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中國頁巖氣開發前路漫漫
[打印本頁]
作者:
不魯吐利普
時間:
2013-2-27 00:19
標題:
中國頁巖氣開發前路漫漫
中國的頁巖氣革命更像是一個遙遠的夢想,而非是一項正在開展的工作。最新一輪頁巖氣探礦權招標結果表明,要做的事還有很多。
中國想要轉變能源消費結構,實現從煤炭到天然氣的轉變,力爭到2020年,讓天然氣在中國能源消費總量中的占比能達到10%。據美資券商Jefferies透露,2010年天然氣占比只有大約4%。
天然氣產量正在逐步上升。周三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2012年天然氣產量同比增加6.7%。但要實現其目標,中國必須將非常規的頁巖氣生產提上日程。
中國政府的目標是,到2020年頁巖氣年產量達到3.5萬億立方英尺。這一數字接近美國的產量水平。而眼下中國頁巖氣產量還幾乎為零。
中國并不缺乏可開采的頁巖氣資源。美國能源情報署(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估計,從技術上講中國可開采的頁巖氣資源達到1,275萬億立方英尺。中國的頁巖氣儲量因此可能是全球最高的。
但我們有充分的理由懷疑中國政府的計劃。首先,中國大部分頁巖資源比美國埋藏的深,且其所處地點不易開采,其中包括山區和人口稠密的地區。這令鉆探和搭建配套基礎設施變得更復雜、更昂貴。
此外,中國國內天然氣價格受到管制,天然氣分銷為國有企業所把持,這阻止了競爭。而競爭原本會帶來更多高效率的地上基礎設施。
最近舉行的頁巖氣探礦權招標也令人失望。20個頁巖氣勘察區塊的招標吸引了85個競標企業。這些區塊總計涵蓋近500萬英畝的勘察面積。最終19個區塊中標。和上一輪招標時有一半的勘察區塊流拍的情況相比,此次招標結果顯然算是一個進步。
但研究機構Bernstein Research的分析師貝弗里奇(Neil Beveridge)說,此次招標的問題在于,中標的企業中沒有幾家具備頁巖氣開采的專業技術。超過80%的中標企業為地方能源公司、煤炭公司和電力公司。貝弗里奇因此說,招標與其說是開辟頁巖氣勘探區塊的有效手段,不如說是在爭奪土地。
當然,中國政府大力發展頁巖資源的計劃并不缺乏雄心。但要輔之以著眼于發展的實際行動看來并不容易。
鬼子又要大賺一筆了。頁巖氣開采流程中所需要的工程師、技術、設備、都是昂貴的費用,而這一切都將翻倍的轉嫁給老百姓,
作者:
成形極限
時間:
2013-2-27 08:04
好像是國外的報道。
作者:
鹽拌番茄
時間:
2013-2-27 08:12
習慣了,麻木了。錢財乃身外之物,鬼子喜歡就給他吧,反正是身外之物。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3-2-27 08:24
機械工業還是命脈。
作者:
tsar1987
時間:
2013-2-27 08:35
頁巖氣開發這塊要是放手給一些民營資本,加強監管或許可行。前提還是企業家要有良心,政府要有良心。
作者:
joseph8779
時間:
2013-2-27 08:46
因為大量應用壓裂技術目前美國都變成石油輸出國了,所以那些美國的裝備公司就等著你上門大砍你一刀了,而且早就布局好了,特別在相對靠近中國的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都投資了和美國一樣規模的廠房設備,特別是Halliburton. 像宏華和安東這些國內公司只能分到一些殘羹剩飯。
作者:
everfree
時間:
2013-2-27 08:56
貝弗里奇因此說,招標與其說是開辟頁巖氣勘探區塊的有效手段,不如說是在爭奪土地。
===洋鬼子真討厭,我們這是保護民族資源。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3-2-27 09:55
還是那句話:來不及了,
說過150年了,每天都說,現在是要技術沒技術,要人才沒人才,鬼子放聲大笑了,
作者:
civiling
時間:
2013-2-27 10:20
老鷹 發表于 2013-2-27 08:24
機械工業還是命脈。
現在很多不懂工業的經濟學家,NB哄哄的,前些日子我回復了一篇日志。擺明了會掏空這個國家本已處于劣勢的工業。結果一個法籍華人認為重工業算不得什么天書,并給我扣了三個帽子,理解力差,邏輯混亂和基礎知識薄弱。
作者:
biggunner
時間:
2013-2-27 11:55
國內公司好多還是購買國外產品貼牌的
沒有核心技術
作者:
datree
時間:
2013-2-27 13:08
頁巖氣的開發需要往地殼中注入大量的水,很有可能誘發地質災害。頁巖氣需要的水資源、污染問題和誘發地質災害問題都被選擇性失明了的。美國地廣人稀,水資源豐富,才有資本玩頁巖氣。看中國,地少人密,水資源原本就少,發展頁巖氣是得不償失的。
作者:
心痛凡人
時間:
2013-3-4 22:38
這個概念是這么好發展的嗎
作者:
NL35°
時間:
2013-3-5 15:14
頁巖氣,感覺有點不現實,技術成本太高,而且我們毫無技術可言,完全依賴國外技術。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