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iceffice" />
VE型分配式噴油泵 |
|
d" j7 O! ?+ X8 N
一、VE型分配式噴油泵編號及參數 1.噴油泵編號 5 k; J0 D9 p5 H. G; cVP14型噴油泵每個泵上都印有編號,美國康明斯公司規定的編號為3912828(舊),1991年10月以后東風汽車公司裝車的噴油泵采用新編號為3916987。 ' C+ L! |, D# z" B德國波許(Bosch)公司的噴油泵編號含義如下: 2.主要結構參數 VP14型分配式噴油泵的主要結構參數如下: 6 v: s6 M2 ~, C& D1 G, E7 w分配泵型號 波許VP14 柱塞直徑 12.0mm 柱塞數量 1 電磁閥電壓 24V 低怠速 (750±100)r/min 10%額定負荷下的最高轉速 2938-3024r/min 調速器起始作用點轉速 2620-2670r/min 燃油泵正時齒輪記號 C 油門拉桿限位角 低怠速21°±5° 高怠速17.9°±5° " g8 E0 k1 C6 d5 X- s8 c7 F: Y油量 2600r/min行程 (66.5±2.5)mm3 700r/min行程 最大(70.0±3)mm3 噴油靜態定時 (2.35±0.06)mm |
二、VE型分配式噴油泵結構及工作過程 1.VE泵的結構 VE泵的結構如圖5-11所示。整個分配泵可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為鋁制泵體(圖5-11左邊部分),內有滑動片式輸油泵3、油壓調節閥25(見圖5-12)、傳動軸及齒輪4、滾輪及滾輪座圈5、平面凸輪6、供油自動調節機構7以及調速器總成24。另一部分(圖5-11右邊部分)為分配頭,內裝柱塞10及分配套筒、控制套筒9、出油接頭12、出油閥11以及電磁式停油裝置(見圖5-12)等。 ! c4 w q2 p- B柴油由輸油泵1(一級輸油泵)從油箱2(見圖5-12)吸出,經油水分離器(圖中未畫出),將水分離后,進入燃油濾清器27中,濾清后,進入滑片式輸油泵3(二級輸油泵)。輸油泵每轉一轉,吸入并壓送一定量的燃油。燃油的壓力與泵的轉速成比例上升,由油壓調節閥25控制,當油壓超過規定值時,柴油便從油壓調節閥的入口一側流回輸油泵,見圖5-13。因此,分配泵內始終充滿具有一定壓力的柴油。 由曲軸驅動的傳動軸帶動滑片式輸油泵旋轉,同時通過聯軸節帶動平面凸輪6轉動,平面凸輪上有傳動銷釘帶動柱塞10一起旋轉,柱塞彈簧8通過壓板將柱塞壓向平面凸輪的端面。平面凸輪的型面則與滾輪機構5緊密接觸,當平面凸輪轉到凸起部分與滾輪相接觸時,凸輪即被頂起向右移動,同進推動柱塞壓油。柱塞上有軸向和徑向油道,起進油和配油作用,所以這種分配泵的柱塞同時具有壓油和配油的功能。柱塞的往復運動起壓油作用,旋轉運動起配油作用。 2.工作過程 ! P% c+ b! d4 A' b# _$ |+ x(1)進油過程 : n3 t7 z A% f8 Z' @0 ~如圖5-14所示,滾輪1由平面凸輪2的凸起部分移到最低位置,柱塞彈簧(見圖5-11或圖5-12)將柱塞3由右向左推移,在柱塞接近終點位置時,柱塞上部的進油槽7與柱塞套筒上的進油孔8相通,柴油經電磁閥9下部的油道流入柱塞右端的壓油腔6內。 (2)泵油與配油過程 泵油過程如圖5-15所示,隨著滾輪由平面凸輪的最低處向凸起部分移動,柱塞在旋轉的同時,也自左向右移動。當進油孔關閉后,柱塞即開始壓縮油腔內的燃油使其壓力升高,此時,柱塞上的配油孔與柱塞套上的出油孔之一相通,高壓柴油即經出油孔和出油閥流向噴油器,噴入燃燒室。 , K" f8 p7 t. B) M平面凸輪上的凸起數與氣缸數相等,因此,平面凸輪每轉一圈,配油孔與各缸分配油路接通,輪流向各缸供油一次,各缸噴油一次。 配油過程見圖5-16,由于柱塞1回轉,柱塞上的配油孔5與分配油路2對口位置不斷變化,進行燃油分配。 ; t/ b6 s2 T6 c0 X7 _; J5 O(3)供油結束 + l: p2 |" E% a' a見圖5-17,柱塞在平面凸輪的推動下繼續右移,柱塞左端的泄油孔3與分配泵內腔相通時,柱塞內的高壓油立即經泄油孔流入泵內腔中,柴油壓力立即下降,供油停止。 (4)供油量的調節 柱塞上的泄油孔什么時候與泵內腔相通,靠控制套筒1的位置來控制,當移動控制套筒時(見圖5-18),柱塞上的泄油孔與泵內腔相通的時刻改變,使供油有效行程h改變,即結束供油的時刻改變。向左移動控制套筒,有效行程h減小,供油量減少;向右移動控制套筒,有效行程h增大,供油量增加。 1 n7 n8 A! Z6 e- @; D/ z$ C4 `可見,這種分配泵供油量的調節是通過移動控制套筒、改變停止供油時刻即控制供油有效行程來實現的,稱為斷油計量。 (5)壓力平衡過程 * n$ O" I* O/ e8 `, N7 R供油結束后,柱塞繼續旋轉,當柱塞上的壓力平衡槽1與分配油路2相通時(見圖5-19),分配油路中的柴油壓力與分配泵內腔油壓相同。這樣,可使各個分配油路內的柴油壓力在噴射前趨于均勻,可使各缸噴油均勻。 (6)防止反轉作用 6 i) y: Q+ S$ n8 I* N' cVE型分配泵可以防止柴油機反轉。因為當柴油機反轉、柱塞向右壓油時,進油孔開啟,因而油壓不可能升高,故不能噴油。 2 J3 n: p1 m! A- @4 u三、電磁式停油裝置 VE型分配泵采用電磁閥控制停油,電磁閥裝在柱塞套筒進油孔的上方口,控制線路圖如圖5-20所示,在開關板上設有SK、ON、OFF開關,用以操縱電磁閥打開或關斷進入氣缸的燃油通路。 起動時,將起動開關轉至ST位置,蓄電池的電流直接流經電磁線圈1,可以上下移動的閥門3被磁力線圈吸起,并壓縮彈簧2,使進油道開啟,見圖5-21a。 9 t7 {! w8 |/ R# d柴油機起動后,開關轉至ON位置,此時,由于電路中串入了電阻,使通過電磁線圈的電流減小,但能使閥門保持在開啟位置。 $ r" u& k! [0 M) i7 [6 B5 x6 ]柴油機熄火時,開關轉至OFF位置,電源被切斷,電磁線圈內磁力消失,閥門3在彈簧力的作用下下落,將進油道關閉,進油停止,柴油機即停止工作,見圖5-21b。 |
四、供油提前角自動調節裝置 VE型分配泵的下部裝有供油提前角自動調節裝置,該裝置為液壓式調節器,與常見的機械離心式調節器不同,其構造如圖5-22所示。 & [9 @# m: |! i調節器內裝有活塞5,活塞左端有彈簧9壓在活塞上,裝彈簧的內腔中的油壓與二級輸油泵的進油壓力相等?;钊叶伺c分配泵油腔相通,其油壓為二級油泵的出油壓力。調節器活塞5和滾輪圈2用撥銷7連接。 在柴油機未工作時,由于分配泵內無油壓,活塞在彈簧5的作用下移至最右端,撥銷4將滾輪圈1反時針方向轉動到供油提前角最小的位置(圖5-23a)。 % r! |: p/ |# e) V! T柴油機工作后,二極輸油泵的出油壓力隨轉速增加而上升,活塞右端油壓力上升使作用于活塞右端的力大于左端的彈簧力,活塞向左移動,帶動撥銷使滾輪圈順時針轉動,供油提前角加大。轉速越高,油壓越大,提前角也越大(圖5-23b)。 當柴油機轉速降低時,二極油泵的輸出壓力下降,在調速器彈簧力的作用下,活塞被推至右邊,撥銷使滾輪圈反時針轉動,供油提前角減小。 這種供油提前角調節器的調整特性,可以通過改變彈簧5的預緊力和彈簧剛度來調整。 五、VE型分配式噴油泵調速器 1.調速器的結構 VE型分配泵裝有機械杠桿式調速器,其結構如圖5-24所示。 飛錘架20套裝在調速器軸16上,調速器軸由齒輪11驅動。飛錘架上裝有四個飛錘19,飛錘通過止推墊圈17推動調速器套筒15。 / K* u% f6 P* @$ g/ A- S3 y調速器杠桿由導桿5、張緊桿7、控制桿13、支承桿14構成??刂茥U13和支承桿14裝在張緊桿7上,張緊桿7和支承桿14以M2軸(支點A)為中心轉動,M2軸固定在導桿5上。此外,由于導桿5通過M1軸(支點D)固定在泵殼上,因此,一擰入全負荷油量調整螺釘4,導桿5便以M1為軸心向左回轉,M2軸(支點A)和控制套筒9便向右移動,全負荷供油量便增加。 起動彈簧8是弱板簧,通過起動彈使控制桿13推壓調速器套筒15,使支承桿14左轉,控制套筒9(溢流環)便移動到起動位置。 + B) j* [* k. y& S調速彈簧2掛裝于張緊桿7上端彈簧座和速度控制桿1下端小軸之間,在彈簧座和張緊桿間裝有緩沖彈簧3,在支承桿14上部銷釘上裝有怠速彈簧6。在控制桿13內裝有兩個反校正彈簧10。 VE型分配泵調速器,只要改變調速器內的一部分零件,就可以改裝成全速式調速器和兩級式調速器,以適應于不同用途的柴油機的需要。 2.調速器的調速過程 : R: z9 ?, J' n0 K8 z7 T(1)起動 2 w# `/ P- o. Y% C0 D- C見圖5-25,起動時,踏下加速踏板,使速度控制桿1轉至全負荷位置(沿圖中箭頭方向),調速彈簧2被拉伸,彈簧的張緊力使張緊桿7左轉,至與限制器5接觸為止。此時,由于飛錘15靜止不動,張緊桿7通過弱的彈簧8使控制桿13壓向調速器套筒14,使飛錘處于閉合狀態。 " s& }- w6 m- ]/ v此時,支承桿12(通過支點C同控制桿13連接)以支點A為軸向左轉動,使控制套筒11向右移動至起動加濃位置,在此狀態下柴油機一轉動,便可得到起動加濃。 + l% E. u3 \4 \2 [) l3 j(2)怠速 見圖5-26。柴油機起動后,使速度控制桿1返回到怠速位置(松開加速踏板),此時,調速彈簧2的張力幾乎為零。調速器軸10轉動時,飛錘向外張開,其離心力的軸向力壓縮怠速彈簧4和緩沖彈簧3,使控制桿8和張緊桿右移。此時,控制桿8以B點為支點向右轉動,支承桿7以A為支點也向右轉動,使控制套筒(溢流環)6向左移動到怠速位置。當飛錘離心力的軸向分力與怠速彈簧和緩沖彈簧力平衡時,柴油機在怠速下平衡運轉。 0 p: Z/ h& k# L1 L: W3 O(3)全負荷工況 踏下加速踏板,使速度控制桿1轉至全負荷位置,見圖5-27。此時,由于調速彈簧2的張力變大,緩沖彈簧5被完全壓縮,不起作用,張緊桿7碰到上部的限制器6并固定在該位置,同時,由于控制桿10也通過支點B、E和張緊桿7接觸,因此,張緊桿7和支承桿9也向右移,使控制套筒8右移并保持在全負荷位置。 0 i& @$ s0 B5 u4 }% a% t# D/ \2 Q當擰入全負荷油量調節螺釘4時,導桿3以支點D為軸左轉,支承桿9也要以D為中心左轉,控制套筒便向右移動增加供油量。 (4)負校正作用 當柴油機的轉速從全負荷狀態的轉速再進一步上升,飛錘離心力的軸向作用力大于反校正彈簧2的安裝預緊力時,首先內反校正彈簧被壓縮,然后外反校正彈簧被壓縮。這時,控制桿3以支點E為中心逆時針轉,控制套筒便移向增油的方向(向右),見圖5-28。 (5)限制最高轉速 " ~9 B( U/ W- o( q0 U7 z' x9 t; J見圖5-29,負校正作用結速,轉速再進一步上升,飛錘離心力進一步增加,張緊桿2、控制桿5和支承桿4將克服調速彈簧1的張力,以支點A為軸右轉,使控制套筒3左移,減少供油量,防止柴油機超速。 4缸泵與6缸泵的工作原理完全相同,只是柱塞上進油槽的數量、平面凸輪板上的凸輪數量不同,及分配通路、分配口數量不同而已。 |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