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對“機械設計難題,國內至今無解”的一種解析(2.26更新) [打印本頁]

作者: 害怕伏櫪    時間: 2013-2-24 06:37
標題: 對“機械設計難題,國內至今無解”的一種解析(2.26更新)
本帖最后由 害怕伏櫪 于 2013-3-1 16:57 編輯

馬鞍山鋼鐵研究院退休高級工程師李老在論壇上貼出了帖子“機械設計難題,國內至今無解。我跟貼認為設計沒有難點并給出解釋。
很多社友在那邊跟貼,找到不少資料并貼出,李老也有互動,解說了一些情況。讀過這些帖子,一時以為自己讀圖錯誤,為自己不知天高地厚感到羞愧,但再細讀李老所貼圖紙,發現最初的解讀并沒有錯。
知錯而后勇,并且,多動腦筋也能讓我得老年癡呆癥的可能性往后延遲。認真讀帖后,對李老所說的這個“難題”增加了一點新的認識,依舊覺得單就李老那個帖子的結構,機械的設計沒有難點。當然這個認識很可能還是錯誤,所以愿意另外開帖以尋求指正。
李老介紹,國外這種三輥軋制鋼絲的工藝和裝備30多年前已經推出,國內也早在上世紀80年代年就已經引進了成套設備。
網上檢索一下,1985年引進設備的是天津第一鋼絲繩廠,這個工廠的高鳳雙、徐延津等分別就此工藝和設備發表過文章,不過這些文章發表時間在上世紀90年代初。搜索還找到北京科技大學發表的一項“科技成果”,“Y型三輥軋機冷連軋絲線材技術”,說是“采用冷連軋法生產線、絲材是北京科技大學在國內率先研究成功并推廣的一項新技術”。資料發表日雖然是2004年,不過“我國第一臺Y型三輥冷連軋機是由北京科技大學自行設計、制造。1989年Y型三輥軋機冷連軋絲線材技術就通過了原冶金部組織的技術鑒定”,也是20多年前的東西。在那以后就沒有對于這個冷軋鋼絲工藝和設備的新探討,只有李老的一篇網文“采用冷軋工藝生產鋼絲的優越性”被各網站轉貼。
98大俠說的是“線材現在基本不用三輥了,最后一套三輥是在歐洲上的,有幾年了,國內現在都用二輥”。
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 下載次數: 102)
(, 下載次數: 26)
(, 下載次數: 13)
(, 下載次數: 20)
作者: 害怕伏櫪    時間: 2013-2-24 06:55
本帖最后由 害怕伏櫪 于 2013-2-26 05:31 編輯

把998大俠所說的情況暫且放過一邊。按檢索到的資料看,國外這個三輥連續冷軋鋼絲工藝在30多年前問世,我國在1985年引進了第一套設備,1989年就已經仿制發開了自造設備,并且經過“原冶金部組織的技術鑒定”,為何李老還要說“機械設計難題,國內至今無解”?
李老在他的帖子里和網友有互動,雖都只有寥寥數字,信息量并不少。結合貼出資料中對于三輥軋機的介紹,好像可以得到一個解答。
動靜之機社友在李老帖子59樓貼出的KOCKS公司資料中有個圖片,轉貼在下面:
(, 下載次數: 128)
原來三輥軋機的結構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一根輸入軸形式,一種是三根輸入軸形式。
李老在他的帖子首樓貼出的參考圖里的軋機是一根輸入軸形式。
(, 下載次數: 142)
請注意,兩種軋機里都有傘齒輪對,一根輸入軸形式軋機有兩個傘齒輪對,傘齒輪安裝在軋輪軸端用來傳動軋輪。三根輸入軸形式軋機有三個傘齒輪對,但傘齒輪安裝在軸承套上,用來旋轉軸承套。這軸承套的安裝軸承內孔和軸承套外園有偏心,旋轉軸承套,就可以對軋輪徑向調節。
(, 下載次數: 124)
這里清楚地說明了一個問題,三根輸入軸形式軋機采用了偏心套方式來徑向調節軋輪,而一根輸入軸形式軋機并沒有這套調節方法,因此必然不會有徑向調節軋輪這個功能。
可是,李老貼的參考圖是一根輸入軸形式的軋機,明確了“一只軋輥主動旋轉,另兩只被動?!?br /> 但卻有“設計要求:三只軋輥能夠在其直徑方向同時聯動,位移量0~2mm”。
這應該是世界上尚且沒有過的機型,豈止是“國內至今無解”!



作者: 害怕伏櫪    時間: 2013-2-24 07:14
占樓待續。

補充內容 (2013-6-21 13:17):
超時,未能將續寫內容發表在這里,只好另開新帖:對“機械設計難題,國內至今無解”的解析之二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14799
作者: 逍遙處士    時間: 2013-2-24 08:14
頂樓主一個。
不管怎么說,人家是那一行的專家,一輩子的浸淫,拋出一個專業內的問題,怎么說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至于說有沒有難點,鄙人是這么看的,很多時候說無解,不過是因為不想做出妥協和犧牲,比方說,就那個機構,如果允許機構體積比原來大好幾倍,并且允許添加更加復雜的聯動機構等等,例如用三個平行連桿機構控制多機架聯動,每個輥在多機架的中心連線上軸向移動的同時,徑向也同時在移動,孔型不就縮小了么?再設計一種點接觸的非標錐齒輪,等等。就像道長舉的例子,內行人為什么不愿意去改動它,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也許是“領導沒讓動”?
作者: chenqibin    時間: 2013-2-24 09:30
我覺得這個東西在工藝上還是很有難度的。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3-2-24 12:03
馬院算熟悉的,水平不錯的,我在做工程的過程中也多與他們接觸,

但設計院,也不能迷信,我與京誠這些也熟悉,與航空、航天的設計系統,材料系統的也熟悉,與玩水下設備的也算熟悉,甚至于玩大建筑結構的都熟悉,

中國,不能創新,其實是一個深層次的東西,大家談論過不少這些典型東西,不多說了,有些啰嗦,不想討人煩,

說過我在設計院玩的東西,我說過不少,有些家伙不懂,怎么會輪到我玩? 我在哪個設計院都算‘專業外行’,但確實是玩了,怎么著?

問題是一個典型東西,不玩大家都不玩,覺得沒必要,我不懂人家的專業,比較愣,才玩了,

07年我寫過東西,招標的時候,設計是馬院,甲方顧問也是馬院,哈哈,特逗,

中國為什么不能最終強大,我說一點,就是一定要跟鬼子差幾十年,人家玩過40年的東西,你也未必會,有資料你也未必學習,就這了,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3-2-24 12:38
2266998 發表于 2013-2-24 12:03
馬院算熟悉的,水平不錯的,我在做工程的過程中也多與他們接觸,

但設計院,也不能迷信,我與京誠這些也 ...

一是體制,強人能人被打壓,上不去。民間也受壓制,一切由政府操控,大量腐敗和低效率。
二是發展階段問題。落后,想趕超,急功近利,無長期戰略,一切為了快,不打基礎,無視未來,惡性循環。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3-2-24 12:57
老鷹 發表于 2013-2-24 12:38
一是體制,強人能人被打壓,上不去。民間也受壓制,一切由政府操控,大量腐敗和低效率。
二是發展階段問 ...

你的說法有些東西是對的,可以歸咎于社會環境,不錯,我不反對,也不多說什么了,

有些東西是歸咎于個人的,說同樣冶金行業的例子,預精軋機,285的,國內肯定是我玩的最早,92年7月玩的,這東西是我發明嗎,不是,德國早有,用好多年了,我就是一個學習者,我7月從匹茲堡回來的間隙,人家把德國資料都給我復印好了,據說放了2個多月了,資料上面都是灰i,還有一份幾頁的名單,就是這些家伙是要參加項目干活的,

我小時候,大人就常說,沒有錢的回歸,今天都不會玩火箭,連那個筒子怎么計算都沒有人去學習,是沒有資料嗎,不是,是不學,這就是個人原因,

我一直反對所有東西歸咎于社會因素,當然我有時也說了社會原因,但我也說中國人個人不努力的結果,我很多前輩,一輩子混下來,退休了,自己都沒有獨立做過一個大型工程,就胡亂混一輩子,
作者: 逍遙處士    時間: 2013-2-24 14:31
體制內跟體制外的人說不到一起。
有句話說的好,旁觀者清。
國家級研究院的六七十歲的教授級高工,我還很見過幾個,根本不懂材料力學,給別人審圖只看粗細線是否合適,剖面線打的怎么樣,最多給糾正下公差。另有一位教授級高工,畫的圖,據見過的人形容是“慘不忍睹”,連力的三角關系都沒整明白。這是反例。
也曾經見過一位研究所出來的高工,將近五十歲,出個題馬上給你做了兩種方案,一種正中答案,還有在刊物上發表了多篇技術文章,當時正在四處找工作,面試時感覺的出來他那種拘謹。
也許有人就笑了,說既然后面那位高工厲害,為何不去有些大俠那里試一試?說實話我還從來沒看過被有些大俠肯定的人才,很想見一見,學不到人家的技術,見一見人家的樣子,也好瞻仰下高人的風采。可惜了,估計永遠也不會有機會了,因為全能的神仙是不會到世上來給你畫圖紙的,哈哈。
選拔人才是憑空想象嗎?刮西風你能向東走嗎?這個時代的詩人,能有及李白萬分之一的嗎?恐怕沒有。那么,也只能是矮子頭上選將軍,從現實的,比想象中差得多的環境中選出一個相對拔尖的,就已經是很難得的人才了。
作者: 十年磨刀    時間: 2013-2-24 20:15
我有不成熟方案,如下,不知如何貼圖片,只好上圖。
作者: 逍遙處士    時間: 2013-2-24 21:16
大致看了一下,似乎明白了一點。但對于第三條說明,調節連桿長度變化0.1mm,變徑2mm,似乎應該倒過來才好,否則成了增速機構,些許誤差就導致變徑了,個人覺得不妥。
覺得將那輥子不動,另外兩層結構整體繞輥子軸線旋轉大約90°,這樣調整起來才好,會形成連桿長度變化2mm,變徑0.1mm,這樣調整才合適。
作者: masterzhuce    時間: 2013-2-24 22:47
從設計上說沒有難點,看起來是這樣的。。。但是難點究竟在哪?望大俠講講。。怎么個難法,差在哪里了?加工?材料??
作者: 害怕伏櫪    時間: 2013-2-25 05:51
本帖最后由 害怕伏櫪 于 2013-2-25 06:04 編輯
十年磨刀 發表于 2013-2-24 20:15
我有不成熟方案,如下,不知如何貼圖片,只好上圖。


幫十年磨刀社友貼圖。
感謝參加討論。不過你的設計太繁瑣。調節部分先不說,更換軋輪方便不?
請仔細讀一讀李老那個帖子里已經貼出的資料。這些資料里都明確地告知了輥距用偏心裝置調節,確實也沒有別的更簡潔方法。

(, 下載次數: 55)
作者: zhangying9903    時間: 2013-2-25 08:48
看看  森基米爾 軋機的 偏心環 壓下 結構
作者: everfree    時間: 2013-2-25 09:42
老鷹 發表于 2013-2-24 12:38
一是體制,強人能人被打壓,上不去。民間也受壓制,一切由政府操控,大量腐敗和低效率。
二是發展階段問 ...

如果把設計院的所謂資格資質全部取消,行業中全部依靠法律約束、自由競爭,這些問題就基本不存在了。
作者: honyo2011    時間: 2013-2-25 10:22
這樣的問題才是論壇應該關心的問題!
希望能夠關心一下?。?hr noshade size="2" width="100%" color="#808080"> 作者: zhangying9903    時間: 2013-2-25 10:52
實現三軸徑向聯動,感覺應該考慮在軸承座與軸承之間增加偏心調節機構,(不知道軸承座是否可以改動) 實現三根軸同時偏心調節,這樣主動軸的動力出入位置會發生變化,采用萬向軸傳動軸彌補位置的變化。接下來要考慮傘齒輪嚙合問題,軸的位置變動,傘齒輪的軸線交點會變動,交點會在主動軸上移動,在增加的偏心輪機構的同時,在傘齒輪內側增加厚度偏差的輪子(楔形輪),來調節傘齒輪的軸向移動。這些調節機構的調節量要通過計算設計合適的偏心輪和楔形輪。 整個調節結構液壓動力,齒輪齒條傳動,液壓要保壓鎖緊功能。

不知可否?
作者: 孤酒    時間: 2013-2-25 11:16
搜到另一篇文章,結構講的比較細,
作者: LIAOYAO    時間: 2013-2-25 15:11
申請號:200520072640.X    名稱:單傳動軸三輥Y型可調式軋機
公開(公告) 號:CN2887474
第15頁的圖,是借由偏心環在調整
(, 下載次數: 55)


作者: 逍遙處士    時間: 2013-2-25 16:03
其實偏心套有偏心套的數學模型,連桿機構有連桿機構的數學模型,從利弊的觀點來分析,各有利,亦各有弊,不可能偏心套一統天下的,那不符合哲學。

作者: 木水華    時間: 2013-2-28 14:11
2266998 發表于 2013-2-24 12:57
你的說法有些東西是對的,可以歸咎于社會環境,不錯,我不反對,也不多說什么了,

有些東西是歸咎于個 ...

說的有點道理,落后太多了,不思進取。
作者: perfectyin    時間: 2013-2-28 21:45
先留名,對我的職業規劃有很大的啟發,自勉
作者: 陶淵明    時間: 2013-3-1 08:19
坐等答案
作者: jachee    時間: 2013-3-1 10:18
學習了,,,看到前輩所說現象,,,真的覺得不能混了
作者: 折線    時間: 2013-3-1 11:44
看了前輩們的討論,似懂非懂的感覺。。
作者: 掃街    時間: 2013-3-1 13:22
等靠要,螻蟻尚且茍活,何況人乎。所以茍活著就成為部分國人的價值觀。洋人是不自由毋寧死,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二者的價值觀差距之大,自然而然就反映在其它方面。
作者: wangsp5    時間: 2013-3-1 15:04
高人無處不在
作者: gyq720    時間: 2013-3-2 14:42
在三得利的車間里,某設備上有一個和李老圖紙上一模一樣的東西,三根軸上的軸承都是固定在一個三等分的圓上的,這三個三等分的圓這間我看好象是個凸輪,他們越向中心時等分圓的間隙越大,而是外圓螺紋調整。
作者: 夜月風吟    時間: 2013-3-12 11:45
學習,真知灼見
作者: 老大不是流氓    時間: 2013-3-12 12:35
長見識了
作者: 極目窮語    時間: 2013-6-20 22:11
很難靜心學
作者: 86299263    時間: 2013-6-20 22:46
學習了     
作者: 心學    時間: 2013-6-21 10:07
不懂,學習
作者: ゞ識途De餡餅    時間: 2013-6-26 14:03
跟帖學習一下
作者: 暗せ黑の雙魚    時間: 2013-6-26 15:30
跟帖學習。
作者: 廣東回湘者    時間: 2013-7-20 12:43
老師能加你QQ嗎   想向你請教下   
作者: earthling1983    時間: 2013-7-26 23:01
菜鳥到此一游!
作者: 依維斯    時間: 2013-9-24 10:50
路過
作者: 負情狼    時間: 2014-8-27 22:09
非常不錯的帖子
作者: bamboo    時間: 2014-12-9 16:48
回顧論壇里各類問題的歷史,收益匪淺
作者: 漠舞    時間: 2015-4-25 16:30
回顧論壇里各類問題的歷史,收益匪淺
作者: 一杯熱茶足以    時間: 2015-5-29 15:30
值得學習
作者: 無痕葉    時間: 2015-6-4 22:30
很考驗結構和機構設計,看了一知半解,要好好消化
作者: zhefu    時間: 2015-8-5 20:21
害怕伏櫪 發表于 2013-2-24 06:55
把998大俠所說的情況暫且放過一邊。按檢索到的資料看,國外這個三輥連續冷軋鋼絲工藝在30多年前問世,我國在 ...

一不小心掉了10分

作者: 滿塵青衫染血    時間: 2015-8-6 08:30
老前輩博學多識,讓我長見識了
作者: 滿塵青衫染血    時間: 2015-8-6 08:34
逍遙處士 發表于 2013-2-24 14:31
體制內跟體制外的人說不到一起。
有句話說的好,旁觀者清。
國家級研究院的六七十歲的教授級高工,我還很 ...

做機械能做那么久,就說明是有實力的,我們如何看待是我們的想法,有些地方還是有要得到肯定

作者: hudu    時間: 2015-8-9 23:15
國內至今無解”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