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
標題: 一個簡單的考題繼續考,看能難倒多少人? [打印本頁]
作者: jiuduan 時間: 2013-6-7 15:39
標題: 一個簡單的考題繼續考,看能難倒多少人?
原題由ronaldcheng 大俠給出,是這樣:
) u7 Q- B7 F u( c2 @* \2 D7 e6 a4 S P% t \6 Z) a8 T
一個簡單的考題考倒一大片人!機械專業的同仁請回答!如圖:- c/ S5 e1 ?1 u
[attach]286012[/attach]
4 [- m: J1 r% u各位同仁,如圖所示:
7 ]( I- f+ N$ q4 d5 i3 ]# L8 K. ]Z1=80固定不動,Z2=40齒固定在連接架上!2 `" l& _3 J3 p0 d
請問連接架每轉動一圈!Z2轉動多少圈?
6 @* J C* g# q% ^/ b- R+ q; ~/ {0 ?( R4 M
正解由第13頁 129樓劉景亞 2009-9-3 17:13:36給出!& `, d7 Q: h' U- Z6 r
0 ]) m9 v" v& W
很多人責問:打死我也不信Z2會跑了120個齒?/ A% t$ G# x! a
. g( k' J: S/ D# O, U2 g本人也來湊個熱鬧,看看有幾個人能解釋清楚:Z1與Z2到底咬合運動了幾個齒?為什么?0 D; H. P( G9 i7 l8 K5 e
" Y, [* b" {; T. D# Z- F
原貼129樓,公式應用正確,可我說的是,知道其然,還更要知道其所以然!' `8 v" i$ K. Z% e9 X7 n
2 Q' L) {; u {+ q2 Y
為什么會是這個公式,可千萬不要告訴我是手冊上查的,這等于沒回答!
9 w$ v9 N6 q. i" q0 t. M* z
作者: LIAOYAO 時間: 2013-6-7 15:56
2+1=3
作者: zerowing 時間: 2013-6-7 16:05
本帖最后由 zerowing 于 2013-6-9 06:51 編輯
# x2 G& c9 ^" d: [% I- p, Y8 D. V$ Z7 Z
i=z1/(z1+z2)
5 L+ T" E0 G4 K& en=(m*z1*pi/(m*z2*pi))/i=(80/40)/(2/3)=3% m0 Z- Q5 ~% f+ _; [
原理是相似三角形定理+圓周滾動圓心運動距離等于圓周一點在接觸面走過的相對距離。剩下的就是齒輪嚙合原理。) d% o& _7 z: F/ O, ~# q J
" D. V+ p T( R/ Z2 g9 Z算了,附個圖吧。/ r( W/ Q/ s0 @' X
[attach]286021[/attach]
" p7 u1 r! S$ J! L' c( o2 ]5 Lc表示80齒轉過一個齒的角度。a是80齒轉1個齒40齒的圓心走過的弧長。b是80齒轉1個齒對應的分度圓弧長。
7 M, N$ ?0 ] n1 }, r( l二者根據相似三角形滿足關系:b/a=(80/(80+40))=2/3; F$ @- o7 y/ r, w0 D4 j
根據圓周滾動規律:圓心走過的距離等于對應圓周走過的弧長,得出我上面給的公式結論。( {0 e: [: H& e1 k& X4 e6 {+ s
證閉!, A7 _+ b) Z! d4 b, v
$ V3 X6 `' x" O4 c/ q
PS. 把我最后的公式整理下有:(z1/z2)/(z1/(z1+z2))=(z1+z2)/z2=z1/z2+1。8 O2 p3 U* ~8 u- F8 X8 l
這就是一般書上給的公式。
作者: hantielong 時間: 2013-6-7 16:09
如果是齒條的話就是2圈,但是你是個圓所以要加1圈
" I, Z6 K. M# j. T9 Y所以2+1=3
作者: mfka 時間: 2013-6-7 16:24
這題我不會,術業有專攻。工作這么多年從來沒有涉及這方面的知識,估計以后也不會涉及這方面的工作,也沒有必要去找“老師”問清楚。
作者: tntk 時間: 2013-6-7 16:51
[attach]286023[/attach]0 W8 S- i' G/ ]9 S, ]
! @- Z6 m: ]& r; e6 V( x做不出來,只好自己數了。
作者: icegoods 時間: 2013-6-7 17:00
查手冊也是重要的一個工作,人不是百科全書,當然也要對所查到的東西進行分析判斷,是否符合當前的應用條件。工程師不是科學家,沒必要把很大精力放在推導上,我自知有生之年不會在推導上會有重大定律產生,老老實實當工程師何樂而不為?
作者: 掃街 時間: 2013-6-7 17:26
運動的相對性,人坐在連接架上,就會覺得連接架是靜止的,而大小齒輪在轉動,大齒輪轉動一圈,小齒輪轉動幾圈,好判斷多了。
作者: jiuduan 時間: 2013-6-7 17:27
本帖最后由 jiuduan 于 2013-6-7 17:45 編輯 ' H2 E) Z8 I7 G- L/ [
! g$ K: i6 `+ Y此題難度:僅中學生級別!/ k! k- U o7 H
& b R/ O( d% K7 r
由此可以測試一下,中國的工程師的基礎應用能力,由此就可想而知,要振興中國,任有多重,道有多遠!
作者: zerowing 時間: 2013-6-7 17:44
樓主別把東西吹太懸。中學生的難度不代表要用中學生的思路。作壁上觀等著看別人笑話,本質上比沒有基礎更惡劣
作者: 歐陽絕痕 時間: 2013-6-7 19:02
jiuduan到底想表達什么呢?
作者: fmdd 時間: 2013-6-7 19:22
就是一個相對運動的分析方法:+ }% K. R% \4 d9 q# W+ @
$ G7 [* K6 A4 P+ e9 g; \1 C$ }% p( g
原題是太陽輪不動,連接架轉動。
x# _ E7 o2 j) f! v6 o
9 Q% N8 W9 e' }6 C7 e為了便于分析,現在給整個系統加一個逆著轉動1圈(假想),使得連接架不動,太陽輪逆轉動,驅動行星輪轉動,很容易算出來行星輪轉動了2圈
# k- L1 I) E7 g5 ]6 n' Y9 i) }0 g; w, z* M# ?6 }
然后疊加上那個假想的轉動,就是真實的轉動,因為轉動是同向,所以旋轉圈數相加,行星輪總的轉動圈數為:2+1=3。
9 M- Z* R# P F% F& H
5 L+ v* W1 U- b& B手冊上的公式沒有給出推導過程,其原理需要查閱機械設計或者機械原理教程,講述行星齒輪機構的部分,對其計算原理有詳細的推導。
作者: 隨緣11 時間: 2013-6-7 20:15
2
作者: 歐陽絕痕 時間: 2013-6-7 20:41
歐陽絕痕 發表于 2013-6-7 19:02
& l! S" G* F4 q" o
jiuduan到底想表達什么呢?
/ m; G$ r$ W; R6 d" _& d9 B
那讓初中生、高中生去設計計算吧,要大學生、工程師干嘛
作者: zerowing 時間: 2013-6-7 20:58
坐著看樓主最后怎么收這帖子的尾。不過你最好把他收好了。把你想表達的說清楚了。否則我罵人是妥妥的。
作者: jiuduan 時間: 2013-6-7 21:17
歐陽絕痕 發表于 2013-6-7 20:41
; ~ q8 B0 b2 q5 V" H: H
那讓初中生、高中生去設計計算吧,要大學生、工程師干嘛
! I- i3 D- A, v6 P; H5 r
ronaldcheng 出的原題,有中學水平的人,只要靜下心來,列出公式,計算一下,答案明了,結果難倒一大片:大學生,可能還有碩博,一點都不臉紅,竟還能說出“那就讓初中、高中生去搞設計計算”這樣的話?
$ u9 y. }8 d7 B7 E
0 Q1 a8 j1 E' D+ j- U) U今天,我只不過再提此題,看看有沒有人,有幾個人,有能力將中學的知識用到工作中的,結果,卻引來這么多的冷嘲熱諷,自已不會,不懂,沒有一丁點學習的態度。! ^& @& a1 |9 Z9 q
8 S }: `0 G" P6 f2 c( I* C2 [0 h難道這就是中國的“工程師”?
作者: 歐陽絕痕 時間: 2013-6-7 21:46
雖然學歷不能完全代表一個人的能力,但是,科技沒有知識份子的推動,我不知道科技會變成什么樣。樓主一棍子打死那么多人,以偏概全,在下不敢茍同。科學家和農民(當然你說袁隆平爺爺是農民我沒話說)代表兩個不同的群體,在中國現在的社會環境里,我相信科學家大多數都是高學歷的,農民大多數都念書不多,我們不能因為一個農民發明了一樣東西就認為農民可以代替科學家搞科研,同樣,我們也不能認為一個科學家不會計算推導一條公式就否認科學家在社會中的重要性。每個社會群體都有其獨到的作用,同樣,每個階段的人群也有其自身的特性。如果你是公司的老板,就公司長遠利益來看,里面會有沒讀過書的,有讀過小學的,初中的,大學的,研究生的,等等。如果你硬要說我可以找一批有能力但是低學歷的人。我想說,一個公司可以這樣做,兩個公司可以這樣做,但是全中國的公司都找高素質低學歷的人,我個人認為這不太可能會出現。
作者: 落英神劍 時間: 2013-6-7 21:47
相對運動。想想都暈
作者: jiuduan 時間: 2013-6-7 22:37
歐陽絕痕 發表于 2013-6-7 21:46 
$ z8 ^0 c. K7 p; X雖然學歷不能完全代表一個人的能力,但是,科技沒有知識份子的推動,我不知道科技會變成什么樣。樓主一棍子 ...
3 v9 U4 O4 l4 m2 a) P! q
什么才是知識分子?
, z4 o3 }+ j, X7 F
0 s# O7 M) l, ~+ A$ o我已多次強調,能將學過的知識應用到社會當中的,才是,不是以“學過多少”來衡量。8 y* Z( K) S* h/ Z
5 b- {- x: X: k: H/ {+ o知識分子推動社會進步,也正是那些學以致用的高學歷的人在推動,不是那些連個中學生級的問題都解決不了的博士推動的。
; C% W/ x! }1 L$ }; @3 c7 h% f1 T" s% `. N+ D
袁正是一個學以致用的真正的知識分子,不是那種一問三不知的“高學歷”!
* e# A5 O1 J: }% c& n! s `/ H; ]0 K
以“學過多少”來衡量,社會不認!
, c! f% B! s a" l
A) Y9 j% N1 n5 N6 Q! y1 u那種學過的知識不會用,一問三不知,不行了就用”那就請初中生,高中生做設計計算“做擋箭牌,是假”知識分子“。; p" M7 ~3 c6 v. f' G7 o
7 ~/ k9 |& }: o. {! v, K
你偷換了“知識分子”的概念!
5 O4 A+ t1 v, f% o, t# H
作者: 歐陽絕痕 時間: 2013-6-7 22:57
..................
作者: zerowing 時間: 2013-6-7 22:59
偷換概念嗎?樓主也有這方面的應用啊。
. z) C& m4 r% e" x6 Q4 m你自己沒能把應用科學和理論科學區分開,卻大呼其道的講自己的觀點。
2 J" h/ ~: V: j! Q0 Q* U0 {" Q“高學歷”可能不代表什么,但是“高學歷”代表了這個人至少具備或者曾經具備相對應的理論基礎。能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高學歷”玩的是應用科學,不能解決的玩的是理論科學,什么都玩不了的就是混子。7 P4 o, W d* P g
機械基本屬于應用科學。注重的是結果而不是過程本身。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想法是好的,但是實際中沒那么多時間讓你去知其所以然之后再解決問題。這就好比下面一個例子。我抓個蘋果扔向你,你不假思索的伸慣用手接住,這就是應用科學。你判斷我扔的是什么,應該用哪只手,用什么角度接,多大力,接住后手疼不疼,這就是理論科學。而蘋果飛行就那點時間,你玩理論科學就是等著蘋果砸臉。- |0 k# @2 @4 l+ a8 o
機械的知其所以然是后積累型,也就是解決問題在先,事后總結在后。! N+ M* e0 Y" @8 t7 q R$ u) e
對于靠查公式計算的,沒必要看不起人家,更沒必要高談闊論什么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為這是應用科學,應用高于推論。你覺得什么都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不如先解決下1+1為什么等于2的問題。你背小99,將其應用到計算中,那叫應用,但是你知道為什么1+1=2,1x2=2?
2 _$ e6 Y- i6 Q說些不中聽的話。你想表現自己的才能,可以。你想表現自己的基礎深厚,沒問題。你想表達對當世不滿,理所當然。但是別干些挖坑害人還要貶低別人以抬高自己的事。然后還要聲稱自己的目的是為了考察別人有沒有能力。這本身是一種扭曲的心態。而往往這類人,自己的造詣最后也不會高到哪兒去。50步笑百步而已。
0 E' j* [1 f; x; f2 T3 i6 C+ x4 R
最后說一句:曾為滄海難為水,凡事給自己留條后路。
作者: 餓了渴了累了 時間: 2013-6-7 23:23

作者: 小樓一夜 時間: 2013-6-8 11:14
確實看不過樓主做法,這題靜下心來想一下,應該都明白,很多人答錯,也許只是隨眼一看,就像看魔術一樣。+ H% g$ s4 t& F2 A
另外,樓主說: 很多人責問:打死我也不信Z2會跑了120個齒?
/ f+ o( E" {2 ^, C9 J難道樓主覺得跑了120齒??
作者: 鏡月 時間: 2013-6-8 11:20
這個題怎么說呢,其實說兩圈的也對,參照的坐標系不同而已。假設有個人站在大齒輪的中心看那么小齒輪就是轉了兩圈,這個時候你參照的是一個運動的坐標系。假若你跳脫出大齒輪,那么你看到小齒輪就是轉了三圈,但是小齒輪嚙合的齒在哪個坐標系都是不變的,80個齒。
作者: 鏡月 時間: 2013-6-8 11:24
補充一下,假設小齒輪一圈都不轉,它繞大齒輪一周,那么在固定坐標系下看,小齒輪也是轉了一圈的。
作者: jiuduan 時間: 2013-6-8 11:24
zerowing 發表于 2013-6-7 22:59 
) T0 K+ J1 d- } L5 v+ D! u偷換概念嗎?樓主也有這方面的應用啊。# m, N! S) k' T' p3 a7 N" w8 F* R
你自己沒能把應用科學和理論科學區分開,卻大呼其道的講自己的觀點 ...
3 l0 c+ c7 N O- D! W1 j回答你的問題:4 m7 @0 j0 J8 v; X/ ~
( V5 J# X/ w+ g1 D; H# s1. “高學歷”可能不代表什么,但是“高學歷”代表了這個人至少具備或者曾經具備相對應的理論基礎
% J7 ~( c9 y. Y/ y" j8 z! j) ] 答:不會用的,最好的理論基礎全都=0
/ b2 l2 z/ @! r [: `9 ~
6 `1 s7 C+ L$ H2 s- H, Y# u. p. a 我還是那句話:肚子里有多少,沒什么了不起,能倒出來多少,才是關鍵。1 k V+ w7 y: r! J$ n
5 r1 k, j" Q, q8 _" K) X 肚子沒有貨的文盲,不可能倒得出東西,這點大家沒有爭議,
+ b5 I! ~! o( c3 v1 L- E# {, F$ n: R9 k+ k( O: W
肚子里有貨,倒不出來的,與文盲一樣!
9 n& b' C/ V) H9 c2 G& E) {* g
- [' A- i* o/ l3 D( N% ?2. 關于應用科學4 A. B8 m# p/ d" [& e7 x
" A W0 }( _, W9 e5 i- b6 T! Q5 e
答:應用科學,就是要將所學的理論知識,直接應用到日常社會工作中。從小學上到大學,學的理論知識一大堆,個個都是牛肚:肚里裝滿了貨,足夠日常工作中應用,但就是倒不出來,現在又使用了上了“應用科學”這個詞,肚里的貨色確這不少,可惜又用錯了,應用科學的含義正是:肚里的東西要倒得出來!, y. |9 i" h) s, }. c
( ?; V; X3 s& f G6 `3. 關于蘋果咂過來' F' Z) T7 o4 O/ o$ G( P0 R
$ o7 d" m) _/ U8 W! E
答:這是基本功,是你的大腦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已計算出:能不能接,以哪個角度接,緩沖多少距離接,手會不會疼,差不多大小的一個鐵球扔過來,你會快速地躲開,因為,同樣是大腦在極短的時間內計算出結果:不能接!
. l, H' }( V, S/ ^% p# }7 a5 [
- S: k( k! g: }, O" ^0 ?. J4. 關于經驗:! \" n2 h1 d+ z* r m2 c, h
答:經驗就是,經過你長期的工作積累,大腦中已積累了大量的計算方法,計算數據,在應用時,可以極快地調用、計算,不是死記硬背!
9 I) w: `1 W9 J0 C7 R: C, ?" {& a1 m
5. 關于查公式計算1 P# R4 `" M0 a+ M7 W5 d
2 n6 b: i: Z' S8 n
答:當你不會時,去查公式,至少說明了你是個認真的人,是個做設計的人,這種人可敬!可是,原題一點都不難,縱觀壇內那么多人,去查公式的進行計算的,也就那么一位,不可悲嗎?
) @9 u( p$ C' I8 l) H8 ]' Z& @, u, E' f, L3 |0 [& Z' y; e& X( ?
6. 關于本貼此題:
! F% d+ }9 c0 D% K/ M0 [+ a# W( s9 @# |4 D- |) [4 o0 Q
大家都是做機械設計的,成天掛在嘴上的,什么是建模啊,抽取數據模型啊,個個表現的都很有水平,可遇到了ronaldcheng 大俠的原題,有誰抽取一下數學模型?這么簡單、基礎的數學模型,有幾個人可以抽取出來?
5 y1 M" ]1 Y* O6 H* {* W
. f9 _: q# { g+ K2 o 連這點基本功都沒有,你想讓我相信,在實際工作中比這復雜的多的要求,個個都能準確無誤地抽取出數學模型?個個都有能力面對復雜的建模?. c2 F; h+ s% E% O2 W" \+ ?
$ d* y8 K( o- I( B& l連最最基本的基本功都不具備,枉談高水平的設計,悲啊!3 W% M+ q0 r- S+ C) c
6 \" |2 A$ R+ ]# Q: N t
作者: 動靜之機 時間: 2013-6-12 16:42
本帖最后由 動靜之機 于 2013-6-12 16:45 編輯 9 ^1 R, } U/ i2 Q7 r) Z: [/ ^' U
" o2 i8 i8 C2 N) r2 O
兄弟們,節日愉快!/ y* V, L$ S2 \, a6 H, y
1 j( h1 i5 v/ ?: c' ^( o$ j" q
都是為了真理,何須劍拔弩張。
7 R& }* ?1 h6 B- |( o8 _& \6 F! o1 \, O4 H9 E3 k
俺到這個社區比你們早點(也被某些同學狗血過,呵呵,鷹俠出面阻止了,沒有被淹死),也參與過這個帖子:3 x# N/ V) q0 ^: u* J* a
一個簡單的考題考倒一大片!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4540
+ ~4 t. S( ~* q* l1 Y( f$ J! g$ T# l9 A0 N' {* p2 m
隨后的日子里,偶然的情況下,續貂兩次:, t" H+ ]- E( t9 N/ b9 n
第一回續貂之時,企圖“仔細分析”一番,結果在過程中發現自己的錯誤(慶幸不會再錯),感興趣的可以看看俺錯在哪兒。
3 h5 U ^! |4 V1 X3 T& |0 E3 u. L第二回續貂時,徹底搞清楚想說明的問題和解法后才發上來。 * G% r/ @ {: n) `
3 L4 ]! [9 m3 v一個簡單的考題考倒一大片! ---- 續I
z' ]: Q# P+ p- ~& n5 `, S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1503
& _8 ]6 E0 `$ K8 v7 {4 l5 X- J$ f2 H3 [: [
一個簡單的考題考倒一大片! ---- 續III
3 F0 m. o) _8 x, ]& k8 `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99998 A3 @' d: x! V0 `9 x
2 j( U& Q, l% Y! {" B
續二是白云飛雨建虹橋同學的: 7 d- o' D9 ~! j* m
一個簡單的考題考倒一大片! ---- 續II% Y& n2 G* U J& k0 C
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3037
# U5 _: Y$ W4 L# h9 c8 r( K* p' b3 {( ]' c& x$ {
; g$ _5 p# ~. i/ m. m總結:
% \) Q) P1 r0 v- S4 j7 i3 W對小學生,可直接告訴他,不管在內在外,中心走過的路程除以周長等于圈數即可,無需多言。
. o) A) m: k t) {5 D1 w0 w/ @% j
2 L- C* F5 w; ?' Z3 H. R8 q5 h( q: N% g
俺終于領悟到皓礬同學在 續I 的102樓回帖中微積分解法的強大:6 r) T1 x( [; U& M9 s6 k
圓心相對于圓與曲線的接觸點的(相對)速度為ωr,其中ω是圓角速度,r是圓半徑
2 V0 |6 l# c' u1 l7 B7 c又接觸點絕對速度為0,由相對運動原理,圓心絕對速度為ωr * B* B0 l0 d: t5 P
圓轉的圈數為n,則有 n=∫ωdt* z5 `) ~& f- V1 ~2 h# B! a
設圓心移動距離為s,則有 s=∫ωrdt=r∫ωdt=rn
3 E% c- L$ y% g所以n=s/r9 R* C2 o. ]" u& C0 P7 u4 f7 H6 g
+ u, T( E8 V0 t: ]
也就是ZEROWING 同學在這里的“悟道”:# Y% m8 Z$ A5 B/ \$ C
5 ^; Z+ v- f, P
圓形的特性推論可以幫你解決系列問題。$ f5 W2 r' \; d7 }% X f1 X
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8079. r" c! c3 z8 W" k9 o
1 w( L3 a! W2 G( k* D& ?/ c) ? G4 f' D" Z
+ r0 T7 f/ m6 R1 |& q. ]0 D- |
( d9 `9 M7 A$ \; _
J+ f. i9 s9 o0 d h1 M4 }
8 o7 ^8 p1 ]9 _2 h* d
~3 z- ]0 ?# `- J9 l
作者: luweihui 時間: 2013-6-13 16:28
學習了
作者: 孫建si 時間: 2013-6-13 16:38
呵呵,我覺得關鍵是自尊的問題,咱總理不是說了嘛,要讓所有人活得有尊嚴。5 {6 |( k( w& P* a" w1 b+ n9 n
現在和平時期不要學魯迅了,都抱著怒其不爭的心態咋行。5 B( f O: a" c. c$ k
像俺這樣混吃等死的,也想上論壇混混既得經驗,只想知其然不想知其所以然。
6 n( B* _; O5 I# {$ |/ C& i. D* w基礎科學這東西,有很多人在推進,在探索。
6 i7 v4 J- [( Z$ P+ P咱們干嗎那么較真,搞得不訓斥一番就對不起自己“技術人員”,“科研人員”的稱號?' C7 q( s" n7 N, [: y) Y1 M2 F
9 l# @7 A4 H P. X" D, K" ^5 y
記得我公司一老高工,遇到剛畢業的學生問他設計方面的問題,他只有一句話:一點常識都沒有,自己去翻書,書上告訴你的你信就行,我年紀大了,不記得那么多。. A& ^5 H! d- c. [
呵呵
作者: dhsss 時間: 2013-6-13 18:30
不用公式,不用查手冊了,就是大齒輪的齒數。就這么簡單。
作者: huanghuan8612 時間: 2013-6-13 23:12
做個標記~~~~~~~~~~~~~~~~~~~~~~~~~~~~~~~~~~~~~~~~~~~~~~~~~~~~~~~~~~~~~~~~~~~~~~~~~~
+ j" T$ N% V$ W% L. ~6 q% H
作者: tyler天 時間: 2013-6-15 23:44
答案公布下吧,吵來吵去沒意思
作者: 方向的 時間: 2013-6-16 16:15
答案呢?
作者: nameiszhujie 時間: 2013-6-25 18:29
這個問題可以擴散得很廣
作者: wlshph6927 時間: 2013-6-25 18:58
應該是公轉一圈 自轉兩圈
作者: 夕陽書生 時間: 2013-7-15 22:04
對行星齒輪不是很熟悉
作者: Ghostbeing 時間: 2013-7-26 09:54
LZ你機械原理沒有學好,特別是行星輪系沒有學好,回去翻翻書,這不光是機械原理的問題,連大學物理都沒有學好啊!
3 M1 w# _' J/ t- u+ k* h行星輪轉動圈數(絕對)=太陽輪圈數(絕對)+行星輪相對太陽輪的轉動圈數(相對),又因為傳動比是2比1,所以行星輪不是1+2=3圈,是什么?!; B& ?) f3 }: Y6 @4 l u
作者: chen6829677 時間: 2013-7-27 23:21
Z2轉2圈。Z不是齒數的意思嗎?換個角度想大齒輪80齒轉1圈可帶動小齒輪Z2(40)齒轉2圈
作者: 奇_點 時間: 2013-7-27 23:37
額,把坐標系轉到連接架就解決了。推行星輪系傳動比,推凸輪輪廓曲線都能用這個方法。
作者: 九霄龍吟 時間: 2013-8-1 16:57
這個問題 一路看過來 最后也就停止爭吵了 確實有不少人答錯 只有慣性思維作用 考慮欠妥呀 但這又能說明什么呢?
作者: decipher001 時間: 2013-11-5 19:52
此題答案是反向轉一圈。
作者: lk17859415 時間: 2013-11-12 17:10
歐陽絕痕 發表于 2013-6-7 20:41
1 A& ^1 d- J. e* k9 ]- B
那讓初中生、高中生去設計計算吧,要大學生、工程師干嘛
! Y$ c; N2 K2 k4 i9 N
樓主說的有道理,但偏激了。我承認我基礎部好,也沒算對,但繼續學唄,不會的多了去了,學一點是一點,永遠都不算晚。能算出來不代表就是應用的好,也許只是有這方面的固定思維,相信學過奧數的做這些會比我們大部分強,但能說他們就一定適合做工程師?樓主可以挑戰下小學暑假作業的思考題,然后再審視下自己所謂的應用力吧。。。
作者: lk17859415 時間: 2013-11-12 17:11
歐陽絕痕 發表于 2013-6-7 20:41
3 p3 j* O2 |2 ~3 Y
那讓初中生、高中生去設計計算吧,要大學生、工程師干嘛
% c U0 W4 V1 u6 O% \額,回錯地方了,還以為能落到后邊的點評上呢。。。不好意思了
作者: z1392712 時間: 2013-11-13 21:23
其實這道題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我的想法可能不正確,請指正。& Z+ _% v. m: ]0 A3 k: t/ E
可以把兩個齒輪看成兩個分度圓的運動
1 `7 M& N& o# ]5 n* t6 gD1=mz1 d2=mz2
4 p. N( b( e0 ~小齒輪的中心轉了一圈,則中心的運動距離是! P& A6 }0 T5 X+ }' j, |
L=π(D1+d2)% @* E' r. `( |4 k! Y
而這個距離要等于小齒輪轉動所走的距離,那么它的分度圓轉了幾圈呢?
7 N# G4 g2 S* O/ Y$ M. `L=X*πd14 h ~9 G* B; O7 P, a& ^! y; C0 W
把上面的式子結合就可以得出X=3,明顯小齒輪轉了三圈 由此答案可以得出。
9 |9 Z9 U# f0 K, c" x2 x1 n這道題我們可以先不考慮齒輪,單純從物理的角度來看問題,是不是更簡單呢?/ }( f; x% D2 m* e, A3 Z
作者: 滬北一機工 時間: 2013-11-16 15:04
這不就是機械原理中的周轉輪系嗎?對輪系加上一個附加的公共轉動后,周轉輪系就變成了定軸輪系且各構件間的相對運動不會改變。這樣就可以很容易地計算各個構件的傳動比了。
作者: br-denghg 時間: 2013-11-23 16:20
這個是靠耦合的吧!
作者: 易通 時間: 2013-11-26 12:53
相對性,2 }5 b, L. v; y2 D0 a6 ?- n
1 ~& Z( ]) t5 O* q% q+ X. B$ Y- {% T, w
倘若架子跟著大圈同角速度一起轉呢?
1 J# C2 u! k4 P# Z- x
& d5 I% v4 t1 g; B. r9 I9 s3 y2 t汽車的左右輪的差速器就是這個理。
作者: 軒轅相濡 時間: 2014-2-12 22:51
LIAOYAO 發表于 2013-6-7 15:56
" ?7 k A P/ W+ u% \; Q; k! h
2+1=3
3 B, a( a3 Q. e% r" L# d
簡單給力
作者: 軒轅相濡 時間: 2014-2-12 23:04
2+1
作者: Anonymous 時間: 2014-8-8 08:08
tntk 發表于 2013-6-7 16:51 
# k; _$ v/ r. r+ e做不出來,只好自己數了。
! n3 q$ t' P6 j
這里看只轉了2圈啊# {0 y0 m/ h' `1 |0 [6 ?
作者: 愛我相隨2010 時間: 2022-12-15 10:26
我來公布答案吧,由于樓主條件沒有講清楚,所以答2圈的也是對的,答3圈也是對的
( t0 Z# A1 t! V" o1 e; {' W2 R' A里面是答案的視頻,誰會的話將他制作成動畫直接放在貼子上可以觀看
作者: wrn 時間: 2022-12-15 15:34
跑3圈,
2 D5 a1 M: F& o8 I- y4 r
作者: wrn 時間: 2022-12-15 15:40
單從物理上就可以算出
作者: 見崎鳴black 時間: 2022-12-19 15:44
微積分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