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
標題: 閑扯幾句‘工業管理’的話題, [打印本頁]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3-3-20 18:04
標題: 閑扯幾句‘工業管理’的話題,
現代資本主義,建立在資本、發明、管理的基礎上,形象上來說是建立在摩根、愛迪生與管理專家類似福特這些家伙身上的制度,中國只所以長期不能走入正規資本主義,就是這三方面都沒有,都處于空白時期,
工業管理,其實學問挺深的,論深度,不比技術差,有時要很深的技術作支撐的,沒有技術也就談不上管理,那種把大量的人給‘拘起來干活’的方式,充其量說,是早期資本主義,那時馬克思還在世,馬克思是因為閑著不打工,看到這個了,才寫了資本論,
我因為玩這些東西,順便閑扯幾句,誰有機會可以向這個方向發展,其實是不錯的選擇,
我接受委托,給人家做質量管理與技術管理,這在國外其實是一個類別,但國內分的比較開,當然,玩這個肯定要對有規模的公司玩,對作坊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小老板是能山寨什么就玩,質量是越次越好,就甭對他們談這些了,沒有價值,哈哈
國人有個特點,就是喜歡推諉,當一個產品質量有問題以后,生產推設計,設計推生產,最后就是一鍋粥,俺就接受委托,看到底是誰的問題,替那個老板分析他的產品到底怎么了?
一個大型機架開裂了,原因有許多種,比如過載,安裝缺陷,設計缺陷,焊接缺陷,都有可能的,但必須分析出來,過載好區別,看生產工藝就可以了,這個他也跑不掉的。比較麻煩的是設計與生產過程的問題,到底是誰的問題?
這就要收集設計數據,圖紙,原始材料,進貨單,材料保函,焊絲,焊劑,焊接工藝卡,還到現場去看焊機,焊接線電流等等,
最終就可以提一個書面的資料,設計的問題在哪里?什么是設計沒有考慮的?而焊接工藝的缺陷在哪里?怎么改進?
處理這個過程,要讓人服氣,大家都要到會,老板也得在坐,你指出設計的缺陷,有書面文字,要允許人家當面辯解,說明問題所在,而國內有一個比較要命的是,設計一般是沒有具體參數支撐的,都是‘估的’,有能出來辯解的也不多,多數就悶住了,
而生產部門的問題一般比較難玩,一般是不承認自己有毛病的,這沒有關系,你找一個高人來,給他焊一次,他看一次,這個東西是不會裂的,以后他照辦就是了,
類似的東西還有處理比較大的軸,到底怎么斷的?要說的非常清楚,反正他服了就是了,
而作設計管理,相對于生產管理就更不容易,國人的工程師隊伍其實最難管理,首先是誰都不服誰,但不服也沒有什么道理,因為誰都玩不出來,只是互相不服,就耽誤了產品的開發,這才是問題的癥結,
作這種管理,必須安排一個讓大家都服的家伙,基本就解決這個問題了,
其實,工業管理是一個在中國幾乎是空白的行業,沒有任何競爭,你玩,人家都不玩,價碼也你自己開,沒有什么參照值,玩好了效益相當可觀,也不算太累,挺好的行業,
作者: 寂靜天花板 時間: 2013-3-20 18:22
問大蝦,如果碰到像酒俠上回碰到那樣的國企,水很深的,你老人家一塊大石頭扔進來,把個大糞坑砸個臟東西四濺的,怎么收場。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3-3-20 18:25
這類業務確實是好,不過在中國這樣的國家暫時玩不起來的。很多好事,在中國都行不通。
作者: mjhls 時間: 2013-3-20 18:50
以大俠的合作廠家或了解一些的,設計有具體參數支撐的,在100人以上的設計公司里,能占多少百分比?
作者: 寂靜天花板 時間: 2013-3-20 18:55
車間見聞系列中就已經談到公司產品質量老出缺陷現象的原因的,不按圖紙加工,不光鉚焊車間有這問題,機加車間也是,車工說這也沒辦法,他沖壓車間給沖小了,我再車一刀就必然小,你檢查員該不算合格,我就罷工。他為什么敢說這話,因為這個車工也是跟老板一起創業的,老職工,說話就是橫。檢查員不服,最后鬧到廠長經理那,說話算的拍板,下不為例。其實我是勸過檢查員的,這回就算了,也跟車工說好了,下回再有這事的,是上道工序毛病的,暫停加工,通知沖壓車間。
國內這幫企業的工業管理,繞不開人情,特別是民企,一幫子親戚加熟人加老員工。我現在天天下車間都捋出了工業管理的脈絡了。大俠,是不是做設計的最適合做工業管理呀。
作者: shootbomb1 時間: 2013-3-20 18:58
培養998大俠這樣的"侃爺",挺難的
得進好學校,得進好公司,得有師傅帶,得有領導放權,得有高人引見,得有市場支持.
滿足這些的人,一般又不干這些了,或者不在國內干了
即使干了,周圍環境,僅在社區,能理解侃爺價值的,也不多,衡量這個也需要眼界.
作者: 孤單過往 時間: 2013-3-20 19:20
我一個辭職的女同事,專業是工業工程,是屬于這類的么?拿了幾本她的專業課程書《項目管理》,《質量管理》,《制造計劃與控制》還有幾本其他的,沒看到專業技術類的書,不知是我漏了,還是真的沒有
作者: 把刀用好 時間: 2013-3-20 20:06
涉及到現代企業管理就傻眼了。就我見過的非外資企業來說幾乎絕大多數都是人制。人是最不穩定的,今天可以這樣管,明天可以那樣管。
作者: 上海狐飛 時間: 2013-3-20 20:12
俺們公司老板請人來做工業管理了,哈哈,下周來,不過是顧問。
現在俺們比較亂,生產部門不讓設計和供應商交流,有沒有問題貨到了再說。如果批量生產,一般沒問題,可還在試制階段。
比較有意思的公司,奇葩。
作者: 海鵬.G 時間: 2013-3-20 21: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HKHK90 時間: 2013-3-20 21:35
生產管理和質量管理那個需要的專業知識多點??
質量管理好像要求是通才才行啊
作者: xlf63 時間: 2013-3-20 22:16
本帖最后由 xlf63 于 2013-3-20 22:25 編輯
設計,相當于制訂標準者,而生產是執行標準者,質檢相當于法官.法官因當對標準吃透才能鎮得住場子.而且得站在公平公平的立場上,各方才能服氣.
工業管理范圍很廣,但無非就是制度管理,物流管理,人物管理...等,寫上紙面上似乎容易,但是真正實施到位卻很難,國情是人情社會,還停留在小農階段,總得來說執行力很弱.
說到技術上的缺陷,俺記得當時有過一次,工作中液壓油缸焊接缸端后蓋工作中突然脫落,生產懷疑技術設計缺陷.但當時質檢部長厲害,自己就找了資料校核了受力,結果說明設計上安全系數足夠,結論是生產上焊接問題.這樣以數據說話,誰多服氣.
說到生產上,技術上只要足夠能力.生產上還是服氣的.比如在安裝設備時,你的裝配方法和精度比工人好,他們服氣.調試出現了問題,調試工解決不了,你能解決,你看工人服氣不服氣你?但是如果你不行,再不謙虛,那么對不起,一些調皮的家伙說不定就會整點事出來,玩你一下....哈哈.
作者: 迷茫的維修 時間: 2013-3-20 23:05
資本靠母公司央企注資
技術靠美佬
管理考美佬的體系
現在搞的還行
作者: 孤酒 時間: 2013-3-21 09:10
大俠這個還是國內的管理方式,靠技術壓人,不服不行。
但另一個方面也是國人素質問題,你不明刀真槍的把事實擺出來,對方就愣在那裝傻,你要說他真傻,他還不樂意,你把問題解決了,他跟你說:我明知道,就不告訴你,看看你能力如何,哈哈。
按大俠的方法,一個公司必須養一個大拿!
但看外資公司,沒聽說過有技術能手,人家也不評什么高級技師,但質量就是好,咋回事呢?
作者: dhf654 時間: 2013-3-21 13:55
看了大俠的文章,又明白了點社會
作者: zdm2007 時間: 2013-3-21 15:30
其實管理和中國人的天性有關,比如:和你一起參加工作的人當了你的領導,他水平一般,你肯定不服.但如果換個人來管你,你可能就接受了.人有時就這么特別.
作者: 蒼狼大地 時間: 2013-3-22 13:00
孤單過往 發表于 2013-3-20 19:20 
我一個辭職的女同事,專業是工業工程,是屬于這類的么?拿了幾本她的專業課程書《項目管理》,《質量管理》 ...
我以前就是這專業的,那是真沒有,即使有也是很淺,大伙沒有提升技術的動力,結果就是沒有競爭力,所以我轉了。。。技術不行,在中國就沒法做技術或者工程管理。
作者: 小財手 時間: 2013-3-22 14:28
你這樣會害死人的。。。在中國道路彎曲不要緊,關鍵是到達目的地。你給人家畫一條直線,直接到達目的地,那些繞彎路的人就死了哦。。。
作者: 高梯度磁選機 時間: 2013-3-22 14:38
做什么都得有具體的方法,方法找到了就好說了。就像選礦一樣,同樣的選礦設備不同人會設計出不同的選礦流程,配備不同的選礦設備。
作者: 孤單過往 時間: 2013-3-22 17:35
蒼狼大地 發表于 2013-3-22 13:00 
我以前就是這專業的,那是真沒有,即使有也是很淺,大伙沒有提升技術的動力,結果就是沒有競爭力,所以我 ...
謝謝指點,確實,好像現在管理層的也都是技術轉管理的,沒有搞過技術的,純粹學工程管理的,出來人家也不會就給你搞這個
作者: jz6113 時間: 2013-3-22 21:47
閑扯的不錯
作者: zw1967 時間: 2013-3-24 19:09
本帖最后由 zw1967 于 2013-3-24 19:12 編輯
這邊,質量管理體系很健全,制度就有兩大本。
不過,大家除了在體系認證和審查的時候造一堆假資料應付審查,平時都沒人去翻那些東西,也談不上執行,管理層也不把這當回事。
就像大俠說的,國人還停留在小農意識里,沒有真正的融入工業文明,人治總是凌駕于制度之上。
所以質量管理體系,只是個擺設和面子。
有道理,其實質量管理體系是有用的,但我們的質量管理體系的制定講究體系嚴密,基本上所有企業單位的質量管理體系大同小異,不能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造成體系運行各種成本超高,效率非常低,大部分質量管理體的運作部門官僚成性,不明白質量管理體系是為企業運作服務的,再加上相當多的企業建立質量管理體系是為認證和審查所有制定的,是被迫的。
作者: 歲月、七月 時間: 2013-3-24 21:18
我們老師說機械行業的管理大部分是搞技術的轉的,必須要科班出生的一般也就財務而已
作者: 工具人 時間: 2013-3-27 06:29
原來這個叫工業管理啊,俺還以為工程類的咨詢公司做這類事情,想以后等俺見識多了,也開個這樣的公司混口飯吃。
要是質檢部門懂技術,那世界該多美好啊,可惜俺工作過的幾個地方,質檢部門都不太懂,常常是設計和生產打嘴架,他們在一邊聽著。
俺覺著,帶工程師隊伍要以技術服人,世界哪里都一樣,這叫“錢壓奴婢手,藝壓當行人”。
作者: 李天水 時間: 2013-3-27 14:20
總工程師負責制 企業在技術工作方面實現集中管理的一種制度。在廠長(經理)的領導下,總工程師負責指揮企......拔、晉級、獎懲和調動,應征得總工程師的同意。總工程師和總工程師責任制,一般在大、中型工業企業中設置。中國一些大中型股份制企業實行了這一制度。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