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自己挖坑自己填,做人要厚道 [打印本頁]

作者: zerowing    時間: 2013-6-9 01:33
標題: 自己挖坑自己填,做人要厚道
本帖最后由 zerowing 于 2013-6-9 09:50 編輯
5 m, a; a. L# g" e# \. l
" M3 X6 ?# R% a7 |+ J. N; r' B

說在開題之前。做人要有厚道。這個社會現在很浮躁,很虛偽,處處是坎,步步是坑。人要生活在這個社會中,學會自保是必須的。所以,我接受任何人在現實中的虛偽,腹黑,狡詐。因為這是人的適應力。但是網絡不同。當年最經典的一句話:“在網絡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可以這么說,網絡提供了一個平臺,一個任何人都可以在這里對等的平臺(當人,我們要把黑客除外)。論壇,更是這個平臺中的平臺。在這里,你不需要掩飾自己的內心,(心理學家的調查顯示,大多數人在網絡中更愿意表現出其內心真實的一面。),當然你可以隱藏一部分自己。在這里沒有人跟你有利害沖突,沒有人會因為你的出現而丟了飯碗。這就是論壇。因此,既然來到這“世外桃園”,就收起你在社會里的那些虛偽,收起你損人利己的自保,拿出你的厚道,在這里真心地去跟別人交流。

我之前批評過某人挖坑。也許是我多心,也許我是一語中的。這些都不重要。因為我認為他挖了個坑,所以我也跟著挖了個大坑。但是,必須說,誰的坑,誰來填,自己的坑自己填。這帖,我會把究竟是什么坑,怎么填寫出來。諸位大俠既可以當成娛樂,也可以批評指教我其中說的不對的地方。PS。我不只說坑,我會告訴你坑的是什么,怎么入手填。
0 [5 \& N* H1 Q" J, {! w

+ [! a6 M3 K1 `8 g5 c
補:原帖鏈接不發了。沒意義。我只截了個圖片過來。大家能看到原帖內容就行了。
6 z# r  Z# `7 g$ B
(, 下載次數: 44)
2 v: G; A1 L% Y. t5 d& H5 v& u

原帖大俠開篇就提到了尺寸標注是基礎,這個我承認,對于任何做機械的,制圖都是基礎,標注更是基礎。但是必須要說,標注這基礎是最基本的東西,但卻是很難玩精通的基礎。為什么,下面我會說出來。, \! y' W; W) }* a
        坑1:開題先提尺寸是基礎,考這個誰都該會。這坑叫誘敵深入。后面強調這是逃不掉的基礎,這坑叫激將。說白了,開篇兩句,只要你是搞機械的,有骨子的你必須往我這跳。8 G0 L) j1 W# l3 o4 r
        坑2:強調尺寸標注是基本,實際中不可能只有一個方向的尺寸。這是個好大的坑。他既給自己留了后路,又把你的視線轉移到線形當中。  f% `! ?0 ^. B
        坑3 :要求10個工件首尾一字連排,最終裝配結果:1000  +0.2/-0.3。坑中再挖一坑,既再次將人的視線集中到線性標注上,又給你挖了一個裝配方法的坑。
  r% `0 h$ j1 w: q這是三個主坑。5 |2 `' R; v3 S% F: ~
       坑4:題1。沒有直徑符號,說明這是一個非回轉體零件。那么這種情況下,就不是一個平面尺寸問題,而是空間尺寸問題。這里的坑就是,你只按線性標平面尺寸,坑你沒商量。問題在哪兒?這個題表面考的是共差分配和誤差累計,實際上一個“裝配”兩字,把這題延伸向了整個加工裝配。問題在哪兒。5 e/ B+ |5 e$ F4 K+ @" x
         第一,形位公差隱藏。因為涉及到裝配,你不能不考慮零件的整體情況。特別是這種非回轉體。高25,長100,寬未知。那么要保證裝配,25X100面需要保證兩個垂直度,一個平面度。這兩個垂直度公差決定了你在100上標注的線性公差是否有意義;還要保證25X寬 這個平面上的兩個垂直度一個平面度。這兩個垂直度公差也直接決定了你在100上標注公差是否有意義。而兩個平面度也是保證你最終結果的關鍵。下圖是為什么要標型位公差,以垂直度為例。4 J+ C6 J9 C; N5 g

(, 下載次數: 43)

$ A/ P% a% ~% q" [* V/ n5 S1 k" G2 y

第二,表面粗糙度隱藏。加工配合面,必然涉及表面粗糙度。這個粗糙度,不緊涉及到配合精度問題,也涉及到受力等相關機構問題。題中100的左右兩個面和上下兩個面都涉及這個問題。粗糙度高,比如自由粗糙度,你很難保證說你100上留好了公差最后安裝完,累計公差就能滿足結果。(當然,有一點必須要說。一般來說,實際加工中,當你要給出帶公差尺寸的時候,加工的老師傅們會自然理解成精加部分,因此,最終成品在保證公差的同時,粗糙度也自然保證到了一個較低的程度。)# Q0 x8 ~* C, \7 d9 i

第三,忽略連接方式。這里必須指出,自然貼合和外加鎖緊,對最終測量1000這個結果是有影響的。


% d' M$ e/ z' g" ?$ p) {那么截至到現在,這個坑里一共需要標注的尺寸,除去25,100兩個已有的外,你需要標注的已經多出來至少了15個(4個垂直度,2個平面度,6個表面粗糙度,3個基準)。各位看官,這個坑不小吧。

6 E' M5 S0 X! ~  z& r

4 l7 p. `/ `" K2 k' x

坑5:題2。看似跟題1差不多。但是因為多了一個槽,等于多了一個基準定位。(我們不管那數量上的錯誤了,前面畫兩個方塊,后面寫了個同樣的方塊9塊。11個零件裝出1000長,換個神仙來裝吧。)因為這一改,坑比題1又多了很多。
! _: |( M, [9 K  q7 ], ~& d

第一,圖中的90度。這個一并不能被對待成已標尺寸,這是一個警告信號,表明,你又需要增加形位公差了。6 o- k6 k! o; D! V0 e5 V/ r

第二,30配25深的孔,證明最后會漏出安裝面5。而問題就在這個坑上。25和10你要保證兩個安裝面。因此,這兩個尺寸兩側就需要同題1一樣,增加垂直度,表面粗糙度,而基準,注意,一定是上面的安裝面。同時,10和25上都需要添加公差。根據情況,25下端可能需要添加平行度。  A; v  _% a0 J- \5 I8 a

第三,100X25的零件,相關問題參考題1。這里只說20X100這個零件。先說增加的這個配合柱。, m# ~8 E+ F+ |, e  ^- u
        1。沒有定位尺寸,要么你標注的時候做中心對稱,要么從一邊算起。而這就是一個坑。你標中心線,就很可能需要標對稱度。你從一邊算起,不僅這個尺寸要加公差,而且起始基準邊(面)必須跟下面10配合標注的基準面同側。- x. S9 O8 n/ d6 f0 o' M5 d1 ?" @0 C7 z
        2。裝配尺寸10的公差。這個公差不僅涉及你的定位尺寸,也涉及到和下面的配合。你既需要計算總體安裝的精度,也要考慮最后配合時選擇配合種類。是過贏,過渡,還是間隙。而這個配合結果又要考察你最后裝配圖中的檢查基準和定位方式。如何?我只說到這,這水有多深,各位看官應該心里有數了吧。
3 S6 _  P, C1 R3 x+ f% P" k        3。90度。垂直度!不重復了。但是這里要強調一點,這個垂直度的選擇基準很重要。你不能選到20的兩側。因為下面的裝配決定了,10左右的兩個面才是配合面,所有其他的定位和形位都必須從這里出發。100兩側的形位公差根據需求,可能需要改成同10兩側某一基準面的平行度。
) @9 f! }( ^7 @4 _8 r9 b  h; I3 f        4。30長,如果最后裝配只有圖中一個水平配合面的話,這個尺寸可以不標公差。但是如果不是,你很可能也要增加公差(包括型位和尺寸)" P( f9 Q9 z/ [5 w( }
        5。估計還有漏的。但是主要的有這些。各位大俠有發現的,請指出和指正。4 |. `- ^1 v, M  s7 S

第四,裝配定位。前面說了,10的公差涉及到后面的裝配定位。比如原則10的左側為基準,那么最后整體工裝必須保證右側有一個預緊力,使得整體以10的左側為基準定位。同時根據中間零件兩側零件的數量不同,你可能需要做10右側定位的左側預緊,或者任意10一側定位的雙向預緊。
: A3 F6 M4 J8 N( j8 |6 N

, `8 b- n! p( w$ q

就說這么多吧。到此已經說了很多的坑了。我寫這些,花了很多時間。你真要標,時間更長。發這么一個帖子到論壇,挖個坑,害人的部分遠多于他所應該體現的價值。當然,如題。誰的坑誰填。我只給大家說說坑,這個坑還得原帖樓主自己填。0 Y* |; L  c! c) N" ^+ X

( {0 v; o, {! q1 H4 x5 l

下面說說我的坑。我說我的題水深。有人不信。呵呵,咱看看吧。(這里對各位表示抱歉,因為當時比較急,所以題還是有些小問題。)
# ~* P# T2 Y4 C3 j4 @$ |; d5 H; t5 Z

1。1^2+2^2+3^2+.....+123456789^2。這個題是90年的初中奧數基礎題。這個題其實就如同樓主開篇的坑一樣,迷惑大于實質。因為根據乘法規律,這題你只需要計算尾數,也就是個位數的余值。因為題中最后完成了2N+1個1^2+....+9^2,N為整數。所以,確認尾數只需要計算這9個數的尾數和即可。出這道題,就是暗指原帖樓主玩了障眼法。表象的迷惑對于解題本質。& N1 `: h' |/ e* o6 b! d

2。漁夫將一根長10米直徑50mm的竹竿差在水里,竹竿漏出水面1米,求竹竿受到的浮力是多少。這里配個圖吧。

" s- [5 V% ]! L" ~! ?' R) {7 \

(, 下載次數: 42)

! I7 q, R  q2 q2 C8 b3 M* J, i
         答案是0。因為浮力產生的根本原因是上下表面的壓力差。當竹竿一端被埋在泥里的時候,下壓為0。自然沒有浮力,甚至在某些情況是反壓力。  G5 e7 q& i4 e3 o
         這個題,考查的是你對基礎成因的理解程度。而出這題的目的,是暗指原帖樓主的題,必須從裝配這個原始要求出發,考慮最后要求公差的所有影響因素。
% I7 |, o9 l6 Z& ^) g5 v3 i- J7 l

3。有兩個三角形,分別有兩條邊長和其中一條邊對應的角相等。這兩個三角形是否全等。為什么?
8 F5 w3 h) n' V5 R' Q. L

      這個題很多人都會。也是考基礎。原帖樓主很自信的說出了結果。對,不一定全等。因為有鈍角和銳角的區別。但是哼哼。很不幸,這題的水深的不是題,而是用意。就如同題中的銳角鈍角區別,你在標那些尺寸的時候,形狀上的公差是會要人的命的。同時也是暗指,題出得考查點不明,到處是坑。
  R0 t! e9 t2 U+ s* q9 J! d             這些就是坑。現在我把他填了。4 o8 Z/ f* M  R: Z9 |; j/ \

: `' Z: Y) X) \9 B/ a

其實,這么玩很沒意思。我跟lyanli大俠在私下里說過這個態度。挖坑,沒意思。我不喜歡這么玩。于是就回到了我開篇的話。這里是一個沒有你爭我奪的世外桃源,所以把自己在現實中的那些虛偽,勾心斗角收一收。在這里靜心學習學習,做做學問,比什么都強。大家都可以提自己的觀點,或激進,或委婉,或逆耳,或甜蜜,或教誨,或質疑。這些都是正常的。我希望這么玩下去。我相信其他人也歡迎有人這么玩下去。這么玩下去,我們的質量才能提升,多年積累,中國的機械才有希望。一味貶低別人,就等于落入現在中國教育的怪圈。" x6 d/ J8 J. r& F5 Q9 }; q


, ~; [$ r' o6 m, v

最后。希望原帖樓主能明白我的用意,能真實地加入這個論壇的行列。您的基礎很好,因此多直接一些的教導,會讓更多的人尊重你,佩服你。而不是這么挖坑挖到別人反感。, u* J& O8 u  @: _) ~0 ?

并以此帖自勉。做人,要厚道。: L. p( }) \; J; M! c
# t/ N) Z5 x8 k  Z- g% K* D
最后補一個文檔。累積公差的計算,包括裝配累積公差的各種變換。全英文,有興趣有需求的朋友可以下載或者給我留郵箱地址,我發給你們。
  h& a& X: P4 Z7 |) H; l- c3 T (, 下載次數: 113)


作者: 寂靜天花板    時間: 2013-6-9 06:02
原帖呢,樓主太不厚道了。大清早的,讓我更迷糊了。
作者: 小白丶經典    時間: 2013-6-9 08:04
貌似不是這么回事
作者: 上海狐飛    時間: 2013-6-9 08:11
這個問題很簡單啊,最近敝公司的顧問告訴我們,零件的公差不要給的太緊,松點,設計手冊不用看,沒用。% q2 v9 v' n% }8 E+ o' V2 \
具體怎么定,按正態分布計算,允許一定的報廢,4σ。; j$ Z! x! K' A' H
比如兩個件50長拼接,要求最后公差為100+/-0.75,則兩個件尺寸為50+/-0.5.
) Z2 a2 f( v$ t4 j/ `100+1.0/-0.75和100-0.75/-1.0的部分只占很少比例,報廢就可以了。; Z5 }& r  H# _3 D& C- L3 ], e  e
所以對于那個樓主的坑,就比較容易解決了,挑中間位的尺寸。1 b' I* F6 q* O0 V
我才暈了呢,改,坑了公司,不改,對不起顧問。4 v$ j, f8 N4 X* K6 G: H0 ]+ b. i
我們是單件生產,必然造成100%報廢的情況。5 w7 y0 A6 v" l% v: ^
順便說下,顧問是電子廠的,他把電阻電容這些電子元器件的挑選要求移植到機械加工行業。
作者: /_cast_王珂    時間: 2013-6-9 08:15
浮力不是等于排水量嗎。
+ M. Z/ [  c3 j6 s0 B9 D之前裝配圖尺寸標注的提問,也許提問人也沒考慮這么多,第一個裝配圖的標注就標個整體的公差就差不多了吧?零件的公差在零件圖里標注。- d$ m$ _8 j! p2 R9 ]1 @6 A
第二個裝配圖的公差已經基本被零件的加工精度限制了,標不標沒什么意義,過定位了嗎?
作者: 白云飛雨建虹橋    時間: 2013-6-9 08:29
一味貶低別人,就等于落入現在中國教育的怪圈。
科教興國,一直是這么喊的...
7 L" n* R% ?% O( x2 p這是個大工程啊,
9 g2 q8 j" e. ], R4 f& E- j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作者: 浪人tjl    時間: 2013-6-9 08:43
哦,學習了。
作者: 阿大    時間: 2013-6-9 09:00
考慮怎么加工的話,比如本來就是1000的料來做成10個塊就沒這么復雜了!                                                                                                                                                                                            
作者: 獨孤峰yi    時間: 2013-6-9 09:08
我表示有點兒迷糊,可能是木有經驗吧(大二)!但是樓主如此深思,值得學習
作者: wuxiluanpaoP    時間: 2013-6-9 09:39
學習下
作者: kenily    時間: 2013-6-9 09:56
基礎不錯,有鉆的精神,難得!$ z! ]0 ^3 T1 F" A$ ?8 A( R
現實加工生產中其實考慮不需要那么多,分清就行。不過就題論題,討論的不錯
作者: 矛戈    時間: 2013-6-9 09:59
學習中。。。。
作者: jiuduan    時間: 2013-6-9 10:22
本帖最后由 jiuduan 于 2013-6-9 10:25 編輯
9 e" x, r8 Y$ G3 {: `4 p9 I
. ]3 q/ I- y& j: u5 N+ A7 f樓主,你的基礎很好!
/ @+ H( P) k* O! d6 ?+ G
5 q# h) ?5 [; Q. T7 Z# ?* h/ q我對有真才實學的人,向來只有敬佩,今天你這貼,表現出了你應有的技術水平,所以,我給你加了1分,不好意思,系統只能+1.
- Y; a( z% ^$ y! u6 w. N2 @1 w) T: x: M# _' X
但你的心態有點問題,你總是將別人直接很最壞處想,這世上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惡。; f5 S1 k; V" D9 M
# [8 o+ L6 U* ^1 a( t

作者: jiuduan    時間: 2013-6-9 10:47
還有,我說你太急,就是太急!
7 K2 h7 l, n% z7 s- @4 r# R1 Z5 I
  ~2 ?) W2 u8 i, |" x你根本就不知道我出的公差題的本意,既然你點出來了,我也就可以說出來了。
) D1 a' d7 L4 w$ g3 a9 I/ H# W1 j/ F# K6 T8 E1 M; `/ @
你說的那些坑,確實存在,誰能點出來,就說明誰的思維模式是開放的,是能真正考慮問題的,我自然會一個一個地填,現在被你一下子全點完了,我也只能在這里補充:這些坑視為理想值,只考最基礎的純線性的公差分配計算。
8 W- U0 \- v7 p+ b7 z2 g" w
4 M, N" q" E9 o! N/ C0 ^  o我題的根本用意,只是想看看現在搞機械的人,有多大比例在工作中,是計算的,而不是瞎猜的。
5 Z) n& j' y: K  i5 B# o: K% t5 ]: }2 b- F- b3 s! y
我本人,學管理出身,對機械可以說,只是見別人做,自己一點都不會,CAD我連打開都不會,要說基礎,任何一個理工科專業的大專生,都要比我強的多,可在我工作的20多年的經歷,我遇到的全都這樣:遇到問題,就猜猜猜,我讓他們拿出紙和筆,算一下,死活就不算,張口閉口就是“經驗”,死活拒絕計算,這樣的人,在我遇到的人中,比例高達98%以上,會用所學的理論知識真正準確地進行計算的,極個別。
& ^) C( W! Z  E; N+ k
0 \8 W4 r/ j9 i/ T1 U98%以上的比例,悲啊!, t; k9 W0 a& H5 w$ R4 P

! O- ?. s4 G$ z; X' ]) K何為經驗,我的定義:' W/ z/ h4 J. q' a$ |
: X; e: e$ B7 w0 ~1 X/ i
對于設計人員而言,經驗就是經過長期的工作積累,頭腦中保存了大量的計算方法,計算數據,面對問題時,可以極快速地,準確地調用出所需的計算方法,計算數據,并且可以快速地計算出結果。
+ \, _7 b2 ^8 \; u# ^/ V
3 l, |, p* i" ?這個定義,你認同嗎?0 \6 c6 J% I9 ^2 W& F" x4 v

$ K! b5 w2 F$ ~( [9 y# h- `1 ^( s9 t但現在中國技術界的現實是,98%以上比例(可能是我所接觸的范圍有限)的人,開口閉口說的“經驗”,其真正的意思是“狗屁不懂”,因為,只要你追問“為什么”時,他只有一招無賴式的應對“這是我的經驗”!' C4 W. s  T  @* Q' Q& o
" O9 W. t# X( h6 u( f4 z

作者: jiuduan    時間: 2013-6-9 10:55
本帖最后由 jiuduan 于 2013-6-9 11:02 編輯 " ~& j3 @+ {; o, N( J
! w5 x% S, \: a! m0 X+ M% H* W
按常理,我是學管理的,在理工科方面,任何一個大專生,就可以將我干倒,可事實是:我可以干倒98%的人,我該高興嗎,不,我想哭啊!
" Q, i$ @3 o. X! J( H$ [$ a5 T2 w  G  J( X( z3 i
我,管理專業,本科90年畢業,理工科類的大專級的基礎知識,為0,在現實應用中,我將我肚里僅有的丁點墨水全倒出來,干倒98%以上的本科、專科生,50%的碩士生,30%的博士生,悲啊!
  W8 {7 E( m+ c. j& e$ K  ^1 [6 b- ]) g; V3 Y3 q7 j! ^- R
如果純教科書式的考試,以上的任何一個都可輕松將我撩倒,可是,他們肚子的大堆貨,在設計應用中,卻沒有一個會用,反被我一個個干翻,所以,我才有這樣的總結:
: }8 D  A" t- `; I* a; }8 t
4 [/ E$ W3 R% a4 {% f% z   倒不出來的,與文盲一樣!9 Q+ Y2 `. w2 O% E  p

$ V: ~  i  M; i0 d7 c我哭!
5 F! H4 y) U3 J6 `
作者: 晏蕓    時間: 2013-6-9 11:41
樓主太專業了
作者: songfq    時間: 2013-6-9 11:59
大俠,需要給發一份研究一下,討論一下。然后討論。謝謝了。 sfq@21cn.com
作者: 桔子吼吼    時間: 2013-6-9 12:06
看的我云里霧里,看來, 我得加把勁了。
作者: 專業醬油男    時間: 2013-6-9 12:55
哈哈,說的太實在了
作者: 影wfgfs    時間: 2013-6-9 13:29
積分不夠希望能給我發一份!謝謝!!1608464320@qq.com
作者: 慢慢來123321    時間: 2013-6-9 14:09
看的很迷糊  不過樓主感覺思維很縝密 基礎很好
作者: peace80    時間: 2013-6-9 17:57
中國人歷來就有文人相輕的歷史傳統,其實很多事,事非躬親不知難。
作者: 我是霖    時間: 2013-6-9 19:55
好像很深奧的樣子
作者: LXNZJL52    時間: 2013-6-9 21:01
現實不知多少坑,自己跌進去還不知道,關鍵還看自己,眼界高了,才能爬出來
作者: 原來都是小草    時間: 2013-6-9 21:59
仁則見仁,智者見智。分析的精彩。
作者: 請叫我小凱    時間: 2013-6-9 22:04
大一的機械學生,認真的看完了,雖然有點不懂,但是大蝦的為人很明白。
作者: shasu    時間: 2013-6-10 07:21
大俠  有中文版么 或類似中文資料
作者: charles006    時間: 2013-6-10 07:42
似乎有點復雜
作者: 召喚師170    時間: 2013-6-10 14:23
浮力那道題,前提是要和圖中一樣是將底部鉆到泥面,不然下表面還是會受到浮力,浮力即不為0.
作者: niapdan    時間: 2013-6-10 16:03
上海狐飛 發表于 2013-6-9 08:11 1 w) d8 _7 i6 a4 [8 X& k8 }0 U1 n
這個問題很簡單啊,最近敝公司的顧問告訴我們,零件的公差不要給的太緊,松點,設計手冊不用看,沒用。) F/ J! M* x- q, \9 [" k9 g: E5 {
具 ...
+ `  [- K+ ^& h; b! s$ M
大俠,求解“我們是單件生產,必然造成100%報廢的情況。“這句,按照顧問的說法,是提高你們公司產品良率。怎么是坑了公司呢?
作者: alonely2344    時間: 2013-6-11 09:30
論壇活躍了內容豐富了,就要浪費約70%的時間看到真正有用的30%的內容,這在以前也經常碰到,只是不想跟以前一樣漸漸地膩煩。。。樓主要堅持自己的風格。另外,版主加精的功夫往往也能決定小的們的收獲率~~
作者: alonely2344    時間: 2013-6-11 09:35
論壇上的附件是不是不能設置不要積分啊?沒發過不知道呢~~還差1分,灌個水啊,見諒了。。。
作者: 千浪一石    時間: 2013-6-11 16:07
樓主高手啊!
作者: 空白記憶    時間: 2013-6-11 18:43
不錯
作者: 土豆810    時間: 2013-6-12 09:15
學習了!!
作者: 白衣送酒    時間: 2013-6-12 21:14
下載不了,郵箱840298770@qq.com,謝謝樓主
作者: tntk    時間: 2013-6-13 16:07
竹竿插到泥里也還是會受到浮力的,泥里也有水,也會有向上的壓力的。
作者: emop    時間: 2013-6-13 21:14
那個浮力的例子舉得好。感覺是0,但雙想到排水量,就覺得哪地方怪怪。哈哈。
作者: 南宮紫落    時間: 2013-6-14 14:00
看不太明白
作者: autosand    時間: 2013-6-14 14:03
挺好的東西,謝謝高質量的分享。
作者: 545968147    時間: 2013-6-14 17:07
現實的利益驅動靈魂,以誠為本啊
作者: hmhnh    時間: 2013-6-15 10:41
收益匪淺
作者: ansolar    時間: 2013-6-16 15:47
額  學習學習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