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轉一篇老報道:從上海機床廠看培養工程技術人員的道路
[打印本頁]
作者:
surfacer
時間:
2012-4-6 08:31
標題:
轉一篇老報道:從上海機床廠看培養工程技術人員的道路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帶來的深刻變化
. P B% r8 J3 }- ^- u) N3 X
上海機床廠是著名的生產精密磨床的大廠。全廠擁有工程技術人員六百多人。這支技術隊伍由三方面的人員組成:從工人中涌現的技術人員約占百分之四十五;解放后大專院校輸送進廠的約占百分之五十;其余是解放前留下來的老技術人員。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急風暴雨,使這個廠的技術人員隊伍,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2 f7 X+ \, r h0 K6 b
這個偉大的革命變化主要表現在:
# x5 ^7 F( l- G+ k ?) L
第一,無產階級革命派真正掌握了全廠的領導權,包括技術大權。過去控制工廠技術領導權的資產階級反動技術“權威”,被趕下了臺。許多工人出身的技術人員、革命的青年技術人員和革命干部,成了科學研究和技術設計的主人。他們是無產階級革命派戰士,對毛主席、對共產黨有深厚的階級感情。這支過去受壓抑的革命的技術隊伍,不斷顯示出他們的創造智慧和技術才能。他們懷著對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的無限忠誠,在技術上不斷攀登新的高峰。僅今年上半年,他們就試制成功了十種新型精密磨床,其中四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速度之快,質量之高,是這個工廠歷史上前所未有的。
0 t% \! e; s; W
第二,中國赫魯曉夫的反革命修正主義技術路線和反動的資產階級世界觀,受到了深刻的批判。資產階級的反動技術“權威”,政治上臭了,技術上的紙老虎的原形,也暴露無遺。過去走資派竭力把反動“權威”捧為青年技術人員的學習“偶像”,要他們“向專家看齊”,“為當工程師而奮斗”?,F在,許多青年技術人員思想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認識到名利思想是“修”字的根,資產階級的頭銜不能爭。磨床研究所的不少研究人員,過去把技術資料記在本本上,作為個人的“小倉庫”;現在都自覺拿出來,匯集成冊,分發給大家參考。全廠技術人員紛紛主動下車間,和工人一起勞動,一起研究和改進設計。老年技術人員下車間,也注意放下架子,虛心向工人學習。
( B) ~! W5 J: V q2 Q
第三,工人和技術人員的關系變了。過去,這個廠的幾個走資派和反動“權威”曾提出所謂“一對一”(即一個工人為一個技術人員服務),他們的所謂“結合”是“工程師動嘴,工人動手”,“工程師出主意,工人照著干”,還是多少年來“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的那一套。他們還制造了“工人和技術人員必須互相制約”、“造成對立面”的反動理論,建立了管、卡、壓工人的一套規章制度。一本《生產工人手冊》,就規定了一百七十多條,要工人背熟牢記,條條照辦。凡此種種,進一步加深了工人和技術人員之間的鴻溝。文化大革命中,這個廠實行了工人、革命技術人員、革命干部的“三結合”,普通的工人參加了設計,技術人員也在第一線參加了實際操作,把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起來,雙方的關系有很大改善。
: _( r {% h0 j: _* Z
作者:
surfacer
時間:
2012-4-6 08:33
為什么工人出身的技術人員成長快、貢獻大呢?
* Y( @* Y# v; f) T H: W5 i u
最重要的一條是工人出身的技術人員對毛主席、對黨有著深厚的無產階級感情,他們在向科學技術進軍的道路上,不為名,不為利,不畏艱險,不怕困難,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他們牢記毛主席的教導,時刻想到與帝修反爭速度,爭質量,并且處處考慮為國家節約,為工人操作方便。可是,有些受了修正主義教育路線毒害的青年知識分子,長期脫離勞動,脫離工人,追求資產階級名利,結果一事無成。有一個技術人員,想成名成家,一鳴驚人,十多年來先后提出六十多個課題,搞一個丟一個,浪費了國家大量資金,一個也沒有搞成。一個一九五六年的大學畢業生,起初為了自己出名,關門搞磨頭試驗,先后報廢了三十多個“磨頭”,后來向有經驗的老工人請教,在老工人的幫助下終于搞成功了。他深有體會地說:“閉門搞磨頭,吃盡了苦頭;同工人結合搞磨頭,嘗到了甜頭;磨頭磨頭,歸根結底,先要磨煉自己的腦頭。”
M5 _; x/ O a7 |5 M
工人出身的技術人員同名利思想極為嚴重的舊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對比,就更加鮮明了。有一個資產階級“專家”設計一臺磨床,前后搞了八年,浪費了國家大量資金,始終沒有搞成功,而他自己卻撈到了不少所謂“數據”,作為他爭奪名利的資本。工人們說:這種人對我們的新社會那里有一點感情呢?
8 ^3 d/ s# H6 L+ v+ _
毛主席說:“最聰明、最有才能的,是最有實踐經驗的戰士?!惫と顺錾淼募夹g人員,在長期的勞動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他們經過幾年業余學校的學習,或者讀了幾年業余技術??茖W校,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出現了一個飛躍,很快就能勝任科學研究和獨立設計的任務。這是他們能夠迅速成長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他們參加學習,叫作“帶著問題讀書”,因此學得進,懂得快,用得上。有一位工人出身的技術人員,運用豐富的實踐經驗,解決了一個產品的復雜的加工工藝問題,他一邊實踐,一邊學習金屬切削的原理,很快地把實踐經驗上升為理論,使他在金屬切削加工工藝方面,有獨到的見解。
- Y4 ^' l/ A g, s+ x
從大專院校出來的技術人員,當他們未和工人結合之前,缺乏實踐經驗,書本知識往往和實際脫節,因此很難作出什么成就來。有一次,有幾個從大專院校出來的技術人員,因為缺乏實踐經驗,設計了一臺內螺紋磨床,工人們按照圖紙的零件加工,結果根本無法裝配。后來還是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工人,把某些零件進行了再加工,才裝配了起來。
: ~2 V, m# c3 y _- K
敢想、敢做、敢闖的革命精神和嚴格的科學態度相結合,是工程技術人員攀登科學技術高峰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條件。而要做到這一點,又是和人的世界觀和實踐經驗息息相關的。許多工人出身的技術人員,由于沒有個人名利的精神枷鎖的束縛,加上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因此敢于破除迷信,破除不適用的框框,最少保守思想。以最近試制成功的具有國際水平的一臺精密磨床為例,由于工人出身的技術人員大膽突破了沿襲已久的框框,試制周期從一年半縮短為半年,精度提高四級,零件和重量分別減少三分之一,造價相當于進口的百分之十五點五。而有些學校出來的技術人員,不注意思想改造,往往容易考慮個人得失,怕丟面子,失架子,同時,他們條條框框也比較多,因而不容易破除迷信,創造出新技術來。他們自己也說,“書讀得越多,束縛得越緊,結果就沒有闖勁了。”
' s; J! l# S; Q. P& s, F
在上海機床廠,如果以大學生和中等技術學校的畢業生相比較,工人們還比較地歡迎中等技術學校的學生。因為中專生書本知識雖然少一些,但他們的架子小些,實踐經驗多些,洋框框少些。不少中專生進步比大學生快得多。比如正在進行的兩條高級的自動流水線的設計,就是由兩個一九五六年畢業的中專生負責的。
1 S( U) w+ ?; C; p
- t, ]. F0 O- s' n' U& S' n
作者:
surfacer
時間:
2012-4-6 08:34
從工廠看教育革命的方向
1 M. v4 G2 N# v3 Q3 M
分析一下上海機床廠不同類型的工程技術人員的狀況和他們所走過的道路,我們也可以看出一個教育革命的方向問題。
0 k1 w; ?# N5 H* l; ]/ I) |
這個工廠的老工人和許多青年技術人員從實踐中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毛主席關于“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統治我們學校的現象,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這一教導無比英明正確。他們感到按照毛主席的教育思想進行無產階級教育革命,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一件大事。毛主席關于教育革命的一系列指示,已經給我們指明前進的方向。現在,是堅定不移地、老老實實地按照毛主席的教導去做的問題。
3 R3 U( n% T! `
這個廠的工人和技術人員根據毛主席的教育思想和工廠的實際情況,對教育革命提出了一些看法和設想:
0 L- P% Q' E! n" ^/ e" ?
第一,學校培養的必須是毛主席所指出的“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決不能象修正主義教育路線那樣,培養那種脫離無產階級政治、脫離工農群眾、脫離生產實踐的“三脫離”的“精神貴族”。這是關系到出不出修正主義的根本問題。上海機床廠的同志認為,過去大學畢業生分配到工廠、農村,就當干部,是不合理的。青年學生和工農結合,參加生產勞動,是改造世界觀和學到實際技術知識的重要途徑。因此,他們建議,大學畢業生應當先到工廠、農村,參加勞動,當一個普通勞動者,在工人、農民那里取得“合格證書”,然后根據實際斗爭的需要,有些可以參加技術工作,但也還要有一定時間參加勞動。有的則繼續當工人、農民。
4 E, v4 r# i& L0 y; T x9 s
第二,學校教育一定要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毛主席教導說:“從戰爭學習戰爭──這是我們的主要方法?!睆纳虾C床廠有些技術人員的情況看,舊教育制度的一個嚴重弊病,就是理論脫離實際,大搞煩瑣哲學,學生鉆到書堆里,越讀越蠢。只有接觸實踐,對于理論才能掌握得快,理解得深,運用得活。這個廠的工人和技術人員提出:學校要由有經驗的工人去當教師,讓工人登上講臺。有些課程就可以在車間里由工人講授。有一個青年技術人員,大學一畢業就進了研究所的門,整天啃書本,鉆理論,學外文,脫離實際,自己也感到越來越空虛。文化大革命初期,他到機床廠拜了一些有豐富經驗的工人師傅,自己參加了技術操作實踐,情況就變了。最近他和工人一起,在鏡面磨削方面,作出了一個很有意義的創造。他對于必須有工人做自己的教師這一點,感受特別深切。
w% |6 P! Q' `: _! s
第三,關于工程技術人員的來源問題。他們認為,除了繼續從工人隊伍中提拔技術人員外,應該由基層選拔政治思想好的,具有兩三年或四、五年勞動實踐經驗的初、高中畢業生進入大專院校學習。這樣做,現在是完全有條件的。以上海機床廠為例,大部分工人都具有初中以上的文化水平。挑選這樣的青年進入大專院校的好處是:第一,他們政治思想基礎比較好。第二,是有一定的實際工作能力,有生產勞動的經驗。第三,一個初、高中畢業生,經過幾年勞動,大約在二十歲左右,再經過幾年學習,二十三四歲畢業就能獨立工作,而目前一個大學畢業生到工作崗位后,一般要經過二三年實踐,才逐步能獨立工作,因此選拔有實踐經驗的知識青年到大學培養,這是符合多快好省的原則的。
% \& G/ I9 W# I+ t* g. Z
第四,關于改造和提高工廠現有的技術隊伍的問題。他們指出:從學校出來的大量技術人員,長期受過修正主義教育路線和修正主義辦企業路線的毒害。還有一批過去留下來的老技術人員,雖然他們當中有些人是愛國的,是積極工作的,是不反黨反社會主義的,是不里通外國的,但他們在世界觀和作風上,存在很多問題。工廠應該高舉毛澤東思想的革命批判大旗,根據《中共中央關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中規定的政策,組織他們積極參加革命大批判,徹底批判中國赫魯曉夫鼓吹的“專家治廠”、“技術第一”等謬論和“爬行哲學”、“洋奴哲學”,徹底批判資產階級名利思想。同時,還應該組織他們分期分批去當工人,或者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到車間去勞動,幫助他們走上和工人相結合的道路,走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道路。
6 K8 d" S! X$ u& O" W
作者:
yekeshu
時間:
2012-4-6 09:07
看看學習了{:soso_e183:}
作者:
掃街
時間:
2012-4-6 09:09
你到底是信毛,還是黑毛
作者:
tigerguo1975
時間:
2012-4-6 09:24
沒細看。以后可以看看回帖內容,呵呵。
作者:
沈石頭
時間:
2012-4-6 09:28
工程人員的實踐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像當年那樣的下鄉改造,把很多資深的研究人員、海龜博士、大學教授搞到農村或者深山荒漠里去挖渠,靠人力去改天換地,無疑是拿著金剛鉆的鋤頭刨種苜蓿的地,干高射炮打蚊子的幾乎沒有性價比的事。這種暴殄天物的事當年折騰掉多少人才,翻翻有關資料還是能找到些的,最近看的一本《夾邊溝記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梢哉f,那些年的運動把國人的理性和信仰都折騰沒了,影響至今。
作者:
木然
時間:
2012-4-6 09:36
LZ在哪里搞的老古董 啊?有在理的一面,也有偏激的一面。
作者:
喀秋莎
時間:
2012-4-6 10:38
其實人家帝修反的技術人員與工人沒那么大的階級矛盾。記得一本老美寫的書中有這樣一段描述:作者剛參加工作時,一個鉆床操作工對他說,“在這里有任何問題盡管提問,所有的工人都會毫無保留地告訴你的,同樣的,你也應該把你在大學里學到的東西傳授給我們?!?hr noshade size="2" width="100%" color="#808080">
作者:
a1686789
時間:
2012-4-6 13:40
學習T-BAG 。你就會成功。
作者:
智博堂策劃
時間:
2012-4-6 14:52
路過,謝謝分享{:soso_e100:}
作者:
cfl806900014
時間:
2012-4-6 17:14
真是看不懂你的本意
作者:
俠客黑客
時間:
2015-6-18 12:00
時代的悲劇,我們要反思呀。
作者:
韋益
時間:
2015-6-19 14:45
政治宣傳不能信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