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qū)
標題: 工程師被裝配欺侮,值得討論 [打印本頁]
作者: 龍九禪師 時間: 2012-6-29 19:15
標題: 工程師被裝配欺侮,值得討論
本帖最后由 深圳龍九 于 2012-7-1 12:50 編輯
2 s% H+ @7 Z+ ]8 ?! p
+ l, S7 }4 F3 _# G6 a9 i* N8 s經??吹接腥税l(fā)帖抱怨工程師被裝配欺侮。有愿意聊聊的嗎??/ E3 P- {# ~/ R+ d( q: o
! b6 g4 a) D7 {9 `. C& m# bA: 你是什么情況下被欺侮
% ?- Y1 H' p8 \$ z
0 Y5 |) j! S% C; IB:你有沒有想為什么會被欺侮: X( `0 G" x6 K$ n
8 R! Y; O% l' m) M
C:面對這種憋屈的現象,你是怎么去努力的6 p+ W, I3 z/ P6 E) n& ^* l. P
# i* h/ K# j+ _% [) X. d& J) U歡迎跟帖討論,8 M8 B9 N) ^, ]3 l
7 O9 ~9 m- F5 L, G5 B, B5 s
6 G/ B+ o6 O* X" j7 K6 x0 `
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7180&extra=&highlight=&page=1
" `; D; @ \# ~+ Z% f2 G Z
) r; }4 E: H; z& ?9 c2 G8 [2 I我是被這個帖子引起的思考# u% L" q) T7 P5 ~) Q6 \, g% B' s
+ C$ \+ A! j ?3 Y% ~1 L
! j6 @8 j6 Z, v" c; `$ E大家都狠踴躍發(fā)言,討論的很激烈! 氛圍很好!??! 下面發(fā)一個掃街大俠關于辯證法的帖子
7 u% S, U8 [/ T ! Q5 F5 h( q K4 f V
我覺得我們可以一起從辯證法的角度分析問題9 N O; n. q1 \0 x' A4 {
, \' z4 V9 x! B/ i. S- N4 k" t
% w I0 Y* I2 v
# x% Z# n2 c% r! s3 ?: A
3 [2 W# R1 |1 Y+ \0 d; U1 i, E, P% b: K5 X0 g
7 ? o! g* [& q; B( [; m% Y
辯證法與放屁 ——揭露所謂的辯證法是個神馬東西
; X! m4 \# I$ S' ~- R4 p上課時,我放了一個屁——很普通的屁。既不很臭,當然也絕對不香。
可怕的是,教授正在講辯證法。
“請你自己對這個屁作一下判斷,”教授說,“它好還是不好?”
我只得說:“不好?!?/p>
“錯了,”教授說,“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組成,有它不好的一面,肯定有它好的一面?!?/p>
“那么說它好也不對了?”我問。
“當然?!苯淌谡f。
“它既好又不好?!?/p>
“錯了。你只看到矛盾雙方對立斗爭的一面,沒有看到他們統(tǒng)一的一面?!?/p>
我只好認真看待這個嚴肅的問題,仔細想了想說:“這個屁既好又不好,但不好的一面是主要的,處于主導地位?!?/p>
“錯了。你是用靜止的觀點看問題。矛盾的雙方會相互轉換,今天處于主導地位一面,明天一定處于次要地位?!?/p>
“你是說明天全人類會為了我的這個屁歡呼雀躍嗎?”
“不盡如此,但不能否認這種發(fā)展趨勢”
我愣了好大一會兒,只得硬著頭皮說:“我的屁既好又不好,既不好又好。今天可能不好,明天一定會好。今天可能很好,明天也許會不好.”
教授聽得直搖頭,說:“這是徹底的懷疑論,不是辯證法的觀點?!?/p>
就這樣,僅僅因為放了一個屁,我就成了一個懷疑論者。
教授接著講課:“辯證法的威力不僅在于能夠輕而易舉地駁斥任何觀點,而且他能夠輕易地為任何觀點找到理論根據。”
“可是我的屁就沒有任何根據?!蔽铱棺h道。
“那是因為你沒有找到,其實很簡單,它是你肚子里矛盾雙方對立統(tǒng)一的必然結果。”
我啞口無言。
教授說:“下面我們不談屁,談一個更復雜的問題:一個西瓜,一粒芝麻,無論你怎樣選擇,都有理論基礎。”
我趕緊說:“我要撿起西瓜,丟了芝麻?!?/p>
“很好?!苯淌谡f,“你抓住了主要矛盾,也就是說,你抓住了解決問題的關鍵?!?/p>
“那我就撿起芝麻,丟掉西瓜?!?/p>
“先有量變,才能達到質變。你解決問題的順序十分正確?!?/p>
“我既要西瓜,又要芝麻。”
“即抓住主要矛盾,又不放過次要矛盾。你是用全面的眼光看問題”
“我既要砸爛西瓜,又要踩碎芝麻?!?/p>
“很好,你是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新事物就是對舊事物的否定。一切舊的事物必然滅亡。舊事物的滅亡是新事物產生的前提?!?/p>
“我既要吃掉西瓜,又要砸爛西瓜。既要撿起芝麻,又要踩碎芝麻??墒牵挥幸粋€西瓜,一粒芝麻,怎么辦?”
“你這才算對辯證法入了門,重要的是:矛盾的雙方不僅對立,而且有它統(tǒng)一的一面。你吃掉西瓜當然有它合理的一面,但你要砸爛西瓜,也并非不合理。只有將二者統(tǒng)一,才能進入更高層次的斗爭?!?/p>
我張口結舌,目瞪口呆:“可是,你并沒有解決我的問題?!?/p>
教授笑著說:“辯證法不解決任何問題,它的用途在于首先把人變成傻瓜——如果還有人不是傻瓜的話?!?/p>
“你是說‘首先’?”我問。
“是對,然后再從傻瓜飛躍到學者。”教授開始整理講義,“關于辯證法為什么不解決問題,如何把人變成傻瓜,以及怎樣實現從傻瓜到學者的飛躍,這是下一節(jié)課的內容?!?/p>
教授一蹦一跳,走出教室。
第二堂課:
教授說:“下面我們講一下辯證法的用途。我們要舉一個更加復雜的例子:如何看待中國傳統(tǒng)文化?”
我說:“那一定要用辯證的觀點?!?/p>
“對。我們有許多大牌的辯證法學者,他們會充分利用辯證法的三大規(guī)律,理論聯(lián)系實際,旁征博引,縱橫捭闔。下筆萬言,緊繞主體。最后給你得出一個結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你佩服不佩服?”
“是啊。辯證法不是很有用嗎?”
“以前我也這樣認為。直到我見到一只喪家的野狗——它改變了我的看法?!?/p>
“野狗?”我莫名其妙。
“是的。我家屋后有個垃圾堆,有一天來了一只喪家的野狗。它對其他東西看也不看,‘喀哧’一口,咬住一塊骨頭。”
“這毫不奇怪,所有的狗都會這樣?!蔽艺f。
“不錯。問題是對于狗來說,這塊骨頭就是‘精華’,垃圾堆里除了骨頭以外,還有磚頭,鐵塊,破水桶等等糟粕,他為什么只要骨頭這個精華呢?他怎么知道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難道它已經充分理解了大牌學者們的論述了嗎?”
“好像不會?!?/p>
“肯定不會,所以說大牌學者們通過精確的論述,得到的精妙結論,其實是連一只喪家的野狗早就知道的東西。既然如此,我們?yōu)槭裁催€要為他們喝彩,對他們崇拜呢?”
“是啊,為什么?”
“唯一的解釋就是:辯證法已經成功地把你變成了一個傻瓜?!?/p>
“我明白了?!?/p>
“你明白以后一定要問:你說的沒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誰都知道。問題是什么是精華,什么是糟粕?!?/p>
“對,看他怎么說。”
“你難不倒他,他又會充分利用辯證法的三大規(guī)律,理論聯(lián)系實際,旁征博引,縱橫捭闔。下筆萬言,緊繞主體。最后給你得出一個結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高明不高明?“
“是有道理?!?/p>
“可是我認為:這不僅是無聊,無用的問題,已經近于無賴了?!?/p>
“這怎么說?”
“難道世界上有人會‘具體問題,抽象分析’嗎?那只喪家的野狗,來到垃圾堆前,難道會象亞里斯多德一樣,先把各種東西分門別類,搞清其內涵和外延,再通過歸納演繹,最后確定它是吃磚頭還是吃骨頭嗎?這可能嗎?”
“不可能。那樣的話,他連吃磚頭都有可能?!?/p>
“對,孺子可教。沒有人會‘具體問題,抽象分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句話,等于沒說。不過辯證法學者倒是喜歡用抽象的方法,分析具體問題。因為辯證法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真理。所以如果你看到一只吃磚頭的狗,千萬不能小視,它可能是一個著名學者?!?/p>
教授又收拾好講義,說:“辯證法的根本在于使用‘全面的,發(fā)展的,聯(lián)系的’觀點看問題。象所有的謊言一樣,這話聽起來很顯真理。下一節(jié)課講辯證法的淵源,以及它和形而上學的關系。”
第三堂課
“迄今為止,人類用三種方法研究這個世界。”教授毫不客氣,單刀直入,“第一種是‘屠夫式’,大部分科學家都是這種方式。他們把世界割裂成極小的部分進行分析研究。研究生物的并不研究全部生物,有的只研究動物;研究動物的也不研究全部動物,有的只研究哺乳動物;研究哺乳動物的,有的只研究猴子;研究猴子的有的只研究猴子的尾巴。他們眼中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是極其片面的觀點?!?/p>
“不是辯證法的觀點?!蔽艺f。
“對,”教授接著說,“不僅如此,他們還盡量割裂研究對象與其他事物的聯(lián)系,在盡量不受干擾的情況下,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樣子??茖W家花費大量金錢建造實驗室,而不在大街上做實驗,主要原因就在于此。現在有些實驗還要搞到太空里去做,連空氣引力都要隔絕,可見,為了割裂事物之間的關系,這些科學家是不擇手段的。”
我說:“與辯證法的觀點相反?!?/p>
“有說對了,但仍然不止于此,他們還不管一只猴子過去怎樣,將來如何,只管拿來一刀宰掉,看看它肚子里都是什么東西。他們用的是徹底的靜止觀點。”
“非常野蠻,而且十分笨拙?!?/p>
“所以我把它叫做‘屠夫式’。但這是我們一切科學知識的基礎和來源。沒有這些人,也就沒有任何科學。他們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他們的人格,才智和他們使用的方法,都應該得到尊重?!?/p>
“有誰不尊重他們嗎?”
“有很多,你可能就是一個?!?/p>
“此話怎講?”
“他們用的是孤立,靜止,片面的方法,這種方法有一個名稱,你們中學老師教過你們嗎?”
“叫形而上學,可那是個貶義詞呀?”
“是的,就叫形而上學,這就是過去全部的科學家,現在大部分科學家使用的方法。”
“那為什么它是一個貶義詞呢?”
“因為它和辯證法不相容,而且針鋒相對。有些人不僅自以為是正確的,而且斷定其他人都是錯的。奇怪的是,辯證法整天講什么對立統(tǒng)一,形而上學來和辯證法對立,他卻不肯同一,而是對形而上學采取一棍子打死的態(tài)度?!?/p>
“我明白了?!?/p>
“使用第二種方法的也是科學家,我稱之為‘強盜式’,這種科學家更重要。
他們什么也不干,坐等形而上學的科學家研究出比較確切的成果,在此基礎上綜合升華。千千萬萬的科學家研究了萬萬千千的動物,植物,微生物以后,達爾文拿來一綜合,就提出了進化論。“
“這活倒很輕松?!?/p>
“一點也不輕松,而且需要更高的聰明才智和更加寬闊的視野。愛因斯坦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位。他的視野非常開闊,甚至研究過辯證法。但是他說辯證法對他的研究沒有任何幫助?!?/p>
“辯證法到底是干什么的呢?”
“研究世界的第三種方法就是辯證法的方法,我稱之為‘上帝式’的方法。也就是我們下一節(jié)課的內容。“
最后一課
“我被開除了,”教授說,“今天上最后一課。請先提問?!?/p>
我說:“有的同學說,你的觀點有點偏激?!?/p>
“他說對了,我不僅偏激,而且有錯誤。上一節(jié)課我就故意設置了一個常識性的錯誤,但是你們并沒有給我提出來?,F在我不得不把最重要的東西教給你們:沒有誰是全部正確的,最多只是正確了一部分。如果世界是那只大象,我們就是那一群摸象的瞎子。我們想知道大象的樣子,但是我們誰也不可能把這只大象摸完。我所有的瞎子加在一起也不可能,如果你的一生只能摸完大象的尾巴,你一定要認真去摸。如果你確信自己完全了解了這支尾巴,你一定要堅持自己的觀點。
不要聽見別人說大象像柱子或者象扇子就輕易改變自己的觀點。偏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聽風就是雨,毫無自己的主見。如果你堅持的錯了,沒什么大不了,一定有更聰明的瞎子給你指出錯誤。科學就是這樣在成千上萬的錯誤中提取一個真理的學問。但是如果你對了,卻沒有堅持,世界就失去了一次前進的機會。
“另外你要隨時記住:無論你是對是錯,你只是了解大象的一小部分。要聽聽別的瞎子怎么說。不能輕信,也不能不信。你別無選擇,只有使用你的理性,它也許有許多不足,但卻是你唯一可以信賴的東西。一個人的理性十分有限,許多人的理性卻威力巨大。如果你不知道許多人的理性在那里,那么我告訴你——那就是科學。科學也有不足,以后一定要被突破。不過那需要許許多多比愛因斯坦更聰明的人,肯定不是你我。
“理性,批判和寬容,就是我所說的最重要的東西?!?/p>
這次我沒有提問,也沒有其他人提問。
“言歸正傳,繼續(xù)談辯證法?!苯淌谥缓米约航又f,“辯證法也是個瞎子,但是他不摸象?!?/p>
“他不想了解大象嗎?”我問。
“他當然想了解大象,但是他認為摸象沒有用,或者說作用不大。他認為大象在到處亂跑,還在不斷地從小變大,而且與他周圍的森林,地球,甚至太陽系,銀河系有無限多的聯(lián)系,用‘孤立,靜止,片面’的形而上學觀點徒勞無功,只有使用‘全面,發(fā)展,聯(lián)系’的辯證法觀點,才能搞清大象的樣子。”
“可是他連象都不摸,怎么全面,發(fā)展,聯(lián)系呢?”
“我不知道,鬼也不知道,只有上帝知道。所以我把它稱為‘上帝式’的方法。辯證法最初在中國流行,伏羲八卦,陰陽五行,孔子的”過猶不及“,老子的”反者道之動“,《易經》”一陰一陽謂之道“,《黃帝內經》”內外調和,邪不能侵“統(tǒng)統(tǒng)都是辯證法。西方只有亞里斯多德提出過辯證法的雛形,既不全面,也不具體。恩格斯說他闡述了辯證法的基本原理,我不知道從何說起。不過這無關緊要,現代意義上的辯證法是從黑格爾開始的,這一點恩格斯和我,以及其他任何人,都不會有任何意見?!?/p>
“你只說恩格斯,怎么不提馬克思?”
“馬克思和辯證法關系不大?!?/p>
“辯證唯物主義不是不是馬克思主義的靈魂嗎?”
“我不同意這個觀點,馬克思早期寫過一篇《神圣家族》,痛批黑格爾的”泛邏輯論“,泛邏輯論就包括辯證法。以后也沒見他怎樣說過辯證法。直到他最晚的哲學著作《資本論第二版跋》中,他才玩笑的說自己賣弄了辯證法。但是辯證法是什么,馬克思終其一生,也沒有回答過?!?/p>
“那么辯證法怎樣進入馬克思主義的呢?”
“完全是恩格斯的原因,從《反杜林論》到恩格斯致死不愿發(fā)表的《自然辯證法》,辯證法才成為馬克思主義的所謂靈魂。這一點我和顧準的看法一樣,馬克思是不會同意‘辯證唯物主義’這個說法的。這完全是后人的需要。不過《反杜林論》是經過馬克思同意的,這一點倒是事實?!?/p>
“辯證法有哪些內容?”
“首先是三大規(guī)律:第一,質量互變規(guī)律,來自黑格爾《邏輯學》第一部”存在論“。第二,矛盾統(tǒng)一規(guī)律,來自《邏輯學》第二部”本質論“。第三,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來自《邏輯學》第三部”理念論“。這都是表面的東西,也就是馬克思所說的”神秘外形“。它的根本在于用全面,發(fā)展,聯(lián)系的觀點看問題。它的實質是隱藏其后的兩大主義:第一,真理一元論。反對真理的多元論和相對主義。這早已成為歷史的垃圾。第二,真理不可分,局部事務的真理都是整體世界的一部分,孤立的研究發(fā)現不了這些真理。只有在森林中找樹木,不能從樹木開始研究森林。這不僅極其荒唐,而且毫不現實?!?/p>
“為什么不現實?”
“有個西方不敗教授說得很好:事實充分證明,孤立的,靜止的、片面地來研究事物的方法,在人類現有的認識情況下才是最好的方法論,才可能了解事物的本質。因為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千絲萬縷,如果把所有的關聯(lián)都考慮進去,就等于什么也干不成,就象我們老祖宗一樣,只能抱著個”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這個思維懶怠癥混日子。等到對事物的各種性狀及規(guī)律有了較為詳細的把握,再把它放到系統(tǒng)中進行非常謹慎的觀察和研究。而中國人的傳統(tǒng)思維是總想一口吃成個大胖子,一開始便從總體上提出本質的觀點。這種帶有原始思維特征的傳統(tǒng)正與辯證法不謀而合,或者說辯證法只是中國古代思想方法的一種現代表述,中國人從來不缺少這種思維方式,需要補課的正是孤立的,靜止的、片面地來研究事物的笨功夫?!?/p>
“辯證法到底是怎么來的呢?”
“你們中學教科書上是怎么講的?”
“好像是對客觀世界,人類社會以及思維規(guī)律的全面正確的總結?!?/p>
“這種說法極其荒唐,而且全然不顧任何事實。是徹底的誤人子弟。第一,別說黑格爾活著的時候,就是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人類對客觀世界僅僅了解一點,很小的一點。對人類社會只了解半點。對思維規(guī)律了解得半點也不到。一只大象我們只是了解了尾巴上的幾個關節(jié),腿上的幾根毛,加上耳朵上一塊皮而已,談得上什么全面總結,正確總結?純粹是說夢話。
“第二,你們可以看一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469頁第十二行到第十四行:”黑格爾的著作中有一個廣博的辯證法綱要,雖然它是從一個完全錯誤的出發(fā)點發(fā)展起來的?!岸鞲袼乖诓恢苟畟€地方說過,這個錯誤的出發(fā)點就是唯心主義。誰都知道,恩格斯所謂的辯證法原版照抄的來自黑格爾的《邏輯學》,如他自己所說,只不過”打碎了黑格爾唯心主義的外殼,“取了他”辯證法的合理內核“。你相信嗎?人類從許許多多正確的出發(fā)點出發(fā),都要走上彎路。而一個叫黑格爾的帝國教授,卻可以從一個錯誤的出發(fā)點出發(fā),”全面地,正確地“總結出客觀世界,人類社會以及思維的全部正確規(guī)律。這是人說的話嗎?
“我絕不相信。就是再把我綁到新教徒的火刑柱上,把我燒死以前烤上兩個小時,我仍然不相信!”
“我也不相信。”我小聲說。
“可是相信的人相當多。自從打碎了基督教的枷鎖,辯證法是科學發(fā)展道路上的最大障礙。他把現代科學斥責為不入流的形而上學,機械論。使科學在一些地方停滯不前。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前蘇聯(lián)科學院的一個院長,就因為要搞農作物的雜交改良而丟了腦袋。”
“那為什么?”
“因為雜交改良依據的是孟德爾-摩爾根理論,與辯證法格格不入?!?/p>
“你很熟悉前蘇聯(lián)嗎?”
“我最熟悉的是中國,我在這里住了幾十年??墒谴騽e人頭上的蒼蠅更輕松。”
我問:“對于辯證法的進攻,科學是怎么反擊的呢?”
“西方哲學用實證主義,邏輯經驗主義進行了反擊。現代科學卻默不做聲。它只是不斷地發(fā)展,生產出更多的糧食,鋼鐵,機器,以及人類除精神需要的一切。當這一切成為不可逆轉的潮流的時候,辯證法才忽然發(fā)現,雖然它在罵別人,丟人的卻是他自己?!?/p>
“辯證法沒有任何可取之處嗎?”
“有人說辯證法是一個早產的怪胎,雖然在人類認識的現階段并不適用,但他整體的觀點確實十分誘人?,F代科學的整體論,有機論已經初具雛形。不過這不是對辯證法的回歸,而是在科學自身的發(fā)展中,若隱若現地概括出的一些原則。真理一元論畢竟是難以接受的。科學從不放過任何一個發(fā)展的可能性,哪怕最微小的希望,也會有人付出百倍的努力。1984年,一大群名氣很大的科學大師在美國成立了圣菲研究所(Santa Fe Institute),他們包括眾多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是許多科學領域的頂尖人物,出錢的大老板也是赫赫有名——金融殺手索羅斯。它們的目標就是研究”一元化理論“的可能性。當然,他們誰也不會相信什么辯證法,那就不要研究“一元化”了。它們是用現代科學的方法探討控制復雜的適應系統(tǒng)(CAS)的一般性原理。雖然我不相信他們會取得任何結果,但這是人類科學史上最大膽的嘗試之一。我預祝他們成功——盡管那樣會打破我的一切觀念?!?”
5 D/ j* n. ~5 H7 v# E+ I
作者: qq641966607 時間: 2012-6-29 20:14
我是裝配學徒,那天機床Z向反向間隙有六個絲,我們的工程師來了,東看西看,最后問我和我?guī)煾迪乱徊皆撛趺崔k,當時我?guī)煾迪肓R人了,技術部干什么用的啊,那還是總工。還有就是機床鈑金設計不合理,那天我們都把他叫上了,叫他來調,那根本沒法調,被鈑金擋住了,人沒法下去。
作者: eddyzhang 時間: 2012-6-29 20:17
我就說三句。
( \: Q4 e" a5 i o1,自己設計的產品有沒有考慮到可裝配性和易裝配性?如果沒有那有什么好委屈的?我是老板我都會懷疑你的設計能力。
* s; J9 r, i& M" B2,設計的產品,設計后,雖然裝配性差,但有沒有認真聽取裝配的意見?如果謙虛點聽取人家的意見也不見得委屈。我是老板我會懷疑你的合作精神和做事態(tài)度。3 D2 F, m+ S; W; h y2 B0 B
3,如果在工廠的條件下,裝配都比較困難,那就不用提人家售后服務維修的時候了。
作者: 冷水黃金 時間: 2012-6-29 20:31
中國人的根本劣性。
2 ^2 P" W' n+ L3 K: w: n0 n- Y/ X' |5 ~# X: A6 h, r4 d
碰到問題并非都是找依據、理論,而是爭面子、講工齡。
8 g& P6 |, s5 t7 b! C2 q6 I, p, `1 T' V: l0 ~
老實人碰到這種人,只好硬著頭皮做完活,然后繞著走。
作者: 西部情 時間: 2012-6-29 20:32
我認為大家做事低調些好,有事大家多溝通,工程師也好技術員罷,不要擺架子,多和現場的的工人師傅們多接觸,交流,這樣你就會學到許多你在辦公室電腦邊不能接觸的知識,工人師傅在遇到技術問題時也要抱著良好的心態(tài)去與技術人員工程師們請教,目的就是共同把工作做好,一些小的分歧那是難免的,這樣大家才能更好的發(fā)揮團隊的力量,
作者: 憤怒的小鳥 時間: 2012-6-29 20:59
我如果想教他就和他辯論辯論,不想教他我就說:我錯啦,下次一定改。讓他一輩子都不知道正確的解決辦法。嘿嘿ie
作者: tabble 時間: 2012-6-29 21:10
我現在沒資格擺架子,我覺得也沒必要,別人有意見的時候讓他說你虛心聽著就是了,真是自己錯了,就承認自己錯了,然后想辦法挽救,這樣自己會一點點進步,直到別人無可指責的時候。不要怕承擔責任,承擔了這個責任才能承擔更大的責任
作者: 掃街 時間: 2012-6-29 21:14
沒什么值得討論的,中國人斗中國人嘛,傳統(tǒng),否則他老人家如何發(fā)動十年大折騰呢。
# K( p- j$ }0 ?: b! c2 j: x5 S7 S工程師有工程師的絕活,老裝配有老裝配的積累,如果有個平臺,比如社區(qū),當然愿意平等交流,但現實是不可能的。
& d) v% J# g A. l老師傅的心理:工程師有理論基礎,又會各種軟件,如果再從我這老家伙嘴里套出實踐經驗,恐怕我老人家早晚滾蛋。' b9 p' L2 b5 X7 H* X; |) _* _
工程師的想法:老師傅有豐富的實踐,如果讓他懂理論,再教會軟件,留我這個工程師豈非多余。! {* n `7 J0 w K3 _% I
這種利益上的糾葛注定二者在工作中是貌合神離的。3 p% ]8 z1 x( l, v
職場本如此,何必假和氣。
作者: 復蘇之風 時間: 2012-6-29 21:34
關鍵是一個面子問題,而面子問題又關系到銀子問題
作者: 江南茶客 時間: 2012-6-29 21:39
如果真被“欺負”了,證明工程師對自己設計的(或是參考設計的)產品還有認識不到的地方,這在成為“真正工程師”之前應該屬正常現象,關鍵是能不能知恥而后勇。媳婦終究會熬成婆的,只是因人而異時間早晚問題。
( X Z1 v+ b2 @ 這里我想強調三個字:責任心!有責任心的,類似錯誤只會出一次、兩次,沒有(或不強)的錯十次還照犯,這樣的人不被欺負誰被欺負?
作者: 封存不了的愛 時間: 2012-6-29 21:44
掃街 發(fā)表于 2012-6-29 21:14
( t, L2 Y' Z- F5 s; l+ @( |" K
沒什么值得討論的,中國人斗中國人嘛,傳統(tǒng),否則他老人家如何發(fā)動十年大折騰呢。/ W; d% \: c' ~6 ?
工程師有工程師的絕活, ...
' o6 x2 X* S4 ?3 m/ [) w, ~
不錯 但不是正解 等~~~~有小部分工程師都懶的下車間。難道設計會畫圖就行,會理論就行。: t q' ?' u6 F" p7 l' D- {
我到新廠1年了 沒看見幾次液壓工程師他老人家下車間,親臨指導!擺架子,就這樣能服人。# \! Y5 r0 j9 ]4 N
從學校出來2·3年,沒下過車間底層的。我就不信他設計出來的東西恰到好處。就像電工一樣,電機壞了他線一拆,維修工過來搞,搞完電工線一接。我就不相信他是一個好電工
( |2 l: Y9 X1 p1 R# D& Y3 l, x( F$ j& K
作者: 那山那水 時間: 2012-6-29 21:52
看到這個貼子,我想回復,這樣的問題我也遇到,如果你作為工程師被罵,兩個原因,一是水平差,二是太粗心大意了,如果不想被罵,只有提高自己設計水平。我以前被裝配罵,現在我罵裝配,不過是開玩笑的罵,如果你水平高的話,在加上對裝配人員的技巧建議夸獎一番,你會發(fā)現,和裝配人員是最好打交道的,也很容易贏得他們的尊敬
作者: wen_︷ 時間: 2012-6-29 22:00
關鍵是一個面子問題,而面子問題又關系到銀子問題
作者: 跑道盆地 時間: 2012-6-29 22:09
首先俺一直不理解裝配和工程師的職位定位和職責細則。所以俺看不懂題目。俺也不清楚裝配和工程師,會有:誰比誰高一等的說法?
! n( h3 I g8 A6 Z欺負這兩個字,歧義太大。
% @# u+ [ O, f5 ]& x9 c這讓俺想起以前打球,控衛(wèi)給球不舒服,俺突破也不夠快,球最后沒打進。0 w, D0 Y2 f! m" K* l# i8 J
你說這是怪后衛(wèi)水,還是俺不爭氣呢?
作者: 機械神話 時間: 2012-6-29 22:11
這個思路值得商榷。工程師被裝配侮辱,肯定有;裝配工被工程師當狗使喚的,也不少。
2 g- _- q* w) B* u" m& R! R! ]! u$ C3 H8 o, o! w3 n
這些都是比較消極和對抗的觀點。核心是兩者合作,才能搞好產品。當然,不以產品品質為目的的任何爭論都是沒有意義的,尤其是爭一口氣??茖W家和工程師是有區(qū)別的;工程師和裝配工也是有區(qū)別;各司其職,可以的話,最好合作,不行的話,那就斗吧。
" l1 K: W' n5 u# Y6 _* S
* l5 U" Z" _- S" Z) ~# }為制造而設計,這本是設計的一部分,可能占個20-30%。" |4 g/ C* }- l3 Z
作者: peace80 時間: 2012-6-29 22:43
工程師都是被“斗”出來的,直面自己的問題,有錯的虛心求教,無錯的要一劍封喉的訴回。
作者: kingalen 時間: 2012-6-29 22:52
其實只能說明水平不夠,有什么好怨的呢,我見過的一些機器,很多地方都不合理,能用不能修,甚至有些只能勉強用,怎么辦,找做這機器的,連他自己都沒辦法,說明什么。被欺侮是應該的,你還得謝謝人家呢,要不你還不知道自己的短處呢。打腫臉是充不了胖子的。
作者: 小曲 時間: 2012-6-29 22:54
掃街 發(fā)表于 2012-6-29 21:14 
- g0 q1 |& `$ \沒什么值得討論的,中國人斗中國人嘛,傳統(tǒng),否則他老人家如何發(fā)動十年大折騰呢。
7 ` I( h# x' Y! I- E! W' D工程師有工程師的絕活, ...
) z( n* s( K0 f. q; x! P# k! V1 ~
非常不同意這個說法,有這種想法的應該都是心胸不是很寬廣的吧,車間師傅跟搞設計的根本沒有利益沖突嘛,相互學習進步嘛,我們公司就是車間師傅跟搞設計的都是經常交流,相互學習。7 M# ?/ z% Q7 ^ S: |
作者: 小曲 時間: 2012-6-29 22:55
kingalen 發(fā)表于 2012-6-29 22:52
0 ~1 v2 V8 @% j! i
其實只能說明水平不夠,有什么好怨的呢,我見過的一些機器,很多地方都不合理,能用不能修,甚至有些只能勉 ...
) R0 E1 i7 A4 N4 v- w據你的回復斷定,你肯定不是搞設計的。
作者: kingalen 時間: 2012-6-29 23:07
小曲 發(fā)表于 2012-6-29 22:55 
* K d; C) t! s$ b6 O7 N據你的回復斷定,你肯定不是搞設計的。
( `# S, B7 @" E+ W5 u: y
是的,老板買了些機器回來,爛的很,都抄別人的,上面還搞個某某專利,侵權必究,暈死,機器沒法用,我得幫忙改,什么材料,受力,馬達功率,轉速,等等亂七八糟的,現在頭都大了,弄好了幾臺還有幾臺得慢慢改,老板說了,沒法退,都不知道這生意是怎么談的. ~, W& T+ V& k. `
作者: lu33189 時間: 2012-6-29 23:28
本帖最后由 lu33189 于 2012-6-29 23:37 編輯
$ l i% p2 @, \6 Q
! ^% r1 }6 N: [' n' [ 既然大家都是搞機械的,一定都知道沈鴻老前輩吧,我把老先生的“七事一貫制”、“四個到現場”摘下來給我們的工程師們看一看,大家做到了嗎? ; N3 [! P, G$ X- Y9 Q
“七事一貫制”就是設計人員要把研究、試驗、設計、制造、檢驗、安裝、使用七件事前后密切聯(lián)系起來,一貫負責到底。
P [) k3 }5 k" S1 `- c “四個到現場”就是設計人員要親自到“使用現場”調查研究,提出方案;到“試驗現場”反復試驗,確定設計;到“制造現場”勞動服務,解決問題;到“安裝現場”安裝試車,總結提高。
! A; [" a# v2 V7 _7 _% ~: s
作者: lu33189 時間: 2012-6-29 23:33
本帖最后由 lu33189 于 2012-6-29 23:36 編輯
c" f9 s [, _+ Z6 u
( w: M4 T( g2 d& E摘錄一篇記念老先生的文 % q* B0 _2 _6 G. J% t9 ?+ k
0 G# I% U$ r7 M. h! [ 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 深切呼喚沈鴻精神) M- U& |% l4 W# k7 I
; G. S1 U0 G' N
/ B7 }) O" l7 N" Z: Z, ]3 {
2 G8 n* f1 g$ B' Q/ s' l進入21世紀,在中國大踏步向創(chuàng)新型國家邁進,高張“自主創(chuàng)新”旗幟的同時,人們深情地呼喚著一個名字——沈鴻。 - c6 A P$ E0 d3 Q7 V( f4 d
5月19日,是沈鴻誕辰100周年紀念,人們以不同的方式緬懷著這位為中國工業(yè),特別是機械工業(yè)發(fā)展做出卓越貢獻的平凡而偉大的共產黨員。
, x* i! w0 X# l! q$ n- t沈鴻同志是我的老師,是我的“學士后”導師,也是當時許許多多工程技術人員的導師,沈鴻的自力更生、自主創(chuàng)新精神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黃瓜”變“西紅柿”$ {* G% X2 z* B; U% B8 X+ w
我與沈鴻同志相識是在1952年。新中國成立后,沈鴻同志在陳云同志領導的中央財經委員會任重工業(yè)處處長,1952年底調到新成立的國家計劃委員會任機械工業(yè)計劃局副局長,我任重型礦山機械處副處長。沈鴻同志為人很隨和,什么架子都沒有,經常和大家有說有笑,群眾關系非常好。有一次,他給我們擺龍門陣,大談他到蘇聯(lián)參觀時的見聞。他說,有一天他們代表團到烏拉爾重機廠參觀,看到了蘇聯(lián)的萬噸鍛造水壓機,是從德國進口的。別的同志看了一會兒就走了,他卻對這個龐然大物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留在那兒整整看了一個鍛造全過程,燒紅的特大鋼錠在鍛造水壓機上,一會兒“黃瓜”變“西紅柿”,一會兒“西紅柿”又變“黃瓜”——鐓粗、拔長,再鐓粗、再拔長。 x! g# K9 E) G/ \- c( J$ e
那時,中國還沒有萬噸水壓機,沈鴻同志也是第一次見萬噸水壓機,但是他懷著激切的深情說:“什么時候,咱們國家能夠自己制造萬噸水壓機就好了!”
8 L5 [0 E2 J0 k% ^3 Q, ?當時我開玩笑說:“沈局長,將來您造萬噸水壓機的時候,可別忘了我們呀!” 4 W# g* C; p+ X) F$ q/ k; x& h
要造萬噸水壓機,首先得有萬噸水壓機”?!
2 ~; k- u+ m3 l1 {& H& Y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我們研究長遠發(fā)展計劃時,曾考慮利用東北已有條件,自行設計制造一臺萬噸級鍛造水壓機,以便解決我國大型鍛件的急需。但是,這個設想很快就被否定了。理由是:“要造萬噸水壓機,首先得有萬噸水壓機?!睎|北當時雖然已有一個重型機器制造廠,但是只有6000噸水壓機。萬噸水壓機的四根支柱要用200噸大鋼錠來鍛制,非用萬噸水壓機不行。因此,要想自己制造萬噸水壓機,首先要進口一臺萬噸水壓機,建設萬噸級重型機器廠,然后才能自己制造萬噸水壓機。 / {! d+ b( p: O+ I7 v7 `' Q
“要造萬噸水壓機,首先得有萬噸水壓機”,這個“理論”在今天看來似乎是非常幼稚可笑的,但在當時,卻是一個不容置疑的“真理”。而沈鴻同志卻不信這個邪,在一次我和他探討這個問題的時候,他一邊哈哈大笑,一邊說:“那就請問,世界上第一臺萬噸水壓機又是怎樣造出來的呢?” 上書毛主席% T5 O1 x. J B- w+ B5 J! ?
1958年,我在國家經委工作,沈鴻同志早已調到煤炭部任副部長。一天,沈鴻同志突然給我來了一個電話,他用非常興奮、非常幽默的口氣對我說:“宗棠啊,有個‘買賣’你干不干呀?” $ }# u( {, T. q4 O0 @! j* T1 t2 n: b
我說:“什么買賣呀?”
, I8 o: ] c' C# v5 y5 V) H他說:“毛主席他老人家決定咱們自己動手制造萬噸水壓機,你干不干呀?”
- Z4 N M4 \8 }6 F2 `, r ]后來,我才知道就是在1958年中國共產黨的八大二次會議上,沈鴻同志向毛主席寫信,要自己設計制造萬噸水壓機。 毛主席:擁護您的創(chuàng)議,編一本技術科學創(chuàng)造和發(fā)明者小傳,對鼓舞我們學習科學技術,一定會起很大作用。 . ^- ^) l% s' t
我少時就從《世界十大成功人傳》及科學名人傳兩書中得到啟發(fā)。愛迪生只讀幾個月書。我比他已經多讀了四年,為什么不能學技術呢?法拉第是個印刷廠學徒,成為電的理論科學家。我這個布店學徒,為什么不能成為一個工程師呢?
2 e# | V2 M9 X1 `對技術科學上,現在確實存在著不少迷信。當1956年第三機械部布置生產雙輪雙鏵犁及鍋馱機時,就有人說,鍋馱機有危險,是炸彈。我們?yōu)榱俗C實此事,用了六臺大小不同的鍋馱機到北京來連續(xù)開動十天十夜,結果一個炸彈也沒有發(fā)生。其實鍋馱機是鍋爐上面馱一個蒸汽機,而火車頭是蒸汽機上面馱個鍋,所以火車頭也可叫做“機馱鍋”,從來也沒有說坐火車就坐在炸彈上!一切鍋爐都有爆炸的可能,這應該靠技術來掌握他,不然家家戶戶得燒水鍋,同樣也會炸死人。說鍋馱機是炸彈的同志們,不從實踐中去解決問題,而用迷信來嚇人,幸經我們試驗,不然今天還要加一個恢復鍋馱機名譽。
- r; U% q% P: ]/ N, o" I+ i* M機械工業(yè)中,一說到大型、精密、復雜這三個名詞,就可以把很多人嚇住,而沒有想,人家哪兒來的,為什么我們不行。
% I/ Y9 Z# k8 K1 _7 C再講一個水壓機事,這事大概您很關心,國民黨在1947年自日本拆來了四臺1000噸~2500噸水壓機,為了大型、復雜、平衡合理等等的迷信,迄今只有一臺裝起來了,而自己許多大鍛件,還要依靠進口。 # K" o5 k0 O9 Q0 V0 M( U9 }$ Y9 Y6 y
十五年趕上美國,萬噸級的水壓機我國應有若干臺,分布在主要工業(yè)區(qū)。機器的來路有二:一條是進口,還有一條自己也造。上海應有一臺,我和柯慶施同志談過,如果上海愿造,我也可以參加。這事,我自1954年參觀蘇聯(lián)烏拉爾重機廠回來后,就經常在思索,我看我們可以做得成,費他一年或一年半的時間,做一臺萬噸級的水壓機,做得不好一些也可以用十年。這對于我自鍛大件,有很大幫助。您看如何?
6 e. X* {/ h$ J此致敬禮! & p( ^3 o/ D+ W- [& Z1 U6 x
沈鴻 [: {; |1 ?) J( l
1958年5月22日* B; T/ O2 z- y5 k/ b1 c
; c0 U3 K# v# U, m3 S; d$ i8 `
1 B. q# H8 r, c7 R2 @) R
7 o6 m% u$ B7 L3 P敢想、敢做、敢為天下先
. _3 J n- K0 Y# n沈鴻同志的建議得到了毛主席的大力支持,地點選在上海江南造船廠。沈鴻同志親自擔任總設計師,要我這個外行擔任副總設計師和制造安裝大隊長。萬事開頭難,沈鴻同志只上過四年學,且當時在煤炭部工作,所以,有“挖煤的要制造萬噸水壓機”等一些風涼話也來了。當時,最緊要的是,沒有特等工程師,沒有專門的技術人員。但是沈鴻同志說:“沒有關系,沒有條件我們就創(chuàng)造條件干。”
9 \. t) V% B. H% T沈鴻同志親自領導的上海萬噸水壓機設計室,一共十幾個人。其中只有沈鴻同志在國外看到過一次萬噸水壓機,我和其他人很少甚至連見都沒有見過水壓機。 # t$ ]. x$ w4 }0 @) v) U
沒有見過怎么辦,看書,搜集資料,參考國外的水壓機的總圖。沈鴻同志不僅自己看,也讓我們下功夫認真讀書,研究資料,最終掌握了不少水壓機的設計結構形式。但是,只靠讀書、看資料,要想再深入一步,就感到非常困難。光有理論,沒有實踐不行,沈鴻同志決定先到使用現場去調查研究。沈鴻同志帶著大家穿上工作服,背上照相機,帶著筆記本,扛著畫圖板,跑遍了全國各地的水壓機車間,認真觀察每臺水壓機的結構原理和工作性能,親自跟操作工人、檢修工人和技術人員座談,虛心向他們請教,并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分析每臺機器的優(yōu)點和缺點以及如何改進提高。
1 b; l, Q1 T+ R) u調查三個月,勝讀幾年書。我們不僅對水壓機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沈鴻同志還“治”好了很多我國從外國引進的水壓機的毛病,例如:針對原來壓力噸位轉換結構不夠靈活,就改變操縱系統(tǒng)設計結構;把原來水壓機糟糕的潤滑系統(tǒng)改為自動化;把原來太窄太黑太臟太滑的水壓機地下室改得寬暢明亮,給維修工人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 J/ ~- k& q& c' q; @4 d) Z& W經過前期大量的準備工作,沈鴻同志把各國水壓機的各種不同結構反復地進行分析對比,去粗取精,博采眾長,為我所用。萬噸水壓機的第一張草圖設計出來了,沈鴻同志是個美食家,他幽默地把這種設計方法叫做“炒什錦”。
5 }$ v3 L9 ^( r. D( \那么,這第一張設計圖紙,是不是符合水壓機的客觀規(guī)律呢? 4 Z7 [, |/ {+ [2 Q' T5 g! ~
為了檢驗設計的正確性,沈鴻同志又發(fā)動組織設計人員到試驗現場,親手多做模型,多做試驗。我是副總設計師,但自從大學畢業(yè)后沒有做過設計工作,畫起圖來非常吃力,畫的對不對心里也不大有數。沈鴻同志建議我先用厚紙殼做一個水壓機模型試試看。于是我就去買了一把剪刀,一瓶膠水,一疊馬糞紙,剪剪貼貼,很快就糊了一個馬糞紙水壓機,結果發(fā)現這兒不對,那兒不行,一面糊,一面修改設計,得益匪淺。但是沈鴻同志還認為這樣不行,要再請一位有經驗的電焊工來提提意見。結果把這位老工人認為“不來事”的地方都弄得“來事了”。不僅這樣,沈鴻同志還要求我們用各種各樣材料制造模型,像有機玻璃、鐵皮、木頭、竹竿、泥土、沙子,甚至捏玩具用的橡皮泥。
) ^* `. m. J; K7 o) o) u; W有一次,一位老工程師研究一張高壓閥門的圖紙,結構很復雜,看了好幾天也看不明白,苦惱得很。沈鴻同志勸他做個模型看看。這位老工程師不信這種方法,一直不動手。沈鴻同志心靈手巧,一天晚上,親自動手替他用橡皮泥捏了一個小模型,第二天和這位老工程師共同研究,很快就弄懂了。
" d1 E1 D9 i w( d! n沈鴻同志認為,設計人員親自動手做模型,一方面可以及時、敏銳地發(fā)現設計中的問題,一方面可以征求制造工人的意見。一般說來,只要這樣認真做了的,設計上的大毛病就比較容易糾正,設計人員的水平也提高得比較快。這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技術人員和工人相結合的一項重要方法。
7 c4 b8 R" S" J8 D* ? Y7 U! I* i* g從實踐到理論、再從理論到實踐多次反復,設計總圖修改了多少遍,但是沈鴻同志覺得把握還不大,決心先造一臺1200噸模擬試驗水壓機,讓它投入鍛壓生產,進行動態(tài)試驗。后來,這臺“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模擬試驗機,經過設計、制造、安裝和鍛壓試驗,又發(fā)現了不少關鍵性的重大設計結構問題,在這個實踐基礎上,又提高了認識,徹底改變了萬噸水壓機的設計結構。 " R+ ^1 L* d. ?5 z
這樣,經過反復實踐、反復認識,在沈鴻同志的領導下,從第一個草圖到第十五個草圖,總算把萬噸水壓機設計搞出來了。 / N- O, ^, O! W
當時,沈鴻同志的這種設計方法被人們總結為“七事一貫制”、“四個到現場”。
4 V+ @% `6 V, k“七事一貫制”就是設計人員要把研究、試驗、設計、制造、檢驗、安裝、使用七件事前后密切聯(lián)系起來,一貫負責到底。
) K# J' @9 O4 o+ K: b2 s“四個到現場”就是設計人員要親自到“使用現場”調查研究,提出方案;到“試驗現場”反復試驗,確定設計;到“制造現場”勞動服務,解決問題;到“安裝現場”安裝試車,總結提高。這樣,從“使用現場”開始,經過“試驗現場”、“制造現場”、“安裝現場”,又回到“使用現場”來。這四個現場構成了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循環(huán)。經過這樣一個循環(huán),機器造出來了,人們的認識也提高到了一個高一級的程度。利用這種提高了的認識,再去設計制造另一臺新的機器。如此螺旋式的循環(huán)再循環(huán),提高再提高,以至無窮無盡。 0 ?) T# L# U1 h. K- s) m0 t: W
這就是沈鴻同志的設計哲學觀。這個指導思想不僅貫穿在設計制造萬噸水壓機的全部過程中,在此后我國很多重大項目中都具有指導意義。我后來的工作就是一直遵循沈老的這個方法一步一步地做事,在由我負責研制的、沈老主持的“九大裝備”中的第六套裝備項目的研發(fā)過程,我的200位學生們也是嚴格按照沈老的“七事一貫制、四個到現場”完成的。實際上,這就是“求真務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今天看來,沈老的這一設計哲學思想仍然具有重大現實指導意義。 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 X- y( C6 p V. T& q4 G有了設計圖紙,我們就投入到了制造萬噸水壓機的戰(zhàn)斗中。 5 b/ m$ a: k4 m! z! s
但是困難卻接踵而來,首先是上海沒有大設備,要造這樣的大機器,到底行不行?有人說:這不行!必須先有大一點的設備,才能造小一點的機器;必須先有精一點的設備,才能制造粗一點的機器。只有“以大干小”、“以精干粗”,才符合科學要求。
$ @7 @ @) V4 ]' Z6 y' Z沈鴻同志認為,這種說法一般是對的,但也不能絕對化。他說,看看生產技術發(fā)展史,人類是先有了石頭工具,以后才逐步制造出今天這許多現代化設備的。假使有人片面強調非“以大干小”、“以精干粗”不行,那就請問他:“世界上第一臺大機器、第一臺精密機器,又是從哪里來的呢?” 1 P x+ c7 d$ S) T; M, O: Z
沈鴻同志認為,上海沒有大設備,的確是個不利條件。但是,上海是個老工業(yè)基地,他們不迷信,見多識廣,巧辦法多,這又是個有利條件。我們應當充分發(fā)揚它的有利條件,盡量避免它的不利條件,創(chuàng)造性地把這臺萬噸水壓機造出來。 + I: {" N9 a& G$ i
事實上,最后這臺萬噸水壓機,就是用上海技術人員和工人創(chuàng)造的許多土辦法、窮辦法和巧辦法制造出來的。 , n+ B/ U# @3 q' r# Y
其次,上海沒有大鍛件和大鑄件,我們只好以小拼大,把許多比較小的鑄件和鋼板焊接起來。但是,這些焊縫特別厚,有的竟達60厘米。焊接工作量也非常大,焊縫全長三公里多。焊縫結構又非常復雜,質量要求也非常高。這樣的焊接結構,采用一般的電弧焊接是不行的。 * v% [# N3 Z1 x9 s) a! w
在沈鴻同志領導下,上海的技術人員和電焊工人,經過反復試驗,掌握了電渣焊接新技術,克服了重重困難,終于把這臺全焊接結構的萬噸水壓機焊接起來了。
1 w% y. E3 D+ G* z& ]下橫梁焊好,經過熱處理后,需要進行機械加工。當時上海沒有大機床,完全是用移動式銑床和鏜排進行加工的。 ; z! W% j' d( }
沈鴻同志讓我們在下橫梁的上平面上,擺上五臺移動銑,經過十幾天日夜苦戰(zhàn),十米長四米寬的大平面加工任務提前完成了。平直度誤差只有1/15000,比設計要求的1/10000還小很多。
/ G8 p! Y) A1 G- x2 {$ Y/ w周恩來總理非常關心萬噸水壓機的建造。有一次,沈鴻同志帶我向總理匯報另一項工程事情。當周總理知道我是建造萬噸水壓機的,格外關心,再三要我坐到他身邊,親切地問:“萬噸水壓機造得怎樣了?你們的資料我都看過了,很好,一定會成功的?!苯又终f:“你們還有什么困難沒有?解決不了的,你們可以直接找我嘛,省得轉來轉去誤事?!敝芸偫淼挠H切關懷,給了我們極大的鼓舞和力量。1960年,國家暫時困難,有關部門決定萬噸水壓機工程下馬。在這緊急關頭,我就給周總理寫了一封信。周總理立即派國務院三辦主任孫志遠同志到上海調查,并親自批準萬噸工程繼續(xù)搞下去,挽救了萬噸水壓機的命運。
- l. _( s/ q( g9 u1965年,周總理在中南海接見全國設計工作會議的部分代表,并共進晚餐。沈鴻同志和我都參加了。周總理聽取了原子彈和萬噸水壓機的匯報,最后講了幾句話。他說,原子彈、萬噸水壓機,看起來是個龐然大物,但是不要害怕它,要在戰(zhàn)略上藐視它,在戰(zhàn)術上重視它,要一分為二、一分為二,……,然后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打殲滅戰(zhàn),沒有什么困難是不能克服的。
3 C7 o! w# \) F: J' }2 `( c) X( M2 B& o就這樣經過四年的設計、試驗和制造,萬噸水壓機的四萬多個零部件全部制造出來了。1961年12月,在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中,萬噸水壓機開始安裝,1962年,經過聯(lián)動試車一次成功。 “我們國家的總工程師”! M" B* ?" ?: l% o, q5 f( R
從毛主席決定之日起,在沈鴻同志親自領導下,前后經過四年時間,終于造出了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12000噸自由鍛造水壓機。 / R; u) H' m D K' V
沈鴻同志上書毛主席說這臺萬噸水壓機能用十年,現在已經用了四十幾年,大修后,看來,只要認真維修保養(yǎng),還可再用幾十年,這是沈鴻同志自己也萬萬沒有想到的。
8 Y+ c& p7 Q: Y. V6 { _5 h7 Q這臺萬噸水壓機在某些方面還具有自己的特色:第一,重量較輕。世界上一般萬噸水壓機,主機重約3000多噸,而我們這臺由于采用整體焊接結構,只有2200噸,是世界上最輕的一臺萬噸水壓機。 4 s' ~, m$ T" H+ m/ }; C% S
第二,高度較低。萬噸水壓機車間行車軌道一般是24米,我們這臺只有20米,可能是世界上最矮的一臺萬噸水壓機。
$ y1 Y. g7 U- X" Y第三,力量較足。這臺水壓機一造好就經過16000噸超負荷試驗,可以確保12800噸滿負荷正常運轉。 3 [; k X5 W9 g/ d
第四,工作較穩(wěn)。這臺水壓機采用六缸結構,著力點分布較勻,再加上高度較低,鍛壓時搖擺較小。
# @% p: C6 p% Y# O* Z" n; Y當時,陳鏡開榮獲最輕量級舉重世界冠軍,大家就說,這臺水壓機是“陳鏡開式”的萬噸水壓機,也是最輕量級冠軍。 ' K N, u7 X: ^( U1 F7 {0 i
朱德委員長曾兩次視察萬噸水壓機。 3 l! s) ^+ @1 T, e S9 I' |" {
第一次來時,他幾乎走遍了每一個工作點,當他聽說我們用的是土辦法、窮辦法和巧辦法時,老人家特別高興,連連稱好。他說:“這是共產主義的精神,共產主義的方法。你們一定要堅持下去,完成毛主席親手交給的這個任務。”
7 B1 \2 E+ p0 i: K v$ ~: c ?/ Z第二次,正當萬噸水壓機建成時,朱德委員長來視察。他高興地觀看了萬噸水壓機的操作表演,興奮地對大家說:“帝國主義欺侮我們,說我們不會造大機器。修正主義笑話我們,說我們連6000噸水壓機都沒有,還吹什么牛皮?,F在,讓他們來看看好了,我們中國人在毛主席共產黨領導下,不但能夠自己造大機器,而且可以造得好、造得快、造得省。這臺萬噸水壓機就是一個很好的典型?!?
$ \# n5 [. q+ @. R陳云同志從延安開始就對沈鴻同志特別關心厚愛,對萬噸水壓機也一直非常關心。在設計制造過程中,他老人家也來過幾次上海。每次他來,總是要找沈鴻同志談談萬噸水壓機工作。他問得很仔細,聽得很耐心,并給予很大的支持和鼓勵。萬噸水壓機建成后,陳云同志來視察,那時候他身體很弱,但卻興致勃勃地觀看了萬噸水壓機的操作表演,看完后還和大伙座談。當工廠黨委書記介紹到我時,陳云同志顯得格外親切。他緊緊地握著我的手,說:“啊,林宗棠,是你??!你還在這兒呀!……”接著他又說:“你前后寫的好多文章,我都看過了,很好,很好!……”我當時很激動,覺得這不僅是對我的鼓勵,更是對萬噸水壓機工作的表揚,是對倡議并親身領導這項工作的沈鴻同志的表揚和鼓勵。
8 Q# K( l, f o5 D" g7 E( y后來,陳云同志還說,“沈鴻同志不是哪個部門的總工程師,而是我們國家的總工程師?!边@是對沈鴻同志的最高贊賞,也是對他一生的正確評價。作為沈鴻的學生,我感到無比榮幸和自豪。 毛主席贊賞萬噸水壓機
$ m, G/ W7 d' G5 \4 E, P1965年3月,李富春、薄一波副總理到上海視察,觀看了萬噸水壓機的操作表演,聽取了有關制造萬噸水壓機的工作匯報。他們著重指出:萬噸水壓機設計、制造、安裝、運轉的成功,是我國工程技術人員和老工人按照《實踐論》、《矛盾論》辦事所做出的輝煌成績。堅持參加勞動,不斷實踐,不斷提高認識,采用實驗到現場、制造到現場、安裝到現場、使用到現場“四個到現場”和研究、試驗、設計、制造、檢驗、安裝、使用“七事一貫制”的方法,是多快好省地發(fā)展我國生產技術的一條重要道路。應該大力推廣這種方法,凡是準備攻破一個重大新產品、新技術而又具備條件的,都應該使用“四個到現場”、“七事一貫制”的方法。 ! }$ ]) N, F# O) x! V
薄副總理還親切地對我說:你們寫的萬噸水壓機總結報告,我送給毛主席了。毛主席他老人家看了這份報告后,對我說,這個報告寫得很好,特別是其中“反復實踐、反復認識”這一段,毛主席特別贊賞。毛主席還說,可惜這篇文章寫得太長了一點,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看的。最好能短一點,讓更多的人看看。毛主席還在一次工作匯報會上,對大家說,他看了萬噸水壓機設計的文章,有些設計要經過一次、兩次甚至幾十次的失敗才能成功,不經過失敗是不會成功的。
3 d' W! \$ d9 A1 \, Z1 O- a0 L& s, Y毛主席的這些重要指示,是對萬噸水壓機工作的充分肯定,是對參加萬噸水壓機工作的所有同志的熱情表揚,也是對沈鴻同志所創(chuàng)造的設計技術道路的最高評價和贊賞。
+ n {/ ?& O4 O" C7 F沈鴻同志在制造萬噸水壓機當中表現出來的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打殲滅戰(zhàn)的主導思想應該是我們國家工業(yè)發(fā)展的一個重要規(guī)律;試驗、失敗、再試驗,直至成功,這是沈老教給我們成功的秘訣。要提高我們的國家競爭力,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這個也很重要。世上無難事,外國人能做到的我們也能做到,這對國家走自主創(chuàng)新道路意義深遠。 共產黨員的本色
2 L- x+ d2 h: y0 y7 ^" L0 F( R我與沈鴻同志共事、交往,從1952年認識直到沈老去世,有整整46年的時間。沈鴻不僅為人好、肯鉆研、肯學習,而且他共產黨員的本色始終不變,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沈鴻是我的老師、朋友、親人。
+ \+ W/ V6 V2 m7 z) I9 X沈鴻喜歡鉆研,即使出門的時候他也經常隨身帶一個小工具包,是他的“百寶囊”,走到哪里修到哪里。他心靈手巧,我們的手表不轉了去找他修,眼鏡壞了,也去找他修。沈老對什么都感興趣,別看他一天背著手,嘻嘻哈哈的,腦子里總在鉆研。他曾經研制照相機,他發(fā)明的照相機啊,別人家的一卷膠卷能照36張,他的能照360張。他對三峽工程非常關心,甚至還想制造飛機。對縫衣針很感興趣,連抽水馬桶怎么修他也要認真研究。
: A8 G% u' R4 G2 k0 U' n& ]沈鴻沒有架子是出了名的。1976年10月,年已七十、衰弱多病的沈鴻,看到國家建設有了轉機,欣喜若狂。他手執(zhí)小旗,參加了長安街上的盛大游行。隨后,就跑了幾十個城市,調查機械工業(yè)的現狀,幫助各家工廠整頓生產秩序。在這期間,他使人們看到了一個共產黨人真正的本色。
( l! C$ }- U& `( n8 o) W7 K在那次去秦皇島的貨車里,卡在桌子角上的熱水瓶突然倒下來,水潑濕了他的鞋襪。他貓腰一看,原來是固定暖瓶的卡子松扣了。他從行李架上取下“百寶囊”,拿出手鉗、小錘和螺絲,喀嚓、喀嚓地修理好卡子,才換了鞋和襪子。 2 L7 r: {6 k) D! R' I" O3 |
后來他們輾轉到沈陽。隨行的一機部重型機械局局長趙舒天,在戰(zhàn)爭中留下了風濕性腰痛病,不能睡“席夢思”床,有關部門事先招呼賓館,給他準備一塊硬鋪板。當沈鴻一行來到賓館,一塊沉重的樺木鋪板立在樓梯扶手上。賓館服務員看這幾個人穿著平常,有人還提著油跡斑斑的帆布工具袋,以為他們是給首長打前站的。一個女服務員對其中穿著工作服的“小老頭”說:“你們一位首長要鋪硬鋪板,你就把它順便捎上樓去吧!” 3 h, w$ g* ]! I. x( U5 R7 N
這個“小老頭”正是沈鴻。他笑呵呵地應道:“好了!”“百寶囊”肩上一掛,伸出雙手就搬。同行的同志搶上去,爭著說:“沈部長,我們來!”那位女服務員不禁呆住了。別的服務員連忙上前來把鋪板奪過去,連聲說:“對不起首長,我們來!”沈鴻還是樂呵呵地說:“不要緊,誰扛都一樣?!苯又终f:“大家都是同志,以后不要叫首長?!?
, A) e+ E" N; M9 u! l那一次,他們還去了遼東半島上的一座著名的工業(yè)城市。那里的市委書記是趙舒天的老戰(zhàn)友。市委書記向趙舒天說:“等你們辦完了正事,請沈老吃頓飯如何?”趙舒天說:“我可以給你捎話,不過,根據我多年的體會,恐怕他不會來?!惫?,趙舒天向沈老捎話,沈鴻說:“來不得!如果私人掏腰包,我領情;如果動用公款,那是犯法的,千萬來不得!” Q0 l+ o0 r; z; c7 p; F
沈鴻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人大常委會偶爾請委員們去人民大會堂看電影,夫人和司機也有票。沈鴻有時不去,他的夫人吳平——抗戰(zhàn)前入黨的一位老黨員——就和司機一起擠公共汽車往返。沈鴻自己上大街,逛公園,或到書店買書看字畫,往往也是乘公共汽車。多少年來,他的全家只坐過一次他的小汽車,春游十三陵,但也按規(guī)定付了錢。
- Q3 X8 g$ _* ~# M: K* q有一座西式的兩層小樓,樓下有紅漆地板的客廳,庭前有小巧精致的花圃,被人“淘汰”了。有的同志考慮到沈鴻年事高,工作忙,身體又不好,就請他到這座小樓去住,不必再住他那一家一個單元的宿舍樓了。沈鴻回答得很有風趣:“我和大家住在一起蠻好,四通八達的大院子,空氣挺新鮮。” % }1 @# \- k4 v7 t' ]& n
沈鴻生活儉樸,在延安,陳云同志給他送去些大肉,他沒有鍋,就把尿壺洗干凈了做紅燒肉,還說,味道特別好。 + ]# \- m! x+ R
沈鴻幽默風趣,他沒有孩子,他說“58歲生了一個兒子,就是萬噸水壓機”。 + l3 F5 f! x, d
萬噸水壓機是沈鴻的親兒子。
5 B Z" u/ P& ?& `% p1 t8 N0 Y3 [自力更生、自主創(chuàng)新、博采眾長是沈鴻的精神。
! ^ ?2 x q9 H4 f5 `沈鴻精神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1 I; c- A2 a. M7 z4 @* ?4 q8 D- W
作者: 工具人 時間: 2012-6-30 00:17
其實工人師傅有很多經驗,因為他可能幾十年都在車間里做類似的事情,所以多請教是會有得著的。擺架子其實不是好辦法,人家該告訴你東西的時候反而不說,看你的笑話。我反而覺得車間里的人最好相處。
作者: crazypeanut 時間: 2012-6-30 00:22
有那么復雜么,設計完后出個裝配工藝流程,然后按公司流程,給裝配車間下達任務,讓他們按圖施工。這樣設計人員的任務就完成了,最多調試的時候現場指導,至于裝配做還是不做,已經和設計沒關系了
作者: 懶得不要命 時間: 2012-6-30 01:04
不要亂發(fā)表意見,先自己估計一下是啥毛病,如果自己都說不出道理來,咋指導別人?當然也有那種油鹽不進的裝配,我就碰到過,一組工裝,做出來的活不穩(wěn)定,告訴夾具商的裝配了,死活不承認,OK,我回賓館睡覺了,他搞了三天沒搞定,最后他老板來打招呼,到現場教他改,這回不犟了,要咋改咋改,半天不到就完工了。
作者: 桂花暗香 時間: 2012-6-30 08:00
這個是有歷史原因的,原來在國企,有能力的不一定能做工程師,個中緣由,想象五六十年代的工程師那個被裝配工罵過,再說現在,年輕的工程師,對付裝配老油子,工程師在學校可是沒有接觸過知識,那就是江湖。都有個成長過程。
作者: 封存不了的愛 時間: 2012-6-30 08:03
封存不了的愛 發(fā)表于 2012-6-29 21:44
3 j' M, w) c5 X& _- i; L) G
不錯 但不是正解 等~~~~有小部分工程師都懶的下車間。難道設計會畫圖就行,會理論就行。
9 q* Y5 D8 @& Y* l( h5 z/ y; I" v2 M我到新廠1年了 ...
6 A# V9 J6 w% n我只是形容他不是老頭。嘿嘿& I! f$ V; x$ m3 _
作者: 寂靜天花板 時間: 2012-6-30 08:12
裝配工社會地位如何,你愿意讓你的孩子干裝配嗎
作者: 寂靜天花板 時間: 2012-6-30 08:14
沈鴻要是活在民企,就不會是你我看到的沈鴻
作者: 寂靜天花板 時間: 2012-6-30 08:19
當裝配或者說工人成為老油子時,談什么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就是放屁,一個老油子會認為自己混到現在靠的是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嗎,他自己都不信,忽悠年輕人
作者: dxlong338 時間: 2012-6-30 08:44
設計與裝配要加強互動和溝通,新機裝配最好要設計親自參與
作者: 樂翻天 時間: 2012-6-30 09:09
做工程師就要懂所有加工設備,也要考慮什么需要外協(xié)去做,設計要先做裝配圖,再拆零件,要考慮怎么才能編號裝配工藝,自己做到位。8 G; k0 B* O: a# f7 I
什么雞吧裝配師傅都不用理,他們就是想看工程師出丑。。。。,最好能自己先裝配,有問題的馬上解決好,放車間的產品讓他們按工藝卡執(zhí)行。。。
作者: ゞ海颩ヅ 時間: 2012-6-30 10:04
先做人再做事,時時不忘導師的話語
作者: 極速北極光 時間: 2012-6-30 10:10
我認為主要是設計的能力不足,工人只是按圖施工,不能裝配或不好裝配,如果加工沒有問題,肯定是設計出了問題,碰到工人提出不好裝配的時候,首先要查零件是否按圖加工,如果零件都是符合圖紙的,問題就是設計的。不要老拿中國人愛內斗說事。
作者: leftwall 時間: 2012-6-30 10:51
跑道盆地 發(fā)表于 2012-6-29 22:09 
9 w* @2 R# B! |7 O* f& n首先俺一直不理解裝配和工程師的職位定位和職責細則。所以俺看不懂題目。俺也不清楚裝配和工程師,會有:誰 ...
4 ~4 \; z) Q7 [4 ] h& p. q" Y頭像妹子很萌~
作者: 害怕伏櫪 時間: 2012-6-30 11:03
說起這樣的事情,我就從來沒有遇到過。% \: `+ M3 E3 F. D/ o! ]- A
作者: fsx548 時間: 2012-6-30 11:16
有時候因為自己的一個失誤,害的他們改半天,心里還挺過意不去的,站在他們的角度我也會發(fā)火。
作者: RAJRLZD 時間: 2012-6-30 11:47
我廠的裝配工與設計師溝通性較差,設計有更改,有點小問題會馬上上報
作者: waiwai2005 時間: 2012-6-30 11:50
這種事情其實很常見,解決也是很簡單的,關鍵是看工程師是不是底氣很足,呵呵,這個很關鍵!你懂得!
作者: 海鵬.G 時間: 2012-6-30 13: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互通有無 時間: 2012-6-30 13:27
搞設計的工程師是上工序,加工和裝配是下工序,一般肯定是下工序發(fā)現上工序的問題,這很正常;久而久之下工序的人就會覺得上工序的人出錯給自己制造麻煩,看不起上工序的人,關鍵是心態(tài);工程師搞設計是綜合性的復雜勞動,出一些問題很正常,現在是三維軟件好多了,以前趴圖版完全憑想象和計算,互相理解。
作者: 風中尋路 時間: 2012-6-30 13:28
這個問題好玩,被裝配工欺負的工程師肯定水平不咋的!!{:soso_e113:}{:soso_e113:}
作者: mjypc009 時間: 2012-6-30 14:46
工程師放低姿態(tài),少說多動。
作者: 紫萍 時間: 2012-6-30 15:00
虛心向裝配鉗工學習,但是裝配要點還是要適當的提出來滴
作者: yanchl0125 時間: 2012-6-30 15:01
裝配工欺侮工程師得分很多種情況:1、工程師設計出現問題,例如無法裝配,或者無法實現預期的動作等2、零部件加工出現問題,在很多小廠由于質檢不嚴格,導致報廢品出現在裝配中,裝配工發(fā)現問題,不明事理直接找工程師出氣很正常。所以要分清問題出在哪,情況就會好辦多了。 其實,關系沒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復雜,什么人和人之間斗什么的情況,要真是那樣只能說明個人的素質有待商榷了。
作者: surfacer 時間: 2012-6-30 17:03
1.為何不設置工藝,中試等角色?! [9 D" A0 P% i1 R' t
2.為何不進行設計評審?* v0 a& E* {; }
作者: 離地2米 時間: 2012-6-30 17:11
做設計的如果經驗不足或者沒有裝配工豐富,那么被欺辱是一定會有的。中國人的幸福觀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的。
作者: 怡然自得 時間: 2012-6-30 17:31
多實踐才不會出現這種情況,親力親為......
作者: xiaoshxin 時間: 2012-6-30 17:58
如果別人對你硬氣,就說明你自己真的不是很懂,要不然他也硬不起來
作者: 1974384439 時間: 2012-6-30 18:35
qq641966607 發(fā)表于 2012-6-29 20:14
9 ?/ b2 Y0 {1 w- q& U: Z
我是裝配學徒,那天機床Z向反向間隙有六個絲,我們的工程師來了,東看西看,最后問我和我?guī)煾迪乱徊皆撛趺崔k ...
: y$ |( f [' q9 s. Y8 a, ]# X: K
如果是試制新產品,出現這樣情況,是很正常的。
如果是老產品,導軌間隙調整出現問題,無非原因
有二;1,相關零件加工超差。2,你不會調。
鈑金件設計不合理,應該及時反饋到技術科,這是
車間,工人的責任。
無論什么情況,動不動就要“國罵”。太粗野了吧。
你莫不如打他一頓,叫他好好長長記性。就算"工人階級"
教育臭老九了
年輕人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孰,那里邊沒有您
嗎?
給技術部門提一些建議,指出錯誤,他們會從心里感
謝您的!不要把技術部門作為敵人。要和諧,不要:國罵”
作者: 隨便溜溜 時間: 2012-6-30 22:33
eddyzhang 發(fā)表于 2012-6-29 20:17
$ E! f6 Q6 L t, U8 U$ D5 s
我就說三句。( t; S3 _7 A0 f! V4 q3 y N
1,自己設計的產品有沒有考慮到可裝配性和易裝配性?如果沒有那有什么好委屈的?我是老板我都 ...
: B$ x3 O% z" g
你就當不了老板,這樣的老板也不配有設計,層次太低!
+ R6 n4 W" k. V2 Y) J: y# x說實在的,國人挺不爭氣的,不會互相尊重,裝配的稍微有點能力就賣資歷,你也別跟他們較量,畢竟人層次在哪里,你不能要求太高,不管他們怎么樣,你自己要看的起自己,別跟人一般見識,誰叫咱做的有問題呀!2 E; R5 K3 d5 e# k/ h/ t6 w
不過說實在的設計不出問題那就不是設計了,要怕出問題什么都別做!) ?/ y0 F# z5 u% a7 `& L
作者: xlf63 時間: 2012-7-1 09:47
工程師被裝配欺付,只能說明自己能力還鎮(zhèn)不住車間的家伙,自己對設計的東東還木有完全吃透。理論水平還木有能達到能完全忽悠得住車間。只能繼續(xù)當孫子,還是沒有到當大爺的份。當啥時車間對著你用商量的口氣辦事時,說明他們知道你可不是能被他們欺侮滴。。。哈哈。
作者: zxchong111 時間: 2012-7-1 12:23
看來要繼續(xù)學習,到時在裝逼
作者: 睜眼兔子 時間: 2012-7-1 14:39
我覺得沒什么可以爭論的,誰也無法說服他人改變,除非他人愿意打開內心的改變之門。事情的對錯與別人是否發(fā)現是無關的。站在個人立場,都有他自己的意識。
作者: 西部情 時間: 2012-7-1 14:48
龍九大俠過譽了,我只是實話實說罷了,一個組織或企業(yè)的成敗,得有團隊的強力支撐,如果過分的糾結于個人的利益,那這個團隊肯定就不和諧,私企也好,國企也罷,只有充分發(fā)揮團隊的力量,這個企業(yè)才能更好的發(fā)展。{:soso_e112:}5 e' j9 B( t2 C" a
作者: 77459369 時間: 2012-7-2 09:22
oi
作者: 77459369 時間: 2012-7-2 09:23
o
作者: Crazy_yf 時間: 2012-7-2 09:30
死要面子活受罪,最終受苦受難還是自己,何必呢/
作者: 冷水黃金 時間: 2012-7-2 09:47
仔細看仔細想,感覺很多人受社會形態(tài)的影響,而生活不如意,又將生活中的不如意,發(fā)泄到工作中
作者: xiongjie-sky 時間: 2012-7-2 10:32
我也感覺是遇到問題應該多聽取一線員工的意見,再仔細思考一下自己的問題所在。
作者: universal 時間: 2012-7-2 10:44
都是毛病,有本事寫成報告反饋,狗屁答答的實踐經驗,落紙面就不行了?有的人說怕丟了吃飯的絕招,說白的還是層次低,先進的東西你就放心去說吧,天天講周圍也沒幾個家伙能懂。中國技工有很多傳統(tǒng)觀念作祟,部覺得自己壓箱底的東西不能拿出來,是自己高人一等的本錢,其實就忘了交流才能讓進步更快。姑且不論設計是否有錯(有錯的多,不過設計偶爾犯錯也正常,但低級錯誤太多就太差勁了)裝配任何侮辱性的言論只能說明他是個2B
作者: 摸索者18 時間: 2012-7-2 10:53
一般都是在設計出現重大問題的時候而且是要他們動大手術的時候,這個時候裝配師傅們會說幾句。
& T+ L* t4 K( D5 r平時一些小問題還好,大家溝通下就解決啦。
作者: asi6611633 時間: 2012-7-2 10:59
面子是自己掙的,不是別人給的
作者: FLY鷹FLY 時間: 2012-7-2 11:02
被欺負的工程師估計是新手,欺負人的裝配工估計資格比較老了,呵呵.
作者: hyczt 時間: 2012-7-2 11:25
有問題,人家提出來就要想辦法解決$ \: h7 ]4 j( w2 t
沒問題,他要找茬,就把一\二\三說給他聽
作者: stevenguo 時間: 2012-7-2 11:34
工程師剛進公司的時候要到產線實習一段時間,對產品和公司的文化(基層最能反映公司的文化)有個感性的認識,以后在工作中,有問題和閑暇的時候多到車間學習,一定是學習(各個崗位的一線員工,一定是公司在該崗技能最熟練的,但一般只是知道是這樣做,不知道為什么?就靠工程師自己多鉆研了。)。多和產線員工多拉拉關系(吸煙雖說有害健康,但是最容易和最便宜的方式),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
作者: waiwai2005 時間: 2012-7-2 16:51
是不是形勢不好,看來論壇里面很多的人火氣都很大,火氣大也沒有用,賺到錢才是關鍵,前提是自己手上的活必須可靠!
作者: 那山那水 時間: 2012-7-2 21:06
看了幾個網友對我回復的點評,可能我的社會經歷不多吧,可能我的見識淺薄吧,不過這個就設計和裝配的關系而言,如果你作為設計被罵,只能說明你水平差,我以前被人罵的我當時就想拿刀捅對方,后來呢,水平好了,自然不會了,關系也融洽多,你不被人尊重,只能說明你沒有被人尊重的資格。反省自己倒是解決問題的最終最后途徑。
作者: hccad 時間: 2012-7-3 09:15
工程師的錯誤都是裝配鉗工用勞動和時間來擺平, 兩者之間如果沒有協(xié)調好, 自然會出現矛盾 ,
作者: tjtb2011 時間: 2012-7-3 09:51
辯證法的精髓是律師的真正武器,任何事都能自圓其說。沒有對也沒有錯,關鍵看你怎麼認為。
作者: dgl1226 時間: 2012-7-3 10:07
很常見的現象,經常發(fā)生在技術人員經驗不足又不善為人處世與個別有點經驗然而很自以為是的師傅之間,& U" Q+ i# V* w C
不過仔細看那些愛欺侮人的人,其內心其實是缺乏自信的,他需要踩別人來肯定自己,* v7 ^; H: z) d. i E$ B5 x1 K% `
當然這里要作一個區(qū)別就是看其主要是對事還是對人,如果主要對事,那不能算欺侮。
作者: 狂之傷 時間: 2012-7-3 11:55
凡事都得兩面看,工程師應該扎實基礎,增加實踐,裝配工大部分是經驗多,熟能生巧,有時候有點自以為是。其實就會這一樣,還是人的問題。沒品。
作者: tldscanwill 時間: 2012-7-3 17:46
不要把小矛盾放大哦,他只是一個事情,就跟吃飯吃到沙子一樣,在平常不過,不值一提。
作者: 木蘭少俠 時間: 2012-7-3 21:13
很簡單,在裝配人員面前,多講理論性很深的東西,他們即使經驗再足,都沒法聽懂的,除非自學過,但是如果自學能力這么強的人,在中國還會干裝配嗎?并不是我投機取巧,只是可以交流,但是不要搞得像個專家一樣,畢竟大家都是給人打工的,何況技術員的薪水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比工程師低很多的,有什么資格欺侮工程師。
作者: 雷佰順 時間: 2012-7-3 21:33
其實這個事情是很正常的事情····你能被別人欺負,說明你還不夠強大·我之前也是裝配鉗工···也經常欺負工程師···但是我不欺負那些虛心的工程師。有些工程師到車間貌似高人一等一樣··設計水平又差·又放不下面子··像這種工程師不被欺負才怪呢···現在我搞技術,剛到一個新公司的時候,車間有一個年齡稍微大一點的裝配師傅,剛開始叫我小雷··過了一段時間后叫我雷師··又過了一段時間后他就叫我雷工····這說明什么問題呢?要讓人服你··你就得讓他們知道你不是浪得虛名的···話說回來··我本來就搞了5年裝配···就他們這點小心眼我一清二楚呢····
+ `, k, V/ r; h: y3 q8 W; X" n
9 A8 `. h- v" i2 |5 }, W2 D/ c+ [別抱怨了吧····拿出你的能力去讓他們對你另眼相看吧···
作者: yancnc 時間: 2012-7-3 22:39
我們的機器第一臺都是自己設計自己裝配 所以我們自己設計的時候都盡量去考慮加工工藝和裝配工藝
作者: mjypc009 時間: 2012-7-4 07:59
設計與裝配都自己放下架子,誰也離不開誰,如果裝配可以替代設計,那當然是很好,可是現實卻是裝配工連一張像樣的圖都畫不出,即使畫出也只有他自己看的懂,設計師自己設計前可以多跟裝配工探討,盡可能減少重復設計甚至嚴重設計缺陷。只有這樣才能配合好
作者: 荒唐山民75 時間: 2012-7-4 08:19
掃街大俠很強大啊。
作者: 77459369 時間: 2012-7-4 09:06
這還要討論嗎?工程師自己找找原因。中國已經沒有意義上的工程師,說句難聽點的餓只有繪圖操作工而已。工程師只能在國家科學院找
作者: 風中之翼 時間: 2012-7-4 09:27
看了大家這麼多情況,還挺慶幸自己的環(huán)境的;我這里工程師是NO1,每有人敢放肆啊
作者: 丶/hx 時間: 2012-7-4 11:09
膜拜
作者: 441954373 時間: 2012-7-4 14:40
主要是中國的階級意識太強,工程師覺得自己等級比裝配工高,就輕視裝配工的想法意見,而裝配工心理覺得自己比工程師低一級,就會產生嫉妒的情緒。
作者: honyo2011 時間: 2012-7-4 16:07
工程師被裝配欺侮是工程師有問題!前面的工作沒有做好,當前的應對也沒有做好!
作者: 人生豪邁-jx 時間: 2012-7-5 08:58
我以為,不要隨便就冠以工程師之名,出現這種問題的人,不配叫做工程師吧
作者: qqzhubo1002 時間: 2012-7-5 12:01
{:soso_e134:}..........傷不起啊................
作者: biluofu001 時間: 2012-7-5 16:24
反正只是推責任,從來不解決實際問題。
作者: 國泰LONG 時間: 2012-7-5 16:47
說明你考慮的東西不夠全,當然從另一個方面講工程師要考慮的東西非常的多,偶爾錯誤是正常的,因人非圣賢!如果很經常性的被人K,說明你的能力還有很多的提什!加油吧!
作者: ymbs 時間: 2012-7-6 11:36
當今一個合格的機械工程師,要有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且知識面要甚廣。機制專業(yè)畢業(yè)后有的人幸運的干一種工作例如:液壓或模具等,待遇也不低時間長了身價就高了,談不上裝配欺負了,還有些工程師因單位倒閉在外打工,遇到的都是新工作,那就必須不斷學習不斷的充電不斷的完成項目才能得到較高的報酬和尊敬,裝配工人和工程師雖然是兩個崗位,但是都為老板打工,完成各自的工作后才能拿到工資,雙方要不斷的鉆研技術提高各自的技術水平才能贏得尊重,能讓裝配欺負的工程師,說明太弱了點吧……
作者: wuguangzhe11 時間: 2012-7-6 17:01
老師傅總是倚老賣老的,這是中國特色,無法回避。我就不信這些所謂老師傅,就不會犯錯嗎? 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退一步,海闊天空嘛
作者: 人生路上 時間: 2012-7-6 21:29
這讓我想起了唐三藏??!
作者: 郁悶使人進步 時間: 2012-7-6 22:43
我還沒遇到過這樣沖動的工人,,只要平時相處好點,人家提的問題多聽聽
作者: 射鷹人 時間: 2012-7-19 12:00
有這種情況,都是心態(tài)不端正!分別就是歧視工程師!
作者: Muller 時間: 2013-2-20 16:57
eddyzhang 發(fā)表于 2012-6-29 20:17
" u8 j+ q% B1 {# x! ~6 Z6 R! M- F
我就說三句。/ Y) C2 v# ?2 r
1,自己設計的產品有沒有考慮到可裝配性和易裝配性?如果沒有那有什么好委屈的?我是老板我都 ...
1 L( h+ W4 X0 F做過人就知道,但是也沒必要爭。實事求是的驗證,修改就好。
6 h: o- S& X1 ]/ }; W9 p) h$ w0 U
作者: 小背 時間: 2013-2-20 21:40
其實在一個分工明細的企業(yè),RD設計完后,NPI主導跟下去,裝配有問題,PE來分析判定責任,RD不會和裝配直接打交道,不會被裝配直接欺負
作者: 781995655 時間: 2013-2-20 23:42
多到現場去看看,和裝配搞好關系。這些問題,他們不會難為你的,說話也是客氣的。但是如果你錯了,還是承認吧,不然你和誰都搞不好關系。最近老被裝配叫過去,產品裝的不上,還好,后來看了,是加工問題。
作者: 781995655 時間: 2013-2-20 23:49
crazypeanut 發(fā)表于 2012-6-30 00:22
9 N% I4 r( N. v) Q8 D
有那么復雜么,設計完后出個裝配工藝流程,然后按公司流程,給裝配車間下達任務,讓他們按圖施工。這樣設計 ...
6 [+ u) w$ b3 J5 W" `我們公司也是忙得很,基本不畫裝配圖的,更不要說工藝流程圖啦。
作者: das13 時間: 2013-2-21 09:45
一臺機器從開始設計出圖,到加工裝配試車,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不可避免出現種種問題,如果每個人都來推脫責任,我看公司還是倒閉算了,以后也不會有多大發(fā)展,如果大家能盡自己的能力,讓出現的問題大化小,小化無,能順手幫忙的就幫忙下,這樣才能讓公司進入一個良性循環(huán)。6 @ |0 @( Y$ W. ~8 y+ y) g' G5 [
+ e0 V, ]0 U! K5 V; M! D2 s2 h借用子子大俠一句話:這里涉及到另一個氛圍的問題,就是如果認認真真去做了,結果卻沒有任何認可和回應,就是一種失落感。
: X$ N2 @& h* `2 A反而是不認真做的事卻僥幸通過了,可以拿來當作話題來吹噓。這不是一種良好的思想傾向。+ C; @: M7 `' ]) U1 ~: p1 T1 p$ f6 v
. B P' V9 @; H) M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qū)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