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
標題: 英國制造商紛紛從中國“回流”——高昂的物流成本嚇跑了外國人 [打印本頁]
作者: 掃街 時間: 2013-3-17 18:53
標題: 英國制造商紛紛從中國“回流”——高昂的物流成本嚇跑了外國人
中國薪資水平和運輸成本連年上漲,促使多家美國制造商把生產業務從中國遷回了本土。如今,一家英國食品生產商計劃把面條生產從廣州遷回利茲,對于中國這個昔日的世界工廠而言,這簡直就像是“最后一擊”。
隨著中國的營商成本(包括運輸成本)逐漸趕上發達國家,全球范圍內的“回流”(re-shoring)現象越來越明顯。由于英鎊再次走軟,中英營商成本差距進一步縮小。
Symington's是一家生產“Ragu”意面醬和“Golden Wonder”桶面的制造商。該公司表示,正在將面條生產業務遷回英國本土,它取消了在中國的合同,為英國創造了大約50個就業崗位。這是一個最新跡象,表明英國和美國一樣,對離岸外包的興趣正在降低。離岸外包作為一種利用低廉勞動力與土地成本的手段在近幾十年來頗為盛行。
Symington's企業發展經理亨里克•帕德(Henrik Pade)表示,公司之所以這么做,是出于加快反應時間的考慮——當零售商要求增加庫存時,他們不想等待集裝箱船飄洋過海來送貨——以及降低成本的考慮。
帕德表示:“如今,我們在約克郡的生產成本與外包到中國的成本大致相同。如果及時遷回本土,成本或許還會低出30%至35%。”這是說是因為數年以來,中國珠三角地區工廠的工資水平每年都要上漲10%至20%。
英國制造業協會(EEF)表示,“連續不斷地”有制造商將部分生產業務遷回英國:2011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有七分之一的制造商將部分生產業務遷回本土。
在服裝業,TopShop和River Island等零售商也加入了這個行列。這項研究還顯示,有多個行業在不斷加大從本土供應商采購零部件和原材料的力度,這讓人們再次預期,弱化金融服務業、強化制造業的經濟“再平衡”是有可能實現的。
英國制造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李•霍普利(Lee Hopley)表示,企業之所以選擇“回流”,是因為算上運輸成本的話,由中國和昔日低成本國家生產的商品的整體成本在不斷上升,而且企業現在也更加關注品質和縮短供應鏈。
霍普利補充稱:“企業希望確保整個供應鏈的可靠性、使之不受供應中斷的影響,因為它們此前經歷過嚴重的供應中斷。企業正日益在服務和品質方面展開競爭,而不是單純比誰的成本更低。”
帕德表示:“我們的做法并不罕見。我們在這里討論的產品確實不復雜,但你會聽到,美國電腦生產商也提出了同樣的想法。
“所有人現在都傾向于在自己家門口生產,而不是遠離本土的地方生產。除非有經濟方面的激勵,否則沒人會選擇外包。”
波士頓咨詢集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預測顯示,在美國,經生產率調整后的勞動力成本正在接近中國水平,而天然氣成本則低于中國。
然而,霍普利表示,現在的情況仍是“雙向流動”,英國對外投資在英國總投資中的占比依然很高,“因為那些國家有我們的客戶,而且一部分供應鏈也在那里”。
點評:
國內這些年招商這都招來什么玩意。
作者: changkongceyi 時間: 2013-3-17 19:05
哈哈,大家側重點不同嘛:招商引資是硬任務,完不成得下臺,所以引來讓自己下得了臺的不就成了?外商來這兒,說到底還是利益,沒有利益誰愿意跑這么遠來呼吸咱的新鮮2.5?沒有利潤的時候,人家歸去來兮,又不是國際主義,由他去吧
作者: 風聲1923 時間: 2013-3-17 19:17
沒了低廉的勞動力,中國還有什么?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3-3-17 20:07
食品價格,住房價格,通貨膨脹,很多因素加起來,勞動力價格再不提高,年輕人就沒法活了。工資雖然高了,人民并未覺得過得好。
源頭在企業,如果企業不好,沒有長遠打算,其它一切都完蛋。
作者: 打鐵的 時間: 2013-3-17 21:59
三來一補那種,走一個少一個血汗工廠。ZF和奸商們天天舔洋屁股,是時候重視國內市場了,不然永遠內外兩個標準,就像給香港供的牛奶、飲水、豬肉和青菜,按最高標準嚴格檢測,國內的人,卻只能吃三聚氰胺、毒水、瘦肉精和重金屬農藥毒蔬菜,結果人家本地的奶粉還不讓你內地人去買,還自詡是自由港,你妹。
作者: tsar1987 時間: 2013-3-17 22:02
期待新一代領導人能做出一些改觀……
作者: ttlegyq 時間: 2013-3-17 22:38
走吧,走吧,人總是學著自己長大。
作者: lllzp 時間: 2013-3-18 09:47
期待新一代領導人能做出一些改觀……
作者: Top璀璨 時間: 2013-3-18 14:52
身在中國,很多都是無耐
作者: fuxianyong 時間: 2013-7-22 14:01
問題的重點ZF還裝作看不到這個事情
其實實體經濟已經問題很嚴重了
作者: 風一下下 時間: 2013-7-22 14:27
中國的經濟在發展,物價人力成本都在上升,所以必然導致這個結果的發生。
作者: 吟嘯徐行 時間: 2013-7-22 15:14
運輸成本?玩笑,造船業都那樣了,運費會高。借口太差
作者: pfizer2001 時間: 2013-7-23 19:18
當這個國家失去了廉價的勞動力 還會有什么?以為蓋房子就可以征服全世界了?終究有一天知道,房子只能在自己國家蓋,出了國帶不走的!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