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看爹媽收割小麥好辛苦,一個設想,可行性有多大? [打印本頁]

作者: 桌前一盆花    時間: 2012-6-1 20:55
標題: 看爹媽收割小麥好辛苦,一個設想,可行性有多大?
  最近看到爸爸媽媽天天在地里忙著收割小麥,心里真的⊙﹏⊙寒啊!

  我是做數控加工中心的。工作時離不開行吊這個設備。我就想,把數控和行吊結合起來。做個萬用的農業設備。不知道可行性有多大?
  一臺單片機控制器。兩條地鐵軌道。四個輪子,兩臺電動機、一臺電動機,四個輪子,四根桿架。三根梁架、主體就是這些。剩下的就是輔助設備,

  一畝田地的兩邊鋪上鐵軌與南北方向平行,與東西方向垂直。上面四個輪子,四根桿架固定輪子。然后兩臺電動機控制兩個輪子使它們南北移動。然后單片機控制電動機的移動距離和速度。桿架兩中間垂直兩根梁架高度是玉米的最高高度加上輔助設備的高度和電動機的高度,然后第三根梁架連接那兩個垂直的梁架使它和南北向垂直,與東西向平行,接下來就是電動機裝在這第三根梁架上面。它也要靠下面的單片機控制它的移動距離和速度。這樣一個簡單的龍門行吊就初步成型。

  在最上面的電動機上可以裝個水噴嘴,然后在單片機的控制下可以實現這一畝地里自動澆水,只要接上管子就可以。我移動的速度和距離由單片機控制,而單片機里有我編寫的程序。如果再把水噴嘴換成收割器械,這樣就可以收割小麥和玉米。自然,行吊的筋骨程度和高度要有所改進。最后就是它也可以實現自動施肥和自動撒藥。這樣爸爸媽媽就可以看著電腦屏幕在空調下實現春播夏天管理,秋收和冬季灌溉管理了。

作者: ZSZZZ    時間: 2012-6-1 21:05
說的簡單做起來難,要考濾的因素很多
作者: 左超鵬    時間: 2012-6-1 21:24
萬事開頭難!
只是開頭
作者: 靜初    時間: 2012-6-1 21:38
一已之力難度貳大

作者: mekiss    時間: 2012-6-1 21:46
好注意
作者: gunking07    時間: 2012-6-1 22:01
如果真做了。1.這個就要用于工業化農場。。。。每塊田的都規整化。
            2.看你描述你的車輪直徑不會太大,估計直徑120——160之間,如此在農田環境下使用小車輪,考慮行走過程中晃動對龍門動作精度的影響。
            3.其實之前在論壇看過迷你型工程設備,那個模式蠻不錯的。萬用型
作者: 何林1008    時間: 2012-6-1 22:17
只適合平原!其他山丘難度很大,設備難以移動!         
作者: 雙鋒俠    時間: 2012-6-1 22:29
現在農民都不愿意種地!是因為回報太少了,大家都算過種小麥成本遠大于收入。(其中不含人工成本,所以我們這里都不愿種小麥,只到秋季種玉米)如果按LZ的設想做成自行走天吊性質的無疑大大增加了成本。要收回成本起碼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就是政府投資也不現實。我看還是想想算了,有這樣孝心也是我們的驕傲。
作者: 大禹123    時間: 2012-6-1 22:35
小農生產,成本太高,無法市場化,看看美國的農用機械,你就什么都明白了
作者: alphazhan    時間: 2012-6-1 22:42
我覺得地理有有軌道不太現實吧
不過精神可嘉啊
作者: 夢想的翅膀    時間: 2012-6-1 23:27
有想法就去嘗試
作者: hduzj    時間: 2012-6-2 00:49
看著電腦屏幕在空調下實現春播夏天管理,秋收和冬季灌溉管理。。。。。。。。。。。。。
很多事情都可以實現自動化,關鍵看成本了,算算賬之后往往都打消念頭了。
我也是農村的孩子,從小就想這個問題,以至于在小時候經常被村里人取笑,因為他們覺得應該勤奮干活,而我則是幫忙干活的時候說如果有個什么什么樣子的機器就好了,結果他們都笑我說:這家伙真的懶的蛋疼~~

在目前的小農經營為主的農業狀況下,機械化進程是緩慢的,社會現實不允許。
lz設計的機械,我覺得還行。但是不太實用,可能在塑料大棚里面種菜比較適合一些,種田不太靠譜。你那兩個導軌怎么辦,按你說的施肥,燒水,噴灑農藥,收割這么多功能貫穿作物生長全過程,那每塊田的兩面應該是都要建設水平導軌,
第一 ,地形不允許,
第二,田兩邊都是排水溝,要排水的,那你就得用混泥土修小的溝渠,在上面鋪軌道,但是還是會影響田地的排水順暢,尤其是一些不耐澇的作物,致命的打擊。另外,田兩邊有了硬硬的軌道,耕地就是問題,耕到邊的時候沒辦法的,要么手工,要么用牛耕。同樣耙地也會影響。

所以我覺得耕地,收割還是帶輪子的機械進行。澆水,在地下深處埋管道在一個地方接出來管一大片土地,不光能噴水也能噴藥。
目前來看,還沒見過其他更為先進的收割,種田機械可以以逸待勞的。
作者: 機械社區aa    時間: 2012-6-2 01:51
有想象力最重要!
作者: 跑道盆地    時間: 2012-6-2 08:24
努力賺錢,不要讓你爹媽割小麥即可。
作者: 王紅強    時間: 2012-6-2 08:51
成本??    加工中心一年產值幾百萬,一畝地產值幾千
作者: π_π期〒_待    時間: 2012-6-2 08:52
可憐天下父母心
作者: hbwalter    時間: 2012-6-2 08:52
你這個成本太高,不現實的,國外農業機械發展很成熟了,不過,創新就是這么來的,支持樓主
作者: liang271887922    時間: 2012-6-2 08:59
我感覺收麥子不必要搞這么復雜,聯合收割機很快的。澆水,施肥,打藥可以試試!建個物聯網!
作者: zhongdong163    時間: 2012-6-2 09:12
你這個設想只是實現單一的切割功能吧?若是這樣,沒必要弄得這么復雜,成本太高
作者: qqzhubo1002    時間: 2012-6-2 09:17
在東北還行,但是這只是個想法啊,做起來要難很多,...
作者: 江邊鳥    時間: 2012-6-2 09:46
不如直接做個干活機器人算了{:soso_e127:}
作者: 605785594    時間: 2012-6-2 09:46
alphazhan 發表于 2012-6-1 22:42
我覺得地理有有軌道不太現實吧
不過精神可嘉啊

我也感覺樓主異想天開,可能是我太保守,我個人認為太不現實,農業可以往自動化方面發展,現在也一直在往這方面發展,自動收割機都已經有了,再說了,你可以看看國外的,往i農田里面安裝軌道,我只能說你想象力夠豐富,農業自動化,主要是往農機方面發展,不過,樓主倒是提醒我們。我們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的工業自動化,農業自動化確實投入有點少,今后應該多想想
作者: hccad    時間: 2012-6-2 09:53
這事只能想想吧, 想過就算了,哈哈哈
作者: GQIANG    時間: 2012-6-2 09:57
農民有那麼多錢做這個設備?你的想法很不成熟!
作者: 上海狐飛    時間: 2012-6-2 10:04
樓主想法很好,只是成本太高。沒關系,沒有想法,怎么能創新,多點異想天開,就會迸發創造的火花。
小型的收割機還是比較實用的,自家收好,還可以幫別人收,賺點錢。
作者: 李成億    時間: 2012-6-2 10:09
設備不一定要大,小一點靈活性會更好!比如小日本的收割機和我們中國相比!
作者: 學習進步    時間: 2012-6-2 10:23
想法挺好,不現實。投資回收期問題
作者: 喬欣萌    時間: 2012-6-2 11:31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作者: label    時間: 2012-6-2 11:31
想法很好,成本太高!
作者: tangzhiming    時間: 2012-6-2 11:54
難度大
作者: 歪~爽~歪╰☆    時間: 2012-6-2 12:12
對于農民個人來說,本家田地規模很小,使用這么高端的設備會得不償失;不過想法很好,可以先做個模型
作者: baogeer    時間: 2012-6-2 13:24
本帖最后由 baogeer 于 2012-6-2 13:26 編輯

從國外引進的農藝是這樣的,投入太大,種小麥不出本的
作者: guoligod    時間: 2012-6-2 13:25
呵呵,是有點不太可行,所有的設備下來有點不劃算啊,哈哈
作者: 798180912    時間: 2012-6-2 14:30
有創意
作者: LB老沈    時間: 2012-6-2 14:56
建議你去楊凌科技園看一下。每年都有農科會。
作者: yantouchang    時間: 2012-6-2 15:36
樓主很有孝心,種地利潤低,做這樣的設備花費太大,還不如自己努力點,等過幾年把爸媽接到身邊來享享福好。
作者: 從今個起    時間: 2012-6-2 17:24
買個小麥收割機吧 經濟實惠
作者: 老屈    時間: 2012-6-2 17:56
堅決支持
作者: 離地2米    時間: 2012-6-2 18:49
你那個一畝田的設備投入成本,需要那一畝田10年的收成。
作者: julianyan    時間: 2012-6-2 19:49
還是農機現實一點。
作者: 顏龍云    時間: 2012-6-2 20:06
不太現實
作者: 一葉孤舟_2012    時間: 2012-6-2 21:07
說的簡單,做起來就有很多細節要考慮了
作者: zhouyingxin    時間: 2012-6-2 21:25
新鮮的東西,都是憑空想象的,但是要實用。
成本太高,一畝地一年收個1000多大洋,設備養不起滴。
要是規模化了,直接用飛機好了。
作者: fuhuangfeng    時間: 2012-6-2 21:25
樓主這精神很好。。可以嘗試下哈。。雖然肯定困難很多。。但我相信樓主很有心。。。加油。。。
作者: づ開始懂孓    時間: 2012-6-2 21:31
LZ你這是白天不懂夜的黑,種一畝麥子一年才掙多少錢,弄這么個龐然大物要種多少年麥子才能換來。再說現在人的素質偏低,澆地用的電纜,水泵晚上如果沒人看著都會讓人偷走,更別說你在麥田里放個這東西了,做好以后還沒等你用賊就給你弄走了!
作者: duanyz    時間: 2012-6-2 21:34
土地不是規整的啊!使用成本太高了吧?
作者: xiaoshxin    時間: 2012-6-2 21:35
你建議你還是朝人工助力這個方向發展,現在的農業機械化程度不高,不可能那樣的,設計個小東西,減輕農民的勞力才是最實用的
作者: 老圖    時間: 2012-6-2 22:02
沒考慮成本,地理條件等等因素啊?
作者: 桌前一盆花    時間: 2012-6-2 23:10
雙鋒俠 發表于 2012-6-1 22:29
現在農民都不愿意種地!是因為回報太少了,大家都算過種小麥成本遠大于收入。(其中不含人工成本,所以我們 ...

  我一直在顧慮這個問題的......
作者: 桌前一盆花    時間: 2012-6-2 23:18
605785594 發表于 2012-6-2 09:46
我也感覺樓主異想天開,可能是我太保守,我個人認為太不現實,農業可以往自動化方面發展,現在也一直在往 ...

不是我異想天開。紅旗渠就在我家附近。還有,小時候都見過地里有灌溉渠道的。還有的架起三層樓高的。是用紅磚蓋砌起來的;
作者: 桌前一盆花    時間: 2012-6-2 23:20
江邊鳥 發表于 2012-6-2 09:46
不如直接做個干活機器人算了

  這就是另一個設想,四腳機器人,在田間行走著管理農田,就是擔心成本和把地壓實了。
作者: 桌前一盆花    時間: 2012-6-2 23:24
づ開始懂孓 發表于 2012-6-2 21:31
LZ你這是白天不懂夜的黑,種一畝麥子一年才掙多少錢,弄這么個龐然大物要種多少年麥子才能換來。再說現在人 ...

  說得太好了。我咋忘記了呢!感謝你提醒啊!
作者: taxiangguoke    時間: 2012-6-2 23:30
首先,身為山區長大的孩子,對于山區的農業生產深有體會,到了現在,在我們那地方,小麥和玉米的收割還仍然依靠純手工完成,農民實在艱辛。
其次,對于帖子中所設想的設備,創意很好,個人認為導軌的跨度與橫梁剛度之間的矛盾是問題的關鍵所在。跨度過小,頻繁地移動導軌將使得工作效率降低很多(因為在小麥或玉米地里移動導軌與平地里移動完全不同);跨度過大,橫梁上所附帶的工作頭部分將使得橫梁嚴重變形,影響作業精度。
最后,這個創意樓主當然可以深度研究,不過建議采用小型可移動式結構。因為凡是采用手工收割的地方,直接原因并非我們的父母為了省出機收的錢,而是那種田地普通的大型收割機械根本到不了場。所以,樓主若在此方面有突破,對我國廣大山區而言,豈非大好事嗎?對我國的農業發展,也算是盡了一份大力了。
加油!!!
作者: qq381137151    時間: 2012-6-2 23:52
不計成本啊……
作者: xiaociyi    時間: 2012-6-3 06:35
不是 很 實際好像!
作者: 堯滾龍83    時間: 2012-6-3 18:20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只能適合自己,做出來算練練手,其他沒益處
作者: lht2011    時間: 2012-6-3 18:28
這玩意兒,扛到田地里,再架設好,我估計把你父母也累的夠嗆。
作者: 霹靂神鉆    時間: 2012-6-3 20:58
得多大投資啊
作者: tangshuiping123    時間: 2012-6-3 21:57
創意不錯,思想很豐滿,但是基本上沒什么可行性,除非弄成便攜式的
作者: 壞壞小子    時間: 2012-6-3 23:34
想法是好的,現實的殘酷的!!這種孝心值得贊一個!!

作者: 觀海聽濤    時間: 2012-6-4 08:01
孝心可嘉,不過花那么大的代價值得嗎?
作者: 605785594    時間: 2012-6-4 08:46
桌前一盆花 發表于 2012-6-2 23:18
不是我異想天開。紅旗渠就在我家附近。還有,小時候都見過地里有灌溉渠道的。還有的架起三層樓高的。是用 ...

三層樓高的是水塔吧,靠水的重力勢能,把水運到田間
作者: shzlyjgc    時間: 2012-6-4 12:33
好東西!!!!!!!!!!!
作者: xx378394859    時間: 2012-6-4 12:52
不如花錢多請幾個人         
作者: 桌前一盆花    時間: 2012-6-4 13:02
605785594 發表于 2012-6-4 08:46
三層樓高的是水塔吧,靠水的重力勢能,把水運到田間


  水塔是在一個小面積的地方,覆蓋的范圍有限。大多是城市工廠或者是生活區的用水。我說的高架灌溉渠道。你沒有見過吧!


作者: 764532975    時間: 2012-6-4 13:41
不是有收割機嗎
作者: tangyueneng    時間: 2012-6-4 13:47
就算研制成功也不會有太大的作用!!!
作者: fangyuzhangping    時間: 2012-6-4 14:40
別的不說電機多大?軌道多大多長,加輔助設備所以重量是多少,怎么移動,需要幾個人,機械化的話就要實現人員使用少,方便移動這是必要條件,但想法確實好
作者: wangceyuan    時間: 2012-6-4 14:58
中國現在不會推廣農業自動化,就怕那時失業的人很多。
作者: yu1025    時間: 2012-6-4 15:03
如果只有你一塊地是可以的。如果邊上很多地就不好了。
作者: 33541837    時間: 2012-6-4 15:23
現在還手工收麥子 太落后了吧    還是說只是一小片地,無法機械化   現在農業機械化已經很普遍了  
作者: mylxxr    時間: 2012-6-4 17:09
農具的工作環境不像加工中心那么穩定,所以設計出來的東西要耐操。………………
所以對這類機械的要求是精度不用很高,但是可靠性要求很高。
作者: 605785594    時間: 2012-6-4 17:27
桌前一盆花 發表于 2012-6-4 13:02
水塔是在一個小面積的地方,覆蓋的范圍有限。大多是城市工廠或者是生活區的用水。我說的高架灌溉渠道 ...

呵呵,沒見過,長見識了,不過,不懂到底干啥用,有視頻就好了呵呵,

作者: 小曲    時間: 2012-6-4 18:15
我替樓主擔心的是,是不是需要每天都有人在那看著啊,那么多的鐵,沒人早被人搞走了
作者: 鳳舞九天nn    時間: 2012-6-4 19:40
的確不現實
作者: 天藍藍168    時間: 2012-6-4 19:48
說這么多,我想要是我們大伙一起成立一個專項小組研究,一定會有一個可行的方案!只是……你懂的!
作者: 山東0537    時間: 2012-6-4 19:50
想法不錯,但是不切實際
作者: 金色收割    時間: 2012-6-4 20:09
有空到東北看看,全是機械化了,
作者: jayhu    時間: 2012-6-4 20:19
這方法似乎太復雜了吧!
作者: fxm2020    時間: 2012-6-4 21:04
為什麼要用鐵軌,自動行走的四輪機械,加地頭倆個定位器就可以了
作者: 崔洪義    時間: 2012-6-4 21:54
你是做數控加工中心的,薪資待遇咋樣?
作者: 先鋒機械    時間: 2012-6-4 21:57
呵呵,想法很好,不過那么成熟的小麥聯合收割機顯得有點多余了
作者: benpao1799    時間: 2012-6-4 22:10
我想請問下你在地里哪來的動力電,那個設備怎么搬運(那么大)為什么不做成汽車輪胎,就像現有的聯合收割機,你每塊地都鋪鋼軌,你知道成本有多大不?
作者: 數控時光    時間: 2012-6-5 07:00
感想就干,怕啥
作者: 桌前一盆花    時間: 2012-6-5 07:03
崔洪義 發表于 2012-6-4 21:54
你是做數控加工中心的,薪資待遇咋樣?

2000-3500死工資,沒有別的東西啦!

作者: everfree    時間: 2012-6-5 08:14
可行,老外有這種設備。
作者: 我是sky    時間: 2012-6-5 08:23
你這想法也太天真了,一畝地的成本是多大?還不如花錢雇人干呢。有樓主這么多錢的話就直接承包一大片,然后飛機撒藥,機械耕種,聯合收割機自動收獲,樓主者,理論也
作者: hotyemw    時間: 2012-6-5 10:14
想象力還是比較豐富的,只是可行性為零
作者: ゞ海颩ヅ    時間: 2012-6-5 10:28
不太現實吧,想想可以   
作者: sokey    時間: 2012-6-5 10:54
太不實際了,做出來也難操作吧
作者: LZQ38815    時間: 2012-6-5 11:27
往事開頭難啊,不過有想法很好啊
作者: liang8849    時間: 2012-6-5 12:03
成本太高了。
作者: 949457130    時間: 2012-6-5 12:50
我覺得爸爸媽媽玩不了電腦操作困難!
作者: supperslz    時間: 2012-6-5 13:15
想法可行,令感慨樓主的孝心

作者: kingtigerfxp    時間: 2012-6-5 13:23
有想象力最重要!

作者: wudan2811    時間: 2012-6-5 13:31
農田里面鋪軌道不現實吧,這樣的話,收割完以后軌道怎么處理?是拆了收回家?還是直接丟在地里?能承載你那些設備的軌道應該不會是塑料的吧,那么重的東西怎么收回家?還要專門找一輛車來拉?那有那個車不如直接把糧食拉回家算了,你看美國的農業也只是收割機收割然后汽車接著直接拉走。鋪設軌道不現實,收割機還容易撞到鐵軌,撞壞了剪子,得不償失啊,什么時候中國人生活條件上去了,農民也能像老美那樣全機械化工作,你我的父母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作者: 互通有無    時間: 2012-6-5 14:00
想象力豐富,孝心可嘉,基本不可行
作者: 崔洪義    時間: 2012-6-5 17:02
我是sky 發表于 2012-6-5 08:23
你這想法也太天真了,一畝地的成本是多大?還不如花錢雇人干呢。有樓主這么多錢的話就直接承包一大片,然后 ...

如果做好了,就不只是一畝地的事了。

作者: sunlei228    時間: 2012-6-5 21:25
只能用在平原的話,直接把收割機開去就解決一切問題了。現有的農用機械完全可以解決問題。
作者: Macher醬油瓶    時間: 2012-6-5 23:07
1.田地基礎太軟,鋪設軌道要有不可避免的沉降。
2.收割機械的關鍵在于如何提高糧食收集效率,而實現這種功能的部件在于收割組件,例如收割玉米,要考慮如何將秸稈粉碎和顆粒分離的問題。
3.投入成本暫且不說,使用過程中的機械保養也是一大問題。
4.現在的農村實際狀況是土地承包制,這種機械的發展空間有多大?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