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25年前起常看的米國圖冊雜志-PS/PM- - [打印本頁]

作者: 恁老廝    時間: 2012-11-9 23:27
標題: 25年前起常看的米國圖冊雜志-PS/PM- -
本帖最后由 恁老廝 于 2012-11-9 23:29 編輯 4 m! j3 A+ g+ ], W

, k+ K% K2 b& [6 d; D) H大家是否小學到高中期間都強制住校,所以接觸的除了教科書就是球場,少有玩物與DIY; l4 V  X3 l7 N: H2 I
有人問需要學英語嗎?千禧年在深圳見過PS中文版- -大眾科學,現在都有電子版的了3 R& m* C) j$ j% {+ V6 \" ~' R9 O
(, 下載次數: 107) (, 下載次數: 79)
6 z' @7 A/ F& v* ~# o  b (, 下載次數: 97) (, 下載次數: 92) (, 下載次數: 102) (, 下載次數: 91) 3 U' Z% F5 @# |6 Z6 ^6 n: S4 I9 B

作者: xmlgpho    時間: 2012-11-10 06:20
有意思,用百度搜了下popular science,哈哈,竟然還有robotics
作者: 有想法找辦法    時間: 2012-11-10 08:24
谷歌被和諧了! c$ U7 G' j, A  m  d: a

作者: 李堅20    時間: 2012-11-10 09:50
大會正在召開
作者: 恁老廝    時間: 2012-11-10 10:51
如今網絡資訊發達,有10年沒買雜志了吧!再貼兩張較大的圖像
8 t( H) D$ m: J1 ]" k' I看年輕人們接受的資訊少,想法未免天真;想干產品設計得投入相當的時間與歷練,先進國家設計師都是從小生活中玩出來的,家長投入購買玩具金額與陪還子玩甚至旅游都有助增廣見識;咱幼家貧,父母忙于打工無暇給衣食外的多馀育樂,咱兄弟姐妹都各玩各的,所幸沒人管我念不念書,俺比鄰居同齡們自由太多了!年節僅有的零花寧買機動玩具不要新衣- -" n- R) E9 b- w$ d
(, 下載次數: 87) (, 下載次數: 78) ' H$ W0 V3 Z, O( s5 ?" x
+ _4 m$ f8 P0 j; g& N# U0 H

作者: a7231195    時間: 2012-11-10 11:42
25  年前就英文這么牛了  樓主 牛啊
作者: gubinghua    時間: 2012-11-10 14:04
不錯,機械愛好者可以多看看,有好處的
作者: 恁老廝    時間: 2012-11-10 14:06
本帖最后由 恁老廝 于 2012-11-10 14:16 編輯
" b' G; o. ~; D# Z' a
a7231195 發表于 2012-11-10 11:42 % x2 g& k* `, e
25  年前就英文這么牛了  樓主 牛啊

/ B* d1 P7 q2 r8 U3 x! j, N7 k: L0 u0 _
. ], S- b# T7 ?. c& `+ f! d, J) e, G+ t- g既然提起,咱特地去翻出來拍照,俺學習向來無壓力,都是興趣為動力,高中時自學吉他唱的是米國靡靡之音順便學英語,只是稍懂節奏音律不是啥"牛",老早不彈唱了
4 l9 Q6 t; ?5 i8 W順便貼張日本TAMIYA模型型錄,買不起模型看精美型錄止渴,另有金屬機械感十足的Kyosho模型型錄帶去大陸輾轉各地丟下了,圖中kyosho是廠里買的樣品車,機構圖解辭典也丟了兩本,這書是日本原著簡圖短文,俺高中剛畢業暑期尚未知讀機械系時便翻閱過, s3 ~1 @: @+ g  B+ r
(, 下載次數: 77) (, 下載次數: 72) (, 下載次數: 76) (, 下載次數: 80) 2 D+ u% l# A; i7 x
9 m8 c6 |  F- O) d8 R5 q

作者: GuDu_Yi    時間: 2012-11-10 16:24
LZ英語不錯
作者: a7231195    時間: 2012-11-10 17:49
恁老廝 發表于 2012-11-10 14:06
0 F  [: f" E3 J# B既然提起,咱特地去翻出來拍照,俺學習向來無壓力,都是興趣為動力,高中時自學吉他唱的是米國靡靡之音順便 ...
' T3 v( E! \& T8 A+ v
我想請教樓主一個問題   機械加工往機械設計轉, u  Z5 Z0 E: e; ?
  需要努力多少年  正常情況下
( G, ?, P  n0 ]; ~& z6 U/ h/ a/ u4 v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2-11-10 18:27
那個CVT很有久違的感覺,以前在愛信精機的CVT廠里,看到了這款模型。* x) d: q7 A  q; u
兩個齒輪相連是有固定的傳動比的,- Z/ z) @' ?7 l4 ?6 A+ L4 x  G
而用圖片中的那個履帶,就會無級變速,傳動比可以任意變化。
9 T: S1 w, B, j4 n+ U開始想不明白,后來明白是用兩個扁扁的圓錐對在一起作為主動,另一端也是同樣。! z. t% r: G$ ^' _( U
然后改變兩個圓錐的間距,就可以改變傳動比了,挺巧妙的。
作者: a7231195    時間: 2012-11-10 19:05
a7231195 發表于 2012-11-10 17:49
6 u) }7 b6 @$ o我想請教樓主一個問題   機械加工往機械設計轉
$ {, E8 k' Z( X% D; ], O  需要努力多少年  正常情況下
' N' w# k# f# W& e
但是 我文憑很低
0 y: d0 o5 v) S+ }2 |. |  也不知道到底出路在哪里,
- O. I! K7 \- R: k2 D. v一直很迷茫自己的未來 ,卻又不知道該怎么做
8 v& E2 U$ j4 z  @' S  感覺自己什么都是剛入門,很變的高水平,0 K, X( a0 U$ M& V
  前輩還請賜 貴言
5 G, B$ b' ?9 r  幫幫晚輩解惑
9 C2 {" q# D! E5 j! D& ~6 Y
作者: 恁老廝    時間: 2012-11-10 22:13
咱發這帖的用意是:產品設計得生活化,從你生活用品小處入門著手改善,食衣住行中最直接最需要機械設計制造創意者無非是交通工具,與設備技術差異就是玩,咱說的"玩"是使用者都能從中獲得感官刺激滿足;有感于內地都將機械專業掛上自動化,估計教育當局明白產品設計創意目前難從人民生活中入手,乾脆就都走制造取向專注于扮演世界工廠角色
作者: chidiandong    時間: 2012-11-10 23:51
多學多練,從生活中尋找靈感,是不錯的想法。很佩服樓主,晚輩受教了!
作者: colinhui812    時間: 2012-11-11 00:17
人是死的,所以教育死了,教育死了,所以人也死了。。。
作者: 旋轉門    時間: 2012-11-11 08:43
紙質雜志,現在來說,一個字,強!!!!!!
作者: 上官安尚    時間: 2012-11-11 08:53
學習了,呵呵。
作者: hucznanks    時間: 2012-11-11 15:18
好東西。。。。。。。。。
作者: tigerguo1975    時間: 2012-11-11 15:43
樓主有心人。謝謝分享理念。
作者: colinhui812    時間: 2012-11-11 18:32
; w! S& i$ w4 |9 [5 O) S
此類雜志在大陸有地訂閱不?
作者: cjlcjlcjlcjl    時間: 2012-11-11 20:39
樓主的好東東不少啊!頂一個。
作者: 恁老廝    時間: 2012-11-11 22:22
孤狗搜Popular Mechanics,從1905~2005整整100年月刊可流覽,翻了下,俺最早買的PS在1981年,沒找著1998年飛了半個地球去亞特蘭大時買的那期PM(只去過一趟米國),可能有些留在大陸了,約20年間買的也只不到1/10的月刊,當然俺還有其它陸海空的英文月刊
9 g* k& n, Q, A: l3 X! R$ p (, 下載次數: 65)
! }7 |' F( y! x& j4 K( K
- Q6 ]6 m4 X6 _) ^  G2 k
作者: 腳下別打滑    時間: 2012-11-11 23:10
國內的果殼網目前做的還不錯也可以學到很多前沿的知識,呵呵就是雜了點
作者: dujian179    時間: 2012-11-13 13:25
http://www.popularmechanics.com/
+ f8 Z! O6 B4 h" `3 F& j這個是網頁版的
作者: honyo2011    時間: 2012-11-13 13:38
看著感覺不錯哦!
作者: zung    時間: 2012-11-14 17:08
這個雜志跟我小時候看的一個美國的少兒科學節目同名,很懷念
作者: makino    時間: 2012-11-14 18:35
有條件要多動手。從中體會機械的奧妙,才有創新。{:soso_e100:}
作者: 恁老廝    時間: 2012-11-14 21:43
本帖最后由 恁老廝 于 2012-11-16 07:46 編輯
3 R& k8 ^6 n- {" V5 \1 h3 u
0 @+ F! Y% y! U忍不住又想說故事了,聽過的就抱歉了!- Y2 a% a) G3 V! C
小學四年級時老師介紹同學們想自制電動玩具車的話,有小電機可買,找個小木盒,針線木輪/象棋子當輪子,像皮筋當皮帶,老師帶幾個有興趣自制的同學動手做了起來,但是老師自己也外行,像皮筋套在2mm直徑電機心軸摩擦力太小,木輪軸承太粗糙減速比不足,車子跟本無法驅動
/ f2 {# I$ D; D+ ]& M五年級時買了一部小戰車,玩膩了拆掉齒輪組,找些木工材料自制火車與軌道- - - 初中與高中都用過容易取得與加工的材料自制過幾次電動玩具車
) e* b& T5 Y8 E
, b/ L0 A% M. B: ~( F% ?" i我那年代初中與高中一二年級都有工藝課,是參照老美中學DIY課程來的;初一高一是木工,初二高二是金工;俺初一造了書架,初二制了鐵皮小軬斗,高一以木板造了模型貨卡車,高二以粗鐵線造一套小火車鐵軌;如今這一代已無木工金工實作,改為生活科技課程2 L  F. J' C4 [: d. v
/ _* r& m! v. T  W& [- q3 t
注:初一高一都有美術課,初中與高中全三年都有音樂課,高考除了對應的藝術類組,與工藝課等高考都不考,所以這些課只當調濟,有些學校與多數私立學校為升學挪用這些課去加強數理語言,同學中來自私立學校者看得出心理與人格多少有缺陷
  R- }/ B  m$ d& Q, f8 F
作者: 恁老廝    時間: 2012-11-14 22:43
到了大學才買得起二頻道遙控器,高中只能看著別人玩遙控車與飛機,逛街望著櫥窗里精美日制模型流口水;前陣子談起俺大學時自制的遙控車- -不就是我這陣子正在開發的可壓彎倒三輪,后單驅動輪傳動系簡單,那遙控模型側傾動力使用伺服馬達,但功率小了抵不過離心力摧殘,大四看見系辦公室公怖欄貼了教育部鼓勵學生有構思者造實物參加發明展,高中造玩具車時一直想弄個自動變速,奈何機構知識不足,機構知識累積多了就造個小模型參展2 J# s; }' z2 L  |4 w3 y) d
(, 下載次數: 66) (, 下載次數: 70) 3 B4 [& q1 I4 l0 b: z1 \; U+ p

作者: 恁老廝    時間: 2012-11-15 09:13
再來看看玩遙控車有啥好處:$ H3 k0 d( F3 n: @: O
TAMIYA super Champ是學生時(大四)買的維一遙控車套件,其浮動式后懸架提供驅動輪絕佳貼路性,現在造可壓彎三輪正好用上這種懸掛機構,不久前一法國小子想開發電動車看了我發表文,乞討咱3D模型不成出言恐嚇說俺抄襲Peugeot三輪懸掛,少見多怪了!3 W0 ]4 ]0 b* u
(, 下載次數: 72) (, 下載次數: 63) (, 下載次數: 71) % \$ y& M; V/ \! w  J$ E

作者: vooha    時間: 2012-11-15 09:30
這個popular mechanics 郵局能不能訂閱
作者: 谷子地    時間: 2012-11-15 10:30
太牛了
6 i, n* O3 A& O1 |8 p, ^9 j: }向他們學習
作者: 恁老廝    時間: 2012-11-15 23:34
本帖最后由 恁老廝 于 2012-11-16 08:07 編輯 * S2 I" ?7 f+ ?2 {3 G

$ l; ]/ y' i  {大家學生時期可曾碰過授課教師專業知識不如你?咱列舉幾個:" B. v! l) O. Z
1,大二在校舉辦系展時,咱自制簡單的蒸汽機以玻璃針筒當汽缸,亞克力制閥機構,燃酒精燈化學小燒瓶當鍋爐,原子筆芯彎管道,小電機殼當飛輪蒸汽呼呼推動運轉起來,咱班主任是眾教授中唯一有自己機械工廠最具實務經驗者,看了一會兒問道:怎沒看見電池?他以為我這機器是示意機構以電池驅動小電機飛輪{:soso_e110:}
/ {5 l2 B+ T& Q; ]3 P* d0 V6 ~  t' o4 R7 ]  n
2,大四開了汽車學選修課,咱在校刊發表文章論汽車的引擎位置(前置/中置/后置)與驅動方式(前驅/后驅/四驅)如何影響行車轉彎特性(轉向過度或不足),投稿前禮貌性請授課講師校閱,他也只能改改詞匯"懸架"改為"懸吊"(港/臺習慣稱呼),當時除了軍校有車輛工程,汽車廠招的人員都是機械系或汽車修護專科生,開汽車學課程講師不過是公路局修護相關經歷出身,不懂行車動力學
* L& b, o! n* c3 J- ]: u; |; m7 j# I
2 s2 w' ~1 S2 P3,各位少有經驗,咱們畢業后必需入伍服兵役,俺分發到裝甲兵連,通常大專兵都接文書業務,要我管槍炮軍械咱不干,沒爭取到輪車保修寧可做最苦的戰車駕駛兵,連隊履車保修士官給駕駛們上保修課時常遭咱"吐槽",年紀比大專兵小機械常識不足,當然是小班教學長官不在旁時開玩笑;聽說咱是連隊有史以來首位大專兵干戰車駕駛的
作者: VAV導軌技術專員    時間: 2012-11-16 08:54
高,我們得多學學
作者: luxiang821    時間: 2012-11-16 14:35
樓主是臺胞么,很佩服樓主的動手能力!跟樓主學習了!
: B  C: ?) G7 ~$ h) r5 c8 q1 m# B羨慕你們初中竟然有那么多實用的工藝課
. |1 v+ W. X9 t* g5 L7 U大陸這邊應試教育太嚴重了,在八幾年出版的少年讀物很多科普的、航模的強調動手能力的。! `. x, q. M: U& V1 u( [( F! @/ Y
現在的根本看不到,這是整個工科土壤的缺失啊。現在大學搞得些競賽,比如無碳小車之類,太讓人汗顏了
$ O- j; e$ K1 W" h$ [' s這TM也是大學生應該玩的水平。
作者: XT52000    時間: 2013-1-5 17:28
很看好臺灣的教育,大陸這邊只為考試分數,要考的科目也都是語數外之類的課程,從沒見說考考動手的東西。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