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精益生產——大討論 [打印本頁]

作者: lht2011    時間: 2012-8-30 16:39
標題: 精益生產——大討論
各位社區朋友,大家出來討論一下對精益生產理解和經驗。
作者: Top璀璨    時間: 2012-8-30 17:05
精益生產的本質是減少浪費
作者: 親力親為    時間: 2012-8-30 17:11
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質,讓人養成對任何工作都持認真態度,提高生產效率。
作者: 機械龍911    時間: 2012-8-30 18:46
嚴謹的工作態度
作者: wfsoochow    時間: 2012-8-30 19:03
提高員工素質,簡化所有流程,提高效率和質量,更快更好更強。一句話:降低成本,提高銷量
作者: mecheng    時間: 2012-8-30 19:26
最少的投入達到最大的產出,宗旨:消除7大浪費(等待/過量生產/不必要的過程/缺陷/庫存/動作/運輸)" @3 n; a" b- i. n/ n
實施的過程可以因企業而異,上面的七大浪費很有指導性,按照上面的項目觀察那一項在本工廠浪費最大、是否可以改進,改進方法可以參考精益生產的工具。最忌諱的是照本宣科,把這些思想、工具一股腦的搬進工廠,那樣大多數是消化不良,當然有的個案可能是工廠管理水品的確是升了一個檔次(一般這種工廠是以前就管理規范)。
作者: liyuanyan    時間: 2012-8-30 19:52
樓上的說得不錯,個人認為,精益先產前先把7S做好,再進行精益生產會容易些
作者: 機械牛人    時間: 2012-8-30 23:29
根本目的是提升經濟效益,是一個企業對生產、質量管理持續改進的一個過程;精益生產真正在一個企業要產生效益起碼得3到5年的時間。減少浪費只是精益生產中的某一環,精益生產的實施要看執行人的理念。大的思路方法大家都知道,但落實下去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真搞起來是件很痛苦的事。
作者: 韭菜炒大蔥    時間: 2012-9-4 17:03
TPS主要成功一條是中國沒有的條件。日本沒有插單,月計劃從不修改。你再多錢輪不到你你就給我排隊。國內汽車生產廠家都未能完全移植過來,都在改成適合中國的生產方式,例如長城汽車公司。
+ @0 w4 w' t" V4 b2010年10月我去參觀了日本豐田生產線,那邊的人干活真他嗎的枯燥,同樣的動作重復N遍。我感覺文化沒有起色之前,改變還是不容樂觀。
作者: 天空極限    時間: 2012-9-26 20:56
精益求精說白了就是每天進步一點,生產管理這個東西只能慢慢來 不管任何企業要想一下改變不可能,中國的企業還在漫漫長路中摸索前進
作者: lht2011    時間: 2012-9-28 12:32
mecheng 發表于 2012-8-30 19:26 5 P  n1 ^4 A3 w7 L9 I% F
最少的投入達到最大的產出,宗旨:消除7大浪費(等待/過量生產/不必要的過程/缺陷/庫存/動作/運輸)+ h3 C! s& g! y. k2 @! N
實施的 ...
8 `5 C3 f0 `& f& Z' X
我前一段參加了個學習,有怎加了一種浪費。“未充分利用資源”  `8 j8 m$ N& Z# V$ X' E; F9 R( I

作者: 森林883    時間: 2012-10-4 21:33
做了幾年的精藝,體會頗深,且五味雜陳。
/ T' I0 n3 c/ `' y' m; _1. 歐美叫精藝生產,叫LEAN, 小日本叫TPS。首先它是一種管理,始于生產管理(豐田),而后被歐美的專家理論提升,萃取出核心,得出一套管理模式。現在它不只是生產管理了(雖然還偏重于此),浪費哪都存在。消除不增值,不賺錢的浪費。6SIGMA 和它也有共同之處。
# }% R' k  ]% W6 W4 o4 q- r2. 因為它是一種管理,管理無外一種平衡,無外乎資源的配置(把好鋼用到刀刃上--資金,人力,時間,物資。。。),但事實是國內的管理確實是最難的,是我們的軟肋(其實國外也一樣,我所在的是國外獨資公司,情形也差不多)。所以大部分時候大家的能力,和努力都化于無形 。大家的想法,和用力的方向總是不統一,似乎這是常態--這有可能是人的特性。反觀日本,有可能他們真的得益于聽話,聽命令,雖然個體是豬。整體卻真的強大。
9 p& A' I- x" t* Z" K3. 管理的受眾是人,所以企業文化,和氛圍,員工的態度至關重要。所學的技術工具也重要,但那只是工具,拐杖。用它的人才是靈魂。
7 L- M. i- H# _* I. o4. 這是一條艱辛的路,因為它沒頭。如果樂在其中那是你的造化。但記住它是管理,技術只是輔助。不要緣木求魚。4 _3 G" \. E# s4 T! j
5. 我相信中國3,4十年代的國營企業的管理模式是相當值得提煉并繼承的。雖然后來的國企都變味了,那是人禍,值得傳承的是早些時候的理念。
  I6 A, A. c+ R0 U% E5 ]5 K
作者: 向往202    時間: 2014-9-21 21:43
森林883 發表于 2012-10-4 21:33 $ t5 T) j1 V9 Z
做了幾年的精藝,體會頗深,且五味雜陳。
9 k# t& }: T8 W- C; G1. 歐美叫精藝生產,叫LEAN, 小日本叫TPS。首先它是一種管理,始 ...
0 @7 w1 s: n9 y/ m4 }
企業文化?為何物,我不知;氛圍?廠長也管不了員工;員工的態度?上行下效。我該如何平衡呢?才能做好這個精益生產的推進工作啊!
) ]6 g2 N9 N4 J3 m+ E
作者: 森林883    時間: 2015-3-23 12:03
向往202 發表于 2014-9-21 21:43 # F& o) D, e4 N7 N) q9 l1 ~! O
企業文化?為何物,我不知;氛圍?廠長也管不了員工;員工的態度?上行下效。我該如何平衡呢?才能做好這 ...
, h2 g5 a- C4 d: u4 o& @
你想方法,別人想困難,總做不到一起,有沒有這種情況發生?你覺的是總想困難的人的問題是管理制度和企業文化的問題?如果做事的人后面有幾雙眼鏡看著等著挑毛病,做事的人能做好嗎?這是挑毛病的人的問題還是企業管理和文化的問題?廠長管員工,什么叫管的了呢?表面聽你的,是不是就叫管的了了呢?要想推行精藝,其實其他的管理模式也一樣,理順思想,態度,做事風格為首要,負責處處是雷,處處是困難。要想做到這點,你的老板,或公司的決策層必須鼎力支持。如果你能拿到殺伐決斷的利器,那應該好做一些。
' m1 b! ~* P2 t# ~: L; _
作者: sdh白癡    時間: 2015-11-16 13:10
企業管理中的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提高員工士氣,主動探索,推動管理創新等方面
作者: 華爾茲HH    時間: 2016-2-15 19:27
精益生產是一項系統工程。
作者: 騰云駕霧tyjw    時間: 2016-5-3 12:01
實際就是提高品質,創造效益,樹立品牌!
作者: 儂癡    時間: 2016-6-11 12:30
精益生產不能完完全全的照搬,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結合實際!
作者: 窩哥達    時間: 2016-7-14 19:39
受教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