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出差有感,做機械有點像螞蟻爬樹(第四頁有補充) [打印本頁]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2-7-24 21:43
標題: 出差有感,做機械有點像螞蟻爬樹(第四頁有補充)
本帖最后由 子子61961 于 2012-7-26 18:42 編輯
% A3 ~7 s+ `& n  H% c: r4 W; @3 B  B$ l6 q6 r+ Z, n
做一件事A,即將會有結果B,C,D,根絕對BCD的接受程度,來決定A的做與不做。* a# \# Q( `" H* A& e5 V$ t
一件事情S擺在那里,會有M,N,P,Q等方面,著眼點在哪個方面,那就是你的思維方式的方向。$ c$ v5 e. L4 s! N) H+ p# H# r
-------------------------------------------------------------------------$ U9 \6 q' a) n

/ x) }4 @, J6 i8 `: s5 A. N以上文字,與本文內容無關。下面想寫一點點最近的感想。+ ~; d. J( z  Y; \; E- E) H

& C( c) R9 V% P. r# A' @ (, 下載次數: 186) 7 f3 D# w" f6 m* r& n
$ U6 b5 F1 a' V; T* l! H; k
前一段時間,到國內南方去出差。
; j3 ?7 W- [. C( b! X( B; s在客戶的工廠里做事,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于是也多少有些感想。5 L3 }! d- t3 _% I: z
8 G5 j, D" W7 ?2 h
一臺大的設備,其運轉要涉及的相關的幾臺機器,以及人員水電,這就是一個龐大的系統。
4 l9 ^  K+ Z- G! D$ I  o/ P感覺一個繁雜的結構系統,就像是一棵大樹。
/ t: x& _+ P% D/ ?& ]/ y" S- o一只螞蟻沿著樹干往上爬,每到一個分叉的地方,就面臨著一次判斷與選擇。
) {0 r1 X! o8 q/ H3 h這些選擇加在一起,將決定它能夠到達的高度。$ ~7 q7 D+ Z' i- V1 `5 E

# \9 A0 F7 j; i$ \% l0 p  V一個鐵片的固定,使用墊片還是不使用墊片直接用螺絲擰上去;8 q; q' R6 I4 ?& ^& m% D# \
使用墊片的時候,用多大的墊片,墊片的間距是否合適;! Q+ `0 `6 g$ [
如果汽缸的緊固螺絲和旁邊的軸相碰,需要怎樣處理;3 P3 Q! C- Q: c$ Y
沖洗設備用的水管要引到設備前面,是用鋼管來引還是用塑料軟管來引;
( C. V' v9 T+ ^' |& }( M備件的木箱,是放在地下室里還是放到地面上的倉庫里;
) j7 h1 y+ Q- M$ ?電纜溝是敞口還是用蓋子蓋上;
: @2 c) s) R4 ~6 I$ x$ J3 t7 x設備的drain口,是開著口還是用堵頭堵上還是安裝一個閥門;
6 z4 J# B# n; o1 |- d/ J氣動工具用的壓縮空氣,是從空氣動力總管取還是從設備里的氣罐來取;9 u, f, R/ J, F9 Q% w$ [( g$ q
設備需要加油的地方是每天加油還是每周加一次油;
# r+ |: h- C: D/ c3 x/ F支架腳部是固定在地面上還是不固定;8 y% g0 N; W" K
bypass的分叉形狀如何制作;3 F' Y2 \- @/ |) q3 @
加工精度的選擇;# w" Z& i% h5 i6 p4 B# j9 S1 a8 w& J
一些操作的前后順序如何來排;5 Z, X/ C% @- w7 R7 M- `8 p8 R" |
取水取電取氣取gas從哪個地方取,管線從哪里走;
+ ?' p! @% v: \, z& e等等。
4 j! `# z: R1 x9 P: N) m
3 A, g. h- C! G這些選擇,每一個都要做出判斷," \" C) {  M0 R1 L0 x5 ?9 @! X
都做出判斷之后,這些判斷就決定了你爬的樹枝所到達的地方,
2 ]+ Y7 t& Y* U+ F& A也就決定了這臺機器,這個體系會達到什么結果,: @/ }7 m% n0 ?! |/ G$ M1 V
決定了機器的精度,機器的使用壽命,使用過程中會不會出事故,會不會出現安全問題,
* v( i/ d9 s  K+ w8 ~+ g決定了使用過程中因故障而停止的次數,因故障停止而浪費的成本。3 Q& L  j& {- b+ `$ h, N. Y# L

; W' y4 b* s) j" i( f' G這個過程不難理解,那么問題在于什么呢。* m0 J4 ^# P; Y: i! m' G( u
有些判斷是非黑即白的,是容易判斷行與不行的,這樣的選擇容易得出結果。
0 R4 [. O& C1 }" j+ }0 f有些判斷則是有ABC幾個選項,各有側重,成本不同效果不同,
# l/ G' {7 h, u# ^5 _) S/ W6 k; `! E3 l8 [  是差不多就行能實現功能就行不能保證安全長久,
* v' I0 r4 K% a- |  還是說用一種結實的方法來做來保證長期的穩定與安全。
5 h' u! f  l: n" h, Q4 F還有些判斷,其選擇肢不是明擺著的,需要你去想出來一個方案。& w! H/ t9 T8 r* m( x" \+ V0 v
這就是第一類選擇,第二類選擇,第三類選擇。# U- t5 U$ t  Q0 T

% A# w; _$ F8 X/ n' O2 ]7 v. W, x對于這些選擇,思維方式和做判斷的習慣方式,2 \6 [1 {/ Y6 d8 ?0 L
決定了將會作出的判斷,就決定了整體的效果。3 n9 x$ _4 X% N3 z
以有些思維方式來判斷,結果可能只爬到了樹的一半
% C) c& H1 m' ~+ D0 [有些思維方式,則會爬的更高。
1 H  X) T3 f3 G6 c4 Q. `
' v- W1 A" S, a3 ^$ Y; k" ?中國的技術與外國的技術在某些方面有著一定的差距,
7 x6 O" V8 J" ~有時候除了一些高精尖技術的差別我們不容易改變之外,. J: l5 y, c1 l7 [: w: [3 O
有一些我們力所能及范圍內的選擇,決定了我們的路會走向哪里。0 V) F' H+ _3 x
人人的思維習慣,或許就是這樣影響著一個體系的效果吧。  g6 p+ [+ Z9 ^; U1 j4 V# m

0 _5 I7 @3 H9 Q" d7月21日 寫于CA921航班
% C  O" I& O  a. M& a3 S
作者: 周benbendage    時間: 2012-7-24 22:09
值得思考。
) h" h/ D! i  e$ i9 \, V& u$ @% I9 o6 X4 L
其實做什么事情都是在不停的判斷、思考、選擇,然后接受自己愿意還是不愿意但必須接受的結果。有足夠的勇氣反復的或許會得到相對滿意的結果,懶得反復的,就只能接受不太滿意的結果,因為偷懶,也只有認了,因為這就是你的水平,也就這樣了,呵呵。. k1 Y1 p# T4 `" ^

2 v9 a2 O1 N+ Z7 r2 b' r佩服樓主,思想深刻,見解獨到。
作者: 夢§空    時間: 2012-7-24 22:15
樓主說得好啊,感覺確實是這樣。
作者: zuozuo2013    時間: 2012-7-24 22:17
細節決定成敗和長久,但做起來總是那么難! 浮躁的心,不能夠淡定的思考啊。
作者: xzf8234776    時間: 2012-7-24 22:32
一天到晚,了難無數。& y9 C4 A4 U2 }8 U
有自己種的果,有他人造的孽。
# i1 ~, s: B. m/ h只為了桶里面能多裝一點水,但桶邊的這只貓又勒緊了幾分。
# m* K- M/ A- J% o% ], v倒是岸上看的,吃到的總比貓多。) N1 h5 X" p+ u- k, t6 x
    寫于24/07晚  有感而發。
作者: LIAOYAO    時間: 2012-7-24 22:33
寫的可花不少時間吶!" H( @+ I. u+ Q; B* K: Q
6 W& w7 L% B9 r# s0 t: z, S
樂高積木,每個人積的形狀都不同,有的給人稱許,有的是被人笑笑而過。& k" v& T1 r0 a
而積木的本身就只是那幾款樣式,卻因人的思維而可以變換出千式百樣的結果;
% F7 d( P% O. H% K" J- p- s1 B
作者: yancnc    時間: 2012-7-24 22:46
思路決定出路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2-7-24 23:10
xzf8234776 發表于 2012-7-24 23:32 0 b  O. C6 X9 p! _
一天到晚,了難無數。) _+ Z3 [& l; A5 H3 T2 q0 }
有自己種的果,有他人造的孽。
, ~! E( y7 R/ z; x只為了桶里面能多裝一點水,但桶邊的這只貓又勒緊了 ...
  O' ]2 X& H; r! z
感謝您的回帖。看了您的回復再看您的頭像,確實挺有趣的。為了盆里的水,那只貓做出了犧牲,這也是一種奉獻精神吧。
# y* q2 a& B& l( d* Y& h0 q, S7 \) D/ y3 Z
8 \! \9 ]! k8 e& B. p# s這次出差的時候,客戶工廠里有五六個操作工,不過每次需要干些小活兒配管擰螺絲開吊車的時候,都是同一個人過來干活,其他人都不知道躲哪里了。有一次晚上六點多了,我們加班,他在那里看著,然后過來幫我們擰螺絲,我只覺得,什么時候才會有這樣一個環境,用心努力者能夠得到應有的評價呢,有點傷感。8 u, ^/ q& M( F& V0 {+ V

作者: wah8868    時間: 2012-7-24 23:14
樓主說的是設備安裝方面的,我想說一下結構設計方面的,今天正好手頭有一個Brother的標簽打印機的紙用完了,于是就把它拆開來研究一下,它里面有個轉軸,一端有個小臺階軸,有根鋼絲在上面繞了一圈,然后留個頭沿直徑方向伸出來,原來怎么也想不明白它是起什么作用的,后來無意中用手轉了下這個鋼絲,發現它在一個方向阻力比較大,另一個方向阻力很小,豁然開朗了,原來它是用這個做了個阻尼器,一個方向會使鋼絲抱緊軸,阻力就大,反向則會放松,阻力很小,估計是用來防止紙回圈的。
2 Q  g, {" T' l% c% y( X8 ]- c4 O我想說的是,機械設計很多人覺得簡單,其實實現一個目的很簡單,但是要做精了,做好了,確實是要費一翻腦筋的。用簡單的辦法實現目的,還要有種精益求精,不屈不撓的精神。反觀我單位機械工程師給做的設計,很簡單的一個功能,用了很復雜的實現,還總壞,給產品造成了不好的影響,還聽不進別人的意見,真是無語。
$ k  O' a$ ^& F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2-7-24 23:15
LIAOYAO 發表于 2012-7-24 23:33 ( Z; u( `! B% K. m% A8 f. w3 Q6 P
寫的可花不少時間吶!
9 }" K$ c5 B  G9 I1 x" I  \6 V" ?! q/ Y8 o% [  t/ d' i
樂高積木,每個人積的形狀都不同,有的給人稱許,有的是被人笑笑而過。

( n+ B# b& [5 f: [1 y% j" [謝謝您的回帖。每一次的判斷,簡單事情的判斷,也會有一些因素影響我們的選擇,而這些簡單的選擇,加在一起,就構成了一個非常大的結果。回頭看過去,大的抉擇不多,反倒是許許多多的小的地方,決定了最后的結果。尤其是看到日本人提出的一些判斷方式,在看看一般操作者的實際中的判斷方式,從其中的一些異同,來分析為什么一些企業做事的結果會是那樣。
作者: LIAOYAO    時間: 2012-7-24 23:31
俺就喜歡積木,那是俺們的基本知識塊。目標確認后就是執行,要去選用合適的積木,要分析和判斷那種樣式積木是最合適的,當沒有找到合適的積木時又得分析和判斷,用那種樣式的積木來替代。- S& ^4 N+ i: D# @+ p
分析、判斷、決定,不斷的堆積,成果就逐步的建立,直到完成任務。
4 W5 J) ~) ]" p" v# k7 M任務完成后還可以回頭審視,也同樣可以再修改,就這樣做到自己盡力為止。7 `0 k: l0 q* `) ^4 x% ?8 D
0 L; g0 P" k$ @& a$ Q% a' K2 v
如同俺現在的頭像,不斷的循環,持續的運轉。
作者: mecheng    時間: 2012-7-25 00:09
與樓主的差距太大,理解不了; q- ]- n  F+ I# J% }$ f0 X& C

作者: dxlong338    時間: 2012-7-25 08:43
呵呵,態度決定一切
作者: everfree    時間: 2012-7-25 08:48
有一些我們力所能及范圍內的選擇,決定了我們的路會走向哪里。4 j4 a- [% {# v5 I
人人的思維習慣,或許就是這樣影響著一個體系的效果吧。
& m. K- s  ~6 u1 D" m% J===========中國特色,的確是這么形成的。人類自以為自己很聰明,實際觀察一下螞蟻王國、蜜蜂王國,會發現人類并沒比他們高明到哪里去。保持一顆平和鮮活的心,也許就夠了。中國特色的圈為什么轉不出去,應該從自身上找問題了。
作者: 愛讓我們在一起    時間: 2012-7-25 08:51
學習了
作者: tanghb712226    時間: 2012-7-25 08:58
LIAOYAO 發表于 2012-7-24 23:31
1 Z1 _8 `+ s2 i/ X$ N; K3 v俺就喜歡積木,那是俺們的基本知識塊。目標確認后就是執行,要去選用合適的積木,要分析和判斷那種樣式積木 ...
4 H/ x# s* a; F
工作、學習、思考,人--一個不停循環的、神奇的生物體。
  i$ H' J9 F4 _+ ^% M5 Q) H1 k  P
作者: meng_aml    時間: 2012-7-25 09:22
螞蟻爬樹的比喻很好,為了更高的目標,走錯了就要果斷回頭,反復往往讓我們更加堅強、執著、
作者: 華立sale    時間: 2012-7-25 09:51
樓主說的好,在此我關注到兩個詞:一個是選擇,做事也好,做人也好,有選擇始終是種幸福,盡管不同個選擇決定了不同的結果,但是至少給你提供了各種可能的機會,所不同的是有時候我們的選擇很理智有時候我們的選擇稍顯稚嫩和笨拙而已;然后就是第二個詞,體系!!我曾經做過質量體系,iso9001  ts16949體系都做過,這些體系都體現了整體的系統化的相關化的協同運作,牽一發而動全身,很多的關節、很多的接口、很多個過程的輸入輸出相互銜接起來,確實不愧被稱為體系。那么綜合起來,同時也覺得,當你對于這個體系了解的足夠多是,你的選擇也就更趨向于理智和完善。就像用墊片還是不用墊片,用螺絲還是不用螺絲,這些選擇的完善程度都取決于你對于整體結構的了解程度,如果這個螞蟻能夠爬到樹頂俯瞰下來,相信就容易的多了,唯一遺憾的是,很多時候生活當中和工作當中沒有足夠的機會讓我們爬到樹頂去俯瞰而只能一條條岔路去做選擇。還是老話,需要選擇是痛苦的但是能夠選擇也是幸福,只是需要我們靜下心來,好好的選擇一個盡量能夠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李小龍說過,簡單是美、盡其在我!!做機械和搞管理也是一樣,最簡單有效的就是最最實用和最最能起到最佳效果的。一點拙見,與大家分享。
作者: j401124    時間: 2012-7-25 10:45
學習了,做設計真的是費腦費神,有時候做出來別人一看還覺得這么簡單呀,還搞了這么久才搞出來,更難受的是一些設計胎死腹中了,別人覺得你什么都沒做似的。
作者: kingwu365    時間: 2012-7-25 12:22
學習了
作者: emop    時間: 2012-7-25 12:37
用螞蟻上樹來比喻,每個分叉的選擇決定你的高度...實在是妙。
作者: 原諒我今天    時間: 2012-7-25 13:40
樓主想得很深!贊一個。
作者: 機械dj    時間: 2012-7-25 15:48
學習中
作者: zhaotingjixie    時間: 2012-7-25 15:50
很深刻啊
作者: dove2199    時間: 2012-7-25 16:49
很多事情 回頭看看都是值得的!
作者: sophiajake    時間: 2012-7-25 16:56
對我們即將進入工作的,可以說是提個醒吧,細節決定成敗
作者: 開水滋養    時間: 2012-7-26 10:06
聽君一貼,思考萬千,只求用最大的努力來把握每一個細節。跨過去是一坎,不跨過去永遠被圍墻擋,路都是一坎一坎的跨過來的。
作者: yaoweiwang    時間: 2012-7-26 11:25
看了樓主的這個案例以及比喻,感慨良多啊。受教了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2-7-26 15:46
本帖最后由 子子61961 于 2012-7-28 10:31 編輯 1 h7 W4 e/ K6 `' J* ]5 I
在此我關注到兩個詞:一個是選擇,做事也好,做人也好,有選擇始終是種幸福,盡管不同個選擇決定了不同的結果,但是至少給你提供了各種可能的機會,所不同的是有時候我們的選擇很理智有時候我們的選擇稍顯稚嫩和笨拙而已;然后就是第二個詞,體系!!我曾經做過質量體系,iso9001 ts16949體系都做過,這些體系都體現了整體的系統化的相關化的協同運作,牽一發而動全身,很多的關節、很多的接口、很多個過程的輸入輸出相互銜接起來,確實不愧被稱為體系。那么綜合起來,同時也覺得,當你對于這個體系了解的足夠多是,你的選擇也就更趨向于理智和完善。就像用墊片還是不用墊片,用螺絲還是不用螺絲,這些選擇的完善程度都取決于你對于整體結構的了解程度,如果這個螞蟻能夠爬到樹頂俯瞰下來,相信就容易的多了,唯一遺憾的是,很多時候生活當中和工作當中沒有足夠的機會讓我們爬到樹頂去俯瞰而只能一條條岔路去做選擇。
3 d, Z7 C8 z& A' t9 Q) K  R
回這位朋友的發言,您提到了如果螞蟻走到樹頂在向下看,就容易做選擇了。或許是這樣的,也許國外的螞蟻,經歷過各種爬樹階段,爬到低處,爬到中間,后來爬到高處了,才知道以后怎么爬,以后每次做選擇的時候,就去做盡量正確的選擇以爬往高處。
6 {  f! h  P' x( v4 ^7 x- ]& Z: T- c. W
而我們的螞蟻,還沒有去過高處,所以只能一點點摸索,爬到低處,爬到中間,以后爬往高處。
/ N- I9 b, u0 D: |9 G5 {% S' O7 Z% k  V
不過,另一個問題是,即使告訴怎么選擇才好,但是依然有不被接受的傾向,這或許也是一個問題。
7 f$ K- U& O6 S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2-7-27 21:12
謝謝各位的認真回帖。恕不能一一回復。寫這個帖子的初衷,起源于論壇內偶爾可以看到討論國外技術與國內技術差距的帖子,哪些東西只有買國外的設備才行,國內的同類設備不抗用等等。我有時候也在觀察,國內外的技術差距存在于哪里,怎樣能夠追上,等等。
, M1 e2 n* ?$ u0 F* h' c; p0 v& d$ X3 z6 l# s1 z
       這次出差,我主要是做翻譯,主要就是把日方人員的一些話翻譯成中文,安排客戶去做。結果是充分地感受到了中日的思維方式的差距。日方的技術人員和現場SV對生產線提出一些整改的建議,注意是建議,就是說, 不是那種“現在不改馬上就會出問題”的地方,而是說“改了之后能更為安全,如果不改,以后會操作麻煩,或者以后會出問題”的地方。: k# m! `: y. f9 z2 O  [. R

( L8 n% B# M2 I0 q8 @  N       這些內容按說應該是必要的,或者說 按照日方人員的思維來看 是必要的。我也照常翻譯。但是到了客戶那里,往往結果有如下幾種:或者是說因為沒有零件所以不去做,或者是對付一下不切實去做,或者是說等以后時機合適在做。當然原因有很多種,也不能說簡單的說是對還是錯。估計客戶那邊也是有一些客觀情況擺在那里我不知道而已
6 R8 b# k( t8 g. H6 U
. V7 l  B9 k3 Y* O' p! C4 p3 i       但是我的感受是,所謂國內國外的差距,一些高精尖的技術有差距講不了,現在看來,撇開技術不談,單是工廠運行日常操作維護這些地方,國外的思維方式,和國內的思維方式,是不同的。對于每一個小問題的判斷都有不同之處,這些不同積累起來,最終將會決定一個結果,就是這工廠這設備被運行的怎么樣。就像螞蟻爬樹,在每一個樹杈,他們的選擇和我們的選擇是不一樣的,所以最后他們的螞蟻爬到的地方與我們的螞蟻爬到的地方是不同的。1 A, Y/ D0 @9 x; d

9 \/ a7 m. K5 D- H7 C" O5 Q       當然了,為了避免無謂的討論,想補充一句這東西沒有對錯之分。寫下這些文字,只是想說:存在著這樣一些事情,對于工廠運營有著這樣的一些想法和另一些的想法,僅此而已。當然我也承認,操作工人所面臨的需要判斷的問題,和在座的各位設計者們所面臨的需要判斷的問題,是有差別的。不過思維方式的運轉是有其相通之處的,如果能給各位帶來哪怕是一點點的plus。那也將是我的榮幸。謝謝。
, Y" |7 t  R( N+ l( A
作者: 人生豪邁-jx    時間: 2012-7-28 09:16
認真的讀
; h" f" C5 ]# E深刻,感慨,
0 z) I% [6 i+ q* X; @希望能引起更多人的感慨,覺醒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2-7-28 09:34
本帖最后由 子子61961 于 2012-7-29 13:33 編輯
* q. w* l$ j4 k( g, ~  M
' t9 y3 Y8 {& Q6 W; P( Q; ](因為題目寫了第四頁而且不能修改了,所以不得不在第四頁再發一次,和前面的回復是重復的,請見諒。)  F/ G$ q( N% I  W0 ~( {$ l: o

& l; W! x6 {0 \) m; O8 @) o/ ]
5 z, j1 J, M$ P4 r; j; a" W       謝謝各位的認真回帖。恕不能一一回復。寫這個帖子的初衷,起源于論壇內偶爾可以看到討論國外技術與國內技術差距的帖子,哪些東西只有買國外的設備才行,國內的同類設備不抗用等等。我有時候也在觀察,國內外的技術差距存在于哪里,怎樣能夠追上,等等。1 n6 R: j, W+ w0 s- u4 T

6 l1 E+ v2 M9 ~* }! g9 \% L* j, i) g       這次出差,我主要是做翻譯,主要就是把日方人員的一些話翻譯成中文,安排客戶去做。結果是充分地感受到了中日的思維方式的差距。日方的技術人員和現場SV對生產線提出一些整改的建議,注意是建議,就是說, 不是那種“現在不改馬上就會出問題”的地方,而是說“改了之后能更為安全,如果不改,以后會操作麻煩,或者以后會出問題”的地方。
. Y3 M( `3 W* }* b7 Y* R( R# ^3 A
& }, Z. M! ]  j3 c       這些內容按說應該是必要的,或者說 按照日方人員的思維來看 是必要的。我也照常翻譯。但是到了客戶那里,往往結果有如下幾種:或者是說因為沒有零件所以不去做,比如說庫里沒有M8的墊片或者是沒有15A的堵頭;或者是對付一下不切實去做,比如說是應該用鋼管引水或空氣的時候用塑料管來引;或者是說等以后時機合適在做,比如說地溝的蓋子要等到工程都做完了才能去蓋上。當然原因有很多種,也不能說簡單的說是對還是錯。估計客戶那邊也是有一些客觀情況擺在那里我不知道而已
& A# F4 N4 w7 k' U2 [7 G  I8 j( q2 r
       但是我的感受是,所謂國內國外的差距,一些高精尖的技術有差距講不了,現在看來,撇開技術不談,單是工廠運行日常操作維護這些地方,國外的思維方式,和國內的思維方式,是不同的。對于每一個小問題的判斷都有不同之處,這些不同積累起來,最終將會決定一個結果,就是這工廠這設備被運行的怎么樣。就像螞蟻爬樹,在每一個樹杈,他們的選擇和我們的選擇是不一樣的,所以最后他們的螞蟻爬到的地方與我們的螞蟻爬到的地方是不同的。2 ^# |5 ^# v) f$ x" |: q
3 Z; Y* A% T" v
       當然了,為了避免繁冗的討論,想補充一句這東西沒有對錯之分。寫下這些文字,只是想說:存在著這樣一些事情,對于工廠運營有著這樣的一些想法和另一些的想法,僅此而已。當然我也承認,操作工人所面臨的需要判斷的問題,和在座的各位設計者們所面臨的需要判斷的問題,是有差別的。不過思維方式的運轉是有其相通之處的,如果能給各位帶來哪怕是一點點的思考以及一點點的plus。那也將是我的榮幸。謝謝。
/ f( c7 {- J# ~% G
1 Y; X" W) ?6 f" l
& f8 i" h, j' K, Q+ j5 B* t' k/ X. S7 x- a

作者: hiroaikin    時間: 2014-12-25 10:50
時隔2年,才看到前輩的帖子,真是相見恨晚啊。現在在國內,年后就要去日本工作了,雖然經驗尚淺但是在國內工作的幾年也體會到了國內的意識問題,還有現場管理問題。往往不是硬件上的,而是。。。遺憾的說是像是骨子里面的缺點。
作者: sull    時間: 2015-6-4 12:55
讀了樓主的文章,感覺自然親切,某些方面如點睛之筆,受教了,謝謝分享!
作者: 機械爬蟲NN    時間: 2017-6-23 15:15
謝謝分享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