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日本的機器被改裝的,但是性能和風范依舊不減 [打印本頁]

作者: 迷上雪    時間: 2012-5-29 09:05
標題: 日本的機器被改裝的,但是性能和風范依舊不減
       最近由于我沒有上班。昨天,被邀請去了一個朋友的客戶那里臨時幫忙。老板是本地人,有九臺機器,四臺立時機,五臺臥式機,我主要負責異常處理,
' e! Y: i4 e  a& j      2 v  w3 e2 x' G4 N5 X8 J
機器看起來外表都很老,被涂了近十來種顏色,不是很好看,所以開始過去我都沒有在意,只有一臺震杰是新的12年2月的機器,看起來和海天的是一樣,只是LOGO和LOGO印刷的位置不同。! h2 n# {. l* N7 ?

$ w0 T9 T8 T# b  ^! O       好,下面 我來談談自己看到的情況。, c. _' V: N! P# h8 ]$ w) a

! I; w# i+ u' }; w; ~8 |3 G1 J     本以為都是國產的老爺車,張師傅告訴我是組裝 的機器。
" @6 R0 \1 `, ~8 _) J6 ]6 p+ i& b
     我仔細觀察,是以前的日本的機器被改裝的,但是性能和風范依舊不減。. P2 u- S: B+ A7 x4 ~

3 F7 D( y: p, v# _( ]! ^這一張是機器上面的警示標志,都是日文,
! p$ `  F, g# \. d! r4 }* E% H2 Y
) m: T( o  A0 u$ ~9 Q[attach]250960[/attach]8 }3 r! r  W. N6 [: f9 W
& O1 M( e6 i- v* A+ b! Y. k7 G
      這一個是日本三菱立時放置的三相電機,  _4 e. H7 \! [2 _4 W

' s9 R8 f4 V) i2 Z+ G: T' x[attach]250948[/attach]0 Q* M5 j; r2 H$ X8 j

( o/ t8 }: R# O9 F& P6 x1 s看起來年齡也不小了,還好,我找到了沒有被改裝者拆掉的名牌,令我震驚;DATE;MAY  1983" T7 X3 ~* m6 w) ]- Q/ B
[attach]250959[/attach]
5 C5 [8 E; Z3 M, j2 ?6 M) R3 G4 {$ f4 V# L7 f7 J9 k1 U
  可想而知,那個時候日本的工業是怎樣的發達。
9 e1 [7 [; o: g! o4 j   這一張是早期的行程開關,是日本的東西,看起來非同一般哦。
2 M, C4 V$ ~/ M# k: @, X) \2 q( m: Q/ V6 D6 P% k
[attach]250958[/attach]0 m4 f9 ?, f$ A. O" z5 Q

, o" n! z6 V. N% n. J3 A( B" Z
- e1 A' x# T0 q- M. c/ e   這個呢,是開鎖模油缸,是帶有開模制動器的,日本早在20年前都已經使用了,而我們國內的機器目前都沒有此功能呢' C' c& F/ H% J  b4 c! p7 B
      [attach]250957[/attach]    這個是一臺機器的頂出前進限和后退限感應裝置,設計的很牛X,不知道這個是被改裝的還是原來就是這樣。[attach]250956[/attach]這個呢,是自動潤滑系統,人家2年前就在用了,而我們足足晚了十幾年,真的很沒水準[attach]250955[/attach]4 u, N4 \8 y- Q! p1 Q
這是鏈條調模機構,咱們現在還都是大齒輪調模呢,據了解,目前日系電動機大都都是采用鏈條調模[attach]250954[/attach]    " H* h( O# h% j
這是液控單向閥,日本用的比較早,在液壓控制方面他們比較有優勢,我們是很晚才會用到的,[attach]250953[/attach]這個是擺線馬達。[attach]250952[/attach]
" r& O) @2 n: a" z, n: t+ i+ n這種哥林柱間距調整方式見過嗎?[attach]250951[/attach]   
. w1 \, b0 \1 [# M  V     這個是機器的電熱控制模塊,日系機器的電熱基本都是這樣做的[attach]250950[/attach]好,看看這個,是改裝的機器,只用了一塊PLC,一塊AC-DC電源,沒有使用比例放大模塊。包括電熱和馬達的控制回路都很簡單[attach]250941[/attach][attach]250940[/attach]
/ [3 q! V; ?  J) B& F0 B  m) K    這充分說明了日本工業比中國起步早,但是人家的技術方面優勢還是顯而易見的,中國,還是相對落后點,所以現在扔是日本領先哪。以上為小弟拙見,如有錯誤的地方還請前輩斧正
3 A5 e( O% Y- x. u( d" E
作者: 憨老馬    時間: 2012-5-29 09:12
呵呵,很經典的老東西!這機器有PLC在當時應該很前衛的啦,我老東家那幾臺住友機全是繼電器.
作者: 想瘦享受    時間: 2012-5-29 10:16
最后一張連滲漏都看不到,很驚奇
作者: 從零開始520    時間: 2012-5-29 10:21
{:soso_e113:}~~~~~頂個~~~~~
作者: hbwalter    時間: 2012-5-29 10:59
這就是差距,看看機床的與地的固定裝置就知道了
作者: 互通有無    時間: 2012-5-29 11:17
如果看看1945年日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海軍戰爭的資料片(中途島海戰、馬里亞納群島海戰等等),就知道日本的技術水平了。
作者: 害怕伏櫪    時間: 2012-5-29 11:34
1)當然要看到差距。
2 c: ?; w2 t1 }2)不必妄自菲薄。這些簡單機械,水平上中外并差距沒有很大。事實上,很多所謂差距是讓價格這個東西給成的。
作者: hwyang714    時間: 2012-5-29 11:41
這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急躁不得!
作者: 迷上雪    時間: 2012-5-29 12:45
想瘦享受 發表于 2012-5-29 10:16 " K  b) y0 O5 F; o# G8 d* f
最后一張連滲漏都看不到,很驚奇
1 C2 d4 M$ b4 [& {* q* _0 \
兄弟,你觀察的非常仔細, 我都忽略了這個細節,的卻,那三臺機器的液壓集成塊,以及各液壓元件連接的部位都沒有滲漏情況。這個真的很佩服,目前國內注塑機行業很少有可以達到此水平。對,突然想到機器運轉噪音也是很小。
作者: 殛樂    時間: 2012-5-29 15:51
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哦
作者: fuhuangfeng    時間: 2012-5-29 18:17
這個。。頂一個。。樓主也是見多識廣的人啊。。學習中。。。
作者: 紫ug    時間: 2012-5-29 18:51
{:soso__12146131604871077814_2:}好                       
作者: sheppard2011    時間: 2012-5-29 19:17
學習{:soso_e160:}{:soso_e163:}
作者: bearboy88    時間: 2012-5-29 20:04
LZ,不必驚奇,$ D/ X& B- N* A; W
你可能不知道,日本有一特點,專賣給中國淘汰的機器.我見過60幾年的機器在中國還用的好好的,
7 ]5 u, H+ r' d- D1 U1 y1 S日本對中國的技術限制很嚴格的.好一點的機床賣給中國要經過很多的審核,你放的地點,公司性質什么的,并還帶落地密碼.你一搬機就要打電話給日本總部要密碼才給開機
; b& v" z. c9 ~. [# X. D中國比日本落后幾十年一點不夸張.....
作者: poppygrow    時間: 2012-5-29 20:22
看起來很抽象  想不通結構 還是接觸的太少了
作者: 大海無邊    時間: 2012-5-29 20:24
說實話,我一點都不覺得先進在什么地方,好在什么地方{:soso_e113:},樓主有點妄自菲薄哦,機器主要在乎人使用保養,不要一提進口的就是好的,國產的就一文不值,其實沒那么玄乎,就你說的這些有那么先進嗎,差距據我所知這些先進都沒有你說的玄乎
作者: howardysys    時間: 2012-5-29 21:00
謝謝樓主分享,開眼
作者: makino    時間: 2012-5-29 21:03
設備夠老的。性能還好吧。{:soso_e100:}
作者: 老圖    時間: 2012-5-29 21:15
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哦
( A! r- {& g; S5 ~
作者: 迷上雪    時間: 2012-5-29 21:31
大海無邊 發表于 2012-5-29 20:24
2 W$ w; G" o" F8 H/ b: y說實話,我一點都不覺得先進在什么地方,好在什么地方,樓主有點妄自菲薄哦,機器主要在乎人使 ...

5 m# B  N7 r, `+ g1 }9 ^在注塑行業做久了的兄弟都知道。日系和德國的機器都要比咱們國內的機器穩定性,精密性。以及高循環性要好很多。,不管之間是什么原因,總之結果就是在那里,人家的設備就是要比你先進,就是要比你貴,這就是優勢,為什么做導光板 的公司大都用JSW   AD系列的機器而沒有說用鎮雄。用海天的。知道嗎?震雄都做不出LCD背光模組的塑膠框,你怎么去和日系機器競爭。這不是妄自菲薄,這就是事實,你怎么能不接受?
; h- E; V4 S* Z) j
作者: 靜初    時間: 2012-5-29 21:54
中國現在的機械工業應該說是可以的,
作者: 大海無邊    時間: 2012-5-29 22:01
迷上雪 發表于 2012-5-29 21:31 9 h3 z( D5 x* a1 b
在注塑行業做久了的兄弟都知道。日系和德國的機器都要比咱們國內的機器穩定性,精密性。以及高循環性要好 ...

1 m/ s3 s: ?5 D2 i# Q差距肯定有,但不覺得差距有這么大,至于注塑機嘛哈哈兄弟不才,玩了幾年知道點門道,不計成本搞了幾臺,機子現在幫小日本(索尼的工廠)做產品,毛病幾乎沒有哈哈,誰叫我們是玩非標的呢
作者: 漢尼拔0001    時間: 2012-5-30 07:42
沒見過天朝產的東東那樣機械超過日本,
作者: 漢尼拔0001    時間: 2012-5-30 07:51
害怕伏櫪 發表于 2012-5-29 11:34 ) b+ |$ ~( \. e8 H; [
1)當然要看到差距。/ @$ K) D, H$ w8 l% T& u3 |
2)不必妄自菲薄。這些簡單機械,水平上中外并差距沒有很大。事實上,很多所謂差距是 ...

0 |  d% [2 X3 j& G4 e3 k& F

/ O! C, J+ C8 d) @6 k0 S. r* U
不必妄自菲薄。這些簡單機械,水平上中外并差距沒有很大。事實上,很多所謂差距是讓價格這個東西給成的

9 y, k' H: `8 A1 g我拆開日本的馬達和中國的馬達比較過,其實有些不一定是價格造成的,是本來就不想造出好東西讓國人用!!!!!

作者: rzy_zh    時間: 2012-5-30 08:16
機器中好多需要基礎研究的結果去實現的,但國人現在有多少做基礎研究的???
作者: huiwenwhw    時間: 2012-5-30 08:17
全電動的估計還有差距,液壓機性能方面差距不是很大,但在利潤空間上差距還不是一般的大,歸根到底,基礎件比不過鬼子的
作者: 小胡爺    時間: 2012-5-30 09:06
這些液壓管路也是1983年的嗎?竟然沒有生銹腐蝕堵塞泄漏?
作者: 破碎的記憶    時間: 2012-5-30 09:19
我們的政策是一流的
* L( F! k8 t0 H" s% w  P  k6 S但技術是排不著的
作者: 機械ahz    時間: 2012-5-30 10:15
不可妄自菲薄,同志尚需努力,國家強盛,先強技術。
作者: 言者日月    時間: 2012-5-30 10:45
害怕伏櫪 發表于 2012-5-29 11:34 " O3 p% o# ~" N. e- f
1)當然要看到差距。
6 p" |) G' _8 k& S- E2)不必妄自菲薄。這些簡單機械,水平上中外并差距沒有很大。事實上,很多所謂差距是 ...

' g- f1 U& |+ U2 s% T又來了,說人家妄自菲薄,中國的工業差距跟日本比起來本事差距就很大,就拿簡單的百分表來說,日本三豐的一個賣2000,但是人家精度就是高,中國的呢?我就不說了6 D' |& Y$ k0 E) Q$ F: v8 n- x( R

* B6 F8 L( {. h: h' ~! K6 P3 z) ?
作者: 言者日月    時間: 2012-5-30 10:50
漢尼拔0001 發表于 2012-5-30 07:51
3 D7 {5 A2 ~6 T9 [* N- g- R+ G7 m* }我拆開日本的馬達和中國的馬達比較過,其實有些不一定是價格造成的,是本來就不想造出好東西讓國人用 ...
% E( F7 w- r- |; g: ?* ]
不要跟他說,沒意思。作為一個中國人,你有自豪感是對的,但是你認識不到自己與別人的差距就永遠進步不了,人家小小一個國家,能達到這樣的水平你不去借鑒人家的優點,老是抱著這種想法,你根本進步不了,中國的國產車為什么比不上日本的,說落后10年過分嗎?落后就要承認,落后不可恥,可恥的是過于自負、
作者: leftwall    時間: 2012-5-30 16:40
不配文字基本看不明白
% \4 t& ?$ H% z: Y( k配了文字也有好多看不明白
作者: 迷上雪    時間: 2012-6-1 10:56
huiwenwhw 發表于 2012-5-30 08:17 / S0 C- z  q* h, A) h0 o# f% d
全電動的估計還有差距,液壓機性能方面差距不是很大,但在利潤空間上差距還不是一般的大,歸根到底,基礎件 ...
, }2 W2 U" ?" `
全電動的基本是沒有可比性的,差距非常的大,油壓機系列也是有著很大 的差距,穩定性,精密性。以及高循環性和其他附加功能等等都是有著很大的差距。我用過近20種機器,包括日本,德國,港臺和國內的液壓機和電動機,以及高速機,這是我的一點點片面的看法,如有不對的地方還請大家指正。此貼并無其他意思,只是自己對于這幾臺機器優勢的一點點看法
作者: 迷上雪    時間: 2012-6-1 11:17
小胡爺 發表于 2012-5-30 09:06 7 \$ P: H" ]6 d1 A  a( {/ H  C# `( B
這些液壓管路也是1983年的嗎?竟然沒有生銹腐蝕堵塞泄漏?

/ y( d2 R& ^* ^8 x1 z: ^機器上我已經找不到銘牌,機器是改裝后買回來的,一定是被商家給打磨掉了,但是那個三菱電機肯定是1983年5月的,距今已經30年了,但是看著機器的外表,我可以斷定,機器至少在20年之前,這個應該是合情合理的,表面看不到明顯銹跡,也無明顯液壓管件漏油現象,我摸了其中一臺機器的鎖模油缸的進油管,是有點輕微的滲油,但是油路溫度還是比較正常。畢竟油管是用了好久了
作者: 小胡爺    時間: 2012-6-1 14:52
迷上雪 發表于 2012-6-1 11:17 0 R  f6 V0 N, `9 }: \% \- F5 q( k
機器上我已經找不到銘牌,機器是改裝后買回來的,一定是被商家給打磨掉了,但是那個三菱電機肯定是1983年 ...
- Q! w: g$ t0 o9 c+ ?1 F6 M# Z7 s
我想機器本身性能材質優越,制造商實力過硬之外,另一大原因要歸功于使用者的維護和保養工作做的比較到位!我是做設備管理的,還是比較注重使用環節的保養工作。設備買得好,不如用的好!
! Q  W* B9 r! f, h5 P
作者: 思考。。。杜    時間: 2012-6-4 15:51
看完,學習了。謝謝
作者: 成形極限    時間: 2012-6-4 18:16
本帖最后由 fastarrow 于 2012-6-4 18:25 編輯 2 X9 o4 C$ B0 K; g: R
2 [  b" w  v( A  W1 ^% v+ B, p
國產的十幾年前都有液壓馬達鏈條調模了,另外你說的哥林柱間距調整方式實際上應該是拉桿大螺母鎖緊防松的方法吧。其他還沒細看
作者: olivern81    時間: 2012-6-4 18:32
想起了洛軸參觀的時候,幾臺70年代的液壓磨床(好像是)還在用,而且還比后來新來的國產貨好用
作者: amqq0807    時間: 2012-6-4 21:32
小胡爺 發表于 2012-5-30 09:06 7 e( F  `& r2 Q$ A9 b& M6 ^$ K2 `
這些液壓管路也是1983年的嗎?竟然沒有生銹腐蝕堵塞泄漏?
5 S9 E! ~5 Z- H
液壓方面.硬管可能沒換.但是軟管肯定是換過的.看集成塊那張圖,里面同一尺寸的接頭,管子外徑是不一樣的.沒見過能用20年的液壓軟管.
$ g. X, K7 X1 T% B9 j
作者: RAJRLZD    時間: 2012-6-5 00:05
中國確有多方面不如國外,可應看到我們的進步,以前電器都是小日本的,現在全是國產的。有很多國人言必外國的如何如何,看不到我們的潛力和機會。
作者: 崔洪義    時間: 2012-6-8 16:51
確實,不服不行。小日本機械工業比咱強的太多了
作者: 餓狼小軍    時間: 2012-6-11 20:28
是的國產的非常有待改進呀
作者: skydcp001    時間: 2012-6-12 13:58
我們已習慣復制,不去想創新罷了
作者: huiwenwhw    時間: 2012-6-13 15:37
本帖最后由 huiwenwhw 于 2012-6-13 16:00 編輯 / M' E9 L0 a! x) D9 X+ V

4 r- P' I1 u  Q/ O7 q, V' S8 q這一行業,做中高端,要達到和國外差不多的性能,從原材料,到標件,加工的母機,裝配用的扳手,檢測的設備到控制,差不多都得進口,算下來利潤的大頭都已經被拿走了。就算搞低端的話,雖然國貨基本可以滿足,但一些關鍵的東西涉及到人身安全的都寧愿用進口貨,這些地方你敢用國貨,客戶不一定敢用,搞不好得膽顫心驚的。小鬼子過來買機器,在機器所有參數達到要求之后,底氣十足地指定液壓元件,密封件,軸承,控制必須日貨。 而歐美的話,必須得通過CE。
作者: 漢尼拔0001    時間: 2012-6-15 07:34
言者日月 發表于 2012-5-30 10:50
9 u. m- J" H( s$ r不要跟他說,沒意思。作為一個中國人,你有自豪感是對的,但是你認識不到自己與別人的差距就永遠進步不了 ...

3 t  ^6 f- D  F" d7 B多謝
' |! s! `4 v; H2 B
作者: 漢尼拔0001    時間: 2012-6-15 08:10
漢尼拔0001 發表于 2012-5-30 07:51   n* M- O  a) `* ?5 h5 l9 d( \
我拆開日本的馬達和中國的馬達比較過,其實有些不一定是價格造成的,是本來就不想造出好東西讓國人用 ...

4 ?$ w0 W+ X2 B9 @2 }' t我承認我拆過的電機沒您老多,我是云南人對日軍侵華知道的沒您老多,才在拆日本馬達時不愛國地認為日本的會比中國的好;能得到您老地指正在下感激不盡。
( |. l2 ~, t! ]
作者: 沙苑子    時間: 2012-7-10 09:13
學習了。。。
作者: 飯社會    時間: 2012-8-2 11:07
真不錯哦
作者: 機械助理    時間: 2012-12-16 00:07
樓主觀察的很細,日本機器確實有他們獨到之處。不過,我覺得格林柱的調節那張應該是防松的一種方式;另外,用鏈條調模我認為可以用在小型機上,不太適合用在中大型機器上。愚見。
作者: 迷上雪    時間: 2012-12-17 08:48
機械助理 發表于 2012-12-16 00:07
; E8 t8 ~6 w2 V# }& j% H  ]9 P7 M, `樓主觀察的很細,日本機器確實有他們獨到之處。不過,我覺得格林柱的調節那張應該是防松的一種方式;另外, ...
6 j8 h- z) X2 j* i0 I; t
嗯,兄弟高明,后來我也發現了這點,大螺母旁邊的那顆小螺母應該是防松用途,那個鏈條調模方式我有在650噸位的JSW電動機上見過!
作者: honyo2011    時間: 2012-12-17 14:25
機器結構的東西變化不大,液壓元件和電氣控制部分差別很大了,5年以上的東西就不好配了!  ]) R8 s3 N0 l6 @( n6 i
其實,八幾年國內產品也大致如此了,因為注塑機本來就是學的日本的多,包括海天。
作者: 機械助理    時間: 2012-12-19 23:02
迷上雪 發表于 2012-12-17 08:48
# O. K5 N1 Q; {! n: N: I/ ]嗯,兄弟高明,后來我也發現了這點,大螺母旁邊的那顆小螺母應該是防松用途,那個鏈條調模方式我有在650噸 ...
9 X# k1 T6 Z, u- i
個人認為,調模用鏈條傳動的話,調模力不應該太大。當然,這和機械結構(如調模螺紋的加工精度等)的精度及摩擦力有關系。電動機相對油壓機來說,精度要求會更高一些,所打制品的精度也會更高,附加值也會上一個臺階。我所見到的塑料廠家,電動機都是用來打附加值較高的產品。精度一般的產品還是用液壓機來打的。畢竟生產廠家要考慮成本因素。' E- P! H% Y4 p+ E: `& X+ h# W, ~1 O

作者: 注塑機維修    時間: 2013-1-1 10:59
機械傳動方面也差不需哦
作者: charming99    時間: 2013-3-8 16:21
害怕伏櫪 發表于 2012-5-29 11:34 8 P) C3 V! W, f" B/ t6 j" @0 S
1)當然要看到差距。
% u! j$ q1 q, Y2 f! K) t$ Y2)不必妄自菲薄。這些簡單機械,水平上中外并差距沒有很大。事實上,很多所謂差距是 ...

: X3 _% h4 R* }. T) w7 d中國制造被烙上了 廉價,廉價限制了進步。
% f  Y& ~7 |2 z0 @% f& C
作者: 洛麗塔    時間: 2013-3-15 10:42
看了圖片,只覺得咱做國產機械要努力才行。
作者: xtw77wh    時間: 2013-4-19 19:39
感謝樓主分享好東西。。
作者: liuwen830122    時間: 2014-4-23 17:49

- t. n3 ^4 F/ L呵呵,很經典的老東西!這機器有PLC在當時應該很前衛的啦,三臺機器的液壓集成塊,以及各液壓元件連接的部位都沒有滲漏情況。這個真的很佩服,目前國內注塑機行業很少有可以達到此水平。對,突然想到機器運轉噪音也是很小。
作者: 藍楓玄1    時間: 2014-4-28 11:31
國產閥與閥塊基本可以做到無滲漏了啊 只是油管接頭處生料帶+膠的工藝能否有其他的改進
$ J' L8 q& b! |2 e
作者: 惜你若命    時間: 2014-6-4 16:13
的確有差距呢,主要是整機差距。國產時間用不久啊!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