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沒有感恩之心,職場怎么混 [打印本頁]

作者: mfka    時間: 2013-6-27 14:42
標題: 沒有感恩之心,職場怎么混
本帖最后由 mfka 于 2013-6-27 15:44 編輯 4 `4 O* [: u' t$ W$ _) M, @. |( B

7 b8 J6 C/ B% L 據《重慶時報》2013年6月27日16版報道,2011年,一家汽車企業老總拿出1億元資助貧困大學生,主要是幫助剛考上大學的重慶籍大學生。當年秋季入學時,作為第一次試點,他拿出500萬元,資助500名學生。但出人意料的是,500名學生中,沒有一人與資助者聯系,也沒有收到過一封感謝信。“并不是說付出要求回報,但起碼要有一顆感恩的心”。重慶市慈善總會會長程貽舉認為。 . ?( G$ h+ S$ ~

" S, m( M& z% c. E# t! h  而且,他們還發現,有的學生拿這1萬元,沒有用到學習上,而是去買智能手機等高消費品。這傷害了捐贈人的積極性。去年,這個項目暫停了一下,沒有搞新生捐助。今年,可能會搞,但怎么搞,還要思考。2 X8 {5 L" k" m* B/ U# Q

% M) X- e. u% W* M9 x, h& B窮人,不必仇恨社會,應該有感恩之心。這不是情商問題,而是良心問題。不懂感恩,未來職場也不好混。
3 ]+ H8 t8 U4 |: P
作者: lyanli    時間: 2013-6-27 14:57
道德缺失
作者: 孫建si    時間: 2013-6-27 14:59
搶占一樓
6 E& Y+ _( h. Q3 m5 h老總錯了,老總做這件事的動機與實際達到的效果不一致,老總啊,你背調不夠,適得其反了啊。
9 U0 U  u% w9 N5 S7 ^$ Y( f5 g5 ^, f: D! N9 U) O: o. b

作者: hc2003    時間: 2013-6-27 15:01
現在的人能守住良心底線的不多了! 連平時借地幾百塊小錢都不還,何談感恩之心
作者: mfka    時間: 2013-6-27 15:02
本帖最后由 mfka 于 2013-6-27 15:03 編輯
- W) L( v8 O/ \2 V! w8 _
/ j! R$ j- l) r% C3 B  我是農村娃,感謝父母盡全力給我提供生活費,使我在30多年前,無憂無慮地學習。但我的同學就沒有那樣幸運。' [% w: g2 s# j" @0 [. [1 m
  甲同學,父母年齡大,家里窮,學習期間費用非常緊張,有一天晚上,飯菜票用完了,身無分文,走到教學樓樓頂,向老家的方向默默流淚。! }- |; Q7 l& k& `
  乙同學,學習期間家里很少給生活費,但寫一筆好字,到學生會、團委幫忙抄寫文件或帖通知之類勤工儉學,渡過了學習生活,一年到頭都是草綠色軍裝穿在身。
, R! `. j/ x" Q4 h( }  

2 J+ R0 q" A* x! n0 Z
作者: 1600545011    時間: 2013-6-27 15:10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作者: 逍遙處士    時間: 2013-6-27 15:19
別人接受了你的恩惠,不管他是拿去買吃的,還是把錢拿去打水漂兒玩兒,都跟你沒有關系了,都不影響你的恩惠。若老是念念不忘,不給對方自由,雙方都緊張。
) w8 o4 G3 w" }7 J/ u5 U. k8 S0 f- V$ T5 {( r
受恩者還沒到“做人”的時候,若等有朝一日發達了,他會知道怎么好好“做人”的。
作者: xlf63    時間: 2013-6-27 15:28
你舍出了,就是得到了。這是你的感受。
5 @; o. s0 m" V$ {! I他得到了,就是得到了,這是他的感受。今后怎么做,就是他的事了。
作者: 福滿三江    時間: 2013-6-27 15:45
中國有很大部分人缺少良心。   悲哀。
作者: numberone    時間: 2013-6-27 15:54
連父母都不會感恩的,還感恩外人?我們文化里面只有忠孝禮義,哪有感恩?要學會感恩,得從學圣經開始。
作者: xuh3888    時間: 2013-6-27 16:41
我想明白這錢是如何捐贈到學生的手中?
% e5 `; {2 L3 }7 j1、學生拿到善款時,可否知曉是誰捐贈的。有可能會認為這善款是國家助學金。& Y8 f( _6 k2 [
2、這善款是不是發給真正的貧困大學生,
' U3 O% R! a1 P如果是真正的貧困家庭的大學生,這1萬元錢對他來說是雪中送炭,他拿到善款肯定是交學費和解決溫飽,不可能去買智能手機,同時他還會感恩;2 a5 s( j5 c: X. R) q  T4 T
如果富裕家庭的大學生,這1萬元錢對他來說只是錦上添花,他拿到善款除了買智能手機還能干什么??這點錢對他來說微不足道,他還會寫感謝信嗎?
1 U) [# J* `" T  H所以這是捐助者的問題。不要以為把錢扔出去了就完事了,你還要跟蹤整個發放過程,確保這錢交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上。這才算你做了一家善事,你得到感恩那是水到渠成的事。
作者: ztf198887    時間: 2013-6-28 07:24
說的對
作者: zhjailfq    時間: 2013-6-28 09:55
捐助真正到學生手里了嗎?呵呵
作者: 一重科技    時間: 2013-6-28 10:36
不感恩的人啥都干不成的!!!
作者: 一重科技    時間: 2013-6-28 11:05
都是畜生啊!!!
作者: danver    時間: 2013-6-28 11:12
想當年我上學時,鄰居幫我做助學貸款的申請,我一直感恩。這錢的發放方式可能出了問題。并沒有到真正需要的人的手中!以前學校里也有個什么助學基金,當時我們班里是輔導員提的名單給系里。學校里指定的人。當時給我我們班一個家庭條件比我稍好些。學習比我好的同學。% j; I# n. h" d* g# `4 y$ v
幾千塊錢吧,人家當榮耀啊,請自己宿舍的下館子。有買手機有買MP3的好一個奢侈。(02年是彩屏手機要1500多。而mp3也要400多)當時我的生活費事一月400塊錢的樣子。現在他混的比我也好不到哪去!
作者: 253129071    時間: 2013-6-28 12:38
呵呵,你會知道我們學校的貧困生申請都是很隨便的?這種東西不能經學校,一定要親力親為才行的,不然學生只會當做是學校的福利,感到理所當談
作者: 人大太犬    時間: 2013-6-28 12:42
首先,問題是到底發沒發給急需這筆錢的人?我實在不能相信一個連吃飯都成問題的人能花錢去買高檔手機,再者說貌似現在的智能手機也不是非得動輒幾千塊了吧?不到千元的智能機還是有的。新聞得辯證的看。
作者: 觀海聽濤    時間: 2013-6-28 12:51
           不要責怪學生們沒有感恩的心,問題不在于學生本身,500個人沒有一個人打電話或者寫信只能說明教育出了問題,家庭、學校、社會就沒有教他們怎樣感恩。學生只學文化課了,缺失的是中國傳統文化道德教育,不是他們沒有道德只是缺少道德教育。別說學生了,老師呀、叫獸呀干缺德事兒也一點都不稀奇了能教出有道德的學生嗎?這是整個社會的問題不是一些人或一部分人的問題。
作者: 害怕伏櫪    時間: 2013-6-28 14:38
舊道德被摧毀,新道德建立不出。今大陸謊話官話連篇,無道德可言。
作者: hitzek77    時間: 2013-6-28 15:07
本帖最后由 hitzek77 于 2013-6-28 15:09 編輯
: _# x$ P. m: Q" C# }
) q$ n- x# j! {! S% `其實覺得這次捐助感覺也是功利心,還停留在淺層次,要求表面的形式的感謝。以前我會覺得他們是不知道感恩,但現在不這樣看。
, R- W8 P" y& U: v" {4 ~/ b$ ^9 p& w/ U2 c: C% b: R
現在認識感恩的形式有多種,淺層次的是表面的道謝,深層次的是收到捐款的人因為得到幫助通過其他形式或者他年在別人需要的時候去幫助他人來表達自己對感恩的理解。  Q( m+ e3 E- _0 j
6 w( W! l1 L# z. T% {
所以我理解的真正的感恩也許不一定回饋施予者,而是以給其他人更多的幫助的形式,豈不是更高境界。
作者: 不愛韓雪的歌    時間: 2013-6-28 17:02
在中國的道德文化中 受他人恩惠必當想報
作者: Cavalier_Ricky    時間: 2013-6-28 17:19
孫建si 發表于 2013-6-27 14:59
  ~0 E) Y# P7 X* ?2 H3 \搶占一樓
+ h1 B' W+ X! s, i5 l0 [老總錯了,老總做這件事的動機與實際達到的效果不一致,老總啊,你背調不夠,適得其反了啊。

1 o% _* b! Q3 Y! [2 b想起周立波的那段話:9 q+ g  d  _7 S: j5 @
" k- H/ u6 ]! g, L9 D
我捐錢,有人說我裝好人。可我從來沒說過我是好人。不知道你是不是好人,反正我會繼續裝好人了。
作者: 寂靜天花板    時間: 2013-6-28 18:31
校長都成危險詞了,還抱怨學生不感恩嗎
作者: zhulongxin1986    時間: 2013-6-28 19:54
只能說明受助者沒有經過貧窮的磨難,如果經過那種一天只吃一頓飯過一個月的緊張高中生活的人或許會是另一個樣了1 d6 v, y# X2 C/ Z( w0 G
有的人自尊心,虛榮心太強,即使受助了,短期的意義不大,短期效果不會很明顯  p/ a4 h: e& Y% Y. y
還有就是不要期望太大,也就是樓上大俠說的沒到"做人"的時候
! ^+ s' y* ]) a. ?! N大學是用來培養多方面能力的,學習專業只是其一- s. X- J* o) f$ x* F+ |2 [
要是我來捐助,我會來派一批人向招人面試一樣去面對面聊上一會,先了解一下這個人,再選擇,老姜看毛頭小伙,那豈不是一看一個準% j7 v& j- B& w$ ]0 q$ M8 {4 N* n
人品,上進,潛力等綜合考慮,決定捐助人群3 ~1 O' U) E* U2 O' w* |4 O, k# s
其次暑假沒特殊原因的,都給介紹到他想去的行業公司去實習,表現好的,通過更進一步考察的,提供更多實質性獎勵
作者: leix00    時間: 2013-6-28 22:02
      這些錢 也不一定是都交到了那些真正需要資助的學生手里    一般都是管錢的拿小部分給那些特別困難的做做樣子,剩下的大部分 ,,,,你懂的
作者: fmdd    時間: 2013-6-29 12:42
總是惦記著回報,還是做生意比較好,不適合做慈善。
6 I  @* o1 h# w3 w( h8 G/ ^除非和被資助者之前簽訂了前執行協議,規定資金只能用于某些方面。
4 V. y/ k5 R2 B現在高校已經世俗化了,而且有擴大趨勢,就在十年前就已經是這樣了,拿到助學金的,并不一定是生活困窘的學生,就像社會上拿低保的,并不一定是貧窮者。
作者: 東海fyh126    時間: 2013-6-29 12:54
這個話題太沉重,,,,擔不起。
作者: 李澤    時間: 2013-6-29 13:04
沒定位好市場,沒收到預期效果,就怪市場不好。
作者: zym1981    時間: 2013-6-29 20:57
無話可說,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啦
作者: xikeren031    時間: 2013-6-29 23:20
要時刻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生活,這樣你永遠是快樂的
作者: 東北制造    時間: 2013-6-30 04:12
我們國家教育的人才~~~~~~~~~~
作者: 土豆810    時間: 2013-6-30 09:18
一部分人對家人、對公司、對社會都欠缺感恩之心!!!期望每個人在以后的人生歲月中能夠懷揣感恩之心,回饋社會!
作者: 純屬偶然    時間: 2013-6-30 10:47
如果是我,我肯定會感謝資助。如果是我捐助,我希望有人懂得感恩,但不感恩我也覺得沒有關系,還是會做下去,自己心甘情愿,不要求別人做什么
  c2 t: D7 {) Z# e3 n/ Q- ]
作者: 森林883    時間: 2013-6-30 21:18
記得看過一枚小文:
* b1 `! y+ T( |* z一老婦,只要看見流浪的,要飯的,乞討的,便無一例外的給些錢或物。她的兒女就經常說她,勸她,那些人大部分是騙子,不要給。她老婦人照常做。終有一天,兒女們又說她,問她問什么這么不聽勸,明知上當還去施與。老婦人說了一句話:“我施與的是心,不是錢”。3 G, N, K. b$ a  J+ @
這也許是施與者的應該有的心態。不要要求你想象中應該得到的結果,只要做就可以了,有些事是潛移默化的,有些事事欲速則不達的,有些事是無需追問或追求結果的--只要是在做就已經足夠了,也許做了,就已經是個結果了。無需去拷問。
0 T. G) R8 d+ m# I+ F" R. Z再說受者,也許思想,或意識上的某一時刻的一點波動,就夠了
作者: 農民我是    時間: 2013-7-1 08:13
跟教育人很大關系
作者: 農民我是    時間: 2013-7-1 08:14
中國的教育太功利了
作者: 青春0328    時間: 2013-7-1 09:43
要學會感恩
作者: 天藍藍海闊闊    時間: 2013-7-1 11:13
現在的教育,真的失敗
作者: 纏繞指間的煙    時間: 2013-7-1 19:18
如今的社會 說這些還有啥子用呢
作者: icegoods    時間: 2013-7-2 14:56
為善而欲自高勝人,施恩而欲要名結好,修業而欲驚世駭俗,植節而欲標異見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荊棘,最易夾帶,最難拔除者也。須是滌盡渣滓,斬絕萌芽,才見本來真體。
作者: hduzj    時間: 2013-7-3 16:45
智能手機也分高低檔,低端的幾百塊,高端的比如蘋果5K+。
: Q' X9 a* D; x0 M3 s! M; O現在20歲左右的年輕人很多都有攀比心理,不去學習真正應該擁有的知識。
作者: 949457130    時間: 2013-7-4 09:59
中國慈善制度還不像外國那么完善。但是所謂的慈善家門也別為了作秀而慈善。既然捐了錢就不要管受捐贈者如何使用。難道當初沒有想到這一點嗎?別人不可能一輩子感恩戴德。如果受捐贈者錢怎么花還得要捐贈者批準那還要捐贈干嘛!
作者: 金元實業    時間: 2013-7-4 12:22
我只關心技術性的帖子!
作者: 楊云123    時間: 2013-7-4 15:04
關鍵是這些錢到底是不是給了窮人家的學子。錢給了ZF或學校一切皆有可能
作者: 原來都是小草    時間: 2013-10-2 17:41
現在的人真的很搞笑,一個“感恩”的心放在哪兒能引出這么大的爭論。感恩的心喪失到如此地步還有什么好爭論的呢。。。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