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請教大牛, 工業用的點膠機的結構設計(畢業設計) [打印本頁]

作者: dawanglin    時間: 2013-4-29 00:34
標題: 請教大牛, 工業用的點膠機的結構設計(畢業設計)
論文設計要求$ B; m% M! R, J
; m; p; P8 X( @* I5 r# R0 \1 h
利用物體的重力作用,使圓形工件從斜面上滾動,在滾動過程中,進行點膠,到一定位置,再自動封裝。在此先注明一點,與廠方的技術部門溝通,調查到,廠方的加工工件外形,均為光滑的圓柱面,直徑在10mm—30mm,內部結構穩固,允許滾動,不會對內部產生影響。
* j9 b$ s; O  C; f; ]- h7 w- ^( ], w  1、設備類型- F7 L" a+ K2 u* U9 e
   工件和封裝蓋的平行滑槽+氣缸蓋帽機構+徑向和Z軸可移動機構+加熱控溫壓力料桶+點膠閥門
8 J) E0 i; m0 ^) E4 ^ 2、樹脂式樣
! P9 S- Y9 m1 C6 X& G! Q    單組份環氧樹脂(2kg塑料桶包裝); `- f/ N* _( |
 3、點膠要求
7 t4 n( p! y0 x1 ^   1)、點膠工件示意圖* [! P2 \- l! {4 e4 |
  j! l. }, f4 {& j! {7 g
附圖
; }/ K1 O, v' D  l0 n. g: b8 y- E) v/ V7 L

0 Y  B9 Q7 a' {3 M& x* Q( G, |' |' Q2 l% `/ z
   2)、黑色部份為點膠示意圖4 j/ E7 b# D# j6 F( {+ L" V
機構裝置/ `6 c5 N4 \. ]9 A6 _" G
工件和封裝蓋的平行滑槽(結構簡圖)8 {8 \; l* J% l5 E4 r% J
     
6 u8 R# k7 K" J* ~9 [! \5 w附圖! M1 Q9 B) F/ N9 f3 P! [
8 c4 u, s1 i. G0 V& m& W" N, [
                          工件的平行滑槽" G7 {2 m! r' g/ E/ i; S0 V
氣缸蓋帽機構
. C: ^( H5 M+ q# T; Y
( \% f/ I% t- P: }" _+ p- d8 Q* n- o% S. I6 @$ N

. i1 |7 h' U% C2 E# x徑向和Z軸可移動機構# U! r: l1 E% l* i/ I2 E
5 H. ~, @0 m6 ^6 h. i  T4 `
附圖5 F: ]) U6 g2 N1 M; r6 X7 }1 t1 o
* V/ ~& I0 V! I
4)加熱控溫壓力料桶(與一方案相同)5 c( z' o3 U. l9 _2 g
5)點膠閥門* Q2 ]* [: y( Q- C7 T
6)控制系統
' u) I: T8 R! o/ {
" Y, i8 P  E9 z4 @; X: E8 V! C( P/ i% c' _" R- s
  該方案實現了自動點膠和封裝的一體化,把兩道工序變成了一道工序,能進行自動連續加工,人工只需要放上工件,接著按控制開關,就行了。方便,簡單。且實現了點膠的均勻性和一致性。整個系統實現的是全自動化生產。但制造工藝復雜,成本相對第一種方案,要高一點。$ H, t7 E* K& F, [% M
   與廠方溝通后,廠方愿采用第二種方案,盡管設備成本高點,但自動化程度高,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7 n5 R/ _9 C4 V9 r
   以第二種方案為本圓形點膠設備的具體實施設計方案。6 g( }6 t' B- H3 b* B6 {* a
   2.4 具體實施方案的設計內容: A& E4 _5 y$ E& n
   根據上面的方案選擇,主要完成兩大部分的設計:9 e# u8 X9 Z, `( j) {* r, N4 m/ H
設備的機械部分設計
) m/ H0 w, P) |. ]: w工件和封裝蓋的平行滑槽
, \" O( B  f. g2 g. k5 l& X氣缸蓋帽機構
1 f8 R) i- v1 i2 S" ?  i徑向和Z軸可移動機構6 j* q$ [7 C; A
加熱控溫壓力料桶+點膠閥門及運動機構
# [" t8 H% F: X" H/ W   (2)設備的控制部分設計" w+ V8 ?# Y7 i* N) M
       運用PLC和傳感器完成,整個過程控制1 f! V# v) L) a7 J8 o0 e# M8 Z
    2.5 總體造型# ^0 X  f  K1 K4 \: O- `4 W
   插圖/ e: H6 {( L+ p9 _
   
& Y; E1 E- J2 U- h% N; {8 a   2.6 設備的總體參數" I1 F  C( j1 F" Q' f' \. h( W
行    程:X600×y300(mm)1 O/ P. I4 {. F' i0 R
最大速度:400mm/s
3 {8 }* P$ M; m6 W9 g& p5 A驅動方式:步進電機
( O% P9 U1 C: C- H8 n# n! W外形尺寸:約L660×W650×H590mm
0 L5 @( M  \) ^* n) ~/ K- I電    壓:220V
, S6 ?# }. S+ S7 L3 ]( C重    量:45kg
7 x6 q( p- d" n" ~
* }1 {6 ^& T# R0 j5 ]9 x1 Z
( V3 @0 x+ j3 Y$ `$ d
0 D- g8 d1 J* Q1、工作原理圖:$ O' Z' G$ |# y: J; j
附圖( w* x8 h* c) u) M

! R# p' L+ A, e
: O( R' T* o0 i4 O8 U" ^  O! _- x6 g6 T
如圖所示,工件和封裝蓋分別在一平行滑槽中,第一個工件和第一個封裝蓋隨擋塊移動,保證工件是成滾動狀態,在滾動過程中,完成自動點膠。第二個工件和封裝蓋同時被固定不動。當第一個工件到B點時,運動停止。此時封裝蓋也運動B點,氣動蓋帽機構完成自動封裝。擋塊升起,工件離開滑槽。擋塊回到原位A點,第二個工件和封裝蓋解動,自動運動到A點。又開始新一輪的自動點膠和封裝。整個過程由PLC控制完成。
4 l0 t0 x; v; D工作流程圖:
2 z" K! H0 C* s% @! h+ d  a3 P: P! k# w3 R% l( l

' k, g9 n$ P# I' T- g4 s9 L4 Y0 y: w
9 P( @. Z$ w" t0 v6 z5 O8 H) @8 C- D/ `

$ D" a* d' l. M9 K, N! l, U0 v% m+ B1 h. h9 D6 W
2、擋塊的徑向和Z軸移動
  I; d) b2 M, `5 |擋塊的主要作用是通過它實現工件的勻速滾動。在滾動過程中,輔助點膠同時保證封裝蓋也在相應的位置,做好封裝準備。對工件和封裝蓋做徑向定位。
. O% \0 t8 L: u. i. r& V 附圖
: N. x% g' b+ K" o# {/ [   如圖,擋板1和擋板2同時運動,可進行沿滑槽徑向運動,也可以做垂直槽面的z向上下移動。當擋板1、2位于A點低位時,工件和封裝蓋進入槽內。接通電源,擋塊勻速運動,帶動工件滾動,到B點停止。等完成封裝后,擋塊沿Z軸上升到高位,工件離開。擋塊再次回到A點低位,重復上一運動。
$ t$ B! a* |5 U4 N" l/ B1 t   擋塊的運動軌跡路線(見下圖)為1→2→3→4→1。* d6 Q$ S) Q. j) s% e$ Z) y; M
   
3 Q: t6 D2 G1 D4 F1 F* c
) _! c( u7 T& Z1 Q5 x3、點膠頭的徑向和Z移動  W6 k) Y3 `3 Y+ ~4 g: z+ u" v3 f
   點膠頭,同擋塊一起沿斜面徑向移動,同時沿Z軸向下移動,完成自動點膠,再回位。見圖。點膠頭的運動軌跡路線:1→2→3→4→5→6. 在3→4,完成自動點膠。! I8 `2 `0 n7 A" H7 K
   
/ M6 ]$ U' v# B* h2 N   附圖
7 @! W' b$ I& h& ^' R+ N' h- N  ^, c, D; g( M( d8 N9 L
   4、氣缸蓋帽機構的工作流程圖如下   附圖
. A* C# m$ l) s( T$ b' u# l$ Y/ ~, f3 S, B$ s! F: G* N

4 e9 e1 Y$ E: _* F2 r( p  w' d7 l! ^. c! }6 Y5 z6 Y

作者: zerowing    時間: 2013-4-29 00:40
首先建議你把圖穿插到文字中,方便閱讀。方法很簡單,很WORD相似。先上傳圖片,然后光標點到需要位置,打開上傳框,點擊已上傳圖紙即可。其他的,我得慢慢看看。
作者: dawanglin    時間: 2013-4-29 00:49
這是我的初步的 思路,很多地方還不成熟, 我就把這個設計拿出來和大家一起討論完成
1  點膠機的概述
  W; y, ~+ [7 W' B6 e$ O# @5 Z/ Z) B2  點膠機的總體設計方案, 把上面的內容自己在重新闡述一下, 總的需要什么東西。
8 T2 r( b4 [5 a$ M' h  A% E( f* P
3  氣缸的選用和真空發生器的選擇問題   
       氣缸使用雙作用, 盒式真空發生器的吸盤6 P: ~5 O% p% a# Y( d  m0 k
4 斜面滑槽的設計, 中間需要幾塊擋板。 斜面上方兩邊需要擋板, 使用氣缸來推動擋板的升起來阻止后面的工件繼續運動。
* ?; U" y( k$ H" [6 l3 d5 b7 G( c! U- s  D  下方裝配的時候蓋子需要一塊擋板, 工件使用一個氣爪來固定工件。
+ N4 a+ g5 w9 g$ Q4 ?5點膠機的選用 考慮兩個方面  X軸的運動  步進電機- ->絲桿運動-- >x軸運動
8 d2 O: O* m& R* A7 b) L, c/ t/ T                                               Z軸的運動   空壓機(??)-->氣缸(電磁閥)-->z軸運動 ' O* d3 A5 b- `1 |& ?# w

; F" c; D* n* t$ f1 @. l
6膠料桶和點膠閥(附帶一塊擋板)的選用
7點膠機控制系統    我考慮的是簡單的敘述下PLC原理
1 `' f( Z$ v' X
7 ~( n, u& B7 Q8 x9 M0 _# o傳感器,膠水, 選用什么方式點膠。
# p3 Q- ]4 w' I! F9 p# s
0 n2 v0 V+ y3 V& e導師給我們的畢業設計,大學的學習讓我對設計很吃力。 希望前輩對我這種新人多多指點,  多和大家交流下技術,對我們的幫助也是很大的。 ; S+ t4 O: r9 x( _' s; f$ Q1 f
謝謝。。。+ A( m. ]1 ?8 P# M& A

作者: dawanglin    時間: 2013-4-29 00:50
zerowing 發表于 2013-4-29 00:40   n; I. M6 L- x
首先建議你把圖穿插到文字中,方便閱讀。方法很簡單,很WORD相似。先上傳圖片,然后光標點到需要位置,打開 ...

$ |% X' R7 g1 T/ I& P# i請問我可以上傳word 附件嗎?
' [: l% G( S; ]3 {2 ~5 _  s" Y
作者: dawanglin    時間: 2013-4-29 00:52
這是我上傳的word附件,謝謝。  4 @$ Q: F) L! w, e6 O

作者: zerowing    時間: 2013-4-29 06:12
本帖最后由 zerowing 于 2013-4-29 09:19 編輯 4 n( {* K/ K" X9 Z  m  ~

$ h; k1 ]' G( Z看了看,搞復雜了。不知道這是你們導師的意思還是你自己的想法。那一些列的檔塊機構完全沒必要那么搞,搞到最后 既容易磨損,也容易產生振動。斜面機構可以用,而且能節省不少能源。沿斜面做一個帶垂直定位的叉架的傳送帶就行了。見過臺階式斜面電梯吧。參照那個結構來就行。合蓋機構用吸氣式?這也大可不必,一個簡單的曲柄滑塊機構推過去就解決了。至于你的點膠頭,按照上面的結構可以繼續那么用。所不同的是,叉架結構記得在斜面上設置一些列的輥子,或者叉架本身有主動驅動輥,保證你的筒體下降過程中仍保持迅速旋轉就行了。2 @4 W- g& g0 |/ V: E& C
6 o" t, j. Q: B1 m- |
這樣一來,可以大大簡化你的控制回路。可以使用低針腳數PLC或者不適用PLC的純機械結構自動化控制。節約成本也方便問題查找和解決。
7 S/ {, r: ?- U3 N2 X. C3 y我一直是這樣一個觀點,自動化程度高不代表這個設備里運用的電子控制部分就多。而且,記得某前輩曾經這么說過,能機不用電,能電不用氣液。
作者: dawanglin    時間: 2013-4-30 12:41
zerowing 發表于 2013-4-29 06:12
" U" N+ y2 Q' Z看了看,搞復雜了。不知道這是你們導師的意思還是你自己的想法。那一些列的檔塊機構完全沒必要那么搞,搞到 ...

& W% [4 i# f- s& t  |7 A. C' o3 q謝謝你的回復。
, s; |& |& G- @9 m; k1 P前面的設計是有點復雜, 是我們導師的意思。 只是在理論上面設計的, 這個論文題目離實際應用還是很多差距的。 6 t) \) t7 r& h; l* E$ u& {
擋板的設置也是她要求弄的, 理論上面是不考慮成本的。只是怎么更好的把這個設備設計出來就可以的,磨損的話只有后期考慮下更換了。  這樣的話帶垂直定位的叉架可能就得取消了, 工件在斜面滾動一圈也就完成了圓周的點膠運動。   
: y2 m) X* `- f, d 如果叉架里面帶有輥子的話, 點膠就很快完成了運動,但是設計要求中點膠機需要斜面運動(徑向運動),以及垂直運動(z軸運動)  ,所以這個方法可能取消。  
0 `3 R& @# f- F6 B3 C2 }; j, c' H  H# X- Z5 c( X) u9 {1 T% l
蓋帽機構的設計,還是得需要。 你所說的曲柄連桿是很不錯的建議, 因為要對工件的位置定位。 氣缸自帶有傳感器, 到達安裝位置的時候可以自動檢測。
0 y( L$ G2 b+ G控制回路簡化后,論文的總體就簡化, 無法完成規定的字數。  4 }/ V. B7 L: p# c) ]; U- R

3 |3 ^/ o/ f6 A. [低針腳數PLC可以采用吧。2 I7 ^! H1 C  {  J
% a# m% k  a: _* Q" W
我的思路還是很少老師的影響, 缺乏設計靈活性。3 h8 m( A7 c+ t" N+ T/ A) ~
在學校設計的實踐是很少的,教育 和實際生產差距很大。 我們以后也只有在實踐中才可以學習經驗。
# C/ q1 _! K( o
6 O! ^' Q+ i6 W% E5 a) q( i4 S2 E/ h( m. Y: I& g( h0 J

作者: zerowing    時間: 2013-4-30 23:32
你導師的這個思路有問題。理論設計不是不考慮成本的階段。機械設計遵循一條原則,即實現同樣的功能,結構越簡單設計就越可靠。而越簡單的結構也就變相意味著低成本。把成本控制和物流控制放到原理設計之后,本身是一種不符合現代工業的表現。% T5 h* ^( s: ]& j/ G
至于擋板的設計,按照目前的情況看,一,整個設備屬于間歇運動,二,擋板是準備吊裝。這里存在一個問題,即吊裝的精確定位問題,在一個大的空間內,在吊裝形式上保證一個較高精度的定位,整個支架、懸架和驅傳裝置的位置精度都需要保證在一個相當高的水平上。這不是一個單純的成本問題,而是用什么加工方法保證的問題。我曾經課設的時候做過自行車的四連桿驅動結構,原理設計本身很成功,唯一的問題就是其中一個支點的定位。到實際加工階段,一個焊接變形量就能整死你。因此,驅傳同體,盡量減小機構尺寸是保證你功能實現的精度實現的前提。! v) O% @/ ^3 F0 x9 {) ]* f
關于我說得叉架部分,取舍在你。不過使用叉架或者帶棍子的叉架,并不影響你的基礎設計思路,即通過斜面滾動一周完成點膠。帶輥叉架的目的是減少工件同叉架本身的摩擦,同時保證二者之間的相對位置精度。當然,這個結構也可以完全使用在平面上,輥驅轉動點膠,完成后,收叉放件,利用斜面收集工件。所以從一種思考角度上講,依靠物體在斜面上的自重滾動來做旋轉點膠,思路很好,目的是為了充分利用重力勢能來節能。但是這種方式增加了點膠機的定位難度,增加控制復雜度,反而增加了成本,換句話說,目前階段屬于“雞肋”設計。注意:所謂的設計要求點膠機需要沿斜面運動和垂直運動,這個要求本身不是實現點膠合蓋換工位這一套功能的必要要求,屬于你們導師一廂情愿的設計要求,或者換句話說,是先有的這個要求,然后套上去的功能。
* u, \0 ^6 L! k: u' z* W$ ?吸氣式蓋蓋法,結構更復雜,這不是拍腦袋空想,我認為一吸氣他就合上了。被吸物體的質量、體積、兩工件間的距離、氣流速度、漏氣程度等都會影響最終結果。或者說,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定位問題,而是設計眾多的流體問題。同樣,這種設計往往需要增加配合工件的自定位裝置,以保證吸合過程的自定位,而非人為定位。因為流體運動的軌跡即時是現在的軟件模擬也不能達到100%的重合。
2 ]+ ]& F0 e: U( ?3 V9 ]8 t
" S8 u- Q8 K& Q. j* j, x( Q當然,如果你們的論文就是個空殼子,那么你可以無視我說的這些,繼續你們的所謂“原理設計”。但是如果要我來給你們這一整套思路來做一個評價或者一個評分,我是連及格都不會給的。
6 ]6 p- k) ]% N, e  f# B) v總的來說,按現在的這個設計思路來看,更像是看軟科幻小說,只要每個設計點能有出處,拼在一起,不用考慮能不能實現,只要所用都是實際科學就行。就是這種感覺。1 B/ R0 I! `$ Z  t9 C

作者: zerowing    時間: 2013-4-30 23:36
另外,如果你以后真得打算干機械這行,我勸你趁早收起這種“明日復明日”的態度。隨著社會發展,已經越來越沒有機會和單位給你時間去適應和實踐了。國外用人單位有專門的學生崗(summer work),但是絕對沒有給一個已經畢業的人的實習崗。如果你不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從這種脫離實際的思維框架中跳出來,那么要么你沉寂在以后的所謂畫圖工或者其他工作里,要么就是主動轉行改做其他。這樣的人和事,我見得也不少。
作者: dawanglin    時間: 2013-5-2 18:28
zerowing 發表于 2013-4-30 23:36
' M/ i) r! o& Z2 e5 e另外,如果你以后真得打算干機械這行,我勸你趁早收起這種“明日復明日”的態度。隨著社會發展,已經越來越 ...
0 P' ^) ]4 P- |: t. O5 f. G2 i& t
我覺得你在國外工作, 對機械設計研究這方面就更加深入的了解,你就很容易一針見血的之初問題的所在。 我的框架也是建立在老師的指導下一步步來的,我最初對于設計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那種。網絡上面的信息又太零散了,自己不好拼裝。   1 L7 Z8 {; m6 U, y+ I1 t8 k
總的來說只要每個設計點能有出處,拼在一起,不用考慮能不能實現,只要所用都是實際科學就行。就是這種感覺。  
6 I: x4 i5 F/ t8 a很那種云里霧里的, 更別說找到設計的感覺。  
$ B8 z5 S5 q9 o5 p& Q& x來討論下我對于你的意見整改的思考,用心的觀點來代替以前的,就要有論點來支持論據,后面你的理論才會成立,設計出來的東西老師才會認同。
. @& W' T, B7 N  e( C5 Z, d5 ]+ x! `) b% g* c; v# e
這個設備的設計覺得重要部分是放在點膠的設計這塊,通過你這一講解,就不那樣認為。 因為整個工作的空間比較大,就不能光是考慮到點膠設計的這一部分來,這是一個整體的設備。8 e; ]: m- i# v$ O

6 L4 l1 r+ m7 O0 _' U$ I0 v% v0 e" b" s  L3 P+ m( n! J2 n8 v
& p8 r! V/ r/ v2 Z% h- O  z; E
設備的選擇應該怎么配合總體設計要求,后面還有點膠機的選用, 膠料桶應該怎么選擇,符合什么原則。
. ~7 s7 o: n3 e  g: y
- U, A) e: ~3 U現在討論的同時,論文開始框架設定。不好意思,新人就是問題多多,思維也是有點亂。現在我還是好好弄論文吧,后面自己要拿出東西去給別的公司展示,證明自己的能力才行的。
2 ~3 X) B6 L4 X" l& r* S9 ~  U; X0 k- A# D. o, W

$ a) V4 w: S$ B8 N% V, T2 w
作者: xh403146718    時間: 2013-5-2 22:08
如果單純擋塊只起阻隔作用不如用小氣缸之際推動,準確度和效率都會好。如果按這種設計點膠頭也移動,工件也移動準確性和重復性的保證也是問題,膠料粘合的時候是否有要求?旋轉的點膠對膠液按稠度和工件表面附著程度都有要求,否則很容易造成點膠的溢漏或重疊,造成不良,我還是覺得工件至少保證點膠附著面的位置比較理想。
作者: zerowing    時間: 2013-5-3 00:11
我上面已經說了。如果你是單純的做論文,那么大可不必討論。按著你們導師的指導弄完即可。所有機構你們導師能認可,那論文就過關了。如果你是真想干活,干實際點的東西,趁早離開那些牛角尖,考慮問題別單線,考慮考慮周邊環境等。沒有經驗不重要,重要的是思考過程和方向不能簡單。
: E* R& p$ e$ M我不想就一個問題反復的說。說一點,你用擋板靠斜面機構讓滾筒轉動,靠滾筒轉動點膠。滾筒會按照你的想象勻速運動?擋板運動速度太低,滾筒的滾動就是頻振,同樣,點膠機的出膠量就得頻振。擋板太快,滾筒就是運加速,點膠機也得運加速,出膠量就得按勻加速計算。擋板什么速度能正好保證你的滾筒勻速?對于這個斜面,光這一個問題你半篇論文就過去了。  z/ d, i: u* o* W9 p7 g4 v5 v8 L* e5 U
其他的,諸如,滾筒如何在斜面上保證不偏斜的滾動,保證不偏斜的滾筒的同時不能影響其速度波動,所有這些真開始較真全是反饋控制系統。先不說控制精度和反應時間,就一個反饋順序你PLC這種順序控制器能不能吃下來都是問題。
# u7 K7 G& ^" @- `8 ]$ |另外,從開始到現在,我沒有給你任何一個設計理論,所有的說法只是按照你的設計思路的一些建議,目的是減小你的設計控制量。因為,如果這個設備讓我來做,我是肯定不會在斜面上做任何文章的。受控機構的運動越簡單,設備效率和可靠性才越高。也就是說,真的要做,所有的滾動、點膠、合蓋工步全部在平面完成,斜面就是一個自動卸料的平臺。當然,這么搞,你的導師是不會同意的。他就是想利用斜面體現所謂的“節能”。" A) P3 M0 L/ k8 _/ J
關于你的3、5問題,合蓋機構的立身靠接機構可以參考震動盤的導槽機構,充分利用物體重心位置,保證既不倒,又基本立起靠近。或者干脆就別讓它站起來,直接吸盤機械手吸起轉向,合蓋。原則上這個機械手3軸內能搞下來。關于點膠機和斜面配合論文設計中寫不寫安裝說明,這個你根據你導師要求,一般來說,寫不寫沒必要,但是連接結構什么的你總得說明白。不然就成了純粹的原理設計,和實際一點邊都不占的原理設計。
作者: dawanglin    時間: 2013-5-6 12:13
zerowing 發表于 2013-5-3 00:11 : ~" L# R9 [( q, I/ S8 F2 O
我上面已經說了。如果你是單純的做論文,那么大可不必討論。按著你們導師的指導弄完即可。所有機構你們導師 ...
% U7 l4 i6 e! ~3 g" j; w' l
剛開始寫論文的時候,我不知道怎么寫。老師每次和我們都是討論思路,具體落實怎么寫沒有講。 讓我們自己看著辦。 不知道寫論文的方法, 然后就知道混跡網絡找高手幫幫忙。只好一個個小問題挨著解決。  犯了一個錯誤,就是曲解了論文的寫作方法,  我用自己本來就學到不多的知識去和你們討論什么高深的細節問題, 閱讀的資料不多,難免鉆牛角尖啊。 后面整理下思路, 我不能這樣, 大家給我的指導也只能給讓自己少走點彎路,具體落實還是靠自己。   重新改變了方法, 我的大體的結構也是出來了(費力,應該是后面弄的)。 到圖書館去查機械資料有關聯的資料, 查找我需要的設計部分做好筆記摘抄下來,然后閱讀論文文獻資料。 在學校圖書館cnki下載。   打算看一周, 基本我要的資料就能出來了,思路就成熟。    上網查找資料很容易擾亂, 太多東西會分散注意力。   最后在花上兩天的時間集中寫論文。  預計能花40個小時左右吧。  
- V' C5 Z5 ?" X1 f" O2 D7 D- u下面就只有幾個細節敲定下。
, S3 I" _% e6 C: U) s$ j+ \8 K: S7 k" i- W8 y9 N
"使用叉架或者帶棍子的叉架,并不影響你的基礎設計思路,即通過斜面滾動一周完成點膠。帶輥叉架的目的是減少工件同叉架本身的摩擦,同時保證二者之間的相對位置精度。當然,這個結構也可以完全使用在平面上,輥驅轉動點膠,完成后,收叉放件,利用斜面收集工件。"        好像就是這個不是太清楚了6 x( v% f  v5 [  _
1傳送帶的設計方案   (參考自動扶梯?)
+ t0 p+ o* Z# b  b: w8 u2吸盤機械手吸起來轉向,點膠過程是不是就完成? (這里就是圓筒的轉動和點膠運動的設計)' ~+ Y# h  b; g# ~6 E' q, k
/ f) Z7 W6 w, a- E6 v
現在看來,我把點膠機改裝了不能垂直斜面, 點膠有問題的。我的想法是直接把點膠機垂直于地面就好辦, 找一個普通的點膠機做參考就可以搞定。   
$ N" g0 E# ?. s/ [+ E0 R: R6 ]今天就這么多了, 還要在cnki下載論文資料先看看。
! E0 \9 ]* X5 F, `& n5 p8 T
- E& w/ K7 Y: i' a- s# Y9 L9 j% C- q( _5 Z, u3 V6 K1 W2 W

作者: dawanglin    時間: 2013-5-19 18:09
zerowing 發表于 2013-5-3 00:11 3 L0 x$ \+ s/ z, ~2 U7 j2 A2 [9 W) `
我上面已經說了。如果你是單純的做論文,那么大可不必討論。按著你們導師的指導弄完即可。所有機構你們導師 ...

7 r0 _& s" H" I, ^; f馬上就到交稿的時間,老師讓我把設計參數補上。% v. P8 C' i: o5 ?/ \% b
請問在設計叉架的時候需要考慮哪些問題?
. I' L- y8 }' L( i[attach]283765[/attach]
7 u) {8 k% ], p3 I/ e2 [5 g( W
, a% m8 l0 A6 F. S: t
作者: zerowing    時間: 2013-5-20 01:16
2。確保你的管體在叉架上升后能靠自重與主動輥有效貼合,且貼合后摩擦力足夠驅動轉動。
) m! W6 `+ y8 y8 J3。根據管子的自重,點膠速度,計算需要的軸功率,根據軸功率確定你的傳動比,已及齒輪強度,計算電機功率和轉速。4 L- W0 N$ l: C+ @- }: z
4。是否使用帶傳動可以靈活,如果需要的減速比不大,可以改成直接純齒輪傳動。+ _$ k* f3 n: o
5。叉架的材料,因為這里基本不涉及什么高載荷等環境,因此HT200或Q235等常用碳鋼即可。但具體安裝尺寸需要保證叉架上升前,管子的重心在斜面外,叉架左側頂尖在管子左側切線或稍微靠外的地方。上升后,管子重心可正好落在斜面上。
5 a9 m# r1 y: m8 A5 P5 e$ g7 {6。棍子的接觸強度需要保證,可根據計算選用高強度鋼采取表面淬火回火工藝。" ~  z3 S" l3 Q$ a( w
7。箱體尺寸根據之前計算的齒輪大小,棍子大小,電機型號等結構尺寸確定。注意,箱體尺寸主要通過你的齒輪減速組的潤滑條件確定。因為這里基本是低速輕載,可以使用油脂潤滑,大大減小箱體尺寸。畫過減速器把,大體上按照那個步驟確定即可。 記得設計電機安裝位置。
9 z5 j# @3 C8 `3 R3 c8。備注:如果想要讓你論文看著科技含量高一點,可以把我給你畫的下面的間歇頂起機構直接改成氣缸推動。
作者: dawanglin    時間: 2013-5-20 10:17
zerowing 發表于 2013-5-20 01:16 9 X* F8 o3 K) s2 w- u& w- _: `5 ?
2。確保你的管體在叉架上升后能靠自重與主動輥有效貼合,且貼合后摩擦力足夠驅動轉動。# l) A. ^3 F' L9 `5 q: z. m1 R2 W
3。根據管子的自重 ...

1 t& D6 \. A6 {+ m7 q3 f$ c我想你現在應該在吧,大哥。晚上十點鐘了。
. B$ }7 M7 S: E0 e' m
( [" y$ G8 ^$ Z/ i4 O
1 {9 K" ?0 p" S' _; @4 h' ]/ k* a. C  r
作者: dawanglin    時間: 2013-5-22 14:36
zerowing 發表于 2013-5-20 01:16
  i0 P* B) V5 P0 U' |* x2。確保你的管體在叉架上升后能靠自重與主動輥有效貼合,且貼合后摩擦力足夠驅動轉動。
% E! d6 s) O# Q# g$ m3。根據管子的自重 ...

- M) P& D9 Z. z7 x1 W* u你好, 我就是把你在論文里面給我的材料結合搜索到的資料拼湊起來, 老師也沒有說什么了。 慶幸啊, 主要看我的格式,完成的進展怎么樣。。
, U4 o' `. n1 f! m+ H- G剩下的就是讓我畫一張裝配圖, 和三個零件工程圖。
; y" U. K# O  E+ s( |4 q! c總裝圖就是把你給的在cad中修改了下(三維的實在惱火要設計參數,根本畫不出來), 剩下的就是叉架,  曲柄連桿,斜面弄個工程圖就可以了。
0 E& ]$ f7 G6 q' U  y
1 x* h# y, X2 k+ q今天和明天要畫圖, 明天下去給老師看我的畫圖情況。  27號就打印了。。時間還是緊的。。
" o' H- s  C$ a+ c: S. A感謝你的幫助,還是終歸搞起了一篇論文。8 |+ t0 R/ Z  Y; v

# [! V+ B8 N- d# b5 O2 V& MPS:昨天去圖書館翻閱下, 找到本機械設計手冊, 來不及了,計算的工作不寫了怎么就不曉得剛開始就把這些資料找齊,走了好多的彎路。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