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4 m6 {, `- U
編者按 :中國從來不缺乏對教育傾注無限熱情的人,大師、學者、作家,不一而足,而學生作為教育最直接的產品,卻往往失去了話語權。近日,一篇萬言長帖《一名大學畢業生的反思》備受中國人關注。一時間對于教育質量的討論再次達到了一個高度。帖子如此之長恐怕會花費你的一些時間,但可以保證,真正將該帖完整讀完,你一定會為作者所寫的最真實,最露骨的大學所揪心不已。你也可以保存,或推薦給其他朋友。
五年多以前,我進入了全國重點名牌大學:武漢大學讀書。我抱著最理想的熱情,以為從此走上了一條報效祖國,報效父母的人生坦途,以為我的人生即將要大展宏圖!三年以前,抱著對“我的大學”最大的疑惑和不解,我辭去了分團委副書記的職務,開始認真地大量閱讀和思考我的人生,我的大學,我的未來。試圖找到對周圍一切我無法理解問題的解決方案。這一次的決定,也意味著我放棄了原來一直抱有的,通過“從政”來為國家民族做貢獻的“遠大理想”。 ( f; l. W9 k, U, M, d+ K8 S
一年半以前,我自以為已經看清了中國大學的本質,不愿意再繼續自欺欺人地“學”下去,主動放棄了學校保研的名額,退出了用青春和熱血換取一紙毫無真實內容和分量文憑的游戲,退出了中國虛偽可笑的“精英學歷社會”。決心進入企業,踏踏實實地從事“實業”,站到中國經濟第一線,為國家和社會以及自己作真實的努力和貢獻。因為我不想用鍍金的“文憑”和“文化”來糊弄我自己,也糊弄其他人。 * a4 ]6 Z% g4 a
今天,在畢業工作一年多后,在我的工作和能力已經得到老板和同事的肯定,馬上就要派我出國任職的時候,我卻辭職了。我不想違心地接受這個光榮,我決心到遠在大山中的一所規模很小的,志在探索中國新教育模式的私立學堂,試圖通過投身中國最缺乏,最需要的教育,來實現我人生最大的價值:為我熱愛的中國,為中國的孩子和未來,也為我自己,做一點真正有意義的事情,而不是日復一日地在無望的等待中浪費掉自己的生命。 * d* C5 K/ j/ F$ @5 r, e
因為,中國真正缺的不是錢,我缺的也不是錢。中國缺文化,缺教育。我也一樣!
- {# ~: q&i; v9 v- l h- n
周圍的人都認為我瘋了,鬼迷心竅阿了。放棄了中國人從小就灌輸的,從小就追求的“最正宗”、“最正確”、“最理所當然”的道路的確令人不解。我也在認真地思考我這樣做的理由。在這里,把自己對家人和朋友質疑的回答寫出來。你們也可以自己評析:到底是我瘋了,還是這個社會瘋了? 3 l/ P+ M) k3 e5 [9 T0 x5 [# w# w
' |% i; l7 z. ~1 I: p; S7 P" x
一、精神缺乏、游戲成風、學生忙著貼金、老師忙著項目――你認識這樣的大學么?
5 i9 `% r! S, n' s; F# ^/ c
\- s. N* ^$ B1 |1 B
當我從那古樸典雅的建筑旁走過,再深入到自己的學習環境和學校其他地方后,我發現這個地方與我之前在書中讀到的寧靜的大學校園不同,這里各色人等紛紛擾擾,大小汽車進進出出,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商業海報或者廣告,草坪上遛狗的大媽悠然自得。那種在中小學可以聽到的瑯瑯書聲在大學里卻寥寥無幾,大學怎么竟然不如小學?這些大學生們都不讀書么?我很困惑。 % G3 {3 L, O' z! i$ e1 x
/ K" s0 ]2 ]&E' i1 W7 ~
在正式開始上課之后,我更加見識了大學里很多人是怎么樣上課的:早晨上課鈴響了之后有很多人穿著拖鞋邊吃早點慢悠悠地晃進教室,吃完早點后看看上面的老師,講得沒意思,于是爬著再補一覺。有的學生干脆一睡不起,大學里有句話是這樣流傳的:“一覺醒來一看表十點了,繼續睡到十一點半,起來連早點、中飯一起吃了。”
) j&]0 \# t0 {7 ^
晚上十一點后,應該是夜深人靜、正值休息的時候,如果你此時走進大學里的男生寢室,你絕對可以看到他們的夜生活才“剛剛開始”,打游戲、玩麻將或者是看武俠小說,好不熱鬧。鮮見一起讀書、共同討論人生智慧的場景,相反可以看到很多的大學生去網吧包夜,或者在寢室聯機打游戲,他們的日常交流溝通內容就是游戲,以至于很多學生迫不得已,為了和同寢室的哥們“打成一片”而“學習”打游戲。游戲已經成為了大學里男生的主要“學習內容”,而且不少人發奮用功地學習了四年。 + X&p2 K* h4 @: ^" Q8 c
. s5 T3 @( C/ ^ {4 T# X0 n
當我第一次在高我一級的學長寢室樓里看到凌亂的宿舍,散發著異味,一抬頭就會看到一個蓬松的腦袋和迷離的眼神,我的靈魂被震撼了!我的心中真的不敢相信,這就是武漢大學的學生?空洞的眼神昭示著靈魂的無知和內心的空虛,在終日游戲的日子里打發自己的青春歲月!這是大學生么?這些人就是“為中華之崛起”而努力學習的新一代?我的內心里有一個強烈的聲音告訴我:我絕對不要成為這個樣子! + F7 P) M% D' [9 @, d
4 C8 f, ~" S) ?+ c. p [# u8 [$ M
我的一個同學,從大一到大四,四年的時間,除了考試和教室見個面,其他時間全部在寢室打游戲或者看武俠,反正大學里也沒有人管。后來因為掛科太多被學院勸退,家長過來求情延緩時間,但于事無補,游戲照打不誤,直到大四時無法畢業。
q4 K5 R, G' U8 P+ o* E: c5 O( X
另外一個同學,也是因為打游戲掛科太多被勸退,母親來到學院跪在學院領導面前說:“我自己在家里吃剩的菜葉在供他讀書,求你們給他一次機會吧!”當時我聽到學院領導講到這樣的事情的時候,我的內心很受震撼。父母吃菜葉供孩子在城市里打游戲,混日子?還要求情“給機會”?給他繼續游戲的機會嗎?
都說可憐父母心,我想起我辛勤勞作的父母,我想起那千百萬把孩子送進大學的天下父母,他們都以為自己的子女在大學里“努力學習”,辛苦地賺錢,無私地供養兒女“上學”,讓他們解除“后顧之憂”,不用擔心生活的問題。
! W7 q&n i&M6 [( `/ F! W
殊不知如今大學校園里,有多少人是在游戲人生。用我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一位同學的話來說:“如果他的媽媽來在大學住一個星期,就一定會讓他退學回去”。因為在中國“上大學”,可能是人生中一段最輕松愉快的時光了。大家可以游戲,看電視,逃課,武俠小說,這是很多大學男生的全部生活。
1 o- V9 r/ ^. \5 J! A
女生呢?看韓劇,不少女大學生的主要學習內容就是看韓劇等各種連續劇,感情劇,一部接著一部。你能想象這就是“我的大學”么?很不幸的,這一切都是真實的,而且就發生在武大這樣的名牌重點大學里。這些人考上大學的時候都是家里的驕傲、很多同學眼羨的對象,可是為什么他們在風華正茂的青春時代里,行為如此令人費解?當時的自己不得而知。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這樣混日子,大學里還是有很多人依然比較用功地學習,但是他們也一樣困惑:讓他們努力學習的原因主要是“恐懼”和壓力:怕找不到好工作,怕考不上研究生。 1 Z; |( X+ }* a9 L7 J8 k
當面對著這樣的現狀的時候,我的內心開始痛苦:我可以選擇若無其事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下去,反正都已經做到了這個地步,熬一兩年就會有各種優秀的榮譽、保研的機會,通過這個平臺可以一步步走上從政之路。但是,我也開始明白了,無論我將來的“地位”有多高,“權力”有多大,我都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我是一個人在與一個龐大的,墮落的,只關心物質利益和為自己撈好處的集團體系作對。
' L L; c5 N* ~' y/ R' f, A
我如果想當上“總理”或者其他能夠有決策權的位置,就必須跟他們一樣混下去,否則早早就會被這個體制踢開。但我真的希望這樣么?如果我把寶貴的時間都花在了一些根本不能起到實際作用的事情上,來收獲一些所謂的榮譽和好處,我內心的困惑將怎么辦?我之后的道路該怎樣繼續?難道這就是我的理想? % S$ t0 j, J5 p) w
' [&j; Z3 D5 E2 L) s
在經歷了深入的思考后,任職半年我就毅然申請辭去這一職務。當時學院的老師很驚訝我的舉動,在明確我執意要辭后,非常好心地建議我可以掛名不做事,這樣在大四時候就可以獲得保研的機會。我不愿意占這個便宜,告訴老師,既然要走就走個徹底,不需要掛名,我的內心不喜歡這樣的方式。
于是,我很高興地脫離了很多無聊的“學生工作”,回到了沒有會議,沒有那么多我看不懂活動的自由日子。自己讀書、聽講座、聽武大的“周末藝苑”,讓自己的內心自由自在地成長。我努力去重新定位自己的理想,因為我發現從政似乎不適合自己。剩下來的選擇還有兩個,一個就是大家都很熱衷的,也是很傳統的“實業救國”之路,我可以去幫助我們國家成為一個經濟強國,也幫助自己成為一個“經濟英雄”,做“李百萬”另外一條就是冷板凳的“學術之路”:考研,攻博,成為一個學者。 1 C+ {+ E1 {# i, b) d&y
1 x p1 B. B) u% e
我很敬佩經濟學家林毅夫先生,當年作為熱血青年,做為一個臺灣軍官,由于反對蔣家王朝的政治腐敗,他“叛逃”到大陸。他當然可以享受“義士”級的待遇,在我國的“黨政軍”系統里快速地升職。但是,他當時叛逃臺灣,絕對不是為了謀取物質利益,而是為了心中的熱血理想。
我想他后來離開政治圈子,走上學者之路,是不是跟我一樣,發現在中國“從政”不能解決“為人民服務”的理想,只好去研究學問,去當學者。否則如果他叛逃的目的,僅僅是想當一個學者的話,當時的臺灣條件更好,所以一定有他的難言之隱。他現在已經成為了世界經濟學界最好的學者之一,還被提名諾貝爾經濟學獎。
" {; d9 e; D0 g8 D8 t3 K9 B
到底那條路更有意義和價值呢?我努力去大量閱讀,努力去思考,去發現各種線索和事實來幫助我決定,去解決我內心所有的困惑。 1 W$ h8 q" w% I! v- f) a1 U- m
但是現在的大學校園里,基本上都是這樣的老師。因為“理想型”的老師注定要被現實“淘汰”。別的學校不了解,但是全國有名的易中天,在武大的時候卻因為個性獨特,不愿流俗而被排擠,出走廈門大學。后來是學生們敬仰的武大四大名嘴之一的哲學教授趙林也要離開武大,引起學生轟動。 : D! m4 Y5 R" T! E
# V4 f, Y( B, w
后來據說校長看民意沸騰,才執意挽留趙林老師,勉強留了下來。但是根子上的問題并沒有解決,因為我最近又聽說專注學問的知名哲學教授鄧曉芒要去華工。一個文科教授,卻要離開以文科著名歷史悠久的名牌大學,寧愿去一所工科大學任職,武大到底怎么了?珞珈山還是個做學問的地方嗎?
5 V G6 p" i4 B) r' A/ o. d5 N
四大名嘴的尚重生教授也說:當年與他一起留校任教的早期很多有才華的老師,都離開武漢大學了。而且很多離開了大學,離開了學界。難道在中國,學者之路也同“從政”之路一樣,是一條不可行的“夢幻之路”?中國之大,放得下一張安靜的書桌嗎?我很不安地探討自己從事“學問之路”的可能性。越來越多地發現:所謂的“名牌大學”里,真正的學問根本沒有地位。 6 @9 Q# A/ O8 @3 z* Z
同時,這所學堂目前因為超前的教育理念,雖然規模不大,但影響力已波及全國,她必將成為中國未來先進教育的一個范例,因此我也不想借名生輝,借學堂出名。我更愿意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通過自己踏實的努力來讓學堂因我而更榮耀而非相反。希望大家理解。 3 Z: K) e, K1 _6 c. ]+ W, z
- J0 f" b* n' u: S' E) l
另外,我開始新的工作才兩個月。在這里,我第一次嘗到了“挫折”的感覺,相對于我一貫的“順風順水”,我在這里明顯感到了自身能力的不足和思想的淺薄。相比一起工作的,跟我同年畢業的同事和朋友,我感到了實實在在的差異,我需要有更多的努力來提高和完善自己。但是,這反而讓我更加高興,更加認定了自己選擇的正確:這是一個可以讓我不斷提高的地方,這是一個可以讓我實現自己理想的地方,去實現自己的教育強國之夢----去不斷提高自己和需要我幫助提高的人。 % _, F( ?2 A1 _4 t+ L7 `* f
(來源:轉自人民網.強國論壇 ) : K( n3 p; i0 U* {" c$ J
# p( i. R&q4 w3 { J. H
2 # 桌前一盆花
上過大學的人,如果不是跟風的話應該都知道一點的。帖子我就看了下開頭。我所感覺的大學實際上是: 6 f, d6 Z" @9 y
是國家為了讓年輕人晚一點踏入工作,使國家少拿出一部分錢去投入養老,醫療等福利事業的一個工具。
3 # 舞飛揚
說的很真實呢 想想高中三年的悲催生活 等上了大學 努力的又有幾個
4 # 寂靜天花板
原作者問誰病了,我回答都有病,社會病了不代表你就是正常人,別人醉了不代表就你清醒
5 # 互通有無
不是社會問題的本質,沒有普遍的意義。個別人的感受而已。
6 # everfree
因此我決定走進大山,去一個小小的私立學校做一名普通老師,學習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習武修身,傳播智慧。 5 z/ q7 ?5 n! [# ]( s n
/ h. k$ u$ B) Y7 a7 l
============== &B, G* y, n2 t1 R+ `9 `
( B) d! s. u0 E7 H* O9 g
7 # lishbo
啥都不說了,從自我做起,比抱怨、埋怨國家強,佩服這個哥們,好樣的。
8 # amqq0807
“曾經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一個國家破亡而文化存在的民族,一定可以恢復國家(比如以色列),但一個文化破亡了的民族,無一例外地徹底從歷史舞臺上消失了,比如古巴比倫等。而正是由于這些精髓的傳統文化丟失,我們的社會才變得越來越千奇百怪。”
" O0 O4 \$ B$ Q
真的是這樣?真的是這樣!真的是這樣。。。 # \8 i" c% l8 W$ @; y
一代中華人,我們該怎么做,我們能怎么做,我們不得不怎么做。。。 j+ L# j# m8 j: L. [
亡國滅種,亡國滅種,亡國滅種。。。
是否真是如斯遙不可及,是否真的不會亡國滅種,是否真的會亡國滅種。。。 5 F2 n8 g6 I+ G&F2 J) V
" E; D3 C- l: }+ G7 D
假設現在,我們被一另外一個國家打敗了, 但是打敗我們的人能夠給我們房子住,給我們衣服穿,給我們東西吃,給我們青山綠水,給我們花園草坪。。。我們是否還會記得自己是個中國人,是否能夠記得自己是個中國人,是否能夠堅持自己是個中國人。。。
一個人存在的意義是什么,一個民族存在的意義是什么。。。是吃得好?穿得好?是擁有更高的技術?制造更多的GDP?
人活著的意義就是活下去,”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就是追求真理,繼承文化,教導子侄。。。我們有真理嗎?我們有文化嗎?我們有教育孩子嗎?我們是在活下去嗎?我們是在教育我們的孩子們活下去嗎?我們的孩子還能活下去嗎?
瑪雅人滅了,希臘來了,雅典滅了。。。但是中國沒滅 ! J' T5 l' B8 H) Z
我們跟他們一樣,都被打敗過,都被占領過,都被奴隸過,但是我們沒滅。。。 / b/ W8 F7 Q8 E! w) z# @
我們為什么沒滅,不是我們多聰明,不是我們多團結,不是我們多勤勞。。。
是因為我們的文化讓我們成為了金鋼不壞之身,我們的文化告誡我們,我們活著的意義就是贍養老人,教撫幼兒,延續血脈。。。 3 I1 ~8 a( p1 O _% W1 j! v4 J
感覺到了嗎,我們正在一點一點地失去他,失去我們的歷史,失去我們的文化,哪天我們不再贍養老人,不再教撫幼兒了,我們也就不再能夠延續血脈了,我們也就亡國滅種了。。。步瑪雅后塵,步希臘后塵,步雅典后塵。。。 # |&h- O, o3 D4 Z. @
我的占星數再厲害,我的藝術再厲害,我的金字塔再厲害,我的后代不存在了,有個P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