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您對機床和機器人的結合有什么看法? [打印本頁]

作者: northcliff    時間: 2012-1-10 09:44
標題: 您對機床和機器人的結合有什么看法?
國內一些機床制造廠開始將工業機器人與機床相結合,如機床的上下料等等。我覺得機床和機器人的結合是一個發展趨勢,不知道您的看法?機床和機器人結合的難點是什么?急需解決的關鍵環節有哪些?" h8 k- `  m; q- w; P" u7 J8 Y
: Y' o9 _* }7 g( ]
補充內容 (2012-1-18 16:47):
: S& i9 j8 g( {+ \& X! i5 `% U專門給機床配機器人的公司和生產機床的公司中的給機床陪機器人的部門,哪個更有發展?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2-1-10 09:51
沒有什么急需解決的問題,大量使用的東西,
5 q) @" ?) {) F% G
5 X2 ~# p& i0 R4 V! r6 v. ?2 \, P軸承套圈上下料,切管,鑄造的拆箱,取件,都用這些,包括有危險性的生產線,也都用這些,( K6 a. \3 n2 _9 w& m

" l8 h% q9 G2 s1 {* J7 O技術上沒有問題,關鍵是成本高,未來肯定會大量采用的,鬼子現在就大量用,國外有些加工線,全線都沒有幾個家伙,全是機器人,包括運輸,
作者: 馬利劍    時間: 2012-1-10 09:56
技術的進步,這些都不是問題,關鍵是工件有沒有量,有量了一切都好解決。
作者: ga_liuz    時間: 2012-1-10 09:59
確實這些在技術上完全沒有問題,主要問題就是看投資這些東西換來的利益是否足夠。。。。
作者: cjlcjlcjlcjl    時間: 2012-1-10 10:31
[attach]237689[/attach][attach]237690[/attach][attach]237692[/attach][attach]237691[/attach]
作者: zga3318060    時間: 2012-1-10 12:32
這是機床發展的一個方向,但是中國的國情還是人力成本低的話那可能在最近的幾年甚至幾十年都還是單機居多。
作者: 廖三    時間: 2012-1-10 12:58
機器人的維護成本很高昂,但是作用也不少。
作者: 廖三    時間: 2012-1-10 12:59
機器人的維護成本很高昂,但是作用也不少。
作者: universal    時間: 2012-1-10 13:39
產品的一致性更好,但也必須有人時時監督和維護
作者: 塞外花香    時間: 2012-1-10 16:05
大勢所趨啊,呵呵   
作者: huqing1216    時間: 2012-1-10 16:21
這應該是一個趨勢,
/ s4 ]" f  I. o) U) C2 H問題是,如何實現智能化# a* U0 c1 d6 A' H! F

作者: crazy小相    時間: 2012-1-10 17:54
發展方向是必定的。。。智能化太過遙遠!主要還是成本高,我們單位就有三臺機器人,用在壓鑄機上的。。。。
, n! a. Z3 v9 ^6 w/ b! A" V# s) K一般小企業肯定不會去用機器人,而是用人力代替的!
作者: 大禹123    時間: 2012-1-10 19:00
這個是大的發展方向,但是成本維護太高了
作者: ziqi009    時間: 2012-1-10 20:36
上下料,這也太簡單了吧?期待更高層次的自動化。
作者: 旋風小子83    時間: 2012-1-10 20:49
這是一種發展趨勢,或許在一段時間內不能在國內普及,但是我們必須去研究和擁有,要不然我們就和別人的差距很大了。
作者: chidiandong    時間: 2012-1-10 20:53
技術上不成問題,關鍵是成本合不合的來。
作者: crazypeanut    時間: 2012-1-10 21:07
老美用機器人就很普遍,他們人力成本非常高,用機器人比較合算( Y$ U/ D+ V- N0 w: J
0 w& r5 N/ {4 Z* P/ P
反觀我朝,人力成本非常便宜,用機器人成本就顯得非常高,所以很少使用6 y% |4 D( ?& T1 Y, C0 T

3 E& f8 G6 n# D我覺得在幾十年內,國內機器人都難有作為。通俗的說法就是,大量采用機器人了,每年這么多農民工怎么辦
作者: luyupei    時間: 2012-1-11 10:03
最近跑了一些家鄉的廠子,大多有一些共同點:利潤微薄,工作環境極差,工人普遍沒有自身保護意識,工資與工作量掛鉤在2000-6000之間,老板抱怨工資高,人難找。從老板到員工沒有人靠近既得利益階層,或者說沒有人是官員的直系親屬。
作者: 蝸牛S    時間: 2012-1-11 22:32
一切受制于比較成本。今后是人力成本逐年上升而因技術進步自動化成本逐年下降的勢頭。因此,不說使用機器人那么一步到位的高級的自動化,而是伴隨數控機床的大量使用,自動化生產方式將會大量出現。
4 [( N) I. K5 N- h說明一下,我們公司生產普通機床也生產數控機床,現在數控機床逐漸占大頭,并且具有一定實力的客戶往往主動要求配置自動上下料機構;同時公司已試制成功由數臺機床連線形成的自動生產線,就是應對人力成本上升的這種大趨勢的。
作者: 海邊民工    時間: 2012-1-11 23:02
用最低的成本實現最高程度的自動化,這是趨勢。但國人的思想和態度不行,沒有想到把一款產品做到精益求精,把品牌發揚光大,往往做到一半就因短途利益夭折了。
作者: macolin    時間: 2012-1-12 00:26
看來機器人行業有大有前景
作者: 抽筋的蘑菇    時間: 2012-1-12 16:13
這或許是大得方向,但是就現階段來說,研發的費用要遠遠高于用人來做這項工作,什么樣的老板會這樣做?除非是這個老板是很有錢,然后花點錢沖刺一下技術,也不會大規模的應用?,F在就業那么難,如果大規模的應用的話,會有多少人失業?
作者: wangeddiee    時間: 2012-1-14 10:32
個人做過一段時間數控車床的自動上下料,感覺主要還是成本問題。東西貴了一般企業買不起,東西便宜了就要在配件上下工夫,導致可靠性下降。另外有些東西用戶會自己調整速度,導致可靠性下降,產生很多 更別說機器人的使用了,機器人成本更高,維護費用也不少,維護人員要求就更高了。
9 W5 y* C; z4 m* w! K% |& v& u2 Q6 V如果帶自動檢測等措施,費用就更高了。自動檢測就基本實現智能化了。包括工件檢測,刀具對刀,刀具破損等檢測。
. G( T* F- e5 m; N" E2 A0 }
! k9 B0 U7 X9 B1 Z個人感覺還是有少量人員看管的人機結合的自動化單機或者小型線比較容易發展。但是的確是有大家說的問題,有哪個老板會花錢搞研究,或者說真正搞開發。大廠抄國外的,小廠抄大廠的。而且開發時只有做到零部件模塊化和自制,才有競爭優勢。才能盡量防止一些人的仿制,因為功能部件他一下子無法做到一定的水平,成本無法對比。 如果選擇標準件,好的都挺貴的,而且別人也就容易仿造了。
; j1 e( G- _9 d2 p1 Y2 N5 S: A/ H3 h
我覺得誰能掌握這項技術,應該能風光一陣子。而且以后可以向更多自動化領域發展。
作者: topnqy    時間: 2012-1-14 16:00
控制邏輯吧!硬件部分老外現在做的都非常成熟了,如控制邏輯不好,不僅對后期運行有影響,更重要的是對人身安全有致命威脅。
作者: 蝸牛S    時間: 2012-1-14 16:20
我是財務人員,看到大家只從技術角度考慮問題,我認為不妥。不講多少道理,舉個格蘭仕的案例相信大家就能夠理解:格蘭仕當初能夠成為微波爐霸主,就是采用了規模效益導致預期成本降低的理論。我們不妨套用:1、認清工業自動化是產業大趨勢;2、目前自動化推廣難度是技術能力、資金能力、成本較高。那么,從我公司的實踐來看,只要認識到目前的大趨勢,所謂的資金、技術,是可以克服的----可以不求一步到位,搞什么機器人,先推廣簡便實用的自動上下料,這一是相對簡單,二是數控機床本身自帶數控系統;當資金技術不成問題后,只要一上量,成本就下降很快,形成良性循環。推動工業自動化形成自然。相反,如果不作未雨綢繆,當行業中先行者的競爭優勢已成,你再奮起直追,恐怕已為時過晚。
作者: 星美翰林    時間: 2012-1-15 12:46
數控技術和機器人這是機械行業的必由之路,只是時間問題。如果讓剛進廠的新員工學普通機床和數控機床,你看他那個學得快,我想肯定是數控了,現在的機床只要你有文化就能操作,傳統機床得需要好的師傅、自己的悟性、經驗才能把產品干好。現在的機床就沒那么些問題,人人都能操作的很好。機器人對周圍環境對它的影響 不敏感產品穩定。我單位以前點焊因人工操作,經常開焊。使用機器人就沒出現過個問題,你可以把電流調得很大,它是不怕焊接火花飛濺對它的傷害,它不會偷懶的。, n% K( t$ M/ m' i7 g: T# ~
但這不是萬事大吉了,一旦罷工一般的維修工是弄不好的,整個流水線因它就停工。廠家不可能在你那里蹲點,有好的維修工是數控和機器人必須的,雖說東洋人、德國人東東好,但也不是百分百的,一次機器人出了問題,全廠的工程師集體會診,誰也沒解決問題。一個傳真發給東洋人,很快回復,只是一個螺栓松動,擰緊一切OK.只剩望洋興嘆。
8 T# ~0 v7 r4 N' z; |2 a) B我有點羅嗦了。
作者: 潑墨    時間: 2012-1-15 21:56
說的是富士康么。。。。。。
作者: 田川    時間: 2012-1-15 22:59
富士康不是要上100萬臺機器人嗎      
作者: 田川    時間: 2012-1-15 23:02
大勢所趨呀               
作者: northcliff    時間: 2012-1-18 16:48
頂起來,不能沉底了,呵呵!
作者: 機械學藝    時間: 2012-1-19 12:52
經常變換產品且有錢就好,單一產品的還是專機好些。
作者: northcliff    時間: 2012-1-30 17:23
自己頂自己的帖子,呵呵!
作者: ziqi009    時間: 2012-2-8 16:05
ziqi009 發表于 2012-1-10 20:36 1 A( T" _0 X: j& o
上下料,這也太簡單了吧?期待更高層次的自動化。

% R6 [7 r2 c4 q  X0 C你放多大的?什么材質?- ]7 |. n6 E- _; e$ _! @, x# a2 E

作者: 鞏風    時間: 2012-2-10 10:41
我覺得使用機器人填充生產線,長遠來看肯定是要比用人來填充成本要低的多。人要考慮生老病死,還要考慮他的情緒,他的心態??此瞥杀静桓叩瞧鋵嵕C合成本是很高的。當然現在很多人都是在想掙快錢,不太考慮長線操作。
作者: zblgx    時間: 2012-4-9 21:38
機器人與機床結合非常有效,但適用于大批量吧
作者: wajh07    時間: 2013-12-30 22:09
為啥樓主的問題大家都不回復呢,,,,
作者: 平和之劍    時間: 2014-10-30 17:52
機器人取代惡劣環境下的人工操作是未來的必然趨勢,踏浪而行吧,騷年們。。。
作者: sdh白癡    時間: 2015-11-5 10:16
wajh07 發表于 2013-12-30 22:09 ' H! X7 B+ T# y& f
為啥樓主的問題大家都不回復呢,,,,

4 H- \5 z7 W* P3 u3 p' H0 O3 g# s7 N人氣不旺?7 C( A1 x7 D- P# M* x$ l* e3 @

作者: 龍游大海    時間: 2015-11-11 21:33
機器人與機床結合非常有效,但適用有一定的批量
作者: 5115827    時間: 2015-11-23 19:24
大勢所趨啊,呵呵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