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技術的力量——英國地震炸彈傳奇 [打印本頁]

作者: 掃街    時間: 2013-4-13 10:39
標題: 技術的力量——英國地震炸彈傳奇
二戰中,為了對付納粹德國的堅固目標,英國天才科學家巴恩斯 沃利斯應英國軍方要求,發明了空前絕后的巨型炸彈——“地震炸彈”,并成為是有史以來投入使用的最大噸位的炸彈。0 [- W5 x+ ~6 M: W
進入二十世紀,隨著材料科學、建筑技術的進步,各國紛紛給高戰略價值目標穿上越來越厚的鋼筋混凝土“鎧甲”,或將其埋藏在地下深處。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后,英國對軸心國高價值目標的攻擊提上了日程。開戰伊始,英國只有 113 千克和 226 千克兩種規格的航空炸彈,還都是一戰末開發的“老古董”。很快,英國工業界就應英國軍方要求,開發出了自重 1,800 千克的“餅干炸彈”,不久又在其基礎上研發出“超級餅干炸彈”,重量達到了空前的 3,624 千克。但在對付德國的加強防御目標(尤其是鋼筋混凝土頂部的潛艇基地和堅固的橋梁)時仍“心有余而力不足”。英國科學界的有識之士注意到了了這個嚴重的問題。1941 年,巴恩斯 沃利斯在一本名為《對軸心國的攻擊方法》書中,提出了一種 10 噸級超級炸彈的瘋狂設想,一方面借助超重型炸彈的震蕩波摧毀建筑物的地基,一方面依賴龍卷風一般的空氣沖擊波殺傷敵方目標。
# m$ m9 L  ]% M 1942 年,英國皇家空軍敲響了巴恩斯 沃利斯的門,請他研發一種能對付堅固目標的航空炸彈。作為一名優秀的科學家、航空工程師,巴恩斯 沃利斯曾擔任飛機總設計師,還發明了著名的彈跳炸彈(專用于攻擊魯爾水壩)。這一次,他接受了任務。
0 e8 u# ?+ u. ?& ~2 e! K" K0 ]3 F9 P' V/ ?1 J; Y+ C/ U
要達到軍方的要求,首先炸彈要足夠大。在巴恩斯 沃利斯的設想中,有 6 噸和 10 噸兩種級別的重型炸彈,依靠其巨大的重量、超高的速度所帶來的超大動能貫穿目標建筑物頂部混凝土防護層或地基、爆炸并將產生的能量傳遞給建筑物,或者在地基下形成膨脹的空腔,以達到徹底摧毀的目的。這種空前龐大的炸彈產生的威力不遜于一場小型地震,因而得名“地震炸彈”,后來的實戰也證實了它的效果。0 \& j$ r# _; S: r9 H5 N& r
為了使炸彈盡快形成戰斗力,同時考慮到蘭開斯特轟炸機的攜載能力,沃利斯率先展開了 6 噸級地震炸彈——“高腳杯”的研發。  高腳杯炸彈的自重達到了驚人的 5,443 千克,帶尾翼長 6.4 米,最大直徑 0.965 米,長度和直徑之比達到了 6.67,既有利于減小空氣阻力、提高降落速度,又能加大對目標單位面積上的壓力。內部填充 2,359 千克的鋁末混合-D1 炸藥,占炸彈總重的 41%。由于摻入了鋁末,炸藥燃燒更充分、劇烈,爆炸脈沖持續時間更長,威力超過同等重量的 TNT 炸藥的 50%。生產時,鋁末混合-D1 炸藥在熔化成漿后,被工人小心翼翼地傾倒入倒立的彈殼內部。9 c  l' P  S, m# g. W
(, 下載次數: 39) (, 下載次數: 36)
( A' _; D  X/ Y8 C0 e0 `% G
& S4 z% B& V- i% f& m* I% x巴恩斯 沃利斯為高腳杯設計了一副修長纖細的流線型身材,由于彈體外形酷似一只高高的酒杯,因而得名“高腳杯”。高腳杯可以在時速 270 千米的條件下從 5,500 米高空投下,到達地表時速度超過 1,210 千米/小時,可穿透 5 米厚的混凝土層,產生直徑 30 米、深 24 米的彈坑。但過高的速度也產生了不少棘手的麻煩。首先,高速度會產生巨大的撞擊能量,劇烈的撞擊會導致彈體變形、引信失效、或過早爆炸。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巴恩斯 沃利斯為高腳杯戴了一頂堅硬的“鎧甲”——一副堅硬的強化鋼外殼,炸彈殼頭部還設計有一個經過特別強化的鋼錐,頭錐處的厚度超過 10 厘米。這樣就保證了高腳杯的穿透力;其次,實驗中發現,高腳杯在下降過程中難以保持穩定,總是會莫名其妙的“翻跟頭”。經過分析,發現高腳杯在突破音障時會失去平衡。相應地,沃利斯把炸彈尾翼稍微扭曲 5°,加強了陀螺效應,使炸彈在下落過程中始終圍繞中軸線旋轉,既不會出現俯仰和偏轉,還改善了了高腳杯的精確度。
/ U# D. o: r8 ]& k& c設計完成后,高腳杯被交往維克斯公司生產。該公司是英國著名的飛機制造企業,在這里誕生了噴火式戰斗機等著名飛機。高腳杯過大的體型不便于流水線生產。為了滿足鑄造和機加工的高精度,大部分零部件都由經驗豐富的工人手工雕琢而成。比如說,為了提高侵徹力,高腳杯彈頭外殼由經過特殊硬化加工的高強度鋼制造。彈頭在機加工階段要求保證高度對稱,以確保最佳的空氣動力學效果。
+ x+ [, m% M( \: ~, v+ Z' F  普通航空炸彈在飛機返航途中會被扔掉,以免著陸時的震動或碰撞引爆炸彈。但高腳杯過于昂貴而稀少,沒用完的高腳杯往往會被帶回基地。每當蘭開斯特轟炸機帶著高腳杯炸彈降落時,機組成員總是在心中祈禱炸彈千萬不要爆炸。- Z! P! F  X8 U
8 F) `/ p+ K& S% Q7 V( w
高腳杯還有一個美國遠親。由于英國產能不足,英國人曾把高腳杯炸彈的專利授權給美國生產,美國人在高腳杯的基礎上開發出了 T-10 炸彈。T-10 炸彈于 1944 年末研發成功,重 5,665 千克,裝 2,495 千克的黃色炸藥(占總重量的 44%),彈殼頭部還設計了一個穿甲彈芯。當時的美國軍方被太平洋諸島上的日軍堡壘搞得焦頭爛額,如獲至寶的美國軍隊打算用它來清除這些堡壘,為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的兩棲登陸掃清障礙。但原子彈的出現使 T-10 炸彈失去了用武之地。7 N3 L3 C: x7 f: p

# i6 j* G1 F7 D" k" T! Q高腳杯炸彈雖然空前,但它同巴恩斯 沃利斯心中夢想的 10 噸級巨型炸彈仍有不小差距。恰巧實戰中發現,蘭開斯特轟炸機有攜帶 10 噸級炸彈的潛力。于是沃利斯展開了 10 噸級別炸彈的研制。新的炸彈被命名為“大滿貫”(grand slam bomb,又名巨響)。
+ h. {+ M8 O& U! {
  1943 年 7 月,巴恩斯 沃利斯開始了高腳杯之后的下一代地震炸彈的研制。大滿貫結構幾乎和高腳杯完全相同,但重量卻達到了 10,000 千克(22,000 磅),幾乎是高腳杯的兩倍。大滿貫帶尾翼長高 8.08 米,直徑 1.17 米,頭部由加強彈錐保護。炸彈的總體色調為暗綠色或灰色,尾部為金屬原色。頭錐處涂了一個很細的紅圈和一個較寬的綠圈,鋁圈上用鋼印標注了“高能爆炸物-D1”,表示內部填充了 4,144 千克鋁末混合-D1 高爆炸藥。大滿貫對土壤層的貫穿力為 40 米,對混凝土層的侵徹深度可達 6 米。它是核武器出現之前,人類制造過的最大的爆炸物,也是迄今為止投入實戰的最大爆炸物。
/ j9 o) P. l( ^8 l- _6 g (, 下載次數: 37)
# R( r9 ?) p7 [4 L  C6 c) e0 p5 t0 G
5 P2 A6 w, c$ i7 X/ c# Z# }; r
為了攜帶大滿貫,蘭開斯特被適應性改裝,飛機背部、機頭的炮塔被移除,部分裝甲也被拆除,機腹炸彈艙門被取消,只在腹部凹進一個巨大的區域以懸掛炸彈,掛彈架進行了特別加固,同時還換裝了馬力更強勁的“梅林-24”發動機。改裝后的型號為蘭開斯特 B.I 特殊型,主要由精銳的 617 轟炸機中隊使用。改裝后的蘭開斯特看起來光禿禿的,被飛行員們笑稱為“糖塊”。從高空投下后,大滿貫會在下降的末端逼近音速——330 米/秒,并以近乎 90° 的角度撕開地表、侵入建筑物地基,隨后爆炸并形成巨大的空腔。1 P. ^* K: x" m9 P4 ~
(, 下載次數: 38)
# F. z7 Q4 T$ ]0 v  u+ Q
) _, e& h- s2 T8 @! k其機上普遍安裝了炸彈自動瞄準裝置,可提前計算以補償高度、速度、風速、空氣溫度和壓強的干擾,命中精度相當高。
  E/ Y* t3 h& V/ X- J3 W9 S( ]
1944 年 6 月 8 號夜間,617 中隊的 19 架蘭開斯特轟炸機各攜帶一枚高腳杯炸彈,轟炸了法國盧瓦爾河上的水運樞紐——索米爾市的一個重點鐵路隧道。這是高腳杯第一次投入實戰,行動大獲成功。其中的一枚高腳杯擊穿了隧道上方 18 米厚的土層,完全摧毀了隧道。
  k% w- v! I( @3 I
高腳杯最負盛名的行動莫過于擊沉提爾皮茨號戰列艦。提爾皮茨號的裝甲實在是棘手,在其中部主甲板下,有長約 150 米的裝甲帶,裝甲硬化厚度達 203 毫米,將彈藥庫、主機艙、主鍋爐艙等要害部位全部保護起來,即使首尾遭到重創,也能保持不沉,浮在水面上等待修理。高腳杯鉆入了提爾皮茨號的肚子里,在艏柱后部靠近水平龍骨處爆炸,將右舷炸出了一個 9.7 米寬、14.6 米長的大洞,上甲板像薄餅似地向上翻卷著。損傷部位全部進水,艦首吃水增加了 2.4 米。這是提爾皮茨號最嚴重的一次損傷,也昭示著它的末日不遠了。$ l0 B, m; |. `
* Z1 m2 f# x; f% P4 C
被炸傷的提爾皮茨失去了機動能力,被拖到挪威南部作炮臺用,以防御盟軍在挪威登陸。最終被英國皇家空軍擊沉,提爾皮茨被兩顆高腳杯擊中,一顆落在 B 炮塔附近,隨著一聲悶雷般的巨響,幾十噸重的前主炮塔被炸飛,炸起的鐵塊甚至飛到了 3 海里之外。另一顆高腳杯貫穿左舷鍋爐艙上部的裝甲板,將左舷外側炸開一個大洞,破口從主甲板到裝甲甲板、魚雷艙壁、直至龍骨,長達 14 米,左舷主鍋爐和主機艙迅速進水,艦體左傾。緊接著,第三顆高腳杯命中了左舷三號副炮,引爆了彈藥室。- W6 K0 |) ]. M5 m4 i% C

8 m- L' I; b& U高腳杯出生半年后,大滿貫也來到了這個世界。1945 年 3 月 13 日,大滿貫首次試驗成功,迫不及待的英國人就把它派上了戰場。3 月 14 日,英國空軍飛抵比勒菲爾德鐵路大橋上空。轟炸機在 4,877 米的高度投下大滿貫。重 10 噸的大滿貫脫離機身的瞬間,飛機陡然一輕。緊接著,投彈手發出“炸彈偏離目標”的報告,失望的機組成員踏上了歸程。但返回基地后,轟炸評估報告卻讓機組大吃一驚:大橋被徹底炸垮。原來,雖然大滿貫偏離目標 20 多米,卻炸出了 30 多米的深坑。巨大的震撼竟然引發了一次小小的地震,產生的“地震”效果使大橋的多個橫跨梁倒塌。90 多米長的橋面在大地的晃動中垮塌,完全不能修復。! Z+ a5 ?9 q  V2 [/ d

! f. n: I8 S7 E# N, Z! T# w8 |英國還曾打算歐戰結束后,派遣 617 中隊遠征太平洋,用地震炸彈為美國登陸日本助戰。但“小男孩”和“胖子”的降臨打斷了地震炸彈的征程。從 1943-1945 年,英美兩國一共制造了近 1,000 枚地震炸彈,為二戰的勝利立下汗馬功勞。如今,戰爭的硝煙已經逝去,只剩下寥寥幾枚地震炸彈,安靜地躺在博物館的某個角落里,向游客訴說著曾經的光輝歲月。# {. h/ V1 a  ~) C* I

2 K6 _/ m, ~6 Y# `1 c  G點評:) a6 @; o, T  ?, E$ n
這就是計算的力量,這就是技術的力量。+ R: L0 i) g" D0 _& D$ E" }- `

3 D9 t& K  C4 \- U; L9 ~% x: t) i

作者: 粒粒小米    時間: 2013-4-13 11:40

作者: 付明花    時間: 2013-4-13 12:32
厲害
作者: leungc    時間: 2013-4-13 13:26
科技的力量啊
作者: 624482747    時間: 2013-4-13 13:29

作者: HAMMETT    時間: 2013-4-13 14:02
史泰龍的第幾滴血里有這玩意,好像是讓藍波拿闊劍引爆的。6 ?. U( a9 j# ~5 t2 g8 o
不過電影里的效果有點夸張,趕上云爆彈了。
作者: gaojian2008    時間: 2013-4-13 14:05

作者: leftwall    時間: 2013-4-13 14:12
聽聽歷史故事還是不錯的
作者: 麥嘉    時間: 2013-4-13 14:52
工業發達的前提下才能生產出來
作者: renshenglizhi    時間: 2013-4-13 15:38
我來看故事的
作者: mark91189    時間: 2013-4-13 15:42
好~
作者: 小小水哥    時間: 2013-6-3 16:32
很不錯。
作者: 咗掱,嶁著沵    時間: 2014-5-13 12:30
感謝分享
作者: dashizuijimo    時間: 2014-5-16 15:48
呵呵  先進啊  那個時候就有計算輔助的了,現在的中國幾個工程師能建好數學模型啊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