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與其說你自己的能力,不如說經歷,
[打印本頁]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3-5-2 11:59
標題:
與其說你自己的能力,不如說經歷,
玩過一個東西,其實是一種經歷,未必牽涉是‘有能力’,更談不上有多大的能力,更別提按世界水平衡量你有多大的能力,俺就這么認為的,
還是說過節做飯,口味怎么樣?食客一吃就知道,都是熟人,人家未必非得奉承你,都奉承你,你還就不能進步了呢!不對嗎?俺91年在米國就買過牛肉,買過大蝦,做過,就像說人家燒幾千塊牛排,最終就成了一個‘名廚’,俺因為燒的數量不夠,至今就是‘中等水平’,假如敢去‘馬克西姆’應聘,肯定被人家趕出來的,因為沒有干過那個的經歷,自然不敢提阿拉有能力,
人家問阿拉,一個特別大的倉,結構怎么處理?俺說,一個是上料的形式要考慮,這個很重要,假如是艙頂上料的,要把載荷都計算進去的,倉頂有導軌起重機的,要考慮動載荷,吊包的重量等等東西,要留富裕量,卸料的速度也非常重要,速度高的,沖擊載荷很大的,倉底鋼板的厚度要夠厚,不然就砸壞了,中段還要設一個‘緩沖梁’,要帶尖角的,不能‘掛料’,有倉頂除塵器的,一定要設一個‘緩沖門’,別把倉抽癟了,
看似簡單的問題,都沒有技術含量,其實是玩一個‘經歷’,因為經歷過,就說的明明白白,誰問都不怕,不可能因為是要給鬼子設計東西而害怕,怕人家問一個不知道的問題而畏懼,
人的畏懼,一定是因為沒有經歷,因為沒有見過,對一個未知的東西畏懼,玩軋鋼的,不敢玩高爐,因為他只玩軋鋼了,但假如你自己就玩過兩次高爐,再加上跟人家相處和諧,把其它東西也弄齊了,以后就誰都不怕了,你有從450到3200的所有細節資料,你怕誰?連設計院都要委托你干活兒,
我對許多家伙說過,年輕的時候,要多‘經歷’,見過一個東西,未必代表你有多高水平,但假如你見都沒有見過,就無從談起,你知道米國的艦炮是誰設計的?看過那個圖嗎?假如作為一般國人一定會脫口而出,一定是軍工廠干的!
但你錯了,就是一般機械廠干的,因為你不理解的是,假如那個廠子只生產大炮,就沒有出路,就餓死了,正因為它還出產其它東西,才促進了它的技術進步,最后把大炮的制造水平都提高了,
這就是一種經歷,與能力完全無關,
作者:
喀秋莎
時間:
2013-5-2 12:13
遺憾,很多東西都只在網上或書上經歷過!很多還是在大俠的貼子里經歷的
作者:
一戰到底
時間:
2013-5-2 12:14
額,先板凳,后細讀。。。
作者:
單車居士
時間:
2013-5-2 12:17
人的畏懼,一定是因為沒有經歷,因為沒有見過,對一個未知的東西畏懼,
作者:
工具人
時間:
2013-5-2 12:25
像大俠之前說的,要先念書,有了些許能力,人家才能帶你去經歷。目前俺還是要靠讀998大俠的帖子豐富經歷 Y(^_^)Y
作者:
hawk23
時間:
2013-5-2 12:27
很有同感,經歷少,腦子里就沒有概念,所謂的能力也就跟不上
還是要多接觸
作者:
mfka
時間:
2013-5-2 12:29
本帖最后由 mfka 于 2013-5-2 12:33 編輯
有經歷才談能力。
人學問無遺力,
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古人做學問總是不遺余力的,即使這樣,也是從年輕開始就下苦功夫且不斷努力,直至老年方才有所成就。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歸是淺顯的,最終要想認識事物或事理的本質,還必須自己親身的實踐。
作者:
wf2725864
時間:
2013-5-2 12:45
經歷是非常重要了,能力是可以培養的。多向大俠學習,希望能成為一個肚里有貨的人。
作者:
lyanli
時間:
2013-5-2 12:46
呵呵,初出茅廬還要去經歷~
作者:
ltk5614
時間:
2013-5-2 12:54
所以畢業后不能窩在家里,要自己出去見世面——過節的時候我爸還說以后想讓我回去做點小生意,我說算了,還是考研吧。
作者:
zhangsl5
時間:
2013-5-2 13:03
經歷少,只能靠閱讀經歷豐富的帖子
多讀書啊
作者:
浪跡天涯的潘潘
時間:
2013-5-2 13:05
自己下水了,才知道有多深!
作者:
leungc
時間:
2013-5-2 13:40
可惜我們都還經歷太少
作者:
浪跡天涯的潘潘
時間:
2013-5-2 13:50
水深不深,下去摸一下就知道了!
作者:
xlf63
時間:
2013-5-2 14:02
書翻過了,經歷過了,玩過了,明白了具體做法。就成了經驗。
俺曾經山塞過四輥破碎機,因為是完完全全的山塞,為了將產量增加,就加長了軋輥。別的多沒動啥。也沒有去思考。結果只有看到此機時,才想起,喔,俺也曾經玩過。雖然說是玩過,但印象不深,屬于白玩了。。。呵呵
能力就是在玩的過程中,解決了一些實際問題,慢慢地使經歷培養成了能力。
作者:
機械電氣編程
時間:
2013-5-2 14:09
今天心情很煩躁,正如前輩說的,煩自己經歷少。
作者:
邊陲的鐵藝
時間:
2013-5-2 14:23
嗯,很深刻。頂禮膜拜。還要多多經歷啊。讀萬卷書莫若行萬里路。
作者:
卷閘機械
時間:
2013-5-2 15:37
是啊
作者:
重磅煙頭
時間:
2013-5-2 16:26
對找工作的人來說,這就是真理啊
作者:
yn2008
時間:
2013-5-2 17:00
經歷的過程也是提高能力的過程,菜炒的多了,也就知道控制火候了
作者:
零件工程師
時間:
2013-5-2 19:34
知識在實踐的帶領下轉變成了經驗,經驗堆砌起來就成了能力。
作者:
icedtan
時間:
2013-5-3 12:28
讓沒經歷又沒能力的人何情以堪哇?
作者:
SE27
時間:
2013-5-3 13:23
正在努力豐富自己的經歷。
作者:
正德zhengde
時間:
2013-5-3 13:27
有道理
作者:
mingxian27
時間:
2013-5-3 14:27
經歷過了,然后能力就上去了,當然,經歷時必須努力鉆研。
作者:
hitzek77
時間:
2013-5-3 15:39
積累,量變才能到質變
作者:
bryde243
時間:
2013-5-3 22:51
人的畏懼,一定是因為沒有經歷,因為沒有見過,對一個未知的東西畏懼.
作者:
晏蕓
時間:
2013-5-4 10:12
時間可以增長我們的見識,加油啊!
作者:
長江漂流
時間:
2013-5-4 14:40
我看看標題就知道是998大俠的風格哦
作者:
pfizer2001
時間:
2013-5-4 19:19
在國外的社交以及求職的網站linkedin上面會有一個很明顯的介紹 一個是教育經歷 一個是工作哦經歷 這兩個對于一個人 構成了職業生涯 比如你是麻省的電子類畢業的 畢業以后去了intel 然后又去了高通 并且從事過什么什么項目 這就構成了一個職業人士的完整的經歷 這樣的經歷在人才市場上是起分量的 當然了 國內一般會問你哪個學校畢業的 然后問你在哪個單位工作 至于從事過什么項目 則不深究 也許一個在研究導彈的研究員只是做一些輔助的工作 而不是做制導以及發動機等核心的工作 不過國內越來越和國外接軌了 這個是必然的趨勢
所以 競爭第一個決定要素是你從哪里畢業 是不是科班 即使你一個二本的工科院校科班的學習機械的 也比一個名牌大學學習其他專業的 在機械市場上有分量 當然了 這只是開始 然后每一步你的工作 都為了你以后的價碼增值或者減值 國外一個人一般不會輕易改行(當然了,除非失業)特別是高端的技術人才 從事的工作不可替代 更是如此 國內對于職業的發展 學習 等等沒有一個深入的認識 老板不把人當作人才 自己也不覺得自己 工作的自豪 一方面大環境如此 炒房子賺錢 大家都浮躁 另外國人的秉性如此 另外一個帖子“商人的秉性”如何能安心做幾輩子的技術呢?沒幾輩子怎么能成匠人呢!
作者:
多出來的1
時間:
2013-5-4 22:53
看多了大俠們的帖很多都是在說:乘年輕多經歷,不能活的太安逸
作者:
qianzhihelove
時間:
2013-5-4 23:43
的確,見過總比沒見過強。見多識廣也是一種資本
作者:
前景錢
時間:
2013-5-5 08:56
有道理,經歷才是最重要的,見多識廣。
作者:
wolf-huang
時間:
2013-5-5 12:18
我老家有句話叫:“聽過不如看過,看過不如做過,做過不如錯過。”
佛門亦云:不犯戒,不成高僧。誠哉!
作者:
絲竹清風
時間:
2013-5-5 15:27
“人的畏懼,一定是因為沒有經歷,因為沒有見過,對一個未知的東西畏懼”,說的很精辟。多見識,多思考,才能提高。
作者:
纏繞指間的煙
時間:
2013-5-5 20:52
說的太對
作者:
龍九禪師
時間:
2013-5-5 21:20
不知大神如何看待諸葛先生呢?
作者:
dove2199
時間:
2013-5-6 13:26
寫的不錯,人的經歷都是不同的
作者:
靜石
時間:
2013-5-7 14:43
998閱歷真的好豐富啊!!
作者:
ωǒ不是小江
時間:
2013-5-8 15:41
請問大俠 何為能力?
作者:
1350325170
時間:
2013-5-9 09:46
不積跬步 無以至千里啊
作者:
一重科技
時間:
2013-5-9 09:51
人呢,到最好最寶貴的就是一個閱歷了啊!!!也就是經歷啊!!!
作者:
980419488
時間:
2013-5-9 12:27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作者:
江洋大浪
時間:
2016-5-13 23:02
看十遍不如做一遍。很多人就是紙上談兵,還有一個嗓門大。屁股決定腦袋的領導們,總想鎮住下屬。豈不知浪費了老板多少銀子。還有工人的汗水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