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GB10095.2-2008中齒厚上偏差如何確定? [打印本頁]

作者: 止疼劑    時間: 2013-5-1 15:27
標題: GB10095.2-2008中齒厚上偏差如何確定?
在新標準GB/T10095.2-2008中,找不到關于齒厚上偏差Ess和下偏差Esi的定量的說明,與其對應的檢驗規范GB/Z18620.2中也沒有,而在推算公法線極限偏差和跨棒距極限偏差時都要用到Ess和Esi。翻了些文獻都找不到Ess和Esi的值,有些頭大了。倒是舊標準GB10095-88中,有齒厚極限偏差C-S共14個偏差代號,也可以算出來。4 W3 v. K. ^/ ?) g2 x( w; Q
搞不明白新標準中Ess和Esi的怎么出來的?求指點。. |9 t, y- l' J; k+ u' P3 T

作者: 探索號QM    時間: 2013-5-1 16:08
有沒有查過GB/T 10095.1-2008 圓柱齒輪 精度制 第1部分:輪齒同側齒面偏差的定義和允許值?
作者: 海鵬.G    時間: 2013-5-1 18: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止疼劑    時間: 2013-5-1 19:02
海鵬.G 發表于 2013-5-1 18:03
$ n. a% D3 t2 R* }6 S上偏差是根據側隙、嚙合齒對來確定的。參考DIN3967、ISO10064.2,還有張民安主編的《圓柱齒輪精度》
9 ?  J, [% L$ Q; e- Y# ~
多謝海鵬。
$ w8 s! J4 x4 L$ m9 F3 l" xGBZ18620.2-2008等同ISO10064-2:1996,從GB18602.2的前言看,GB基本上全部照搬了ISO。9 H; s9 \1 Q6 N: ^- W$ n' Y& T# B
在GBZ18620.2-2008的附錄A里提到“齒厚公差”,不過即沒有給出推薦值,也沒有推導公式。僅給出最小側隙推薦值,這個不夠推出齒厚極限偏差。
% u/ ]2 g" U1 \/ X張民安主編的《圓柱齒輪精度》也看了,它是對新國標的應用進行講解,還有新舊國際對照,但也無助解決問題。請參看第242頁,136條。這本書的附錄2引用了GB/T2363-1990《小模數漸開線圓柱齒輪精度》,直接給出公法線平均長度極限偏差,跨棒距極限偏差的查表數據,不過僅適用于模數0.1-1的。+ c7 f8 R4 a$ J  q1 |$ e
DIN3967沒有看,等我找找。" k4 e, Z- J$ R, v+ [+ m7 `! b
這兩天一直折騰這個,頭大了……# B# M# K  v8 ^/ V4 z) Z

作者: 止疼劑    時間: 2013-5-1 19:03
探索號QM 發表于 2013-5-1 16:08
( a6 Y, j8 H" p9 a  `0 l有沒有查過GB/T 10095.1-2008 圓柱齒輪 精度制 第1部分:輪齒同側齒面偏差的定義和允許值?

/ i7 S5 M0 i% ]6 q; M看過,沒有啊" ?$ s) U- S# M, M

作者: 海鵬.G    時間: 2013-5-1 20: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止疼劑    時間: 2013-5-1 21:18
海鵬.G 發表于 2013-5-1 20:07
8 `' X) F7 k4 |3 L+ O我是算最小側隙,然后均分到配對齒輪計算齒厚上偏差。張民安的書里有,這個我確定。包括求取最小側隙的三種 ...

$ u, [/ T4 U0 e$ y% V  P) T% H謝謝海鵬。
& g; F0 m0 ]5 I) Z6 e* o( h" O7 k/ `% B5 l! r* g
你說的方法明白。把最小側隙均分給配對齒輪,即Esns1=Esns2=jbnmin/2。但是要計算下偏差還要知道齒厚公差Tsn,Tsn怎么確定呢?9 ]$ k4 E; s3 c$ g7 P4 v: E
- ^( n3 J: i/ @6 |
另,DIN 3967看了, 德國人真是嚴謹,把溫升、材料膨脹、安裝孔軸線不平等度等因素考慮進去,加入修正量。以我現在的認識,有人家標準也用不了。4 Z$ C' s( @1 Y# A" I7 @
3 u$ b( E* u7 _: ~
你提到的最小側隙的三種計算,還請明示。我只找到GB18620.2附錄A,公式A.1:jbnmin=2/3(0.06+0.005ai+0.03mn).。
# @& k' q& c/ c
4 `8 i0 y6 F& `' E3 d
作者: 探索號QM    時間: 2013-5-2 07:54
最新的齒輪精度標準 GB/T 10095.1/2-2008,它所引用的GB/Z 18620.2-2008(ISO/TR 10064-2:1996)文件中:& S6 j6 q0 ?% ^# R  ]0 ~& H
7.2.1 齒厚上偏差  齒厚上偏差取決于分度圓直徑和允許差,其選擇大體上與齒輪精度無關。( Q9 F0 h& Z  P# w# e: M' c- k% j7 V
7.2.2 齒厚下偏差  齒厚下偏差是綜合了齒厚上偏差及齒厚公差后獲得的,由于上,下偏差都使齒厚減薄,從齒厚上偏差中應減去公差值。0 }- \! L" F; d0 }: d5 u- j. Y3 D
齒厚公差Tsn可以由式(57)確定。
作者: 止疼劑    時間: 2013-5-2 20:55
探索號QM 發表于 2013-5-2 07:54
$ ]. ?$ Y! e+ p8 k最新的齒輪精度標準 GB/T 10095.1/2-2008,它所引用的GB/Z 18620.2-2008(ISO/TR 10064-2:1996)文件中:
) i6 [5 z7 J: g1 A( _; d# m0 W- N) Z7.2 ...
( m& g& V! L4 T3 B8 g2 ]2 o3 v, A
仔細翻了《齒輪手冊》第2版,在P2-95頁發現齒厚公差計算公式(2.4-5),經計算,與GB2363-90《小模數漸開線圓柱齒輪精度》的查表數據對照,結果偏大。
, R. h; `- c6 ~' y0 a
作者: 社區一霸    時間: 2021-4-19 22:17
公司一直都是用第三版老手冊。現在換了第六版新手冊。也面臨這個問題,各位公法線長度偏差怎么確定的?現在圖省事還是按老標準選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