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從一個包子來看中國產品質量的變化
[打印本頁]
作者:
迷茫的維修
時間:
2013-3-28 21:48
標題:
從一個包子來看中國產品質量的變化
從一個包子來看中國產品質量的變化:為什么國外品牌可以是百年品牌
首先聲明,本人不是崇洋媚外,因從事質量技術工作,有感而發。
小區附近有一家早餐店,因比鄰學校,附近又都是居民,生易很好,專賣包子、饅頭、花卷、面條等各種面食以及豆漿、雞蛋,店堂不大,擺著4、5張桌子,早上總是看到來來往往的人坐在那吃東西或是打包。小店是一家江西人經營的,夫妻倆加上公公婆婆,早上6點多就開張了,看得出來是勤勤懇懇的一家人。
2008年以前,包子很好吃,7角1個,大小適中、顏色正常,剛出鍋時,常看到肉餡蒸好時半透明的皮透出來的油。家里人總是10個10個的買來當早餐,買10個還送1個。轉眼到2009年,物價上漲的歷害,首先的變化就是包子的肉餡縮小了,往往咬一口都見不到肉,更別說包子剛蒸好時半透明的皮了。
這種包子當然吃起來很不過癮,在家抱怨時,老人說,知足吧,周圍都漲了,就這家還沒漲呢?當時說:“寧愿漲點價,維持原來的水準。”可是,包子店還是沒漲價,可能是怕漲價了買的人少吧。于是,緊跟而來的第2個變化就是包子變小了,變小的包子咬一口半都還看不見肉餡,這時候吃起來簡直就是吃肉饅頭了。慢慢的,不愿意吃了,也不去買了。這期間,找來找去,周圍的包子都縮水了,有的甚至面都偏黑,質量更不敢令人相信。轉眼到了2012年,又回來買這家的包子,終于漲價了,9角1個,買10個也不送了,包子大小跟以前一樣,肉餡小不說,吃起來怎么感覺就不是純肉餡似的,散散的、怪怪的,一點都沒有肉餡香了。
因為工作關系,每1-2個月會去香港開會住一晚,中餐在公司吃,早、晚餐難免會在街上找吃的,隨便哪家店,不管大的小的,不管吃粥炒粉還是大餐,吃起來明顯就比在大陸好吃些,跟同事也討論,不見得家家都有高級廚師,其實就是貨真,吃個有餡的,里面是肉就是肉、是菜就是菜,想吃高檔的,就到大餐館,想價廉物美的,就到茶餐廳,純市場經濟,一樣老幼無欺。真沒想到,現在想吃一口貨真的,都只能在非中國地區去找了。
由此想來,這幾年我們什么東西的質量不是這樣變遷的呢?7、8年前,人們生活都還比較適意,剛畢業的大學生不會立刻去想買房買車,年輕的女孩子們不會那么想找大10歲以上半成品,我們的孩子們吃著國內各種奶粉也健康成長,吃著什么東西還都是那個東西的味道。可是現在呢?首先是物價上漲,市場經濟條件下,隨之漲價本是常情,可是隨著原材料調整銷售價格的很容易就被發改委約談;于是不敢漲價的只好想方設法壓縮成本,要么是在原料上想辦法,進口的換國產的、有信譽的換小地方生產的,不然就沒法生存,產品的質量持續下滑,我們吃到的還是包子,可是味道也大不相同了。堅持到最后,還是漲價了,可是更換了的原料不會再換回去了,于是即使漲價了,產品的質量也早已不好了。
人們總是希望購買貨真的物品,于是香港、國外代購,購物團風起云涌,使中國的購買力得以在全世界人民面前被認可。這個時候的政府、千百條法規,叫再多中國生產的東西質量好,能起作用嗎?于是,就形成惡性循環,大量的私營企業因銷量不好成本
上升而倒閉、產品質量差人民不愿買、國內物價持續走高,經濟環境向下走。
再來看看國外的品牌大店如何經營的?很多在中國經營外資企業的品牌都超過100年,多年來,他們也見證了金融危機、繁榮茂市,但感覺到嗎?他們的產品總是能夠維持一定的水準,這樣才真正是做品牌。那么,在同樣環境下,他們又是怎么求生存的呢?2008年,金融危機來臨時,原材料的物價上漲是所有企業都面臨的,如果注意財經新聞,外資企業首先做的是計算成本,采取的方式是壓縮人員、提高效率,然后就選擇隨之漲價。其實熟知經濟規則的外資企業也知道價格的上漲肯定與銷售量是反比的,但市場經濟就是市場經濟,生存不能以犧牲質量為條件,于是只能漲價。
如果大家還記得,那時有幾家被發改委約談了,公平來說,如果是自我定價產品、非國家定價產品,這種行為就是市場行為,你逆市而為,帶來的后果是不符合經濟規律的。所以,即使是被約談,價格在3個月到半年內未變化,但在半年到1年之間,基本上所有日常用品,從食物到用品都漲個遍。(別忘記了,首先就是國有壟斷企業的產品比如油價在不斷上漲的。)好,價格上漲了,但質量沒變,所以在整個物價都上漲的環境下,外資企業的產品仍然還是以質量較優而占據著市場。
到了2012年中,經濟環境更惡劣了,歐美都不景氣,大大影響了出口,國內的人力資源成本、原材料成本持續上升、以及不斷增長的稅務壓力,單靠價格的上升已維持不易了,因為產品的銷量是不能無限制上升的。那怎么辦?作為國際公司,那就關閉中國工廠、公司,到生產成本更低的地方,或者轉戰回國(至少還能解決當地勞力就業問題),雖然殘酷,但這就是自由經濟和市場經濟注定的。如果有家人朋友在上海等地工作的朋友會發現,從2011年底開始,原來很風光的白領們日子就開始不好過了,外資企業一家接一家的整合、關閉,雖然都按著比國家規定高的比例賠付了費用,有些人拿到幾萬、十幾萬或者幾十萬(守法性是外資另一個百年品牌的原因),但是工作不好找了,即使花幾個月時間找到工作,也隨時面臨新一輪的壓縮、關閉;留下來的人,一人做幾份工作,日子也不輕松。這時,反而在國際化不那么大的企業中,風險還低。
希望,我們能在國內買到貨真的產品,希望,市場經濟能按正常的市場規律去發展,這樣才能有各種品質的產品共存,2012年全國倒掉一半的私營企業能再建立發展起來,那人民也才能有更多的選擇!
作者:
鹽拌番茄
時間:
2013-3-28 22:13
希望,死去的那一天能看到樓主最后的兩個希望能實現。
作者:
沉沒二十年
時間:
2013-3-28 22:21
哎,難啊。正如998大俠所說,國情=死結。
作者:
我不
時間:
2013-3-28 22:27
中國產品質量
作者:
bryde243
時間:
2013-3-28 22:30
國情是個死結
作者:
changkongceyi
時間:
2013-3-28 22:45
哈哈,跟俺們老家那兒賣涼皮的差不多,俺發小中學時就發現了這個現象:第一年滿滿一碗;第二年得往散挑挑再裝盤;第三年可勁挑挑裝盤;第四年,木有了...
作者:
Clasdip
時間:
2013-3-28 23:18
如果國人都能像香港人一樣接受50元一碗的素菜面,保證質量好。 不過國人面對質優價高的國貨的第一反應基本就是罵,比如高鐵什么的
作者:
隨風漂泊
時間:
2013-3-29 07:19
頭一次去香港也有同感,香港的街道很窄,但不會堵車,街道上也不會亂停車,路上的車也不會并線;香港的東西并不便宜,但是真,給人放心,同事有時去香港,也只是買點日有品,覺得那里不欺客。現在國內充斥著假冒偽劣的產品,吃的喝的,那一樣不是,養雞的,打抗生素的賣掉,專門留下一批好的自己吃,蔬菜也一樣,饅頭為了好看,用硫磺熏,現在幾乎沒有安全的食品了,難怪同事都到香港買東西,只是為了放心。
作者:
xlf63
時間:
2013-3-29 08:12
以小見大。
作者:
hc2003
時間:
2013-3-29 08:26
非常難啊! 越來越難!
作者:
everfree
時間:
2013-3-29 08:28
對樓主的思考精神表示贊揚!{:soso_e163:}{:soso_e179:}{:soso_e113:}
作者:
の小南灬
時間:
2013-3-29 08: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憨老馬
時間:
2013-3-29 08:48
隨風漂泊 發表于 2013-3-29 07:19
頭一次去香港也有同感,香港的街道很窄,但不會堵車,街道上也不會亂停車,路上的車也不會并線;香港的東西 ...
到香港買東西,相對內地來說,比較放心這個不假。
但正如俗話所說的:族大有乞兒,樹大有枯枝。
有次到香港,奉太上老君之命,買一種盒裝藥油,準備送人的。我分別在幾家藥房買,牌子樣式價錢都一樣,回來拆開一看,只有一包是正宗味道的,其余幾包,各種味道都不同,最糟糕的還有臭蟑螂般的味,結果不敢在廣州送人。
香港有幾個地方,連香港人都告戒我們,買東西要小心。
作者:
孤酒
時間:
2013-3-29 09:16
想說些什么,卻又無話可說,希望,經歷這兩年的危機,能改變些什么吧。
作者:
tsar1987
時間:
2013-3-29 09:20
工商稅法衛生街道各個部門都去搜刮,那包子還能好吃了不~
作者:
jiayuexu
時間:
2013-3-29 11:23
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對于質量的要求也會提出更高的要求,
所以未來一定是質量好,價格便宜的企業能夠生存的。
(質量好,不一定成本會大幅上升)
作者:
周鐘勇de
時間:
2013-3-29 12:34
經典
作者:
我是天空
時間:
2013-3-30 14:35
這不就是矛盾嗎? 不漲價,便宜但是質量差,漲價吧,人嫌貴沒人買
這都是表面,根本問題是什么?素質,還是制度?
作者:
632286557a
時間:
2013-4-14 19:29
質量好的價格高點沒人買,價格低的質量能好嗎?國情所致!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