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和材料研究項目 | 回報 | 風險 | 完成時間 | 緊迫性 |
1.研發改進感應器設計工具以減少反復試驗和修正 | 高 | 低 | 短 | 頂級 |
2.研發在高于1010℃抗晶粒長大的滲碳鋼 | 高 | 低 | 短 | 高 |
3.高于1010℃高溫滲碳的可行性,包括氣氛和真空滲碳以縮短工藝周期(總結) | 高 | 低 | 短 | 高 |
4.快速滲氮工藝的開發 | 高 | 低 | 中 | 高 |
5.快速加熱相變動力學的確定 | 高 | 中 | 短 | 高 |
6.滲碳、限制淬透性鋼、強烈淬火工藝和材料的研發 | 高 | 中 | 中 | 中 |
7.高效表面淬火方法的開發 | 高 | 高 | 長 | 中 |
8.提高對感應、磁場、加熱爐回火/時效過程的理解以降低分散度和縮短時間 | 高 | 低 | 短 | 中 |
9.高效表面改性工藝的開發 | 低 | 高 | 長 | 中 |
10.稀土元素對熱處理過程中的顯微組織演變的影響 | 中 | 低 | 長 | 中 |
11.深冷處理材料的開發和應用范圍的探討 | 低 | 中 | 短 | 低 |
12.鐵、非鐵合金、復合材料和聚合物熱處理工藝開發 | 低 | 高 | 中 | 低 |
材料應用基礎:軟件和模型數據 | | | | |
13.材料選擇包括材料性能數據庫軟件的開發,用戶輸入要求的性能,輸出的是候選材料及其熱處理后的性能 | 低 | 中 | 中 | 低 |
14.開發和失效特征關聯的材料性能 | 低 | 中 | 中 | 低 |
15.開發材料連續加熱和冷卻相變數據庫,包括鋼在軋制過程的變量、化學成分變化和顯微組織不均勻性對相變動力學的影響 | 高 | 低 | 短 | 頂級 |
工藝模型 用戶輸入使用特點的判斷(磨損、載荷力、腐蝕),輸出的是材料/顯微組織特征(注:此模型可用來反向證實時效分析結果) | | | | |
模型的開發 | | | | |
16.開發從室溫到熱處理溫度的熱性能和力學性能的數據庫 | 高 | 低 | 長 | 頂級 |
17.開發熱處理工藝和最終性能的數據庫 | 高 | 低 | 短 | 頂級 |
18.開發加熱和冷卻相變的體積應變模型 | 高 | 中 | 中 | 高 |
19.集成相變模型使之成為軟件工具 | 高 | 低 | 短 | 高 |
20.開發形成數據庫的低成本方法 | 高 | 中 | 長 | 高 |
21.開發在生產設備中測定各種介質和零件傳熱特性的探頭 | 高 | 中 | 中 | 高 |
22.制定試驗和獲取相變數據模型的工業標準(包括在爐中或其他介質中的加熱、在油、水、聚合物、鹽、空氣、其空中的淬火以及噴射冷卻) | 高 | 低 | 中 | 高 |
23.開發材料和氣氛相互作用的熱力學模型 | 高 | 高 | 中 | 高 |
24.實施過程控制系統的鏈接模型開發 | 高 | 高 | 長 | 高 |
25.開發滲碳、滲氮、高溫滲碳爐氣——材料相互反應熱力學模型 | 高 | 低 | 短 | 中 |
26.預測冷速、殘余應力和零件性能的熱力學模型 | 高 | 低 | 短 | 中 |
27.解釋能更有效均勻傳熱流體力學計算機模型的進一步開發 | 中 | 中 | 中 | 中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