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做技術的和銷售|采購|管理等崗位比較,收入不如意的深層原因是什么? [打印本頁]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2-2-2 10:32
標題: 做技術的和銷售|采購|管理等崗位比較,收入不如意的深層原因是什么?
多次有社友說過一個觀點,就是做技術的收入不如做銷售的、做采購的、或做管理的。8 L! W" W# d+ T" P

- u# Z/ J& {' S我想很多人是贊成這個觀點的,但據我所知,華為里面做技術的收入比其它崗位高。
1 h6 w7 R, R& p0 K
- B5 |- d# Y8 V, Z. `6 a8 G這引發我們更深入地思考,一個崗位的收入究竟是由什么因素決定的。1 c) g4 g# B' Q0 P: e0 }- ]
4 G1 g; U4 G2 ]
哪個崗位的收入高,我想不是某個老板心血來潮決定的,即使是國企,除了少數依托政治權力以外的普通崗位也還是決定于一些非人為因素,或者說市場機制起作用。如果我們只是罵老板不開眼,蔑視技術等,顯然并沒有找到真正的要害。: T* i1 x3 y0 k' X
# h* H- P, g6 c( ]# B
一個人,一個崗位,其收入到底是如何決定的,難道因為技術人員老實總被老板欺負?這顯然很可笑。
  x( p/ t0 H. g7 c9 t) M+ c
* }+ D1 J4 ~/ L( ]9 c' m我想,收入決定于重要性,決定于替代成本。- `9 E# q' W2 f! l
8 [4 v' g1 |. j" Y( ?. T5 A
喜歡觀察與思考的社友,結合自身的經歷,來說說你的收入到底是怎么被決定的,收入變化的內在原因是什么。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2-2-2 10:37
我是看了38樓社友發言由此感想。http://bbs.cmiw.cn/forum.php?mod ... 45820&extra=&page=4
作者: mazhijian.123    時間: 2012-2-2 10:41
收入由業務能力決定的(附加加班報銷提成獎金等)
作者: xiaoyetongxu    時間: 2012-2-2 10:45
沙發!4 C8 v, Z, s, S2 a* B, Y
社區的阿拉鼻祖,已經說過無數次了。干技術的工資比干銷售的,高出很多倍;前提是技術要牛逼的。國內有多少機器是依賴洋鬼子的,往東風整車廠各個分廠溜達一圈;全是用錢砸出來的。有多少技術是依賴洋鬼子的。說到底,技術不厲害;就是被老板坑,坑得你不翻身。# {# {( l9 Q/ [2 ?. Y
比如鬼子的刀具工程師,從米國那邊飛過來。工資按小時算。天朝人,有多少有這個底氣開這個價?學都沒地方學,哈哈,
作者: mazhijian.123    時間: 2012-2-2 10:47
在我們公司,技術普遍比其他工種的工資高。% Z' j% o, e5 J
技術能一直進步,管理和銷售就不同
8 b( g% h5 s6 ^' Z% {技術在同行業不同地域一樣的價值體現
" T5 @$ ^  v* b$ I9 m管理與銷售與地域關系很大,在山東做銷售做的很好到頂級跑到貴州也要重頭開始0 ^2 L4 Y9 K+ k: J2 P8 S% ?
技術專一      管理銷售分心的事太多
0 z( i- t7 {8 I8 g2 q- U; K% H4 a只要你技術過硬,也可以成長為技術型管理人才啊,年薪幾百萬哦!
作者: 小鼠大膽    時間: 2012-2-2 10:51
怎么說呢!行行出狀元,還是那句話,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啊。是金子得放在有用處的地方。很多人都抱怨自身的收入,但是得考慮到你的能力和收入是不是成正比的?還有就是機遇。在職業生涯里,個人覺得一般般,十幾年前本人在廣東東莞做模具學徒,那時一個月就三百多塊包吃住,還得加班到晚上十一二點。現在工資也就翻了二十倍左右。但是還是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因為得養家。
% p9 K8 }: C, g5 a% l現在職業能怎么說呢?做采購行業是不錯,但得看在什么環境,銷售行業也不錯,得靠自己的能力。做管理呢!得臉皮厚,有時得講原則,心狠手辣,卑鄙手段有時都得用。做技術得人很難去做管理。有句諺語:采購油水多,銷售前途多,當官利益多。技術瓶頸多。
作者: jutzg    時間: 2012-2-2 10:52
本帖最后由 jutzg 于 2012-2-2 17:05 編輯
5 X. U6 I' y% h
% c' Q# e# M0 X' M- C' {7 E& ^我的理解:) J5 Z( E, e8 s) }4 Q
1 J/ ]; s( a# x% F6 n8 H* [6 D
個人的崗位(能力)的替代性等級決定個人收入;% z  {( r1 T5 S  S) T7 Z+ ]

/ p# b2 D) t& ]) ~9 R2 z: B
作者: lzljx    時間: 2012-2-2 10:53
在我們廠,做技術的原來與一般的管理人員一樣的收入,近兩年換了個廠長,比較看重技術,做技術的收入略提高了一點。至于做銷售的和采購的其它隱形收入就不考慮了。
$ _) ^' s' J2 Y  G1 B( n# M8 e7 T個人感覺,在中國企業,崗位的收入水平很大的程度取決于領導。  p# S9 i5 X  ]- q* n: f
不過個人比較認同崗位的收入水平應取決于崗位的重要性和可替代性。
作者: mazhijian.123    時間: 2012-2-2 11:01
mazhijian.123 發表于 2012-2-2 10:47
# J' U2 {. N5 A9 }在我們公司,技術普遍比其他工種的工資高。' R* H, e+ d* L3 m- D9 ?
技術能一直進步,管理和銷售就不同1 U+ x" p' D3 o
技術在同行業不同地域一樣 ...

5 D+ l4 h: b; }0 ~自己能開發機械產品,能帶出自己的技術研發團隊的,在國內有過項目開發成功案例的。我司現在最高的一位是400多萬。3 l3 b* m9 I5 O, k1 a

作者: mazhijian.123    時間: 2012-2-2 11:05
mazhijian.123 發表于 2012-2-2 11:01 0 b9 ~: O, h! ^0 ]# g
自己能開發機械產品,能帶出自己的技術研發團隊的,在國內有過項目開發成功案例的。我司現在最高的一位是 ...

' u1 F8 o4 d) T- T同樣是在學校剛畢業的大學生,一般的3000起,技術類的3500
0 J, m; `' |; l& r干到技術骨干的班長師傅什么的都是1W以上
3 @7 U! C* v* U" l2 v一般管理也就5K.6K的
8 W7 [# W8 i" a2 u% R  C( A" d
作者: 模具小俠    時間: 2012-2-2 11:21
說到收入,其等價物就是金錢。所以,個人的收入實際上代表了作為勞動者的價值在市場的體現。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市場,勞動者本身的技能,等方面的影響。說到底就是需求決定了價值的存在!不同的崗位做簡單的比較應該沒有什么實質的意義。
4 q% o- C4 D5 }$ p+ g1 i
4 R  C' F/ _) `中國的現象(搞市場的收入大于做技術的)實際上是亂世中的必然。如果,我們假設二個完全一樣條件的工程師或者說大學畢業生,參加工作后從事不同的工作。做銷售的必須重新學習完全不同的市場知識及人際交往,市場開發的知識,而且,其被淘汰的可能性會很大。而直接做技術工作的會很平穩的按部就班的做其技術工作。此時就應該看得出來,結果應該有幾種不同的可能性。--------可以得出的唯一結論是。。。。。風險越大,利潤越高!這樣的結論應該是符合市場規律的。
作者: 20002009    時間: 2012-2-2 11:26
可能原因如下:1,做技術的屬于支持部門,不直接產生利潤  2,可替換性太強,沒自己核心競爭力
作者: crazypeanut    時間: 2012-2-2 11:48
假設一個企業需要一個畫圖工崗位,然后一個博士去應聘了,該企業會支付博士等級的薪水嗎??顯然不會,他只會支付畫圖工的薪水。然后該博士的能力就被局限在畫圖工能力范圍內了。而畫圖工很多人都可以勝任的,于是可替換性就很高了。但是你絕對不能說博士水平差,只是沒地方發揮。
+ C' i1 X' V$ j# M( p# S$ O2 t國內就是這樣的環境,根本不需要高技術人員,有本事沒地方發揮,結果只能混在畫圖工隊伍里,拿著畫圖工的薪水7 W0 H1 \7 e* w( N6 b( \

# N/ j% l8 [5 H6 `# k我以前就有篇帖子說過,國內只需要2種人,畫圖工和銷售員3 }4 I4 W* R' N- ]0 Y6 k) N
; r# k- e" l1 W* I+ U0 C$ m  t, \
再說銷售,國內銷售好意思叫銷售??只配叫業務員。他們比的不是產品質量,比的不是售后服務,更不是比產品核心競爭力,比的是便宜便宜再便宜,外加吃喝嫖賭抽,再附帶一個回扣。市場需求??市場開發能力??統統不需要。
3 U& z9 @2 }" X' S" k& I- L7 |% H! i: Y/ O) t% z
至于工資的組成,技術拿的是薪水,銷售靠的是提成,采購就是吃回扣了,管理人員,定工資的就是他們,企會給自己定的低??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2-2-2 11:51
crazypeanut 發表于 2012-2-2 11:48
+ Z9 u5 m* U" W9 I3 a7 _假設一個企業需要一個畫圖工崗位,然后一個博士去應聘了,該企業會支付博士等級的薪水嗎??顯然不會,他只 ...
$ {0 E9 B: `/ r9 W1 Z+ g4 X3 n
深刻。大俠能否再深入一下,為何中國會成為這樣一種環境呢,這種局面會如何演變。
8 b! G1 c* v# m
作者: 萬億名    時間: 2012-2-2 12:16
其實收入取決你的先后天的條件。比如說男長的帥,文化程度高,身高又高,背景又深厚,品行端正,想不走桃花運都難啊。如果一個男的矮,窮,丑,笨,他會走桃花運嗎。先后天條件強烈對比就知道,收入主要是取決于先后天的條件,外加一點運氣。
作者: pfizer2001    時間: 2012-2-2 12:31
我覺得怎么說呢?
4 M; n. V7 v. c中國普通的人才不缺的,比如大部分的人學習機械制造4年畢業 一年畢業好多萬的這個專業的 甚至加上那些技校畢業的 估計也有幾十萬吧!我權且這樣的估計 會讀圖 也會簡單的畫圖 但是這些工作都是大家工作3年后能學會的 但是真正解決問題的技術還是很缺乏的 我覺的
; A/ @- n3 j* i: d8 K' Z任何一個行業 你如果能做到別人頂替不了的話 你可以拿一年幾十萬甚至更高 你能做到全國做這個東西的沒有多少人 你也能 但是你能做到的 稍微有點資質的人幾天或者幾個月或者1年就能學會的 你就不會有高新的% n. o0 h( Q- a9 {" i& q( G
但是 國內的大環境是你要成一個拿100萬年薪的人很難
作者: 熊貓lj    時間: 2012-2-2 12:59
我覺得不能說的太絕對了,做什么事情付出總有回報的。
作者: amqq0807    時間: 2012-2-2 13:19
老鷹 發表于 2012-2-2 11:51 5 A2 @  G2 j/ @8 a) S3 O8 y+ @
深刻。大俠能否再深入一下,為何中國會成為這樣一種環境呢,這種局面會如何演變。
  A. e" }, b- `
哈哈..其實最老實的回答就是兩個字: 國情...# _+ z" l; t/ a* s* i

6 D% @" s# C! ]國家的社會層次是怎么樣的,直接決定了國家的消費層次以及資金周轉模式...4 p8 K5 s  i+ H" R3 W) X
# S3 B! }2 n( f+ v) s* c% f5 Q; A! p4 w3 q
說發達國家,中產階級多,就是說老百姓普遍有錢,那么資金的流向取決于這些有錢的大多數人,由于群眾的眼睛是雪亮地,所以錢就會往更好更快更多的方面流動,即向高端型,新型,社會需求型的產品流動,那么,社會就更需要人們去從事更好更快更多這類商品的研發,而不是致力于推銷更爛更慢更舊的商品...所以一般而言,做技術比做銷售的錢來得安穩...
% H; u) |4 o3 ]! Q, K* G1 O2 @" ~& Y

% T7 k; i3 q3 X說窮苦地區,貧民多,但是這個國家這個地區的人民還是在工作,還是在創造財富的,只是由于財富不夠大家分的,只能滿足少數一類人的需求罷了,所以貪腐會比較嚴重,錢被集中在少數人的手中之后造成的后果,就是錢不會向著有利于社會有利于人民需求的方向流動,而是會向著少數掌握著金錢流向的人的利益的方向流動...于是也無所謂貴不貴,好不好,多不多,新不新,少數人幫著大多數人花錢,管你們用的爽不爽,用得用就不錯了...因此,你的商品賣得好不好,與商品的質量或者性價比無關,而只是與賣東西的人與買東西的人的關系鐵不鐵,給的回扣夠不夠有關...那么,在這種形式下,做買賣的靠著關系,比做技術的要得到的多的多...
& |/ F: G% x" f8 _
6 z: i$ E$ A! ~8 j, @+ U/ k+ j# }! T  b5 Z7 ]$ D
應該說,任何一個國家,從貧窮開始發展時,早期都會出現這種現象,如果不能快速地進入高收入狀態,隨著關系戶的幾何遞增,社會資源會迅速地被吸納進這種惡性循環,從而陷入這種局面...1 G! n2 n( V: f) V, i4 h- J9 q
9 A: n: h) I- B
國家意識到了這種現象,有幾個舉措...# k/ L9 V! Z1 `
0 ]# ^# \2 A: ?
9 D7 L& _2 w! k3 R- S
第一,培養大量地中等收入群體.年年都在興農,所以我說,我們國家可能會出現一種奇怪的現象,就是農民是最賺錢的一個職業...不過沒關系,農民有錢了,其它人都會跟著有錢,這是避免不了的.但是基層的貪腐現象是這個政策最大的阻礙.6 ~: [/ s. R% H% b5 o0 E# W9 ]. ~
  I  ^# X7 i0 q1 y
第二,減少國家宏觀調控,意即減少少數人對資金流向的掌控,讓市場和消費者決定商品和行業的興衰.但是那些個既得利益者的少數人會從中做梗,如果不喚起群眾的共鳴,引入大多數人的聲援,這項政策也會面臨多種多樣的對策的阻撓...% _4 n: O% Z+ o' {1 b5 u* [8 z0 u2 v
' u5 I& J* @( F) A4 J
第三,廣泛引入媒體的聲音.這是一把雙刃劍,傷阻力也傷自身的威信,關鍵就看哪邊更鋒利了...9 U* s( Q$ J1 o9 I; I0 w7 X

作者: crazypeanut    時間: 2012-2-2 13:48
老鷹 發表于 2012-2-2 11:51
, Q  I* x: f6 F% J6 x深刻。大俠能否再深入一下,為何中國會成為這樣一種環境呢,這種局面會如何演變。
$ {9 b+ Y: N5 i- e
真要追根溯源的話,依然是封建思想的余毒9 v9 p5 j1 M# {4 K7 j
) ?. y. F1 `7 ?. i1 ^
中國傳統,士農工商;士,就是讀書做官,;農,民以食為天,輕視不得。這兩者永遠占首位。工和商就屬于不入流了。由于現在金錢至上主義,商和士已經并列,農基本消失不見,工就成尾巴了。* a! U  |4 n) |+ w+ T7 `
幾千年來,打破這個傳統的只有一個人,曹操。唯才是舉,就是出自曹操。不管你前科,不管你出身,只要有本事,愿意為我所用,你就可以投奔我,并且待遇優厚。
% z) N4 D2 R$ V4 @" ]& v唯才是舉,效果是顯而易見的。曹魏國力極為強大,幾乎統一中國。在漢朝一直頭痛的北方少數民族,面對曹魏全部都是朝貢的(多說一句,漢朝并未消滅匈奴,只是乘匈奴分裂之機將其驅逐,為以后五胡亂華留下隱患),要知道曹魏時在東漢末年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只可惜,唯才是舉只實行了幾十年,曹丕登位后曹操的努力全部付之東流,以九品中正制取代。對比很明顯,曹操時期曹魏的國力,司馬氏時期晉的國力,差距太大。" G: n( S- `( m( D$ h( C9 o" R
這里不打算討論過多歷史,我們將目光放在整個封建歷史。很清楚就可以看到,重文輕理,讀書做官是整個封建歷史的潮流。工,被認為是非主流,被整個社會看不起,處于社會最底層。這就是中國歷史那么多發明創造,卻沒有什么資料文獻遺留下來,并且都是重實際應用,根本沒有(我都不想用缺乏2個字)理論總結。0 F( P& P9 {/ d  X$ h& C1 L
然后我們將目光轉向民國,老蔣這人,不多做評價。但是你不得不承認,解放后的社會精英,特別是技術方面的精英,都是直接或間接在他手下培養出來的。而且,民國時期技術人員收入都不低。這是我祖父告訴我的,他們附近有個年輕人,讀了中專,進去后努力學習,后來當了電報收發報員(這玩意當時可是技術工種),全家每周吃2次肉(民國時期何等概念),每月還能余5-6塊大洋。
# A3 n, {: d6 E解放后,首先我要說我的感想,就2個字,悲劇。這段歷史大家都明白,不多說。就是大批技術精英被抹殺。雖說摧毀了民國時期不好的東西,可惜把好的東西一并摧毀了,要知道民國時期的清華北大可以在世界上叫板的。并且,如果仔細分析,搞個人崇拜,劃分成分,家族連坐,完全就是封建那套。知識越多越反動,就是這么出來的,并且至今影響著我們。
5 U8 M. L2 N2 I6 z2 R如果說,造成中國這種環境,以上都積累下來的因素的話,那么,改革開放就是決定性的一擊。造不如買,研發不如仿,根本就是洋務運動的翻版。買,造就了銷售與采購;仿(精確的說是以低成本為目的的低質量仿),造就了畫圖工;管理人員是士族的現代版本。于是,我們就可以看到這樣的社會構造,銷售創造利潤,采購降低成本,管理是不可缺少的士族;技術人員呢,有你公司轉,沒你公司照樣轉,重要性連廚師和清潔工都不如(沒廚師會餓肚子,沒清潔工公司會變臟),大不了我把機器拆開全部外發模仿加工,回來組裝賣了照樣掙錢,外加每年應屆生大軍做候補,輕視漠視技術人員已經有恃無恐,收入就這么降低了。
7 u; x* x( |* f* \
, j9 A( S# L! r4 \所以說,造成中國這樣環境的,千百年來封建思想是主導因素,改革開放給予了決定性一擊,造就了如今的局面。
# K5 f3 n; l2 x' A8 x6 U6 R+ a( [3 Q! U) n: T/ m
要改變這樣的局面,老實說,我等小民無能為力,也只能象998大俠說的,練結實身板,練硬拳頭,隨時有實力和鬼子拼
( K! g3 u3 L% e
作者: 長橋臥波    時間: 2012-2-2 13:50
這個話題說來話長,是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官本思想在作怪嗎,不是。
' k  K2 L9 B0 U2 Y據說中國的科技精英最輝煌的時期是在晚清及民國時期。
& I9 \, p0 Y2 ?; k4 V到了毛時代,一腔熱血的英國斯貝發動機設計師吳仲華回國后的待遇是關在牛棚中,負責打掃廁所。后來在參加斯貝發動機引進的談判時,英國的首席代表起立,并叫全體代表也站起來,向吳仲華敬禮說:“你是我老師的老師。”$ C$ Q) o8 u' X. q
九十年代,鄧時代大量的國營企業技術工人被迫下崗,導致毛時代的一批優秀的技術工人改行上街擺小攤。當時我有一個鄰居,從國營下崗失去工作,后一次喝醉了酒大罵老鄧,一把鼻涕一把淚,生活無著落最后只有上街蹬三輪拉客,想想都心酸。) o$ G7 K8 u" m2 J; r; D$ J) @
那時候父母教育子女的志向都是去做官,搞技術那是低人幾等。
3 H3 }, [, {" _% |7 J2 K有時候想想,還是國民黨好。
作者: 杞人憂天    時間: 2012-2-2 14:05
amqq0807 發表于 2012-2-2 13:19
2 i, H4 ~; V' N  [8 M; m5 _/ H; }( ~5 Z哈哈..其實最老實的回答就是兩個字: 國情...2 ?8 W' s4 s9 E4 X$ W+ P+ k
  F) F6 h( g& R5 B) s1 @) C
國家的社會層次是怎么樣的,直接決定了國家的消費層次以及 ...

2 _( K; ?3 p, m2 z中國走到今天,不具備對社會弊端的自我制約和修復機制,就象一個人的自我免疫力喪失,若發掘深層次原因,其實都門兒清,但都在掩耳盜鈴,各處權利的無監督已是社會各種弊端頻發、頑疾不能根除的制度根源。
作者: 路長兮    時間: 2012-2-2 14:50
本帖最后由 路長兮 于 2012-2-2 14:53 編輯
& [$ q' R6 |8 c
: f8 a& X, s) R$ q4 F說下我所看到的情況。0 h6 d& Y2 X( c/ l0 v& _% a
# e# W  R0 @3 |& i, ^- u$ }( q
一、技術崗位。4 f9 L0 L# t! u- O
  R' \/ A4 _$ S8 D$ C& _; e+ r
大學剛畢業的,進入到企業的技術崗位。工資有高有低,但肯定不會很高,因為技術在于積累,一個新人,談何技術高?但是優勢呢?1是工資穩定;2是如果好好去學,用心去做,隨著技術積累,個人價值提升是必然的,師傅是越老越吃香啊;3現在技術做管理的,技術出身創業的也很多,沒必要妄自菲薄。
8 Q& t2 I8 {) w) ?, m1 R1 N. i; l
, h- o- V, l4 R  R2 j二、銷售崗位。4 M7 m5 Q1 [: m8 z$ ]$ n4 X

0 N7 e) k: w  z1 O' M同樣是大學剛畢業,進入企業就業,工資起步普遍很低,靠的是拿提成。但是這個職業的競爭性非常激烈,比高考還要殘忍的多。6 Y1 t$ n2 F$ e! a
- \3 V2 u' M1 f, v
做技術的往往總會鄙視做銷售的,認為他們不學無術,這種想法是幼稚的。現在社會的工業品銷售,已經不像以前了,技術性的銷售已經越來越多。隨著市場越來越規范,銷售代表越來越趨向于銷售工程師。很多人都認為做銷售就是在做人,并且認為國外的銷售就是不做人,只做技術,這種想法也是可笑的。做人是一定要做的,唯一的區別就是做人和做技術的比例差別。$ G' ]! z( X7 }2 Z; w8 f1 D+ u
7 m$ U8 r7 {7 Z+ S3 i+ C
總之,我認為做銷售的人路途更開闊些,因為這個崗位對人的社會適應能力更強些。很多大老板都是做銷售出身的。做銷售可以讓他們懂行,積累人脈關系,甚至有心的人還能學到很多技術,因為銷售不僅要和采購打交道,也往往要和工程師打交道,能夠見到的場面、產品、項目也多。
+ c8 ~* @% y" T' ]
$ H, X& T; Q6 Q, X8 R$ J三、采購崗位。
# j) x" h2 Q  v% U) Y$ e& C
1 s. D6 I, S& y/ o8 y這個崗位的確是油水多,權大撈油,權小喝水。沒什么好說的,誰叫人家“卡”著你呢?但是做這種事的,也有他的風險性在。
! r) M$ U9 B0 S( R8 A$ o2 k# G. m! v; y5 T4 }
四、管理崗位。  o( b* Q- T- F9 v# g
: r% m' [5 i" ~; `. `
這個崗位無法說什么,見仁見智。
作者: 路長兮    時間: 2012-2-2 15:07
還有覺得論壇的氣氛有點過于悲觀,動不動就談“國情”,埋怨整個社會。' e% S7 f+ a6 z; Y
" G6 a( Y( V' k1 o6 j
大家被西方打得有點過度自卑了,以至于動不動就自我反省。柏楊寫了《丑陋的中國人》批評了整個中國史,殊不知整個歐洲史比國史要丑陋十倍。人性都是一樣的,“追名逐利貪享受”。難道外國人就不是人?$ ]  b3 s, _- s! }% T
8 [3 r) k0 ~* ^9 W) h% w& t& [; D
中國的機械業落后是事實,但是機械業是最需要積累的行業,歐美比我們先走了那么久,又在前路上設置了障礙,我們的情況自然就不會那么樂觀。說日韓的,也要看看人家是犧牲了什么利益才能得到技術進步的?他們家門口可是住著美帝,少女被QJ了,法庭也無法處置犯罪的美軍。
* A/ @) N: o' c* i- C  A5 |8 E2 u: Q) d  s% c9 t/ m7 a6 n# s
當然,我們現在的社會環境也的確是人心浮躁,我覺得根源是在從小受到的教育造成的,動不動就以古代第一大國自稱,動不動就說要偉大復興重新做世界第一大國。明明基礎這么薄弱,卻老是要喊些百年才能成事的口號,大家當然都急,一急就容易混亂。大躍進的教訓還不夠慘嗎?
! p! C; {! x/ Z, E& X2 N$ N  T: L0 Y4 O% Y6 X$ c& {, w
而且野心勃勃的后果就是全世界都在提防你,限制你。你老是怪人家束縛你,卻從不反省為什么人家就這樣對待你?槍打出頭鳥啊,人家老毛子每次要干什么事都找中國一起,但每次都讓中國出頭,他自己龜縮著,出了事就中國兜著,看看現在敘利亞那些國家,對中國印象可差了,怪中國支持他們以前的獨裁zf
作者: 模具小俠    時間: 2012-2-2 15:51
老鷹 發表于 2012-2-2 11:51 " A3 }9 {  U$ J1 v: ~4 S& F' C
深刻。大俠能否再深入一下,為何中國會成為這樣一種環境呢,這種局面會如何演變。
8 @) b2 w4 l0 l! n# u! o
假定一個很規范的企業,比如俺們機械社區吧,老鷹您要招聘幾個網絡管理員,考慮的是:1:這個工作量有多大,2:工作需求的人員素質,3:該崗位市場一般通常的工資,4:社區您老鷹的支付能力。如果社區的財務狀況不錯,您會考慮,招聘的人員對社區未來發展的作用,也許會使用比市場高一些的人員。如果您現在有困難,也許找個能夠抵擋一陣的人就湊合。但是,如果您需要一個網絡推廣工程師,您會找個湊合的人嗎?即使您有困難,我想也不會!不可替代的因素顯然是起了主導作用!但是,不可替代的因素在公司的發展過程中是變化的!
作者: 互通有無    時間: 2012-2-2 16:24
那要看什么行業(企業),勞動密集型的企業市場和管理人員工資高,高科技或技術開發型企業技術人員工資高,不能一概而論。在中國貪官和壟斷的待遇是看不見的,上不封頂。
作者: 夏輝夏    時間: 2012-2-9 22:00
技術的工資不高的原因通常是因為自己對所謂的技術不夠精通,無法真正成為公司的利潤之源,而且具有強的可替代性。
作者: 張志華ZHUREN    時間: 2012-4-26 22:02
關鍵是人有綜合素質!你有技術,有市場,業務,懂管理。有信心可做老板的!大賺!!!!!!!!!!!!
作者: LONGLIAO    時間: 2012-7-31 21:16
深刻!{:soso_e115:}
作者: 龍游大海    時間: 2015-5-21 22:29
具體點2百萬 9百萬,都是幾百萬?( ^4 t& n: D" N- }# V1 |
做技術的不要想百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