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qū)
標題: 工藝工程師筆記03-04 [打印本頁]
作者: 六角車 時間: 2013-5-18 20:59
標題: 工藝工程師筆記03-04
事情并沒因工藝論證會而改變,不管是技術人員還是管理人員,以至生產工人,依然是老一套。用他們的話說,二十多年都是這樣干的,不是挺好的嗎?至于企業(yè)現在為什么要從單打一的工程機械制造,又增加這么個機械加工就沒人去想了。畢竟以打工仔支撐的企業(yè),人們沒必要去替老板操心。
老一套是經驗的積累,在某一個領域有它的實用性。但機械制造行業(yè)隔行如隔山,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電機座剛開干,一個工人就急急忙忙的跑來找我,找來的是劃線工,問題卻是鏜工的。又是鏜床。
那是電機座的前端板,端面上有一處45°夾角加黃油的孔,零件圖只是個車工毛坯圖,沒這個孔,但這個端板一旦焊到筒體上,再要加工這個孔,以企業(yè)現有的能力是很難的,編工藝時在毛坯料上先加工了。鏜床工聞訊,為了多干活(計件工資),拿著成品圖就開鉆。等到劃線工把畫好線的端板拉到鏜床前時,鏜工已干了6件。再要干畫好線的活時發(fā)現孔中心距比他加工的長了3毫米,是為精加工留的余量,又稱工藝尺寸。如不留最后加工完,就短3毫米。鏜工拿著他的成品圖嚷嚷著說,劃線工畫錯了。劃線工拿著工藝圖一比對 說,你在毛坯料上按成品尺寸加工斜孔,最后成品加工完就是廢品,鏜工一下子傻了眼。開工第一刀,七八百公斤的料就變成了廢品,老板急的火上房似的嚷嚷道,這樣干活賠死了。并立即發(fā)令:1.追查產品總圖是怎么到鏜工手中的。2.收回現生產線上的所有圖紙。3.工藝圖紙加蓋紅章后,下發(fā)到班組,以后生產一律按蓋有紅章的工藝執(zhí)行,違反者重罰。企業(yè)小了就是好轉彎,老板一聲令下?,F場一片肅然,如前所敘,按著工藝干活,沒人再敢想當然的干了。
其實企業(yè)轉型最難的是人的轉型,下來車間主任對我說,干了20多年,從沒干過這么細詳(精密)的活;生產主管也對我說,以咱們企業(yè)的能力,就不該接這活。這活的結局如何已在預料之中,解決方案也已想好了。但有很多事看破不能說破,提前說破了反倒會討人嫌。不管是搞技術還是當工人,都不能把看到的問題提前說出來。在國有企業(yè)那叫強調困難,在打工企業(yè)的回應是,這么有本事,怎么沒當老板?此事已說的不少,到此就打住吧。
作者: 明天有你371 時間: 2013-5-18 21:54
樓主很強,我也是負責工藝
作者: 刀X鋒 時間: 2013-5-18 22:46
小企業(yè)缺的就是想六角車老師傅這樣的大俠,沒有一套合理的生產工藝和強有力的制度,企業(yè)很難進步。
作者: kerrwang 時間: 2013-5-18 23:10
我對您的最后一段特別有感觸,加工前提出問題,叫強調困難,要不然就是不鳥你。
現在的同事,不喜歡把別人看高了,提出注意事項,也不當回事,只有出現問題了,才知道嚴重性,但往往已經是死路了。如果有活路,也不當回事,知道留了一手,仍然大大咧咧的。
作者: 探索號QM 時間: 2013-5-19 00:48
克服困難的是人。制造困難的也是人。
作者: xlf63 時間: 2013-5-19 08:01
很多事看破不能說破...
有些人得吃點苦頭后才明白道理。呵呵
作者: 侯侯 時間: 2013-5-19 10:38
繼續(xù)分享吧
作者: zhuxuwei8 時間: 2013-5-19 12:20
多謝大俠分享。。。
我最糾結的是上次外協(xié)的一個焊接件,直接是把小零件機加后才焊上去的(孔里面都有焊渣)。。??赐昴切﹤€零件我當時就凌亂了,這應該是最基礎的工藝常識吧。。。而且兩個應該垂直的焊接面之間的角度估計有七十來度。。。。
真不知道那家機加公司怎么存活下來的。。。
作者: 科比KOBE 時間: 2013-5-19 21:01
樓主不但技術好,文筆也有一手?。。。?!
作者: 竹海愛靜兒 時間: 2013-5-19 21:47
頂起
作者: eltb 時間: 2013-5-20 09:46
學習了 感謝樓主分享 期待更多的文章
作者: 小張05630 時間: 2013-5-20 15:00
頂一下
作者: mosion@126.com 時間: 2013-5-20 15:49
果然高人
作者: zms9439 時間: 2013-5-20 17:13
“細詳(精密)的活”
聽著像陜西話,老鄉(xiāng)么??
作者: dhf654 時間: 2013-5-21 09:00
但有很多事看破不能說破,提前說破了反倒會討人嫌。不管是搞技術還是當工人,都不能把看到的問題提前說出來。在國有企業(yè)那叫強調困難,在打工企業(yè)的回應是,這么有本事,怎么沒當老板?
有親身體會??!
作者: 金竹劍 時間: 2013-5-21 11:10
呵,呵,呵,還是高人!
作者: ☆西北光☆ 時間: 2013-5-21 11:54
一口氣看完,樓主也是個老江湖了!
作者: 五一真好啊 時間: 2013-5-25 12:13
很實用的日記,多謝
作者: panweizuo 時間: 2013-5-25 13:58
學習了能把 所有工藝工程師筆記發(fā)到我郵箱panweizuo@163.com嗎?謝謝
作者: gb40451234 時間: 2013-5-26 15:21
學習了
作者: SSSLLLBBB 時間: 2013-5-26 15:44
支持六角車,同行??!
作者: 太子長琴 時間: 2013-6-17 16:17
樓主源自實踐,高于實踐,令人佩服。
作者: 老師教物理 時間: 2013-7-21 19:25
樓主不但技術一流,文筆也很好,故事性很強。贊!
作者: 清來 時間: 2014-8-31 14:00
佩服佩服!那這樣搞,挺郁悶的!
作者: tongchangjx 時間: 2014-9-1 09:44
很多時候想了很多時間,自己驗證了幾遍,認為應該改變的工藝,拿去跟主管或老板說,要么就說老方法做了很久了,都沒什么問題,有什么好改的,要么就說,我們是小公司,安安穩(wěn)穩(wěn)有飯吃就行了,頂著我都不知道怎么接著說了。
作者: wjiafu72 時間: 2015-3-31 08:51
dhf654 發(fā)表于 2013-5-21 09:00 
但有很多事看破不能說破,提前說破了反倒會討人嫌。不管是搞技術還是當工人,都不能把看到的問題提前說出來 ...
無語中…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qū)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