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中國制造業:有錢途的無前途,有前途的無錢途 [打印本頁]

作者: wanghejin    時間: 2012-6-14 22:13
標題: 中國制造業:有錢途的無前途,有前途的無錢途
應邀,寫寫這個話題,卻之不恭,受之作難,左右為難,那就勉為其難。早早完成,也早日了卻期待,以防爛尾。

經濟和社會,其實這2者不可分離。錢途是當前的收入,前途是未來的收入。作為經營者甚至每個人,有意無意的都會將其結合,程度不同而已。

制造業,是工業的根本。也影響到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如果要給中國的工業把脈,需要相當的能力和見識,我才疏識淺,本不該狂妄,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加之人人有責的事情,就不顧那么多了,如有謬誤不當,望不吝賜教。

1、中國工業的昨天

這里不談工業史,只是從工業結構上看中國工業的昨天。說到工業結構,其實就是布局和分工。自力更生下的計劃經濟,工業分工也許有重疊,布局也許有不合理的地方,也許工廠分到的工種不適合發揮地方特色,但是不會有遺忘。正源于此,那時的工業結構是完整的,是可以不依賴于外部力量的。許多工藝工裝新產品往往是一線工人開發的,適合生產的要求。類似于群鉆之類的發明層出不窮。中國的工業地位是可以數得著的。

工人的工作態度,因為沒有生活壓力,有可能將激情釋放到工作中。不過大鍋飯嘛,也總會有人混,但是社會的總的生產力還是很可觀的。也許有人工作不認真,質檢那里通不過,也許有人情,但是質量問題誰也沒有能力承擔損失,所以那時有個說法:干多干少一個樣,可沒有人說干合格干不合格一個樣。這就是那個時期生產的機床現在還受追捧的原因。

正是因為優秀的組織形式,才使中國工業在很薄的基礎上突飛猛進。

2、中國工業的今天

今天,提倡的是競爭。這是一個被賦予了褒義的詞匯,其實詞匯的褒貶屬性是有歷史性的。競爭,當然需要,這是自然觀發展的要求,要求質量競爭和效率競爭。競爭需要約束,使競爭遵循良性循環要求,促進自然觀的發展。失去了約束的競爭,則技術盜竊和資源盜竊盛行,當競爭發展為單純的價格戰,競爭就走向了劣幣驅逐良幣的不正當循環中了。

民營企業以雨后春筍之勢發展,但我們知道,制造業需要積累,所以民營企業的起步只能以盜竊手段進行,這是分配不公的第一步,也違背了競爭的目的。南轅北轍了。

同質競爭,使人們忙于錢途,似乎忘記了前途。缺少了統一的分工和布局,盲點增加了,逐漸變成了盲線,直至盲面、盲體。我們的工業鏈條不完整了。

也許還有國企撐著,國企也是錢迷,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想法,使他們失去了在國際上進行再競爭的能力。當你有能力造的時候,外企以低價傾銷誘惑你買,技術在發展,當你沒有能力造的時候,你會買不起的。計謀并不高深,溫水煮青蛙的策略而已,因為缺乏高屋建瓴的消息樹,青蛙必然被煮。

3、  現狀下的未來

其實前面已經說清楚了,這里多說幾句。

一個電阻,一個芯片,一個傳感器,一臺儀表,一根導軌,一根絲桿,一臺機床,一條生產線,他們看似不相關,其實相互之間都是相輔相成,相互制約的。想要提高電阻的精度,要求高精度的生產線,想要提高生產線的精度,要求電阻的精度高。解決矛盾,用到了方法論。哪個技術不是核心?

什么是關鍵崗位,什么是核心技術?你干不好的崗位對你來說都是關鍵的,中國控制不了的技術對中國來說都是核心技術。所以,未來對我們來說核心技術會越來越多。中國人辛辛苦苦得干一天,可能不如美國人在電腦上刪掉一句話,做個bug。中國的高級知識分子收入可能比不過美國的一個傻子。這不是危言聳聽,因為我們不關注前途。

4、前途對變革的要求

合作是當前的需求,競爭甚至不需要提了,因為已經深入每個人的骨髓,而且大家干的都不是什么高深研究,對自然觀的發展沒有幫助,根本就用不到競爭了。

合作,要有原則:
(1)、   誠信,語言,這是人類最廉價的交流方式,語言交流的有效性取決于誠信度。
(2)、   分工,同質競爭沒有必要了,13億人的中國,我們每個公司每個人分別從事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工種,也不能把所有工種都無兼職地落實到人.
(3)、    對等分配,這是重中之重,公司之間,各人之間,都應該合理地分享果實,留給他人對等的果實。對等,即換位后都可以接受。
(4)、     責權利統一。擔責的風險要和收益等價,同時擔責的人要有相應的更改權力。
從國家層面來說,前途和錢途要統一。二者分離得有多遠,未來我們和發達國家的距離就會有多遠。只是不知這個層面的經營者是否責權利統一,有權無責會瀆職,有利無責會腐敗。有責無權會推諉,有責無利會怠工。

分析背景:
(1)、  房地產使用權最高70年,沒有哪個民營企業敢做固定資產投入。
(2)、  朝令夕改,沒有人敢做投資。

作者: 翔夢隨風    時間: 2012-6-14 22:26
受教了,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2-6-14 22:41
因為作者在另一個主題里的回復,我看到了前途和錢途所以請樓主單獨寫一篇。

樓主思想深刻,視角獨特,內容很扎實。

如果有100個民間精英走到一起,靜下心來好好研究,慎重決策,果斷行動,就能改變中國的制造業。

作者: hellboy1226    時間: 2012-6-14 22:46
一聲嘆息

作者: machine_益點    時間: 2012-6-14 23:01
看的很透啊,受教了,
作者: xiailu    時間: 2012-6-14 23:07
感觸頗深
作者: hzhfjpt    時間: 2012-6-14 23:45
很多東西在現實層面很難實現,你一理想化,先死的就是你。但樓主說的“你干不好的崗位就是關鍵,中國不能掌握的技術就是核心技術”這句話很讓人深思
作者: 掃街    時間: 2012-6-15 06:20
你干不好的崗位就是關鍵,關鍵是樓主也不喜歡重復性的工作吧,比如生產線上的普工。
作者: 憨老馬    時間: 2012-6-15 07:36
本帖最后由 憨老馬 于 2012-6-15 07:45 編輯

十分認同樓主的觀點!沒有前途的錢途,是兔子的尾巴。已經有過慘痛的教訓,但麻木了的、短視的人還是太多。

同時我覺得有社友可能誤解了樓主的另一個論點:”你干不好的崗位就是關鍵...“!這與某大師講過管理理論有相似之處,以我幾十年的工作經驗,我支持樓主。在我任公司管理層面的時候,沒有哪一項工作不是”關鍵“!上至關系到公司發展、下到機械設備的清潔,我都認為那也是”關鍵“。
作者: 哈哈2嘿嘿    時間: 2012-6-15 07:56
受益匪淺
作者: 王紅強    時間: 2012-6-15 08:03
房地產使用權最高70年,這是居住用地,工業用地只有50年
作者: /:Z蜷縮蝸牛    時間: 2012-6-15 08:30
小企業玩不起,大企業不敢玩。這是現實,有技術的沒錢玩,沒技術有錢的不想玩。
作者: 左翼魔狼    時間: 2012-6-15 08:34
一切因素都是人的因素
作者: hnxxh97211    時間: 2012-6-15 08:43
天朝定的游戲規則正是亂世出錢豪的時候
作者: ljj7099    時間: 2012-6-15 09:15
我們的前途不掌握在我們手中,所以很多人就抓住了錢途。抓的多的人,就成了富豪,沒抓住的就成了我們這樣。
北京中雙色球5.7億,讓我再一次確認這世界是黑暗的。
作者: wanghejin    時間: 2012-6-15 10:24
掃街 發表于 2012-6-15 06:20
你干不好的崗位就是關鍵,關鍵是樓主也不喜歡重復性的工作吧,比如生產線上的普工。

我確實不喜歡重復性的工作,只要我認為弄明白了的東西,我都不愿再去動它,性格使然。
提醒一下:不要輕視普工,這是生產鏈條的一環,既擔任執行功能,又有工藝工裝反饋功能。鏈條的任何一鏈薄弱,整個鏈條都會薄弱。至于各人分配什么工種,要因人而異,馬不適合拉磨,驢不適合遠足,工種分配,考驗管理者是否伯樂。對一個人而言,拉磨和遠足同樣重要,拉磨崗位安排錯誤,恐怕要過野人的生活。如果給你一個項目,能否完成,不決定于你熟悉的環節有多熟悉,而在于你不熟悉的環節能否熟悉起來,這個不熟悉的環節就是你當前的關鍵崗位。
國家存在管理,企業存在管理,個人也存在管理。專職兼職的區別而已。



作者: Crazy_yf    時間: 2012-6-15 10:45
混亂之急也,人要振奮起來啊人口大國避免不了的事情啊所以有些事情還是要現實一點比較從實際出發,過于理想化只能慘遭滅亡的
作者: lile19891223    時間: 2012-6-15 10:49
說的非常好,深有感悟
作者: billaim    時間: 2012-6-15 11:27
合作是當前的需求
作者: 憤怒的小鳥    時間: 2012-6-15 12:57
對中國工業的歷史和今天分析的透徹。
作者: topnqy    時間: 2012-6-15 13:13
木桶理論。

  為什么這些透徹的道理,民間都看得到,管理高層在做什么?“假大空”的口號有什么用?我們的工業化注定如歧途?真要是那樣,國家拉美化,人民就慘了!
作者: sol888    時間: 2012-6-15 13:40
樓主的文章深入淺出,思想深刻,受教了
作者: 千里駿    時間: 2012-6-15 14:15
加油···
作者: machel77    時間: 2012-6-15 14:33
內容分析到位,但是感覺跟標題不太符合
作者: hbkl2006    時間: 2012-6-15 16:26
還要加一點,退休再延遲5年,企業交的錢更多。沒有民營企業愿意投入搞研發,這個是要冒風險的,而且革命性的創新產品又少。
作者: の小南灬    時間: 2012-6-15 16: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dahai2783    時間: 2012-6-15 17:03
本帖最后由 dahai2783 于 2012-6-15 17:05 編輯

樓主觀點我很贊同,許多是體制的事情,就是說企業應該都是一樣,可是人為分為國有、私企、國控股份等,如同把人劃為3、6、9等,這是無法競爭的。還有就是法制環境差,政府干預過多,官員的一句頭腦發熱的話,帶來的后果是嚴重的。
中國機械制造,不是技術問題,是制度和政策的問題。

作者: xiaobing86203    時間: 2012-6-15 19:49
太高深了,我看不懂;說這么多官腔,寫點白話文的好

作者: wanghejin    時間: 2012-6-15 21:47
樓蓋這么高,承蒙諸位賞識,看來是引起大家共鳴,也說明我說的是事實。
發現問題容易,解決問題難。因為利益的布局,既得者不愿意變化,未得者沒能力左右變化。其實大家都有困惑,包括老板,只是被內部惡性競爭轉移了視線。
國家層面,我們左右不了,不知各種協會能否有能力布局?或者再低一些,某個區域的某個行業協會干點實事?再或者幾個企業組織起來,分工搞點高深研究。這關系我們及子孫未來的事,需要群策群力方可有所作為。
要想守城很難,攻城容易。守方要求全線防御,兵力分散,攻者可集中兵力于一點。所以有個說法:以攻為守。作為企業,如果想要關注前途,個體最有效的方法只有一個:攻。成敗的關鍵在于雙方實力,國際大財團,國內民營企業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但是目標卻只能是他們,這就引出了方法問題:多個企業合作,選擇對方相對薄弱的點位,進攻。前面說過,各個行業是相互制約的,所以成功的可能性不大,聊勝于無,不被對方甩出太遠就行。可以說這種做法,是送死,所以只能用閑散資金搞。左右都是個死,不搞會死得更慘。
作者: syx-2010    時間: 2012-6-16 10:44
受教了…………
作者: 鈑金準專家    時間: 2012-6-18 18:06
說的很透了,未來至少是短期的未來是沒有未來

作者: 崔洪義    時間: 2012-6-18 18:18
太深刻了,
作者: 混在國企    時間: 2012-6-18 23:17
機械行業的路過,時不時浮躁一下
作者: everfree    時間: 2012-6-19 08:22
再讀一遍,又有所得。頂起!
作者: π_π期〒_待    時間: 2012-6-19 16:08
樓主說的都是事實?那有點可怕啊 未來不可想想 中國要滯漲很長了
作者: 韓榮林    時間: 2012-6-19 16:14
樓主說的很深刻,很好。受教了。感嘆中國工業技術哪年才可以趕上強國!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2-6-19 16:35
寫這么多,樓主辛苦了。寫得很好,學習了。

一個電阻,一個絲杠,一個機床,這些確實是體現差距的地方。生產幾百斤大米不容易,制造幾十根精密的絲杠也不容易,貌似后者更難一些,需要的技術不一樣。
作者: wuxicili    時間: 2012-6-19 16:44
都認識中國制造業病癥,只怕是無藥可醫?。?hr noshade size="2" width="100%" color="#808080"> 作者: wanghejin    時間: 2012-6-19 18:05
哀,莫大于心死。必死,則無所忌憚。無畏,則不可戰勝。物極必反,故悲觀過度,亦非一無是處。

很明顯,如果民企想立足于世,只有一個辦法,分工合作。合作的圈子越大,合作的分配原則越公平,戰斗力越強。憑借人口優勢,無往而不利。當然需要時間,不是一蹴可就的。此法可行的例證是日本的眾多小型企業,紛紛在某一技術點位占據國際領先地位。則該點位的話語權在日本人手里,美國人雖然在綜合國力上高出一籌,但是將來也不敢動日本,我認為根本原因在于此。

從國家層面看,退一萬步,還有一法:閉關鎖國。那就考驗我們的軍隊了。也考驗我們的同心度了。
人生在世,需要什么?歸根結底,穿衣吃飯,是農業。而工業的根本目的,就是用機器掠奪農業。用資源用環境換取的工業,給我們帶來的前景是不可持續的,不符合生態平衡,且不可逆。人類已經被劫持至此,積重難返,那我們只能跟上。
閉關,將給我們帶來災難,首先是糧食,其后是戰爭。兩害相權取其輕,糧食和戰爭問題也比覆巢要輕。
現在狀態下,應付糧食和戰爭問題,都不能脫離工業了,所以閉關后還是要重視工業。
閉關自鎖這是弱者的辦法,得益于人口多幅員遼闊,對于小國少人口族群,就不存在這步退路了。當然他們的壓力也比較低。

作者: 程元勇    時間: 2012-6-20 07:55
學習

作者: 447121952    時間: 2012-6-20 08:10
也是沒法啊
作者: dxlong338    時間: 2012-6-20 08:46
歸根究底,是我們的體制有問題,社會體制不穩定和健全長遠,很多事情就得不到長遠的良性發展。
作者: TD-SKY    時間: 2012-6-20 09:56
有意思,名利難以兼得
作者: 互通有無    時間: 2012-6-20 11:16
所以中國的經濟基礎搞不好
作者: liutao1919    時間: 2012-6-20 15:58
高屋建瓴 直抒胸臆
句句在點上
佩服!
作者: oliver97    時間: 2012-6-20 19:59
l國家體制 國情 影響一代代人 在這士壤上 知識分子的扼過
作者: 麥獨孤8    時間: 2012-6-20 20:57
一路拜讀下來,感覺真的很爽呀。。。很知識份子的感覺,也很有社會責任感,樓主幸苦
作者: 楊鋮皓    時間: 2012-6-20 20:59
盲目的追求利益,不從根本上提高,中國的機械行業很難達到大家希望的水準啊。
作者: 以后繼續    時間: 2012-6-21 00:14
學習了謝謝
作者: ypx3293    時間: 2012-6-21 11:25
很深刻啊
作者: Cynthia2010    時間: 2012-6-21 17:35
wanghejin 發表于 2012-6-19 18:05
哀,莫大于心死。必死,則無所忌憚。無畏,則不可戰勝。物極必反,故悲觀過度,亦非一無是處。

很明顯, ...

看過一個說法:
     國外在某個地方,建起了一座加油站;其它后來者,會在周邊建立超市、餐館等;而中國,則會在此加油站附近再建一座加油站,可能會是2家,3家。國內,最多、最擅長的就是COPY吧。

     剛結束的展會上,某個朋友發現他們新研發的一臺床子,在另一個展位上,一模一樣的床子也在展出(只是外觀加了2道噴漆)。而這家,正是半年前集體入職,3個月前從他們公司集體辭職的一整個團隊。

     如此這般,怎會有分工合作?怎會各專其職?怎么精益于各自的領域??

作者: pst越風    時間: 2012-6-21 17:55
本人愚見技術決定企業的生命,市場決定企業的生存,技術是前途市場錢途。
作者: wanghejin    時間: 2012-6-21 20:34
Cynthia2010 發表于 2012-6-21 17:35
看過一個說法:
     國外在某個地方,建起了一座加油站;其它后來者,會在周邊建立超市、餐館等;而中國 ...

合作是要求,因為只剩下這一條路了。為保障合作的長久,合作規則要合作各方共同探討。
競爭是人的本性,合作體內應該被約束,而不是張揚。

誠信闕失嚴重卻沒有信用破產一說,與消費者的僥幸心理有直接關系。試想一個對第三者不講誠信的人,如何能對第二者講誠信?而我們卻抱有幻想,“我這點小錢他不至于騙吧”“我火眼金睛不會上當”“聽憑rp啦”,真被騙后,卻又氣急敗壞,怨誰呢。
自己釀的苦酒自己喝吧。積重難返也得返,聰明少一些,世上沒有捷徑。或者還有希望,或者可以早點考慮田園之樂。
科學研究,其實不神秘。按部就班做實驗即可,外國人不比中國人強,我們只是缺少了投入而已,以其成名需要運氣,以其為職業,只要求扎實。

作者: xue000    時間: 2012-6-21 20:48
學習了,幫樓主頂起來!
作者: 循環的單曲    時間: 2013-6-22 19:25
90后頗長見識,但完全看懂還需時日
作者: 眺望cxy    時間: 2013-6-22 20:38
憨老馬 發表于 2012-6-15 07:36
十分認同樓主的觀點!沒有前途的錢途,是兔子的尾巴。已經有過慘痛的教訓,但麻木了的、短視的人還是太多。 ...

馬老說的直截了當,每一個崗位都是關鍵,所以自己要能勝任。
作者: FENGXING-1978    時間: 2013-6-23 12:43
受教了

作者: 弓弩防身    時間: 2013-6-23 18:30
說的真好?。」№敇侵?hr noshade size="2" width="100%" color="#808080"> 作者: 活的自在    時間: 2013-6-23 20:05
dahai2783 發表于 2012-6-15 17:03
樓主觀點我很贊同,許多是體制的事情,就是說企業應該都是一樣,可是人為分為國有、私企、國控股份等,如同 ...

不知道體制是不是在慢慢改?
作者: 活的自在    時間: 2013-6-23 20:39
期待大俠提到的分工、合作這種模式在國內制造業中早日形成規模,大俠對國內工業出路理解的這么透徹,何不學一下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也去游說各企業主,說服一批人去實踐這種模式呢,我這個想法可能太幼稚,但是這么好的模式只有去做,并不斷的總結才能有機會實現,如果有這么一批人的話,應該能推動國內工業發展,或許會改變中國工業的命運,呵呵

作者: 1600545011    時間: 2013-6-23 22:02
目光應長遠,基本上都是注重眼前的利益
作者: 歐德瑞    時間: 2013-6-24 13:25
受教了
作者: 奔跑的小樹    時間: 2013-6-26 01:13
路漫漫兮修遠兮
作者: 菜鳥hong32696    時間: 2013-6-26 08:30
日子難過,年年過。
作者: 253129071    時間: 2013-6-26 12:53
說到底就是政府的問題,沒有好好地組織管理好這個國家。但是逆境中依然要生存,國家的未來還是要靠優秀的制造業企業家
作者: 騎得龍東強    時間: 2013-6-26 14:43
學習下
作者: 吳繼彬    時間: 2013-6-26 22:03
學習了
作者: guozc    時間: 2013-6-28 16:38
有權無責會瀆職,有利無責會腐敗。有責無權會推諉,有責無利會怠工。很全面很到位!
作者: Alwyn_柳    時間: 2013-7-3 22:25
拜讀了
作者: 觀海聽濤    時間: 2013-7-3 22:57
                 很佩服樓主的文字功底和思維邏輯以及開闊的眼界。論壇里關于“中國制造業”類似的帖子很多,唯獨這個帖子看問題看的最透徹;分析的最到位;點評的最具體,一陣見血且入木三分。頂一個!
作者: lvzh2    時間: 2013-7-3 23:56
雖然工業前途很重要,但是對于大多數民營企業來說只要能掙到錢,產品能通過客戶驗收目的就達到了。提高中國制造水平不是一些改革和簡單的政策能實現的,希望那些只要錢途不要前途的老板逐漸被淘汰,多一些真正產業報國的企業家。
作者: charles006    時間: 2013-7-4 09:27
自愿還是被逼的:“計謀并不高深,溫水煮青蛙的策略而已,因為缺乏高屋建瓴的消息樹,青蛙必然被煮?!?hr noshade size="2" width="100%" color="#808080"> 作者: 機電專利    時間: 2013-7-4 10:24
一語驚醒夢中人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