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企業素質,討論 [打印本頁]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2-1-3 21:26
標題: 企業素質,討論
看一個企業好不好,關鍵要看它的素質。

什么是企業素質呢,就是企業的基本面,就是那些始終起作用的要素,比如企業基本制度(企業文化,員工積極性)、員工素質和忠誠度、研發和創新能力、特色優勢(可替代性)等等。至于一時的盈虧,有個別領導或員工離職,幾個產品不好等,這些基本屬于現象,不能算企業素質的核心內容。

有些社友說,私企只取決于老板,老板的素質決定了企業的素質。那么,老板素質好的話,小私企就可以長成好的企業、大的企業。大國企的素質呢,雖然資金雄厚,但如果機制不好,員工積極性不高,創新能力差,那也屬于素質不好,其命運最后也好不了。

社友們有沒有細心觀察過自己所在的企業,評估一下你所在企業的素質怎么樣,這也是你是否干下去的理由之一。

大家來說說,技術之外的東西,工程師也有必要觀察和思考。


作者: everfree    時間: 2012-1-3 21:34
先坐沙發,再想咋說。{:soso_e113:}
作者: 河豚會吹泡泡    時間: 2012-1-3 21:45
      我在消防行業中。每天除了干技術,就是跟客戶做標書,做項目設計,搞企業認證。同時開發新產品,了解產品的市場動態,協調 車間生產。企業在搞上市,很多雜事情。感覺老板不重視企業的創新能力,喜歡玩概念的東西,就是一個東西經過重新包裝就是新產品。因為這樣開發成本低,沒有大風險。

     還有,在企業中跟本沒有激勵機制,我的工資每次只有說走人才會想起加。其實公司以前也存在一點激勵機制,但很多人見錢就喜歡鉆空子,不務正業了。

    我覺得做產品企業就要有自己核心技術,就必須不斷了解市場,創造優質產品去掙市場。同時這個任務也應該放在公司每一位員工。要根據這個出發點去定企業激勵機制。
作者: 滾刀魚    時間: 2012-1-3 22:18
我歷經國企、私企、外資(臺資),我個人有這樣的體會:

國企有一說一,福利待遇就這樣,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得懂得“混”。企業文化相對較好,員工積極性基本取決于“混”的結果,善于“混”的,該有的都有了,積極性很高,繼續跟著領導“混”;不善于“混”該有的都沒有,也不招領導待見,只能混“日子”。

私企不有一說一,福利待遇跟宣傳的相距甚遠,一般的私企談不上企業文化,基本都是文盲。一般的私企老板還是比較注重能力,工作能力強的員工,福利待遇也給的比較好,這樣的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也比較高,工作能力差一點的就朝不保夕了,很可能被裁掉!

比較大的臺資企業,有一定企業文化,就是我明擺著剝削和壓迫你,還得要求你微笑著接受,不然就干掉你。臺資老板喜歡勤奮的員工,就是能加班的,加班越多,提升的可能性越大;不喜歡能力強的,能力強的對主管和老板有威脅的感覺,老板和主管也會干掉你。

呵呵!純屬個人愚見,僅供參考!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2-1-3 22:25
滾刀魚 發表于 2012-1-3 22:18
我歷經國企、私企、外資(臺資),我個人有這樣的體會:

國企有一說一,福利待遇就這樣,干多干少一個樣 ...

臺資企業不喜歡能力強的?這有點怪啊。

作者: 混牛    時間: 2012-1-3 22:39
老鷹 發表于 2012-1-3 22:25
臺資企業不喜歡能力強的?這有點怪啊。

這樣說 我也覺得有點奇怪。
作者: Mr.BāoZǐ    時間: 2012-1-3 23:42
老鷹 發表于 2012-1-3 22:25
臺資企業不喜歡能力強的?這有點怪啊。

臺資企業不是不喜歡能力強的,以我的理解,臺灣人更喜歡忠誠度更高的人。忠誠第一,能力第二,因為人的潛能都是可以挖掘的,只要有機會,只要肯學習,其他人也可以有能力。所以,臺灣人更看重忠誠。

作者: brianshao    時間: 2012-1-4 12:48
我認為一個有素質的企業應當是一個有明確價值取向和目標的企業,這可能也是一個企業能發展多好的一個基礎條件。華為的基本法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確定一個基調,任憑外界變化,只要這個基調依舊是經得住考驗的,就不去變化。沒那么多滑頭的靈活,最終把企業搞得像根浮萍亂飄。做自己策劃好的東西,今天炸油條,明天突然看見煎餅好賣,就把自己的油條搞成煎餅型的,這種事兒看起來荒謬,很多企業都在這么干,今天看見A樣品不錯,明天看見B也不錯,就要搞一個AB型的,最可怕是正在搞,又看見一個C型的,于是搞出來一個A+B+C型的,但是往往結果都會搞成A-B-C型的
作者: 憨老馬    時間: 2012-1-4 13:29
滾刀魚 發表于 2012-1-3 22:18
我歷經國企、私企、外資(臺資),我個人有這樣的體會:

國企有一說一,福利待遇就這樣,干多干少一個樣 ...

“...不喜歡能力強的,能力強的對主管和老板有威脅的感覺,老板和主管也會干掉你。...”,這種狀況,我在幾個國企都見到過,改革開放初期,有北方來的技術骨干,拖兒帶女來到這兒,開始是香餑餑,沒多久,廠里舊的班子感到有威脅啦,很快就把人家調走,慘吶!

作者: 滾刀魚    時間: 2012-1-4 13:40
老鷹 發表于 2012-1-3 22:25
臺資企業不喜歡能力強的?這有點怪啊。

其實這個沒什么奇怪的,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特點,我只能說我親身待過的臺資企業是個什么樣的情況。

說實在的我待過的臺資企業并不是說沒有工作能力強的,工作能力強的員工,一般的都屬于“孫悟空”類型的,不能說是持才傲物吧,但是至少作為管理“孫悟空”類型員工的領導者要多費些心思,“孫悟空”的毛病也是工作能力超級強員工的通病。

臺資企業不太喜歡這樣的員工,但是員工和企業之間一旦出現信任危機,員工的忠誠度勢必會減弱。

臺資企業更喜歡那種工作能力稍差,但是得完全可以勝任工作的任勞任怨的員工,即使加班加點,嘔心瀝血的工作也不會有怨言的,也就是有些兄弟說的那種忠誠度高的員工。

我個人覺得工作能力超強的員工對一個企業來說,或者對于一個處于中國現狀的企業會有多大的幫助?工作能力超強的員工不應該在那里浪費時間,應該去創業,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不知道各位有什么見解?

中國的私企老板其實都應該反思一下,在企業不斷發展的階段,對員工的回饋是否有同步?作為老板的你抱怨招不到人,呵呵!好的員工你沒有留住,一直期盼著還有后來者,感覺就像熊瞎子掰苞米,這不是一個有素質的企業應該做的。


作為一個員工,對企業有忠誠度是很應該的,而且作為從事機械設計技術崗位的員工,跳槽對工程技術人員帶來的傷害不亞于一次失戀,不知道這樣比喻合不合理,每一次離開一個企業都是很無奈的,至少我是這樣。

我跳過三次槽,每一次的重新開始都會讓我迷茫一段時間,那一段迷茫的時間是很痛苦的,不知道自己該往哪里去,新的行業并沒有給自己帶來太多的刺激。

我個人很喜歡在熟悉的環境里工作,熟悉的環境更能給自己帶來自信和創造性,但是企業給予自己的回饋讓自己又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咱不說自己有多大的能耐,但是付出和回報至少有一個平衡點,這個平衡點始終沒有找到,有時候擔心不是企業的問題,而是自己的問題,所以自己經常會請一些這方面的專業人士給自己做個測評,結果發現是企業的問題居多,我現在更覺得是自己的適應能力差點。

個人可以做反省和反思,但是我沒見過哪個企業進行過這方面的反思,呵呵!廢話挺多,但愿自己還沒養成愛跳槽的習慣。

作者: noahgenius    時間: 2012-1-4 16:50
滾刀魚 發表于 2012-1-4 13:40
其實這個沒什么奇怪的,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特點,我只能說我親身待過的臺資企業是個什么樣的情況。

說 ...

我也遇到過臺資的管理人員,怎么說呢,能力強的不是不好,就怕有些帶脾氣的,領導管不住。這其實是個人問題,有技術的有脾氣正常,但是也要注意人際關系,大家都說你不好的時候還能指望領導說你好么。

另外說私企決定于老板,我感覺基本正確。公司的運營太過取決于老板的個人決策,而非“法制化”,而恰恰個人決策難免出錯。容易出現承諾不兌現的麻煩。當然有時候老板也不是真不想兌現承諾,只是事情太多忘掉了。所以做工程師的應該抱有一顆主動解決問題的心態來溝通,不要覺得面子上過不去,也不要憋在心理胡思亂想。

作者: g2096    時間: 2012-1-4 20:43
是的,很多企業和老板都不喜歡能力/技術好的,道理再簡單不過了。中國境內所有的老板,包括洋人目的只有一個--賺錢。產品/技術永遠只是賺錢的一個道具。不了解這一點(年齡超過35歲)的人,未免太可悲了,智商低啊。老板可都是高智商的,誰能說出一個老板看重產品/技術的理由來?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2-1-4 22:41
g2096 發表于 2012-1-4 20:43
是的,很多企業和老板都不喜歡能力/技術好的,道理再簡單不過了。中國境內所有的老板,包括洋人目的只有一個 ...

技術好能做出好產品,賺更多的錢啊。
當然,技術好卻不忠誠于企業,這樣的員工談不上有什么用,甚至可能成為害處。

作者: 塞外花香    時間: 2012-1-5 14:43
企業素質,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呢,說大了很遠,說小了就在眼前?,F在很多企業面對的是這樣一個問題:我現在做的可以了,只要我能夠保持現在這個樣子就已經很好了,沒有進取心,不能往前邁出那關鍵的一步。這樣的情況下又怎么能夠繼續發展下去呢。沒有一個很好的保證,又怎么去談發展呢。
作者: noahgenius    時間: 2012-1-5 17:37
g2096 發表于 2012-1-4 20:43
是的,很多企業和老板都不喜歡能力/技術好的,道理再簡單不過了。中國境內所有的老板,包括洋人目的只有一個 ...

說老板不看重技術,那是一棍子打死的說法。我相信的確有遠見的老板,否則中國經濟是沒得發展的。而老板看著技術的理由,恰恰就是兄弟說的“賺錢”。利潤最大化是企業的根本目標,我相信沒人能否定這些,這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基石。當然咱們搞技術的也別覺得俗或者貶低咱,社會本來就是“利用”,當然我說的這個“利用”不是那種眼光短淺的損人利己的利用,而是好好把握每個員工的能力,充分發展每個員工的能力,做到物盡其用,做到付出和回報成比列。我想每個企業都希望安安心心,和諧的賺錢,每個老板也樂于看到自己的員工拿很多的工資。這才叫企業素質。

而造成目前企業素質普遍不高的原因,我想老板員工哪一方面都逃不了干系。本來人就是貪婪的,而且人與人很難讀懂人心,誤解在所難免。我碰到過很多的沖突,往往都是你想你的我想我的。員工想著老子干的這么辛苦怎么才這點錢,而老板想的你老是抱怨這個抱怨那個,設計老是出錯。那你說到底是誰的原因。究其根本,這是人的劣根性,喜歡看到自己的付出,希望看到自己所想,而忽略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

作者: qq954147124    時間: 2012-1-5 19:16
我在一家私企工作, 公司是從事專用機床生產。目前公司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管理混亂。
作者: 觀海聽濤    時間: 2012-1-7 12:25
      民營企業,企業素質即老板素質、企業文化即老板文化。老板的思維模式和處事風格以及個人素質決定企業的發展模式和發展方向。老板就像一個“帶頭大哥”,前面是高山或者深坑,是往上爬還是往下跳就是考驗老板智慧的時候,員工只有沖鋒陷陣的份,幾乎沒有太多的發言權。我覺得企業和員工之間應該像一對戀人,相互愛慕;或者,像魚和水一樣,相互依存。但很多的時候,我們充當的只是老板的掙錢工具而已。員工在老板或者企業面前是弱勢群體,是絕對的劣勢。即使我們情愿當“走狗”也得找個好主人,難道,非得等“鳥獸盡、良弓藏、走狗烹”不成。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老板也一樣形形色色。所以,我們不得不擦亮眼睛,報以真誠和謙卑的態度去看待老板或者企業,如果很失望,我們可以辭職,這并不存在道德障礙。
作者: andyany    時間: 2012-1-7 19:00
最怕愛發表意見,卻不決策的領導。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