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金剛組:千年企業的生存密碼 [打印本頁]

作者: 掃街    時間: 2012-8-6 19:08
標題: 金剛組:千年企業的生存密碼
在討論中國民營機械制造企業突圍時,有人說到了金剛組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72734&page=6&authorid=85060

那么就給大家普及一下金剛組是個神馬。

這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企業。專營寺廟建筑的金剛組,創建于公元578年(日本的飛鳥時代),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美國布萊恩特大學的名譽校長威廉·奧哈拉稱其為“終級生存者”,英國《經濟學人》雜志(2004年12月18日)也認為它是世界上最長壽的企業。在百年企業已屬稀有的今天,金剛組為何能屹立千年?它的盛衰軌跡又能給現代企業以何種啟示?

榮耀與轉型


公元578年,日本敏達天皇六年,圣德太子從朝鮮百濟招請匠人柳重光,興建四天王寺,這是金剛家族開始佛教寺院營造與維修的開始,自此,金剛家族的發展與日本的經濟興衰、政治更替緊緊地聯系在了一起。

在圣德太子的支持下,公元607年,金剛家族又開始營造法隆寺,這座寺廟被認為是日本古代木造建筑的最高峰,它的構筑施工方法至今還脈脈相傳地保存在金剛組的《施工方法匯編》中。

1583年,豐臣秀吉調集數十萬勞工,花費3年時間將大阪城修建成地勢險要的軍事要塞。金剛家族是這個浩大工程的實際組織者,他們運用祖傳工藝與創新,完成了這座宏偉壯觀的城堡。在日本動蕩不安的戰國時代,金剛家族依靠當時最先進的建筑技術,傳承并壯大了家族事業。

在德川幕府時代,金剛家族除了繼續從事寺廟的建造與維修外,還先后為德川家族建成了日本三大名園——偕樂園、兼樂園、后樂園。如今,這三大名園已被指定為“日本重要文化遺產”,作為金剛家族的驕傲繼續閃耀在歷史長河中。

金剛家族作為專門建造四大天王寺的“造寺工匠”組,每年都可拿到國家的俸祿,直到江戶時代末,金剛組都捧著“金飯碗”衣食無憂。但到了1868年,明治維新開始后,這種狀況發生了根本變化。“廢佛毀釋”的風潮席卷日本,四天王寺所持有的領地被強行收回之后,金剛家族隨之失去了俸祿。為了度過經營危機,金剛家族果斷地向新的領域進軍,開始從事商業建筑的修造與維修,高超的建筑工藝讓他們很快在這一領域獲得成功。

二戰后,日本迅速發展,經濟走出低谷。金剛家族抓住了經濟起飛的機會,于1955年正式建立了株式會社“金剛組”。為迎合蓬勃的市場需要,拓展經營規模,金剛組由單一的寺廟建筑、庭園建筑業發展為綜合建筑業,開始承建一般性的建筑業務。金剛組將日本獨特的建筑美學與水泥建筑工藝相融合,1400多年的傳統工藝不斷被注入新技術,創造了其獨特的建筑工藝,“金剛組”也由此而不斷地成長壯大。

1990年代開始,股市崩盤、地價暴跌、日本泡沫經濟時代終于結束。受此影響,2006年1月,株式會社金剛組因無力清償龐大負債,而在家族第四十代傳人金剛正和的手中宣布清盤,被高松建設收購合并。但經過各方努力,新公司最終保持了“金剛組”的名稱,并延續了公司原有的組織結構,傳統因此而被傳承下來。

屹立千年的秘訣
金剛組雖然結束了家族式經營,但新公司將延續了1400多年的組織結構與經營模式卻一定程度地保留了下來。金剛組的祖傳家業是做“造寺工匠”們的總管,上層有總部和堂主,內部分成多個造寺工匠小組,約5至8人為一組。“堂主”相當于總裁一職,總部則會承接佛寺和神社的建造和修復工程,經過評估各造寺工匠小組能力后分派工作。金剛組內的各小組會保持各自的獨立性,相互競爭,同時又會集中改良固有技術,共同支撐金剛組。各個工匠小組通過相互切磋磨礪來謀求技術的提高。這種引入內部競爭機制,獨立但不分散的經營模式,是金剛組保持企業活力的重要力量。

此外,金剛家族還將建筑工藝的提高與改良作為其生存發展的核心。在1400多年中,金剛組不斷吸收中國、西方的新建筑手法,結合先進技術,將其與家族傳統工藝相結合。曾參與法隆寺修復的一位工匠如此表述:“等到兩三百年以后把這些建筑物拆開的時候,人家負責拆房子的木匠會想起我們這些匠人來。他們會感嘆說,瞧這活兒,干得真棒!”對技藝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追求,是支撐金剛組乃至整個日本制造業傲立于世界的重要原因。

在日本傳統建筑界,建筑工匠基本上不會從屬于建筑公司。金剛組是唯一擁有8個建筑小組,120名建筑工匠的公司。雖然沒有簽訂專屬契約,但是相互的信賴關系保持了這種專屬關系。通常情況下,按照工事的內容,建筑公司召集建筑工匠,金剛組會按照客戶的需求和工事的特點而細分工作,再根據各小組的特點及能力,而指派相應工作。工作結束之后,建筑小組便就地解散。

只是,如果因為專屬關系而引發過度的依賴和驕縱,那么就容易導致資源的浪費、成本抬高和效率低下。面對這種風險,金剛組在漫長的歷史中,培養了與建筑工匠之間既信任又緊張的特殊關系。這便成為了其組織結構最獨特的地方。

提到“緊張關系”如何建立,金剛組公司社長小川完二介紹說:“公司每個月都會舉行‘名義人’會議。”所謂“名義人”,就是有資格使用“金剛組”名義的各建筑工匠小組的代表。來自共計11個小組的名義人將聚集在公司總部,圍繞現階段的工程進度、業界情況、成本消耗,以及各小組的內部狀況、市場行情、報價等相互間進行嚴格的商議。諸如“這樣的價格沒法接活兒,如果要保證品質,就無法削減成本”等,在相互間的磋商議論中,各建筑工匠小組之間的競爭關系因此培養,緊張感也就由此而生。

同時,小川還強調,“名義人”會議的內容、請款將會對全公司員工進行公開。通過諸如“這個小組人手不足,需要其他小組的支援”等內容的發布,實現各組之間既競爭又相互支援的關系,但這種相互提攜并不是各小組私下可以決定的,而是通過公司總部的運籌決策而實現的。各有分工,卻不散亂,統籌合作,卻又相互競爭。以此,金剛組獨特的組織模式得以鑄成,而正是這種獨特的體制才在千年之中使得企業依舊保持活力,并贏得了顧客的信賴。

“工匠達人的亞洲”
除了“金剛組”以外,據日本調查公司帝國數據資料庫發布的信息,全日本創業百年以上的公司數量高達22,219家,其中有39家更是擁有500年以上的歷史。相比日本,其他亞洲各國的老字號店鋪和歷史悠久的企業竟少得可憐。在亞洲,擁有悠久歷史的老店為何如此集中于日本?換句話說,日本百年老店常青的秘訣到底是什么?

日本經濟學家野村進認為,就外部條件來說,免遭歐美殖民地化、未受華商威脅是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外因。相比亞洲其他國家,日本國內的政治經濟環境相對穩定,既沒有因淪落為殖民地而遭到歐美的商業打擊,又沒有因華人的大量涌入而受到華商的經濟威脅。

但究其根本,野村認為,植根于日本文化中的對工匠達人的崇尚精神才是造就這一奇跡的主要原因。在他的定義里存在著兩個亞洲,即“工匠達人的亞洲”和“商人的亞洲”。

在日本,家族手工業和制造業的數量非常龐大,據《老店企業研究》統計,在10萬多家百年以上的日本老店中,約有45000家是從事制造的。即使古代“士農工商”的身份識別制度非常嚴格,手工業和制造業卻依然能夠家族式地傳承下去。這是基于日本人對“工匠達人”的喜愛與尊敬。

在亞洲將工匠達人尊為人生目標和典范的國家,可能只有日本。在日本,不論是當權者還是老百姓,都對工匠達人充滿了尊敬,并且竭盡所能的厚遇和庇護。

小川田了三在《支撐世界的日本技術》中提到,鐮倉時代(1185—1333年)以后,掌管天下的武士都是種田人出身,統治者們自然將干體力活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這同時形成了當今日本人重視技術培養的思想基礎。

換個角度思考,當權者的庇護培養了老店對于國家的信任,百姓的擁戴則促成了老店對于消費者的負責。對國家的信任和對消費者的負責直接并且從根本上造就了無數百年老店的常青奇跡。

老店的困境與未來
金剛組千年屹立的秘訣應該贊頌,但其沒落的經驗也值得現存的老店警惕和借鑒。
金剛組的沒落也在其中,8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時,公司大舉借債投資房地產,迅速擴大規模。90年代日本進入經濟衰退,其擁有的資產大幅縮水,以致資不抵債,最終被收購。其最大原因是,適應不了泡沫經濟出現后產業結構的急劇變化,老字號企業直接受到泡沫經濟崩潰后造成的資產價值暴跌影響的打擊。究其根本,“多元化經營”被視為老字號店和企業倒閉的最大原因。

小川指出,在經歷過泡沫經濟引發的危機后,金剛組的整體戰略發生了轉變,決定禁止“宗教建筑”以外的一切工程。工匠們的注意力將會更專注,也就更有利于技術的研發和技藝的精益求精,公司還因此可以避免多元化經營帶來的注意力轉移與資本分散。“建造寺廟的金剛組”,憑借這一統一、固定的企業形象,公司的影響力會更加的強效并久遠。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2-8-6 19:21
這才是核心競爭力啊。中國摧毀了無數個望族,讓他們流亡海外,為他國做貢獻。民粹和獨裁并存,結果就是現在這樣。
作者: 龍九禪師    時間: 2012-8-6 20:28
金剛啊  這個名字威武 所以才能存活一千年
作者: everfree    時間: 2012-8-6 23:10
究其根本,“多元化經營”被視為老字號店和企業倒閉的最大原因。

====核心競爭力!


作者: 張撥叉    時間: 2012-8-7 09:07
學習一下,不簡單的企業,相比中國就少的可憐了

作者: 把刀用好    時間: 2012-8-7 10:35
國內的很多都是發達了以后就“不務正業”了。
作者: brianshao    時間: 2012-8-7 11:49
我們有烤鴨和中藥!!!!!!!!!!!!!
作者: everfree    時間: 2012-8-7 11:58
這絕對是傳統文化的原因了。中國自相矛盾又支離破碎的傳統文化,導致社會難以有長期延續的穩定,人的內心也沒有堅實的依托,因此勝者王侯敗者寇,富不過三代成了中國千年來的常態。
作者: pmhpang007    時間: 2012-8-7 14:01
論壇內不是有人在討論怎么才能有百年老店嗎?好好讀讀吧.
作者: 雪孩驍戈    時間: 2012-8-7 23:33
在中國感覺沒有非常重視技術人員,對這方面投入不大
作者: tfbljck    時間: 2012-8-8 02:17
樣式雷。
來自:中國機械社區 Android客戶端
作者: 人生豪邁-jx    時間: 2012-8-8 09:34
樓主厲害,怎么什么東西都能弄到資料,佩服
作者: 人生豪邁-jx    時間: 2012-8-8 09:37
雪孩驍戈 發表于 2012-8-7 23:33
在中國感覺沒有非常重視技術人員,對這方面投入不大

中國目前是需要先發展經濟,再去發展其他的
但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輪到啊

作者: 夜浮沉    時間: 2012-8-8 18:08
受教了………………
作者: ac00460    時間: 2012-8-8 18:41
技術開發的前沿
作者: 考拉shu    時間: 2012-8-8 20:05
什么時候傳統文化能夠回歸現實!!
作者: pfizer2001    時間: 2012-8-9 11:24
我越來越覺得日本不是亞洲的,而是歐洲的
最淳樸的勞動者的敬佩 只有在日本能看到
而在我們這里是對體力勞動者的侮辱和蔑視

作者: 華子1234    時間: 2012-8-9 14:01
技術人員的工資最能說明問題
作者: woshiwuyaqi    時間: 2012-8-9 16:21
像這樣的老店企業能能生存如此之久,不僅得益于企業的管理經營模式,而且與創始人的理念密不可分,NHK紀錄片:日本企業長盛不衰的奧秘中就講到日本幾個老企業的生存之道,我感受最深的地方,就是樓主文中提到的:“多元化經營“被視為老字號店和企業倒閉的最大原因這一點!很多企業盲目擴張,看到哪個產業賺錢就投資那個產業,甚至拋棄實業轉向投資業,制造泡沫經濟,我在吳曉波-----《大敗局》中就看到很多名聲大噪的中國企業倒閉就是由于這原因!

第二點:日本人對“工匠達人”的喜愛與尊敬,相信我們都深有體會,制造業打造了這個社會的繁華,換來的是在社會底層的掙扎!!!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