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
標題: 眾包——24 小時設計出 15 個產品 [打印本頁]
作者: 掃街 時間: 2012-9-21 21:27
標題: 眾包——24 小時設計出 15 個產品
剛剛獲得 6800 萬美元投資的 Quirky 再次展現“眾包”(crowdsourcing)力量的強大——一周前,公司與另類電商網站 Fab.com 合作, 要為 iPhone 5 設計一系列外設。
結果 24 小時之內,Quirky 就完成了目標,拿出 15 個 iPhone 5 外設的設計。真是一種“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到底 Quirky 是怎么做到的?
一周前,Quirky 召集公司社區上活躍的成員,集中在一間工作坊內,為 iPhone 5 設計保護套。首先開始是為期一小時的 Apple Accessories Eval,在這段時間內,參與活動的人將瀏覽 Quirky 已經收集到產品概念,來自 Fab.com 的 Lucas Thomas、Devin Guinn 以及Quirky 的常駐設計師將在 90 秒內對產品概念進行簡要的評論,包括可行性、市場前景、創意三個方面。然后,現場開始進行舉手投票,若一個產品概念獲得超過半數的人認同,那么它就得以通過。最終,53 個產品概念中有 18 個獲得大家的認同。
然后,設計師們正式開始工作——他們匯集到“頭腦風暴”室中,彼此碰撞靈感火花,將產品概念變為手繪草圖,然后討論產品材質,配色的問題。Quirky 還在網站的 Quirky Live直播了設計師討論的過程,觀看直播的觀眾也可以參與討論,雖然他們未必是設計師,但他們可以甄別哪種設計更吸引人。一整晚 Lucas Thomas 都忙于為設計師們提供指導性意見。
Quirky 的 Creative Team 則忙于將紙面上的設計一個個轉化為產品原型,包括產品的包裝設計,廣告等等,他們的工作將決定產品最終的效果——
經過一整晚的奮斗,咖啡、紅牛不知喝了多少,設計師們也相繼因為疲憊而倒下——第二天 Quirky 一共拿出了 15 個成熟的設計。這就是 24 小時內發生的故事。
也許你已經發現 Quirky 為什么會這么快的原因——
- 若 Quirky 不事先在網絡上征集想法,那么當晚就不會出現 53 個產品概念;
- 若今晚無設計師參與,那么 24 小時設計出一系列蘋果外設產品,就是個笑話;
- 若 Quirky 不是一個已經發展三年,擁有 26 萬個成員的成熟社區,那么今晚就不會有設計師參與設計;
- 若 Quirky 沒有發展出一個成熟的激勵機制,那么就不會有那么多人參加社區,并積極地提交自己的想法;
- 若 Quirky 不是一個開放的,允許人人參與的社區,那么它很難吸引如此之多的成員。
24 小時內完成 15 個產品的設計,Quirky 這次大膽的挑戰,讓人看到“眾包”的力量。在發給 The Verge 的一封郵件中,Quirky 的創始人 Ben Kaufman 說:“從一個獨立的想法,到成為貨架上的產品,這中間有太多障礙,需要太多不同的知識。僅僅是創新,仍然不夠——你還得了解工程學、設計、品牌、制造、以及所有銷售和營銷的模式。對于發明家而言,Quirky 將這中間錯綜復雜的事物統統移開了。”
下面是 Quirky 現場視頻
作者: everfree 時間: 2012-9-21 21:43
•若 Quirky 沒有發展出一個成熟的激勵機制,那么就不會有那么多人參加社區,并積極地提交自己的想法;
•若 Quirky 不是一個開放的,允許人人參與的社區,那么它很難吸引如此之多的成員。
===============
這兩條是根本。
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就是這個,并因之成功成為最適于人類發展的社會形式。
作者: 不魯吐利普 時間: 2012-9-21 21:49
機械社區可以學習他的成功特點,在結合下國情,看看能不能做一點事情,
作者: 丶/hx 時間: 2012-9-21 21:56
機械社區這么多高手 以后肯定有機會{:soso_e179:}
作者: plaspro 時間: 2012-9-21 21:59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作者: mecheng 時間: 2012-9-21 22:06
哦,有躁動的感覺
作者: 山水XZ 時間: 2012-9-21 22:45
群眾性、激勵機制、好平臺------高效率的眾包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2-9-22 15:04
國情有差異,
5個中國兵,圍起來拼一個日本兵才可以,
中國為什么不能玩這些,我們是‘窄專業模式’,并且難以整合,作一個項目,是分專業的,效率本身非常低,玩那些有奇思妙想的東西,是一個家伙有這個思路,看誰的更好,
作者: 海山 時間: 2012-9-24 18:33
我經常想:為何我們不能用眾包或眾籌做點什么?
作者: brianshao 時間: 2012-9-24 21:05
頭腦風暴的力量有時候是很驚人的,經常超出參與和發起者的想象,但是我們往往是領導當滅火器,啥風暴再起之前就給滅了,因為領導是權威啊,哈哈
作者: 尼普森 時間: 2012-10-7 20:19
知識產權怎么保護??
作者: 晴空1 時間: 2012-10-8 19:04
學習ing……
作者: 鈑金準專家 時間: 2012-10-8 19:28
這個氛圍好有意思
作者: washto 時間: 2012-12-14 15:53
習慣的延伸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