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
標題: 美國標準,日本技術,中國苦力 [打印本頁]
作者: hn_3412 時間: 2006-12-20 13:13
標題: 美國標準,日本技術,中國苦力
近日,在大阪舉行的第六屆中日經濟研討會上,廣汽老總張房有驕傲地宣布“廣汽已經成為本田最優秀的海外工廠”。豐田和中國企業的合資,正是中日互補的典型模式。在熱火朝天的建廠、造車、賣車后,在中國工人的辛勞后,利潤大都流向日本,中國不過賺了一點可憐的加工費。 ffice
ffice" />
中國社科院日本所研究員ffice:smarttags"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丁敏">丁敏ersonName>女士和筆者聊天時說,日本掌握的是核心技術,我們處在邊緣,我們掙的是打工錢。
為什么我們處在邊緣,主要原因之一是不掌握核心的、先進的技術。“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是一條永恒的真理。
資源短缺、國土狹小的日本,發展到今天靠的是技術領先。業內人士常說,美國人掌握標準,站在最高端;日本人掌握技術,站在中間;中國人有得是力氣,只好在底端干苦力。在改革開放之初,中國企業缺少資金、技術和管理,于是采取拿來主義。最具典型的是汽車業的“以市場換技術”,結果市場給了人家,技術卻沒學來。
技術方面差多少,舉幾個例子就清楚了。中國準備建造高速鐵路,就引進法國的TGV還是日本的新干線而熱烈討論。可別忘了,新干線是日本20世紀60年代發明的技術;廣汽集團先后和豐田、本田合資,而這兩家日本企業起步時,中國全國人民支援一汽,如今雙方卻完全不在同一檔次上競爭。再想想豐田上百款車型的技術儲備,差距之大不能忽視。數碼產品方面,更是日本技術獨步天下,熱衷于抵制日貨的人買數碼相機、數碼攝像機時大都會碰到這樣的尷尬:沒有國貨可以替代,除非你不買。
在日本大阪的松下展示中心,有100寸的液晶電視;如果石油價格飛漲,豐田的燃料電池汽車會迅速占領市場;在神戶,政府耗資上百億日元進行基礎研究,向醫療尖端領域進軍。這絕不是給日本企業做廣告,他們靠著技術領先,站在產業的上游,和中國的廉價勞動力、資源形成互補。按照日本企業界人士的邏輯,隨著經濟全球化,開展商務活動時單靠一個國家能力有限,應當以國際分工方式來提高生產能力,中國是日本最好的國際分工對象。將這段話拆開解讀,無非是說“中國人是日本最好的打工仔”。
對這種流行已久的國際分工論、比較優勢論,應該仔細分析。關于這個問題,我贊同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鐘慶">鐘慶先生《刷盤子還是讀書》一書的觀點:知識和技術才是寶貴的財富,是民族安身立命之本。氣派的摩天大樓、轟鳴的制造工廠和耀眼的GDP不是根本,因為高樓大廈可以被地震毀掉,海外投資隨時可能撤走,工廠也可以遷移,技術,擁有技術的人,擁有這些人的國家,才是最具競爭力的。
回到開頭的問題,中日經濟到底差距多少年。筆者認為至少50年,因為技術差距至少50年。技術的差距,就意味著經濟的差距;技術水平趕不上去,就難免處于給人“打工”的地位。
日本的大公司重視研發,和日本的國家產業政策息息相關。二戰后,日本汽車工業起步時,也曾有過引進還是自己研發的爭論,最終在國家產業政策的扶持下,日本的汽車產業堅持自主發展的道路,重視技術,走到了今天。
除了公司的投入,國家也一直保持對科研的高投入。據了解,日本的科研投入占GDP的3%左右,處于世界領先位置。從今年4月1日開始,日本推行為期5年的日本第三期科學技術基本計劃,國家總投資額為25萬億日元。技術差距大,于是中國的企業在有了錢后決定購買。然而,日本永遠不會把核心技術、先進技術賣給中國。上個世紀80年代,日本的家電企業有個不成文的約定,向中國出口技術時,保證日本的技術至少領先20年。經濟會全球化,但技術不會。一位日本企業家說,技術是我們的命門,不會輕易賣出去的。
和中國打交道時,日本(包括美歐)動輒提知識產權問題,這表明了他們對此的重視。可以給你投資,用你的土地,用你的人來生產。可以在你的市場銷售,但對不起,我的技術不能給你。你要偷偷學,好,法庭上見。
對此,中國政府審時度勢,提出了“十一五”期間“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目標,一些企業也意識到加強研發的重要性。日本eAccess株式會社CEO千本癰夫在2006中日經濟研討會上,對華為公司大加贊賞,認為他們的技術要超過朗訊和摩托羅拉,并介紹了他們公司使用華為公司提供的技術的例子,令在座的許多日本人感到吃驚。
但我們必須承認,我們和日本的科技水平整體差距還很大。要想趕超日本,我們還需要很多年,甚至幾代人的努力。
作者: 一劍飄紅 時間: 2006-12-20 13:38
標題: Re: 美國標準,日本技術,中國苦力
事實上,回顧一下歷史,當年日本進行維新改革時,是如何向中國學習的。也許今天的中國應該在這個問題上從歷史中得出一些東西,得到啟發。
作者: coldmoon 時間: 2006-12-20 14:36
標題: Re: 美國標準,日本技術,中國苦力
真TMD的流氓,把咱們的景泰藍強去了還有臉說技術!日本就是個屁!日本人的東西用了自己覺得牛,心里還歡喜:看我們的技術.
日本人想:真是民族的敗類,支那人永遠也不知道什么叫人格.
對于自己人咱還是有很多無奈的,但是對于日本人應該見了就打死
作者: liangzhudong 時間: 2006-12-20 15:10
標題: Re: 美國標準,日本技術,中國苦力
樓上的太沖動了,我們要首先承認差距,這個不是一點點啊!以前只知道日本電子產品和汽車比較厲害,現在才知道,無論什么領域,日本都是數一數二的,比如以前在這里出現過的機床和軸承的世界排名,前10名日本要占到四五個,再比如從我們公司產品的配件來說,液壓是日本YUKEN的,氣動是SMC的,熔化爐是日本正英的,加熱棒是日本東康的,電氣是日本OMRON和島電的,真的只有鋼板是國產的了,雖說現在上面的品牌已經有很多換成國產的了,但是正是這樣的替換,讓我真正的體會到差距啊!樓主說是50年,我想只多不少,日本的領先是全方位的!包括思想理念!不要因為日本的無恥而沖動,他們有理由囂張!現在是我們忍辱負重的時候!現在是我們要實實在在做事追趕的時候!深圳華為是我們的榜樣!
作者: 老鷹 時間: 2006-12-20 15:34
標題: Re: 美國標準,日本技術,中國苦力
記得毛主席過去和尼克松說過:日本不行,因為它沒有煤,也沒有鐵。現在看來這個論斷也站不住。如果打起世界大戰,國際運輸線路也就是國際貿易被阻斷,那可以說日本的自立能力沒有中國強,因為它沒有煤沒有鐵。可是現在的時代,大家都有戰略核武,世界大戰怎么能隨便打起來?
在這樣的時代,在國際分工中處于核心地位的就是技術,而不是物質資源。物質資源一般來說,用錢還可以買到,技術用錢也未必能買到。
中國的核心技術的載體是什么?是中國人。不管在什么企業干活,只要是中國人掌握的核心技術,就不怕。
作者: zhangbin 時間: 2007-1-2 15:12
標題: Re: 美國標準,日本技術,中國苦力
科學技術是第1生產力這永遠是實話,是真理,但是回頭想想就能明白一些事情。中國的教育體制極大的限制的學生的思維并且使得學生缺少創新思維,這一點就和美國德國差的遠了。
作者: 旋刀 時間: 2007-1-2 17:40
標題: Re: 美國標準,日本技術,中國苦力
要承認我們之間有差距,關鍵是我們怎樣才能趕上?
作者: chian9 時間: 2007-1-6 14:47
標題: Re: 美國標準,日本技術,中國苦力
我們現在做機械想得太多的只是節省成本,而沒有去很少自己去研發!所以我們總是落后于日本人之后,我想我們得重視研發!同時我們必須有人才.多學人家的技術,把它變為已有!
作者: 狗娃子 時間: 2007-1-6 17:07
標題: Re: 美國標準,日本技術,中國苦力
拿來消化+自主創新
拿來要化錢,創新也是在燒錢,要是政府不投入不支持,靠企業靠個人啥都是小打小鬧
作者: hzpk 時間: 2007-2-5 09:41
標題: Re: 美國標準,日本技術,中國苦力
原帖由 老鷹 發表
記得毛主席過去和尼克松說過:日本不行,因為它沒有煤,也沒有鐵。現在看來這個論斷也站不住。如果打起世界大戰,國際運輸線路也就是國際貿易被阻斷,那可以說日本的自立能力沒有中國強,因為它沒有煤沒有鐵。可是現在的時代,大家都有戰略核武,世界大戰怎么能隨便打起來?
在這樣的時代,在國際分工中處于核心地位的就是技術,而不是物質資源。物質資源一般來說,用錢還可以買到,技術用錢也未必能買到。
中國的核心技術的載體是什么?是中國人。不管在什么企業干活,只要是中國人掌握的核心技術,就不怕。
中國的導彈還是不錯滴
中國潛艇不是畫畫的(日本反潛厲害但是中國的潛艇數量上就淹死他)
海上封鎖和空中封鎖 餓都餓死他~
作者: ssword 時間: 2007-2-8 10:06
標題: Re: 美國標準,日本技術,中國苦力
中國的發展,先把每一顆螺絲作好吧!基礎工業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 zhangsdd 時間: 2007-3-27 09:18
標題: Re: 美國標準,日本技術,中國苦力
簡單點說中國人窮怕了,想先掙錢的想法,目前很流行,這是民族的悲哀
中國的媒體為了追求收視率,把一些洋垃圾搬上屏幕,而如今中國人也開始制造垃圾,特別是媒體
中國的教育沒有了民族的特色,那么中國人的信仰問題會一直持續下去,那么中國現在很多的軟骨病會一直無法痊愈
不要說什么浮躁,年輕人不浮躁怎么叫年輕人,因為他們看到了差距,看到了落后,急的浮躁
傳承不僅是文化,還有民族的骨頭.很多先輩對中國傳承文化的讀書人是看不起的,或者說中國的人文是好的,但是文人文化是垃圾.到目前為止在舞臺上的那些年輕,沒一個不可以說是垃圾的
作者: liuxiaolongyc 時間: 2007-3-27 14:31
標題: Re: 美國標準,日本技術,中國苦力
我覺得眼下國人都比較浮噪,一心用在仕途上或賺錢上,真正用心搞技術的不多,如果中國人一心用在搞技術上的話外國人是比不過的.
作者: 打鐵的 時間: 2007-3-27 18:38
標題: Re: 美國標準,日本技術,中國苦力
都是鄧小平一句話說錯了: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所以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好好打工吧,嘿嘿
作者: 機器鼠 時間: 2008-8-12 15:44
方法論 哲人的高度思考問題
作者: chuyiyun 時間: 2008-8-13 21:53
對樓主的'技術決定論'不甚同意,對日本技術領先中國50年不甚同意
可能是本人知識淺薄,照我的看法,國家實力與經濟規模,軍隊實力,人民士氣關系更大,技術這東西有時也是嚇嚇人的,認真不得
另外,本人認為日本技術還可以領先中國50年,而不是領先中國50年
只是對樓主言論的基本看法,不展開說了
作者: easson80 時間: 2008-8-14 11:33
知道為什么會這樣嗎?中國人一個人是一條龍!一群人是......(不好說);日本人一群人是龍,一個人是豬!!!
作者: HONGHONGHONG 時間: 2008-8-27 20:47
有錢象聯想一樣收購IBM全球PC業務,技術不就有了嗎
作者: 駱馬湖鐵匠 時間: 2008-10-4 18:54
中國當自強,希望就在前方
作者: 桃沖吳峰 時間: 2008-10-6 20:59
在中國,真正安心于技術,以技術作為事業的人少之又少.這就從根本上削弱了中國技術的發展.技術并不使神秘的不可知.技術從本質上說是最簡單的東西,因為它實實在在,因果明確.
中國的發展之路或許需要重新思考.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追求利潤最大化,在同樣的付出時,能夠得到最大的回報,必然是社會個體和企業的追求目標.中國又是剛剛建立起市場,在市場的起步階段,不能指望每個人都有覺悟去著眼長遠.要是刻苦鉆研技術10年,存款10萬,而用同樣的努力去做底端的市場,1年的時間去就獲得100萬.又有誰去作出更多的技術上努力呢.
作者: dylbn 時間: 2008-10-11 16:17
奮起啊,國人!!!
作者: danielzhan 時間: 2012-2-17 11:01
哎,,在這里為華為 鼓掌,,那些壟斷國企的 貢獻哪里去了
作者: makino 時間: 2012-2-17 22:04
要數量不要質量!這就是我們搞技術的根本。慢慢來吧
作者: liqiuye111 時間: 2012-2-17 22:55
現在的領導層很多就只追求短期利益,技術研發消耗的人力物力財力還有時間周期都很長,他們都不愿意去投入的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