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你有計劃性嗎——清華雙胞胎超忙計劃表引驚呼 [打印本頁]

作者: 掃街    時間: 2012-10-19 20:31
標題: 你有計劃性嗎——清華雙胞胎超忙計劃表引驚呼
近日,清華大學雙胞胎姐妹馬冬晗和馬冬昕憑一張“最牛學習計劃表”和一段“全能答辯視頻”走紅網絡。
/ c: B) L+ v) Q* P9 v3 f' a6 y! k3 q. X/ w: p
  學習計劃表精確到小時" I* h5 n, y- N

2 v% C6 x$ O( T# r+ n  ]  w  “不想學習時就看看清華大學雙胞胎學霸學神是怎么過的……”昨日,人人網上,題為“清華雙胞胎學霸”的帖子引發上萬網友轉發,超過10萬網友關注。
( w' n5 i7 }  Z* G$ B( f& {) j7 [
! @& P5 R  s; U6 |  帖子發布了雙胞胎姐姐馬冬晗的一張學習計劃表和一段姐妹倆申請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的答辯視頻。
$ Z$ R- n# m9 f! @4 \/ L& K
$ R$ J+ v8 {# o5 t/ V3 f  學習計劃表是一頁A4打印紙,清秀的手寫字密密匝匝,記錄著馬冬晗一周內每天的課程安排、學習情況、生活情況、一天總結等數十項量化內容。/ l0 U2 C& o0 o2 Y

9 z, ]1 ]' M0 O7 N" j$ B8 ~0 y  T' u  網上熱傳的一張計劃表顯示,早上6點“起床鍛煉”……中午11點25分-13點30分“吃午飯,打印課件”……晚上10點到11點“聽英語”,晚上11點到凌晨1點“讀《飄》,背單詞”,凌晨一點之后“SLEEP”。每天只睡五六個小時。
( C, ?1 D8 l$ X: ^' }  m
+ b7 L/ M! c  L0 w) q9 f1 ]: @/ G/ c3 k  “太牛了,比領導還忙”“從計劃表上看,連洗澡時間都無法保證”,人人網上,多數網友對姐妹倆持贊揚態度,也有部分網友驚呼,如果是自己,肯定受不了。8 l. `& o8 ]$ E1 ]: B6 c' j
! [% H) d7 Z3 q- H3 C9 W
  雙雙摘得特等獎學金) X; R) ?7 A; v
" u$ Y3 a7 Y) n) _7 `0 H+ }
  視頻上,來自清華大學精儀系的姐姐馬冬晗身穿黑色西服,微笑著走向講壇,“大學以來,我每天堅持6點半起床,7點進自習室,從來沒在任意一節課堂上睡過覺,總是坐在第一排專心聽講”,馬冬晗通過大屏幕展示出學習計劃表時,引發全場嘩然。她稱,計劃表是她大學以來每周每日都要做的,“通過每學期16個計劃表,可合理安排時間,提高效率”。2 w: O& L7 A) p

( [, `; z1 `$ a1 r  大屏幕上,馬冬晗展示出“三年學分成績名列專業第一名,多個學科成績超過95分……義務獻血、擔任校慶志愿者、任精儀系學生會歷史上首任女主席……”數十項“全能”經歷,以及獲得的來自學習、社會實踐等數十個獎項時……再次引發驚呼,掌聲不斷。
- y8 L, n, C# d& X5 q0 Z3 _% j/ A% J
  答辯中,化學系的雙胞胎妹妹馬冬昕與姐姐同樣優秀。她擔任清華大學學生會副主席、化學系團委實踐副書記等十多項職務,獲得清華大學學生社會實踐金獎個人、化學系學習標兵等數十個校內外榮譽。
8 z; q+ B5 ]0 d
7 R  H) A8 D% i* F9 \; I( t0 M  姐妹倆雙雙摘得2011年度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該獎項清華大學每年只選評5名,是清華授予學生的最高榮譽。7 B7 Y  F# k9 _3 J9 Z1 C/ m
( @6 b$ W0 q" d% z9 D$ T% U* a
  ■ 探訪& N4 _: D% V4 P, d6 E: _6 a/ R$ c: Q5 y

+ k6 b$ k; N$ s' t  u  “我們還很忙”. U% A% J3 d8 J1 u& `
7 I- S; q" z1 I
  目前,馬冬晗和馬冬昕姐妹倆在清華大學分別讀精儀系和化學系的博士一年級。兩人每天依然很忙。7 w/ Q/ W+ I$ E  W

# T* B7 \# {: z8 o4 o. j  清華大學精儀系負責學生工作的一名老師稱,雙胞胎姐姐馬冬晗“學習優秀,社團活動卓越,四年來每天行色匆匆,是個大忙人”。“馬冬昕是我帶過的最優秀的同學,她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和她姐姐一樣”,馬冬昕大一時的新生輔導員趙老師稱。
  r  Y! a, D2 F5 \
  ^7 x$ d/ ]" d# {7 j  \+ t3 e  昨日,在清華大學精儀系和化學系,記者看到各自在忙的姐妹倆,兩人長相極為相像,都扎一條烏黑馬尾辮,戴一副眼鏡。面對網友“清華學霸”的稱呼,兩人似心有靈犀,抿嘴一笑,對記者婉拒稱,她們姐妹兩是學校平凡的學生,和清華其他人沒區別,網上熱傳的視頻和學習計劃表都是真實的,但這是去年的事情,不想再多談……“我們想過低調的生活,我們還很忙。”
8 t  {* R) P: j& ^; }- V+ X$ E" b) E) [, j; W/ o1 e
點評:6 z/ k" e5 ^- }# m

' t; h( z' }& n; H& X6 G4 p$ x0 j明明是正面榜樣,結果網上一群吐槽,足見當今中國墮落到何種程度。每個人毫無計劃性的瞎忙,又TMD意淫打敗日本,簡直是世界文明史的笑話。如果中國人都如此有計劃性,十個德國何懼。( e, D8 W- n# h( O% x

作者: 找方向    時間: 2012-10-19 22:13
額,看了網上關于這事的報道。我更清楚地認識到,人之所以有三六九等,不是什么外在的其它因素,只在你自己
作者: 找方向    時間: 2012-10-19 22:15
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作者: crazypeanut    時間: 2012-10-19 22:22
我在想,這個模式,跑到歐美去實踐,結果會是什么??能否達到同樣的成就??
作者: 雁過留名    時間: 2012-10-19 23:09
明明是正面教材,有些人卻看不過去,真怪
作者: 不魯吐利普    時間: 2012-10-20 08:29
看10年之后這兩位發展如何,有何貢獻(估計想有貢獻也難,不讓你愛國啊), D1 T" _, X. [$ o$ \0 g
這種學習強度和米國的大學生有得一拼,
作者: zcq    時間: 2012-10-20 11:17
想說點什么,又不知道說些什么,還是支持一下吧
作者: liuboy    時間: 2012-10-21 10:39
唉,不缺聰明的人,只是缺少那些持之以恒,刻苦努力的人
作者: everfree    時間: 2012-10-21 10:55
真正的大學和大學生,就是應該這樣學習的。所以俺說,中國人沒有真正的大學,因為他們沒有真正的教育,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作者: 工具人    時間: 2012-10-21 11:06
看到這個新聞了,很是佩服。9 Y: h# ?7 t; L4 N* a" s
這個成績絕對是難能,但是否可貴,尚需時日關注。
作者: zhangsansan    時間: 2012-10-21 12:07
雁過留名 發表于 2012-10-19 23:09 + h( Q2 {( {/ C1 _. W/ ~) O* e
明明是正面教材,有些人卻看不過去,真怪
6 F% p# B6 r9 ]) _% `; d8 r
    個人認為這種正面教材還是少一點好,我的意思不是否定她們的做事方式,而是反對目前我們社會環境這種呆板說教的方法.反對把這種事情作為教材來宣傳.這則新聞本質無非就是教育我們的莘莘學子,像她們一樣努力學習,努力向上,每個人都成為工程院院士級別才好呢,看到有人用某種方法實現了某種成功,就號召所有人都去學習這種方法, 可我想說這有什么用?
9 e& ?$ \. e# K$ Q3 T    假如你我都是工程院院士水平了,你還愿意去做個普通設計員么?就算我們每個普通設計員都是院士級別了,可我們的基礎力量還趕不上人家國外七八十年代水平,我們用50年前的技術能實現50年后或100年后的東西么?有人會說我們可以以此迅速普及50年的差距并超越國外,但大家想想,如果可能,那我們這樣的泱泱大國不用別的有十幾億人口,就算10%的人這樣努力,達到精英的高度 ,那也有一個億的人口了,相當于美國人口1/4,可能已經超過德國總人口了吧?你我周圍如此努力的人我相信肯定大于10%,就算做事沒有姐妹花那么瘋狂也都差不多吧,就是這樣,我們的技術不是還和人家相差幾十年么?美國,德國能達到這個級別的人又占他們人口總數的多少呢?而他們的技術有領先我們多少呢?
0 [0 B  U9 B/ }1 Y    每個人都有他的特長,他的興趣愛好,都有他的做事方法,你非讓陳景潤去寫小說,我敢打賭,你肯定都不會知道這世界上有個叫陳景潤的人,讓袁隆平去玩編程估計我們現在還在餓著肚子呢.就算一個普通農民他對機械感興趣的話,還能自己設計并制造出具有實用價值的的農機呢,更何況我們這些科班出來的,我的想法就是讓興趣去指引學習,而且應該做到學有所用,像他們這樣,如果以后然他們進入她們所在學科前沿領域,我覺得那是她們最好的歸宿,但如果如此努力提高成績,將來去從政了,我覺得這是我們國家的悲哀與不幸.這也就是我們和別人差距的原因之一吧.
% d, z5 T$ U; n6 T! e# @) f$ X0 p3 O& d7 P

作者: everfree    時間: 2012-10-21 12:21
zhangsansan 發表于 2012-10-21 12:07 ( ^9 I* L0 b% @
個人認為這種正面教材還是少一點好,我的意思不是否定她們的做事方式,而是反對目前我們社會環境這種呆 ...

& t( `4 E& O8 a' L8 D  J" Z6 P' t; Q$ i, P8 T% F% Y
舉個小例子吧:麻省理工學院的畢業生,個個都是佼佼者,這只是美國的一個不大的學校,一年畢業一批,可以看出他們國家人才的數量與質量情況。8 \  t3 ~; @+ F$ u, Y7 Q2 B
2 L) q0 ]$ s* g5 ^, A2 ~3 u
這種學習方式,在美、德是常態。不承認差距,只是自己蒙上自己眼睛,對人家沒有壓力。8 Q' e5 m( C( m2 j

作者: 漠林jnk    時間: 2012-10-21 13:10
哈哈  佩服啊!!這樣的學習勁頭~~
作者: muziyou    時間: 2012-10-21 13:55
其實做到最好的自己就可以了。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