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細數國內五大3D打印研發技術團隊與上市公司的合作——真金不怕火煉 [打印本頁]

作者: 掃街    時間: 2013-5-5 19:47
標題: 細數國內五大3D打印研發技術團隊與上市公司的合作——真金不怕火煉
據了解,國內快速成型系統的科研團隊主要包括清華大學顏永年團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王華明團隊、華中科技大學史玉升研究團隊、西安交通大學盧秉恒團隊和西北工業大學黃衛東團隊等。快速成型技術的發展,使得這些團隊越來越受到產業資本的關注。
一、顏永年團隊(清華大學)
涉及上市公司:海源機械、科達機電、南通鍛壓
1月31日,海源機械公告正式承認聯手昆山永年先進制造技術有限公司,參與建立"3D打印制造實驗室"。海源機械稱,截至公告發布之日,"3D打印制造實驗室"正在籌建中。
號稱“中國3D打印第一人”的顏永年教授曾作為總設計師完成了5臺套世界級的我國重裝行業和國防上急需的重型液壓機設計,2012年4月至今,顏永年為昆山永年先進制造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早在2003年,科達機電便與顏永年共同投資設立佛山市科達機電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該公司注冊資本為50萬元人民幣,其中公司與顏永年出資比例分別為60%、40%。采用顏永年團隊轉讓的技術,科達機電僅于2010年就生產了1200臺4800~7800噸壓磚機,其中許多為出口產品,創造產值約20億元,為世界壓磚機業界之最。
隸屬南通鍛壓的"永年重型鍛壓設備設計研究院"正式揭牌后,成功吸引我國著名工程專家、清華大學教授顏永年團隊整體加盟,是南通鍛壓近年轉型升級一大舉措,將進一步加快公司大型液壓機和機械壓力機研究與開發,加速相關品種升級換代。
二、王華明團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涉及上市公司:中航重機、中航投資、南風股份
資料顯示,王華明是航空材料與結構研究部“首席科學家”,國內激光制造的學術帶頭人。在鈦合金結構激光快速成型工藝、成套工藝裝備及工程化的研究方面有十多年的研究經驗。北航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王華明教授帶領他的創新團隊,圍繞大飛機等國家重大專項及重大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戰略需求,研制出代表著先進制造技術發展方向、在重大裝備制造中具有重大應用價值的“高性能難加工大型復雜整體關鍵構件激光直接制造技術”。在2012年度國家科技獎勵大會上,該項成果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這也是北航9年來獲得的第八項國家科技獎勵一等獎。多年來,團隊一直與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航天一院等單位有著緊密的合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績。如今,學校在北京市的大力支持下,和中航工業集團公司合作,在北京組建了中航天地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成果產業化基地。
根據中航重機的公告顯示,2011年7月18日,公司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公司與控股子公司中航(沈陽)高新科技有限公司對外投資設立激光項目公司暨關聯交易的議案》,同意公司與控股子公司中航(沈陽)高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北航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王華明及其研發團隊、中航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及北京工業發展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成立中航激光成形制造有限公司(暫用名,后更名為“中航天地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以對王華明教授及其團隊多年研究的激光快速成形技術實施工程產業化。可見,中航重機和ST航投這兩家上市公司均持有中航天地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權。
南風股份子公司所投資的3D打印項目中,也出現了王華明的身影。根據南風股份2012年8月發布的公告,其子公司南方風機研究所將投資"重型金屬構件電熔精密成型技術項目",總投資1.68億元,資金由南方風機研究所自籌。值得注意的是,風機研究所的二股東、持股31%的王華明就是國內3D打印領域最權威的專家之一。據公司內部人士介紹,目前該項目處于研發階段,南方風機研究所已經在工程化關鍵技術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性,并制成了相關樣件。一旦研發成功,公司將在技術加工、以及加工過程中所運用的設備生產方面都具備領先優勢。
三、史玉升團隊(華中科技大學)
涉及上市公司:華工科技、華中數控
史玉升長期從事快速制造(3D打印)、新型農業節水產品開發等方面的研究。2011年,史玉升教授牽頭研發的世界最大激光快速制造裝備(3D打印機)曾入選"2011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該團隊正力圖通過武漢濱湖機電技術產業有限公司使研究成果商業化,濱湖機電的股東中就有資本市場聲名顯赫的深圳創新投資集團。
2012年在武漢舉行的增材制造技術國際論壇上透露,我國首個3D打印工業園將落戶武漢東湖高新區。該項目由華中科技大學主導,規劃首期用地500畝。相關渠道消息,華中科大旗下公司華中數控參與了技術研發。值得注意的是,華中科大未來推動這一產業規模化的平臺目前仍未明了,相關各方均拒絕予以置評。該校目前作為實際控制人的上市公司有華工科技、華中數控和天喻信息三家。天喻信息成3D打印業務的可能性較小。
四、盧秉恒團隊(西安交通大學)
涉及上市公司:昆明機床、秦川發展、沈陽機床、軸研科技
西安交通大學教授盧秉恒,被視為國內3D打印業的另一先驅人物。他1992年赴美做高級訪問學者,發現了快速成形技術在汽車制造業中的應用,回 國后隨即轉向研究這一領域,1994年成立先進制造技術研究所。盧秉恒現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快速制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是一個依托西安交通大學的人才與技術優勢建立的國家級先進制造技術創新平臺。西安瑞特快速制造工程研究有限公司是工程中心的依托公司,由西安交通大學、昆明機床、秦川發展、陜西工業技術研究院、中新蘇州工業園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創建,注冊資本為6000萬元。而西安瑞特的董事長正是盧秉恒。
五、黃衛東團隊(西北工業大學)
涉及上市公司:中航飛機
1995年,西北工業大學教授黃衛東,產生了一個關于快速成型技術的新構思:把3D打印技術和同步送粉激光熔覆相結合,形成一種新技術,用于直接制造可以承載高強度力學載荷的致密金屬零件。2001年,黃衛東團隊申請了中國第一批關于激光立體成型的源頭創新專利。至今已獲授權激光立體成形的材料、工藝和裝備相關的國家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12項。
西北工業大學凝固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是我國3D打印技術研發最出色的單位之一,主要發展名為“激光立體成形”的3D打印技術。該技術通過激光融化金屬粉末,幾乎可以“打印”任何形狀的產品。其最大的特點是,使用的材料為金屬,“打印”的產品具有極高的力學性能,能滿足多種用途。為國產大飛機C919制造中央翼緣條,是3D打印技術在航空領域應用的典型。
點評:
真真假假,時間會證明一切。

作者: baikenor    時間: 2013-5-5 20:09
希望這次真能弄出來點東西啊
作者: 武巖    時間: 2013-5-5 22:20
3D打印會給制造業帶來什么改變,將會涉及哪些領域?

作者: 東方健    時間: 2013-5-5 22:26
第4家蘇州的幫我們做過產品,質量一般般,精度與強度不理想。國內其實有很多很多家,規模也都可以的,耗材太貴,不實用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