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這種項目的上馬,簡直可以說是瘋狂。”陳學義評論,“現在這些大型的光伏企業產能擴張都很厲害。目前他們可能也有訂單可接,但大多數是做得越多,虧得越多。大佬們要保產能,只能硬著頭皮做。越做越虧,連帶著使行業中的其他企業也必須跟著這樣的步伐?!?/div>
“然而,看起來瘋狂的是企業,實際上瘋狂的是社會。”他說,“大佬們的困境中,企業是最大的受害人?!?/div>
“依我看,浙江的光伏企業,很多都保不住?!标悓W義將自己的同行們一個一個地數過去,語調倍加感傷。
他提到的名字,都是浙江光伏產業中顯赫一時的大佬。
懸崖推手?
“現在看來,這個行業不是有錢人就能玩得動的,還要有人?!标泡x陽光高級副總裁鄭志東對《浙商》記者如是說。
他所說的人,指的是人才?!耙郧昂芏喔偁幘褪莾r格戰,拿組件來說,我記得2005年的時候是4美元/瓦,去年下半年,價格降到了1.6美元/瓦,而現在,早就突破80美分/瓦了?!比缃瘢趦r格已經觸底的情況下,光伏企業想要技術突圍,很困難。
“外行轉行做光伏,很多就是到國外進口一套設備,然后到國內生產。連出了小問題自己都修不了,何況自己研發?”陳學義說。正泰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南存輝亦稱,“光伏產業所有的技術都在國外”,這是挾制光伏企業發展的一大原因。
不具備自主技術優勢的產業,為何會如此蓬勃發展?政府的支持是令“外行人”心動的重要原因。
南存輝曾稱,太陽能產業發展依賴政府進行政策主導。賽伯樂投資總裁陳斌則將過去幾年來光伏產業的高速發展最重要原因總結為“行政式地調配社會資源”,“很多企業因此短視性地進入到市場”。
無論是之前以各種形式對當地光伏企業施加各種地方性保護,抑或是現在對困境中的企業輸血救助,政府的力量在光伏產業發展中不容小覷。
“由于地方政府運用了太多的優惠政策來支持發展光伏產業,導致過度投資”。土地無償劃撥、稅收返還、巨額電價補貼……這在過去幾年一些地方政府吸引光伏企業的招商條件中,屢見不鮮。有報道指出,在一家大型光伏企業的“光伏地圖”中,是以30多億元資產撬動近1500億元的投資。助力這一巨大杠桿效應的,則為地方政府與銀行。
數據顯示,我國光伏產業占全球市場的60%以上,年增長率連續五年超過100%,行業產值約5000億元。但是,這個以超常規速度迅速崛起的新興行業,始終未能補上其發展規劃之失。比如,光伏“十二五”目標曾一度數次調整。百般支持掩蓋不了政策的隨意性。
當吃了“助長劑”的企業面臨困難可能倒下時,曾經支持的力量或許再也無法提供幫助。在賽維LDK困局中,江西新余市高新區管委會主任任光明以四個“一定”和三個“絕不”表示對賽維的支持。然而不少業內人士質疑,負債高達60億美元的龐然大物,是新余這一級政府能扶得起來的么?“至少也得江西省政府出面才行。但明顯政府不可能出面:你扶了賽維LDK,別的企業怎么辦?你總得一碗水端平吧?”陳學義稱,“倒的時候,政府是指望不上的?!?/div>
最可怕的是,在鼓勵企業上馬光伏項目時,我們的國內市場卻遲遲未向光伏企業打開大門。
杭州浙大桑尼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如今正積極開拓第三世界國家的市場,東南亞、南美等國成為他們“探險”的步伐。副總經理馮德印告訴《浙商》記者,在這些國家為居民提供太陽能發電支持,并入電網很容易。而在國內,光伏企業發電入網很困難。
陳斌同樣提到了這一點,“現在看來光伏企業對外的途徑基本都困難重重,轉向國內市場‘自救’是重要的渠道。但是你電網不開放,光伏企業怎么辦?”
拔苗助長,不按市場規律辦事,光伏產業如同一輛未裝好剎車的汽車,被踩了一腳油門后風馳電掣,危機四伏:這些行為的惡果,最終全由企業背負。
作者: eddyzhang
時間: 2012-10-29 12:35
搞來搞去就這幾招。沒啥創新,沒啥應用。反正中國倒下的又不止這一個。靜觀其變吧。
作者: 筱羽
時間: 2012-10-29 12:36
優勝劣汰,這是生存法則,扶持個啥啊,自生自滅去吧。
作者: wf2725864
時間: 2012-10-29 12:56
是不是又產能過剩了。。。
作者: wf2725864
時間: 2012-10-29 13:02
感覺這就是中國式的黑色幽默,跟景區人多有異曲同工之妙
作者: 寶石流云LY
時間: 2012-10-29 13:15
新興行業大多是以政策為了導向的,政府提供政策、技術乃至資金,一個行業或一個公司很快就大規模發展了,為了能壯大起來,政府還會出臺相關政策繼續扶持,對使用者進行補貼,這樣一個行業就馬上可以壯大起來了。但很少人會去想當政策因為某種因素撤消時,這處行業和用戶會遭受怎樣的損失,更多人想到的是在政策撤消前怎樣可以賺到更多的個人財富,這或許也是我們的特色吧!
作者: 秦楊2012
時間: 2012-10-29 13:35
這是沒辦法的,在國內只要一有賺錢的項目,要不了多久其它人跟風是的做。所以這也是為什么中國的企業不能和國外的比,而且也不賺錢。目前國內大部分企業賺錢賺的都是裝配錢,核心技術在人家手里
作者: 吃吃dady
時間: 2012-10-29 13:54
三面夾擊,舉步維艱。
但是一家企業能倒下,行業卻是不能倒下的
作者: ゞ海颩ヅ
時間: 2012-10-29 13:55
現在中國某方面或經濟是畸形的
作者: 互通有無
時間: 2012-10-29 14:20
這就是所謂的轉型的結果
作者: 魯德傳動
時間: 2012-10-30 16:08
國家鼓勵行業發展,那就沒得說。再怎么樣,能得到國家的支持。再牛還能扭過 國家的力量啊。
作者: changkongceyi
時間: 2012-10-31 09:54
估計死不了,地方政府不會見死不救的,死一個上市企業地方領導吃得消不?
作者: szxiangnuo
時間: 2012-10-31 15:30
危機四伏:這些行為的惡果,最終全由企業背負。
作者: 悟寧
時間: 2012-10-31 20:38
政府怎么不扶持企業搞技術創新,只知道一窩瘋上項目提產能,官員都是飯桶 ,不吐心里不快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