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下屬太優秀,德國人把我炒了,我該如何開始創業 [打印本頁]

作者: robotics30    時間: 2012-5-21 13:24
標題: 下屬太優秀,德國人把我炒了,我該如何開始創業
前幾天,我一個朋友到我這里來咨詢,這朋友40多歲,原來在一家德國機械公司做中層管理,做生產部經理的,但由于”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他的一個手下,跟他5年多了,確實太優秀了,于是德國人就決定把他逼走,讓他的手下來取代他,畢竟他的那個手下年紀比他小,能力比他強,而且工資比他低,所以德國人趕走他也是早晚的問題,這點他也早有預感。6 @( u/ m' k1 ^- \4 L; c

7 _' E6 a! g% b  M+ e9 s; V9 l像他這樣40多歲的,再去找個同樣的職位也很難,再說有了這次在德國公司被趕走的經歷,他對繼續打工也沒興趣了,于是決定創業。先說說這朋友的經歷,他是名校機械專業畢業,早年在國企干過,后來跳槽早德國公司。從生產部工程師做起,做到了生產部經理。但生產部經理主要就是安排生產計劃等事情,并無多大的技術含量,所以并沒有掌握什么核心技術。, c7 d$ l8 Z- D

4 [! }/ ]+ S8 w& T  r他和我談了他打算創業的方向,大致如下/ W/ L! W) ~) U2 E# w7 \
1.創立一家上海某某機電設備公司,然后找個寫字樓,租間辦公室,從國外或者其他地方買點產品,然后倒賣給其他公司,賺點差價。他說這樣的公司在上海很多,很多像他這樣的前白領都做這樣的生意,畢竟這樣的生意投資小,風險小,當然賺的也不可能多。
& p5 U2 h- Z1 J! c  S
  r& w' G4 U; W  G2.創立一家機械公司,生產非標設備。這樣的話,就需要找廠房,招聘機械設計師,電氣設計師,還需要投資做樣機(沒有樣機很難說服客戶),更重要的是還需要投入時間,開發一種非標設備,少則半年,多則幾年,也很難保證一定能開發成功。就像前幾天一位畢業14年的碩士說的一樣,即使產品開發成功了,并不意味著市場就成功了。做這種創業,投入大,風險大,成功的把握不大。而且上海各方面的成本高,做低端的非標設備,根本競爭不過外地廠家,但做高端的設備,投入的資金和時間確實也很大。
  O& z0 c7 H9 M
, |' V$ J; ^3 n4 U4 x1 j: G朋友問我該選擇哪個方向創業,我不知道該如何回答,社區高手眾多,所以特意來咨詢一下大家的意見。其實朋友的這個困擾,并不是個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原因是
) x8 w9 l8 T  R/ N1 B1.外企是個競爭激烈,優勝劣汰的地方,到了一定的年紀肯定要被淘汰出局的。
7 y+ I1 n1 b$ Q" l( r# z  y2.這些被淘汰出局的前白領們,該如何尋找下一個方向呢?
4 `- n/ n1 ?6 `/ ], `7 {4 D  f) D1 A; |! h$ z
懇請老鷹能把此貼置頂討論,謝謝!" B1 J6 e7 q" M

作者: fuhuangfeng    時間: 2012-5-21 13:58
新人。。來站個做,幫忙頂一下。。這個問題一點都沒有經驗,求專家解答。。
作者: 黑衣衛    時間: 2012-5-21 14:02
本帖最后由 黑衣衛 于 2012-5-21 14:05 編輯 * O7 i! s2 C; _( Y, ]+ ]' W/ m

2 K3 M$ `. E1 p" |  如果想謀求一份穩定收入的話,選擇第一種;如果想做事情的話,選擇第二種,德國小型的機械設備廠很多,可以參照他們的模式!
作者: 上海狐飛    時間: 2012-5-21 14:05
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作者: 木然    時間: 2012-5-21 14:06
第一個辦法比較穩妥些,激進的話,就是第二個辦法,看個人的風險偏好。
作者: 寂靜天花板    時間: 2012-5-21 14:07
很多企業找懂生產的高層管理人才,為什么不應聘高管職位呢
作者: 你的眼睛1979    時間: 2012-5-21 14:13
我支持第二條
作者: 藍色幽光    時間: 2012-5-21 14:17
誰說安排生產沒有技術,我們家生產安排的很差,快到交期了,家里就把做不了的都拿出來外發做,可憐啊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2-5-21 14:42
贊成第一種創業方式。社區支持他。40多歲再找工作意思不大。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2-5-21 14:52
首先你說的這個,阿拉不信,也許不是正宗德國人,德國和小鼻子基本不敢這么玩,不用你了,給你找一個閑差,不漲工資了,你就走了,趕走誰的可能性非常小,4 i% w1 }; e* r7 r6 t, ~

) t9 T! u" W7 `. P9 ]/ p( x阿拉不是德國人,都不敢趕走誰,都是人家自己受不了跑的,哈,) w3 J4 v* S. t: w0 C8 ?& `, G3 U$ g
& m* v* W9 x6 g2 |9 m
創業,可以試試看,就相當于站在馬路邊上說:爺我在!假如有人搭理你,就成了,常年沒人理,就挨餓了,很簡單,
1 V+ v' w) v  d8 K& }4 o( F  C" X; S; I
作代理類的,要人脈了,深的人脈,還有一大堆其它條件,比如酒量,要一個特別龐大的朋友圈子,你賣的那東西,要保證甲方什么條件都可以答應,就成了,阿拉同學做代理的,外配套,圖紙翻譯,說明書編寫,都扔阿拉這里,假如沒有這些輔助條件,就玩不成了,% L: l2 n6 j* n# J& e
) F: O7 Q) z" f! V! ~# x7 {
40歲,要慎重了,一般40歲創業,都是可以力戰四海的,什么都玩,單玩一個,基本是死路, 過往的經驗了,
作者: alphazhan    時間: 2012-5-21 14:54
幫你頂起來                                                                 
作者: RAJRLZD    時間: 2012-5-21 15:23
理性分析后再選擇
作者: 蟑螂_2012    時間: 2012-5-21 15:55
樓上經典!
作者: beyond5737    時間: 2012-5-21 16:00
外企有這么殘酷嗎?有沒有考慮自身的原因呢?' X/ ?# L7 h8 Q6 j8 u  I
事已至此,我覺得還是選擇第一種吧!
作者: emiyzhy    時間: 2012-5-21 16:39
做代理意義不大,總代理都給人做了,創業吧,這個社會就是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作者: sanshi85    時間: 2012-5-21 16:47
風險需要評估,重點看風險承受能力,然后看投資收益,謹慎選擇。創業有風險,選擇需謹慎。
作者: bob_fang    時間: 2012-5-21 17:03
我感覺要分析自己的資源,首先自己的能力,那方面強,如果人脈廣,朋友多,和陌生人可以見面三分熟,做代理合適;如果自己管理強,也許做第二條合適;其實看你的朋友都是那些方面的,那些優勢多,這很重要的,做生意就是做人,朋友的幫助很大的;三看經濟實力了,投入多少,抗風險能力多少,如果一年內沒生意是否挺得住;再多的樓主根據自身條件,多想想了
作者: hbwalter    時間: 2012-5-21 17:38
兩條基本都行不通,如果行得通,也不用找你了,還是找個地方打工吧
作者: 龍九禪師    時間: 2012-5-21 18:36
一般來說,國人再優秀都威脅不到鬼子的,能威脅到鬼子地位的人,自然是非常的不簡單,應該是創業不成問題     
作者: 生而為贏    時間: 2012-5-21 20:22
2266998 發表于 2012-5-21 14:52 ' A# Y0 Z* k" g
首先你說的這個,阿拉不信,也許不是正宗德國人,德國和小鼻子基本不敢這么玩,不用你了,給你找一個閑差, ...
0 }, ^4 h8 U+ S2 J1 l
做機械不都說是老了吃香的嗎?# i1 J. {) J7 \

作者: ERPIONEER    時間: 2012-5-21 20:37
與做職業經理人付出的辛苦差不多。
作者: 天水藍    時間: 2012-5-21 20:45
如樓主描述的這種經歷背景,就別創業了, 找個大公司一般職位,應該不難。
作者: shootbomb1    時間: 2012-5-21 21:01
    哪的競爭不激烈?中南海?你那朋友起碼比平西王下場好吧。有利益的地方都是你死我活,沒什么好說的。在百度搜“民營企業 平均壽命”,然后再回來看激不激烈;
* q9 Y! G! ~4 Z6 ^, [9 S3 j) ~    就像998大俠說的,稍微好點的歐美外企都不會隨意開人,并不是他們心地善良素質高神馬的,而是培養一個能幫公司賺錢的人才要付出很多成本,還沒榨干就要繼續榨油,最差給個新人價格也比再培訓個新人好,除非   ;
5 Z" x8 \' ]4 }9 @8 A$ w    40歲這個年齡去創業,成功或者失敗,幾乎可以說和技術無關
作者: 惘然    時間: 2012-5-21 21:07
支持第二種,原因不解釋。有些事不去做光說是沒用的。
作者: 動靜之機    時間: 2012-5-21 21:18
HP大中華區總裁孫振耀退休感言
6 h4 x% s' c* w! U6 u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1002
" _. g) k2 Q" u5 a9 P
作者: robotics30    時間: 2012-5-21 21:42
動靜之機 發表于 2012-5-21 21:18 7 q" C8 Q3 w; O$ @$ h4 K  }
HP大中華區總裁孫振耀退休感言
/ B3 k) ?/ }1 Y) a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1002

; u7 n6 z( g2 G+ n0 H3 I# ~" f# R, m% x& b* F/ I6 x
謝謝!! h) H% O: g5 I& J; v7 D
+ ]2 J: V7 B9 n# k! z
下面這段話摘錄自“HP大中華區總裁孫振耀退休感言”; P8 q: t& w, x: p1 r9 z

1 Q$ B9 l( C. q9 g4 r一、關于工作與生活 4 I( W. t) h- A$ u% w$ e4 \3 j0 M8 A0 b5 Q/ c$ s3 L6 |
 我有個有趣的觀察,外企公司多的是25-35歲的白領,40歲以上的員工很少,二三十  H9 x- t% M$ e1 k1 O1 f9 N6 ^
$ J7 c/ w/ ^( [# N: n: j8 U
歲的外企員工是意氣風發的,但外企公司40歲附近的經理人是很尷尬的。我見過的40歲; c, w$ ~' {. V# A4 C+ ?; U$ X9 g- P) C
附近的外企經理人大多在一直跳槽,最后大多跳到民企,比方說,唐駿。外企員工的成
: V" Z4 ~7 W+ N功很大程度上是公司的成功,并非個人的成功,西門子的確比國美大,但并不代表西門$ X" r$ |/ B; ?# s" e5 D  k1 `' v3 ?6 V4 `9 v' u' ^. x
子中國經理比國美的老板強,甚至可以說差得很遠。而進外企的人往往并不能很早理解
6 A# p: h" N" P. q9 \$ M4 M1 L; g這一點,把自己的成功90%歸功于自己的能力,實際上,外企公司隨便換個中國區總經: ]& i7 b; z. ?! r# R
理并不會給業績帶來什么了不起的影響。好了問題來了,當這些經理人40多歲了,他們* T" `9 A9 A1 {  c+ C& O
5 C+ \: c4 T* L% p/ W4 k/ W
的薪資要求變得很高,而他們的才能其實又不是那么出眾,作為外企公司的老板,你會5 O, a' \; R$ _3 Z4 U- `+ |7 @# N# k! h2 b& _5 A; _0 r6 j/ t
怎么選擇?有的是只要不高薪水的,要出位的精明強干精力沖沛的年輕人,有的是,為9 R% F  E  }* b
4 }- o) {0 L# _
什么還要用你?3 ]/ Y/ l+ Y& Q4 \9 j0 A

! Y; [, F6 b* l2 D) n% @3 K
作者: robotics30    時間: 2012-5-21 21:43
黑衣衛 發表于 2012-5-21 14:02 % m7 M( n5 ~8 ?  b! t) P: ]) t8 V
如果想謀求一份穩定收入的話,選擇第一種;如果想做事情的話,選擇第二種,德國小型的機械設備廠很多,可 ...

$ s) u1 G; Y, n& G2 H( n$ c' H5 ^謝謝回復!$ m% P* x9 U  G4 U8 n$ S' M9 i8 a: L
" e8 }0 J$ ?1 v. I( n# i- e
上海各方面的成本高,做低端的非標設備,根本競爭不過外地廠家,但做高端的設備,投入的資金和時間確實也很大。. u7 Q7 J7 L9 t; Q$ ]4 B" V+ e
' ^; |! G8 |8 N. U; P3 x& x

) k) r+ y' I5 [( I$ @4 N
作者: robotics30    時間: 2012-5-21 21:45
寂靜天花板 發表于 2012-5-21 14:07 / e# ?" ?! r7 a
很多企業找懂生產的高層管理人才,為什么不應聘高管職位呢

7 L; z: C0 x5 U+ z; F謝謝回復!
, Y+ r- }2 h% U$ J4 m& h2 n
1 B) a& w. j2 N& N1 W8 W, W  t7 M40多歲的人,再繼續打工確實意思不大。再說在任何地方打工,結局也差不多。
9 }( N8 {3 S; S0 X
作者: kingtigerfxp    時間: 2012-5-21 21:53

" H. c' Q- R+ F$ D- F6 R  M很多企業找懂生產的高層管理人才,為什么不應聘高管職位呢
作者: robotics30    時間: 2012-5-21 21:57
2266998 發表于 2012-5-21 14:52
1 p" }0 T; H" Q0 \0 l+ X首先你說的這個,阿拉不信,也許不是正宗德國人,德國和小鼻子基本不敢這么玩,不用你了,給你找一個閑差, ...

) W$ a, P& Q3 J5 a7 j% x謝謝回復!
; H/ ?% a2 D  ^" k9 q  n: N8 m( z# K  I9 G
朋友說是形式上是他自己提出辭職的,但辭職的原因很復雜,朋友也講了許多事情,下面講其中一件事情,大家應該就知道德國人是怎么把他趕走的。
, q& O3 L* b8 E6 \& K  t
/ _! {, n7 q$ S$ g* ~- G. F朋友辭職前是生產部經理,但一年前,他的上司德國總經理就開始架空他了,最明顯的事情就是車間工人的每月獎金,原來是生產部經理提出來,總經理簽字就發下去了。后來總經理把獎金表的制定權交給了他的手下,就是后來接替他擔任生產部經理的那位,美其名曰給朋友減少工作量,專心抓生產。這樣一來,工人都知道決定他們獎金的人不是生產部經理,就沒人再愿意聽經理的指揮了,朋友感覺工作起來身心疲憊,感覺越來越被架空和孤立了。- z# h# x1 B, y, U9 [; a2 u
2 _5 p  F3 F" S, y5 M# W
朋友說,人要臉,樹要皮,如果不要尊嚴,不要臉,只要工資的話,他是可以一直在公司呆下去的。
, x3 Q) ?5 F' j8 E9 Z. M. `7 e
作者: robotics30    時間: 2012-5-21 22:01
beyond5737 發表于 2012-5-21 16:00
3 e5 ^/ @/ X" C/ [# }# j$ ~: ~9 S外企有這么殘酷嗎?有沒有考慮自身的原因呢?! N) t' E' X% ], [$ \0 Q3 y. I  ~
事已至此,我覺得還是選擇第一種吧!
/ H. Y7 W& ^' t0 k) @6 D
謝謝回復!
; {+ v$ y- o  i6 H' s
  e/ R# X8 _! y外企是否殘酷,我不知道,但請你看看下面HP大中華區總裁孫振耀退休感言中的一段話,你應該會有答案。
: j6 u9 C6 p( k
5 N& v. Q  u# ~1 |7 S一、關于工作與生活 4 I( W. t) h- A$ u% w$ e4 \
- H# H$ L7 \* H. u/ p, N
 我有個有趣的觀察,外企公司多的是25-35歲的白領,40歲以上的員工很少,二三十  H9 x- t% M$ e1 k1 O1 f9 N6 ^
& u! B; ~$ e' C; z) n
歲的外企員工是意氣風發的,但外企公司40歲附近的經理人是很尷尬的。我見過的40歲; c, w$ ~' {. V# A  \# y$ W/ a9 n4 |& R9 @! R2 W5 |
附近的外企經理人大多在一直跳槽,最后大多跳到民企,比方說,唐駿。外企員工的成, ?2 v5 e% z5 D& s; U
功很大程度上是公司的成功,并非個人的成功,西門子的確比國美大,但并不代表西門$ X" r$ |/ B; ?# s" e5 D  k1 `3 M# e3 f- N( r$ c- D! B8 S9 }
子中國經理比國美的老板強,甚至可以說差得很遠。而進外企的人往往并不能很早理解, ?5 `% w  |! v' s& I2 @9 }: W6 Y
這一點,把自己的成功90%歸功于自己的能力,實際上,外企公司隨便換個中國區總經$ o) U  D1 s1 G; z* O: I1 D% X& a
理并不會給業績帶來什么了不起的影響。好了問題來了,當這些經理人40多歲了,他們* T" `9 A9 A1 {  c+ C& O
! ?7 q6 g' c: ^' F* S, A" d
的薪資要求變得很高,而他們的才能其實又不是那么出眾,作為外企公司的老板,你會5 O, a' \; R$ _3 Z4 U- `+ |7 @
  a; e2 ^" o' H  A- x" v
怎么選擇?有的是只要不高薪水的,要出位的精明強干精力沖沛的年輕人,有的是,為9 R% F  E  }* b* P9 I* ^: G0 k9 T) W
什么還要用你?
5 V6 l( S. O* r3 v9 C  J+ F( d5 O# r4 Z; R5 J& g. _+ h2 r

- [; Z( u/ A1 q1 U# S
作者: robotics30    時間: 2012-5-21 22:03
bob_fang 發表于 2012-5-21 17:03
6 i# l& O3 r. j9 z/ s7 y我感覺要分析自己的資源,首先自己的能力,那方面強,如果人脈廣,朋友多,和陌生人可以見面三分熟,做代理 ...

, E: ?7 Y* x/ j# S5 d) p+ ?謝謝回復!
" C# ^" a% m- J
6 g$ ^$ F( e9 }* h8 I; c+ d% ?確實人脈非常重要!7 Q9 g% z# O" X0 p3 ]3 D% m  l4 l$ G  p

作者: robotics30    時間: 2012-5-21 22:06
深圳龍九 發表于 2012-5-21 18:36 ! `& W( g/ p; l" o7 c: h6 z6 b
一般來說,國人再優秀都威脅不到鬼子的,能威脅到鬼子地位的人,自然是非常的不簡單,應該是創業不成問題   ...

0 C; r& o3 u2 }9 ^' h' N9 z謝謝回復!
2 W$ |+ C) g/ Y' a% ]
' F) K  P7 L* O1 c2 f; t- H朋友沒有威脅到鬼子,是朋友的手下威脅到了他。他的手下工作能力比他強,工資只拿他的一半,年紀比他小10歲。
6 T9 w, o. n& P' M; o
作者: robotics30    時間: 2012-5-21 22:09
ERPIONEER 發表于 2012-5-21 20:37 7 B9 q8 m8 J; ^. _4 C* J$ e
與做職業經理人付出的辛苦差不多。
  M: H0 y! e4 J* b2 ^
謝謝回復。: M& ]  S# n) i$ S! I

5 B! ?" J: g# ~. _: p/ O* S, x+ z朋友原來是生產部經理,也接觸了外面的很多小老板,朋友感覺,他們職業經理人,比小老板們辛苦多了,這也是他為什么不愿意繼續做職業經理人的原因。
; W8 E- q3 \6 I( J0 f4 f
作者: 小賈    時間: 2012-5-21 22:25
向前輩學習,人生最寶貴的東西,經驗!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作者: 冷水黃金    時間: 2012-5-21 23:57
我承認我是來看他們如何如何優秀、如何被炒的
作者: 冷水黃金    時間: 2012-5-21 23:57
我承認我是來看他們如何如何優秀、如何被炒的
作者: 小黃龍    時間: 2012-5-22 08:40
如果開家貿易機械類公司(從中賺點差價),這幾年在國內可能可能很難成功。我公司這幾年在工程采購方面比較謹慎,數量少錢少企業會交給一般的采購員就搞定了,技術含金量高點,錢多點我公司必須排幾個人現場考察,你沒有生產場地我們就會認為你價格(在行業里)再低也會一票否決,或者發邀請函公開招標,除非你有后臺。當然進出口貿易我就不懂。5 O/ W  T. Z8 y7 E4 m
你想在這方面賺點差價現在都是信息社會,什么都可以到網上了解到,如果我想買一個不熟悉的產品,多問幾家廠家,看看資料,相信搞技術的人就能判斷對方是什么樣的水平。
' g! ?" Q7 f' s' }3 o建議你做(某個公司的地區)個代理,是個很不錯的行業(最好是自己比較熟悉的行業),但開始若干年可能很不順利,只要你能夠相信自我有膽量與激情不是不可行的。祝你朋友創業成功。
作者: 小黃龍    時間: 2012-5-22 08:50
創立一家機械公司,生產非標設備。這樣的話,就需要找廠房,招聘機械設計師,電氣設計師,還需要投資做樣機(沒有樣機很難說服客戶),更重要的是還需要投入時間,開發一種非標設備,少則半年,多則幾年,也很難保證一定能開發成功。世界上沒有短平快的產業,你不愿意投資風險,即意味著你放棄了勇氣。開貿易公司風險性也很大的,你沒有屬于自己的技術,意味著你永遠是被剝削者(廠家與客戶),如果幾年商業不成功,你的這段時間的開銷最少也得幾十萬打水漂。況且就是簽立合同還有很多商業中的風險,都是你的死穴。
作者: zsjdnx    時間: 2012-5-22 08:50
這個比較難,應該怎么做,還是自己做決定。一句話,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祝你朋友成功。
作者: 408465954    時間: 2012-5-22 08:58
用第一種先積累資金。用第二種來發展自己的產品。
作者: zangfan    時間: 2012-5-22 08:59
看自己的能力了,第二種比較好點哦
& o, D/ f, j6 C4 N4 b
作者: 小黃龍    時間: 2012-5-22 09:06
管理生產的崗位i職責說句通俗點“主要是怎樣為上級(企業)增產效,這就需要下面的員工為你出主意為你賣命,而你也必須為員工創造好的環境(怎樣樹立自己在員工中的威信)與福利。因為失業有幾種,老板炒掉他,自己辭職,還有一種是隱形的(墻倒眾人推)下屬的關系。我可以斷定你的這位朋友比不是一個有危機感的思想使命的職業操守。不是他的下屬怎樣的優秀,而是你不關心下屬的開發能力或麻木,才導致現在的這種情況,說道的就是沒有責任心,一種混的態度(只會說不會做)。如果這種心態去創業很難成功。我的個性也是那種沒有危機感使命感,所以一直沒想過創業。
作者: robotics30    時間: 2012-5-22 09:22
小黃龍 發表于 2012-5-22 08:40 * h1 Z% X, b- Q( g* T
如果開家貿易機械類公司(從中賺點差價),這幾年在國內可能可能很難成功。我公司這幾年在工程采購方面比較 ...

7 L0 ]2 N. ?! P' p- \) e) s謝謝!2 C1 x% m( |+ ~- ]" W, P/ F
這位朋友的建議非常中肯。
# m$ U$ R& g' S9 ]) N* e; Y“技術含金量高點,錢多點我公司必須排幾個人現場考察,你沒有生產場地我們就會認為你價格(在行業里)再低也會一票否決”
1 _; B6 G8 C: d$ l現在是信息社會,阿里巴巴原來做B2B,現在也做B2C了,所以留給中間貿易商的空間是越來越小。
* z( `/ Q$ p3 Q) E( e/ @& C做區域代理是個很好的建議,但好點的產品一般都在上海有分公司或者代理了,因為上海畢竟是經濟中心,商家必爭之地。差的產品,做代理也很難。+ C3 v: b1 q1 s9 p9 J0 i

; A3 j% A2 l2 @+ J5 u而且代理和原廠的博弈中,代理一般是處于弱勢的。我在上海的另一朋友,開了一家貿易公司,是歐洲一家公司在中國的總代理,開始幾年,這家公司的產品并沒名氣,銷量很小,在朋友的努力下,銷量有起色,但這家歐洲公司決定在上海設立中國分公司,等于為別人做嫁衣了。
6 I" o% e6 x  Q2 c% w& M3 a
作者: robotics30    時間: 2012-5-22 09:28
小黃龍 發表于 2012-5-22 08:50 9 N3 ~; {0 L2 F, u
創立一家機械公司,生產非標設備。這樣的話,就需要找廠房,招聘機械設計師,電氣設計師,還需要投資做樣機 ...
) T, B2 g' q" h9 C5 ?
"開貿易公司風險性也很大的,你沒有屬于自己的技術,意味著你永遠是被剝削者(廠家與客戶),如果幾年商業不成功,你的這段時間的開銷最少也得幾十萬打水漂"
( R8 g# w! V' L# I
' R* }2 {# [" G說的非常正確!) I2 ^; E) b2 W0 ]7 f4 f  \

. i* C' [: j3 ^$ Q% L2 v; b4 C* b如果客戶壓價,廠家提價,作為中間商,幾乎沒有生存的空間。所以開貿易型的公司也非常艱難。  n, r  W' u$ x& |* n

作者: 小黃龍    時間: 2012-5-22 09:28
被淘汰出局的前白領們,該如何尋找下一個方向呢?
, O  J% R$ j( b$ }" A9 H# E1 _1 j1、學會怎樣待人,做老實人我看比較厚道,睡覺也踏實。% W/ K- ^1 @4 e5 N( ?# x8 Y" y
2、不斷學習提高思想認識自己與社會,反省自己的不足。
- u5 |4 J! O; ?, g' Z3、學點古人做人之道”中庸思想”,技不如人不要緊,關鍵是自己要有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干哪行都行。
作者: robotics30    時間: 2012-5-22 09:34
天水藍 發表于 2012-5-21 20:45
' k9 Y! l2 g+ U* u2 s$ s/ _6 F如樓主描述的這種經歷背景,就別創業了, 找個大公司一般職位,應該不難。

( ^) o9 j& C/ G$ {謝謝!9 d: H% ?( h$ X" J6 i
為什么不愿意繼續打工,看看下面這段話,摘錄自“HP大中國區總裁孫振耀退休感言”,相信你會得到答案的。# C( L5 Z# W: H' E$ [. z: n" n
0 b' r. h- `4 E. s
從上面這個例子,其實可以看到我們的工作軌跡,二三十歲的時候,生活的壓力還% T- N1 F! A  j/ h5 }$ @
比較小,身體還比較好,上面的父母身體還好,下面又沒有孩子,不用還房貸,也沒有; D. d  H0 C7 L5 {
7 L6 ?0 X# Z$ A; n
孩子要上大學,當個外企小白領還是很光鮮的,掙得不多也夠花了。但是人終歸要結婚
; I! L" A" }% r3 @" R. O生子,終歸會老,到了40歲,父母老了,要看病要吃藥,要有人看護,自己要還房貸,! |' V& L* c# m! |' L+ L7 O2 @1 h- p" G2 `
要過基本體面的生活,要養小孩……那個時候需要掙多少錢才夠花才重要。所以,看待: h9 j$ o4 @, n! o
' s1 i+ ?4 L9 `) K! ?2 u
工作,眼光要放遠一點,一時的誰高誰低并不能說明什么。
+ M: h( G) |/ c7 p% m1 P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我不太贊成過于關注第一份工作的薪水,更沒有必要攀比第一7 Z) w6 `3 {* ?- P) H; {) X
份工作的薪水,這在剛剛出校園的學生中間是很常見的。正常人大概要工作35年,這好- E1 J$ q7 i' I! r
比是一場馬拉松比賽,和真正的馬拉松比賽不同的是,這次比賽沒有職業選手,每個人7 ~! P) @5 k" X8 }+ @* Z
- q' i7 L5 I% H7 @; c
都只有一次機會。要知到,有很多人甚至堅持不到終點,大多數人最后是走到終點的,; [* _/ P5 K  e5 q
# v% Z3 n/ @5 |( c: W& R: _0 J9 ~
只有少數人是跑過終點的,因此在剛開始的時候,去搶領先的位置并沒有太大的意義。
; f1 a  |1 k1 f剛進社會的時候如果進500強公司,大概能拿到3k-6k/月的工資,有些特別技術的人才可
" _1 o! ]8 L7 s- k  T: d能可以到8k/月,可問題是,5年以后拿多少?估計5k-10k了不起了。起點雖然高,但增9 b& o. }7 T( v9 X# R
0 X& _) M# L, e( _- H
幅有限,而且,后面的年輕人追趕的壓力越來越大。2 g6 P/ t/ ~5 ]% ]' s9 D0 {" j9 d. B: J" m' o' R- P
  我前兩天問我的一個銷售,你會的這些東西一個新人2年就都學會了,但新人所要求
, p/ v1 ]; o- ]! v的薪水卻只是你的一半,到時候,你怎么辦?
7 ^# B% Q& y' T3 u4 t: |1 e9 g( ]# s+ l& C& ?9 {; A

作者: 小黃龍    時間: 2012-5-22 09:35
在一家五星級賓館,我吃碗面與別人吃碗魚翅只有金錢上的價值,卻沒有精神提升的價值,貧與富只有金錢上的比較價值,卻沒有思想上得價值。只要生活充實家庭圓滿一樣幸福。這是用錢買不到的。想創業必須有顆平常心干哪行都一樣。
作者: robotics30    時間: 2012-5-22 09:44
老鷹 發表于 2012-5-21 14:42 2 ^; z5 b+ h8 {8 V0 z& y9 ?
贊成第一種創業方式。社區支持他。40多歲再找工作意思不大。
" E( C7 l( |; W7 b
謝謝老鷹能把此貼置頂討論!6 w! R0 q! T* I' t! J4 I0 O

( ~+ R1 b0 N7 F$ L; z$ x: S這些被淘汰出局的前白領們,該如何尋找下一個方向,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
4 e6 }/ }1 ], Z' Z1 k& p
作者: 朝陽1號    時間: 2012-5-22 11:33
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作者: 老徐    時間: 2012-5-22 12:43
robotics30 發表于 2012-5-22 09:22 2 D& g' i. u( m: @, ^' M
謝謝!( h' Q4 z" t/ D8 ?4 V3 j3 y4 h/ R; `
這位朋友的建議非常中肯。! c$ l# g+ p) i6 G4 R* A0 u1 R- {
“技術含金量高點,錢多點我公司必須排幾個人現場考察,你沒有生產場 ...
+ d/ K  e' n1 T
但凡打算著手做代理的,都要有托兒所的覺悟,上馬扶一把,很多類似的公司其實都有咨詢的性質,基本上不賺代理的錢,而是幫扶,包括前期市場開拓和TEAM的組建,說白了就是平等合作,避免日后撕破臉不好看,老外私下里是不太要臉的,但都是要裝個面子,越大的公司越不傾向于尋找代理,省得日后掐架跌份,所以不如索性直接找這類咨詢公司了,大家各賺各得,清清爽爽。
; B7 ^3 U. Q4 A2 p) C如果硬要拿代理,品牌資源或產品有優勢的老外一般都比較牛逼,要么代理條件很苛刻,要么就是對代理要求很高,沒有三兩三,還是別上梁上了。
2 `/ q* q6 }6 s* a8 D對于你朋友的情況,生產型的轉銷售,難度很大,首先一個能爭善斗的團隊的組建成本其實要遠高于自己開個非標設備的工廠,而且你們的工作經歷,是否能勝任一個銷售管理者的角色,這個是很關鍵的。
: q! h6 A# E- Z6 q至于創業做非標和拿產品代理之間,我認為不一定要二選一,我的建議是拿一個比較熟悉行業或者有前景行業的相關產品做代理,以此成熟產品為敲門磚(這個是重點,但凡混出點出息的家伙,都是先拿別人的東西投石問路),自己再圍繞這個行業開發相關的設備或產品,總之,使你的營銷力量能夠最終為你的產品服務,這樣,即便老外甩了你,你一樣在這個領域里風生水起,豈不更好。
; X7 @" T. R; u- Z& z
作者: robotics30    時間: 2012-5-22 13:00
老徐 發表于 2012-5-22 12:43
6 U" n+ ~- {! W. c0 L6 d2 N但凡打算著手做代理的,都要有托兒所的覺悟,上馬扶一把,很多類似的公司其實都有咨詢的性質,基本上不賺 ...

4 m  s! @* @2 e$ x/ d: U. J謝謝!& ~: T8 b2 Q- M/ J" ]* o& o. b* M' e
不愧為是社區元帥,你的建議非常有價值!( M( P  V( ]; L+ N2 w9 _$ v
“至于創業做非標和拿產品代理之間,我認為不一定要二選一,我的建議是拿一個比較熟悉行業或者有前景行業的相關產品做代理,以此成熟產品為敲門磚(這個是重點,但凡混出點出息的家伙,都是先拿別人的東西投石問路),自己再圍繞這個行業開發相關的設備或產品,總之,使你的營銷力量能夠最終為你的產品服務,這樣,即便老外甩了你,你一樣在這個領域里風生水起,豈不更好。”
- C* I; `  m4 I; Z6 q2 x
* {! `! n: ]8 `0 b" U3 j3 w. q說的很好,看國內這些混的好的公司,很多都是按照這個套路發展起來的,就是“借船出海”。比如說大名鼎鼎的華為,開始就是拿國外的交換機投石問路,然后再圍繞這個行業開發相關的設備或產品。
: R" b! S' f1 G& q9 n+ D
" O' `0 {5 ]9 h. o' J2 u( u& I這個創業思路是絕對正確,但實施難度也很大。現在不是華為剛創業的那個年代了,成熟的好產品早就被別人代理了,而且好點的產品原廠,對代理商的要求也很高,比如要求你的注冊資金至少500萬以上,經營面積1000平米以上,人員20人以上,過去三年的營業額平均達到XXXX萬元以上等。所以借船出海,前提是必須要有機會登上這艘大船,好船。如果登上一艘破船,小船,可能還沒出海,船就沉沒了,呵呵!現在登上大船的門檻越來越高。5 J! L: `1 _! F$ Y2 q- |

作者: 老徐    時間: 2012-5-22 13:22
robotics30 發表于 2012-5-22 13:00
7 e! L/ t( @! V/ ~/ [謝謝!2 h  g- }# `; @6 ?* S; p& U$ W  S
不愧為是社區元帥,你的建議非常有價值!, S0 x: q0 o- X* h7 c- ]
“至于創業做非標和拿產品代理之間,我認為不一定要二 ...

* \& k2 q. A, k( l兄弟客氣了,只是一點小的建議,紙上談兵而已, A% E8 m/ ]* O

. B6 B7 m& V7 [9 J) h" e  N7 c國人老是要糾結于代理不代理,其實我看是沒有必要的,代理有諸多要求,老外辦事效率慢,做事規劃比較多,事情也死板,一般能拿下來代理,多半也是非中國戶口的那些家伙,各種膚色的都有,老外的商務談判真是談判,沒國人那么利索,光研究法律文件都足夠這些家伙三思再三思,所以你與其硬碰硬的想拿個代理一勞用逸那也是不現實的,現在但凡是好做吃老本的東西,早被各路神仙拿光了,這些家伙有些就是外企高管的裙帶,上海就特別多,大老板一般都是非中國籍的華裔婦女,具體管理都另有其人,再有些就是各國商會扎在中國的門戶,還有一些就是職業買辦,公司往上算有20-30年的歷史了,這些基本都是不愁銷不愁賣的東西,今年給你個中國區代理,明天人家還能來個大中國區代理,再上往上還有東亞,泛太平洋代理哪,有意思么?再加上各路水軍,賣出去的價格能比你拿的代理價還低,說白了,國人拿代理,其實就是掛個代理干經銷的事兒,代理和經銷能差幾個點?5個點撐死了,所以,何必哪,你就隨便選個品牌,看看自稱是總代理的公司國內有多少家就知道了* k0 G1 [! K5 h- p* C0 M; l

作者: 建寧    時間: 2012-5-22 13:23
幫樓主頂起來
作者: robotics30    時間: 2012-5-22 13:58
老徐 發表于 2012-5-22 13:22
; |: r& S, G# z! i7 C3 Q1 q& T兄弟客氣了,只是一點小的建議,紙上談兵而已9 W2 K4 D+ k2 Q4 c
( p* C& M! D) T+ y  }* I" H$ ?
國人老是要糾結于代理不代理,其實我看是沒有必要的,代 ...
, S( y9 W$ J" q# c3 [
"現在但凡是好做吃老本的東西,早被各路神仙拿光了,這些家伙有些就是外企高管的裙帶,上海就特別多,大老板一般都是非中國籍的華裔婦女,具體管理都另有其人,再有些就是各國商會扎在中國的門戶,還有一些就是職業買辦,公司往上算有20-30年的歷史了,這些基本都是不愁銷不愁賣的東西"
/ J, T9 O, N) ^' D4 l/ ~1 A! V/ n. |( C
分析的很對。
' m% ^9 z( H5 |7 \# E/ [0 A" x! X$ [; n4 L' k4 F( }6 X
其實如果隨便找個外國公司,掛個總代理的頭銜,甚至上海辦事處的頭銜,都非常容易。但產品賣不出去,沒有資金進賬,有什么用呢?公司是需要有錢進賬才可以生存的,頭銜又不能當飯吃,呵呵!# }4 d# L: u$ c" ~4 G0 [# U

作者: renchangjiang    時間: 2012-5-22 14:39
樓主  你把語言組織清楚啊   第一段 我看了兩遍才弄清楚邏輯關系
作者: 聯想3316    時間: 2012-5-22 15:03
這個思路基本已經明了了,先做第一種,幾年后發展第二種,以第一種養第二種,兩種并駕齊驅,優勢互補,這是最理想的境界。呵呵{:soso_e113:}
作者: 聯想3316    時間: 2012-5-22 15:04
這個思路基本已經明了了,先做第一種,幾年后發展第二種,以第一種養第二種,兩種并駕齊驅,優勢互補,這是最理想的境界。呵呵{:soso_e113:}
作者: inwall    時間: 2012-5-22 16:05
支持第二條,這個年齡段的人可以大膽闖一闖了……
作者: Тесла    時間: 2012-5-22 16:27
生產經理職位沒技術含量我不敢茍同,這個職位沒個七八年專業經驗誰敢上,這個位置要真本事的,下屬是可以克制的,就看自己把握的
作者: liweimin05j5    時間: 2012-5-22 16:35
都40多歲了,又是搞生產管理的,感覺還是穩妥點好,找個好點的公司干老本行吧。
作者: dfy99    時間: 2012-5-22 16:51
我認得一些做非標的,我們導師戲稱為科研型個體戶,我跟他們聊過,其實想做這個除了樓主說的風險以外還有一些隱形的東西,比如人脈,同樣是軸承,我有穩定的供貨商,拿貨價比別人低五個點,質量卻要好很多,相同的現象在加工,材料,電子器件,氣液元件上面都有。有了這樣一個圈子,很多事都不需要自己做,比如進機床,他們的東西全部是外協加工,產品質量確控制的很好,有時候也會跟高校的老師合作,他為老師提供便利的加工條件(實際上就是介紹個靠譜點的小廠子),老師把學生借給他當苦力,順便可以帶好學生,三全齊美。$ K6 x& j" ~7 \: H9 n" X9 @, _: n
所以其實很多問題算到最后都是人的問題,具體運作的怎么樣一方面靠的是硬功夫,另一方面就是所謂的軟實力了,呵呵,一家之言,說錯了大家莫笑話我哦0 O. O6 o  D) s+ z: g7 I

作者: -41    時間: 2012-5-22 17:04
做代理也沒那么好做的
作者: itwotwo    時間: 2012-5-22 17:14
這貼于創業或者技術都沒有很大意義...
9 m, u# J# m8 {" _' E其實生產經理基本上有很多時間建立自己的關系網和有很多非技術但是核心的內容掌握著。如果這都被人提走證明在職期間只拿工資沒做事...
' L0 C! U8 x1 X( ~0 C" A) y( S還是回去打工吧。能管工廠的人(如果我前面說的是錯的)還是很稀缺的資源。創業嘛...想想就算了。
作者: robotics30    時間: 2012-5-22 17:24
dfy99 發表于 2012-5-22 16:51
; i3 b1 L% Y$ Y4 K7 I9 p4 P9 f我認得一些做非標的,我們導師戲稱為科研型個體戶,我跟他們聊過,其實想做這個除了樓主說的風險以外還有一 ...

7 v* B" O, y" I$ S5 s謝謝!0 @' u( _" O' w6 T5 n

1 O6 F4 J, l1 H2 r. V這位同學還沒畢業,能分析的如此中肯,而且難能可貴的是,出言謙虛,想必為人處事一定不錯,假以時日,一定能有所作為。
9 c3 l, }5 o$ a6 C" X9 {* [& {; |) b$ ?1 d: Q
你們導師說的很對,做非標的實質上就是科研型個體戶,為什么叫科研型個體戶呢?因為非標的每一臺設備都不同,都需要重新設計和生產,乃至重新設計工藝,和做科研差不多,而且失敗的可能性也很大。為什么叫個體戶呢?因為非標設備的量一般不大,所以做非標的企業規模一般也不大,和個體戶差不多,而且一般上規模的企業,對量小的產品都不屑一顧。所以非標難做,我見過的一非標企業,做了10多年了,現在也還是3,5個人的規模。
0 e! a$ g& T1 ^# d, Q5 u, G: K& `# |( B$ z/ Y! s6 d4 E
你說的人脈是非常重要的。
7 j- m9 _7 M! o5 C
作者: sbkhgmpyud    時間: 2012-5-22 17:34
不要招比自己優秀的下屬。。。。, I& R1 O7 K+ {6 e
{:soso_e149:}
作者: DINGOO    時間: 2012-5-22 23:47
dfy99 發表于 2012-5-22 16:51
" \) {  {# |7 g' g, ~& m我認得一些做非標的,我們導師戲稱為科研型個體戶,我跟他們聊過,其實想做這個除了樓主說的風險以外還有一 ...

( w  l/ I+ g+ ]- o這樣科研型個體戶 看來還是 蠻不錯的!! 得天獨厚啊
' G6 |% u- [" D' f8 t8 U
作者: 360180217    時間: 2012-5-23 07:29
這個嘛。不好說。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吧。
作者: 哈林天堂    時間: 2012-5-23 09:29
我覺得這個年齡是通過人脈來拓展事業的時候。創業有風險,不過通過人脈和經驗可以提高成功率。
作者: tangzhiming    時間: 2012-5-23 16:16
支持下
作者: stockred    時間: 2012-5-23 16:23
看你自己的人脈怎么樣,第一種要是能有好的渠道還是不錯的。第2種比較困難,我們現在就在做非標設備,很難做,得找到技術水平比較高的機械工程師才行。當然,利潤是比較高
作者: 學中做    時間: 2012-5-23 16:48
我也贊成第一種創業方式。40多歲再找工作意思不大。
作者: robotics30    時間: 2012-5-23 16:58
stockred 發表于 2012-5-23 16:23 " U! ]4 H& ]; }5 D0 ]0 O& e
看你自己的人脈怎么樣,第一種要是能有好的渠道還是不錯的。第2種比較困難,我們現在就在做非標設備,很難做 ...
- C& ~* H* ?" k  S
謝謝!$ {7 V6 V1 f* d* I

7 R/ T1 `1 B  _* O7 u非標是很難做的,特別是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往往耗費的時間,經歷和資金都比較多,而且需要有相當水平的機械和電氣工程師,也不一定都能成功。有的非標設備開發失敗的,客戶往往只支付了首期款,剩下的損失只有自己承擔。3 J& P8 r3 A( z3 {
' [9 ]9 O  I  R. j; ^: w7 C& @) R
費經心機開發出來的非標設備,往往市場需求很少,一年就賣幾臺,根本養不活廠子。$ B2 a1 J  C' Q6 ~* f2 @8 T

作者: qiuhongj    時間: 2012-5-23 19:25
前怕狼,后怕虎,什么事都做不出來,這事決定還是要看你自已,別人怎知道你的人脈,關系。。。。。。
作者: w312658041    時間: 2012-5-23 22:21
支持你第一種,
作者: 千年老1    時間: 2012-5-23 23:16
根據自己的強項選擇
作者: 小白兔wx    時間: 2012-5-25 11:41
這個問題主要還是要看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給我們的啟示:外企都很殘酷,當你的剩余價值不大時注定要被淘汰!趁年輕的時候要給自己找好后路。
作者: 蝸牛先生    時間: 2012-5-25 14:41
      新人,純粹幫頂
作者: 糾結了    時間: 2012-5-25 15:41
現在其實做什么都還是比較難啊。
作者: §風行者▲    時間: 2012-5-25 19:19
同意第一種創業方式
作者: jayhu    時間: 2012-5-25 20:20
這可真不好說,看他自已的情況。如果有些積蓄,有想法,自已做機械公司也不錯;但若只是想安安穩穩過活,那就算了!
作者: CN_ZJ    時間: 2012-5-26 11:10
經驗啊!
作者: 木林602915299    時間: 2012-5-26 14:13
矛盾中,思考中
作者: GQIANG    時間: 2012-5-26 16:44
先做貿易,代理。試下水
作者: shasu    時間: 2012-5-26 18:50
關于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看法:  首先你當師傅的應該看徒弟品性才決定是否全權授予吧;
" B5 c/ v( W% j還有作為徒弟 在老公司把師傅擠走取而代之,他不是白癡吧, 那以后他的下場也不會太好, 應該跳到新公司待遇還好點
作者: lucam    時間: 2012-5-27 12:02
先做沒風險的先,生存下來才能發展的
作者: zygy_dl    時間: 2012-5-27 15:04
我覺得做什么要取決于兩個因素,1、手頭的資金情況 ;2 、手中掌握的客戶資源。2 i7 P5 Q, [: i$ P/ g8 ]2 `8 ^
兩種創業模式,共同的前提都是要掌握市場,手里要有客戶,一旦公司做起來就要有訂單9 ?* a- p0 i$ V2 i/ b8 [
另外,兩種創業模式較大的差別是資金,第一種我覺得10萬以內就可以做,我就是從10萬的注冊資金開始做的。第二種我估計手里得有100萬以上的流動資金(指除了租廠房找設備之外的資金)。2 M* ?4 ~1 z: t! R$ E
建議先從貿易做起,賺到錢了,再做實體。
5 C" ]" F2 P2 Z! h( L  S( f/ L
作者: 郭山    時間: 2012-5-27 18:41
轉型太晚,繼無掌握核心東西,加油,建議第一方案。
作者: 小花0324    時間: 2012-5-27 20:04
如果有實力的話,把第一,第二都做!!呵呵,為了保第二,而做第一的!
作者: 劉810    時間: 2012-5-27 20:47
誰說安排生產沒有技術,我們家生產安排的很差,快到交期了,家里就把做不了的都拿出來外發做,可憐啊
作者: 125260386    時間: 2012-5-28 11:34
掌握技術力量很重要啊。
作者: 水色天涯    時間: 2012-5-29 14:26
看到這個問題,突然也想到了自己的處境,也許在不久的將來,自己也是像你朋友的這個結局,教會徒弟,趕走師傅!悲催啊
6 x/ V! q2 B4 M* r; c不過現在我要多學習一些其他方面的技能,實在那天混不下去了,就另謀生計!
作者: skybirdd    時間: 2012-5-30 16:32
樓主要不試下來廣東,這邊機械行業也很發達,關健是成本要比上海低的多,各方面的成本都低的多,搞非標設備,花1年的時間在研發上,不要找太多的人,先試做一兩臺樣機試下。
作者: 張天河    時間: 2012-5-31 09:21
這個事件很有代表性: q5 }) {, x- x9 f, [) |. S
要根據自己情況及能力來定
作者: icihong    時間: 2013-4-29 16:32
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
作者: gongfei2419    時間: 2013-6-15 11:28
建議樓主先第一種,如果第一種做好了,做第二種也是水到渠成了
作者: sddp001    時間: 2013-6-27 08:03
可以做做結合,前期以第一種為主,培養起員工和固定客戶群,積累了一定資金再謀求第二種途徑
作者: 好方案    時間: 2013-7-4 21:53
終于看完了。5 q8 H7 X* X2 ]8 H9 X- L

9 [" P$ t/ F0 l% G- d* S本來這個貼內容不多,情況也算相對簡單。
$ m9 ^9 F. o6 D8 ~
" T. |& \+ Z# Z俺看到一半,返回去重看。
% N( y9 g% K. y1 o. t. n7 B
0 k1 t3 p8 m9 ~$ K得出一個這樣的結論,這個貼的回復,要統計一下的話,估計很有天朝特色,人脈,人脈,在人脈。
, |/ L. H- D/ r' \+ W
3 K( M. F+ q% s" u無語。
+ t5 `' N5 y; L; t. P
0 s4 `" o, ^& [俺剛剛出來時,老國營的工資,正式辦完手續時。
/ q( Z9 W/ t1 B, y) ]) ^) o1 [
+ y& j) s2 a* ^+ x* D家里是這樣的:6 B# M1 S8 s3 k; m
- m1 A9 b/ N- K7 W3 o% H0 x
娃在醫院等著結帳出院。
' i" @8 k5 s. v) p* ?/ e
  q( f: ^" Q# q家里全部的錢僅僅是當月預計的費用!
: v' l$ k  ?, G" t: b& W1 [2 }; @. ~1 y' E; ]1 e- Q0 m
人脈?你在單位時,車間里的師傅師兄弟這個時候才是你的人脈!4 B% }. Y# K; x9 D5 n$ \
4 m" G( C! @. p/ s
工作上的那些客戶從什么找的你?那不是找你,找的是你的那把椅子!不信你試試,請一天假看看那些客戶的“人脈找誰”?
1 Q. S! F& K! Y4 @. ~3 U
% t; ]& ^! T3 w0 N" p; j。。。。。。。。。。。。。。。
  ^+ E; Y, I" j0 G! a" m2 ~! W
作者: element_zlh    時間: 2013-7-8 13:31
大俠說的有道理,頂
作者: 我是天空    時間: 2013-7-11 10:56
第二種目前有很好的明確的方向嗎,做什么產品,定位?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