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貸款規模下降與中國經濟觸底
[打印本頁]
作者:
掃街
時間:
2012-5-17 20:12
標題:
貸款規模下降與中國經濟觸底
當國內經濟增長放緩時,政府通常會指示國有銀行通過放貸刺激經濟活動。但這種辦法這一次可能難以奏效。
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銀行放貸額大幅下降;同時銀行和企業表示,5月份貸款也維持疲軟。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之一是,在需求不確定同時利潤下降的情況下,企業對于借貸持謹慎態度。另一方面,對于出口商等困難行業的企業或地產開發商等不再受政府青睞的企業,國內銀行也不愿放貸。
最終的結果是,銀行業無法像以往那樣對經濟產生強大的推動作用。
巴克萊(Barclays Capital)分析師黃益平表示,穩定或加快銀行放貸對于支持經濟穩步增長至關重要。
但自2010年年初以來,作為衡量投資意愿重要指標的企業中長期貸款規模一直處在下降趨勢中。這一上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4月對企業新發放的中長期貸款額為人民幣1,265億元(合20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6%。
以往,信貸數據疲軟通常是政府為控制信貸增長而主動采取舉措的結果。但這次,在央行上周下調銀行存款準備金、從而釋放更多資金用于放貸前,銀行系統的資金似乎已經相當充足。
黃益平表示,央行正要求商業銀行為鐵路、電力和水務項目等重點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貸款。銀行業的管理人士還表示,他們希望擴大范圍,向服務業、尖端制造和教育領域提供貸款。不過,一名銀行業人士表示,無法找到足夠的貸款企業。
某大型銀行的一名高級管理人士表示,由于經濟方面的不確定性增加,許多企業不愿貸款,而是決定暫緩項目或擴張計劃。
對于是否貸款的猶豫情緒彌漫整個中國經濟領域,既包括那些正應對產能過剩的大型國有鋼鐵企業,也包括試圖弄清歐洲危機何時可能消退的小型出口商。
在國內南方地區生產手表的香港手表出口商Renley Watch Manufacturing Co.的董事總經理Stanley Lau表示,他們不需要增加貸款規模,因為企業希望謹慎行事。
相對于利潤的不斷下滑,企業的資金成本卻很高,這使得情況更加嚴重。多年來,美國和歐洲一直指責中國政府為補貼國內企業而維持低利率水平,但隨著經濟放緩對企業利潤造成沖擊,目前貸款成本已顯得昂貴。
中國數據提供商萬得資訊(Wind)的數據,2011年大陸上市企業的資金投資平均回報率已由2007年的11.6%降至6.7%。目前中國1年期貸款利率為6.6%,在這種情況下,對于一些企業來說,資金成本已高于預期預回報率。
溫州日豐打火機有限公司(Wenzhou Rifeng Lighter Co.)董事長黃發靜表示,利率水平高是企業不愿借入更多資金的一個原因。
中國第一季度經濟增速降至8.1%,為2009年春季以來的最低水平,而4月份從發電量到出口商品零部件需求等一系列經濟指標則顯示,中國經濟或將進一步放緩。
國內一些著名分析師已下調了對中國第二季度和全年經濟增速的預期。
長期來看,中國希望把經濟對出口和投資的依賴轉向國內消費,即使這意味著經濟增長將在一定程度上放緩。但中國政府也面臨著短期內更加緊迫的目標,即把經濟增長維持在足夠高的水平,以使失業率不會大幅飆升。這個問題在今年特別引人關注,因為中國即將進行領導人換屆。
在2009年經濟陷入嚴重衰退期間,國內約有2,000萬人失業。作為應對,中國政府要求大型國有銀行向大型國有企業發放貸款,這些企業將這些資金投入了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和房地產行業。
由信貸驅動的刺激措施推動了中國經濟的復蘇。但這也引發了圍繞不良貸款和房地產泡沫的擔憂;中國領導人一直在努力消除因此產生的房地產泡沫。
目前為止中國的失業率還沒有出現大幅上升的跡象。相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的第一季度數據顯示,就業市場勞動力短缺問題在不斷加重。低失業率以及不斷上漲的工資或許是中國政府遲遲未針對近期經濟增長減速跡象采取政策應對措施的一個原因。
幾乎沒有證據表明中央政府打算取消對房地產開發商貸款的限制,原因是擔心再度引發房地產泡沫。這種政策選擇降低了銀行業在刺激經濟方面的作用,也限制了短期內的經濟增速。
房地產業的放緩以及歐美消費者需求的疲軟已侵蝕到企業的利潤。第一季度鋼鐵產業的利潤同比下降83%,反映出房地產建設放緩的背景下鋼鐵需求的疲軟。作為出口領域支柱的電腦、手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企業同期利潤也下滑12%。
花旗銀行(Citibank)中國利率策略師賀偉晟(He Weisheng)表示,中國政府的一個選擇是降息,無論是通過降低貸款利率還是允許銀行在基準貸款利率的基礎上給予更大折扣。目前中國銀行業可以對央行制定的基準貸款利率給予10%的折扣。
但由于擔心引發通貨膨脹,中國領導人對降息非常謹慎。
作為更加謹慎的替代措施,持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以及指示銀行增加信貸投放的做法在過去都產生了效果。但問題是,鑒于企業對貸款的需求不高,這類措施已不如以前那么有效。
作者:
qujingguo
時間:
2012-5-17 21:21
技術人 也要多了解經濟 啊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