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qū)

標題: 小企業(yè)發(fā)展的瓶頸——轉型 [打印本頁]

作者: 六角車    時間: 2013-5-10 20:16
標題: 小企業(yè)發(fā)展的瓶頸——轉型
本帖最后由 六角車 于 2013-5-12 08:17 編輯

       本來還想繼續(xù)寫鉄血軍工系列,突然一個老友相約邀,去了一家個體企業(yè)去搞機械制造工藝,搞工藝的進入一個新企業(yè),首先要了解企業(yè)主要產品的制造特點,設備的種類現(xiàn)狀,技術工人的技術水平和管理人員擅長哪方面管理,這樣才能制定出即合理又實用的工藝來。因此,進入社區(qū)就少了一些。

這個企業(yè)雖不大,但有自己的主導產品,產品屬于工程機械一類,產品特點基本是板材與型材的鉚焊組合,加上其它如電機,減速機,鏈輪,皮帶運輸機之類的外購件,因此技術含量很低,也不需要專門的開發(fā)設計人員。照貓畫虎的仿制,連專業(yè)的工藝設計人員都沒有。因為這類產品進入門鑒很低,國內幾乎是一擁而上。開始國內基本建設發(fā)展迅速,對這類產品需求量很大,干這類產品的大小企業(yè)都還有一定的市場,但一場世界性的經(jīng)濟危機,各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約。致使很多產品市場萎縮,企業(yè)面臨虧損倒閉的威脅。一個企業(yè)家歷盡千辛萬苦創(chuàng)辦一個企業(yè),自然不會就這樣善罷干休。但一個企業(yè),有活干就是活的,沒活干就只能坐以待斃,于是就千方百計的為企業(yè)尋找新的活路——轉型。

轉型的瓶頸一:
既然整套的設備銷路不暢,那就接一些短平快的小項目來干。僧多粥少,競爭自然激烈,加上很多活都有一定的技術含量,所需設備和工藝設計人員,技術工人的要求都很高,絕不是隨便吆喝幾個農民工來就可勝任的。而且這些條件即使在一些老工業(yè)區(qū),要配齊一套都非易事,更不用說那些沒有工業(yè)基礎的地區(qū)了。這就要有一種全新的企業(yè)管理理念。

轉型的瓶頸二:
不論對企業(yè)還是員工都舉足輕重的莫外乎管理模式問題。現(xiàn)行較常用的有兩種方式,即以結構件為主的噸位制和精密加工為主的工時制。

      噸位制,企業(yè)產品基本定價方式是,以所消耗原材料的重量來做基礎,所產生全部價格的百分比作為員工的工資。(一般為三分之一);
      工時制,按所制造零件使用的某種設備或工種,加工所須要的時間來訂價,并以此核算員工的工資。(一般也是三分之一),各工種的小時價格因地而異。
      顯然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分配方式,熟悉噸位制的一般對機床加工效率很陌生;熟悉機加工時定額的對噸位制也難適應。如要轉換,首先就是管理人員的更新,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的聘用,設備的添置。缺那一項都會使企業(yè)運轉不暢,以致效益受損。
      

轉型的瓶頸三:
由精細轉為粗放還容易一些。由粗放轉為精細,那可就難了。首先就是聘用熟悉此專業(yè)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這些人員,水平高些的大都是經(jīng)過專業(yè)培訓和多年的實踐經(jīng)驗的積累,在零散打工族內屬鳳毛麟角,能不能得到是一回事,留不留得住又是一回事了,能聘到中等水平的就已很不錯了。但在小企業(yè),尤其是個體私營的企業(yè),員工的存在形式基本上是候鳥式的,流動性很強。得到一個好員工不易,但失去一個好員工,幾乎就是一句話一件事沒處理好,轉瞬間人就走了。人才難覓,更難留。這才是企業(yè)轉型真正的瓶頸。后續(xù)請看工藝工程師筆記01-01 [復制鏈接]

作者: 把刀用好    時間: 2013-5-10 20:56
老板的素養(yǎng)決定了他能吸引什么人才,這些人才才是決定企業(yè)走多遠的主要力量!
作者: shaod    時間: 2013-5-10 22:03
一針見血的分析啊,佩服佩服
作者: 上海狐飛    時間: 2013-5-10 22:12
做電子電氣行業(yè)的公司,轉型做機械產品,公司的各部門如何轉型,也不容易啊,尤其是老板思想轉型。感想頗多,估計禪師感想更多,最近他感想的時間也沒了。
作者: mfka    時間: 2013-5-10 23:47
"得到一個好員工不易,但失去一個好員工,幾乎就是一句話一件事沒處理好,轉瞬間人就走了。人才難覓,更難留。"這句話有道理。人爭一口氣,佛爭一柱香。
作者: numberone    時間: 2013-5-11 01:23
樓主說的非常在理。一個公司的形態(tài)基本上由老板決定的,這家公司能夠生存下來就說明有基本的市場定位,當市場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時,公司要有相應的改變,這個時候最應該改變的是老板本身。往往這個時候,老板說要變、也想變,但真正要重新開始,確實難上加難,因為最難改變的是人本身。
作者: ttlegyq    時間: 2013-5-11 07:08
對樓主說的有一些不同看法。
個人覺得小企業(yè)的發(fā)展瓶頸應該是升級,根據(jù)樓主說的內容看起來也是升級,產品升級,管理升級,技術升級,銷售升級。
怎樣把自身提高一個臺階,這是小企業(yè)的發(fā)展瓶頸,也是眾多小企業(yè)變大企業(yè)的必經(jīng)之路。

而小企業(yè)的存活之道就是靈活轉型,一個小企業(yè)不能靈活轉型,那必然掛掉,而一個小企業(yè)升不了級的卻不一定消亡。

作者: xlf63    時間: 2013-5-11 08:01
人才難覓,更難留
人才還要敢用,轉型也是要有成本的。怕只怕轉型時蛇首鼠尾,前后矛盾。
作者: bkm007    時間: 2013-5-11 08:35
樓主還只是看到了膚淺的東西。
作者: leftwall    時間: 2013-5-11 10:07
bkm007 發(fā)表于 2013-5-11 08:35
樓主還只是看到了膚淺的東西。

嘴炮無意義,請閣下來些干貨~

作者: 水掉哥頭    時間: 2013-5-11 11:38
是這樣的啊,身有同感。
作者: 蟑螂_2012    時間: 2013-5-11 15:09
轉變,是一個痛并快樂的過程。
作者: 做快樂事    時間: 2013-5-11 20:33
leftwall 發(fā)表于 2013-5-11 10:07
嘴炮無意義,請閣下來些干貨~

同求。。。。


補充內容 (2013-5-11 23:19):
請前輩指導。。。 一零件圖紙,是花鍵,還是同步帶輪?工藝怎么走
作者: 靈魂草    時間: 2013-5-12 07:02
好新鮮啊,還沒下過海55
作者: zdj    時間: 2013-5-12 21:52
說的很好


作者: 觀海聽濤    時間: 2013-5-13 09:34
    能轉型就上說明原來的行業(yè)市場已基本萎縮、或者銷售業(yè)績急劇下降、或者產品已經(jīng)跟不上時代了賣不出去了,為了生存不得不轉,但是轉型談何容易,這就是考驗老板智慧的時候,轉對了不僅能生存還能盈利,轉錯了(決策性失誤)可能帶來的結果就是致命的。(徐州神宇重工有限公司就是例子,感興趣的可以在網(wǎng)上看看)。
作者: hpky2007    時間: 2013-5-17 09:34
人才難覓,更難留!

這話很在理!

作者: 一重科技    時間: 2013-5-18 09:29
是啊,要有眼光的,要與時俱進的!!
作者: 光頭強    時間: 2013-6-2 20:51
高手
作者: 鈑金準專家    時間: 2013-6-3 09:36
不是早有總結,小企業(yè)基本上就是老板文化嘛
作者: 太子長琴    時間: 2013-6-17 15:06
解釋得很詳細,受教了。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qū)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