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求助:如何加快產品設計方案轉化到圖紙的速度 [打印本頁]

作者: 沈石頭    時間: 2012-11-5 14:48
標題: 求助:如何加快產品設計方案轉化到圖紙的速度
 一直以來有這個問題,就是方案轉圖紙的速度慢,總是在畫圖的過程中發現設計方案還有些大大小小的問題,有時候往往都準備把圖紙交付出去了還能發現設計上有不恰當的地方,這時候改起來涉及面就很大了,之前的明細欄整理,尺寸標注等等細節都做了無用功。時間緊是一個問題,但是問題往往不是一下子就能發現的,往往磨著磨著就能發現新問題,有涉及到方案的合理性,也有尺寸配合的一般問題。如何能培養出比較敏銳的觀察能力和糾錯能力?比如方案整理時能比較快速地有條理地得出最合適的方案,制圖時能按部就班地理一遍,盡可能不放過每個細節?最主要的還是前者。這些能力必須經歷多了才能具備么?或者是有一套設計原則可以遵循,有查漏和檢錯的功能?希望大神們指點下,可能非標設計的大俠們比較有經驗。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2-11-5 15:03
一個就是經驗,據一個例子,多大的軸,多大的齒輪,怎么受力的,頭腦里有數據,當然一次就玩到位了,沒有經驗,就只能多實踐,沒有其它辦法,
* j# t5 ^* d9 I* ]% C
  d  ~8 j3 |' z, L9 o, K頭腦要有一些數學模型,特別是牽涉液壓,自動化的對象,要有一個清晰的數學模型,否則一定會改來改去,凡是多次修改,反復修改,怎么都搞不定的,就是腦袋里沒有那個模型,特別是數學關系式
' o8 t2 _. k. B! p9 g' {  a1 m$ W1 m! r; K3 [' _( M
再就是要有人跑腿,這個對于一個公司特別重要,你給人家畫著方案草圖,討論著技術方案,有幾個厲害的給跑腿,當場就可以出計算機圖,這就有了方案,這些家伙甘心情愿給你跑5年腿,你放他們走,給他們一些生存的資本,這些家伙就可以闖蕩四海,極高的收入,你再找新人給跑腿,/ S' z6 R3 o9 ]% a; U! B' [

! t0 b% J) F; c/ M" O8 S其它就沒有什么了,- A4 L' c# s, \
2 ^+ S* _, }( ^6 U- S  K$ R" h
我30歲還給人家有名望的做‘助理’呢,那時計算水平早就超過他們了,但你要有尊敬前輩的意識,前輩與外國專家談判,你坐邊上,作助理,翻譯不過去的東西,你說,老外問細節了,你替人家解答,這就是一個時代的更迭,
/ w! K* Q1 p0 J1 ~* D
9 G4 u! x) W! @3 v6 l9 L都玩遍,你就懂了,哈哈
作者: 619341834    時間: 2012-11-5 15:11
想要速度的話,經驗在其中起決定性作用。比如,你曾經做過類似機構,那么,具體零件的尺寸恐怕在你腦子里都有數,這樣,稍微改動,直接從庫里調用標準零件進行組合就可以。如果你沒有經驗,那你就得從頭開始,一點點計算,什么強度啊,速度啊,傳動比啊,等等等等,這個計算過程,恐怕花費的時間跟你制圖的時間是一樣多的,甚至更多!再比如,如果你有經驗,什么跟什么配合,公差是多少,腦袋里都很清楚,直接查值標注。如果你沒有經驗,那你就得查手冊,先確定該用什么公差配合,然后再查值,這又是一個時間差。
作者: ljt533    時間: 2012-11-5 15:23
樓上是高人啊
作者: 尋找白樺林    時間: 2012-11-5 15:48
看來還是得多積累經驗...
作者: 沈石頭    時間: 2012-11-5 15:49
2266998 發表于 2012-11-5 15:03
/ s/ B+ L4 C8 o* j# B3 ^& s& v# ^一個就是經驗,據一個例子,多大的軸,多大的齒輪,怎么受力的,頭腦里有數據,當然一次就玩到位了,沒有經 ...

% c- g1 ], s9 o6 o  t0 L' a# F確實遇到點新東西,以前算零件,部件有模型,這次遇到個鋼結構焊接的工作臺,原工作臺因負載加大,承載能力不夠需要加強,需要加入輔助的結構。圖中的灰色部分算是現有結構,下面金屬色的就是附加結構,遇到個麻煩事,原來的工作臺中間有圓孔用于檢修的,輔助的這個結構如果不用通梁,那就對工作臺的加固沒有起多大作用。中間檢修孔的這個問題能不能解決?7 X% |) W3 e4 f/ ]; X
另外由于整個鋼結構已經超寬(原工作臺也是half制作,拼裝后銷定位用螺栓聯接),需要拆分運輸(目前計劃拆成兩部分,如下圖),去現場拼裝,這里就帶來了新問題,現場焊接變形如何處理,圖上用于承重的六個點要求水平高度一致,現場的條件有限,除了打磨還能用什么辦法解決?把承載用的那塊鋼板和附屬的筋板去現場焊接?
; a; y) ]( r$ `第三個問題,原定位承載用托臺(上面六個)是由鍵固定在圓臺面上的槽內,承受傳遞到負載上的扭矩。(負載是管子,重約60t)經過計算(負載轉矩+啟動轉矩)得出最初設計用的鍵強度富余非常大,材料用的是45鋼,上一個版本的同事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把材料改成了235鋼,對于這種情況是換材料合適還是縮小鍵的尺寸合適?工作臺面上與鍵接觸的材料是235鋼
5 D/ f+ d) U3 u1 \' X[attach]265320[/attach][attach]265323[/attach]% ?) ^: u! q. @: T

作者: 模具小俠    時間: 2012-11-5 15:50
第一:基礎知識的掌握。很簡單的比方,做機械都會用到螺栓。螺栓的常規等級,基本規格,螺栓的基本尺寸規格和規律,旋入深度等參數。熟練的工程師基本上都熟記在心。如果臨時去查手冊就會很慢。4 x! z! R8 @7 A( k  i7 ~
第二:你所從事的專業所必須的基本規律和設計所必須的技能,必須熟練掌握。這是最基本的。. E7 k7 H, q& F0 _5 }: T* o! U
第三:什么是經驗。你在工作中的錯誤(誰都會做錯事)和失誤,記住了。別人和同伴的錯誤頁記住了。并能夠在事后明白為什么會錯。/ a# i) E" ^! w6 l, g
做到這些,就自然會功到自然成,事半功倍就是指日可待了!
作者: 沈石頭    時間: 2012-11-5 16:02
619341834 發表于 2012-11-5 15:11
4 Y+ s4 J! A4 b& ^5 g* B想要速度的話,經驗在其中起決定性作用。比如,你曾經做過類似機構,那么,具體零件的尺寸恐怕在你腦子里都 ...

- s8 v: v4 W: u' \確實有點新東西混在設計里面,組合之后的情況變復雜了,就缺乏處理的經驗了。一般零件的單個設計還有譜,涉及的知識點多的時候就困擾了,比如選材和熱處理對材料的加強,不常用的合金材料的熱處理經驗就沒有,這個時候到底是選好材料一步到位還是選差點的材料用熱處理的方式加強。還有加工方式的問題,前不久弄個鋼絲計米輪,考慮到磨損問題采用像鑲齒的齒輪那樣的做法換外部摩擦部分,因為是薄壁件,直接車削和鑄毛胚再車削選擇不好,因為考慮成本的問題;之后的熱處理容易變形。。。對于如何選擇比較經濟同時能實現設計目的加工方法一點經驗都沒有,如何去學習積累這方面的知識?
作者: 沈石頭    時間: 2012-11-5 16:17
模具小俠 發表于 2012-11-5 15:50 : t+ \! Z: g  P; e: T
第一:基礎知識的掌握。很簡單的比方,做機械都會用到螺栓。螺栓的常規等級,基本規格,螺栓的基本尺寸規格 ...

6 ~9 b7 b; s1 F; T1 p! J 您說的第一點大致上有數了,涉及到標準件的重量時還需要翻一下手冊,以前就發現跟老同事的差距就在這,人家不翻手冊,我這搞點設計桌上跟雜貨鋪一樣的攤資料,效率也不高;有問題隨時問身邊的前輩,現在覺得有時候自己深入思考下能掌握得更好,再解決不了再問效果更好,為了這個我特地換了個位置。
5 f9 C- g9 v$ M! T- r/ P1 u$ K& b$ Q 第二點常用的公式也必須記住么?有時候能翻的用過了就忘比如受彎梁的撓度計算公式,那么多情況記不下來。想問問前輩們記公式記到什么程度?
* c. g1 M$ i; O+ _ 第三點一直在整理,出完圖結束一個任務后都會整理下遇到的問題,分門別類好幾個本本,工作改進,軟件使用,出差反饋等。尤其是老產品的改進隨便拿一個出來都能深入,有時想想幸福,有這么多實際問題可以思考,有時想想特痛苦,往往搞到一定程度搞不下去了,因為圖紙封閉,原始設計數據缺失,自身能力(如數學力學模型提取計算,電控自動化)欠缺等等。只能慢慢磨了。- h4 f# k  s8 L  k$ w

作者: universal    時間: 2012-11-5 16:21
真沒啥好辦法,全是靠經驗的積累,經驗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效率,一兩步到位,要是碰到不熟悉的領域就只能祈求身邊有一群牛人可以問,比如998大俠。
作者: bob_fang    時間: 2012-11-5 18:22
都是大俠,看了受益匪淺了,謝謝。
作者: 打鐵的    時間: 2012-11-5 18:34
復雜的項目,設計方案和圖紙評審階段一定要幾個人反復討論。一個人去做精力和經驗都太有限,不可能能注意到所有的細節,人多是非常有優勢的。
作者: q284874509    時間: 2012-11-6 13:54
要達到熟練,就要多練習,做多了,自然就快了
作者: zcy372835377    時間: 2012-11-6 14:51
學習了,998,很多朋友都說得很好,多學習前輩的經驗,機械需要大量的經驗積累!
作者: 有想法找辦法    時間: 2012-11-6 16:06
我們也有類似經歷,現在公司在總結經驗,基本確定一下幾點,第一,方案確定后必須進行細節探討,如承重、扭矩、轉速比等。第二,明確分工,有采購標準件的,有專門聯系外協的,有出圖紙的,有總工負責技術指導。第三,把產品設計分為幾部分,確定先后順序,集中加工及時裝配,在裝配中發現問題及時更改。
作者: 有想法找辦法    時間: 2012-11-6 16:16
這樣就需要樓主基本功扎實了,三維裝配小弟不熟,但基本公式公差應該沒變化。
作者: happyfish0107    時間: 2012-11-7 20:25
還是好好的學習吧!
作者: Nstart2012    時間: 2012-11-7 22:07
模具小俠 發表于 2012-11-5 15:50 / [. y! M! t4 d3 z/ f
第一:基礎知識的掌握。很簡單的比方,做機械都會用到螺栓。螺栓的常規等級,基本規格,螺栓的基本尺寸規格 ...
) b  u9 i0 a5 c8 O+ N  G8 n
很到位,新手學習了,謝謝
作者: 張若焱    時間: 2012-11-18 14:18
我認為做好機械設計,主要的是基礎知識掌握牢固,工作經驗豐富,總結、積累和舉一反三。看來只能繼續學習了。
作者: Messi101    時間: 2013-7-21 16:23
學習了
作者: Eric郭    時間: 2013-7-26 12:40
經驗很重要,前期方案需要盡量考慮到細節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