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我對現在的中國與日本技術的一些理解 [打印本頁]

作者: czk2003110    時間: 2012-8-3 14:22
標題: 我對現在的中國與日本技術的一些理解
首先,我得說一些挨板磚的話,

      日本人是全世界最好的工人, 但是,日本的設計師及科學家也是世界第一流的垃圾!

      我呆過不少日本在華公司,他們的設計圖紙都是一等一的垃圾,簡直跟中國的在校大學生們有得一拼,繁瑣,而又垃圾,整個布局安排簡直就像在堆積木。但是日本工人人他媽的就是一群牛,他們的工作心態比老牛還老牛,工作方式就是拼命,而且這群日本工人對于生產技能的技術積累是很有一套的,表面上很多人都認為日本人工作是很安逸的,但是你見過真正的日本工人的話你就會敢到不可思議的,為什么日本的設計師全世界都不稀罕,可是一個老日本工人卻絕對是個寶,在全世界都被瘋搶的!

      我從這一點對日本技術的有些個人見解,日本的技術更注重制造,而不是創新,所以很顯然的一個事實就出來了,日本人根本就搞不出什么全新的科技,但是卻能把別人的創新發揮到淋漓盡致!這一點是我佩服的,可是問題也出來,你的生產技術再怎么高,沒有一流的設計人才去創新,你也只能跟在別人屁股后面當小弟。

      有了第一流的工人隊伍,無論你的技術人員再怎么垃圾,許多問題都通過生產實踐去功克,所以基本上不存在日本人不能攻關的項目,但是日本人的腦子里永遠只會停留在生產這一概念而不可能抽象到創新這一領域。

     接下來說說中國,上個世紀師從前蘇聯,我們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工人,使得20世紀的50年代到90年代中國的制造技術并不遜色與日本,特別是在輕工業方面,中國人用從蘇聯培養的重工業工人去搞歐美的輕工業項目,吸收時間不過短短10多年而已,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那幫蘇聯模式培養出來的工人,前提是蘇聯培養模式,而90年代以后那幫工人逐漸衰老,而改革開放以后用的是歐美的培養模式,可是中國人的天性就跟日本人有很大區別,這就使得中國工人的素質一下子就和日本人拉開一個大差距,上個世紀,很多的技術問題我們的一線工人都可以自己解決,可是現在看看這幫工人,解放思想都解放成一幫二百五了。

      要說我們的科學家和設計師,得先說說小日報,日本人天性敦實,可是嚴重自負,但是又缺乏培養抽象思維的環境,所以他們的科學家和設計師基本上只有照著的別人的圖紙臨摹的功夫,而且是越摹越垃圾,這就是使得許多歐美本身很簡單的技術到了日本人這就邊的繁瑣而又凌亂!

       上個世紀,中國有一幫科學家和設計師從歐美回國,他們帶來了歐美一些很先進的設計技術,錢老先生的系統工程理論就來源于麻省,歐美在創新這一塊,與蘇聯是不相上下的,蘇聯著重于重工業,原因嘛兩次世界大戰把蘇維埃國家的人民傷得太深,所以都一根筋的扎進了重工業,可是歐美在自由資本主義市場效應的影響下對經濟效應的考慮就遠遠超過的蘇聯,因此我認為的是蘇聯在重工業設計及創新上是遠遠領先歐美的,今天的俄羅斯靠吃老本依然是響當當就可以看得出,蘇聯的重工業根基之深,其中第一流的工人素質是重要因素,在集體經濟的的運作模式下,工人們衣食無憂,而且前蘇聯的工人地位也是很高的,所以工人們都自發的去專研技術,生產技術在這種背景前提下想不發達都不可能!而且在蘇聯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民族多思想就多,當然在各種思想的交融之下,人民的抽象思維就會更加的強大,前蘇聯的米高揚,蘇霍伊,廖得羅夫等等就代表了多民族國家,多方位思想給創新科學技術帶來的強大動力!使得蘇聯的創新能力在重工業這一塊領先,一旦分裂也就無從談起。從上面引出中國的老一代工人的生產思維無疑是以蘇聯模式為基礎,但是在創新技術這一塊卻又是蘇聯和歐美的雜交模式,一方面蘇聯培養的科學家和設計師要走集體攻關,而另一方又希望走歐美自由主義,從而使得設計師們在思想上并不好受,但這未必是壞事,這恰恰迎合了某一部分人的中庸之道!但這也有很到的隱患在其中,設計師不能單一的考慮問題,使得工作量大大增加,除非是個別天才級的人物,要不是根本沒有可能出現第一流的設計師的,但是中國的科學家們卻受到當時執政者的特殊照顧,使得他們相對而言可以單一專注的去從事某個領域,因此中國在雖然沒有一流的設計師,卻有一幫一流的科學家,得益于此,很多的設計問題可以依靠科學家的集體攻關予以解決,再加上一幫剛剛舊社會解放出來和蘇聯專家培育的工人幫助之下使得中國的科學技術在上個世紀并不落后,但是這種情況是不健康的,因為蘇聯的突然解體,導致國內一大幫根本不懂技術的政客們對當時科學技術發展體制產生了嚴重懷疑,他們都是文人,卻都做過農民,呵呵,所謂的上山下鄉嘛,他們吃夠了苦,所以對重工業早就失去了興趣,他們的眼里只剩下了享受再享受,當然歐美發達的商品經濟模式也就成了他們眼中的寶貝,可是卻忘記了歐美對于一線生產工人的培養模式,只知道設計再設計,結果是牛頭加馬尾,使得整個中國科學技術自從進入了21世紀就開始左搖右晃,不倫不類!并且到現在已經糾葛了十多年,還在糾葛,某人說到2020年,中國要成為創新型國家,可是靠什么去創新,一群高帥富?該是美富白?呵呵!吹吹牛的自我意淫,要想成為創新型國家,兩大要素必須具備,第一,第一流的工人隊伍,第二,第一流的科學家群和設計師群,這兩者缺一不可,缺了要么成為日本,要么成為韓國!

       日本的創新科學技術并不領先中國多少,在重工業這一塊甚至還要落后中國不少,而且人才成為限制日本發展致命因素,日本人只會培養工人,不會培養設計師和科學家,而中國卻是裝B成為時尚,工人們抱殘守缺,科學家和設計師都在忙著抄襲,國家忙著搞外援,富翁忙著移民,當官忙著搞別人老婆,搞技術的一門心思想出國,這種情況就很顯然的把中國和日本的差距在拉大,日本現在處于孕育期只能靠西方老搞技術創新,所以當西方的技術革新一開始,日本就又可以重新復活,而中國人卻在一種混亂的社會背景下,自產出一種形似的西方卻又神似蘇聯的怪胎科學技術發展體制,結果是什么,工人嘛都二百五,科學家嘛都是牛B客,設計師嘛更不用,阿拉畫畫圖就可以吃飽,阿拉還玩高級貨,我們中國就等著這群阿拉去創新吧,夢里飛花!呵呵!

          敬請拍磚!


作者: czk2003110    時間: 2012-8-3 14:26
打打麻將畫畫圖,阿拉們就可以玩高級貨!惡心
作者: czk2003110    時間: 2012-8-3 14:28
靠一大幫高帥富,美富白去搞創新?癡人說夢

先把工人們的地位提起來才是當前最重要的事,至少能學小日本混個溫飽!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2-8-3 14:57
最好講點自己的切身體會,講講自己遇到的日本設計師都什么樣子?引用人家寫的東西可以,最好看自己看一遍再貼上來,看看人家哪里寫錯了,免得連累你自己,

1,小鼻子最初設計的筆記本,結構在全世界領先,IBM以前T系列的機器都是日本設計,拆一臺看看人家的防滾架,看看日本的沖壓件,看看人家水平,學習一下,,

2,小鼻子從中國買焦油回去玩碳纖維,現在米國戰斗機有一部分結構是日本的高模量碳纖維,你想買,不賣給你,

3,小鼻子設計的汽車,除去被前后夾擊的撞擊水平不行以外,直接縱向撞擊水平與德國一樣,你拉到哪個國家試驗都可以,不服你自己試驗,雹子可以把車打的都是坑,但撞擊就是合格的,德國都佩服,設計水平好吧,

4,小鼻子潛艇,除去推進系統從歐洲進口以外,自己什么都行,其噪聲水平低于米國,服不服,

5,看看小鼻子火箭的推力,就知道了,

必須認真看待小鼻子,中國只要一蔑視它,必定吃大虧
作者: pmhpang007    時間: 2012-8-3 15:04
日本人根本就搞不出什么全新的科技,但是卻能把別人的創新發揮到淋漓盡致!

樓主有空的話, 請解答一下日本的機器人為什么走在世界的前沿?
日本機器人為什么這么牛?
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72619&extra=page%3D2

作者: laker    時間: 2012-8-3 15:09
這篇文章不錯,有不少觀點還是比較深刻和值得思考的,比如抽象思維與多民族的關系,創新型國家的兩個要素等。

有些錯別字,也有是否原創的疑問。不加分了。
作者: czk2003110    時間: 2012-8-3 15:11
2266998 發表于 2012-8-3 14:57
最好講點自己的切身體會,講講自己遇到的日本設計師都什么樣子?引用人家寫的東西可以,最好看自己看一遍再 ...

小日本的炭纖維技術能比意大利和法國滴?呵呵,美國人為什么買?便宜!


小日本的汽車設計水平好?呵呵,也只有你們阿拉幫敢這樣說,你去搜一下小日本的車禍照片和歐美系的車禍照片,對比一下你知道什么叫實踐出真理了!

至于小日本的潛艇嘛,呵呵,阿拉對于軍事工業堪稱白癡!推進系統是潛艇最重要的戰斗力組成,比米國的還安靜那不過是牛B吹吹而已,你讓它去和KIROV對抗一下,它敢嗎,更白癡的既然說X 舵比十字舵機動性更好,我不知道日本人到底懂不懂什么叫流體力學

小日本的火箭推力???呵呵,這就更搞笑了,你還真別提這個,我只要一想到小日本的那火箭造型,我就想啊這小日本那么大的推力為什么就不學學美國老處理一下外觀,難道這所謂的推力也是在吹牛B,不過我沒親眼看到過小日本的火箭內組成,所以還少說屁話的好!

我可沒有蔑視小日本,沒看到我的文章的意思就是在說小日本比中國行嗎?

作者: 互通有無    時間: 2012-8-3 15:18
2266998 發表于 2012-8-3 14:57
最好講點自己的切身體會,講講自己遇到的日本設計師都什么樣子?引用人家寫的東西可以,最好看自己看一遍再 ...

據報,中國的稀土20萬/噸賣給日本,然后日本提煉后出口到中國是20萬/公斤;武器級的連美國都要從日本進口。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2-8-3 15:19
也就是阿拉脾氣好,還有閑心開導開導你,看你活得可憐,免得你以后挨餓,要是人家掃街大蝦什么的,就得臭罵你,哈

還是那句話,多讀書吧,懂碳纖維嗎?阿拉玩這個全套流程,看看10多年前阿拉設備的圖片,那不是水貨吧,今天你都玩不了,

讀讀蘇聯從小鼻子那里偷偷進口設備的故事吧,為什么進口設備,回去加工蘇聯核潛艇的螺旋槳,還什么日本懂不懂流體力學?想好了再開口,免得被笑話,

阿拉要是你,在這個論壇三年不開口,再念5年書,試試看再說話,免得漏洞百出,哈哈,

你自己寫點什么你自己的技術體會,談談你見到的鬼子什么表現?那才是真實的,

見過小鼻子嗎?假如都那么無能,那么釣魚島在他手里?
作者: 喀秋莎    時間: 2012-8-3 15:22
垃圾設計+一流工人=一流產品?很費解!
作者: 自動機    時間: 2012-8-3 15:37
沒有在日本或日企呆過幾年,就不要亂說,更不要亂寫,你還差水平。
作者: 韭菜炒大蔥    時間: 2012-8-3 16:55
人家出圖的格式只有一種,你看看國內出的圖各有千秋啊
作者: yaowang2049    時間: 2012-8-3 17:26
樓主!

不知你資料是否是真實的,如果是真實的,說明你年紀還不大。

不是奉承誰,說人家前輩吃的鹽比我們吃的飯還多并不夸張。當然,年齡不能代表資歷和水平,但你仔細看看998的帖子,看全了,你會知道那是什么水平的人。

年輕人,謙虛好學,這是我們該努力的方向。

再說你這個話題,不說深入的,就是常識,日本的方方面面,在世界上領先的有多少?你中國又有多少?

如果帖子不是嘩眾取寵,那你的認識真是有問題!
作者: 3452wangdd    時間: 2012-8-3 18:21
看樣子樓主也是性情中人啊,能在日企裝一年多的孫子確實不容易,但樓主的觀點確實不敢贊同。日本那年核泄漏的時候,我在一家工廠干鉗工。安川的工廠被污染了,結果我們廠連伺服都沒得買的。還有我們用的軸承全是NSK的。國產的便宜阿,為啥不用?質量跟不上,國內和國外的客戶都不認同,沒辦法!現在改畫圖了,米思米是必備的。國產的?認同度不高,而且還不受客戶待見。
差距還是很大的,要不釣魚島早就收回來了。
作者: 3452wangdd    時間: 2012-8-3 18:21
看樣子樓主也是性情中人啊,能在日企裝一年多的孫子確實不容易,但樓主的觀點確實不敢贊同。日本那年核泄漏的時候,我在一家工廠干鉗工。安川的工廠被污染了,結果我們廠連伺服都沒得買的。還有我們用的軸承全是NSK的。國產的便宜阿,為啥不用?質量跟不上,國內和國外的客戶都不認同,沒辦法!現在改畫圖了,米思米是必備的。國產的?認同度不高,而且還不受客戶待見。
差距還是很大的,要不釣魚島早就收回來了。
作者: hf097834    時間: 2012-8-3 19:06
日本的科技創新跟中國的創新有很大的不同,其他不說,就說豐田汽車吧,當年豐田汽車的創始人豐田喜一郎從他老爸手上接過的企業是做紡織的,后來他發現汽車這玩意將來肯定流行,所以去了歐洲考察,回來后在企業里搞了個汽車設計部,然后從雪佛來買了個發動機來研究,豐田喜一郎的同學隈部一雄從德國給他買回一輛德國DKW牌前輪子驅動汽車,經過兩年的拆裝研究,終于1935年8月造出了一輛GI牌汽車。他的創新之處在于吸取別人的優點之后,再把別人的缺點改正.如果我們國人也能從事這樣的創新我覺的也是條路子,你要把別人產品的優點仿制,再把別人產品的缺點修正,一切創新從模仿開始,其實說的是這個意思,而很多國人理解上的偏差以為只要山寨就行,結果呢,品質上沒有原來產品好,更不用說修改別人的缺點了.
作者: 掃街    時間: 2012-8-3 19:14
一代比一代差,早年來噴的五毛或水軍什么的,不管是抄的還是怎么的,都能談出點邏輯來,當年有人要斃了這幫貨,我還不同意,社區又不是少林寺,沒那么深規戒律的,光會噴的,遲早自己滾蛋。事實也證明了我的論斷。
如今更差,難道天涯、鐵血、的無腦糞青混不下去了,來這嗎?離開了糞坑,你好歹也洗洗,刷刷牙,畢竟這不是糞坑。你要是說自己習慣噴,那自覺點,換個地方,推薦你到四月網,那正適合像你這樣的。
話說回來,推薦樓豬到那種地方,真心是害了樓豬,如果各位不嫌棄的話,就留下他吧。呵呵。
作者: 螺旋線    時間: 2012-8-3 20:14
留名,坐等樓主被菊爆.
作者: oscar30000    時間: 2012-8-3 22:05
觀戰中,不過不看好您!

東芝因為那個事件被老美整治了一下,現在乖得不得了。



作者: 張聾子    時間: 2012-8-3 22:14
占二十,留著看結果。
作者: 為“你”瘋狂    時間: 2012-8-3 22:19
東芝事件、、、、
作者: 取經路上的唐僧    時間: 2012-8-3 22:22
日本人是全世界最好的工人, 但是,日本的設計師及科學家也是世界第一流的垃圾!
作者: 飯總    時間: 2012-8-3 23:04
先不論對錯,不論嘩眾取寵,我覺得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是一種很好的現象,晚輩斗膽說句話;我覺著論壇不應該只有一個或2個聲音
作者: zscflying    時間: 2012-8-3 23:06
做一個合格的工人
作者: dgl1226    時間: 2012-8-4 00:16
真心提醒樓主,關注技術重要,關注自己的健康也很重要。
作者: zhangsl5    時間: 2012-8-4 00:31
呵呵
年輕就是好 激情四射


作者: 舟航    時間: 2012-8-4 00:39
東芝事件,不知道的百度下,呵呵,俺也不是太清楚。
原來對國家間的協議什么的不是太關注,其實是一種愚昧的表現。
愚昧不要緊,關鍵要勇于面對自己的郁悶。呵呵
作者: sijiruchun    時間: 2012-8-4 08:28
路過,少說話,多做事,多學習,加強修煉內功,努力制作出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小小螺絲釘也好,讓小日本也來進口中國的
作者: 一戰到底    時間: 2012-8-4 08:30
嘩眾取辱
鑒定完畢
作者: 小衲    時間: 2012-8-4 08:45
此貼必火,鑒定完畢。
作者: 小衲    時間: 2012-8-4 08:46
去年貌似社區來了個言必稱高端的,現在怎么沒聲音了?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2-8-4 08:50
外國的技術,以及機械,以及工業水平,既有plus的地方,當然也有minus的地方。

對于我們來說,找到他們的plus的地方,然后想辦法模仿學習,將plus變為自己的東西,是應該被做的事情。

而對于minus的地方,看到了,告誡自己注意就好了。

對于一件事物,著眼點放在什么地方,就決定了思維的方向,就決定了你做事的結果。
作者: 憨老馬    時間: 2012-8-4 08:51
標題惡心!看不下去.
作者: 反引力    時間: 2012-8-4 09:55
憨老馬 發表于 2012-8-4 08:51
標題惡心!看不下去.

這下嚴重了。
作者: 阿葉    時間: 2012-8-4 10:45
我覺的現在是一個自由言論的社會,誠然,這樣很好!
    但是,必然會有很多人說話,不去考慮責任、后果。要看態度!謙虛的人即使說過了什么,也會得到原諒的,反之偏激的態度、或者居高臨下的態度都會讓人反感,引來爭吵!其實,凡事都往自己身上多想,在自己身上找錯,大家互相理解,什么事都可以平靜的溝通的!
    機械行業,做要多過說的,很多人默默無聞,卻有很多真本領。有些人夸夸奇談,做事卻又不行! 機械領域的歷史你懂的再多,最后只是個歷史老師,是談資。對社會有什么作用呢?
    這個論壇很好,是因為是個平臺,有問題那出來大家討論,學習進步!而不是夸夸其談,動輒去教育別人!
作者: 木然    時間: 2012-8-4 11:03
論壇是各抒己見的地方,不管觀點對錯,盡管辯論,不要人身攻擊。
作者: xlf63    時間: 2012-8-4 11:49
留貼,觀戰。

作者: zhuxiaohua    時間: 2012-8-4 12:47
本帖最后由 zhuxiaohua 于 2012-8-4 12:53 編輯

我來說幾句:
1.樓主不必要跟阿拉去爭吵,你應該把阿拉的嘲笑和諷刺當成鼓勵和鞭策,要大度接受別人指正和評論,我以前的帖子,阿拉也嘲笑我,但是我真的把這種嘲笑當成鼓勵,我們社會閱歷比阿拉少,知識也沒有阿拉那么豐富,但是誰敢說阿拉在年輕時候沒有犯過錯誤。所以樓主你要認真多多聽聽被人的建議和評論。有時候對待社會和事物不能以點代面去判斷。
2.我有兩次跟日本工程師在一起工作過,第一次時間是3個月,第二次是一年多的,我真沒有發現他們很水,他們要比我們認真,嚴謹,踏實。
3.我集團公司用加工中心大部分都是日本mazk和東芝的;他們的機床精度是非常好。
4.我們要對日本要有一個正確的判斷態度,他們的確在技術方面走在我們前面,而且日本人的危機感比我們強。我有幾次幫日本的企業做事,他們對待我們很禮貌,走的時候向我鞠躬。
5.我的一個同學在廣州本田發動機廠,他講過一件事情,一次廣州本田發動機廠搞了一臺奔馳的新型發動機,那個負責技術日方經理,拿了一條毛巾把頭包住,親自把發動機全部給拆卸下來,零件擺放有序,仔細研究3個月,再重新裝配起來,我敢說在中國做技術總監和技術經理能做到這一點不多,基本上官腔太多,看見年輕人有想法和調皮就進行壓制和打擊,把聽說看得比能力人品重要,把能力看得比人品重要。
6.在晚清的時候,我們正式閉關,不知外面的世界,結果別用槍掠奪我們很多財富走了,現在老外不用槍了,但是他們槍變為技術來掠奪我們的財富。
7.我們國家的政府對技術人員不太重視。社會的一些錯亂現象給年輕人帶來一些錯誤的引導。
作者: 憨老馬    時間: 2012-8-4 13:35
跟日本人打過交道,個人感覺是:
1、員工很盡責,很好!這點從他們工作當中的一些小事就可以看出來(我不在這里舉例啦)!
2、不認同樓主對他們設計師的評價。當年我公司的引進項目,可能是前期雙方溝通無做好,機器到達后,發覺現場很多配合有問題,引致機器無法安裝。當時天色已晚,只能先帶他們去吃飯休息。我本想待明天再討論,沒想到第二天一上班,日方的設計師就交來圖紙和方案。我真愕然,難道他們不睡覺?昨晚還喝那么多酒!(能說他們是垃圾么!?)
作者: 孓格    時間: 2012-8-4 19:03
樓主的說法有點戰術上輕視敵人的感覺
作者: 大禹123    時間: 2012-8-4 20:07
我只能說,我們新建了一條生產線,N多億,但是,精加工是德國的,粗加工是國產的,但是是日本和國內合資的
作者: 綠人科技    時間: 2012-8-4 21:59
搬個板凳看,{:soso_e113:},要是沒樓主這樣的人咱還怎么混呀,哈哈哈
作者: tigerguo1975    時間: 2012-8-4 23:57
這種帖子其實沒意思。
作者: ideau10    時間: 2012-8-5 02:29
在這個論壇三年不開口,再念5年書,試試看再說話,免得漏洞百出

自從看了大俠的帖子就不敢發言了
作者: 04102    時間: 2012-8-5 15:48
不知道樓主有沒有發現,日本的圖紙在表現上用盡量少的視圖和盡量集中的標注?
不知道樓主圖畫的怎么樣,是否讀日本的圖紙有難度?

該怎么說呢,個人覺得你在刻意去反駁一些大家有所共識的東西,有點嘩眾取寵的嫌疑。
自己不大清楚的東西還是不要多說了,免得讓人覺得LZ班門弄斧啦~
作者: 麥獨孤8    時間: 2012-8-5 21:38
來社區不久,算是新人,菜鳥,也一直發言甚少,因為感覺這里面有很多牛人,自己要學習的東西太多太多。從樓主的發言和頭像判斷,樓主應該年紀不是很大,也看到之前樓主和久久發大俠的一些討論,在年輕一輩中樓主有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但是久久發大俠的這種有著豐富人生閱歷的大俠能無私的去指導一些后生晚輩也是對社區的一種支持,應該獲得應有的尊重。個人感覺當很多人開始對你發出質疑之聲時,確實應該好好反思,年輕是年輕人最大的資本,但是一定要用好才行,希望社區越來越好!
作者: magicnie    時間: 2012-8-6 00:00
看過樓主的的帖子,覺得樓主應該還很年輕, 每個年輕人都有那種浪遏飛舟,激昂文字的激情,我覺得這個沒有什么錯...

但我覺得樓主的性情還有待磨練,能很謙遜和有原則的對待你面對的事和物的時候,我覺得樓主應該是算成功一類人士了吧

另外,我覺得論壇是一個大家自由交流的地方,一個讓自己思想的火花變成火焰的地方, 可以有思想風暴,可以有交流辯論~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不是嗎?
作者: whwjfrank    時間: 2012-8-6 08:19
觀望中
作者: 薪薪相印    時間: 2012-8-6 08:47
好激烈,我是新人我就不發表意見了,免得被吐槽
  你們繼續......

作者: toy273    時間: 2012-8-6 13:17
"他們的設計圖紙都是一等一的垃圾,簡直跟中國的在校大學生們有得一拼,繁瑣,而又垃圾,整個布局安排簡直就像在堆積木。"

很反對樓主這句話,我在日本公司呆過,也是幫他們畫圖。他們對圖要求特別嚴格,可能布局和中國的有點不同,但絕對是有講究的。對圖紙核對也是極其嚴格,一般一張圖都有4個人以上去核對。對工作的細致,也是中國公司達不到的。

后來我在國內的幾家公司工作,很少能有看到那么好的圖面。


作者: mengyuang3    時間: 2012-8-6 16:25
你有什么資格說日本設計師是垃圾?我看你才是垃圾,嘩眾取寵!
作者: wu__xy    時間: 2012-8-6 17:03
人家日本人還有人得諾貝爾獎呢。。。
中國目前好像沒有吧,
當年SONY的隨身聽就跟現在的蘋果一樣火,
據我了解好多工程機械巨頭在日本都有設計院。。。
作者: 翁正    時間: 2012-8-6 17:52
討論個問題 不管對與錯  心平氣和是不是會更融洽一些 你們二三十年的功力加上二三十年的氣勢  簡直一掌能拍死一排人  還有一群呼三喝四的“小弟”  嚇都把人嚇死了
作者: howardysys    時間: 2012-8-6 20:47
很耐心的從1樓看到了最后,本是抱著學習的心態來社區逛得,希望有前輩能回復一些我不知道的東西,但最后發現原來是一出鬧劇,真心祈求這樣的貼不會成為熱帖,完全浪費了我的時間,實屬謀財害命
作者: -青椒‵炒肉_    時間: 2012-8-6 20:52
好帖
作者: haroldgrant    時間: 2012-8-6 22:27
   正如998說,罵你,說你,是為你好!樓主,確實該罵!!!
作者: haroldgrant    時間: 2012-8-6 22:29
    人貴自知之明,。。。。。。。。。。。。
作者: 壞壞小子    時間: 2012-8-6 22:56
哈哈,看完之后,覺得挺好的,,,后面摟主也是說“敬請拍磚”,也是一副學習請教的態度。但看到有人質疑,摟主就奮力抵抗說服,容不得別人的意見,罵聲載到,這和你說的“敬請拍磚”有過違心。你們應該都是前輩了,憑借你們這么多年的功底和功力,自己的性情還是沒有修養好,還得潛伏修行才是啊!!!
作者: 興國    時間: 2012-8-7 00:04
看完感覺不是很好,要多往好的地方想。。。。。
誰都有缺點,但誰都不能把所有缺點改正,成為完美的!
所有我們要做的是:發現優點,弘揚自己的優勢,同時要意識到自己的缺點,想辦法和別人合作,凹凸互補!
作者: 千里駿    時間: 2012-8-7 01:12
加油吧 親 你是一朵奇葩···
作者: charles006    時間: 2012-8-7 08:44
叫醒裝睡的人很難的,這就是你說的裝B的時代!!!
作者: 441954373    時間: 2012-8-7 08:58
阿拉猜測樓主可能年齡不大,在日企可能當過一線工人,然后基本都是在和工人接觸,而工人普遍都會去抱怨設計師工程師的不是。在這種環境下持續被灌輸這種思想,就會理所當然的有這種想法。阿拉也年齡不大,但是阿拉看問題的時候都會想一想自己站在什么樣的高度在看,在你頭上的人,你只能看到他走過的足跡,你在別人頭上,才能看清他的想法。等自己到了比別人高的高度才有資格批評別人,要不然就是嘩眾取寵,貽笑大方。
作者: 互通有無    時間: 2012-8-7 10:06
東芝事件(來自百度):1983年,日本東芝公司賣給前蘇聯幾臺五軸聯動數控銑床,前蘇聯將其用于制造核潛艇推進螺旋槳,由于加工精度提高,使得螺旋槳在水中轉動時候噪聲大為下降,以至于美國的聲納無法偵測到前蘇聯核潛艇的動向,蘇軍潛艇能很好的隱藏在海底下。該數控機床的銷售,也使得蘇聯的裝備制造業上了一個檔次,時至今日,美軍的聲納也難以監聽到俄軍的潛艇了。
作者: 耶穌愛子    時間: 2012-8-7 11:38
天雨雖大,不潤無根之草
作者: 胡地迷沙    時間: 2012-8-7 13:06
本帖最后由 胡地迷沙 于 2012-8-7 13:15 編輯

看了這么久,終于看完了。說實話,我還是比較贊同樓主這話的,我自己在日企工作了13年了,感覺他們的工人真的很認真,他們的設計水平真的很一般,沒創造力,而且也看不起中國人。但是,他們最重要的幾點我們如果不學會的話,就別xiang超越他們。
   1.認真,比如一個塑膠成形缺陷問題,中國人可能根據經驗試一下調整成形壓力,或者注射速度,看看能不能改善并且自己決定是否修模。如果一個日本工程人員來的話要調注射壓力,保壓壓力,注射速度,料溫,前模溫,后模溫等并且紀錄,最后得出一個最好的條件向上司報告。雖然很沒有效率,但是同樣條件下能做出最好的產品。
   2.沒人情,我們的一部分配套外殼是從外面購買的,只要從日企購買的東西基本上從開始量產,到結束沒有很大的變化。從民營企業包括所謂的上市企業購買的零件,每批量都會出一點問題,不是顏色問題,就是忽然缺膠什么的。我曾有一次去一家民營上市企業試模,明明上次沒有問題的地方,這次出問題了,那么你問他為何,他首先告訴你以前也是這樣的,然后你拿出上次的樣品給他看,他就說成形條件調整,你說讓他拿出上次的條件表,過了2個小時后,他又說成形部門沒有記錄,到現場一看成形機都不是上次那臺了,因為上次用的是一臺專用高速機,因為別的客戶用所以調換了,礙于面子就沒有調回來,其實那個客戶不用高速機也行,但是現場的人覺得換過來很麻煩,而項目部的工程師出于人情,也不好意思強烈要求更換。我國的國企就更別說了!能不能上,就看人際關系了!
      話題轉換過來,我上這個論壇也不是很久,看了一下帖子,下載了一些資料,看見大家經常說998如何如何牛叉,也翻出來998的帖子看了一下,個人感覺大部分都是阿拉怎么怎么玩,怎么怎么玩得厲害。實際上幫助解決問題的時候很少,一開口就是阿拉當年玩這個的時候什么什么的,拜托不要這么淺好不好?
作者: 燕客    時間: 2012-8-7 13:22
本帖最后由 燕客 于 2012-8-7 13:33 編輯
2266998 發表于 2012-8-3 14:57
最好講點自己的切身體會,講講自己遇到的日本設計師都什么樣子?引用人家寫的東西可以,最好看自己看一遍再 ...

我記得流動電腦, 首先是美國一家叫OSBRONE的公司, 採用蘋果二型的主板造, 不能用電池,  用5-1/2 FLOPPY. 我84年往青島, 見一鬼婆用手拉車拉后抱上機.

1985年, 東芝出了一個單3-1/2FLOPPY 的LAPTOP, 就是現在LAPTOP的元祖, 當年非常貴, 萬多港元一臺, 85年在港島東區買70平的房, 70萬港元有交易.

后1986香港有一公司叫BONDWELL, 將之山寨, 賣7千多港元, 我都買了一部玩玩, 將近4公斤重.
1987年三洋出了臺雙FLOPPY約8千, 我4千元將BONDWELL 賣了轉買它.

當年談商務拿出來, 牛得很

還記得美國RADIO SHACK, ATARI 公司80年代末出過行乾電池的NOTEBOOK, 解像和內存小得可憐, 雖然而可應用商務, 當玩具算了.

ATARI 手提機, 如有興趣, 看T2, JOHNN CONNER 小時候用它在銀行ATM 機偷錢

當年中文輸入法, 全是扯淡, 不過大家今天要多謝一個人, 就是首先發明小鍵盤中文倉頡輸入法的朱邦復先生

作者: boying006    時間: 2012-8-7 13:28
日本的科學家如日本的政治家一樣,目光都非常短淺。日本也是一賤種,必將被米國人玩死!
作者: 懷念昔日熊貓    時間: 2012-8-7 16:28
感覺樓主太偏執。。。
作者: czk2003110    時間: 2012-8-7 17:14
懷念昔日熊貓 發表于 2012-8-7 16:28
感覺樓主太偏執。。。

呵呵,這是一種夸獎,很多的大科學家設計師偏執狂!

作者: masterzhuce    時間: 2012-8-7 20:14
你可以認為日本的設計是垃圾的,但我認為日本的設計也是一流的。這社區無白丁,大家都有自己的觀點,至于日本的設計是垃圾還是一流,大家心里都有數。論壇里有一遍關于日本螺母的文章我覺得很好,過一段時間我將發一遍關于日本齒輪的文章。
現在國內很多公司都在做工業機器人,但是精度上都跟日本工業機器人差很多,仔細比較不是差在機械部分上,是差在電控和傳感器上,就算是買進口電器元件及傳感器,也達不到精度,我覺得這就是設計上的差距。。。
各位大俠,沒必要在此與樓主辯論,關于日本的設計水平大家心里都有數
作者: masterzhuce    時間: 2012-8-7 20:37
441954373 發表于 2012-8-7 08:58
阿拉猜測樓主可能年齡不大,在日企可能當過一線工人,然后基本都是在和工人接觸,而工人普遍都會去抱怨設計 ...

關于3.1換崗位事件,在論壇里文章做了詳細的介紹。。。我覺得文章里介紹是挺有道理的,我也覺得是那么回事。。

作者: tangshuiping123    時間: 2012-8-7 22:54
看完之后,百感交集啊
作者: 無聊    時間: 2012-8-8 00:05
我們錯認為了自己,看似一個機械的論壇,卻充滿了對國家民族人性本性文化思想的認知
我們的足與不足通過這個帖子也已表現一二,真不知我們是一個怎樣的民族,什么又是對與錯
我們都在講“理”,又有誰講的是“道理”呢
大家都好,因為大家都因有愛有恨,愛之深,恨之切
作者: anthony1989    時間: 2012-8-8 08:21
小鼻子國家能源,材料的使用都做到了極致,性能與壽命,還有價格都在很好的范圍內,設計師不單單是畫圖而已,還要考慮各項數據的協調和合理。
作者: 胡地迷沙    時間: 2012-8-8 09:16
本帖最后由 胡地迷沙 于 2012-8-8 09:31 編輯

      不是有句話么;“美國人創造東西,日本人把東西做好,韓國人把東西做壞,中國人把東西做得不賺錢”你看看日本設計師有沒有什么新思維,日本工程師最大的特色就是報告,啥事都要向上司報告,最后由上司或者上司的上司決定。
    日本人在二次世界大戰出過一個戰略家么?如果有那么一個戰略家的話,他們就不會去偷襲珍珠港了!他們戰后的技術,比如液晶/CCD/機器人/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都是在美國人發明的基礎上進行研制的。現在夏普的液晶做得超好,超大都70英寸了,都作為電子白板使用了,不過就是賣不出去,所以被富士康注資收購了10%的股份。
     像我從事的手機行業,夏普也是從2010年年底才開始搞智能手機的,第一款還是韓國M7設計公司給他設計的!所以現在在日本國內市場上都競爭不過蘋果和三星,他們還有什么創造性地思維!當年我在索尼工廠做的時候,由于他們不重視閃存讀取的開發(實際上也沒有這種技術)所以音響市場從2004年以后幾乎沒有了。
        他們也就是能把已經有的技術做好,但是,大家可以看見臺灣/中國的制造行業正在擠壓他們的市場!如白色家電行業,現在BENQ也可以做數碼相機了,再和國內的鳳凰/海鷗之類的聯手一下還是可以開發中國自己的數碼單反的。
         要說創造性的東西蘇聯和美國和德國還是有很多的,咱們中國也有就是被上級官僚否決的太多了,總之,咱們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自以為是。
          日本這種培養人才的制度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工廠里面的技術工作人員招入后,現在現場學習一個月,然后每個部門學習一周左右,完了每年還有定期培訓。不像國內和歐美招人都是要幾年幾年經驗的,要馬上就出效果的,要是大家都這樣要求,那么新人怎么成長!任何一個人到哪里工作都需要一個磨合期的。


作者: 夜浮沉    時間: 2012-8-8 11:26
這個信息挺震驚,日本設計真那么垃圾嗎? 設計是核心哦,沒有好的設計哪來好的產品,就事論事
作者: machine_益點    時間: 2012-8-8 11:29
看討論,各種學習了。
作者: 胡地迷沙    時間: 2012-8-8 11:47
本帖最后由 胡地迷沙 于 2012-8-8 11:54 編輯

    他們很多時候不標公差,(非標設備設計的時候)有時候又不管現場能否做到,把表面粗糙度和形位公差,尺寸公差標的超高。比如我原來設計的一款非標設備底板386*291*12左右,我覺得用高速銑平面,平面度0.1左右都很高了,粗糙度3.2左右。但是交到日本上司那里他要把平面度改到0.02,粗糙度1.6。實際他們指定的國內加工廠加工出來的東西平面度都1MM了,最后他們打落牙齒往肚咽,為了趕出貨都用掉了!(雖然他們說要我參照自己對國內加工的實際水準標來著)
    日本人設計東西品質過剩,但是他們的工廠絕對會做出來。中國的情況剛好相反,設計為了照顧現場,往低里設計,現場由于工人流失和成本問題,做出來的東西就更差了,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作者: kingtigerfxp    時間: 2012-8-8 12:35
掃街 發表于 2012-8-3 19:14
一代比一代差,早年來噴的五毛或水軍什么的,不管是抄的還是怎么的,都能談出點邏輯來,當年有人要斃了這幫 ...

無所謂,不用那么較真,社會自然會好好教育這些浮躁又妄自尊大的人
作者: 黑衣衛    時間: 2012-8-8 13:54
  文章沒有看完,但我來說幾句!
  別把日本人與日本技術看的那么高深與神秘,其實如果環境允許的話,我們一樣可以做的到!
  日本設計不是那么垃圾的,許多東西至今我國還搞不出來!日本技術是可以的,這種可以使是建立在勤奮、努力注意細節及合作能力強的民族性格及社會誠信的基礎上!
作者: wisdom81    時間: 2012-8-8 14:23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每個人也是。很多人就認為日本什么東西都比中國好,一說日本的不好就發瘋了。
日本的設計還是很好的,只是樓主見過的可能都是來中國混日子的人,沒多少真本事。
作者: masterzhuce    時間: 2012-8-8 19:10
本帖最后由 masterzhuce 于 2012-8-8 19:34 編輯
masterzhuce 發表于 2012-8-7 20:37
關于3.1換崗位事件,在論壇里文章做了詳細的介紹。。。我覺得文章里介紹是挺有道理的,我也覺得是那么回事 ...



作者: masterzhuce    時間: 2012-8-8 19:29
本帖最后由 masterzhuce 于 2012-8-8 19:33 編輯
masterzhuce 發表于 2012-8-7 20:14
你可以認為日本的設計是垃圾的,但我認為日本的設計也是一流的。這社區無白丁,大家都有自己的觀點,至于日 ...



作者: masterzhuce    時間: 2012-8-8 19:37
czk2003110 發表于 2012-8-3 14:26
打打麻將畫畫圖,阿拉們就可以玩高級貨!惡心

關于你的觀點,我不做任何評價,你說我對機械什么一無所知也可以,不過這話最好別讓我老板看見要不他會辭退我的。在這里我向各位看帖的朋友說清楚2個事,1.我說的關于機器人的問題,這就是我身邊的事兒,我說的國內企業是某上市公司,國內很有名的機器人企業。2.關于設計,我不知道大家是否認同一個觀點,那就是再偉大的設計都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日本的螺母是改進了前人設計,但是我說這也是設計。如果有人認為只有無中生有才叫設計,那說明他對設計的理解太狹隘,更本不懂設計2字是什么意思~!說3.1的工程師是垃圾?還有關于學歷的評價還驚爆粗口啊。看來你更本對31一點不了解。也說明你沒有學歷。對你這樣的,素質,我不做任何評價,公道自在人心,我將不再回復你,我不是來這社區泄憤,辯論甚至罵架的,跟一些能共同探討機械技術的人交流,這是我來此社區的目的。

作者: surfacer    時間: 2012-8-9 15:36
這種話題,即使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的磚家也不敢亂下結論
你一個業余的,認識的日本人估計不會超過1000,也敢亂評論?
你一打工的或小老板,就不要太關心什么日本人的技術水平了垃圾不垃圾了,不如多提高一下自身技術,多掙些錢
至少日本妹的技術水平應該不錯的,就怕到時候你錢少,干不起

作者: 胡地迷沙    時間: 2012-8-10 14:30
surfacer 發表于 2012-8-9 15:36
這種話題,即使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的磚家也不敢亂下結論
你一個業余的,認識的日本人估計不會超過1000,也敢 ...


你知道日本的電器企業為何去年虧損的利害嗎?就是因為他們能做的咱們中國/臺灣/韓國都能做,而且價格還比他便宜!他的技術優勢沒有了!你知道中國的民企技術為何發展不起來嗎?就他媽的因為像你這種沒人格的人太多了!只想著多賺一點錢,然后跑到東京/新加坡干干日本妞,撞一下跑車,搞一下二奶!所以說,國家的素質都被你們這些所謂的精英/專家給敗壞了!一群對外妄自菲薄,對內自以為是的人!
作者: 李澤    時間: 2012-8-10 16:06
阿葉 發表于 2012-8-4 10:45
我覺的現在是一個自由言論的社會,誠然,這樣很好!
    但是,必然會有很多人說話,不去考慮責任、后果。 ...

其實挺支持樓主的,有些事情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錯都沒關系。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最重要。倒是有些人沒有任何論據上來就教訓人指責樓主讓人大倒胃口。
作者: gszbj11    時間: 2012-8-10 16:20
沒在日企待過,但給日本企業供過貨,設計的工藝性和圖紙規范性很好,個人感覺日本人圖紙是目前見過最規范的圖紙。
作者: 胡地迷沙    時間: 2012-8-10 17:21
本帖最后由 胡地迷沙 于 2012-8-10 17:34 編輯

其實這個話題或許有一些沒有必要,有一些偏激。但是,這個話題其實確實是現實中正在發生的。當年70年代日本發展起來了,制造業把美國打敗了,但是美國人的腦子確實好使,通過房地產行業和匯率玩了小日本一把,把小日本20年發展的成果變成一個泡沫。進入90年代以后,美國人在制造行業還是比不過日本,于是他們又通過發展軟件和電腦事業,和加強維護版權專利許可費來從世界撈錢。哪個設計人員不要用美國的軟件?哪個公司不要用美國軟件?所以說美國人的腦袋那個真的好使,就像蘋果公司的設計,就是把已經有的技術整合,再加上自己的軟件就賺的流油。(這個就是設計,換上日本人,他沒這個魄力和想像力來搞這種天馬行空般的設計)
   我在日本看他們的電器雜志,其實大家設計相差
不大,就是比硬件,什么液晶分辨率大小,什么攝像頭像數,什么防水,而且到他們設計部門一看,很多競爭對手的機,拆開來看看,你防水用3m膠,我也用,你用膠圈我也用,其實嘛,天下文章一大抄。
進入21世紀后,由于中國/臺灣/韓國的技術引進,大家技術相差不是那么大以后,日本人的設計低級的問題就顯現出來了,大規模虧損吶。美國人把鋁合金cnc加工玩的順溜,我這里日本手機每天塑膠機殼什么螺母拉出,什么涂裝脫漆,什么變形間隙,也是搞得不亦樂乎。



作者: 召喚師170    時間: 2012-8-10 18:13
這么說日本是生產指導設計啊,而且即使是一張白紙出去都能被工人們搞出非常高科技的東西啊?????
作者: 胡地迷沙    時間: 2012-8-10 22:56
本帖最后由 胡地迷沙 于 2012-8-10 23:00 編輯

     我們廠里面有個新機種推進部,就是檢討設計上作業是否便于作業,如果不方便作業的話,那個部門有個老頭是以前夏普的生產部檢討組的課長,經常把設計的人叫過來訓斥。另外,我們這里制造部有時候發生員工故意漏測的問題,你知道怎么解決的嗎?領導讓我買了一個攝像頭放在那個工位攝像!看看員工是否漏測,這就是他們想出來的解決方法。                                                         又比如有個機種設計時后殼與電池蓋間的設計間隙值只有0.1個毫米結果有些模號的模具防水嵌合筋條高了0.05又加上后殼的涂裝因為有些顏色比較厚4層涂裝約0.07mm,導致電池蓋與前蓋的間隙超出規格0.2mm。大家看到現在國產的手機手機設計的都比他好,還在中國賣4-5千塊錢。他的設計要求成形品公差+-0.05,變形0.2,實際上每次開始量產就會有來貨變形超標,然后又修改設計值使用的事情發生,你看人家蘋果直接用鋁合金擠壓出來,再用cnc加工,精度自然就高了,這就是好的設計。
作者: 電動小短褲    時間: 2012-8-11 06:44
百家爭鳴,好,好,好!

作者: qqa007    時間: 2012-8-11 10:32
   我見過一個日本女工程師從辦公室拿著圖紙到工地,見到中方的焊工在一個容器外休息,大怨容器內太熱。我也估不到一個文質彬彬的女人,快步回到辦公室,(快步是接近小跑,外國和香港的工人在車間走路大部份都是這樣的速度)換上工衣,拿一包焊條鉆進容器里,燒完一包焊條才出來。別說技術,在工人的職業技能和操守上我們與日本、臺灣、香港相差很遠。
  我們缺失的。。。。。。
  全日本創業百年以上的公司數量高達22,219家,其中有39家更是擁有500年以上的歷史。當權者的庇護培養了老店對于國家的信任,百姓的擁戴則促成了老店對于消費者的負責。對國家的信任和對消費者的負責直接并且從根本上造就了無數百年老店的常青奇跡。
  
作者: 周氏廣哥    時間: 2012-8-11 18:43
     樓主有點片面   有點一點概全了········
作者: 蒼狼大地    時間: 2012-8-11 19:35
998大俠已經好多天不來了,我學習的動力和開闊眼界的榜樣就因為幾個無知而瞎胡鬧的人不來了,逆淘汰啊。。。
誰知道998大俠是不來還是換了馬甲再來的?知道的告知一聲,謝謝了。。。

作者: 9958520    時間: 2012-8-11 20:35
{:soso_e185:}
作者: 把刀用好    時間: 2012-8-12 10:25
LZ牛逼啊,隨便發個貼都有這么多回的。膜拜中。。。{:soso_e120:}
作者: 若只如初見    時間: 2012-8-12 20:04
樓主說的還是有些道理的 不知道日本設計搞的怎么樣 但日本工人的素質真沒的說  比中國好多了 中國設計不行 工人更是不行 應試教育培養出來的一群殘疾人
作者: czk2003110    時間: 2012-8-16 21:37
若只如初見 發表于 2012-8-12 20:04
樓主說的還是有些道理的 不知道日本設計搞的怎么樣 但日本工人的素質真沒的說  比中國好多了 中國設計不行  ...

中國的設計們都在畫圖呢!
作者: 若只如初見    時間: 2012-8-16 22:57
czk2003110 發表于 2012-8-16 21:37
中國的設計們都在畫圖呢!

很大一部分準確應該說在抄圖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