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機械設計是一門藝術 [打印本頁]

作者: solo0352    時間: 2012-11-24 21:19
標題: 機械設計是一門藝術
(, 下載次數: 55) 8 h) u8 S( E7 s/ N$ ?" q

$ t) ?( f9 P% n( Q- Z9 v" s, Z5 G  q$ X4 H4 S
     在那個沒有3D軟件,沒有有限元分析,沒有流體分析,沒有精密加工
0 ]0 W4 c: N! ~, c- H, W5 L還能做出如此好的機器,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畫圖不是設計,有思想才能設計出好東西
, R# B! ~: M% }; u: f: o6 I+ y     科學和宗教是相反的兩個極端:科學是外向的,宗教是內向的。而介于這兩者之間的是美學,它是一個橋梁,它既是兩者,也兩者都不是。, q/ W9 H" v5 w* P( X
    美學的世界或藝術家的世界就某方面而言是客觀的,只是就某方面而言。他繪畫,然后一幅畫就以一個客體誕生,它也是主觀的,因為在他開始畫之前,他必須在他的內在、在他的主觀性里面創造出那幅畫,在一個詩人能夠唱出他的歌之前,他必須在他的存在最內在的僻靜處唱出它。它必須先在那里唱出,然后它才能夠進入外在世界。 0 k% g( o2 T# v
 # E: e) G4 y; B) e& G
     機械設計肯定是一門藝術!
" [/ c. g+ Q$ m' D, J% K! {     就機械設計所創造出客體而言,它是科學的,通過邏輯運算,一個不同材料和形狀組成的設備就誕生了;就機械設計所創造出來的東西必須先在一個人自己的內在預先構想而言,它是宗教的。它是科學與宗教之間的橋梁。3 N7 F; D( e- X. f: b1 x

7 C1 W" R" x& F/ H# s0 o
作者: 翔夢隨風    時間: 2012-11-24 21:22
貌似在山海關的王家大院見到過
作者: 寒塘落葉    時間: 2012-11-24 21:30
還真看不出事做啥用的、
作者: wangchw_2010    時間: 2012-11-24 21:40
呵呵,好像用來清理小麥或稻子中的渣子和灰塵的。從上面的漏斗導入稻子,轉動左邊的手柄(照片中沒手柄),灰塵就從右邊的開口吹出。右下方的小口用來收集清理完的稻子。
作者: szq2lsc    時間: 2012-11-24 22:06
老家多了去了。
作者: 留在未來    時間: 2012-11-24 22:55
小時候村里大多數人家里都有,圖中的是只有一個出料口的,有些是有兩個出料口的,一個出滿的,一個出癟的,塵或一些小渣從風口吹出。
作者: 張聾子    時間: 2012-11-24 22:55
北方在九十年代之前多的是,有分離谷糠外皮用的,現在看不著了。
作者: 奔跑run    時間: 2012-11-24 23:16
實際生活中,有很多精巧的機械,我都想弄清其機理??!
作者: 森林883    時間: 2012-11-24 23:48
想沒想過所說的有限元分析,流體分析,精密加工都是從大量的這樣的實踐(成功和失敗中)提煉出來的理論?提煉出來的數據模型?如果這樣想就知道水到渠就成了。。。總結和提煉才能讓經驗和教訓升華
作者: solo0352    時間: 2012-11-24 23:51
森林883 發表于 2012-11-24 23:48 9 T( I% r4 W0 E8 z3 ^: E
想沒想過所說的有限元分析,流體分析,精密加工都是從大量的這樣的實踐(成功和失敗中)提煉出來的理論?提 ...
5 \# W1 \' E# s4 I" T
數學是主導,是人發現其中的剛性規律5 O9 ?2 y, E0 a; K
現實中不同人的做有限元分析,得出的結果會有很大的不同,關鍵是理解不一樣,約束和受力有差別0 k( t: [' O/ k! x. h( X

作者: 流浪721130    時間: 2012-11-25 00:07
在我家就有這么一個,你不要看它簡單,如果你要是去調的話,可能要很久呀
作者: 新新額    時間: 2012-11-25 00:09
翔夢隨風 發表于 2012-11-24 21:22 ! g3 ?! l0 d) w; s1 o, f
貌似在山海關的王家大院見到過

. n' D6 p$ L; R9 F1 Y9 M{:soso_e113:}現在是很少有人看的著,不過我家就有,農村割稻谷回家曬干的時候就用的著。
作者: 上海工作_2012    時間: 2012-11-25 00:28
老家很多,每家每戶
作者: 中國長沙    時間: 2012-11-25 13:55
嗯 是的 南方農村用的 一種用來將稻谷中“滿谷”、“扁谷”和灰塵等分離的設備 人力是動力源 設計蠻巧的
作者: 機械獸    時間: 2012-11-25 15:06
機械同的是原理,不同的是個人的思路
作者: 南瓜鄭曉楠    時間: 2012-11-25 15:38
我家里有,,,
作者: 麥兜11    時間: 2012-11-25 18:47
留在未來 發表于 2012-11-24 22:55 . m0 M5 A7 N3 B
小時候村里大多數人家里都有,圖中的是只有一個出料口的,有些是有兩個出料口的,一個出滿的,一個出癟的, ...
, F' ]* K9 B* m' P
其實圖中還是有兩個出料孔的 一左一右
作者: ltk5614    時間: 2012-11-25 19:55
小時候爸爸在糧店工作,見過,也搖過。{:soso_e113:}
作者: 飛魚三號    時間: 2012-11-25 20:55
以前的人沒有畫圖軟件,只有不斷重復修改
作者: crazytao    時間: 2012-11-26 23:44
我家也有
作者: 秦楊2012    時間: 2012-11-27 16:02
老家很多這樣的,在我們那兒叫風車,每年收稻子和小麥,玉米都要用。
作者: ZTB2100    時間: 2012-11-28 17:31
木工活
作者: 七夜盛軍    時間: 2012-11-28 22:52
{:soso_e100:}
作者: 幸福更多    時間: 2012-11-28 23:11
沒錯,南方就是叫風斗。用來賽選稻谷的。其實就是一手動臺鼓風機。。
作者: huajia21    時間: 2012-11-29 08:40
中國古代人的智慧現代人應該好好反思反思
作者: 熟悉的路人    時間: 2012-11-29 11:07
這個我家還有,南方農村現在還很多有用這個啊!一到收割季節就見到了,話說用這個是技術活,風吹大了谷子全飛走了!
作者: lgf8211    時間: 2012-12-3 09:35
古代人們制作的紡機也很巧妙,中國人有智慧!
作者: hjun21    時間: 2012-12-3 10:27
我們家也有,不過現在用得少了{:soso_e113:}
作者: -YUN-    時間: 2012-12-3 17:15
我家還有呢{:soso_e113:}
作者: ning6800cn    時間: 2012-12-8 13:52
這是個什么東東,機械的鼻祖。
作者: schr    時間: 2012-12-9 20:40
老家很多這個,叫風車,還有用來給柴火吹風的風箱,都是古人智慧的結晶。
作者: yyylllmmm    時間: 2012-12-9 22:43
童年時綁媽媽做飯拉風箱,感覺很好玩,呱噠呱噠就有風吹出來?,F在明白了原理,好佩服木匠師傅。
作者: 253793619    時間: 2012-12-10 09:41
這個叫風車  我家就有  
作者: huiwenwhw    時間: 2012-12-10 15:01
這個我們這邊農村還有,老式的加工機加工谷子的時候,米和糠是混在一起從加工機里面出來的,然后將其倒進風車,一邊出米,一邊出糠
作者: tansiying    時間: 2012-12-10 15:06
寒塘落葉 發表于 2012-11-24 21:30
1 O1 i# ]% v+ P6 a! U" C" u$ j還真看不出事做啥用的、
$ d9 F* m% k; W3 G) j& j
風車,吹谷子用的
作者: 游魂幻世    時間: 2012-12-19 17:48
現在我們那都是用這個,不過收割機的普及,這個的用處也小了點。
作者: watson513    時間: 2012-12-19 19:24
這東西
6 {% x, e( ?$ M, p* ]+ y; g已經變成擺飾了
4 p) e1 @4 ^  K/ }% p6 B. P
" B0 |0 N, b+ ]/ F+ f% L...
作者: 1234567881    時間: 2012-12-19 20:22
做好設計還真是很不容易的
作者: sunboysong    時間: 2012-12-20 16:17
古人并沒有欺我啊,看看就是很久的東西啊!
作者: 圓159154    時間: 2012-12-23 15:13
趕緊回家把老家那個風車收好,古董來的
作者: 一休哥一    時間: 2012-12-26 11:58
以前小時候家里還有用,唯一的使用技巧就是 手腰風輪的力度要掌握好,太使勁了 飽滿的稻谷也會吹走,太輕了達不到分離效果。
作者: 小楊XG    時間: 2012-12-26 22:12
前人是通過不斷的實驗改進,不過前任的思想還是我沒琢磨不到的
作者: 建寧    時間: 2012-12-26 22:33
南方這里用來分離稻谷殼,不過轉的太快會把稻谷也吹到收集殼的那邊,挺有技巧的
作者: 平安    時間: 2012-12-27 09:07
我們那里叫揚麥機,就是剛收的麥子,里面有很多麥殼或雜物,麥子放在上面的漏斗里,搖左邊的風車,麥子往下漏的時候,輕的東西被風吹向右邊出口或最右邊的下料口,好的麥子從正下方的出料口流出。還可以調節漏斗快慢,控制加工質量呢{:soso_e112:}
作者: 窮小子的奮斗    時間: 2013-1-5 09:58
這是 打稻子的??? 還真沒見過。。。機械設計 必須是一個偉大的藝術
作者: 老板`    時間: 2013-1-5 10:15
   我家還有一個,呵呵,再放幾年會不會成值錢的古董?。抗?,得叫我爸媽好好珍藏了。小時候經常用的,我5歲就得幫家里干活,這個篩選稻谷用的,去除稻谷里的雜物,塵土,以及干煸的稻谷,至于搖轉里面的葉片控制風力大小主要靠個人手感,我搖得不好,一般是我爺爺搖。
作者: biggunner    時間: 2013-1-5 12:02
小時候老用了& U" j: [1 a  Z/ W$ A# ^5 g" B
每到收獲的季節就要用到# V# `, N! V; N" ~. R$ Y8 M  q; `
主要是分離麥子和外殼及其它雜物等
6 P- x# K; L# C( V谷子稻子適用
作者: Э∈┭βθ    時間: 2013-2-5 16:01
學習了。
作者: 一顆豆芽    時間: 2013-2-5 16:19
現在改進了,都做成電動的了,我家就有一臺!
作者: 刀X鋒    時間: 2013-3-4 21:43
機械設計是一門神奇的學問
作者: 付明花    時間: 2013-3-4 22:22
風車,篩谷子用的,利用風力  及物體重力 篩選飽和的谷子及 次品谷子  及灰塵,我是農村的娃,老家  每家一臺
作者: zhuxuwei8    時間: 2013-3-4 22:59
我還以為這玩意兒只有我們落后的西北偏遠山區才有呢,沒想到在發達的南方也有啊。。。我認為這個不需要那么多分析吧,就是經驗,哪個口大了用木頭填掉一點,哪個地方小了用鑿子鑿掉一點。。。然后試好之后估計當前的就報銷掉了,然后下一臺就可以做的差不多了。。。
作者: chenyg5036    時間: 2013-3-8 14:09
這玩意在農村幾乎家家都有
作者: 朱守武    時間: 2013-3-9 15:55
估計等到下一代人  就看不見這些前輩們的設計了!
作者: 涵2012    時間: 2013-3-10 20:53
我家以前就用過 是分離稻谷的
作者: 宇宙一星    時間: 2013-3-11 17:08
這叫風桶,也就是現在的揚場機,六十年代的農具,是國人的民族遠古智慧。
作者: 江蘇阿虎wyh    時間: 2013-3-31 13:10
我家庭院旁有一個比這個還舊的風車呢。放了幾十年了。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