不采用這種結構了,可以改用直線馬達。
作者: 纏繞指間的煙    時間: 2013-7-9 12:47
對于我們這種剛畢業(yè) 學校又學的一般的人 計算確實是個難題3 ~  q5 p# g) t: O, J+ E: z1 {

作者: 鬼魅道長    時間: 2013-7-9 13:58
jiuduan 發(fā)表于 2013-7-9 10:13 ( x: s( x! [" W( a+ Q
任何設計參數的確定,都要根據應用要求計算取得
  h2 R8 p3 f: W) B3 g$ i/ [* ]% k
原題中,缺少以下內容:
" C/ E* \( v4 p5 T8 m" q
這個。。。槽點太多,一時不知從何說起。; ^$ x) J% d) B8 z3 k6 H. F9 `
題外話,不知道你怎么想,我下面的家伙,一般不敢讓電機軸吃徑向力的,不是什么苛刻條件的話,載荷還是別搞得那么熱鬧。
作者: 好方案    時間: 2013-7-9 14:04
樓主,沒必要慪氣。
# d) Q; E3 m5 _. U
1 ]- |* R* F% n6 \
作者: 以花之名    時間: 2013-7-9 16:31
小白丶經典 發(fā)表于 2013-7-9 10:26
( R# `& Z. @6 S( {' b2 W/ K) t1 {給你一個案子像你這樣計算一個月能出來么?
; o% b- O' A/ a就倒角來說你那么計算怎么不考慮某些零件的應力集中呢。
; e! K- C: T$ C7 s; s! O0 h
說的好。一個案子還得從總體入手,把布局和生產節(jié)奏討論好,把傳動原理搞清楚 ,電機功率算好,不能糾結在小事上,不然累的半死還吃力不討好,一個案子一個人做的時候哪有時間在去分析這,一般是多看看別人的設計記住了 或者參照型錄,畢竟零件小不會出大問題。
3 g7 H3 O1 L  j  G( [
作者: liuyong453    時間: 2013-7-9 18:13
做非標,不量產的機,真的不會算。除了電機、絲桿、帶、齒輪等重要標準件,其它真的是憑感覺,為什么啦,因為市場需要!現在市場端都希望一個來月都要機。方案評估,細化設計、加工、裝配調試、出貨那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不能拖泥帶水。否則你賣給誰!我們的方法就是往大里選!
作者: 歐陽絕痕    時間: 2013-7-11 00:15
公司同事做一個設備(自己公司用的),花了8個月,老板天天叼人:等你做完設備,我的產品已經停產了!做非標,就要像劍客,快、狠、準!要達到這種境界,必須不停的修煉才行。
作者: yancnc    時間: 2013-7-13 09:59
很多零件我們會算,沒必要去算,做單臺或者機臺就是和時間賽跑,有的零件完全憑經驗做厚一點,當然這材料費要遠遠低于要計算的時間。% U, W, ~" H9 p9 V2 L
很多零件我們真的不會算或者說算不好,比如壓床的工作底板完全滿足受力要求,為了減少機器工作時候產生震動,那你這時候底板的厚度你怎么算?; s1 y9 ^, ^2 O( Q9 j- I' Y
在這里我還是想說說有限元,有限元要用的好必須得有扎實的有限元理論基礎,而且得用很多案例與你的設計相結合,我覺得這類人不多,不是說你會點兩下按鈕就能計算了!
' J# n/ H5 r% g8 s( o, v我承認我不是一個好的工程師,或許你自認為是,但是還是建議你不要一棍子打死一幫人,一個好的機械工程師不僅僅靠的是計算,材料、加工工藝(鑄造、鍛造、沖壓、焊接、機加工)、裝配工藝、熱處理、美觀、人性化等等都是很重要。假如你計算很牛X,那其它的呢?* C. ?6 |+ E4 v( O5 p, B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3-7-13 13:32
別的不太懂哈,只是看那一樓里的圖片,底板只用兩個螺絲固定,有點不穩(wěn)。如果別的地方還有螺栓孔俺沒看到,請無視此句。
& ?' {( n! O$ l" ?$ n% Y7 {7 \6 w, l2 a& H' c/ s
另,電機安裝面如果需要精加工的話,那個豎直的板,朝向電機的那個面,應該有個臺階的。6 |$ S3 ?) x, h- G

作者: Cavalier_Ricky    時間: 2013-7-14 02:22
樓主啊,對你自己來說,多想想管理的重要性是不是更靠譜,更有意義呢?
作者: wsxm82    時間: 2013-9-30 14:49
本帖最后由 wsxm82 于 2013-9-30 14:50 編輯 ; G$ j8 i- f2 N$ I% f% r

, B- o' w2 r0 c8 o樓主最好直接按你想的設計加工產品,又賺錢又有面子,比在這發(fā)帖舒服
3 a* W( Z. B. v; o0 M% u: V) c& Z客戶要的是產品,他們一般不看這些所謂的解釋。
作者: ame0624    時間: 2013-10-2 06:53
這種零件需要如此計算嗎
作者: 王老3    時間: 2013-10-6 17:50
帖子這么長,逐條回答吧:
9 |  D2 s% Y& R1 e, A5 p% G* ^1、底面和側面(藍色面)的垂直度一般取多少或者取幾級?
" O: S) W% ~) ?- y1 w4 z5 s) ]$ J答:垂直度是根據需要計算出來的,在國外有一門學科叫做公差分配,就是怎么用最寬的公差來保證整個系統(tǒng)的需要;如果這個電機座前方需要剛性連接那么精度會很高,很高是多高,根據連接件的要求可以計算出來;如果前方是柔性聯(lián)軸器精度很低就能滿足需要,有的聯(lián)軸器可以角度偏差0.2°,那么對垂直度要求就很低,這個也可以計算,根據計算結果再往等級上靠。
! c+ x& x  W' a5 A! A3 C2、底面和側面對平面度有要求嗎?出圖要標嗎?表面粗糙度一般取多少及其依據?; x6 y3 c" {! [& H9 Y# V7 S7 x) m
有個概念明確一下,所有的面都有平面度或者其他公差要求,只是你不標的時候按未注公差的要求進行加工檢驗,需不需要也是要計算的,公差作為機械設計的精髓不是一兩年能搞懂的,圖紙上每一個線條數字都要有依據作為粗配合面粗糙度可取12.5,依據參考機械加工工藝師手冊及機械設計手冊,有詳細講解。
$ M( j( Z. h. i8 s3、電機座的厚度(可以理解為單純L型的線厚)要計算嗎?憑經驗?如取這樣的厚度其底座上的定位沉孔一般去多大(或者對應螺釘為多少的)?要根據扭矩計算嗎?還是側面上是個螺紋孔大小一樣?一樣的話,兩個沉孔夠不夠,大家一般用幾個螺釘固定,孔間距要標對稱“公差”嗎?
, G# }( H) d8 Z: f* b/ L9 Q答:有經驗的要憑經驗,沒經驗的當然要計算;當然如果你夠聰明可以借鑒別人的經驗;9 i7 S) l! [* w  K7 p% J
首先想好你為什么要用沉孔,是避免干涉,是為美觀,還是為了功能?如果沒有理由那就不要沉孔,少加工一刀就剩下的就是錢
/ u* y4 g! N1 D2 }2 k. s沉孔多大,這個問題手冊行業(yè)有啊,手冊上能解決的就別在這上面問了;; _4 X; Q0 x1 |1 G
有一點幾個螺釘的問題手冊上不詳細,國內也很少有螺栓應用的書籍,可參考日本螺栓應用方面的資料,看一次終身受益
: k& S" Q9 T4 p& e這個問題有提到了公差,哎。。。,你的未注公差要求的幾級,如果你未注公差不滿足你需要了那就要標注,
. z6 E2 M0 a' |% F. F本想把所有問題都一一講解,看到這的時候我真的忍無可忍了;奉勸大家既然選擇機械設計就堅持每月至少讀兩本專業(yè)書,+ @. M. x" j$ D7 x1 A( z
堅持三五年,當你讀上百本專業(yè)書籍的時候這么簡單的問題你就不會發(fā)帖子了。最后再說一點,國內寫的書70年以后出版的最好少看,沒什么有價值的書;最好讀德日美蘇的
作者: 13863023496    時間: 2014-4-25 15:44
先收藏了,慢慢看
作者: 小菜壹碟    時間: 2015-7-3 15:23
yancnc 發(fā)表于 2013-7-13 09:59
# m) q- K" t$ A& q5 R很多零件我們會算,沒必要去算,做單臺或者機臺就是和時間賽跑,有的零件完全憑經驗做厚一點,當然這材料費 ...

$ O" {$ V9 j( \- c; {; Y. |  T說的好
作者: 半閑堂主    時間: 2015-10-20 10:29
小弟學習了
作者: 99sw    時間: 2020-10-16 10:59
數量少,肯定就上銑床了,節(jié)省時間,人力。數量多一般都是澆筑吧。我是搞焊接工藝的,你這個件除非很大(大通常也代表精度要求會低),就沒必要省一點材料成本了,后面還要精加工,但是看你的樣子還要鍍鋅,都是防銹的,鍍鉻可以增加硬度,一般用于薄件。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qū)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