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即將擁有DMG,可是路在何方? [打印本頁]

作者: kbss    時間: 2012-2-4 12:20
標題: 即將擁有DMG,可是路在何方?
經常在這個論壇里泡,感覺這個論壇的一些大拿,每每發表真知灼見的時候,都能給人以啟迪的思維。在下小弟有點困擾,還希各位能多多指點迷津,集思廣益,小弟在此先謝過!

先簡單介紹一下我單位的情況吧,我單位現在目前有立式加工中心,銑床,數控車床,平面/外圓磨床,鉗工一個組,搖臂鉆床等,基本上加工方面應該有的都有了。目前年銷售能力在500萬元左右,是為上游企業生產配套的零部件。去年年底開始,由于老板想進一步擴大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同時也受制于現在的用工難的問題,傾其所有,訂購了一臺DMG的五軸加工中心,預計今年下半年到廠。

但是,現在2012年開年以后,業務量和去年下半年一樣,還是沒有起色,老板真是坐立不安,不知道如何發展。現在本單位沒有自己的產品,只能依托于給其他的大單位做外加工。沒有自己的產品就沒有話語權,沒有決定權,各方面都是受制于甲方。最好的例子就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業務量大幅度下滑50%。本單位一點辦法都沒有,沒有相應的應對措施,人員也在今年走了一大部分。實在是不知道該怎么下手。

目前的思路是,先努力找一些外加工產品,先維持自己的生存,然后等DMG的機床到廠之后,再多跑市場。但是我認為這不是一個長久之計,一個類似于我們的企業,想發展,是很難的。所處的是一個非常尷尬的層次,不是一點點的小作坊,也不是那種百人的大企業。我始終認為一定要努力做出自己的產品,自己的品牌,才能離開這個尷尬的層次。現在的情況,感覺即使有世界上頂級的設備,也是可謂進退兩難,不知如何是好。

今天去了一下人才招聘市場,發現本地的機械行業企業招工,價格多在2500-5000之間。但是無一例外不是擁有自己產品的機械廠商。類似于我們這種做加工的廠商,實在是非常尷尬,心里憋著一股勁看,不知道該怎么去努力。

各位大拿,高人,能給小弟我一點意見么?不勝感激!

作者: 33541837    時間: 2012-2-4 12:40
難啊,今天招聘車工3000多都沒人干
作者: xiaoyetongxu    時間: 2012-2-4 13:20
你老板對一年的市場預期都無法把握;就盲目斥資添加設備。
什么是品牌?
留不住人,什么都不談;發展部起來的。
作者: 33541837    時間: 2012-2-4 13:26
五軸加工中心是不是用來干很復雜的零件?那么復雜的零件是不是一般量都很少,而且客戶不穩定,那樣的話你們就麻煩大了 太盲目了
作者: everfree    時間: 2012-2-4 13:48
換個角度吧,上五軸加工中心也意味著加工水平上了層次了,能干別人干不了的活了。
作者: 風中之翼    時間: 2012-2-4 13:52
有這些設備,在上臺線切割、上臺電火花,轉行自己開塑膠模具吧,關鍵還要有人懂啊。
作者: sfq333    時間: 2012-2-4 13:53
我原來也是在這樣的廠里面做了七八年,實在看不見未來在哪里就離開了,不過現在想未來關我什么關系,只要企業實體不關門我就有飯吃
作者: everfree    時間: 2012-2-4 14:03
我單位現在目前有立式加工中心,銑床,數控車床,平面/外圓磨床,鉗工一個組,搖臂鉆床等,基本上加工方面應該有的都有了。目前年銷售能力在500萬元左右

============

這個設備生產能力,500萬銷售額太低,不該低于1000萬。
作者: 老屈    時間: 2012-2-4 14:18
真實情況,很值得我們借鑒及思考。
作者: kbss    時間: 2012-2-4 14:45
xiaoyetongxu 發表于 2012-2-4 13:20
你老板對一年的市場預期都無法把握;就盲目斥資添加設備。
什么是品牌?
留不住人,什么都不談;發展部起 ...

德國DMG的,不是留不住人,關鍵現在有技術骨干,實際操機的人員流動太大


補充內容 (2012-2-5 15:58):
是一對很矛盾的事情,很頭疼的,關于人員問題
作者: kbss    時間: 2012-2-4 14:47
33541837 發表于 2012-2-4 13:26
五軸加工中心是不是用來干很復雜的零件?那么復雜的零件是不是一般量都很少,而且客戶不穩定,那樣的話你們 ...

其實我們的思路是,讓以前要重復裝夾的零件,一次裝夾就制造出來,目的是提高效率和精度,無他
作者: kbss    時間: 2012-2-4 14:48
everfree 發表于 2012-2-4 13:48
換個角度吧,上五軸加工中心也意味著加工水平上了層次了,能干別人干不了的活了。

一方面是能干別人干不了的活,另一方面是想到如果需要幾種設備來干的一種零件,一次裝夾,一次成型,提高的是效率,效率就是金錢
作者: kbss    時間: 2012-2-4 14:49
風中之翼 發表于 2012-2-4 13:52
有這些設備,在上臺線切割、上臺電火花,轉行自己開塑膠模具吧,關鍵還有有人懂啊

我們老板就是做模具出身的,可能之前開模具寒心了吧,現在轉為加工,但是加工也不是一個好的定位,你說是么?

作者: kbss    時間: 2012-2-4 14:50
sfq333 發表于 2012-2-4 13:53
我原來也是在這樣的廠里面做了七八年,實在看不見未來在哪里就離開了,不過現在想未來關我什么關系,只要企 ...

這就是這種企業定位的尷尬啊,高不成低不就,想找一個突破口,但是又不是那么簡單的!
作者: kbss    時間: 2012-2-4 14:51
everfree 發表于 2012-2-4 14:03
我單位現在目前有立式加工中心,銑床,數控車床,平面/外圓磨床,鉗工一個組,搖臂鉆床等,基本上加工方面應 ...

本來去年預計是800-1000萬的,可是誰知道下半年業務量驟減。整個大氣候都不行,干加工的這行就是隨波逐流的事情,困擾就困擾在這邊
作者: ABC88896913    時間: 2012-2-4 15:24
實際操機的人員流動太大~~是因為薪資待遇底嗎?????????
作者: kbss    時間: 2012-2-4 15:47
33541837 發表于 2012-2-4 12:40
難啊,今天招聘車工3000多都沒人干

確實,3000就算找到,還不知道能不能干的起來

作者: kbss    時間: 2012-2-4 15:49
ABC88896913 發表于 2012-2-4 15:24
實際操機的人員流動太大~~是因為薪資待遇底嗎?????????

在本地來說算高的,但是由于是年輕人,現在年輕人做這行的少,而且做做就不打算做了。他們都比較喜歡坐辦公室的那種。老師傅相對來說流動不大。
作者: inwall    時間: 2012-2-4 16:06
現在是你的產品是不是穩定的?你上游的客戶是不是固定不變的?產量能不能包住你的投入》?
作者: 六角車    時間: 2012-2-4 16:15
到市場上多跑跑,個體小廠,開始就得有明確的發展方向,如有大的企業為依托,搞零件加工還是比較省心的,但絕不能作為根本。根本還是得有自己的產品,雖然剛開始進入市場和開拓市場都很艱難,但前途和命運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也容易做大做強。
作者: leftwall    時間: 2012-2-4 16:57
哪個地區的?
我單位是做變速箱裝配線的,感覺外協的加工單位的精度還是有些問題的
想換又一時沒有合適的
我覺得你周圍應該有不少像我們這樣的單位……
可以嘗試著找找
祝好運
當然找加工單位不是我的責任……

作者: 德克-李彬    時間: 2012-2-4 17:01
你們單位在哪里? 都是加工那些為主?
作者: dero    時間: 2012-2-4 19:42
拿住的,不是一線客戶。我覺得你們的服務對象應該改變,不是工廠,而是實實在在的一線客戶,全中國十幾億的人。服務于工廠,假如他能給你帶來非常大的收益,但以此同時,客戶群受到嚴重限制。一旦對方出現問題,立馬在我方顯現出弊端。而服務對象如果是廣大群眾,即使100個人不接受你的服務,但卻還有另外千千萬萬個客戶在向你招手。轉型吧!
作者: cnmtdkqy    時間: 2012-2-4 20:10
一句話,市場永遠比產品更重要
作者: linqingshan    時間: 2012-2-4 20:31
這種企業也可以做大做強,關鍵要榜上一個巨無霸型的企業
作者: hzhfjpt    時間: 2012-2-4 20:40
首先,做自己的產品也是有很多苦要吃的,技術,品牌,市場,人才等等,未必比加工企業好過,在中國,企業生存就是個死結,有句話不是說嗎,長遠看,我們都是要死的
其次,技工流動是很正常的,尤其是現在之中國,我們公司也是每次過完年就流失一大批員工,提高待遇不是那么容易的,都不是玩高端的,血拼啊,能留住人嗎?
產業轉型的大勢漸漸形成,等若干年以后尸橫遍野了,土壤也許會肥沃一些,長出些小苗來
作者: wwxxjj2670    時間: 2012-2-4 21:57
跟我們情況差不多
一般來說,企業想要快的發展,最好是做產品,但是,這絕非容易的事情,研發呀,銷售呀,售后呀...而且,我覺得,搞加工的人跟做產品的人,好多想法是不一樣的,他可能能把產品做出來而且做好,但不一定能賺到錢
我覺得,象你們企業這樣的情況,最好是找幾家大的外協單位,給他們配套做產品,這樣,即使現在單子少了,但還可以給他們備點庫存,至少能把工人養著吧,要相信大環境總會好起來的.
上DMG會不會太好了,到時買來放著,你們老板看著會更鬧心的.
作者: LXNZJL52    時間: 2012-2-4 22:01
我們廠年銷售額有10億,老板也沒有買DMG, bvb
作者: chidiandong    時間: 2012-2-5 00:43
兄弟一定要頂住,多學點東西才是硬道理。
作者: kbss    時間: 2012-2-5 01:56
kbss 發表于 2012-2-4 15:49
在本地來說算高的,但是由于是年輕人,現在年輕人做這行的少,而且做做就不打算做了。他們都比較喜歡坐辦 ...

這就是現在的社會導向啊,你看現在大學生出來,誰愿意做機械加工的。有些人寧愿拿個1000-2000,也不愿意吃這個辛苦

作者: kbss    時間: 2012-2-5 01:58
inwall 發表于 2012-2-4 16:06
現在是你的產品是不是穩定的?你上游的客戶是不是固定不變的?產量能不能包住你的投入》?

穩定的產品,上游客戶也固定,產能我們算下來,在不增加新的業務的情況下,勉強持平

作者: kbss    時間: 2012-2-5 02:00
六角車 發表于 2012-2-4 16:15
到市場上多跑跑,個體小廠,開始就得有明確的發展方向,如有大的企業為依托,搞零件加工還是比較省心的,但 ...

恩,我們也是這么想的。新的一年開始了,準備在外面多跑跑業務。但也像你說的,這絕對不是根本。希望依托一個自己的產品轉型,這是最終的目標和希望。

作者: kbss    時間: 2012-2-5 02:02
leftwall 發表于 2012-2-4 16:57
哪個地區的?
我單位是做變速箱裝配線的,感覺外協的加工單位的精度還是有些問題的
想換又一時沒有合適的 ...

對于你們甲方來說,找一家穩定的,質量保證的加工單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人員的流動,材料的質量波動,都有可能影響你們甲方的質量要求。我感覺說實話,這中間絕對少了一道有效的橋梁。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把自己推出去,然后希望有這樣的機會,給彼此創造條件,取得雙贏的局面,你說是么?

作者: kbss    時間: 2012-2-5 02:04
德克-李彬 發表于 2012-2-4 17:01
你們單位在哪里? 都是加工那些為主?

基本上不是重型機械的產品加工,我們公司都能幫客戶完成。依賴我們老板這么多年的機械行業的人脈和關系,目前缺的就是一個供需的信息的暢通互換

作者: kbss    時間: 2012-2-5 02:09
dero 發表于 2012-2-4 19:42
拿住的,不是一線客戶。我覺得你們的服務對象應該改變,不是工廠,而是實實在在的一線客戶,全中國十幾億的 ...

您說的這就是有自己的產品的情況。有了自己產品,就不會受制于上游企業的訂單和低端競爭對手的搗亂市場的行為,現在低端競爭對手已經把市場搞的烏煙瘴氣的了,拿車床為例,有些廠居然只要轉一個鐵屑的錢,他就給你免費加工,因為他就1-2臺車床,自己吃飽全家不愁,但是這樣的廠的存在,勢必影響這個整個市場的健康。擁有自己的產品這一直是我們所打算所追求的。但是說起來容易,首先產品怎么有?這是第一關。有了這個產品,市場能不能接受?這是第二關。第三關就是轉型中,必然整個企業的發展方向都會做出全新的調整,這個我們也沒有經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作者: dero    時間: 2012-2-5 10:00
kbss 發表于 2012-2-5 02:09
您說的這就是有自己的產品的情況。有了自己產品,就不會受制于上游企業的訂單和低端競爭對手的搗亂市場的 ...

既然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何不走了?
作者: muhuali    時間: 2012-2-5 10:31
這么多設備,500萬的銷售額,有利潤嗎?投資太快啦,和別人合作開發產品。
作者: kbss    時間: 2012-2-5 15:49
linqingshan 發表于 2012-2-4 20:31
這種企業也可以做大做強,關鍵要榜上一個巨無霸型的企業

如果有幾個比較強大的上游,我們確實也完全能做大做強。所謂先依托這些崛起,然后還是要走向做自己產品的道路

作者: kbss    時間: 2012-2-5 15:50
wwxxjj2670 發表于 2012-2-4 21:57
跟我們情況差不多
一般來說,企業想要快的發展,最好是做產品,但是,這絕非容易的事情,研發呀,銷售呀,售后呀. ...

大實話,也算一個賭博吧。無非勝和敗兩種結局。

作者: kbss    時間: 2012-2-5 15:51
LXNZJL52 發表于 2012-2-4 22:01
我們廠年銷售額有10億,老板也沒有買DMG, bvb

各個廠的情況不一樣,所處的地區,業務情況也不同吧。溫州人賣紐扣還能賣成億萬富翁呢

作者: kbss    時間: 2012-2-5 15:52
chidiandong 發表于 2012-2-5 00:43
兄弟一定要頂住,多學點東西才是硬道理。

謝謝你,是的。迎著困難朝上頂,在這個剩者為王的世界

作者: kbss    時間: 2012-2-5 15:53
dero 發表于 2012-2-5 10:00
既然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何不走了?

恩,今年就是打算朝這方面努力。摸著石頭過河吧

作者: kbss    時間: 2012-2-5 15:54
muhuali 發表于 2012-2-5 10:31
這么多設備,500萬的銷售額,有利潤嗎?投資太快啦,和別人合作開發產品。

請問 和別人合作開發產品 這個具體的操作方法有可行的案例么?想學習一下

作者: yangrong5204    時間: 2012-2-5 17:04
  可以 和院校 或技術科研室合作 開發個什么產品或項目  我們老總就是這么干的 不過我這主要是以電子電器為主 輔以機加
作者: dero    時間: 2012-2-5 18:28
kbss 發表于 2012-2-5 15:53
恩,今年就是打算朝這方面努力。摸著石頭過河吧

路是走出來的,相信你們能把荒山變金山的。加油!!
作者: leftwall    時間: 2012-2-5 19:14
kbss 發表于 2012-2-5 02:02
對于你們甲方來說,找一家穩定的,質量保證的加工單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人員的流動,材料的質量波動,都 ...

是的
從幾次開會時得到的消息
也在于加工廠慢慢磨合

作者: kbss    時間: 2012-2-6 00:04
yangrong5204 發表于 2012-2-5 17:04
可以 和院校 或技術科研室合作 開發個什么產品或項目  我們老總就是這么干的 不過我這主要是以電子電器為 ...

謝謝你的提醒,打算今年就這么試一試

作者: kbss    時間: 2012-2-6 00:05
dero 發表于 2012-2-5 18:28
路是走出來的,相信你們能把荒山變金山的。加油!!

謝謝你的鼓勵,2012大家共勉

作者: kbss    時間: 2012-2-6 00:05
leftwall 發表于 2012-2-5 19:14
是的
從幾次開會時得到的消息
也在于加工廠慢慢磨合

對,慢慢磨合,不管怎么樣的合作,這個過程少不了的

作者: 夏輝夏    時間: 2012-2-6 11:51
你們老板做投資不夠謹慎呀
作者: zss123    時間: 2012-2-6 13:28
實際操機的人員流動太大~~是因為薪資待遇底嗎?????????
作者: zss123    時間: 2012-2-6 13:29
兄弟一定要頂住,多學點東西才是硬道理。
作者: 模具小俠    時間: 2012-2-6 13:46
首先要知道一個公司要在市場上真正的生存的基本要素是:核心競爭力。只給其他的公司做加工就談不上什么核心競爭力的。所以,既然開始有這樣的想法,就應該在做加工的過程中去尋找突破的機遇。而這樣的機遇需要冷靜的頭腦和敏銳的市場眼光,當然,也需要有魄力和一定的勇氣。著急解決不了什么問題。也不是一日之功!打好基礎,當機會到來的時候就那個抓住機遇!
作者: kbss    時間: 2012-2-6 13:54
hbwhzhengdaming 發表于 2012-2-6 13:46
首先要知道一個公司要在市場上真正的生存的基本要素是:核心競爭力。只給其他的公司做加工就談不上什么核心 ...

感謝您的建議。苦練內功,去學會抓住機遇
作者: 模具小俠    時間: 2012-2-6 13:58
kbss 發表于 2012-2-6 13:54
感謝您的建議。苦練內功,去學會抓住機遇

DMG機床的擁有是加工能力的提高,希望你能夠成功!努力+機遇!呵呵祝福你,朋友!
作者: 代華強    時間: 2012-2-6 15:14
專業做加工的廠子國內很多,關鍵是要有自己的特色!最基本的就是服務加品質!就那我所在的冶金行業設備來說, 我負責的時焊接件的采購,焊接或加工能力要做到專而精后,才能發展。看你們的設備配備。應該是以精加工為主,類似的廠子國內很多,簡直是太多了。現在的經濟形勢的確不太好!可以說是堪憂啊。風電、船舶、太陽能等行業,現在都不咋地,技術和政策層面都不看好!所以現在的擴張就要小心了!尤其是這種加工型企業。后期若沒有穩定的訂單預期,就把步子邁的小一點,不能太大,傷不起啊!
作者: qdtruck    時間: 2012-2-6 16:47
上一臺5軸的不解決問題。5軸的主要是用來干復雜的箱體類產品的。主要是沒有自己的產品。
作者: kbss    時間: 2012-2-6 18:26
hbwhzhengdaming 發表于 2012-2-6 13:58
DMG機床的擁有是加工能力的提高,希望你能夠成功!努力+機遇!呵呵祝福你,朋友!

謝謝你的祝福,2012共同好運
作者: cecilia801537    時間: 2012-2-6 22:37
確實要有自己獨立的產品
作者: cecilia801537    時間: 2012-2-6 22:40
確實要有自己獨立的產品
作者: 謝軍111    時間: 2012-2-7 14:01
現在整個機械行業都不景氣,上游的企業都沒有訂單,哪里來的外協業務,現在湖南很多跟三一,中聯配套的企業都沒有事情做.
你們買了DMG的五軸,那確實需要轉變思路,必須做高精尖的產品,不然低的產品附加值都不夠你設備的折舊.有錢的話可以推遲設備的拿貨時間,留足資金準備過冬.........
作者: 陳家洛    時間: 2012-2-7 20:44
認真的每一個回復都看完了。

我和樓主的情況一模一樣,我上海本地人,在上海開了機架廠,設備也差不多,估計加工的產品,涉及的業務與樓主也差不多。

確實,我也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路在何方?

前幾年,干這行的做老板的利潤還可以,產值的20%可能有保證。但去年,可能連10%都不到。今年就更不敢預期了。

利潤滑坡的原因是成本的上漲,工人工資從2000多漲到3000多,年終獎也上漲。以及從前不需要給員工繳納社會保險,現在強制要給員工繳納。一個上海人最低一個月要花費860多,外來人員最低一個月440多元。以前這就是老板的利潤啊。相對應的,加工費都沒上漲過。

最近晚上睡覺前一直在思考。再這樣下去,舉步維艱啊。

我想還是要堅持吧,不要放棄曾經走過的路,機會來了抓住就行。

祝你好運。
作者: at84511    時間: 2012-2-7 22:56
機加工不是長久之計啊!還是要有自己的產品啊!
作者: kbss    時間: 2012-2-8 01:12
陳家洛 發表于 2012-2-7 20:44
認真的每一個回復都看完了。

我和樓主的情況一模一樣,我上海本地人,在上海開了機架廠,設備也差不多, ...

在城市里面,用工的費用相信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你說的對,這些都是純利潤。況且現在還面臨著,有錢都找不到好的人的問題。

受制于上游企業,上游企業景氣的時候,還能老板工人一起有肉吃。一旦業務量開始縮水,人員留不住,機器開不足,混口飯吃都不是那么容易的。

每一天都過的憂心忡忡,尤其一靜下來,聽到車間里面沒有機器那悅耳的運行聲,心里就難免會著急。

不管怎么樣,立足當下,每天都比昨天更好吧。相信一句話,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希望大家都能擁有美好的明天!

作者: kbss    時間: 2012-2-8 22:59
謝謝,我這就去了解一下
作者: kbss    時間: 2012-2-8 23:08
明天為大家展示一枚DMG這臺機床做出來的螺栓,簡直可以用一個時尚的話來說,“一秒變格格”
作者: 討飯吃ss    時間: 2012-2-9 00:19
看完所有的回復,我沒有任何發言權,唯一得出的結論:必須得抓緊時間抓住機會努力積累經驗,快速提高自己!
作者: hbhb59    時間: 2012-2-9 18:29
那錢買先成的機器做機加工那你們就等死吧。錢多買不來現代化。
作者: 老畢sz    時間: 2012-2-9 19:06
cnmtdkqy 發表于 2012-2-4 20:10
一句話,市場永遠比產品更重要

只有中國人才說這句話

作者: xiaozhi1985    時間: 2012-2-10 09:31
各位前輩如有能力可出手救救這個單位,畢竟像這樣有魄力有設備的單位國內不多,死一家就少一家。大家總是說大環境如何如何,為什么不從身邊做起。國人就是文人相輕才導致大面積有能力小企業死掉。這點我覺得我們應該向日本和德國人多學學。
作者: djzhaomei    時間: 2012-2-10 13:33
哈哈,這個問題有點意思,DMG機床并不是買來當花瓶看的,當然這樣的機床對外界的環境和操作者的要求都非常高的,你懂得。

在像你們這樣的單位里,即便是擁有了這樣高端的機床也未必能有出路!!!

還不如相同的投資換上幾臺西門子的加工中心來的實惠喲。
作者: 新思路咨詢    時間: 2012-2-10 14:49
這就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是買了設備去開發市場找訂單,還是找到訂單后買設備,其實根本每個老板的策略與規劃都有不同的選擇,你們目前設備已經買了,那就應該積極開拓市場。
作者: makino    時間: 2012-2-10 19:17
應該開發自主的產品{:soso_e100:}
作者: 八千里路云和月    時間: 2012-2-10 22:36
好么,找產品自己開發吧
比如說網球發球機,
還有羽毛球發球機,這個還沒見到過
墻上電腦桌,能用到學生宿舍里的
等等
調研一下可行性
作者: 靜水流深chen    時間: 2012-2-11 08:25
老板盲目投資設備,本來就不是一件靠譜的事,根本沒考慮到實際情況
作者: kbss    時間: 2012-2-11 18:23
新思路咨詢 發表于 2012-2-10 14:49
這就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是買了設備去開發市場找訂單,還是找到訂單后買設備,其實根本每個老板的策略 ...

恩,確實!這點很有同感

作者: kbss    時間: 2012-2-11 18:24
八千里路云和月 發表于 2012-2-10 22:36
好么,找產品自己開發吧
比如說網球發球機,
還有羽毛球發球機,這個還沒見到過

對的,這些思路都是可以考慮的。開拓市場

作者: kbss    時間: 2012-2-11 18:27
不好意思,晚了點,這就是我說的DMG機床加工出來的。整個加工過程在3秒左右。大家看看
作者: 121411    時間: 2012-3-18 22:27
員工需要第二個家,企業需要主人翁。
作者: 設計夢想    時間: 2012-3-19 20:52
       值得借鑒與思考。
作者: 烏兒    時間: 2012-10-24 22:18
現在還有一個機床能養活一個廠子的神話么。。。
作者: jilisujiao    時間: 2012-10-25 10:50
接外單   老板可以安心做技術
作者: yegx    時間: 2012-10-29 00:37
xiaoyetongxu 發表于 2012-2-4 13:20
你老板對一年的市場預期都無法把握;就盲目斥資添加設備。
什么是品牌?
留不住人,什么都不談;發展部起 ...

老板的意思應該是通過DMG的增加,可以接一些更復雜更有利潤的產品以抵消產量的下降。
至于所謂的人,無所謂,其實每個公司可以不缺任何人,但是車間主任,技術部的科長一般都不會走。走的應該是車間里額普通工人,因為他們的工資和產量掛鉤。其實很多公司對于普通工人都是四撥人三班倒或者三波人兩班倒。。。。

作者: whwjfrank    時間: 2012-10-29 12:31
同情。其實出現這種尷尬局面并不全是企業的錯,我們的整個大環境也有問題。
作者: 魯德傳動    時間: 2012-10-30 15:53
共勉。經濟有些不景氣啊。
作者: ykl126    時間: 2012-10-30 16:41
我覺得你們最重要的是有自己的產品,看你們的這個生產能力完全可以搞個自己研發的產品來弄的。
作者: luohuaifeng    時間: 2012-10-31 12:37
現在好多老板都以為有幾臺高級設備就行了.不用養那么多的技術人員.
作者: 悟寧    時間: 2012-10-31 21:36
kbss 發表于 2012-2-6 00:04  謝謝你的提醒,打算今年就這么試一試

怎么覺得你就是老板吧
作者: 金元實業    時間: 2012-11-1 21:17
kbss 發表于 2012-2-5 02:09  您說的這就是有自己的產品的情況。有了自己產品,就不會受制于上游企業的訂單和低端競爭對手的搗亂市場的 ...

我反對你的觀點。適者生存,別把氣耍在別人身上。要在自己身上找問題!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