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不做采購,不知道銷售是什么! [打印本頁]

作者: 昆山專業CNC維修    時間: 2012-4-17 17:52
標題: 不做采購,不知道銷售是什么!

  x& |' t8 P8 p  f( q2 G3 i3 J- b1 V# J8 o
- a; B3 y: ^, E3 h1 V" F
在采購眼里,銷售們通常會干哪些蠢事呢?
5 ~6 T/ S$ X; p  Z" b
1 j+ z6 ~8 \. H' N% z5 q  幾年前,我在某次展會上碰到了一個多年未見的朋友牛總。他在一家項目型的公司做采購總監,過手的都是大單子,大筆一揮就是幾百萬,絕對的肥缺崗位。   
5 z" X8 R% T, J. x  c/ ^7 c6 w* J. w
9 R; B% {* F$ d, {一番唏噓之后,牛總突然來了一句:“你們這群做銷售的,真是沒法說。說你們蠢吧,你們自以為是社會上最圓滑的一群人;說你們聰明吧,你們還真是一群不可救藥的傻瓜。”  7 _- T1 U  `9 N7 k% b

; R$ ~, J  K' L5 Z 我連忙問到:“何出此言?這可是棍掃一大片了。”   “你們一天到晚研究怎么‘賣’,卻從不研究怎么‘買’。”朋友搖著頭說。   “廢話,我們本來就是出來賣的,不研究‘賣’研究什么?”我趕忙謙卑地解釋。   “你們搞沒搞懂啊?銷售不是賣,而是和客戶一起買!你們一天到晚糊里糊涂地賣,倒想讓我們明明白白地買,真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啊!你們還總自作聰明地認為能夠操縱客戶,豈不知我們是在暗處,你們是在明處,你們的一舉一動,我們都能看出有多么愚蠢來。”牛總憤然道。  ) Y0 U) J- l$ p0 m9 d% U( T9 F0 U( Q& ]
+ z3 [7 @8 |8 M6 Z8 F/ X) k* @
 我被他罵得有點冒汗,又有點不服氣,接著問:“你覺得我們哪些地方蠢了?”   “蠢的地方多了。你們天天喊質優價廉,卻不知道我們到底要什么;你們天天喊以客戶為中心,卻從不知道我們怎么買東西;你們天天喊著做關系,卻從不知道怎么幫助客戶。簡單說,你們從不關心我們需求部門為什么買這個東西,也不關心我們采購部門按照什么流程買東西,更不關心我們采購人員的壓力與需求部門的壓力。至于說一次重大采購對各層人員的影響,更是置若罔聞。你說你們蠢不蠢?”   
, G% Y! ]# E5 k
0 f- c" i) Q- i8 t' g9 N* W5 @+ O我已經冷汗直流,但還是厚著臉皮問到:“老兄,作為我們銷售的上帝,你能不能站在采購的角度,詳細給我們這些做銷售的談談,我們到底錯到哪了?”   “你看,說著說著就又錯了,我們客戶不是上帝。上帝只幫人,不用人幫。而我們恰恰相反,我們是一群需要你們幫助的人。如果不需要你們幫助,我們買東西干什么?”牛總又結結實實地抓住了我的小辮,“不過看在你小子態度誠懇、還有藥可救的份上,就免費給你上上課吧。”     & B( @4 f1 g/ V$ E

# H% S. o+ ], F蠢事1:相信采購推脫,接觸不到實權人物     # B4 h9 j  u. J3 I! ?7 W
幾乎每個銷售人員都碰到過這個問題,折騰半天就是見不到領導。原因五花八門:領導忙,這事我(中基層人員)就做主了,領導經常不在家等等。   于是,很多銷售人員要么相信了客戶的謊言,要么假裝領導對采購沒影響,可以忽略。更有甚者,硬闖老板辦公室,結果搞得自己頭破血流。   1 k4 A. k* k  }+ k0 z

5 w7 C: D6 H4 C4 j. d可是,你想過沒有:為什么領導不見你?   
  |  ?7 r. \, R# `, N% k0 O: a$ g5 b! _; S2 M5 H. W0 q$ U) _
牛總分析:領導不見你,是因為有人不想讓你見!絕大部分情況下,都不是領導沒時間,而是中基層采購人員根本沒打算讓你去見。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條:  9 j1 e. {; B9 I9 D* D  b
& w9 o( ~& G" D' {
 1.他根本沒感覺到你的產品能幫他解決那些他必須解決的問題。注意,是“他”必須解決的問題,而不是“你”的產品能夠解決的問題。和自己無關的事,為什么幫你忙?  
$ e( \3 f. O: h4 C* _7 j# W/ ?' p0 i$ _5 Y1 H# |
 2.他根本沒打算選你。沒打算選你,還要帶你去見領導,那不是找抽嗎?而且是領導抽。  " Q' r: u: C' P' ^8 H6 D6 U

, I& ]7 e7 `: y+ n' T 3.他感覺不出你的價值。即使把你帶到領導那里去,你人微言輕,他也不知道你在領導那里能幫自己做什么(比如幫他協調資源、幫他樹立形象、表揚他的工作等等)。如果感覺不出自己可以得到利益,為什么幫你?  " E& G* b1 @3 W! s$ }1 [
! J3 `) a6 I- I3 {' ~/ E7 q; P
 4.你水平太爛。在和你接觸過程中,他感覺你實在差勁,把你帶到領導那里去十有八九會丟自己的人,領導會罵他辦事不力的。   其實說到底,就一句話:這個家伙壓根兒就沒打算買你東西。當然了,他帶你去了,也未必要買,但不帶你去,幾乎可以肯定是不想買。所以,醒醒吧,千萬別信采購人員那些奇奇怪怪的理由。   ' Z* B, c4 H% ]0 }, k) D( F
' Z1 i4 V# A8 v0 V4 j7 s
蠢事2:誤把找茬當需求     ; B$ h/ c3 [6 [; @, M' `
1 o0 }# w0 d3 d8 \( ?8 k6 ?
項目正常推進,你覺得一切都很順利,可突然有一天,客戶打電話問你:那個XX問題用你的產品怎么解決好?   你一愣,發現確實不好解決。怎么辦?于是費盡思量地找產品部門或者想辦法迂回解決。你認為只要解決了這個問題,項目就可以一馬平川地向前推進了。   別犯蠢啊,解決了這個問題,后面還有成堆的問題等著你的。   
7 b% r" m' \7 l, }9 H8 `* N0 K6 p4 s* J8 ]
牛總分析:這是采購人員在找茬,不是在找問題。采購有一個習慣:他們前期會非常關注需求,中期會非常關注產品和方案,后期會非常關注風險。在采購的最后,很少有人再考慮需求問題了,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買房買車的經歷,最后是不是都將關注點放在維修、物業這些事上?  8 i7 K9 b7 _7 k! J' `* Y4 w

9 X# ^' h: A+ N, K# W% P, k 除了風險,后期還有一件事要考慮,那就是怎么讓供應商接受被淘汰的命運。做采購的既不想得罪供應商,也不想欠供應商人情。對于這個問題,客戶通常會請教自己準備選擇的供應商,讓他們幫著出主意,找小辮抓。   # e* C& @2 k% r, s5 Y) M

' j3 k7 U6 G5 K! r  D0 ?你明白了嗎?這個問題最可能是對手和客戶聯合設下的陷阱。陷阱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幫助你的對手。這個人自然是影響采購的人。更可怕的是客戶這樣做,可能在心理上已經決定不買你的,只是想通過這種方式證明不買你是多么明智的選擇啊!(我們這些銷售真的很可憐!)
  g6 [8 S& y/ ]1 l3 j; ~3 O3 P- U
. s0 V; r6 c/ Z7 r. z+ k& S, u3 K  蠢事3:興高采烈跳火坑,從不問自己是老幾    9 J0 s) j2 w* ]! J- ~* p

, ]: }) @* F( C9 |' }" j 我曾經碰到過這樣一個銷售,外號“千年老二”——無論多難的單子,無論有多少競爭對手,他都能浴血奮戰到最后,當然,最后客戶基本都不會選他。為此這老兄很是驕傲,認為就差那么一點點,完全是運氣問題,而不是能力問題,老二終究會成為第一。   牛總分析:你是老二,是有人想讓你當老二。你們做銷售最幸運的自然是中標的家伙,其次幸運的是第一個出局的,早死早超生,不在我們這些采購身上浪費成本了。最倒霉的就是千年老二了,該做的事一件不缺,該花的錢一分不少,該得到的一樣沒得到。當老二大部分情況下不是能力不夠,而是遠遠不夠。   采購人員之所以明知你沒戲,還希望你積極參與,原因不外乎下面幾條:  
7 h( v. E7 \! ?8 f$ y2 O2 g- i" t( X' r
 1.恪盡職守。采購本身要選擇很多家供應商,要不斷地甄別,他也怕受騙,所以他告訴你的話,肯定是留有余地甚至是打官腔的。這是人之常情。作為銷售,要學會去偽存真,不要給個棒槌就當針(真)使。   * N! ?- R2 ^$ G% B, O& D
& `3 w+ g0 G. L  q1 V6 s% F
2.壓價的工具。你們銷售在什么情況下最可能降價?是不是競爭特別激烈的時候?采購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要留個倒霉蛋,幫自己壓下那個選定供應商的價格來。   
; C- J* {- u6 k  a2 W2 a0 A% f  v, \; f( S6 ?9 O& i9 r
3.你是個備選。采購們還不是太放心他們已經選中的目標,怕有閃失,所有留你當個備份(這還算仁慈)。萬一有不測,你就有機會了。不過,既然是萬一,你就基本沒有任何勝算。銷售通常只有第一,沒有第二。  - O2 @& A$ A- H2 l' G: C$ ?
+ C; d- U- p- j6 v3 u
 4.采購需要別人看到自己工作勤奮,你們銷售就是證明他勤奮的道具。  
$ s. [+ i$ p+ O2 U
4 V$ ~$ f! z; R! {9 _1 F8 T 5.他們需要證實自己的決定是對的。怎么證明?自然是拿你的錯誤和愚蠢證明自己的英明神武。所以,他們通常會留下最蠢的一個陪正宮娘娘堅持到最后。  1 D. b5 o1 b% S4 y. K

' ^  b7 j2 Q' k, a$ K: U. } 6.制度上不允許只與一家供應商接洽。這是很多公司的硬性規定,所以找你來湊數。% F0 i& ~& v5 z
% P" ^% b' w& N0 A: U4 u
蠢事4:一切聽從客戶安排 ; K  z5 K# i! `

; T# a; F/ H) Q
/ }* k8 N, R" f6 i% b  很多銷售人員有個習慣,就是經常把客戶的要求當圣旨,客戶讓干什么就干什么,客戶指到哪就打到哪:客戶讓調研,就把最好的技術人員叫過去,搞上一周;客戶要方案,幾天幾夜不睡覺玩命趕寫;客戶要講標,就請最能侃的兄弟出馬;客戶要報價,就立馬報出一個能報的最低價。   他們這樣做的理由是:聽客戶的話,客戶就會喜歡我;喜歡我,就會選擇我。可事實是,當他們找客戶要合同時,客戶卻說老板已經決定簽約別家了。  
7 e5 ?( t8 q. h% {4 \! H
1 Y1 W0 q( C% {, L+ Q+ l0 x 牛總分析:唯一的問題就在于這些事情都不是你和客戶一起策劃的。當然,結果也肯定不是你想要的。   你們做銷售的,要堅定地相信一個基本規則:背后沒有推動力,事情不會自然而然地向前發展。不是你在推,就是你的對手在推,而“推”與“不推”的判斷標準是對誰有利。所以,如果你的對手在“推”,那一定是對他有利了,也就是說對你不利了,那你跟著瞎湊個什么熱鬧啊?   
+ L; C2 o, ~5 Y
9 ~2 s6 p7 P4 a! r# r天上雖然也會掉餡餅,但是概率非常低,你不可能靠那種餡餅養活自己。當事情不能確定時,原則就是:寧肯錯殺一千,絕對不能使一件事漏網From EMKT.com.cn。你想什么不重要,客戶做什么才重要。   你們做銷售要學會創造一種不公平。如果人家讓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那要你干嘛?前臺的小妹妹就可以代替你。別蠢了!   為什么不能按部就班地按照客戶的要求做?站在采購的角度看,原因如下:   
" S# J! t$ c$ H/ a1 u! o! ^( o
2 c8 K; J, f* S1.對于復雜的采購,我們采購往往一輩子就買一次,或者很多年才買一次,就像你買房子一樣。所以,采購人員其實也不知道怎么買,手里有錢也發暈。如果他很清楚自己怎么買了,你想想是誰教給他的?(對于天天購買的易耗品,此條不適用)。如果客戶一切都很明白,往往說明你是個替補了,這時候你還按部就班地做,你上哪去爭取優勢去?沒優勢憑什么選你?  5 `, h* u: c% F1 g, o

' W5 x& ?- I3 t- U/ C 2.你認為你的產品完全符合我們招標書的要求,甚至比招標書寫得還好。但是,你想過沒有:是你們銷售人員熟悉自己的產品,還是我們這些采購熟悉你的產品?肯定是你吧!我們怎么可能寫得出如此出色的招標書?你明白誰在替我們寫了吧?這個“誰”一定會把你推到火坑里去的。   
9 {& W& X, m, I! E/ G* p5 b. z/ ?
3.我們做采購的,最經常被人質疑的就是公平性。但是,采購決定往往都是很感性的事情,你沒法說什么是公平,什么是不公平。怎么辦?找人來證明吧。你看我們是不是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做了?不信問問那個倒霉的銷售。    / p' p/ z  y0 w3 ]+ G

' k, e. G2 M  o0 B! h" E- v 蠢事5:不會托人     
; J! f6 c, S+ L3 l2 P' S
4 l" q/ c8 ?& l& Z我們做銷售的最喜歡說的三個字就是:搞定人!但這事也讓人苦惱,有時候覺得明明搞定了,關鍵時刻卻使不上勁——不是臨陣脫逃,就是被對手支持的人打趴下——讓我們干著急,只能哀嘆自己所托非人。  % }6 U9 g8 \- q/ S

3 c" r8 v# X& n6 x 為什么會這樣呢?   牛總分析:這種事也是司空見慣,從我的了解來看,絕大部分情況下不是所托非人,而是根本不會托!   你托人的目的就是想讓人給你說好話。可是你想過沒有,你托的人雖然很想給你說好話,但是他往往不會說,因為他根本不了解你的東西,或者雖然了解卻不知道怎么幫你說。   怎么說可是大學問。因為他既要說得鏗鏘有力,又要說得不露聲色,否則就穿幫了。可是這樣高難度的事,你們做銷售的竟然事先沒悉心傳授過,你讓他關鍵時刻怎么托你?  , l# @/ P' u& q% K3 y6 p- L! ^
* B! {: f, J7 C: k$ d
 順便說一下,你的盟友要幫助你,最好的方法是告訴大家你的東西如何幫助他自己的業務。因為說自己的業務理直氣壯,他最懂自己的業務,別人沒法反駁。更重要的是,這很容易掩蓋自己真實的意圖,別人看穿了也沒用:我一切都是為工作!    6 C0 ]8 C/ \+ y/ n7 B2 W, s
1 I# i: G  e' t, D
 蠢事6:在一棵樹上吊死     
6 Q4 X. w+ l' V1 O! B; z; V) Z$ s% n* t9 j, Y! r
我看到和經歷過很多項目,這些項目中銷售和客戶采購中某些角色關系特別鐵,也絕對支持我們,但最后卻丟單了。比如,我們搞定了采購部的人,需求部門的人站出來把我們干掉了,反之亦然。但如果我們都搞定,成本和精力也確實達不到。   怎么辦?   牛總分析:別指望在一棵樹上吊死,多試幾棵。這種情況非常常見,說到底就是我們采購方內部博弈造成的。你必須明白下面的道理:  + P% V2 {' d8 K, {: I, f
5 t+ r2 S, }! i% _9 o! W% |
 1.千萬別相信我們這些采購方是理性決定買誰家產品的。相反,越是大的項目,我們越會瘋狂地利用我們的感性和沖動。你參加過我們的評估過程就知道了,其中往往充斥著各種主觀、不冷靜和個人因素。這其實也是必然的,因為人越多,決策越會是一種多方博弈。人多瞎胡亂,雞多不下蛋,而且越到后期,這種現象越嚴重。  
1 _8 g# m; V, P) I/ \6 J# F0 F7 ?& I6 K7 g
 2.不是所有的選票都是一樣的重量。很多項目的采購,往往有很多人參與,一個選型小組,甚至一個選型委員會。不只如此,還經常有一大套的評分規則,找一大堆的所謂權威人士,比如高校老師、外部專家什么,每個人都有評估權。你要是相信人人平等,你就蠢了。你要堅信:無論再大的采購組織,做決定購買的通常只會有一個人。所以,你必須明白誰是真正的決策者,誰是蘿卜章。  9 n7 m# }  ]2 A8 i

! [& ?8 b9 g7 S  H0 Z! |- @+ D 3.在多人的采購組織中,做決定不買的通常有很多人。也就是說,只要有一個人反對,你就很可能丟單。做成一件事往往是很難的,但是搞砸一件事是很容易的。 " d9 h& Q( K- O! E

4 F3 [( v) ^* C  O9 z/ f0 {& |9 x* P+ i# j
 蠢事7:只去滿足需求而不會塑造需求   ( I2 S& w: b/ ]
+ e0 G8 p, r7 x( b% @/ j
  你們做采購的可真是舒服:打算買東西了,標書一發,一群供應商就找上門了;而你們只需要看著我們這些做銷售的一番撕咬,坐收漁利就可以了。   可我們銷售有多難啊:拼死拼活,只有一家能搶著骨頭,其他家被咬得遍體鱗傷,卻連骨頭渣都搶不到。為什么我們命這么苦啊?   ( I0 E) U4 |" M9 w

8 i1 T, \, a& i3 c牛總分析:搶不到骨頭渣,是因為你們老奔著骨頭去,明明有肉你們卻不吃。我給你舉個例子吧。如果我們新上一個項目,比如新建個廠房,肯定會有大量的采購。這時候,你知道我們采購部最難的是什么嗎?我告訴你:是和項目施工部門沒完沒了地斗爭。  
3 n5 E; m. [) R3 X 你想啊,新項目我們做采購的大部分都不懂,不懂只能聽從項目施工部門的意見。其實這等于剝奪了我們的采購權。因為你要是按照他們的說法買東西,你就會發現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家供應商合適,就是和這個施工部門某個人有很深關系的供應商;可是,如果你不按照他說的去做,他就會一甩手說:“出了問題我不負責,你們采購部負責。”我們哪負得起責啊!   , p5 T) I5 A' F4 V
! M8 O) c: |1 y2 M6 d1 a
你明白了嗎?做銷售不要等到標書下來再做工作,要在客戶設計階段就要參與進去。用你們的話說,要學會塑造需求,而不是僅僅滿足需求。這樣做周期雖然長點,但卻能結結實實地把肉吞進肚里。你們總認為善于咬死人的才是銷售高手,但是在我們看來,真正的高手是那些在別人發現肉之前就叼走的家伙。    / {8 c+ R0 i; r5 S- q& c# h
8 P+ Y' `, d8 b3 P. N" e" `
 蠢事8:拿著產品當解決方案     
! D' _% f4 w8 P/ K1 k4 i1 N' N5 s4 r1 z; @
我們做銷售的有時候覺得做采購的也很蠢。我們明明知道某一個產品很好,無論功能、質量都絕對是拔尖的,價格也不貴,可你們卻死活不選,一群人什么爛選什么。一開始,我們還以為是有人搞定了你們采購,后來發現根本沒有,就是你們專業水平太差。對這種容易被忽悠的采購,我們真的束手無策。這是為什么?   # }& b# P( ^- d8 r
0 e- A2 M4 B, a8 o- u3 u% z5 D
牛總分析:錯!這種事情產生的原因不在我們采購,還是在你們銷售。你別忘了,買賣這種事是發生在人與人之間的。我們不是從建議書、投標書、說明書、廣告或者其他諸如此類的東西那里購買,我們是從一個活生生的人那里買。我們希望的是,銷售人員真正幫我解決問題,而不是生硬地賣給我產品。誰關注我們的需求、誰關注我們的問題、誰關注我們的利益,我們就覺得誰有人情味,我們就愿意和他做生意,哪怕他的產品沒有完全解決我們的問題。    - T" K3 W7 N0 x( ?+ h; j+ v* Y

; o7 V2 z1 N3 }4 ~) W你不能指望著產品自己去說話,自己去了解我們。大部分情況下,我們對你和你的競爭對手的產品都不太了解,但我們了解自己的問題和需求,你們當中誰把自己產品的功能和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對應上了,我們就認為誰的產品好。這個“對應”的工作別指望我們采購方去做,我們不會做,也懶得做。這是需要你們銷售去做的。   你在提供產品,你的對手在提供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們更喜歡提供結果的人,而不是提供工具的人,并且愿意為此結果支付更高的價格。    ) \0 i# \$ N* B3 c  f
4 h7 r/ o9 E) t
 牛總的話可謂一針見血,聽完讓人如醍醐灌頂。總結起來,核心內容其實只有一句話:不是賣,而是和客戶一起買!即:   忘掉產品,真正以客戶為中心,弄明白客戶的想法并解決需求;   7 m# o$ f  B# ]1 K8 ^

7 @; m/ B3 @2 m% A) U了解客戶的采購邏輯和流程,客戶怎么買,你就怎么賣;  
' {: g5 X8 D2 {- ~# _
: e7 k7 ]+ D$ j# s) ?& I 真正去關心客戶的利益訴求,厘清項目結構。   這些事做好了,東西自然就賣出去了,也不至于干那么多蠢事。只可惜,我們都太想賣了,太急著去賣了,所以,我們就賣不出去了!這似乎是銷售的悖論,卻也是銷售的真理。
4 F; |! H/ D( f+ Y+ {9 l

1 ]6 r/ _. Z# b; ~. ~/ P. d5 O, D: ~, {7 L9 X

* V/ Y- [* K- [' r+ Q" s# [9 B# k; j( j2 p7 i3 w

作者: zsh88888888    時間: 2012-4-17 22:02
很長,比較仔細的看完了。很不錯,是你自己寫的嗎?
作者: 昆山專業CNC維修    時間: 2012-4-18 08:44
不是我自己寫的,是看到比較好的文章了,想拿過來讓大伙看看,就貼上了。
作者: yk123    時間: 2012-4-18 10:00
拜讀了,很受用!- Q+ k) Y% G1 @2 D2 j! [
感謝分享 !
作者: 代華強    時間: 2012-4-19 13:30
寫的還是比較有深度的, 可以申請加精!但也不能一概而論,知己知彼,百戰不怠!我們做非標件采購的, 通常還是喜歡和有技術背景的銷售打交道,做事干練、守信, 否則也不會合作長久的。
作者: william78    時間: 2012-4-19 21:04
很是受用,非常感謝4 G+ h! C' `5 d4 j! Y) g  L# U; L

作者: lizzyqi333    時間: 2012-4-20 10:27
朋友,你是做機床大修改造的嗎?470429501
作者: 某某bens5566    時間: 2012-4-20 16:26
好的東西是像樓主一樣,拿來分享的 ... ...
作者: noahgenius    時間: 2012-4-21 08:10
很精辟的分析。銷售喲啊干好上述幾條很不容易
作者: 孤酒    時間: 2012-4-21 10:00
看了部分,有些是事實,銷售根本不想著給客戶解決問題,那肯定不會是一個好銷售。/ o; i" z; |: |
有時候自己也覺得,問題明明擺在那是里,問題解決了,你也就銷售成功了,但是,沒人看到,他只是一直在問你:你需要什么產品啊?我不需要產品,我只需要解決問題、
作者: 王貝    時間: 2012-4-30 15:34
銷售就像是三國殺的內奸,要滿足供求兩方的要求才能得利
% m4 k# H7 x& {( c
作者: 1359119607    時間: 2012-5-1 18:45
好東西,比書店教人銷售的書籍還要好
作者: zm畫地為牢    時間: 2012-6-1 13:05
寫的太好了!贊一個!
作者: 一眾機電    時間: 2012-6-5 01:53
這篇文章寫的有血有肉,看完有一種深深的體會。銷售員推銷的不的產品,而是在推銷自己,熱情是焦點,而真誠才是高點。盲目的訴說賣點,不顧及客戶的感受,不了解客戶的需求,就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也是在浪費客戶的時間。這樣一來雙方也建立不起良好溝通與互動空間,產生不了共鳴,而達不成共識,銷售往往以失敗而告終------
作者: 張撥叉    時間: 2012-6-5 11:54
明白了很多,發酵下   
作者: 袁梁    時間: 2012-6-16 19:26
很不錯的文章,謝謝分享啦。。。{:soso_e181:}
作者: alphazhan    時間: 2012-6-26 14:35
寫的真不錯       受教了
作者: 441954373    時間: 2012-7-4 15:37
不錯,看了很有收獲
作者: 美好生活001    時間: 2015-11-25 16:07
看完了,受益匪淺,已經收藏了
作者: 健將    時間: 2015-12-1 10:27
好,分析的好
作者: 機械菜鳥zy    時間: 2016-2-29 00:01
很不錯
作者: 276073358    時間: 2016-3-13 16:40
深度文,收藏了消化,, E' n; w0 ~& k/ W

作者: zjm333    時間: 2016-3-21 16:45
非常不錯
作者: 紅飛大哥    時間: 2016-3-31 14:12
很棒的論述
作者: 千山暮雪608    時間: 2016-4-3 19:02
換位思考很重要,但是要能做到急客戶所急,那是需要時間和精力投入去了解客戶的。
8 h! F: o$ H% f+ K' v* p5 {+ u
作者: 生產工具柜    時間: 2016-4-27 14:12
點贊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